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区的紧凑型校园设计策略
- 格式:pdf
- 大小:4.25 MB
- 文档页数:6
大学片区规划方案1. 概述大学片区是一个特殊的城市片区,由教育机构、学生宿舍、商业街区、娱乐设施等设施组成。
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个区域意味着家的感觉和生活的便利。
因此,在大学片区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需求,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
本文着重讨论大学片区规划,旨在通过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使大学片区更加美丽、便利和宜居。
2. 基本原则制定大学片区规划方案时,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2.1 生态环保原则大学片区规划必须符合环保要求,我们需要在建设过程中采用可持续性的方式,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2 人本原则大学片区规划要以人为本,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生活习惯,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2.3 历史文化保护原则大学片区规划需要尊重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保护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景观,并在新建筑中融入历史元素。
2.4 经济可行原则大学片区规划应依据经济可行原则,避免建设过多无用的设施,节约开支,并且制定规划目标需要符合当前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力。
3. 规划内容制定大学片区规划方案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1 绿地和景观设计大学附近的环境应该尽可能地保持清新、绿色。
可以在大学片区布置花坛、草坪和树木,让学生在空闲时间可以赏花、晒太阳。
同时,应根据地形地貌和环境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造景手法,创造出整洁、实用、美观的景观环境。
3.2 学生宿舍规划学生宿舍是大学片区的核心部分。
宿舍区应设计得宜,保证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我们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宽敞的住宿环境。
每个宿舍应配有宿管人员,确保学生高品质的居住体验。
3.3 交通设施规划大学场地需要完善的道路、公共交通系统以及自行车道等交通设施。
合理的交通规划将提高大学片区的居住性和交通流畅性,保证学生可迅速通过便利地铁、公交、自行车等交通方式到达任何目的地。
3.4 商业、休闲娱乐区规划大学片区规划还需要包含商业区、书店、图书馆、浴室、健身房、咖啡馆等休闲娱乐设施。
校园与城市的共构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笔者近期参与的德江山河宏源实验学校校园及周边地块规划设计方案的主要构思及规划特点。
强调校园在满足自身使用要求的同时与城市生态、城市文化及城市发展方面的规划契合,着力营造生活化、开放共享型的校园环境。
为当地义务教育的发展与城市新区开发结合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理念。
关键词义务教育校园公共空间城市发展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main idea and planning features of the authorrecently participated in Dejiang Shanhe Hongyuan experimental school campus and surrounding land planning scheme.While meeting the Campus’own requirements ,it also emphasize the planning fits with the city ecosystem, city culture and urban development,Strive to create a life, open sharing campus environment. Provides new ideas and new concepts for the local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 areas.KEY WORDSCompulsory education Campus Public space Urban development一、引言义务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20世纪90年代初就确立了它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地位。
但我国的教育发展中一直存在着义务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现象,尤其是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非常大。
城市新区中小学布点规划方法初探作者:杨君来源:《房地产导刊》2015年第06期摘要:作为城市功能延伸地带的城市新区,它的整体规划和布局都是非常讲究的,特别是对于中小学教育地点的布局,它的布局是否合理对整个城区的交通、商业、拆迁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目前,各大城市都在制定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来进一步促进城市新区的繁荣发展。
为了保证相应规划工作的顺利完成,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中小学校规划工作经验,对于城市新区的中小学布点规范方法提出如下意见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新区;中小学;布点规划近年来,尽管我国已经实行了一系列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但碍于我国原本的人口基数过大,所以在整体的人口数量方面还是不断攀升。
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随着人口的增长时刻动态地变化,这对于城市的功能分布规划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特别是教育地点的规划,更是对城市新区整体功能的巨大考验。
因此,在城市新区规划中,如何将中小学的教育地点安排在合理的地理位置上,并保证周围的商业、交通的合理衔接,这都是城市新区中小学布点规范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作为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者,一定要在实际规划之前,做好当地的各项实际情况调查,并针对人口的教育需求做好准备工作,再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地理分配,从而增强城市新区的功能价值,满足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口的诸多需求。
1. 城市新区中小学布局规划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1.1 新区人口的教育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目前,各大城市的经济和人口都处于飞速发展、膨胀的阶段,人口的激增导致城市的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多。
但实际城市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人口的服务需求,这就导致设施的供需矛盾经常发生,特别在城市新区的规划过程中,较多的规划者都没有充分重视人口的各项需求。
新区中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中,居民对中小学最敏感,对于家庭来说,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诸多公共服务需求中,学龄儿童的中小学教育问题一直是属于需求之中较为重要的部分。
面向实施的城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策略研究——以武汉中
法半岛小镇核心区为例
何浩;陈渝;肖翔;王彤
【期刊名称】《中国名城》
【年(卷),期】2024(38)4
【摘要】如何应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始终是城市规划面临的难题和挑战。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终极蓝图式的规划模式与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矛盾。
作为规划实施管理的直接法定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与市场脱节、落地性不强等问题。
结合城市新区控规实施的困境,提出“刚性约束、弹性适应”的规划策略。
以武汉中法半岛小镇核心区为例,通过“生态底图”“规划蓝图”“实施动图”进行控规编制,并提出相关思考,以期为其他类似工作提供借鉴。
【总页数】8页(P54-61)
【作者】何浩;陈渝;肖翔;王彤
【作者单位】武汉市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中心空间规划设计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浅谈边疆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以新疆兵团第九师拟建小白杨市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为例
2.以城市设计为先导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研究r——以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教创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3.《河北雄安
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河北雄安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向社会公示雄安新区揭开最核心区域面纱4.整体控制、面向实施的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以郑州市惠济区毛庄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5.融合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探索——以太忻一体化化经济区忻州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间受地形所限导致城市未来空间不足问题而确定的城市新区,城市因此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为城市发展潜力奠定了基础。
本次项目所在的新区北区处在贯穿延安的南北轴线北部,位于清凉山以北,是以市级行政中心为规划定位的全新生态新城,其新区功能的现代化和复合化为新区的发展和人们未来在这里的生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位于新区北区东北区域的居住片区,在新区快速的城市化建设推进过程中,需要建设一个综合性的社区邻里中心,对该区域的居民生活功能进行补充完善,来丰富新区居住者的生活方式。
在整体规划的城市新区和具有明显地域特点的延安设计一个服务性公共建筑,建筑的现代性与地域性均需要适当地体现,本次项目设计研究在对建筑属性和地域性研究分析后,围绕城市空间关系、公共场所营建、功能空间组织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策略思考。
2关于社区邻里中心的思考2.1社区邻里中心概念“邻里中心”这一概念最早源于新加坡,可以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一个社区邻里综合服务的概念,用于服务城市居住者的功能集成化的综合性服务建筑,其功能包含商业、医疗、娱乐等。
自2000年前在苏州建成的我国第一个邻里中心——新城邻里中心以来,已有二十多年的实践经验。
如今社区邻里中心已经成为城市功能系统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是社区或是居住区配套功能的建设内容,更是一个城市新区区域建设之中重要的城市功能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是城市部分区域的城市名片[1]。
2.2社区邻里中心特点及重要性社区邻里中心是城市在发展进程中高度复合化的产摘要 社区邻里中心是对城市公共配套功能的补充完善,加强人与人之间对话互动关系的空间场所。
不仅在功能特性上需要满足城市居住者的功能需求,在建筑布局和形式上也需要顺应城市空间且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
研究以延安市延安新区北区社区邻里中心为例,通过对该类建筑的特性和使用需求进行分析,并从城市空间关系、公共场所营建、功能空间组织三个方面进行思考,提供一个实验性建筑探讨案例,为城市新区服务性建筑设计实践策略提供借鉴。
打造可持续发展校园研究平台——天津大学新校园规划佚名【期刊名称】《建筑技艺》【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6页(P20-25)【正文语种】中文业主:天津大学建设地点: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总体规划设计: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规划师:黄文亮副总规划师:洪再生总建筑师:崔愷副总建筑师:周恺总建筑面积:130万m2项目状态:一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设计时间:2010~2012竣工时间:2015图片版权: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享誉海内外。
由于原校区空间逐渐饱和造成办学空间不足,严重地制约着学校的长期发展。
2010年3月天津市与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启动天津大学新校区项目建设。
新校区将成为天津大学配置齐全的主校区,选址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之间的海河教育园内,规划用地250ha,学生规模30 000人,总建筑面积130万m2。
新校区采用一次规划、分段建设、合理布局的建设思路,第一期建设已于2015年完工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约80万m2,容纳师生近20 000人。
华汇开展规划之初,校方就立即接纳了采用工作营方式开展规划工作的建议,透过集思广益的过程,确定建设的方向。
工作营核心成员透过一系列的工作会议,倾心聆听校园领导对学校发展的期许与愿景;管理单位对校园运营的需求;学群学院学系老师对教学研究发展的看法;学生对大学校园生活与学习的憧憬;具有深厚社会网络的校友对学校发展的倡议;天津大学杰出规划设计专业的校友及国内外顶尖专家们集合浓郁情感提供的宝贵的校园规划经验;并透过国际顶尖可持续发展专家及产业的全程参与,规划团队整合各界建议,总结出“国际级现代化大学”的愿景定位和三个目标:1)自主创新人才的发动机;2)可持续发展的领航基地;3)倡议和谐社会的智囊库。
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六个规划原则共识,包括:1)采用紧凑型、有利促进融合交流的可步行校园发展模式;2)确保校园的人性尺度,建筑平均高度与密度应中等合宜;3)形塑以学生生活为核心的校园;4)保留足够的学产合作的培训与研究空间;5)传承天大的校园文化与风格;6)打造国际尖端的示范性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校园。
紧凑型新一代城市校园设计——鄞州区实验学校的设计手法分析关键词:用地紧张、空间丰富、材料、色彩、光影提要:在简单合理的规划布局中克服用地和建筑面积紧张,创造丰富的室内外空间和光影变化;利用造型的穿插,材料和色彩的运用,构成主义的手法创作出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教学建筑。
新一代校园设计,不仅要满足教学功能的多种要求,更要面临我省土地资源紧张,用地匮乏的制约。
需要合理地进行校园规划,精心设计,才能创造出完美的作品。
本设计布局简洁合理,采用现代设计手法进行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尝试,力图创造出丰富的室内外空间环境,运用各种造型材料及色彩的变化,设计出新颖独特的建筑形象,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鄞州实验学校位于鄞州中心区华泰剑桥三期北侧,西临河流及对岸的前河中路,东临东十四路,北侧为堇山中路。
周围均为鄞州中心区新城区的住宅小区,相对安静,也是主要学生源。
设计规模初中30班,学生1500人,用地35933M2,建筑面积限制在2万平米以内。
一、基本的校园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分区简洁、明确,从西到东依次排列互不影响的运动区、生活区、教学区,并做到闹静分区、脏净分区、人车分流等。
闹静分区------将食堂、实险楼、教学综合楼东侧连廊作为声屏,使道路、运动场的噪音不影响教学楼的日常教学。
紧靠华泰三期的宿舍楼在夜晚也能保持相对安静。
脏净分区------将食堂设于宁波长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并在旁边设后勤出入口,以方便采购食物及生活垃圾的进出。
人车分流------利用城市道路及校内L形车用道路形成环形消防车道靠近,教学楼西侧及食堂南侧的小路为步行道,教学区内用连廊连接,使人车彻底分流。
主入口选择-----在基地东侧道路上设主入口,使师生们在上学时避开了冬季寒冷的北风和建筑物的阴影,让他们迎着东升的旭日,在明媚的阳光下,心情愉快地开始一天的学习和工作。
日照分析------由于基地南侧为大量点式高层住宅,我们专门为此进行日照分析,并将南侧教学底层架空作为自行车停车处,以满足日照要求。
校园规划设计方案1. 引言校园规划是指对学校的布局、建筑及景观进行合理安排的过程,旨在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本文将提出一份详细的校园规划设计方案,并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校园进行规划:校园布局、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可持续发展。
2. 校园布局2.1 教学区域教学区域应占据整个校园的核心位置,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和图书馆等。
为了方便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教学区域应设有足够的休闲空间和交流区域。
同时,教学区域的布局应具备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学科的教学需求。
2.2 生活区域生活区域是供学生居住和休息的地方,应包括宿舍楼、食堂和运动场等设施。
宿舍楼应提供舒适的居住条件,并设有公共活动区域,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食堂应提供健康丰富的膳食选择,满足学生的营养需要。
运动场则为学生提供锻炼身体的场所。
2.3 行政区域行政区域包括教务办公区、学生处和行政办公区等。
教务办公区应设有教务处和教师办公室,以方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
学生处则负责学生管理和辅导工作。
行政办公区应提供舒适的工作条件,以提高工作效率。
3. 建筑设计3.1 教学楼设计教学楼的设计应考虑到灵活性和多功能性。
教室的大小和布局应能适应不同类型的课程,同时还要考虑到残疾人士的需求。
此外,教学楼还应设有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以促进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
3.2 宿舍楼设计宿舍楼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宿舍应提供独立的卧室和共用的休闲区域,以满足学生的个人和社交需求。
此外,宿舍楼还应配备适当的安全设施,如火灾报警器和监控摄像头。
3.3 图书馆设计图书馆是学校的知识中心,设计应注重空间的利用和布局的合理性。
图书馆应提供充足的阅览座位和独立的学习空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图书馆还应设有电子图书馆和多媒体资源,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4. 景观设计4.1 绿化设计校园的景观设计应注重绿化效果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校园内应种植各种树木和花草,以增加绿地面积和改善空气质量。
城市新区的紧凑型校园设计策略Compact Campus Design Strategy for New Urban Area 文/杨渤林沁茹袁志华YANG Meng LIN Qinru&丫UAN Zhihum杨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高级工程师林沁茹/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袁志华/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图分类号G472.1文献标识码A摘要:在土地资源紧缺的今天,如何在紧凑的用地上创造一个多样化的校园学习生活空间,提升师生学习生活品质,成为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围绕紧凑度和多样性两大核心理念,对城市新区中的新建校园如何融入城市,与城市进行良性互动;如何高效利用土地采用一体化的设计手法提高建筑紧凑度;如何缩短步行距离打造适宜步行的校园空间,并利用多样化的建筑意象和校园景观创造校园场所的多样性进行讨论,最终总结出紧凑型校园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紧凑度、多样性、一体化、校园规划Abstract:Considering the shortage of land resources of today,How to create a diverse campus study living space in the compact land,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rning and living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Has become a problem we must think about.In this paper,We focusing on the two core concepts of compactness and diversity,discussing how to integrate the new campus into new city and in t eract with the city benignly; how to use the land efficiently and adopt the integrated design method to improve the building compactness;how to shorten the walking distanee to create a campus space suitable for walking,and make use of diversified architectural intentions and campus landscape to create a diversity of campus site for discussion,and finally,the design strategy of the compact campus is summarized.Keywords:compactness,diversity,integration,campus planning伴随着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日益稀缺与紧张,国家提出节约型社会的发展目标,知识经济影响下的大学校园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知识推动力的核心角色,直接参与城市经济体系,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也进入了由低密度分散组团式校园向紧凑型校园转型的全新阶段。
城市扩张和高校教育普及的同时,很多高校因用地规模不足而将新校区选址在城市新区。
位于城市新区的新校园设计致力于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新校园建设往往存在的土地利用率低、功能分区割裂以及空间结构松散等问题,造成校园空间联系不便、尺度异常、场所感缺失;二是新校区远离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师生的校园生活与城市生活隔绝,缺乏活力和多样性。
本文以湖南工贸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工贸技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以下简称南航)和网龙学院4的设计实践为例,从校园融入城市、高效利用土地、提高建筑紧凑度、创造校园场所多样性四个口匚住区研究DC STUDIES1461*「「闫片耒源作者2南肮区位图I图片来浪:作昔自绘'3-:--'■作盲自蛉'方面对城市新区的紧凑型校园设计策略进行探讨。
一、校园融入城市校园成为城市中的一部分,使校园不仅服务于在校师生,还可以服务于整个城市,这是大学必须履行的使命巾。
作为城市的智力源泉,校园影响周边社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兴衰,因此,紧凑校园也将与城市联动,探索城市与校园资源共享、合理配置的策略方法,在保证空间品质的前提下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做到真正的紧凑高效和多样复合。
校园与城市的资源共享可以通过商业配套共享、体育设施共享、教育资源共享实现。
1、商业配套共享由于新校区远离城市中心,可获得的商业资源较少,因此城市新区与新校区应该共享双方的商业配套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
校园共享的商业配套是对城市功能的补充;城市共享的商业配套一方面是对校园功能的完善,提升师生的城市生活参与度,另一方面校园为城市商业提供了稳定的消费人群,带动城市商业和经济的发展。
工贸技师的设计中,在邻近职业教育大学城商业共享区的学生宿舍首层沿街部分设置小型商业,与城市新区商业形成互动,增强集中商业的辐射范围(图1)o南航同样在校园北部的宿舍区首层设置商业配套,成为基地西侧居民区生活服务配套轴的延伸(图2)。
商业配套设施共享不但减少了校园的建设负担,同时获得了更好的城市服务,有助于塑造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在校城的双向互动中实现真正的融合。
2、体育设施共享学校体育资源属于公共财政范畴,具有公共服务的特性。
新建校园中往往具备优质的体育设施,而城市新区受到城市公共场所活动空间和公务服务性经费的制约,可提供的体育活动设施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在工贸技师和南航的设计中均将校园体育场设置独立出入口向周边居民区开放,校园体育设施的服务辐射周边社区,提高校园体育设施利用率,缓解城市居民身心发展需求和体育公共资源不足间的矛盾。
3、教育资源共享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大学的城市职能作用加强,城市需要大学共享教育资源为知识智力、科研技术等提供支持,近年来校企联动的创新发展模式对校城资源的互动提岀了更大的需求。
校园设计中采取开放的策略,一方面在校园内部建设校企合作的产业、科研楼,提供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为知识产业提供创新人才和知识支援,网龙学院不仅在教学楼中置入校企合作的产业空间,而且在校园内设置艺术家村和创意产业园区为教育资源共享提供场所和氛围。
另一方面校园以其知识创新的辐射作用吸引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围绕大学校园聚集形成创新产业集群,共享大学教育资源,成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图3)o在校园与城市的互动中,不仅校园参与城市经济、文化、技术发展的各个环节,学生也在互动中走出校园,开拓视野、锻炼综合能力。
住区研究QCDC STUDIES柱区147二、高效利用土地校园规划需要注重开发空中、地面和地下空间,通过提高建筑密度和建筑层数来整体提升容积率,《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对容积率评分规则作出了具体的要求(表1)。
工贸技师的规划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校园北部的原有山体,建筑群则高密度地布置在除山体和运动场地之外的其他用地上,扣除山体面积,学院建成后容积率达到1.140南航校园容积率达到0.9,网龙学院生活、教学区的容积率更高达1.65o集约化的布局有利于缓解基地较小但建设量大的矛盾;同时通过对土地进行立体化利用,在不改变建筑密度的前提下,达到在有限用地内提高开发强度的目的。
表1校园容积率评分规则(岀自《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校园类型用地面积T(hm2)容积率R得分普通高校及特殊类型高校Tw500.7WRC1.01心.02 50<T^1000.9wg.22心.23 T>1002心.63三、提高建筑紧凑度采用立体化的开发模式是校园建设的发展趋势,能在有限的用地上提高校园紧凑度。
立体化开发需要通过一体化设计来实现,建筑一体化常用的手段有:并置与叠合、串联与并联。
并置与叠合:运用在同一建筑单体中,将空间和功能差异巨大的功能房间通过左右并置与上下叠合两种模式进行功能复合,以适应不同教学模式的频繁转换。
在不同功能空间的结合部位设置讨论室、报告厅、展览、庭院等公共空间,满足课间交往休闲的需求,高楼层课间的户外活动通过局部天井解决。
这种手法在网龙学院教学区(图4)和工贸技师—体化教学区(图5)中都有相应的运用。
串联与并联:串联是将分置的不同功能建筑通过底层平台或架空连廊串联成为综合体。
如工贸技师图书行政综合楼通过半地下车库和混凝土梁架将西侧两个系的教学楼和东侧的图书馆、行政楼、报告厅连成整体(图6)o并联是将相对独立的建筑共享相同的功能空间并联成为综合体。
如工贸技师食堂和交流中心将食堂三层的包厢和多功能厅通过中央连廊的连接,成为交流培训中心餐饮功能的一部分。
并联手法既保证了联系更加便捷又避免了人流交叉,建筑因功能的共享而并联成一个服务综合体(图7)o教弼办公中央交通厅4•:f5…—■教师办公普通教室67紧凑的一体化建筑突破以往单一功能校园建筑横向平铺的模式,不同专业置于一栋建筑中,内部教学功能的交叉和复合形成集约高效的空间,打破专业间的界线,有利于不同教学和实践活动的交流,是对当代校园多元、开放的教学理念和以人为本的人文内涵的回应。
四、创造校园场所的多样性“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⑵。
”雅各布斯考察美国的许多城市得岀充满活力的街道和居住区都拥有丰富的多样性,而失败的城市地区多样性都明148□匚住区硏究DC STUDIES89运动场生活区e 校阐广场e水n 广场❸中心底院 o 一体化牧学区e 综合只® 一体化教学区r~停车场■序列空间 “•““步行流域显匮乏的结论⑶。
校园是城市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的缩影,一个充满 活力的校园同样应当具有多样性。
“外部公共空间的活动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 动和社会性活动⑷。
”校园设计在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等必要性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创造多样化室内外场所激发师生自发性活动行为和社会性活动行为,多样性的校园活动有助于良好校园文化的形成。
紧缩 校园设计中采取功能混合策略能够使各功能区布局紧凑,从而缩短步行距离并且创造丰富的建筑意象和大量尺度不同的室内外交流空间。
1、适于步行的校园空间“行为距离的舒适度决定了行为的发生意愿、行为方式的选择,并直 接影响了行为效率和校园的活力⑸。
”传统校园由于采取分散组团式的低密度功能分区布局导致功能割裂且交通距离过长,不利于师生的 生活和校园活动的开展,限制多样性校园的发展。
适于步行的校园空 间通过功能混合、加强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和缩短交通距离实现,具体设计手法有:1) 功能;昆合:在生活区、教学区等师生活动频繁的功能区中复合商业、休闲等功能,丰富区域功能类型,创造舒适行为距离,方便师生 学习生活之余,诱发多样化行为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