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一连
①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②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③他活着为了多 数人更好地活。
①我为人人, 鞠躬尽瘁。
②虽生犹死, 行尸走肉。
③虽死犹生, 永垂不朽。
为什么本文的题目不直接用副标题“纪念 鲁迅有感”,而是用“有的人”?
因为鲁迅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的代名词,这 种精神代表了民族的脊梁。
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和你通过其他途径对鲁迅 的了解,说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课前导入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 自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意思是说人终究免不 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 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的死 是“重于泰山”的,有哪些人的死是“轻于鸿毛” 的呢?同学们能举出这两方面的例子吗?
多音字
示例:新农村建设让家乡 场 cháng (场院) 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chǎng (广场) 原来的场(cháng)院现在变成 了休闲娱乐的广场(chǎng)。
整体感知
1. 请大家认真听诗歌朗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关注诗歌标点的停顿,还有诗行与诗节之间的 停顿。
2. 自由读诗歌,读出诗歌语言的节奏感。思考: 全诗分为几节?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各个部 分讲了什么? 全诗分为7节。
主要作品: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 《泥土的歌》《生命的零度》等。
写作背景
1949年,臧克家来到了北京。10月19日是 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胜利了的人民在 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臧克家亲自参加了 首都的纪念活动,并去瞻仰了鲁迅故居,睹物 思人,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的怀念和 崇敬,故写下《有的人》这首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