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材料及其应用讲座
- 格式:ppt
- 大小:8.11 MB
- 文档页数:57
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技术讲座南京四寰合成材料研究所朱吕民一、概况聚氨酯硬泡,具有绝热效果好、比强度大、电学性能耐化学药品以及隔音效果优越等特点,广泛用作绝热保温材料、结构材料以及“合成木材”等。
它占聚氨酯总产量约30%左右,是一大品种。
PU硬泡早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由德国科学家拜耳与其同事们试制成功,应用于航空机翼填充等。
当初是以聚酯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合成的,这种聚酯多元醇酸值高(近30mgKOH/g),而粘度大(约1000Pa.s/25℃),使用很困难,加上起泡反应是借助聚酯中羧基与异氰酸酯在高温(约125℃)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因此,严重的影响硬泡的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低粘度聚醚多元醇,低毒性的多异氰酸酯(PAPI等)以及CFC-11等助剂的开发和硬泡成型工艺技术方面出现,现场喷涂发泡、无空气喷涂和沫状发泡技术等新工艺,为聚氨酯硬泡的发展奠定了技术与物质基础。
今天,聚氨酯硬泡已渗透到建筑、石油化工、冷藏、造船、车辆、航空航天、电气仪表等多部门作绝热与结构材料。
二、合成原理聚氨酯硬泡的制造化学,基本上与软泡的化学原理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异氰酸酯化合物与聚醚等含活泼氢化合物的支化度比较多,形成的聚氨酯化合物的交联密度大,各交联点之间的分子量(Mc)比较小。
高官能度化合物的官能度大于2,就形成交联的聚合物,诸如平均官能度2.6的粗MDI与三官能度的甘油聚醚醇反应,形成了交联的体型结构聚氨酯:在发泡体系中采用异氰酸酯三聚催化剂时,尤其体系的异氰酸酯指数大于1.05以上,一般在250~300之间时,将会引起异氰酸酯的三聚反应,生成聚异氰脲酸酯类化合物:三、原料3-1、异氰酸酯凡在化学结构中具-NCO基且官能度在2以上之化合物,均可用于PU硬泡,如:TDI、粗MDI、PAPI等,但从加工工艺以及产品毒性考虑,大多选用粗MDI或PAPI,其平均官能度在2.3~3.0之间,常温下蒸气压低,基本无味。
聚氨酯材料及其应用讲座1.聚氨酯的合成方法聚氨酯的合成主要包括两种方法:预聚合方法和反应注塑法。
预聚合方法是指通过聚氨酯预聚体与链延长剂的反应,最终得到聚氨酯。
反应注塑法是指将聚醚、聚酯等与异氰酸酯物质直接反应,形成聚氨酯。
2.聚氨酯材料的性能特点(1)耐磨性:聚氨酯材料具有较高的耐磨性,适合用于制作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零件和涂层材料。
(2)耐油性:聚氨酯材料对各种油品具有较好的耐受性,能够在油脂环境下保持较好的性能。
(3)耐溶剂性:聚氨酯材料在许多常见的溶剂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4)强度高:聚氨酯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
(5)抗老化性能好:聚氨酯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能,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长时间使用而不变质。
3.聚氨酯材料的应用领域(1)导电材料:通过在聚氨酯中添加导电填料,可以制备导电聚氨酯材料,用于制造导电密封件、导电涂料等。
(2)医疗领域:聚氨酯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于制备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等医疗器械。
(3)汽车工业:聚氨酯材料用于汽车制造中,可以制造汽车油封、减震垫、车身涂料等。
(4)电子工业:聚氨酯材料可用于制造电子产品的绝缘材料,如绝缘胶带、绝缘塑料件等。
(5)包装材料:聚氨酯材料可以制造包装箱、包装薄膜等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和防潮性能。
(6)纺织品:聚氨酯材料可制作纺织品,如弹力丝、弹力布料等。
总结:聚氨酯材料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聚合物材料,具有耐磨性、耐油性、耐溶剂性、强度高和抗老化性能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导电材料、医疗领域、汽车工业、电子工业、包装材料和纺织品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聚氨酯材料的应用领域将会继续扩大,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