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消胶囊联合托瑞米芬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托瑞米芬联合平消片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
熊莉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11(032)011
【摘要】目的:观察托瑞米芬联合平消片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
乳腺增生症患者300例随机分成两组,托瑞米芬联合平消片治疗组150例采用托瑞米芬加平消片治疗;平消片对照组150例采用平消片治疗。
疗程均为3个月。
结果:托瑞米芬联合平消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平消片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患者均未出现不可逆的不良反应。
结论:托瑞米芬联合平消片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应用。
【总页数】2页(P2094-2095)
【作者】熊莉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肿瘤科,湖南吉首4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5.8
【相关文献】
1.托瑞米芬治疗重症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 [J], 孙学民;王培军;童晓文
2.三苯氧胺联合平消片治疗乳腺增生症效果观察 [J], 李伟东;刘朝霞;杨德林
3.托瑞米芬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 [J], 董税田;白瑞霞
4.解郁膏联合托瑞米芬治疗气滞血瘀痰凝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 [J], 王芳;李娟;
赵树文;甘国兴
5.托瑞米芬联合平消片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 [J], 熊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比较几种药物联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观察和对比几种药物对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总结一套安全、有效和服用简单方便的治疗药物和经验。
方法对门诊经高频B超和X线乳腺钼靶诊断为乳腺增生和乳房胀痛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用三苯氧胺加桂枝茯苓和平消胶囊,第二组为托瑞米芬加桂枝茯苓和平消胶囊,第三组为桂枝茯苓加平消胶囊。
治疗三个月经周期后,进行疗效观察。
结果三组治疗效果分别为88.33%、91.66%、81.66%。
结论用三苯氧胺配合桂枝茯苓加平消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非常有效,但对少数患者月经周期有影响。
第二组托瑞米芬与三苯氧胺组疗效基本相同,副作用较少,但药价相对昂贵。
采用中西药配伍治疗乳腺增生症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比较几种药物乳腺增生疗效1 临床资料及方法1.1病例来源 2006~2007年间在本中心乳腺门诊经B超和X线钼靶检查确诊为乳腺增生症妇女共180例,进行对症治疗三个月和疗效观察,年龄最小21岁,最大52岁,平均32±11岁。
患者主要临床特征为乳房疼痛,经前期明显,触诊检查可在乳房局部扪及腺体增生团块以及条索样增粗或散在砂粒样增生或囊性小结节等。
1.2 用药选择及方法将诊断为乳腺增生症的患者18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60例,具体用药剂量及方法详见表1。
每个月为一疗程,连续用三个月,观察治疗效果。
表1分组例药物配伍组1 60例三苯氧胺10mg QD*10天+桂枝茯苓3片TID平消胶囊4片TID组2 60例托瑞米芬40mg QD*10天+桂枝茯苓3片TID平消胶囊4片TID组3 60例桂枝茯苓3片TID平消胶囊4片TID2 疗效标准(1)显效乳房疼痛消失,乳房增生团块消失或明显缩小。
(2)有效乳房疼痛明显好转,增生团块缩小或由质硬转为松软。
(3)无效乳痛无好转,增生团块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3 结果第一、二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三组有效率分别为 88.33%、91.66%、81.66%。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2016年8月B 第3卷/第9期Aug.B 2016 V ol.3 No.9128乳腺增生症患者采用小剂量托瑞米芬联合消结安胶囊治疗的效果探究于永洋(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第二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山东烟台 264680)【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乳腺增生症患者采用小剂量托瑞米芬联合消结安胶囊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4年8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217例乳腺增生症患者为研究主体。
以入院时间为标准,分成A组与B组,A组116例,B组101例。
A组给予小剂量托瑞米芬联合消结安胶囊治疗,B组单纯给予消结安胶囊治疗。
对比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和起效时间、复发率。
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8.28%,B组是90.10%;A组的不良反应率是6.03%,B组是50.50%;A组的起效时间短于B组,复发率低于B组,对比以上数据,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小剂量托瑞米芬联合消结安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显著,能够降低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率,缩短药物的起效时间,减少复发情况发生,是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小剂量;托瑞米芬;消结安胶囊;乳腺增生症;疗效【中图分类号】R3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6.09.00128.02在乳腺疾病中,乳腺增生症的患病率高居首位,是临床妇科中最为常见的病症[1]。
乳腺增生症的病因为内分泌激素失衡,具体为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经乳腺引发导管结构和乳小叶结构产生退行性病变,并造成结缔组织的进行性生长。
现阶段,乳腺增生症的发病年龄越发低龄化,且发病率不断升高。
相关研究指出,在我国,有75%左右的女性患有该病症,且年龄在24-28岁间[2]。
该病症的临床表现是乳房肿块、月经不调、乳房疼痛以及乳头溢液等,会对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托瑞米芬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托瑞米芬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效果。
方法应用托瑞米芬共治疗了162例临床症状明显的乳腺增生病患者,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
结果162例中显效135例(83.3%),有效19例(11.7%),总有效率95%,无效8例(5%)。
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及抗雌激素反应,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或子宫内膜癌。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30岁~45岁妇女,发病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为乳房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疼痛及乳房肿块。
由于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且本病有一定的癌变率,故需积极有效的治疗。
本科自2010年4月~2011年5月使用托瑞米芬治疗乳腺增生病患者162例,效果良好。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2例女性,年龄20~55岁,中位年龄40岁。
全组病人均有双乳明显疼痛的临床症状,其中127例为周期性疼痛,一般在月经前5-10天开始,持续6-12天,月经来潮后疼痛减轻或消失。
另3 5例疼痛无规律性。
162例病人在乳房内均可触及痛性肿块,肿块呈大小不等的散在结节、条索状或小片状。
经B超或乳腺X线钼靶摄片发现乳房内有散在斑片状、云絮状的密度增高影或结节状肿块影。
1.2治疗方法托瑞米芬40mg,1次/d,饭后服。
连服3个月经周期,月经期间停药,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
一般治疗一疗程,症状严重者适当延长治疗时间。
1.3疗效评价(1)显效:乳腺胀痛消失,乳腺肿块消失或显著缩小,变软;(2)有效:乳腺胀痛明显减轻,肿块缩小;(3)无效:经一个疗程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因药物副作用不能持续服药。
2结果162例中显效135例(83.3%),有效19例(11.7%),总有效率95%,无效8例(5%)。
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副反应有:白带增多10例(6.1%),面部潮红8例(4.9%),头晕6例(3.7%),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10例(6.1%),上述不良反应较轻微,多能耐受且逐渐减轻或消失。
平消胶囊在重度乳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郭艳;黄晶【摘要】目的:探讨平消胶囊在重度乳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192例重度乳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维生素 E 和三苯氧胺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平消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及复发情况。
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实验组患者胃肠道症状、白带增多以及月经紊乱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平消胶囊可有效改善重度乳腺增生患者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及复发发生率。
【期刊名称】《安徽医药》【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2页(P382-383)【关键词】重度乳腺增生;平消胶囊;三苯氧胺【作者】郭艳;黄晶【作者单位】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乳腺外科,湖北恩施 445000;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乳腺外科,湖北恩施 445000【正文语种】中文乳腺增生是一种因雌激素代谢障碍导致的疾病,是乳腺外科常见疾病。
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乳腺不断的增生和硬化,导致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1]。
同时,乳腺增生还伴有较高的癌变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都有较大影响[2]。
有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30~45岁妇女乳腺增生发生率高达70%~90%,形势非常严峻[3]。
因此,如何有效治疗乳腺增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三苯氧胺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治疗效果良好。
但有研究指出,三苯氧胺伴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有待提高[4]。
平消胶囊是一种中成药,有着良好的调理作用。
本次研究将平消胶囊、三苯氧胺以及维生素E联合应用重度乳腺增生,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192例重度乳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按《实用内科学》[5]中乳腺增生标准诊断为重度乳腺增生,经彩超、钼靶或细胞学检查排除其它乳腺疾病。
异常,有条件者两者结合起来对HIE 的诊断价值更大。
该项目研究达到更早、更精、更细、更准确的目的,且蓝牙传输功能不受条件限制,具有联结记录动态脑电图的特点。
该项目的推广应用为早期判断HIE 的病情提供准确的依据,为HIE 的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了治愈率,降低死残率,缩短病程,降低治疗费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应用。
5 参考文献[1] 韩玉昆,虞人杰 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临床诊断依据和分度[J] 中华儿科杂志1990,28(1):31[2] 赵风临,魏 玲,邢国兰,等 5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电图分析[J].中国儿科杂志,1997,15(2):68[3] 张玉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72例脑电图分析[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8,13(4):223.[4] 严承姬,徐贞子,普爱善,等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电图[J] 临床脑电图学杂志,1994(2):22[5] 虞人杰.CT 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和预后判断中作用及存在的问题[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6,4(1):13[6] 刘晓燕.新生儿脑电图及其在评价脑损伤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3):228[收稿日期:2011-01-18 编校:潘宏竹]托瑞米芬联合平消片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熊 莉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肿瘤科,湖南 吉首 416000)[摘 要] 目的:观察托瑞米芬联合平消片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乳腺增生症患者300例随机分成两组,托瑞米芬联合平消片治疗组150例采用托瑞米芬加平消片治疗;平消片对照组150例采用平消片治疗。
疗程均为3个月。
结果:托瑞米芬联合平消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 0%,平消片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 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患者均未出现不可逆的不良反应。
结论:托瑞米芬联合平消片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应用。
平消胶囊联合托瑞米芬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平消胶囊联合托瑞米芬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
方法对150例乳
腺增生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分别进行平消胶囊联合托瑞米芬治疗、单独使用托瑞米芬治疗以及单独使用平消胶囊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清性激素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A组的治疗有效率最高(占96.00%),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对血清性激素相关指标的改变效果比B、C两组更明显。
结论对乳腺增生患者采用平消胶囊联合托瑞米芬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水平,对体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具有显著的调整作用,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与研究。
标签:乳腺增生;平消胶囊;托瑞米芬;临床分析
近年来,临床上乳腺增生明显增多,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工作与生活质量,而且对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1]。
因此,探讨积极有效的用药治疗方案,对提高乳腺增生患者临床治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乳腺增生患者采取平消胶囊联合托瑞米芬治疗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治疗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150例乳腺增生患者,均符合乳腺增生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均为50例。
A组患者中,年龄19~44岁,平均(35.1±3.9)岁;B组患者中,年龄18~44岁,平均(34.9±4.0)岁;C组患者中,年龄19~44岁,平均(35.0±3.8)岁。
三组患者的病程均在1个月以上,且三组患者在年龄以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50例患者采用平消胶囊联合托瑞米芬治疗,B组50例患者单独使用托瑞米芬治疗,C组50例患者单独使用平消胶囊治疗。
用药方法:平消胶囊每次口服6粒,3次/d,托瑞米芬每次口服40 mg,1次/d。
两种药物均连续服用2个月经周期,注意在月经期间停止使用药物。
1.3 临床评价标准
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情况,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观察血清激素指标[2]。
治疗效果的评定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等三种结果,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停药3个月后疾病不复发;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乳房肿块缩小程度为1/3以上,或完全消失;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
[3]。
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激素指标,包括雌二醇(E2)、睾酮(TTE)、垂体催乳素(PRL)以及孕酮(PRG)[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取t检验,用(x±s)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三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A组患者的有效率最高(占96.00%),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指标变化的比较
三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性激素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A组与B组的变化较显著,C组不显著,而A组对血清性激素相关指标的改变效果比B、C两组更明显(表2)。
3 讨论
近年来,乳腺增生疾病在妇女人群中的发病率有增无减,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疾病,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乳腺增生的发病率在育龄妇女中占比高达15.00%~40.00%[5],且具有引发乳腺癌症状的危险性,该疾病患者的乳腺结构出现紊乱,导致乳房出现疼痛、肿胀[6],且大多数患者往往不出现明显的症状,少数患者出现有疼痛感,而疼痛的性质具有不定性,有研究还发现该疾病与患者的月经以及情绪状况有关系。
而使用托瑞米芬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时,大量的雌激素受体均被抢占,从而有效地抑制了患者体内雌激素对乳腺组织的生物学效应[7],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平消胶囊具有使乳腺增生消退、除瘤复原的作用,在张浩等[7]的研究中亦对乳腺增生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在其结果中得出托瑞米芬联合平消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效果与单独使用两种药物相比,效果更令人满意,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本研究结果。
本研究充分证明了平消胶囊联合托瑞米芬治疗乳腺增生的显著效果,且能明显改善血清性激素的相关指标,因此,对于协同调整患者体内的血清性激素指标来说,平消胶囊联合托瑞米芬的疗效更值得肯定。
综上所述,对乳腺增生患者采用平消胶囊联合托瑞米芬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水平,对体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具有显著的调整作用,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性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艳春.乳腺疾病普查1886例结果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1):5182-5183.
[2] 孙学民,王培军,童晓文.托瑞米芬治疗重症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7(5):58-61.
[3] 陈杰,吴晓萍,李旭霞.超声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乳腺肿块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2):286-287.
[4] 王钟富.现代实用乳房疾病诊疗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76.
[5] 吴兴荣,骆利康,陈震宏,等.ER、PR、P53、c-erbB-2在乳腺囊性增生病中的表达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9,15(1):27-28.
[6] 史振玉,王永乾.托瑞米芬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7):2944-2945.
[7] 张浩,李偉汉,刘平贤,等.平消胶囊联合托瑞米芬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06,14(7):83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