第六单元用估算解决问题例7
- 格式:doc
- 大小:473.58 KB
- 文档页数: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七课时《乘法的估算》人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七课时《乘法的估算》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第六单元的第七课时,主题是《乘法的估算》。
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四舍五入法来进行乘法的估算,以及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乘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乘法估算的概念,掌握四舍五入法进行乘法估算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四舍五入法进行乘法估算。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乘法估算,并准确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比如,假设我们要计算350乘以4的结果,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直接计算,然后再引入估算的方法。
2. 讲解四舍五入法:在乘法估算中,我们可以将其中一个数四舍五入到最近的十、百、千等,然后再进行乘法计算。
比如,我们可以将350四舍五入到最近的百,即400,然后再乘以4,得到1600。
3. 例题讲解: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例题来讲解四舍五入法进行乘法估算的方法。
比如,计算230乘以5的结果,我们可以将230四舍五入到最近的百,即200,然后再乘以5,得到1000。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
比如,让学生计算320乘以4的结果,学生可以先将320四舍五入到最近的百,即300,然后再乘以4,得到1200。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可以包括四舍五入法进行乘法估算的步骤,以及一些关键的要点。
七、作业设计(1)250乘以3答案:750(2)480乘以6答案:2880(1)330乘以5答案:1650(2)270乘以4答案:108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四舍五入法进行乘法估算的方法,以及他们能否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1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7课时: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班级:姓名: 等级:【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王老师为三好学生买了三件奖品,其中最贵的一件是15元,最便宜的一件是10元。
估一估,这三件奖品的价钱大约在()元之间。
A.25到30B.30到35C.35到40D.40到452.湖边种着4排柳树,每排有62棵。
湖边大约有()棵柳树。
A.230B.240C.250D.2603.295×3的积接近()。
A.600B.900C.9000D.60004.下表是小勇家今年第一季度所用电费情况。
《估算法解决问题》同步练习
姓名:班级:学号:
一、列竖式计算。
37×5= 428×6= 904×3= 650×5=
二、我会估算。
21×7≈ 198×8≈ 31×9≈ 68×5≈
7×604≈ 798×3≈ 112×3≈ 204×7≈
311×2≈ 492×7≈ 41×6 ≈ 78×8≈
三、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1、赵老师平均每分钟打字62个,一篇500字的文稿,赵老师8分钟能打完吗?
比较法:准确算:
2、排骨每千克43元,妈妈带了100元,买3千克够吗?
比较法:准确算:
四、用估算法进行比较,再解决问题。
1、公园平均每天有596人来游玩,一个星期大约有多少人来游玩?
2、王伯伯家院子里种的白菜丰收了,共装了9筐,每筐42千克。
这些白菜能用载质量350千克的车子一次运到集市上吗?
3、一辆大客车限乘人数是49人,6辆这样的客车能载310人吗?
4、张老师每分钟能录入78个字,她如果要录入一篇720字的作文,9分钟够吗?
参考答案:
一、列竖式计算。
185,2568,2712,3250
二、我会估算。
140,1600,270,350,4200,2400,330,1400,600,3500,240,640 三、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496<500,不能; 129>100,不够
四、用估算法进行比较,再解决问题。
596×7≈4200(人);不能;不能;不够。
第六单元乘法估算解決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1. 乘法估算的概念和意义2. 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技巧3. 乘法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乘法估算的意义,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2. 学具:练习本、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乘法估算的概念。
例如:“如果一本故事书有300页,4本这样的书一共有多少页?”让学生尝试估算答案。
2. 讲解乘法估算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可以通过将数近似成整十、整百、整千等来简化计算。
例如:300可以近似成300的整十数,即300≈300。
3. 讲解乘法估算的技巧:引导学生发现,可以通过调整数的末尾数位来简化计算。
例如:300的末尾数位是0,可以将其调整为30,即300≈30。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用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24×36≈?”引导学生先将24和36进行近似,再进行乘法计算。
5. 例题讲解:以一道教材中的例题为载体,讲解乘法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如:“一个篮子可以装3个苹果,5个篮子可以装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先进行乘法估算,再给出答案。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例如:“72×58≈?”六、板书设计1. 板书乘法估算的概念和意义。
2. 板书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3. 板书教材中的例题和答案。
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举例子说明乘法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乘法估算的概念和方法掌握情况如何?是否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2.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乘法估算问题,如涉及到小数、分数的乘法估算。
第7课时用估算解决问题课时内容教材第70页例7及相关习题。
课时目标1.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让学生在估算中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难点: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根据实际问题具体分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学校组织同学们一起去参观植物园。
三(1)班同学来到门前遇到的问题,你们能帮他们解决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下。
(课件出示)师:同学们,你们能找出哪些已知条件呢?【学情预设】门票价格是8元,参观人数是29人。
师:问题是什么呢?【学情预设】带250元买门票够吗?师:那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学情预设】用乘法解决这个问题,列式是29×8。
师:你是怎么想的?要解决“带250元买门票够吗”,为什么要先算29×8?【学情预设】要想知道250元够不够,得先算出需要多少钱,然后再和250元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够不够了。
师:那请同学们快去计算一下吧!【学情预设】根据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得出答案29×8=232(元)。
232<250,带250元买门票够了。
师:同学们完成得很好,那你们再想一想,有没有更快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题呢?【学情预设】只是问带的钱够不够,不需要精确计算。
估算比精确计算要快。
师小结: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
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来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用估算解决问题)设计意图:计算是枯燥的,为了使数学内容生活化,用情境导入切合实际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这样的问题用估算就可以快速解决,不需要精确计算,体会估算的价值。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1.探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三年级上数学同步课时练习及解析第六单元第7课时人教新课标版(2014秋)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一、填空。
1.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这个积最大是(),最小是()。
2.125×8的积末尾有()个0;()×8得数是2000;405×5的积中间有()个0;252×4积中间有()个0。
3.口算36×2时,可以先算()×2,再算()×2,最后算()+(),得()。
4.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203×5×0的积是()。
5.□02×7的积是四千多,□里最大填(),□里最大填()。
6.183的9倍是(),8个194是多少()。
7.小丽想了一个数,这个数与3相乘后得数在380和390之间。
这个数可能是()、()。
二、选择题。
1.9乘一个三位数,积是()。
①三位数②四位数③三位数或四位数2.2600×5积的末尾有()个0。
①1 ②2 ③33.2□×4的积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①3 ②4 ③54.□42×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①5 ②4 ③35.比30的6倍少24的数是( )。
①180 ②156 ③204三、判断题。
1.两个数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和()2.一个因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3.199×7的积大于1400。
()4.因为684接近700,所以684×3的积大约是2100。
()5.0与任何数相乘、相加都得0。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近似值符号的是估算题)10×3= 20×4= 300×3= 40×5= 21×6≈ 60×5=70×6= 90×4= 700×4= 78×7≈ 80×6= 90×3=500×6= 40×8= 418×4≈ 40×3= 50×8= 70×9=100×7= 189×8≈ 31×9≈ 67×5≈ 603×7≈ 798×3≈2.在圆圈里填上>、<或=。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选取恰当的估算策略解决问题知识点学习内容能力水平核心素养水平(应用意识)结构化思维水平了解Ⅰ理解Ⅱ掌握Ⅲ运用Ⅳ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乘法估算解决问题✭基础素养✭【难度:0.9】1.小维家的果园今年大丰收。
今天要从果园里运送一批橙子,一筐橙子连筐重208千克,一共摘了9筐,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是否能一次装完?【难度:0.8】2.爸爸准备去商场购买3台电风扇,正好碰上商场在搞促销活动。
Ⅲ想一想: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快速解决这个问题?原价:395元/台促销价:345元/台Ⅲ如果按原价购买,爸爸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爸爸现在按促销价购买,应该付多少钱?✭能力素养✭【难度:0.8】3.小思的爸爸从柳州出差到长沙,有三种不同的火车票价如下表:小思爸爸买3张同样价格的火车票,付给售票员1000元。
他买的是哪一种?为什么?【难度:0.8】4.下面的问题中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好,请在你选的方法下面打“√”并说一说理由。
(1)小维爸爸去超市购买空调,每台985元,他要买3台,需要带多少钱?这题用(估算准确计算)比较合适,因为:(2)三年级一共有7个班,每班45名学生,三年级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这题用(估算准确计算)比较合适,因为:(3)三年级的同学去秋游,一辆大巴车限坐48人,全年级有315人,6辆大巴够坐吗?这题用(估算准确计算)比较合适,因为:车型普通列车特快列车动车组列车票价每张198元每张312元每张405元Ⅲ二Ⅲ二✭综合运用✭【难度:0.7】5.小维一家三口寒假准备去广州探望亲人,若乘坐火车,则票价为每人253元;若乘坐飞机,则票价为每人850元。
如果往返路费必须控制在3400元以内,小维一家可以怎么安排行程最合理?先简单写出方案;再估一估、算一算。
Ⅲ二二你能帮我家设计一个出行方案吗?。
三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备课时间:11月3日编写人:曾苑媚监督人:审核人:执行审核人:
课题:用估算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掌握估算方法,能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进行近似计算。
2、培养先估算再精确计算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乘除混合运算
【难点】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解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已学知识回顾
1.写出与下列各数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数。
182 346 609 871
2.找出与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整百数。
203 197 517 899
3.小明的妈妈要买2个价格47元的书包。
你认为她带多少钱合适?
你用精确计算()估算()
列式:
答:
二、课内探究
三(1)班有29人参观,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1)小组里交流把图意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要想知道带250元钱够不够,必须先知道29人卖门票共需多少元。
也就是要先算出()×()=()然后和()元比较一下。
如何计算:29×8我还没有学过,怎么办呢?
(这道题只要知道29×8的结果比250大还是小就可以了,不必算出精确结果,因此我们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也就是看29×8大约等于多少。
)
3) 29接近()这个整十数,把29看成(),用()×8=(),所以()×8大约等于()。
()×8大于等于240,“大约等于”写成数学符号就是“≈”,这是约等号,读作“约等于”,所以()×8≈()
4)通过估算得出了()×8≈(),29张门票大约只需240元,所以带250元肯定够了。
5)想一想:如果92人参观,带700元买门票够吗?
列式:
答:
我发现:估算出的得数不是准确值,不能用(),应该用(),读作:约()有时候解决问题不一定要()计算,有时可以用()。
三、课堂检测
1、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6 49×5 218×4 581×2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
2、王伯伯家一共摘了180千克苹果。
一个箱子最多能装32千克,6个箱子能装下这些苹果吗?(请你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3.你能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四、课堂小结
1、上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2、估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