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开题报告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288.51 KB
- 文档页数:16
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号:2013200215姓名:任毅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领域):植物学研究方向:观赏植物生物技术导师姓名:杨跃生攻读学位:硕士学位2015年3月15日论文题目三倍体紫锥菊的变异与花药培养选题来源自选论文类型应用基础研究开题日期2014年3月涉密否一、立题依据(包括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紫锥菊(Echinacea purpurea L.)是菊科(Asteraceae)紫锥菊属(Echinacea)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美国中东部和加拿大南部(李鹏等,2007)。
紫锥菊中含有多糖,咖啡酸衍生物,烷基酰胺等化合物,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炎的作用,是国际上最受重视的少数几种药用植物之一(李继仁等,2002;王弘,2001;Barrett B,2003)。
1紫锥菊基本概述目前,国际上对紫锥菊的研究已经从多方面开展,最主要的是紫锥菊的有效成分及药理活性,而与本报告关系密切的组织培养和遗传育种等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研究。
紫锥菊中的有效成分之一是多糖及糖蛋白。
对紫锥菊的水相提取进行分离和药理活性测试得到两种具有免疫活性并且相对分子质量在35,000~450,000的多糖(岑国栋等,2010),紫锥菊所含的多糖成分能够刺激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抗菌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能(张莹等,2001;肖培根,1996)。
咖啡酸衍生物是紫锥菊中另一类重要的药理活性物质,紫锥菊地上部分及其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含有咖啡酸类衍生物,包括菊苣酸、绿原酸、咖啡酸、紫锥菊甙等,紫锥菊咖啡酸衍生物中主要为菊苣酸。
菊苣酸具有增强免疫抗炎功能,并能抑制透明质酸酶,保护胶原蛋白Ⅲ免受可导致降解的自由基的影响(吴华, 2010;张广求,2010)。
2紫锥菊的组织培养与遗传育种的研究(1)紫锥菊的组织培养技术的建立由于紫锥菊具有巨大的药用价值,对紫锥菊的优质,高产提出了新的要求。
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本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本篇1一、立题依据(包括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等)。
1.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选题来源:木材识别是适才适用、合理利用木材的基本前提。
计算机技术在木材识别中的应用改善了传统人工识别方法的缺陷。
近几年来,相关学者发现木材横切面显微图像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其中蕴含的细胞排列特征、各种细胞的形态因子等特征具有区别于其他树种的独立性。
为了达到高效、自动识别树种的目的,必须从显微图像中快速、准确地提取出各种组织细胞的特征参数,因此,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对显微图像进行分析的木材识别新方法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基于此,本项目将以木材显微图像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出一种木材轴向薄壁组织的提取方法,对研究基于轴向薄壁组织的阔叶材树种的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计算机学科与木材学科的交叉研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所以本项目的实施很有必要。
由于这个方向在木材识别中算是比较新颖的,也是前人较少进入的领域,所以我选择了该项研究题目作为本论文研究题目。
目的和意义:众所周知,木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其利用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木材作为一种环保型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因此,提高木材识别的正确性,对木材科学发展、木材资源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木材贸易流通、木材进出口管理和木材考古等与木材相关工作都有重大意义。
例如,珍贵木材――红木,自古至今都被人们视为国宝级的珍贵资源,不可再生,红木家具集使用、收藏、观赏、保值等多重功能于一身,具有极大的收藏及保值价值。
由于可称之为红木的木材种类比较多,如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木类等,隶属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其识别和区分比较困难。
农学硕士开题报告本页是最新发布的《农学硕士开题报告》的详细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
农学专业的同学,是否还在到处寻找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呢?给大家了农学硕士开题报告文章,提供一些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方面的参考,欢迎查看。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1.1.1 选题目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50 多年来,对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计划性水利体制,政府严格控制着水利投资,财政拨款是水利投资的主要,形成了“国家出钱+农民出力”的二元投资结构模式。
由于政府对资金的高度统一管理,社会力量和私人部门既无内在冲动,又无外在的竞争压力,这种计划体制压制了私人部门的投资,致使水利事业变成了国家和农民的事业,而非全民的事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打破了计划体制下水利投资的“二元结构”格局,我国水利投资体制开始向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资体制靠近。
1997 年10 月, ___颁布了《水利产业政策》,1999 年 6 月水利部又制定颁布了《水利产业政策实施细则》,同时还采取对水管单位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并推向市场,调整水价政策,设立水利建设基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对水利投资体制的改革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水利投资格局,投资由过去主要靠财政性资金转变为财政性资金、贷款、社会筹资等多种渠道;投资方式由过去政府独资转变为国家、地方政府、私人组织相结合的方式,水利投资体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对水利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仍然存在着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渠道狭窄;农田水利投资供给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在国家大力提倡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投资总量呈阶段性增长的前提下,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方面的研究十分必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实践中有许多经验和教训需要认真总结。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是一份重要的文件,是对将要开展的研究进行系统阐述的一份正式书面报告。
本文将介绍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的相关要求,并引用三个不同领域的案例来展现。
一、开题报告的格式要求1、开题报告的标题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必须明确反映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2、科研背景和意义部分应该说明当今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相关理论和分析可行性、和对社会和学术界的贡献。
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部分需要说明本次论文研究的目标和意义,要陈述清楚,不能笼统而泛化。
4、论文主要研究内容部分需要对研究的程序、具体方法、实施步骤等进行详细阐述。
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列举研究方法时,要避免过多地进行理论性的分析和揣测。
5、预期成果和论文的创新之处部分,需要清晰而准确地表述出此次研究预期得到的成果和解决的实际问题,此部分还需要明确展示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引用先前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形成差异化思考。
二、案例分析案例一:论文题目:无人机拍卖集成电路设计及实现指导教师:某某论文主要内容:首先,探索了现有无人机的技术发展,并对无人机中一般应用的传感器与设备的性能发展进行了研究。
其次,研究了控制器芯片的制作工艺和关键技术。
然后,通过集成电路、传感器和其他无人机设备的组合、设计和配对,提出了一套高性能、大规模无人机拍卖系统的设计方案。
根据所设计的方案,建立了相应集合电路模型,提出了无人机拍卖模型的实现方案。
最后,实现了无人机拍卖的原型系统。
案例二:论文题目: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攻击检测及防范研究指导教师:某某论文主要内容:文章讨论了在向量空间模型下,在网络流量的数据集上使用机器学习对网络攻击进行检测和防范的方法。
具体来说,先对网络流量进行特征提取,再将提取的特征通过SVM、RF 和文本分析等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分析和训练,以建立相应的模型。
然后,使用蒙特卡罗模拟和样本集测试算法,对模型的有效性与实际效果进行测试和验证。
南农硕士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题目:南农硕士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需要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
南农作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方面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南农硕士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方面的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为南农硕士的科研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南农硕士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
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南农硕士的科研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其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最后,通过综合分析得出南农硕士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的综合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 南农硕士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研究方向和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深度不够、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等。
2. 南农硕士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方面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需要加强团队合作和交流,提高研究质量和水平。
3. 南农硕士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方面的研究成果还需要进一步推广和应用,需要加强与企业和政府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四、结论与建议本研究认为,南农硕士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为了更好地推进南农硕士的科研工作,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团队合作和交流,提高研究质量和水平。
南农硕士应该加强团队合作和交流,共同探讨研究方向和方法,提高研究质量和水平。
研究生开题报告怎么写3篇研究生开题报告怎么写3篇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
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研究生开题报告怎么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研究生开题报告怎么写1第一,你要写什么这个重点要进行已有文献综述,把有关的题目方面的已经有的国内外研究认真介绍一下(先客观介绍情况,要如实陈述别人的观点),然后进行评述(后主观议论,加以评估,说已有研究有什么不足),说现在有了这些研究,但还有很多值得研究。
其中要包括你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
由于目前研究不足,所以你要研究。
所以,你的硕士论文要写什么是根据文献综述得出来的,而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如果不做综述,很可能你的选题早被别人做得很深了。
第二,为什么要写这个这个主要是说明你这个选题的意义。
可以说在理论上,你发现别人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所以你去做,就有理论价值了。
那么你要说清楚你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
这就是理论价值。
然后你还可以从实际价值去谈。
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等等。
第三,如何写在开题报告里你还应当说清楚你选了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
就是有了问题,你准备怎么去找答案。
要说一下你大致的思路,同时,重点阐述你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
如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法、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模型检验等等。
在上述三个方面中间,文献综述是重点。
没有文献综述,你就无法找到自己的题目,也不知道这个题目别人已经做得怎么样了,所以你要认真进行综述。
当然,综述的目的还是引出你自己的话题,所以不能忘记评述哟。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毕业论文题目而做的专题书面报告,它是研究生实施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作品撰写能力的有效的实践活动。
农业硕士论文开题报告1、问题的提出。
社会进步及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扩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与空间,同时,也对改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与提高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3年11月教育部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并再次强调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及培养目标,并对培养模式与论文质量做出明确要求。
农业硕士是与特定的职业背景相联系、与相应学科的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的新的学位类型,与学术型学位重点培养理论科研型人才相比较,它主要培养农业推广和农村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培养指向上,它主要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强调在专业理论指导下,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因此又和学术型学位有着一定的区别,是“农科”的MBA[1].学位论文是课程知识与研究能力以及领悟创新能力的体现,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完成更多的贯穿于学位论文的创作之中,而论文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对学位论文的文字说明材料,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以及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又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具有定位作用,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进行科研工作的起点。
作好开题报告有助于研究生进一步厘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向,把握研究重点,熟悉研究方法,以便顺利开展论文研究工作。
做好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非常重要。
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工作与学习矛盾突出,在校学习时间短,理论水平薄弱,与导师沟通不方便,致使学生在撰写开题报告时存在很多问题,包括:选题对社会急需关注和要解决的问题关注不够,选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对选题研究的前沿了解不充分,文献综述不完整;对研究内容缺乏足够的实际调研,对其实践发展和应用性缺乏足够的了解;论文的论证缺乏逻辑性等,从而影响了开题报告质量。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模板1《不同环境对HP感染率的影响》的课题开题报告范文(一)问题的提出受我当医生的父亲的影响,我对医学怀有浓厚的兴趣。
最近,我从一些书籍上了解到Hp是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致病因子。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更多关于HP的情况。
1、背景早在一个世纪前就有人发现胃内存在一种螺旋状微生物,由于长期未能分离而未受到重视。
直到19__年澳大利亚学者从人的胃活检标本上发现了弯曲状菌,名称几经演变,在19__年命名为Helicobacterpylori(Hp),国内19__年译为幽门螺杆菌。
自从Hp被分离出来后,各国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现已证实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此有关,更有研究证实胃癌也与Hp 有一定关系。
因此,各国在HP的检查、治疗上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19__年Hp被WTO国际癌病研究机构确定为口类致癌原。
由此,我想到是否可以找出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Hp的感染。
经过转化,变成现在的题目——不同环境对Hp感染率的影响。
2、价值有资料表明,Hp是通过口一口或粪一口途径传播。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工作环境中人口相对稠密,为Hp的感染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但是,工作在不同条件下的人群,比如工作、生活条件较好及工作、生活条件较差的人群的Hp感染率是否存在不同,研究资料甚少。
假如工作、生活环境确实影响Hp的感染率,那么,就会给Hp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3、同类课题的研究经查阅表明,对不同经济水平、工作环境、生活环境Hp感染率的调查资料甚少。
已有人调查过不同经济水平及同种职业(临床医师和非临床医师)Hp感染率的不同,这些都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4、研究的可行性(1)科学性。
严格挑选研究对象,仪器精密(采用13C-UBT呼气检测),检测手段先进,研究组有可比性。
(2)实效性。
有资料表明发展中国家的Hp的感染率要高于发达国家,尤其在儿童中,Hp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急剧递增。
生物硕士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生物技术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生物领域的更深入了解,生物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开发生物资源,提升生物技术应用水平,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生物技术在农业、药物研发等领域中的应用,并为生物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打下基础。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通过研究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探讨其在农作物育种、病虫害防治和生物肥料等方面的潜在作用,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药物研发中的生物技术:通过研究生物技术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利用生物技术手段进行药物筛选、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发和生物合成等方面的工作,以加速药物研发的过程。
3.生物制造与生物工程:通过研究生物制造和生物工程的相关知识,探讨生物技术在生物制造过程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以及在生物材料制备、生物能源开发利用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的目标是:1.系统地总结和分析当前农业、药物研发和生物制造领域中的生物技术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
2.探讨生物技术在农业、药物研发和生物制造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3.提出相关问题和挑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取以下方法和步骤进行:1.文献综述:对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了解生物技术在农业、药物研发和生物制造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
2.实地调研:通过参观相关实验室和企业,了解生物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
3.实验研究:根据研究目标,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开展相关实验,获取实验数据。
4.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生物技术在农业、药物研发和生物制造领域中的应用效果。
5.问题探讨:针对目前生物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四、研究进展和预期成果目前,已经完成了对文献的综述和相关实验的初步设计。
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号:2013200215姓名:任毅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领域):植物学研究方向:观赏植物生物技术导师姓名:杨跃生攻读学位:硕士学位2015年3月15日论文题目三倍体紫锥菊的变异与花药培养选题来源自选论文类型应用基础研究开题日期2014年3月涉密否一、立题依据(包括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紫锥菊(Echinacea purpurea L.)是菊科(Asteraceae)紫锥菊属(Echinacea)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美国中东部和加拿大南部(李鹏等,2007)。
紫锥菊中含有多糖,咖啡酸衍生物,烷基酰胺等化合物,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炎的作用,是国际上最受重视的少数几种药用植物之一(李继仁等,2002;王弘,2001;Barrett B,2003)。
1紫锥菊基本概述目前,国际上对紫锥菊的研究已经从多方面开展,最主要的是紫锥菊的有效成分及药理活性,而与本报告关系密切的组织培养和遗传育种等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研究。
紫锥菊中的有效成分之一是多糖及糖蛋白。
对紫锥菊的水相提取进行分离和药理活性测试得到两种具有免疫活性并且相对分子质量在35,000~450,000的多糖(岑国栋等,2010),紫锥菊所含的多糖成分能够刺激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抗菌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能(张莹等,2001;肖培根,1996)。
咖啡酸衍生物是紫锥菊中另一类重要的药理活性物质,紫锥菊地上部分及其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含有咖啡酸类衍生物,包括菊苣酸、绿原酸、咖啡酸、紫锥菊甙等,紫锥菊咖啡酸衍生物中主要为菊苣酸。
菊苣酸具有增强免疫抗炎功能,并能抑制透明质酸酶,保护胶原蛋白Ⅲ免受可导致降解的自由基的影响(吴华, 2010;张广求,2010)。
2紫锥菊的组织培养与遗传育种的研究(1)紫锥菊的组织培养技术的建立由于紫锥菊具有巨大的药用价值,对紫锥菊的优质,高产提出了新的要求。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Abbasi et al,2007)。
Zobayed等让人利用两种细胞分裂素6-苄氨基腺嘌呤(BAP)和苯基噻二唑脲(TDZ)分别与生长素吲哚乙酸(IAA)结合使用,利用紫锥菊的叶柄作为外植体,分别诱导出了体细胞胚和不定芽(Zobayed et al,2003a)。
Choffe等人利用吲哚-3-丁酸从紫锥菊的子叶和胚轴诱导出根器官(Choffe et al,2000)。
Koroch等人用细胞分裂素BAP和生长素NAA从紫锥菊的叶片诱导出不定芽,证明以紫锥菊叶片为外植体获得无菌苗是一种可行的方法(Koroch et al,2002)。
Zobayed等人利用紫锥菊叶片,子叶和根外植体诱导不定胚,在添加有细胞分裂素BAP和生长素吲哚-3-丁酸的培养基中均诱导出体细胞胚,并且14天的暗培养条件能够有利于出胚率,体细胞胚在无激素的培养基上萌发后转入添加有生长素萘乙酸(NAA)的培养基中能够正常生根(Zobayed et al,2003b)。
所以紫锥菊的胚轴,子叶,叶片,叶柄和根均能够作为外植体获得无菌苗,同时也说明紫锥菊同样能够以胚胎发生途径和器官发生途径形成不定芽。
随后的研究表明,不同的基因型对激素的反应是不同的,Li等利用6个田间表型不同的紫锥菊作为原始材料,研究对不同BAP浓度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以及不同外植体(叶片,叶柄和根)对同浓度的BAP的反应不同(Li et al,2013)。
Pan等从紫锥菊叶片中游离出原生质体并将原生质体培养成为完整植株,原生质体的成功培养将为获得新的种质资源提供新的途径(Pan et al,2004)。
至此,能够从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均能能够成功诱导出紫锥菊的再生植株。
(2)紫锥菊的倍性育种在对紫锥菊的离体培养,不仅是要利用叶片,叶柄,胚轴和子叶等作为外植体建立紫锥菊的快繁体系,需要更进一步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为手段进行各种遗传改良。
其中对紫锥菊的遗传育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倍体的诱导方面。
因为药用植物加倍后,会出现植株巨大化,抗性增加和药用活性成分增加的优良性状(何韩军等,2010)。
Nilanthi等人利用二倍体紫锥菊的叶柄作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利用120mg/L的秋水仙素处理7天,得到四倍体完整植株,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在形态学上有明显的差异,四倍体植株气孔较大,次生根较多且成熟四倍体植株的花序较短(Nilanthi et al,2009)。
对紫锥菊的育种研究中利用的另一种重要的方法是花药培养技术。
Zhao等首先利用二倍体紫锥菊花药培养的方式,使花药中未成熟的小孢子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形成再生植株(Zhao et al,2006)。
花药培养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单倍体育种和获得纯和的二倍体或者多倍体植株,缩短育种周期和提高育种效率。
自从花药培养技术建立以来,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已经与常规的杂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等形成配套的育种技术(周旭红等,2007)。
但是,花药培养受很多影响因子的控制。
材料的基因型,花粉的发育时期,预处理,培养基成分以及培养条件都能够影响小孢子发育形成愈伤组织(张绿萍等,2007)。
付迎军等探讨了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或者愈伤组织与材料基因型之间的关系,不同基因型的玉米,其诱导率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总的来说杂交种的诱导率要比纯系高(付迎军等,2004)。
王延玲等研究表明,矮牵牛花药培养中单核期的小孢子易产生单倍体植株,双核期易产生二倍体植株,而双核晚期易产生三倍体植株(王延玲等,2006)。
庄军平等研究温度对辣椒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种前将花蕾置于4℃条件下处理3~5天有利于遇上组织的形成(庄军平等,2001)。
本研究室在研究利用二倍体紫锥菊经花药培养形成单倍体的试验中,表明N6培养基对遇愈伤组织的诱导要优于MS培养基。
目前,花药培养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例如,由于花药培养容易受各部分组织的干扰,培养产物不可能全部由花粉发育而来,致使产生不同倍性的混杂体,这给再生植株起源的确定和染色体倍性鉴定带来了麻烦。
(3)组织培养过程中体细胞克隆变异体细胞克隆在早些时候仅仅用来描述在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中的变异,目前而言的定义是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再生植株具有的一系列遗传学(例如倍性的改变和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表观遗传学(例如DNA的甲基化)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为体细胞克隆变异(somaclonal variation SV)(Wang et al,2012)。
一方面,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不可控的体细胞克隆变异可能会造成某一性状的改变,这对组织培养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体细胞克隆变异会造成新的性状的产生,对于农作物或者经济作物而言,又是一种新的种质资源的来源(Larkin et al,1981)。
Michael等人综述了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体细胞克隆变异的原因和检测方法,组织培养过程中变异的原因很多,例如外植体来源是嵌合体,转座子的活性,离体培养的方法,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浓度,继待培养周期的长短都能导致变异。
对体细胞克隆变异的检测可以利用形态学的方法,生理生化的方法,细胞学的方法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
形态学的方法比较直观,可以利用植株的高度,叶片的形态和色素的沉积等性状去判别。
但是,植株的生长状态受环境因子的影响比较大,不能反应植株遗传组成的指标。
生理生化的方法较形态学的方法较快和较早就能检测出变异,例如利用变异植株和正常植株对光照,植物激素的反应的差异,检测植株中代谢物的差异等。
细胞学的方法可以检测DNA和RNA的含量,统计染色体数目等(Michael et al,2011)。
岑国栋,雒蓬,高永翔.紫锥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现代药物与临床,2010,1:15-18.付迎军,任海祥,白艳凤,等.糖液预处理对提高玉米花培诱导率的研究.玉米科学,2004,12(1):111-113.何韩军,杨跃生,吴鸿.药用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及生物学意义.中草药,2010,6:1000-1006.李继仁,赵玉英,艾铁民,等.三种松果菊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中国中药杂志,200 2,27(5):334-337.李鹏,宁熙平,吴鸿.紫锥菊药用部位的结构及其与多酚类化合物积累的关系.中草药,2007,4:606-610.王弘.松果菊属3种植物的理化分析.中草药,2001,10:73-75.吴华,方和沐.免疫增强剂─紫锥菊的研究进展.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0,40(3):43-46.王延玲,丰震,赵兰勇.植物花药培养研究进展.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37(1):149-151.肖培根.国际流行的免疫调节剂─紫锥菊及其制剂.中草药,1996,1:46-48.张广求.紫锥菊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工艺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9(2):150-153.庄军平,巩振辉,苏菁.温度对辣椒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西北农业学报, 2001,2:49-51.张绿萍,陈红.园艺植物花药培养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140-5142.周旭红,莫锡君,吴旻.花药培养的研究进展.江西农业学报,2007,19(8):74-76.张莹,刘珂,吴立军.紫锥菊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中草药,2001,9:87-90.Abbasi B H,Saxena P K,Murch S J,et al.Echinacea biotechnology: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In vitro cellular&developmental biology-plant,2007.43(6):481-492.Barrett B.Medicinal properties of Echinacea:a critical review.Phytomedicine,2003,10:66-86.Choffe K L,Murch S J,Saxena P K.Regeneration of Echinacea purpurea:induction of root organogenesis from hypocotyl and cotyledon explants.Plant cell,tissue and organ culture,2000. 62(3):227-234.Koroch A,Juliani H R,Kapteyn J,et al.In vitro regeneration of Echinacea purpurea from leaf explants.Plant cell,tissue and organ culture,2002,69:79-83.Li Q L,Chen R,Yang Y S,et al.Estimation of the cloning potential in six selected genoty-pes of purple coneflower(Echinacea purpurea L.).Biotechnology&biotechnological equipment, 2013,27(4):3911-3917.Larkin P J,Scowceoft W R.Somaclonal variation—a novel source of variability from cell culturesfor plant improvement.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81,60:197-214.Michael W,Adeyemi B O,Staden A J V.Somaclonal variation in plants:causes and detection methods.Plant growth regulation,2011,63:147-173.Nilanthi D,Chen X L,Zhao F C,et al.Induction of tetraploids from petiole explants through colchicine treatments in Echinacea purpurea L..Journal of biomedicine&biotechnology,Volume 2009,Article ID343485,7pages,doi:10.1155/2009/343485.Pan Z G,Liu C Z,Zobayed S M A,et al.Plant regeneration from mesophyll protoplasts of Echinacea purpurea.Plant cell,tissue and organ culture,2004,77:251-255.Wang Q M,Wang L.An evolutionary view of plant tissue culture:somaclonal variation and selection.Plant cell reports,2012,31:1535-1547.Zhao F C,Nilanthi D,Yang Y S,et al.Anther culture and haploid plant regeneration in purple coneflower(Echinacea purpurea L.).Plant cell,tissue and organ culture,2006.86(1):55-62.Zobayed S M A,Saxena P K.In vitro regeneration of Echinacea purpurea L.:direct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indirect shoot organogenesis in petiole culture.In vitro cellular& developmental biology-plant,2003(a),39:605-612.Zobayed S M A,SaxenaP K.In vitro regeneration of Echinacea purpurea L.:enhancement of somatic embryogenesis by indolebutyric acid and dark pre-incubation.In vitro cellular& developmental biology-plant,2003(b).39(6):605-612.二、研究内容和目标(说明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效果,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