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报废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5
固定资产报废会计准则处理
固定资产报废会计准则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固定资产报废处理:将报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损益表中,作为当期
的损失或费用。
2.资产减值处理:如果报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
现值,则应进行减值处理。
减值处理的金额应该是资产账面价值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3.处置处理:如果报废固定资产被处置,其账面价值应该从固定资产账户中
扣除,并将处置收益或处置损失计入损益表中。
处置收益为处置收入减去处置费用,处置损失为处置费用减去处置收入。
4.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在固定资产报废前,需要进行资产评估以确定其价值
是否低于可收回金额。
如果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则需要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当一项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小于其帐面价值的,应当将该差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并计入当期损益。
5.计算折旧费用:在固定资产报废后,需要将原已计提的折旧费用从当期的
利润中扣除掉以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损耗情况。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执行<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69号)的规定,企业报废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收入应作为营业外收入,不得在税前扣除。
因此在进行固定资产报废时,应将已经计提的累计折旧额全额从本年度的利润总额中减去,以体现固定资产报废后的实际成本。
同时,需要根据固定资产的残值金额计算出应交纳的企业所得税,并将其计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固定资产报废的处理流程固定资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使用的、价值较高的资产,如厂房、机器设备、交通工具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使用寿命的逐渐减少,这些固定资产可能会出现老化、损坏、无法维修等情况,需要进行报废处理。
固定资产报废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制定报废计划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报废处理前,需要制定报废计划。
报废计划应包括报废资产的名称、型号、数量、使用年限、残值、报废原因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确定报废资产的处理方式,如出售、捐赠、报废等。
二、评估报废资产价值在确定报废资产的处理方式时,需要对报废资产进行价值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确定报废资产的实际价值,以便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确定报废资产的处理方式。
评估的方法可以是市场评估、成本评估、收益评估等。
三、编制报废申请书在确定报废资产的处理方式和价值后,企业需要编制报废申请书。
报废申请书应包括报废资产的名称、型号、数量、使用年限、残值、报废原因、处理方式、评估价值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附上相关的证明材料,如评估报告、资产清单等。
四、报废审批报废申请书编制完成后,需要提交给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审批。
财务部门会对报废申请书进行审核,确定报废资产的处理方式和价值,并签署审批意见。
审批意见需要包括报废资产的处理方式、评估价值、报废原因等信息。
五、报废资产处理在报废资产得到审批后,企业需要根据审批意见进行报废资产的处理。
处理方式可以是出售、捐赠、报废等。
如果是出售或捐赠,需要进行相关的手续和合同签订。
如果是报废,需要进行资产清理和销毁。
六、报废资产清理在进行报废资产处理时,需要进行资产清理。
资产清理包括对报废资产进行清点、分类、标记等工作。
清点是指对报废资产进行数量和品种的核对,以确保报废资产的准确性。
分类是指对报废资产进行分类,如可回收、不可回收等。
标记是指对报废资产进行标记,以便后续的处理和管理。
七、报废资产销毁如果报废资产无法出售或捐赠,需要进行销毁。
销毁的方式可以是拆解、破坏、焚烧等。
企业固定资产报废处置会计科目
(原创版)
目录
1.固定资产报废的定义和原因
2.固定资产报废的会计处理方法
3.固定资产报废的会计科目
4.举例说明固定资产报废的会计处理
正文
固定资产报废是指企业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到期、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原因,导致固定资产无法继续使用,从而进行报废处理的一种行为。
固定资产报废的处理涉及到会计科目的调整,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一定的影响。
在会计处理上,企业首先需要将固定资产转入清理科目,然后对清理科目进行借方记账,记账金额为固定资产的原值和已提折旧额。
同时,企业还需要对累计折旧进行借方记账,记账金额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的购入日期、折旧年限等因素进行计算。
最后,企业需要将清理科目的贷方记账,记账金额为固定资产的原值,从而完成固定资产报废的会计处理。
在固定资产报废的过程中,如果企业获得了报废收入,那么这部分收入应当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同时,如果企业在清理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了清理费用,那么这部分费用应当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举例来说,如果一家企业有一台生产设备,原值为 100000 元,已提折旧为 70000 元,由于设备陈旧需要进行报废处理。
在报废过程中,企业获得了 5000 元的报废收入,并且发生了 2000 元的清理费用。
第1页共1页。
银行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方案1. 前言作为一家金融机构,银行的资产管理一直是其关注的焦点之一。
银行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老化、损坏或者因技术进步需要更新等情况。
旧的固定资产报废后,应该如何进行处置?本文将对银行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2. 报废原因银行资产管理部门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检查、评估情况,判断资产是否应该报废。
常见的资产报废原因如下:1.原有资产由于被盗、损坏或丢失不修复而需报废。
2.原有资产已完全消耗或遭受严重磨损,无法再使用。
3.技术进步或需求发生变化造成原有资产不能再满足需要。
4.原有资产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额外费用。
5.原有资产已经虚拟化或数字化,变成“冷资产”。
3. 报废处置方案银行固定资产报废后的处置方案要考虑到安全、环保、经济等方面的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案。
3.1 安全销毁银行的固定资产中,如计算机、移动磁盘等存储媒介是常见的敏感信息载体。
销毁敏感信息可以减少泄露风险。
为避免信息盗用,建议在资产报废后对敏感信息进行安全销毁。
3.2 二次利用资产报废后不一定意味着就要被废弃掉,还可以进行二次利用。
可以通过交易、捐赠、出租、拍卖等方式,将固定资产转手给有需要的人或机构。
但二次利用的前提是资产仍能正常使用,且回收后的使用环境符合监管要求。
3.3 环保处理资产报废后的处理也要考虑到环保因素。
如何处理老化的电脑、服务器、磁盘等设备,是银行管理部门必须思考的问题。
可以将部分回收最好的资产进行环保处理,如进行卸载、打孔、破碎、化学处理等方式。
4. 注意事项银行的固定资产报废处理过程中,有以下注意事项:1.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点、标识。
2.记录报废原因、时间、资产编号、清理方式等信息。
3.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银行内部制度进行处置。
4.严禁将敏感信息直接丢弃或卖出。
5. 结论银行的固定资产处理除了考虑到经济因素外,还需要重视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因素。
本文介绍了银行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方案,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固定资产报废的处理方法
1. 哎呀,固定资产报废可别着急扔啊!先看看能不能卖二手呀,就像你那些旧衣服,说不定有人还稀罕呢!比如说一台旧电脑,也许对某些小公司或者学生来说就是宝贝呀,能回点本不是挺好嘛!
2. 嘿,报废的固定资产也可以捐赠啊!这就好像你把不用的东西送给需要的人,多有意义啊!像一些旧的办公设备捐给学校或者公益机构,不也是一种贡献嘛!有啥不好咧?
3. 咱能不能想想办法把它拆解了呀?就如同拆玩具一样,看看里面有没有什么零件还能用的。
比如说一辆报废汽车,拆出有用的零件去卖,它不香吗?
4. 报废资产也可以用来抵账呀!这跟你用东西换东西不是一个道理嘛?假如你欠别人钱,刚好有报废的固定资产,说不定能抵一部分呢,何乐而不为呀!
5. 联系厂家回收也是个办法呀!就像你把喝完的饮料瓶送回饮料厂一样,说不定厂家还会给你点好处呢。
像一些大型机器设备,厂家回收还能环保处理,不好吗?
6. 自己改造一下不行吗?把报废的东西变成有创意的新玩意儿呀!就好像把旧椅子改成花架,多有意思呀!为何不试试咧?
7. 能不能找专业的评估机构给看看呀!说不定他们能发现它的隐藏价值呢。
就好比你去鉴宝,不懂行的看着就是块石头,专家就能看出门道来,对不对嘛!
8. 干脆留着做纪念呗!偶尔看看也是回忆呀,这就好像你留着小时候的玩具,想想以前的时光。
像第一台打印机报废了,留着摆那也挺有意义的嘛!
9. 报废的固定资产处理方法多得很咧!只要你用心去想,总能找到最适合的。
可别随手就扔了呀,那多浪费!咱得把它们的价值都发挥出来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固定资产报废处理要开动脑筋,多想办法,让它们继续发挥作用或者找到合适的归宿,而不是简单地一弃了之。
固定资产报废的账务如何处理
固定资产报废有两种情况:⼀是由于磨损或陈旧,使⽤期满不能继续使⽤;⼆是由于技术进步,必须由先进设备替代。
固定资产报废,⼀⽅⾯由于固定资产退出企业引起企业固定资产的减少,另⼀⽅⾯在清理过程中还会发⽣⼀些清理费⽤,同时还可能取得⼀定的变价收⼊。
因此,固定资产报废的核算应按以下程序进⾏:
(1)注销报废固定资产的原值和已提折旧额。
按固定资产的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按已提折旧额,借
记“累计折旧”账户;按固定资产原值,贷记“固定资产”账户。
(2)结转残料价值和变价收⼊。
按收回的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借记“银⾏存款”、“原材料”等账户,贷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
(3)⽀付清理费⽤。
按发⽣的清理费⽤,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贷记“银⾏存款”等账户。
(4)结转清理后的净损益。
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贷记“营业外收⼊──处理固定资产收益”账户;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借记“营业外⽀出──处理固定资产损失”账户,贷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
固定资产报废与处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的固定资产报废与处理流程,做到资源合理利用、减少损失、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适用于我公司全部固定资产的报废与处理。
第二条定义1.固定资产:是指我公司拥有并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长期使用、价值较高、预期使用期限超出一年的有形资产,包含但不限于土地、建筑物、设备、机器等。
2.报废:是指固定资产因损坏、老化、技术更新等原因,无法连续使用或价值严重下降,需要从账面上予以注销的行为。
3.处理:是指对报废固定资产进行清理、评估、转让或报废处理的过程。
第二章报废程序第三条报废申请1.当固定资产发生报废情况时,资产管理部门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备,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
2.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应包含报废资产的名称、型号、使用部门、报废原因、评估价值等必需信息,并由公司主管签字确认。
第四条报废审批1.资产管理部门收到报废申请后,依据资产情形和评估价值进行审批。
2.若报废资产价值超出公司规定的审批权限,需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3.报废审批通过后,资产管理部门将填写《固定资产报废审批表》,并将报废决议书面通知相关部门。
第五条报废处理1.依据报废决议,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报废资产的实际处理工作。
2.对于有价值的报废资产,资产管理部门可先进行内部审批,假如内部部门存在需要使用该资产的,可进行转让或重新配置。
3.对于无价值的报废资产,资产管理部门应组织评估,并选择合格的报废处理单位进行销售、拍卖或报废处理。
4.记录全部报废资产的处理情况,包含处理方式、销售金额、处理单位、处理时间等信息,并归档保管。
第三章资产处理第六条处理流程1.资产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资产处理流程,并定期评估及更新。
2.资产处理流程包含资产评估、处理方式选择、处理单位选择、合同签订、报告上报等环节。
第七条资产评估1.在选择处理方式之前,资产管理部门应组织专业评估师对需处理的固定资产进行评估。
公司固定资产处理与报废制度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公司固定资产的处理与报废流程,确保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价值最大化,保护公司利益。
适用范围包含公司内全部固定资产的处理与报废管理。
2. 定义•固定资产:指公司全部以长期使用为目的并在公司财务折旧报表中列示的资产,包含但不限于土地、建筑物、设备、机械等。
•处理:指对固定资产进行转让、变卖、捐赠等处理方式,使其退出公司资产。
•报废:指固定资产因技术陈旧、磨损、损坏或其他原因无法连续使用,需要进行销毁或报废处理的情况。
3. 处理与报废程序3.1 处理程序1.资产评估:由相关部门负责对欲处理的固定资产进行评估,并订立评估报告,包含资产描述、评估价值、处理方式等信息。
2.内部流转审批:评估报告需提交给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批,确认处理方式和流转程序,审批看法需备注在评估报告上。
3.招标或竞价:若评估报告确定处理方式为招标或竞价,相关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招标或竞价工作,选择合适的买方。
4.签订合同:选择买方后,应与买方签订处理合同,明确相关责任和义务。
5.资产交割:买方支出款项后,固定资产及相关文件应按合同要求交付给买方,并进行手续办理,将资产移出公司账簿。
3.2 报废程序1.报废申请:固定资产所在部门发现资产实现报废标准后,应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注明资产名称、编号、原因等信息,并附上相关照片、维护和修理记录等资料。
2.内部审批:《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需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审批,表示同意后,可进入下一环节;如未同意,需说明理由并返回申请部门。
3.报废处理:经审批同意后,将固定资产交由设备维护和修理部门处理。
设备维护和修理部门应依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报废处理,例如销毁、拆解等。
4.报废台账:设备维护和修理部门需将报废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记录在《固定资产报废台账》中,包含资产名称、编号、报废原因、处理方式等,并上报至资产管理部门备案。
4. 相关责任与义务4.1 相关部门责任•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订立和实施本制度,并对固定资产的处理与报废进行监督和管理。
固定资产报废件处理流程1. 决策和审批阶段,在决定报废固定资产之前,需要进行决策和审批的阶段。
这可能涉及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相关管理人员的讨论和决策。
审批程序可能因组织不同而有所不同,但通常需要相关部门的批准。
2. 资产清查和评估,在确定报废资产后,需要对这些资产进行清查和评估。
这包括确定资产的实际状况、价值和可能的报废原因。
评估可能需要资产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合作。
3. 编制报废申请,在资产清查和评估完成后,需要编制报废申请。
报废申请通常包括资产清单、评估报告、报废原因、报废方式等信息。
这些申请通常需要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4. 报废审批,报废申请提交后,相关部门会对申请进行审批。
这可能涉及财务部门、行政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的审批程序。
一旦获得批准,就可以继续进行资产报废的后续步骤。
5. 报废执行,一旦获得报废批准,就可以执行报废程序。
这可能包括资产清理、封存或销毁。
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和环保要求,确保报废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组织内部政策。
6. 资产台账处理,报废后,需要及时更新资产台账,标记相应资产的报废状态,并对报废资产进行清理和记录。
7. 报废文件归档,最后,需要对报废流程进行归档记录。
这些记录包括报废申请、评估报告、报废审批文件等。
这些文件的归档有助于日后的审计和追溯。
总的来说,固定资产报废件处理流程涉及决策和审批、清查评估、申请编制、审批、执行、台账处理和文件归档等多个环节,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合作和严格执行,以确保报废流程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固定资产处置报废流程固定资产处置报废是指对企业不再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正式的报废程序。
固定资产处置报废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先准备工作:在进行固定资产处置报废之前,需要进行预先准备工作,包括对不再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清点和整理,确定固定资产的种类、型号、数量以及使用状况等基本信息。
同时,还需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制度,了解处置报废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2. 决策审批:企业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固定资产处置报废决策委员会,由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财务主管以及法务人员组成。
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审查处置报废的申请,决定是否进行资产处置报废,并对报废的固定资产进行评估,确定其报废后的价值。
3. 编制报废计划:一旦决定报废固定资产,企业需要编制详细的报废计划。
该计划中应包括报废的原因、报废日期、报废的数量和价值、报废的程序和步骤、相关的财务处理以及报废后的处理方式等详细内容。
报废计划需要经过决策委员会的审批后才能实施。
4. 资产评估和计提准备:企业需要对报废的固定资产进行评估,确定其报废后的价值。
评估可以由企业内部的评估专员进行,也可以委托专业的评估机构进行。
评估结束后,企业需要按照评估结果计提相应的报废准备。
报废准备是通过转移资产原值的一定比例形成的准备金,用于平摊资产报废后的亏损。
5. 报废手续办理:企业需要按照报废计划的要求,办理相应的报废手续。
具体包括填写报废申请表,提交相关的报废材料,如固定资产清单、评估报告、决策委员会的决议等,办理固定资产出库手续,注销相应的账务等。
6. 财务处理:报废固定资产后,企业需要进行相应的财务处理。
通常情况下,企业会将报废固定资产出售给专业的废旧物资回收公司,或者进行拍卖、竞价等方式进行处置。
出售或处置所得的资金应及时计入企业的资金账户。
同时,企业还需要根据相关的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对报废固定资产进行账务处理,例如注销原值、清理折旧、计提报废损失等。
7. 报废后续工作:报废固定资产后,企业还需要进行一些后续工作。
固定资产报废处理
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固定资产报废处理过程
控制目标
确保固定资产报废是不可用或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并经过相应审批,防止企业资产流失
确保报废固定资产得到及时处置残值得到充分回收
主要控制点
部门经理组组织设备管理员、固定资产管理员、使用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员、技术部技术员成立技术鉴定小组进行鉴定,并落实报废原因
主管副总和总经理分别根据自己金额权限审批,判断是否同意报废
固定资产管理员判断是否还有市场价值,如有列入可出售清单
特定政策
固定资产管理员定期根据固定资产台帐会同使用部门、技术中心、财务部等相关部门就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及需要强制报废固定资产出具意见
对于价值元以下报废资产,其最终审批权由固定资产管理员会同财务主管决定;对于元以上, 万元以下报废资产,其最终审批权由设备能源部经理会同财务部经理决定;对于万元以上, 万元以下报废资产,其最终审批权归主管副总会同财务副总决定;对于万元以上报废资产,其最终审批权归总经理办公会议决定
信息类固定资产报废由信息技术部参考本流程执行
固定资产报废流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