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的精炼
- 格式:ppt
- 大小:465.50 KB
- 文档页数:43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油脂精炼工艺流程是指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工艺操作,对原油脂进行处理,去除杂质,提高油脂的质量和品质。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1. 油脂的预处理:首先将原油脂经过除杂、去壳、去杂质等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良成分。
2. 粗脂的炼制: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油脂送入炼制设备中,进行蒸煮和脱酸处理。
蒸煮过程中,通过加热原油脂使其蒸发掉一部分杂质和水分。
脱酸过程中,将蒸煮后的油脂与酸混合,通过酸催化反应去除其中的脂肪酸。
3. 脱色:将经过脱酸处理的油脂送入脱色装置,通过添加活性炭等吸附剂去除其中的色素。
在这个过程中,油脂会与吸附剂充分接触,将其中的色素吸附在吸附剂上,从而使油脂变得更加透明。
4. 脱臭:将经过脱色处理的油脂送入脱臭装置。
脱臭过程中,通过加热油脂,使其中的揮发性物质蒸发掉。
同时,在加热过程中,将油脂与高温的蒸汽直接接触,使其中的气味成分蒸发掉。
最终得到无臭的油脂。
5. 水洗:将经过脱臭处理的油脂送入水洗装置。
在水洗过程中,通过添加一定量的水进一步清洗油脂,将其中水溶性的杂质去除。
水洗后的油脂颜色更加清亮。
6. 液-液分离:将洗净的油脂送入液-液分离器中,与一定量的溶剂(如醇类、酯类)进行溶剂萃取。
溶剂可以有效分离出其中的脂肪酸、脂肪醇、脂溶性的物质等。
7. 脱溶剂:将经过溶剂萃取的油脂送入脱溶剂装置。
在脱溶剂过程中,通过加热油脂,使其中的溶剂挥发掉,从而得到无溶剂的油脂。
8. 精炼油脂的储存与包装:经过以上工艺处理的油脂进行必要的过滤和冷却,然后储存于油罐中,最后根据需要进行包装。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通过逐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良成分,提高油脂的质量和品质。
同时,精炼工艺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油脂种类和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1.油脂储存和预处理:新鲜的原始油脂通常需要经过储存和预处理,
以去除含水、杂质和异味。
油脂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和避光的地方,同时
需要定期检查油脂的储存条件。
2.脱水:原始油脂中通常含有一定的水分,水分的存在会影响后续的
精炼过程和油脂的质量。
脱水通常使用离心分离或蒸发浓缩技术,将水分
从油脂中分离出来。
3.酸化:酸化是指将原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转化为容易分离的沉淀物。
这一步骤通常使用硫酸、磷酸等酸性物质进行。
4.硷炼:在酸化后的油脂中添加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以
中和游离脂肪酸和沉淀物。
同时,也可以将部分杂质和蛋白质等分离出来。
5.脱色:脱色是去除油脂中的色素和杂质,以提高油脂的外观和品质。
常用的脱色剂有活性白土、活性炭等,通过吸附色素和杂质,使油脂变得
透明。
6.脱臭:脱臭是将油脂中的异味物质去除的过程。
常用的脱臭技术包
括蒸汽蒸馏、蒸馏水蒸馏和真空蒸馏等。
这些技术能够分离油脂中的揮发
性物质和异味物质。
7.过滤:在精炼过程的最后阶段,对油脂进行过滤,去除残留的杂质
和颗粒物。
常用的过滤方法有压滤、真空滤和压力差滤等。
8.灭菌:为了提高油脂的卫生质量,通常需要对油脂进行灭菌处理。
9.包装和储存:经过精炼处理的油脂通常需要进行包装和储存。
包装
方法通常包括塑料瓶、金属罐和灌装袋等。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油脂精炼工艺流程,不同的油脂种类和用途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最佳效果。
油脂精炼的四个过程
油脂精炼啊,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呢!就好像给油脂来一场全方位的升级改造之旅。
咱先说脱胶这一步,这就好比是给油脂洗个澡,把那些杂质啊、胶质啊给清理掉。
你想想看,油脂里要是有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那能好吗?就像人身上沾了脏东西,不洗干净怎么行呢!
然后是脱酸呢,这可是个关键步骤。
油脂里要是酸度过高,那可不行,就像人的脾气太大了不好相处一样。
这一步就是要把那些多余的酸给弄走,让油脂变得温和起来。
再说说脱色,这简直就是给油脂做美容啊!把那些不好看的颜色去掉,让油脂变得白白净净的,看着就舒服。
这就好像一个人化了个精致的妆,一下子就变得漂亮多啦。
最后是脱臭,哎呀呀,这可太重要啦!把那些难闻的气味都赶跑,让油脂香喷喷的。
你想想,如果油脂有股怪味,谁还愿意用它呀!就像人要是有口臭,那多让人嫌弃呀!
油脂精炼的这四个过程,每一个都不能马虎。
就像盖房子,哪一块砖没砌好,房子都可能不结实。
脱胶要脱得干净,脱酸要恰到好处,脱色要漂漂亮亮,脱臭要彻彻底底。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高质量的精炼油脂。
在生活中,我们不也应该这样对待每一件事情吗?认真做好每一个步骤,不敷衍,不马虎。
就像做饭,从买菜、洗菜、切菜到炒菜,每一步都用心去做,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
又或者是学习,从预习、听讲、复习到做作业,每一个环节都认真对待,才能取得好成绩。
所以啊,油脂精炼可不仅仅是个技术活儿,它还蕴含着生活的道理呢!让我们都像对待油脂精炼一样,用心去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把日子过得精彩、过得有滋有味!这就是我对油脂精炼的理解,你们觉得呢?。
油脂精炼的目的与方法评论:0 条查看:521 次jasonbioenergy 发表于2011-01-03 12:01毛油一般指从浸岀或压榨工序由植物油料中提取的含有不宜食用(或工业用)的某些杂质的油脂。
毛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脂肪酸酯的混合物(俗称中性油)。
除中性油外,毛油中还含有非甘油酯物质(统称杂质),其种类、性质、状态,大致可分为机械杂质、脂溶性杂质和水溶性杂质等三大类。
1.油脂精炼的目的和方法(1)油脂精炼的目的油脂精炼,通常是指对毛油进行精制。
毛油中杂质的存在,不仅影响油脂的食用价值和安全贮藏,而且给深加工带来困难,但精炼的目的,又非将油中所有的杂质都除去,而是将英中对食用、贮藏、工业生产等有害无益的杂质除去,如棉酚、蛋白质、磷脂、黏液、水分等都除去,而有益的”杂质",如生育酚等要保留。
因此,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用途,将不需要的和有害的杂质从油脂中除去,得到符合一泄质量标准的成品油,就是油脂精炼的目的。
(2)油脂精炼的方法根据操作特点和所选用的原料,油脂精炼的方法可大致分为机械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三种。
上述精炼方法往往不能截然分开。
有时采用一种方法,同时会产生另一种精炼作用。
例如碱炼(中和游离脂肪酸)是典型的化学法,然而,中和反应生产的皂脚能吸附部分色素、粘液和蛋白质等,并一起从油中分离出来。
由此可见,碱炼时伴有物理化学过程。
油脂精炼是比较复杂而具有灵活性的工作,必须根据油脂精炼的目的,兼顾技术条件和经济效益,选择合适的精炼方法。
2.机械方法(1)沉淀①沉淀原理沉淀是利用油和杂质的不同比重,借助重力的作用,达到自然分离二者的一种方法。
②沉淀设备沉淀设备有油池、油槽、油罐、油箱和油桶等容器。
③沉淀方法沉淀时,将毛油置于沉淀设备内,一般在20〜30°C温度下静止,使之自然沉淀。
由于很多杂质的颗粒较小,与油的比重差别不大。
因此,杂质的自然沉淀速度很慢。
期外,因油脂的粘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提高油的温度,可加快某些杂质的沉淀速度。
油脂精炼步骤
(1)去除毛油中不溶性杂质,采用沉降、过滤、离心分离等物理方法。
(2)脱胶,脱胶就是脱除毛油中的磷脂、黏液质、树脂、蛋白质、糖类、微量金属等,一般采用水化法、酸炼法或酶法脱胶。
(3)碱炼,用碱液中和法脱除油中的FFA、酸性色素、硫化物、油不溶性杂质和微量金属。
(4)水洗,洗去残留于碱炼油中的皂角与水溶性杂质。
(5)干燥,用加热、真空干燥法,脱除精炼后油中的水分。
(6)脱色,采用活性白土、硅酸铝、活性炭等吸附剂,脱除油中的各种色素、胶质、氧化物等。
(7)脱臭或物理精炼,采用真空汽提原理,脱除油中的低分子臭味物质、FFA、单甘脂、甘二脂、硫化物以及色素热分解产物等;物理精炼的目的主要脱除FFA。
(8)脱蜡或脱脂,主要采用冷冻、结晶或冬化结晶、分提法脱除油中的蜡质或固脂。
(9)过滤或精滤,采用合适的过滤设备将毛油中的固体微粒、脱色油中的白土以及氢化油中的催化剂等去除,确保成品油的清晰度。
油脂精炼基础知识资料油脂基础知识一、油品知识1. 油脂基础知识1.1毛油的定义:用压榨、浸出等方法制取得到的,未经过精炼的动植物油脂称为毛油。
其主要成分是各种甘油三酸脂的混合物,俗称中性油。
1.2毛油所含杂质:毛油通过化学、物理精炼后,使其中的杂质降低到一定的标准之下,获得合格的油脂产品。
毛油所含主要杂质如下:①.悬浮杂质:如泥沙、饼渣等固体杂质②.胶溶性杂质:主要为磷脂③.油溶性杂质:主要为游离脂肪酸(FFA)、色素等④.水分1.3毛油进行精炼的原因:①.悬浮杂质、胶溶性杂质和水分的存在,会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使油脂水解酸败。
②.磷脂的存在将使油脂外观混浊、暗淡。
在炒菜时会产生大量的泡沫。
③.油脂中所含FFA过高,会使油脂异味浓,风味差,有些FFA会在炒菜时发烟。
④.不良色素使油脂颜色加深,甚至发黑。
所以为了得到消费者所接受产品,必须对毛油精炼。
1.4我国植物油的排序和介绍我国目前的植物油按理化指标的不同由低到高排列顺序为:四级油、三级油、二级油(原高级烹调油)、一级油(原色拉油),质量最好的是一级油(原色拉油)。
四级油实际上就是经初加工的毛油。
这种油(甚至包括三级油)由于没有经过深加工,故许多有害的物质未能从油中分离出来,在160℃~170℃就开始冒烟,既污染环境,又有害健康。
二级油(原高级烹调油)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自行制定的一种“过渡性”品种,应当说是中国独有的。
它的一些指标比国际上通行的一级油(原色拉油)略低一些,比如颜色略深,烟点略低等。
或者仅在欠发达地区作为一种过渡品种而存在。
无论是颜色、发烟点,还是对人体健康来讲,质量最好的是一级油(原色拉油)。
1.5 油脂的三大反应和精炼植物油的储存方法水解反应:油脂+ 水游离脂肪酸(即FFA)皂化反应:油脂+ 碱皂脚氧化反应:油脂+ 氧过氧化物根据以上三大反应,如果植物油贮藏不当,也可能导致油脂变质,以至影响健康,所以了解一些植物油的贮藏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总结起来油脂储存有四要点:一密封、二避光、三低温、四忌水。
油脂精炼,亦称“炼油”,是清除动植物油脂中所含固体杂质、游离脂肪酸、磷脂、胶质、蜡、色素、异味等一系列工序的总称。
它研究油脂及伴随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并根据该混合物种各种物质性质上的差异,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将油脂与杂质分离出来,以提高油脂的使用和储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油脂精炼的目的:油脂精炼,通常是指对毛油进行精制。
毛油中杂质的存在,不仅影响油脂的食用价值和安全贮藏,而且给深加工带来困难,但精炼的目的,又非将油中所有的杂质都除去,而是将其中对食用、贮藏、工业生产等有害无益的杂质除去,如棉酚、蛋白质、磷脂、黏液、水分等都除去,而有益的"杂质",如生育酚等要保留。
因此,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用途,将不需要的和有害的杂质从油脂中除去,得到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成品油,就是油脂精炼的目的。
油脂精炼方法:根据炼油时所用工艺、设备、辅料、操作过程的不同分为三种基本方法:(1)机械方法。
包括沉降、过滤、离心分离等,主要用以悬浮在油脂中的机械及部分胶溶性杂质。
(2)化学方法。
主要包括酸炼、碱炼以及氧化酯化等。
酸炼是用酸处理油脂以除去色素、胶溶性杂质;碱炼是用碱处理,主要除去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氧化主要用于脱色;酯化主要是通过添加甘油使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生成甘油三酸酯,从而降低游离脂肪酸含量。
(3)物理化学方法。
主要包括水化、吸附、水蒸气蒸馏及液---液萃取法。
水化主要用于除去毛油中的磷脂等杂质;吸附主要用于除去油中的色素;水蒸气蒸馏用于脱除臭味物质和游离脂肪酸;液---液萃取法适合于高酸值深色油脂的脱酸。
毛油的组成:毛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脂肪酸酯的混合物(俗称中性油)。
除中性油外,毛油中还含有非甘油酯物质(统称杂质)。
毛油中杂质的种类:(1)悬浮杂质。
主要包括制油或储运过程中混入的泥沙、料呸粉末、饼粕、纤维、草屑及其他固体杂质。
(2)水分(3)胶溶性杂质。
主要包括磷脂、和蛋白质、糖类、粘液质等(4)脂溶性杂质。
油脂精炼(fats and oils refining)1、关于精炼精炼油是我国居民主要的食用油品种,精炼是从油料到食用油的加工链上的最后一个工段,油脂二次产品对精炼的特别要求。
1.1、油脂精炼目的1.1.1、增强油脂储藏稳定性1.1.2、改善油脂风味1.1.3、改善油脂色泽1.1.4、为油脂深加工制品提供原料1.1.5、去杂质,前提是低消耗、高保留,得到高价值的副产品。
1.2、精炼工序1.2.1、脱胶、脱酸、脱色、脱臭1.2.2、物理精炼:脱胶—→白土吸附—→脱酸/脱臭—→成品油1.2.3、化学精炼:脱胶—→碱炼—→白土吸附—→脱臭—→成品油有各自的特点。
在工艺上共同点很多,设备也基本相同,引进的成套精炼设备都可进行化学精炼和物理精炼。
1.2.4、化学精炼:碱炼工段可以去除:磷脂,FFA,金属,色素;脱色工段可以去除:氧化产物,残磷残皂,金属,色素;脱臭工段可以去除:FFA,异味,色素。
1.2.5、物理精炼:予处理可以去除:磷脂,金属;脱色工段可以去除:氧化产物,残磷残皂,金属,色素;脱臭工段可以去除:FFA,异味,色素。
1.3、精炼技术关键:降低炼耗,二部分1.3.1、不可避免炼耗:类脂物、伴随物,1一3%1.3.2、可控制损耗:油脚、皂脚、白土夹带,因操作不当被皂化、乳化和真空吸出1.3.3、可控制损耗往往占较大的比例,其高低反映了操作水平及工艺的先进与否,在发生操作故障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设法降低可控制损耗,如油脚中夹带的过多中性油,破坏乳化等。
2、原油(Crude oil)组成成分原油中绝大部分为混酸甘三酯(≥95%)的混合物,即油脂,只含有极少量的杂质。
这些杂质虽然量小,但在影响油脂品质和稳定性上却“功不可没”。
按其在油脂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2.1、悬浮杂质:①泥沙②料胚粉末③饼渣④草屑根据该类型杂质在大小和比重上与油有差异,去除方法可用过滤,沉降。
2.2、水分。
根据水在100℃(当然,在真空下这个温度会低一些)时为气态的特性,去除可选用热脱水。
油脂精炼的目的与方法评论:0 条查看:521 次jasonbioenergy发表于2011-01-03 12:01毛油一般指从浸出或压榨工序由植物油料中提取的含有不宜食用(或工业用)的某些杂质的油脂。
毛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脂肪酸酯的混合物(俗称中性油)。
除中性油外,毛油中还含有非甘油酯物质(统称杂质),其种类、性质、状态,大致可分为机械杂质、脂溶性杂质和水溶性杂质等三大类。
1.油脂精炼的目的和方法(1)油脂精炼的目的油脂精炼,通常是指对毛油进行精制。
毛油中杂质的存在,不仅影响油脂的食用价值和安全贮藏,而且给深加工带来困难,但精炼的目的,又非将油中所有的杂质都除去,而是将其中对食用、贮藏、工业生产等有害无益的杂质除去,如棉酚、蛋白质、磷脂、黏液、水分等都除去,而有益的"杂质",如生育酚等要保留。
因此,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用途,将不需要的和有害的杂质从油脂中除去,得到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成品油,就是油脂精炼的目的。
(2)油脂精炼的方法根据操作特点和所选用的原料,油脂精炼的方法可大致分为机械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三种。
上述精炼方法往往不能截然分开。
有时采用一种方法,同时会产生另一种精炼作用。
例如碱炼(中和游离脂肪酸)是典型的化学法,然而,中和反应生产的皂脚能吸附部分色素、粘液和蛋白质等,并一起从油中分离出来。
由此可见,碱炼时伴有物理化学过程。
油脂精炼是比较复杂而具有灵活性的工作,必须根据油脂精炼的目的,兼顾技术条件和经济效益,选择合适的精炼方法。
2.机械方法(1)沉淀①沉淀原理沉淀是利用油和杂质的不同比重,借助重力的作用,达到自然分离二者的一种方法。
②沉淀设备沉淀设备有油池、油槽、油罐、油箱和油桶等容器。
③沉淀方法沉淀时,将毛油置于沉淀设备内,一般在20~30℃温度下静止,使之自然沉淀。
由于很多杂质的颗粒较小,与油的比重差别不大。
因此,杂质的自然沉淀速度很慢。
另外,因油脂的粘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提高油的温度,可加快某些杂质的沉淀速度。
油脂精炼操作方法油脂精炼是指将植物油或动物油进行深加工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不溶性物质、酸、碱等有害成分以及改善其色泽、气味、稳定性和口感等性质的工艺过程。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油脂精炼的操作方法。
1. 油脂的脱酸处理:将油脂放入脱酸锅中,加热至90-110,加入适量的酸性物质,如磷酸或硫酸,通过酸将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与杂质结合成不溶于油脂中的固体颗粒。
然后进行离心分离,将固体颗粒和液体分离。
最后用碱中和掉油中的游离酸,使油脂中的酸度下降到合适的范围。
2. 油脂的脱酸沉淀:将酸化处理后的油脂放入脱酸沉淀罐中,加入适量的水,垂直挂装沉淀层或注入聚合凝胶,使微小的杂质颗粒和胶状物团集成大颗粒,利于后续分离。
3. 油脂的脱臭处理:将脱酸沉淀后的油脂放入脱臭锅中,通过加热和低压真空蒸馏的方式,将油中的异味物质、酸值较高的游离脂肪酸、色泽较深的杂质等挥发掉,从而改善油脂的品质。
4. 油脂的脱色处理:将脱臭后的油脂放入脱色罐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白土或者活性炭,搅拌均匀并保持一段时间,使油脂中的色素、杂质等被吸附在白土或活性炭表面,从而达到脱色的目的。
然后利用过滤设备去除掉脱色剂及沉淀物,得到净化后的油脂。
5. 油脂的脱水处理:将脱色后的油脂放入脱水罐中,通过低温、真空脱水的方式,将油脂中的水分蒸发掉,以提高油脂的保存质量和抗氧化能力。
6. 油脂的脱蜡处理:将脱水后的油脂放入脱蜡罐中,加热融化油脂中的结晶蜡,然后进行离心分离,将蜡沉淀分离出来,得到不含蜡的油脂。
7. 油脂的冷却和贮存:将脱蜡后的油脂冷却至适宜的温度,然后储存在密闭的容器中,避免光照和氧气的作用,以保持油脂的新鲜度和品质。
油脂精炼操作方法根据油脂的不同种类、原料的质量和使用的设备等因素而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可以分为脱酸、脱酸沉淀、脱臭、脱色、脱水、脱蜡和冷却贮存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去除油脂中的杂质、不溶性物质、酸、碱等有害成分,改善其口感、稳定性、气味、色泽等性质,从而提高油脂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