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xiǔ)”③;【句解: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早已臭名昭著。“刻入”一词,真是入木三分。反动统治者硬想留名“不朽”,但事实上,他们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句解:“野草”比喻鲁迅。鲁迅有一本散文诗集叫《野草》,他在《野草》的题辞里说:“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4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④
知识链接
1949 年,臧克家来到了北京。10 月 19 日是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先生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先生在北京的故居,看到了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提到过的“枣树”“老虎尾巴”等。他睹物思人,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思念和崇敬,于 1949 年 11 月 1 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
第二部分(第2~4小节):两种人生态度和对待人民的态度。两种人对待人民的态度形成对比,表现了两种人不同的人生态度,赞颂了鲁迅先生战斗的一生。
④ 思考:怎样的人“虽死犹生”?像鲁迅一样一生为人民、甘愿给人民当牛马的人。虽然他们的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5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⑤ 6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句解:这里一个“烂”字,既写出了反动派的恶贯满盈,又显示了人民的心愿和力量。】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⑥ 7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④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⑤得很高,很高。⑦【句解:“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这里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的无比崇敬、无比爱戴的深厚感情。】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