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优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7.01 KB
- 文档页数:4
【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六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掌握“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代表作,并着重理解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而并非是简单的复古运动,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应深入本质,而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根据教科书,学生可以围绕文艺复兴运动及宗教改革的性质进行预习。
课堂上,教师应仔细讲解:文艺复兴并非古典文明的简单重复,让学生明确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差别。
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西方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理论基础;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性质、作用。
难点:西方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理论基础;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性质、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中世纪宗教的笼罩,引出人文主义?(课件1、2)一、文艺复兴(14~16世纪)(课件3---23)学生看书,总结文艺复兴的背影,教师点拨从政经、经济、文化上概括。
老师总结如下:1.条件:(1)经济:14、15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根本原因)(2)政治:新兴资产阶级为自身利益,要求冲破天主教的思想束缚。
(3)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4)人才:众多博学多才的学者。
进程:表达形式:性质:实质:矛头:核心思想:意大利——欧洲。
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基督教神学。
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2、实质: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讲述:实际上文艺复兴是不是真的就为了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而展开的运动呢?并不是,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那么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什么呢?3、核心——人文主义讲述:这些是什么意思呢?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教学目标1、明确文艺复兴最早发生在十四五世纪的意大利的特定历史背景。
2、掌握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
3、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2、教学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三、教学过程一、文艺复兴运动(14—17世纪)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14-17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这里的“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人”被发现:文艺复兴;“世界”被发现:新航路开辟。
什么是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于14~17世纪的欧洲,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运动。
它发源于意大利,然后在西欧各国得到广泛传播和高度发展。
1、背景材料一美第奇家族资助过达·芬奇,还资助了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和马基雅维利、伽利略等人。
史料记载,美第奇家族仅在1434-1471年间就为文化公益事业捐赠了663755块金币,修建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瑰宝。
材料二美第奇家族银行正式创建于1397年。
……创建资本为10000弗罗林(一种重约3.5克的金币)……美第奇银行成立初年,业务开展得很顺利,银行资本不断扩大。
……(美第奇家族)为了扩大自己的事业,依靠银行业的资本进军毛纺业市场。
……以1420年为例……美第奇银行的总利润为143348弗罗林……——张宇靖《意大利美第奇家族银行的兴衰探析》材料三15世纪佛罗伦萨著名书商维斯帕香亚诺·达·比斯提西描述该城统治者科西莫·德·美第奇:“他好像认为自己有些钱,我不知道他的钱是从哪得来的,这钱来得并不干净。
他急于卸下肩上的这一重负,于是便和教皇尤金尼斯四世陛下商谈。
教皇告诉他……花一些钱用于建筑。
”科西莫的敌对者可能都会乐意认为,他那些虔诚的赞助资金表现了他对某些特定罪行的内疚。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的基础知识;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性质、意义和宗教改革的背景及影响;马丁·路德的观点;探究两大运动出现的原因及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2、通过对宗教改革背景和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通过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
3、源流际会,分析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变化、发展的原因和方法。
4、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一些名画和著名文学作品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经济及文化发展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尊重人和人性的人文情怀重点与难点重点:文艺复兴的内容和实质。
难点:通过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1)古希腊人文精神的代表人物及主张有哪些?讲授新课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的背景)1、时间:14、15世纪2、地点:佛罗伦萨、威尼斯3、条件:(导与练P34知识梳理)(1)经济:意大利城市经济繁荣。
(2)政治和政策:工商业主掌握了城市的权力,各城市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
(3)环境:地理环境优越,是著名的航运中心,处在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地位。
4、影响:(提问后教师总结)(1)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2)意识形态的影响: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思想变革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现世的享乐,关注人的本身的发展,这就与当时基督教宣扬的以“神”为中心、祈求来世幸福的意旨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因此,他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首先在思想领域来一次大的解放运动。
二、文艺复兴——人是万物的灵长:1、产生的条件: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发生的主要原因:(导与练P34知识梳理)①经济基础:意大利各城市在竞争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高中历史必修3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核心思想及其影响。
(2)理解宗教改革的背景、主要人物、改革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通过探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提高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2)树立尊重多元文化、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核心思想及其影响。
(2)宗教改革的背景、主要人物、改革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后世的影响。
1.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文艺复兴是近代历史的开端?(2)简要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特点。
2.文艺复兴运动(1)分组讨论: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2)展示代表人物的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文艺复兴的艺术魅力。
(4)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对后世的影响。
3.宗教改革(1)讲解宗教改革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宗教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2)介绍宗教改革的主要人物及其改革内容。
(3)分组讨论: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4.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联系与区别(1)引导学生思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2)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5.课堂小结(2)强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6.课后作业(1)熟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在课堂上,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3)课后作业是否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4)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五、教学资源1.教材:高中历史必修3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辅助材料:代表人物作品、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宗教改革漫画等。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标要求】: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代表作,并着重理解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而并非是简单的复古运动,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应深入本质,而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学生可以围绕文艺复兴运动及宗教改革的性质进行预习。
课堂上,教师应仔细讲解:文艺复兴并非古典文明的简单重复,让学生明确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差别。
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宗教改革,我们能够看清中世纪欧洲的社会概况:教会的腐败与罪恶笼罩着欧洲社会。
然而,即使是像路德这样的宗教改革家实际上也并非是贫苦民众的救世主,由此可以看出,宗教改革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社会运动。
【重点和难点】1、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2、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教学课时】【教学设计】【导入新课】视频《宗教裁判所》导入教师提问:看到这些,你有何感受?对人的摧残。
这就是中世纪宗教神学控制下欧洲的真是写照。
中世纪是指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这段历史。
中世纪是宗教信仰的世纪。
请大家阅读材料,思考一下中世纪欧洲人有着怎样的精神状态?神权至上、人性卑微、禁欲苦行、愚昧迷信十四世纪的欧洲是一片悲观的大黑暗,当人们回首往事时,才豁然醒悟:那个曾经古典的希腊和罗马原来是一个伟大的文明。
于是人们开始寻找、学习和研究这个丢失了的经典文明,寻找失落的人性…… 这个时代被学者们命名为—文艺复兴.《雅典学院》正是这一真是写照,请大家把课本翻到26页,我们一起来学习《文艺复兴》(一)探源文艺复兴这场运动首先在发生在意大利,其原因何在?让我们来看两段材料:材料一 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层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思想,提出了关照人生命的价值观。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预习导航课标要求: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重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思维导航1.以佛罗伦萨为例,从经济政策、政治环境和地理位置等方面说明意大利催生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又引起了阶级关系和思想观念的什么重大变化?2.作为欧洲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为什么首先开始于意大利?3.文艺复兴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吗?简述文艺复兴的性质、实质和指导思想的含义。
4.列举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突出成就,说说这些成就或作品是如何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5.欧洲宗教改革为什么首先在德意志而不是在一路领先的意大利拉开序幕?其标志是什么?6.马丁·路德思想主张有哪些?宗教改革中出现了哪些新教教派?7.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例,分析说明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为什么往往披着宗教的外衣?基础巩固知识点1 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1.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是因为①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催生资本主义的必要因素②在政治上,工商业主、银行家等资产阶级控制着城市的政权③在经济上,手工业、商业和金融业非常发达④意大利地处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的主要来源不包括()A.手工工场主B.商人C.教士D.金融家3.新兴资产阶级追求现世的享乐,希望创造财富的主要手段包括()①改进生产技术②提高经营手段③听从上帝的安排④海外贸易扩张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知识点2 文艺复兴4.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萌芽最先在意大利出现B.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壮大C.天主教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D.意大利独特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5.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运动这个名字没有将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教学课题本课课题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选自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本课前一课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后一课是《启蒙运动》。
二、课标解读本课围绕14~16世纪欧洲人文精神的发展这个主题,重点向学生介绍了当时欧洲的两大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人文精神在历经数百年的压抑后,得以弘扬,并赋予了新的精神内涵。
本课主要是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于人文主义精神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为下一课的学习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对西方人文主义形成一个整体连贯的只是体系。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在文艺复兴概念之下,使学生形成如下的知识系统:古典文化、资本主义与文艺复兴的关系;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文艺复兴的主要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成就;文艺复兴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2)在宗教改革概念之下,使学生形成如下的知识系统:资本主义发展与宗教改革的相互关系;西欧国家宗教改革运动中的主要教派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的基本史实;德意志、法国、英国宗教改革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本节教材中涉及的基本史实和基本历史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前因后果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的历史过程、历史人物、思想和作品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4)通过对文艺复兴中重要作品的了解,培养学生文艺鉴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文艺复兴中的科学探索的认识和宗教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性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反对宗教迷信。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代表作,并着重理解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而并非是简单的复古运动,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应深入本质,而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二、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学生可以围绕文艺复兴运动及宗教改革的性质进行预习。
课堂上,教师应仔细讲解:文艺复兴并非古典文明的简单重复,让学生明确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差别。
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宗教改革,我们能够看清中世纪欧洲的社会概况:教会的腐败与罪恶笼罩着欧洲社会。
然而,即使是像路德这样的宗教改革家实际上也并非是贫苦民众的救世主,由此可以看出,宗教改革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社会运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封建时代。
进入9世纪后,在封建主的支持下,基督教会势力膨胀。
中世纪是宗教信仰的世纪,在基督教的精神统治下,欧洲几乎成了文化的沙漠。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恩格斯)。
图片《雅典学园》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美术家拉斐尔创作的油画(现藏梵蒂冈博物馆),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与古希腊先贤们对话而复兴文化的渴求,可由此画展开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1、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原因:A政策因素:意大利各城市国家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采取了一些重商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正是催生资本主义的必要因素。
B地理位置:意大利地处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是其商业繁荣的重要因素。
C政治因素:工商业阶层掌权(工商业主、银行家等资产阶级控制着城市的政权)。
标志:手工工场的出现范围:继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之后,西北欧、德意志的一些城市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教材分析: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宗教改革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二、教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的基础知识2、解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性质、意义和宗教改革的背景及影响;马丁·路德的观点。
3、探究两大运动出现的原因及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
过程与方法分析图片、问题探究情景再现、对比分析和课堂讨论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经济及文发展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尊重人和人性的人文情怀。
三、重点和重点1、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2、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四、情分析五、教方法:问题探究分析对比六、课前准备布置在美术、文方面有专长、有爱好的生利用课余时间准备关于《最后的晚餐》和莎士比亚的某一剧作(建议从《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中选择一部)中的情节、思想和艺术特点的分析。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生的疑惑,使教具有了针对性。
(二)新课习: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的背景(1)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引导生回顾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及表现。
然后提出“意大利又具备了哪些有利的条件呢?”,让生带着问题看书分析,教师同时提供中世纪欧洲贸易路线图供生参考。
在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提示生从政治环境、地位置和统治者的政策几个方面思考。
(2)资本主义萌芽带的变。
二:“文艺复兴”。
(1)意大利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及实质。
(2)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
(3)意大利文艺复兴在文艺术方面的成就。
该部分可由生阅读,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如:A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文艺术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你能说出其中一部作品的大致内容吗?B这些文艺术作品是如何体现“人文主义”这一思想的?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对宗教持什么态度?(4)文艺复兴的传播及意义三、“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的基础知识2.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性质、意义和宗教改革的背景及影响;马丁·路德的观点。
3.探究两大运动出现的原因及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分析图片、问题探究情景再现、对比分析和课堂讨论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经济及文化发展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尊重人和人性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难点】1.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2.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生共同赏析图片《雅典学院》。
《雅典学院》以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所创建的雅典学院为题,并以柏拉图及其弟子亚里士多德为中心,描写了古希腊以来50多个各方面的著名学者,位居画面中心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一个以指头指着上天,另一个则伸出右手指着他前面的世界,以此表示他们不同的哲学观点。
以他们为中心,两侧分别画出的一些著名学者,有一些还是当时的人物,他们各自的动态,都统一在为探求真理而自由争辩的崇高主题之中,以此歌颂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赞美人的创造力,同时反映了人们与古希腊先贤们对话而复兴文化的渴求。
在此基础上,提问:(1)古希腊人文精神的代表人物及主张有哪些?(2)时人和先贤们共论一堂的情况说明了什么?(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4)当时人物为此开展了什么运动?教师讲解: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封建时代。
进入9世纪后,在封建主的支持下,基督教会势力膨胀。
中世纪是宗教信仰的世纪,简要介绍基督教的精神统治。
在基督教的精神统治下,欧洲几乎成了文化的沙漠。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恩格斯)。
图片《雅典学院》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美术家拉斐尔创作的油画,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与古希腊先贤们对话而复兴文化的渴求,可由此画展开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的背景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出现,成为欧洲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的必要前提。
第2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1、含义:是14-17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所发起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发源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进入全盛。
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
2、背景:(文艺复兴为何首现意大利)(1)经济基础: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初步形成。
(3)文化基础:意大利较多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4)人才条件:奥斯曼帝国入侵和东罗马帝国灭亡,许多熟悉拉丁文的学者纷纷到意大利避难。
(5)政治环境:意大利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6)直接原因:教会神学禁锢人们的思想。
3、性质: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4、目的:打破神学世界观,改变专制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5、核心:人文主义。
(1)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主要内容是:提倡个性自由和解放,反对天主教神权和专制主义;提倡现世生活和享受,反对来世主义和禁欲主义;提倡知识和理性,反对愚昧主义。
(2)人文主义就是一种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
6、表现:(1)文学三杰: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人文主义之父)和薄伽丘(《十日谈》)(2)艺术璀璨: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摩西》)、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绘画特点:改变了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风格,创造出了有现实感的人物形象和生动活泼的生活画面,把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方法结合起来,即使是宗教题材也展现出人性之美。
7、文艺复兴的扩展(1)概况: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艺术、科学等许多方面,硕果累累,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2)代表:(1)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作品。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课标要求: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
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重点:1、文艺复兴的原因、实质、核心、主要成就和影响。
(意大利文艺复兴)
2、宗教改革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德意志宗教改革)
知识结构:
一、文艺复兴:14-16C 意大利欧洲其他国家(练习册P104 “2、文艺复兴”)
1、原因:
①经济: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
②政治:新兴资产阶级形成,要求摆脱教会和神学束缚,维护自身利益。
③思想文化:天主教神学垄断人们思想;意大利保留有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
2、实质: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练习巩固:练习册P106-11题)
3、核心: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4、主要成就:
(1)文学领域:意大利“文学三杰”及其代表作品、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品
(2)艺术领域:意大利“美术三杰”及其代表作品
(3)自然科学:天文学革命——波兰哥白尼、德意志开普勒、意大利伽利略和布鲁诺
(思考:“文学三杰”、莎士比亚和“美术三杰”是怎样在作品中体现人文主义的?)
5、影响:把人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关注人和人类社会。
二、宗教改革:16C 德意志欧洲其他国家(练习册P104“3、宗教改革”)
1、背景:(见练习册P104,及P105“5、宗教改革的原因和实质”)
2、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
①信仰上帝即可得救;②简化宗教仪式;③反对教皇和教会的极端权力。
(思考:马丁·路德的思想是怎样体现人文主义的?)
3、新教及其特点: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特点: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4、性质: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
(即西欧早期资产阶级以宗教为外衣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一场政治运动)
5、影响: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进一步发展和传播了人文主义。
(练习巩固:练习册P107-12题)
小结:
两大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一个根源——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发展
共同影响——解放思想
比较:
1、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练习册P105-4)
2、14-17C的西欧和中国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及发展
政治: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思想文化:出现反封建的思想
(但西方的思想文化运动影响远胜于同时期的中国,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并引起了政治运动,其不同的根源在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高于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