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监督案例分析(ppt19张)
- 格式:ppt
- 大小:3.02 MB
- 文档页数:20
行政监督案例分析案例:西方的一些思想家认为封建国家君权的至高无上、不受制约是导致政府腐致的主要原因。
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腐败,他们提出了分权和制衡的思想,认为权力没有监督就会走向腐败。
在这种理论背景下,在许多国家的政治实践中,一方面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分别交与议会、法院、政府掌握;另一方面通过宪法规定了三者之间相互制衡监督的关系,以防止权力滥用。
这种体制安排使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权力受到来自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内部以及全体公民的监督。
西方国家一般不设统一的中央监督机构,但大多建立监察教导员制度,对公务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监察和处理。
美国的行政监察职责主要由分散在政府各个部门中的监察长办事处承担。
美国在1978年制定了监察长法,规定各部和各独立机构设监察长,其职责是监察本单位的审计和调查、指导、协调本部门的工作,发现和防止舞弊行为,提出纠正措施,提高行政效率。
瑞典的监察员制度至今已有180年历史,全国共设六个监察员组织:议会司法监察员、经济自由竞争监察员、消费者监察员、男女工作机会平等监察员、反对种族歧视监察员和新闻监察员。
其职能几乎囊括了全国的行政监察、法纪监察、经济审计、工商监督等各种形式的检查监督,形成了—个很细密的监察机制和监督网络。
监察员由立法机构选举或任命,独立于政府和国会履行其职责。
思考题:1.如何认识和对待西方的行政监督思想和实践?2.政革开放以来,一些腐败现象滋生蔓延。
你认为在我国产生腐败的原因有哪些?3.“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联系实际,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治理腐败?答案:1.(1)西方行政监督思想的理论成果“分权制衡论”也称权力制约论,他是西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种权力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和均衡的理论。
“人民主权论”是西方思想家基于社会契约论和主权论提出的民主理论,是近代西方政治史上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认为人民拥有主权,国家的主权源于人民的让渡。
行政监督案例分析
行政监督是指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和执行职责的过程中,对其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的制度。
行政监督的目的在于保障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防止滥用职权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下面我们来分析几个行政监督的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行政监督的实际运行情况。
案例一,某地政府部门在拆迁过程中存在强制拆迁、低价补偿等问题。
在这一案例中,行政监督部门应当及时介入,对拆迁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确保拆迁程序合法、补偿合理。
同时,还应当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妥善解决拆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障被拆迁群众的合法权益。
案例二,某行政机关在工程招标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和腐败行为。
对于这样的情况,行政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招标程序的监督,建立健全的招标监督机制,加大对招标过程的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规操作和腐败行为,保障招标工程的公平、公正进行。
案例三,某政府部门在公共资源分配中存在不公平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行政监督部门应当深入调查,严格审核公共资源分配的程序和结果,保障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综上所述,行政监督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和检查,可以有效防止滥用职权、腐败现象的发生,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因此,各级行政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及时介入,妥善解决各类问题,确保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
行政监督案例分析行政监督是指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以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制度。
行政监督的对象包括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行政行为等。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行政监督的实践应用。
案例一,某地市政府环保局在执法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
某地市政府环保局在执法过程中,存在对某企业进行环保处罚时,未依法进行听证程序,直接作出处罚决定的情况。
该企业因此向上级环保部门进行投诉,要求对市政府环保局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
针对这一情况,上级环保部门应当依法对市政府环保局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
首先,上级环保部门应当要求市政府环保局提供相关的执法依据、证据材料等,对其执法行为进行全面审查。
其次,上级环保部门应当组织听证程序,听取相关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意见,确保执法程序的公正和合法。
最后,上级环保部门应当依法作出监督决定,对市政府环保局的违法行为进行纠正,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案例二,某县教育局存在违法招生行为。
某县教育局在招生过程中,存在超范围招生、违规招生等违法行为。
家长和学生对该教育局的违法行为进行投诉,要求上级教育部门对其进行监督和处理。
针对这一情况,上级教育部门应当依法对县教育局的招生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
首先,上级教育部门应当要求县教育局提供相关的招生文件、录取名单等资料,对其招生行为进行全面审查。
其次,上级教育部门应当组织专门的调查组对相关学校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真实情况。
最后,上级教育部门应当依法作出监督决定,对县教育局的违法行为进行纠正,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行政监督在实践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有利于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同时,行政监督也有助于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增强行政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