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Linux字符界面操作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98
Linux操作系统教案第一章:Linux操作系统概述1.1 Linux简介1.1.1 Linux的起源和发展1.1.2 Linux的特点和优势1.1.3 Linux的应用领域1.2 Linux发行版介绍1.2.1 Ubuntu1.2.2 CentOS1.2.3 Fedora1.3 Linux文件系统结构1.3.1 /bin、/usr、/etc等目录的作用1.3.2 文件权限和所有权1.3.3 文件系统类型第二章:Linux基本命令2.1 命令行操作概述2.1.1 命令行界面2.1.2 命令行输入和输出2.1.3 命令历史和快捷键2.2 文件操作命令2.2.1 pwd、cd命令2.2.2 ls、ll、tree命令2.2.3 touch、cp、mv命令2.2.4 rm、rmdir命令2.3 文本操作命令2.3.1 cat、more、less命令2.3.2 head、tl命令2.3.3 grep、awk命令2.3.4 sed命令2.4 权限和所有权操作命令2.4.1 chmod、chown命令2.4.2 chgrp命令2.5 系统管理命令2.5.1 ps、top命令2.5.2 kill、pkill命令2.5.3 df、du命令2.5.4 free、vmstat命令2.5.5 mount、umount命令第三章:Linux用户和组管理3.1 用户管理概述3.1.1 用户配置文件3.1.2 useradd、usermod、userdel命令3.1.3 用户密码管理3.2 组管理3.2.1 组配置文件3.2.2 groupadd、groupmod、groupdel命令3.2.3 用户所属组管理3.3 用户和组管理实践3.3.1 创建普通用户和组3.3.2 设置用户和组权限3.3.3 切换用户和组3.3.4 删除用户和组第四章:Linux文件权限和所有权4.1 文件权限概述4.1.1 权限的表示方法4.1.2 权限的分类4.2 修改文件权限4.2.1 chmod命令4.2.2 chown命令4.3 设置文件权限实践4.3.1 设置文件读、写、执行权限4.3.2 设置文件归属权4.3.3 修改文件权限示例第五章:Linux软件管理5.1 包管理概述5.1.1 RPM包管理器5.1.2 DEB包管理器5.2 使用RPM包管理器5.2.1 安装、升级和卸载软件5.2.2 查询软件包信息5.2.3 软件依赖关系解决5.3 使用DEB包管理器5.3.1 安装、升级和卸载软件5.3.2 查询软件包信息5.3.3 软件依赖关系解决5.4 软件源码安装5.4.1 软件源码5.4.2 编译和安装软件5.4.3 软件配置和管理第六章:Linux网络配置6.1 网络配置文件6.1.1 /etc/network/interfaces文件6.1.2 网络配置示例6.2 网络管理命令6.2.1 ifconfig、ip命令6.2.2 ping、traceroute命令6.2.3 netstat命令6.3 配置网关和域名解析6.3.1 route命令6.3.2 resolvconf命令6.4 网络服务管理6.4.1 syslog、send服务6.4.2 Apache、Nginx服务6.4.3 SSH服务第七章:Linux shell脚本编程7.1 shell脚本基础7.1.1 脚本语法和结构7.1.2 变量和参数7.1.3 常用shell内置命令7.2 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7.2.1 if、else、elif语句7.2.2 for、while、until循环7.3 常用脚本技巧7.3.1 函数定义和调用7.3.2 文件操作命令7.3.3 文本处理命令7.4 实战shell脚本示例7.4.1 自动备份文件脚本7.4.2 监控系统负载脚本7.4.3 定时任务脚本第八章:Linux系统安全8.1 系统安全概述8.1.1 安全策略和原则8.1.2 防火墙和SELinux 8.2 用户和权限安全8.2.1 用户认证方法8.2.2 文件权限和安全8.2.3 用户行为审计8.3 系统审计和日志管理8.3.1 auditd服务8.3.2 syslog服务8.3.3 日志分析与监控8.4 入侵检测和防御8.4.1 IDS/IPS系统8.4.2 安全漏洞扫描8.4.3 恶意代码防护第九章:Linux备份和恢复9.1 备份策略和工具9.1.1 备份类型和策略9.1.2 tar、cpio备份工具9.1.3 duplicity备份工具9.2 磁盘阵列和存储池9.2.1 RD技术概述9.2.2 mdadm命令9.2.3 LVM存储池9.3 系统恢复和急救盘9.3.1 系统恢复步骤9.3.2 急救盘制作和使用9.3.3 系统镜像和克隆第十章:Linux服务器配置与管理10.1 服务器配置概述10.1.1 服务器角色和类型10.1.2 配置文件和工具10.2 文件服务器配置10.2.1 NFS服务配置10.2.2 Samba服务配置10.3 打印服务器配置10.3.1 cupsd服务配置10.3.2 打印机共享设置10.4 数据库服务器配置10.4.1 MySQL、PostgreSQL配置10.4.2 数据库管理和维护10.5 网络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10.5.1 Apache、Nginx配置10.5.2 SSH、VPN服务配置10.5.3 邮件服务器配置重点解析本文教案涵盖了Linux操作系统的概述、基本命令、用户和组管理、文件权限和所有权、软件管理、网络配置、shell脚本编程、系统安全、备份和恢复以及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点。
第四章Linux系统概念和指令应用不管是在X视窗下登录还是在文字界面下登录,都不影响本章介绍的有关Linux指令的操作。
在X视窗下可以选择“应用程序 通用中文终端”,或者使用<Alt+F2>打开运行命令对话框,在命令输入框中输入:rxvt 就可以进行传统的字符界面操作。
4.1系统指令介绍Linux的指令很多,分别在目录/bin、/sbin、/usr/bin、/usr/sbin 下能找到绝大多数系统指令,在/bin和/usr/bin目录下的指令是一般可执行指令,系统的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
而/sbin和/usr/sbin目录下存放的是系统管理指令,需要root的权限才能执行。
以下介绍最常用的指令。
指令的一般格式为:指令名称-选项参数在Linux操作系统中,文件名的最大长度为256个字符,“/”表示根目录,“.”代表当前目录,“..”代表上级目录,“*”匹配0个或多个字符,“?”匹配任一个字符。
注意:在Linux 系统,命令中的字符是区分大小写的4.1.1文件处理指令1.显示目录文件命令格式:ls [-alfr] [文件或目录]所在路径:/bin/ls执行权限:所有用户说明:各选项含义如下-a 显示所有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l 使用长格式显示-f 附加文件类别、符号在文件名最后-r 陆续显示目录例: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ls –a ($为提示符)例:以长格式显示文件$ls –l显示时各列的意义如下第一栏说明文件的权限,文件的权限有三种,即可读(r)、可写(w)、可执行(x),在这里有10个位置,第一位代表文件类型,表示是目录或是文件或是连结文件,其中d表示目录,-表示文件,(字母)l表示连结文件;以后每三位分别代表用户自己(Owner)、同一群组(group)、其他人(other)对文件的使用权限,如例中用户自己对文件拥有可读可写可执行的全部权限,同一群组或其他用户对该文件只有可读和可执行的权限。
第 1 章Linux 概况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选项不是Linux 支持的?A. 多用户B. 超进程C. 可移植D. 多进程2、Linux 是所谓的“Free Software”,这个“Free”的含义是什么?A. Linux 不需要付费B. Linux 发行商不能向用户收费C. Linux 可自由修改和发布D.只有Linux 的作者才能向用户收费3、以下关于Linux 内核版本的说法,错误的是?A. 依次表示为主版本号.次版本号.修正次数的形式B. 1.2.2 表示稳定的发行版C. 2.2.6 表示对内核2.2 的第6 次修正D. 1.3.2 表示稳定的发行版4、以下哪个软件不是Linux 发行版本?A. 红旗 Server 4B. Solaris 10C. RedHat 9D. Fedora 85、与Windows 相比Linux 在哪个方面相对应用得较少?A. 桌面B. 嵌入式系统C. 服务器D. 集群A6、Linux 系统各组成部分中哪一项是基础?A.内核 B. X Window C. Shell D. GnomeB7、Linux 内核管理不包括的子系统是哪个?A. 进程管理系统B. 内存管理系统C. 文件管理系统D. 硬件管理系统A8、下面关于Shell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个?A. 操作系统的外壳B. 用户与Linux 内核之间的接口C. 一种和C 类似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D. 一个命令语言解释器B9、以下哪种Shell 类型在Linux 环境下不能使用?A.B ShellB.K ShelC.R ShellD.Bash10、在Linux 中把声卡当作何种设备?A. 字符设备B. 输出设备C. 块设备D. 网络设备二、填空题1、Linux 采用 LRU 算法(最近最少使用)算法,淘汰最近没有访问的物理页,从而空出内存空间以调入必须的程序段或数据。
2、之所以Linux 能支持多种文件系统的原因是,Linux 采用虚拟文件系统技术。
嵌入式系统工程师Linux下编程工具(Linux命令、vi)linux环境开发概述linux文件及目录结构linux常用命令linux文本编辑器vi+gedit linuxshell脚本编程linux编译器gcc、gdblinux工程管理软件—makelinux环境开发概述linux文件及目录结构linux常用命令linux文本编辑器vi+gedit linuxshell脚本编程linux编译器gcc、gdblinux工程管理软件—makewindows开发方式特点:在电脑上装一个vc或其它集成开发环境编辑程序—>编译程序—>看现象—>有问题—>修改程序->调试程序->查看linux开发特点:linux下的程序开发大多通过在本地安装虚拟机、物理机或网络连接到服务器完成出于效率、远程开发、嵌入式开发的考虑:开发方式大多是在命令行下完成,没有很好的集成开发环境供我们使用Linux文件及目录结构无论何种版本的linux,桌面、应用是linux的外衣文件组织、目录结构才是linux的内心Linux命令无命令,不Linux编辑器、编译器、调试器写程序永远离不开:编辑、编译、调试不同windows下完善集成开发环境,linux下以上操作大多在字符界面通过各种各样命令完成,品尝自己原始加工的乐趣shell脚本+makefileshell脚本处理linux中复杂而又繁琐的操作makefile管理复杂的代码关系linux环境开发概述linux文件及目录结构linux常用命令linux文本编辑器vi+gedit linuxshell脚本编程linux编译器gcc、gdblinux工程管理软件—makeLinux常用命令命令概述命令使用方法常用命令Linux文本编辑器vi+gedit vi+gedit概述vim+ctags安装vi使用命令概述Linux刚出世时没有什么图形界面,所有的操作全靠命令完成近几年来,linux发展的非常迅速,图形界面越来越友好,但是在真正的开发过程中,linux命令行的应用还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席位的许多Linux功能在命令行界面要比图形化界面下运行的快,有些使用Linux的场合甚至没有图形化的界面可以说不会命令行,就不算会linux。
第4章习题1.进入和退出vi 编辑器的方法有哪些?参考答案:a.进入vi编辑器的方法:在系统提示符下,输入命令vi 和想要编辑(建立)的文件名,便可进入vi。
a)退出vi编辑器的方法:“:wq”的功能是把编辑缓冲区的内容写到指定的文件中,以退出编辑器,回到shell 状态下。
b)其操作过程是,先输入冒号(:),再输入命令wq,然后按Enter 键。
以下命令的操作方式均与其相同。
c)“:ZZ”的功能是仅当对所编辑的内容做过修改时,才将缓冲区的内容写到指定文件上。
d)“:x”的功能与“:ZZ”相同。
e)“:q!”的功能是强行退出vi。
感叹号(!)告诉vi,无条件退出,不把缓冲区中的内容写到文件中。
2.vi 编辑器的工作方式有哪些?相互间如何转换?参考答案:vi 编辑器有三种工作方式,即命令方式、输入方式及ex 转义方式。
当输入命令vi 后,进入vi 编辑器时,就处于vi 的命令方式。
通过输入vi 的插入命令(i)、附加命令(a)、打开命令(o)、替换命令(s)、修改命令(c)或取代命令(r)即可以从命令方式进入到输入方式。
为使用ex 转义方式,可输入一个冒号(:)。
3.建立一个文本文件,将光标移至第5 行。
分别用c、C 和cc 命令进行修改。
参考答案:略。
4.在vi 编辑器之下,将光标上、下、左、右移动的方式有哪些?参考答案:在键盘的右下方有 4 个表示方向的方向键,利用它们可以在输入方式下移动光标。
每按一次“上”、“下”方向键,光标即相应地移动一行;每按一次“左”、“右”方向键,光标即在当前行上相应地移动一个字符位置。
当光标位于行首(或行尾)时,又按下“左”方向键(或“右”方向键),系统会发出“嘟嘟”声,并且返回到命令方式。
5.vi 编辑器中复制一行文字并粘贴到另一位置用什么命令?参考答案:复制命令yy 或Y,然后用命令:p或shift+h。
6. 进入vi 编辑器时,如果希望进入后,光标位于文件中的第9 行上,应该输入什么命令?参考答案:按8次j命令;7.不管文件中的某一行被编辑了多少次,总能把它恢复成被编辑之前的样子,应使用什么命令?参考答案:U8.要将编辑文件中的所有的字符串s1 全部用字符串s2 替换,包括在一行多次出现的字符串,应使用的命令格式是什么?参考答案:R9.使用vi 编辑器在目录里创建一个文本文件,然后输入一篇英文文章,并练习使用各种编辑命令。
第4章文件系统管理4.1.1 Linux文件系统概述文件系统对于任何一种操作系统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
Linux中的文件系统是Linux下所有文件和目录的集合。
Linux系统中把CPU、内存之外所有其他设备都抽象为文件处理。
文件系统的优劣与否和操作系统的效率、稳定性及可靠性密切相关。
从系统角度看,文件系统实现了对文件存储空间的组织和分配,并规定了如何访问存储在设备上的数据。
文件系统在逻辑上是独立的实体,它可以被操作系统管理和使用。
Linux系统自身的文件系统称为ext2,它是Linux默认的文件系统。
通常把ext2及Linux 支持的文件系统称为逻辑文件系统。
系统中所有的设备,包括字符设备、块设备和网络设备,都按照某种方式由逻辑文件系统统一管理。
一般不同的逻辑文件系统具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文件操作函数,相互之间差别很大。
Linux的内核使用了虚拟文件系统VFS(Virtual File System)技术,即在传统的逻辑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称为虚拟文件系统的接口层,如图4-1所示。
虚拟文件系统用于管理各种逻辑文件系统,屏蔽了它们之间的差异,为用户命令、函数调用和内核其他部分提供访问文件和设备的统一接口,使得不同的逻辑文件系统按照同样的模式呈现在使用者面前。
对于普通用户来讲,觉察不到逻辑文件系统之间的差异,可以使用同样的命令来操作不同逻辑文件系统所管理的文件。
图4-1 Linux文件系统结构示意图从用户角度看,文件系统也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为Linux系统中所有的程序、库文件、系统和用户文件都存放在文件系统中,文件系统要对这些数据文件进行组织管理。
Linux下的文件系统主要可分为三大块:一是上层的文件系统的系统调用,二是虚拟文件系统VFS,三是挂载到VFS中的各种实际文件系统,例如ext2,jffs等。
VFS是一种软件机制,称它为Linux的文件系统管理者更确切,与它相关的数据结构只存在于物理内存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