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哺呷哺与海底捞运营模式浅析
- 格式:docx
- 大小:20.61 KB
- 文档页数:3
呷哺呷哺的运营管理1. 简介呷哺呷哺是一家知名的餐饮连锁企业,在中国各地都有分店。
作为一家运营多年的企业,呷哺呷哺注重运营管理的优化和创新。
本文将介绍呷哺呷哺的运营管理策略和实践。
2. 运营管理策略2.1 市场定位呷哺呷哺的市场定位是面向大众的快餐连锁品牌。
他们主要提供中式火锅和麻辣香锅等美食,并且以价格实惠、品质稳定和服务高效著称。
2.2 产品战略呷哺呷哺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美味可口的餐饮产品。
他们通过不断研发菜品、控制食材质量,并注重口味的统一性,确保了产品的品质稳定性和口感的一致性。
2.3 门店选址和装修呷哺呷哺在门店选址方面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根据他们的市场调研和分析,选择人流量较大的商业区域进行门店选址。
此外,他们注重门店的装修风格和氛围营造,以提供舒适的用餐环境。
2.4 品牌推广和营销呷哺呷哺在品牌推广和营销方面采取多种策略,例如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线上营销、组织活动和促销活动、与明星签约等。
这些活动旨在增加品牌知名度和提高消费者对呷哺呷哺的认知度。
3. 运营管理实践3.1 供应链管理呷哺呷哺注重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且定期评估和审查供应商的能力和质量标准。
通过精细化的供应链管理,呷哺呷哺能够保证供应食材的新鲜度和质量。
3.2 人力资源管理呷哺呷哺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他们通过招聘、培训和激励员工,建立了一支专业化且高效的团队。
他们注重员工的岗位匹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
3.3 风险管理呷哺呷哺在运营过程中注重风险管理,他们对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和监控,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例如,他们实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食材质量的检测和管理,以确保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
3.4 数据分析和决策呷哺呷哺利用数据分析来优化运营管理。
他们收集和分析各个门店的销售数据、顾客反馈等信息,以便作出相应的决策和调整运营策略。
数据分析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顾客偏好。
呷哺呷哺与海底捞运营模式浅析呷哺呷哺是中国快餐行业的领导者,其特点是便利快捷、低廉价格、高质量的食品,深受大众喜爱。
在2017年,呷哺呷哺推出了创新的“十分金店”业态,改变了传统的快餐模式,实现了更高的用户体验和更低的成本。
其运营模式以及它带来的成功很值得我们去研究。
首先,它采取“新鲜”为准则,通过快速换班,保持“十分金店”食品的新鲜度,确保消费者在短时间内拿到新鲜可口的食物。
其次,它采用“缩减步骤”,直接将原材料传送至厨师米老师,厨师米老师根据食材选择,精心烹饪,直接招待客人。
此外,它采用“实时切换”,通过营业时间来对挂牌食品进行管理,以确保食物的新鲜度,同时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
另外,有许多经济政策以及管理方面的因素都对呷哺呷哺获得成功产生了重要作用。
首先,由于国家实施的众筹平台政策,使得企业扩大了营业规模,从而拉动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促进了呷哺呷哺的发展。
其次,呷哺呷哺拥有一批管理团队,能够快速有效地分析市场情况,以此为依据做出有效判断,从而带来更优质的服务。
此外,呷哺呷哺的企业文化也是它的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由于呷哺呷哺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价值观,其服务精益求精,整体客户体验极为满意。
此外,它发扬“奉献”精神,及时地回应员工及客户的诉求,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引领员工共同进步,提高企业效率。
来自一线员工,管理层,投资者的共同努力,使得呷哺呷哺的创新模式取得了成功。
综上所述,呷哺呷哺实现了用户体验和成本的有效平衡,并且改变了传统的快餐模式,因此获得了成功。
该公司采用的创新模式不仅覆盖了食品的新鲜和营业模式,还延伸到经济政策和管理方面,从而使该公司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呷哺呷哺的营销策划方案一、市场分析1. 目标市场:呷哺呷哺作为一家火锅品牌,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
主要的目标市场包括年轻人、家庭、朋友团体、白领阶层和游客等。
2. 竞争分析:呷哺呷哺在市场上的竞争主要来自其他火锅品牌,如海底捞、大龙燚、刘一手等。
这些品牌在产品质量、服务和品牌影响力方面与呷哺呷哺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3. SWOT分析:- 优势:多样化的菜品选择、独特的火锅底料和调料、个性化的用餐环境、优质的服务。
- 劣势:呷哺呷哺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小,知名度不高;地理分布不够广泛。
- 机会:火锅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普及,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便捷的用餐体验。
- 威胁:竞争对手日益激烈,市场份额被逐渐分割;消费者对火锅行业健康和营养问题的关注。
二、营销目标1. 品牌推广:增加品牌知名度,提高品牌美誉度,以便更好地在市场上竞争。
2. 销售增长:增加每家门店的销售额,提高客流量和客单价。
3. 客户关系: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加复购率,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
三、营销策略1. 产品策略- 创新菜品:推出新颖、独特的火锅菜品,吸引目标用户尝试。
- 健康饮食:注重原材料选择和烹饪方式,提供健康、营养的火锅选项,满足消费者健康意识的需求。
2. 价格策略- 打造特色套餐:推出针对家庭和朋友团体的特色套餐,减免部分费用,增加客单价。
- 优惠促销:定期进行促销活动,如生日优惠、特定时段折扣、购物返现等,吸引新客户和提升老客户的回头率。
3. 渠道策略- 多渠道销售:除了实体店面外,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如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以便更好地覆盖到更多的消费者。
- 加强分店拓展:在核心商圈和高人流密集区开设分店,以增加触达到目标用户的机会。
4. 推广策略- 品牌广告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户外广告等媒体,进行品牌形象的广告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 社交媒体推广:结合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优惠信息、菜品介绍等内容,增加品牌曝光和用户互动。
呷哺营销案例分析报告呷哺是中国连锁麻辣烫品牌,成立于2008年,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以下是对呷哺营销案例的分析报告。
一、营销定位呷哺在品牌定位上以麻辣烫为主打产品,追求“健康、快捷、美味”的发展方向。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食材搭配、独特的麻辣烫调料搭配和舒适的用餐环境,吸引了广大消费者。
二、产品策略呷哺不断推出新口味的麻辣烫,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呷哺也引入了其他品类的产品,如拌饭、石锅饭等,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三、价格策略呷哺采取了较为亲民的价格策略,让消费者感受到性价比较高的用餐体验。
此外,呷哺也经常推出特价菜品和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
四、渠道策略呷哺采取了直营和加盟的模式,通过店面的快速扩张,使品牌迅速进入市场。
此外,呷哺也通过在线外卖平台等渠道,增加销售额。
五、推广策略呷哺积极参与线上线下的营销推广活动。
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优惠信息、推出联名产品和与明星合作代言等方式,增加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呷哺也会定期举办消费者参与的活动,如“吃货大赛”等,提高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性。
六、品牌形象呷哺通过凭借美味的麻辣烫、快捷的服务和健康的食材搭配,打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呷哺以年轻、时尚和活力为主题,通过店面装修、员工制服等细节来体现。
此外,呷哺也注重消费者口碑的建设,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品质的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
七、竞争优势呷哺在市场中具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
首先,呷哺以麻辣烫为核心产品,与其他品牌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
其次,呷哺在价格和服务方面也具有竞争优势,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最后,呷哺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推陈出新,保持了持续的竞争力。
八、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快餐的需求不断增加,麻辣烫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呷哺凭借其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竞争优势,有望在行业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同时,随着外卖行业的不断发展,呷哺也可以进一步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提高销售额和盈利能力。
总结:呷哺通过积极的营销定位、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推广策略和品牌形象等手段,成功实现了品牌的快速发展。
呷哺呷哺与海底捞运营模式浅析在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中,“火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呷哺呷哺和海底捞由于其鲜明的特色和服务,成为众多品牌中的佼佼者,自成立之日起就一次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势头。
但是审视呷哺呷哺和海底捞的成功,就会发现它们走的却是两条不同的发展轨迹,下文就将从运营管理的角度进行简要的分析。
首先,让我们追本溯源,看看两家企业的发家史吧。
呷哺呷哺源自台湾,是国内首创、规模最大的吧台式涮锅连锁企业。
目前呷哺呷哺在全国拥有200多家分店,其中北京160余家,天津20余家,上海30余家,是京津沪地区最受欢迎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之一。
而海底捞,全称“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3 月20日,是一家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融汇各地火锅特色于一体的大型直营连锁企业。
二十年来,公司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24个城市拥有91家直营餐厅。
在国外,已有新加坡和美国洛杉矶各一家直营餐厅。
为了了解呷哺呷哺与海底捞两家公司的成功之道,我们小组进行了几个回合的讨论,从运营管理的角度,结合课堂所学的知识,我们也提前总结了一些条目出来。
但是为了更加深入的体会到其经营的哲学,就如龚教授提醒的,莫如自己去亲身体验一下。
于是在周末的一天中午,我们选择去了学校附近的呷哺呷哺店,选择呷哺呷哺而没有选择海底捞,就是因为呷哺呷哺以快餐式火锅著称,从我们的本次的抉择就可以看出,海底捞与呷哺呷哺的对象和群体是有区别的,就是我们要考虑时间,而且要经济。
虽然说我们小组的三位成员都不是第一次在呷哺呷哺就餐,但这次是带着任务前往了,收获当然是比之前不可同日而语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真是能丰富我们的视角啊,只要我们用心,它会渗透到我们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选择呷哺呷哺毫不费劲,中关村商圈就有好几家,而且之前相邻不超过500 米,多好的“合并”案例啊。
踏入呷哺呷哺的大门,我初步目测估计了一下,店面面积80 平米左右,S 型布局的就餐桌能够容纳104 人同时就餐,人均不到1平米,而工作的服务员仅有 4 位,过程有条不紊,简洁周到。
呷哺呷哺运营管理分析1. 引言呷哺呷哺是一家知名的中国火锅连锁餐饮企业,成立于1998年。
目前,呷哺呷哺已经成为中国内地最大的火锅连锁品牌之一,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众多门店。
本文将对呷哺呷哺的运营管理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市场竞争分析、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品牌建设等方面。
2. 市场竞争分析在中国餐饮市场,火锅行业竞争激烈,呷哺呷哺需要通过准确的市场竞争分析来保持竞争优势。
首先,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以此来指导产品开发和创新。
其次,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找到自己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最后,通过社交媒体和线下渠道进行有效的市场推广,在市场中保持知名度和竞争力。
3.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对于呷哺呷哺的运营至关重要。
呷哺呷哺需要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网络,确保原材料和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供应链的管理还需要考虑成本效益和库存管理。
呷哺呷哺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减少采购成本,同时加强供应商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4.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呷哺呷哺发展的核心资产,对于企业的运营管理至关重要。
呷哺呷哺需要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和员工激励等方面。
企业可以通过完善的培训计划,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通过绩效评估,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同时,优秀员工的晋升机制也是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呷哺呷哺可以保持员工的忠诚度,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
5. 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呷哺呷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呷哺呷哺已经建立了较高的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
为了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呷哺呷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品牌传播,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推广策略,提高品牌影响力;注重产品品质和服务体验,提供优质的火锅食材和就餐环境,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消费者反馈,建立健全的客户服务体系,及时解决消费者的问题和困扰。
6. 总结通过市场竞争分析、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运营管理,呷哺呷哺可以进一步提升其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呷哺呷哺运营分析学生姓名:陈洁专业:工商企业管理年级:2013级指导教师:邢跃文老师目录第1章企业概况 (1)第2章企业运作管理现状 (1)2.1 主要服务项目和特色 (1)2。
2 服务成本与控制 (1)2。
3 服务质量提升与客户满意度管理 (2)2.4 服务场所管理 (2)2.5服务与制造的融合 (2)第3章企业服务运作所面临的挑战 (3)第4章提升和改善的措施和建议 (3)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第1章企业概况呷哺呷哺(Xiā Bǔ Xiā Bǔ)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外商投资、国内首创、最大规模的吧台式涮锅连锁企业.1998年在北京创立,公司三部设在北京大兴区孙村工业开发区,占地30亩,由综合办公楼、生产加工基地、研发中心、中央厨房、配送中心以及各职能部门组成.其新颖的吧台式就餐形式和传统火锅的完美结合,开创了时尚吧台小火锅的新业态。
呷哺呷哺始终秉持“卫生清洁第一、营养快捷为要、大众消费是本、亲切关怀得宜”的经营理念,通过16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在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山西、河南等省直营开店400余家,遍布北京、上海、南京、天津、哈尔滨、沈阳、苏州、无锡、常州、济南、石家庄、廊坊、秦皇岛、张家口、淄博、太原、郑州等30多个城市。
从2009年起,呷哺呷哺一直位列“中国餐饮百强企业”;从2011年起,呷哺呷哺连续荣获“北京十大商业品牌”、“北京餐饮十大品牌"、“北京餐饮企业(集团)50强”等诸多荣誉称号(截至2015年Q1).做为全国首创最大规模的吧台式涮锅企业,呷哺呷哺以其新颖独特的就餐形式和亲切温馨的家庭式服务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中式快餐之路.第2章企业运作管理现状2。
1 主要服务项目和特色2.1.1 主要服务项目呷哺呷哺主要以吧台式涮锅为主,提供多种不同汤底及百余款可供放在汤中煮食或用作配菜的菜品。
呷哺呷哺亦提供以独特“呷哺风味”专门配方制作的招牌汤底及调料,呷哺风味乃火锅菜肴的立足之本.此外,呷哺呷哺将适当份量的各类鲜肉、蔬菜及配菜搭配成各种美味套餐。
海底捞经营模式及理念
海底捞是一家来自中国的火锅连锁店。
它以其独特的服务模式和高水准的食品安全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海底捞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来提高顾客的体验和满意度,成为中国餐饮业的佼佼者之一。
海底捞的经营模式是融合了传统火锅、西式烤肉以及水果饮料等多种产品形式的综合性餐饮模式,其核心是高品质的服务和食品质量控制。
海底捞将提供顾客愉悦和舒适的用餐体验视为至高无上的优先事项,因此公司特别注重建立良好的服务文化、打造高效的队伍和完善的培训体系。
海底捞的理念是“顾客至上,员工为本”。
海底捞特别强调外在环境对于餐厅经营的重要性,通过打造独特的食品和服务文化,将顾客从饮食的客体转变为主体,因而形成了富有竞争力的品牌形象。
海底捞将员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注重员工的培训和激励措施,从而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使得员工乐于为企业努力工作。
总之,海底捞通过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严格的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品质和服务体验,为消费者带来愉悦的用餐体验,赢得了广泛的市场口碑和用户认可。
全方位详细剖析海底捞作者:叫我村支书来源:雪球公司简介1.公司业务海底捞是全球领先、快速增长的中式餐饮品牌,主打火锅品类。
海底捞品牌在中式餐饮行业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成为极致服务体验和就餐体验的代名词,致力于提供远超过顾客对餐厅预期的服务。
根据沙利文报告,2017年海底捞在中国和全球的中式餐饮市场中均排名第一,截止最终实际可行日期,海底捞总门店数量达到320家,其中包括中国内陆26省的296家和内陆之外的24家。
同时公司也是中国首家推出外卖业务的火锅餐厅,最早于2010年开始,目前在中国超过40个城市经营外卖业务。
上市主体为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1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
整个海底捞集团还有其他公司,比方说股价2年涨了7,8倍的颐海国际,海底捞集团的火锅底料生产商。
2.发展历程与股权结构1994年成立于四川简阳,张勇夫妻以及施永宏夫妻四人,就是最开始的海底捞创业团队。
当时张勇一手拿菜谱,一手炒菜。
随便一个大妈炒出来的火锅底料都比你好吃,他意识到,想要生存下去,只能态度好点,客人要店什么速度快点,有什么不满意多陪陪笑脸。
因为当时张勇的火锅店服务态度好、上菜速度块,客人都愿意来吃,有时候还会有客人教他怎么做好吃的火锅,做了几年之后,海底捞在简阳已经是家喻户晓了。
1999年,张勇决定将“海底捞”的牌子做到外地去,海底捞走出简阳的第一站,选在了西安海底捞到西安头几个月都是亏损的,张勇果断要求西安那边的合伙人撤资,委派自己的得力助手杨小丽过去全权负责西安的业务,短短两个月,西安海底捞扭亏为盈。
短短两个月,西安海底捞扭亏为盈。
当时杨小丽买了第一辆面包车而没有提前通知张勇,那时对于公司来说一辆面包车相当昂贵,可张勇也默认了杨小丽自主决定,公司放权的文化自那时形成。
在海底捞诞生的时候,所有的餐饮还根本谈不上服务二字,大家可能在竞争格局和着力点上还放在口味这件事上,而海底捞已经开始给来吃饭的顾客免费擦皮鞋,涂指甲油了。
第7章呷哺呷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7.1 呷哺呷哺的SWOT分析7.1.1 优势分析呷哺呷哺相对于其他中式快餐来说有诸多的优势。
(1)连锁品牌,规模大。
呷哺呷哺是北京市著名品牌,目前全国拥有420多家门店,规模大,范围广;(2)性价比高。
呷哺呷哺人均消费水平30元左右,远低于火锅行业平均水平。
同时,实施“农餐对接”工程,冷链运输系统,确保牛羊肉,时令蔬菜的新鲜,性价比高;(3)营养健康。
呷哺呷哺的食品不需要油炸,烧烤等,比较健康;(4)资金实力强。
2008年,呷哺呷哺获得英联投资的支持,加快扩张步伐。
2014年,成功上市,融资能力增强。
7.1.2 劣势分析虽然呷哺呷哺相对于其他中式快餐来说有诸多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劣势。
(1)就餐环境拥挤,私密性差。
吧台式的就餐环境虽然增加了店面可接待人数,但是拥挤,体验较差。
随着社交需求的日益增长,消费者对就餐环境的私密性要求会增加,但是呷哺呷哺的店面比较噪杂。
(2)用餐排队现象。
呷哺呷哺客流量大,接待能力有限。
经常存在正在等待的客人放弃等待,去别家吃饭,造成顾客流失。
(3)危机公关能力一般。
2015年,央视报道呷哺呷哺等知名餐饮企业用低廉价格的猪血冒充鸭血。
对此,呷哺呷哺发表声明下架所有鸭血,但后续对供应商的问责不了了之。
2014年,网络爆出有人在呷哺呷哺管庄科技大学店门店吃到84消毒片,经法院裁定,认为事实清楚,要求呷哺呷哺赔礼道歉。
呷哺呷哺单方面拿出500元和300元代金券请求调解遭拒绝,严重损害了品牌形象。
由此可见,呷哺呷哺危机公关能力一般。
7.1.3 威胁分析(1)行业内的竞争加剧。
因为小火锅这种形式受到大家欢迎,并且快餐业的入行门槛较低,投资限制比较小,额度不大,其利润可观所以会有大批的从业者被吸引。
这样就存在大量的潜在进入者,甚至出现了不少模仿呷哺呷哺的山寨者,会对呷哺呷哺的品牌造成冲击。
(2)西餐文化渗透。
西式快餐成功地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使得呷哺呷哺这些中式快餐特有文化受到冲击。
呷哺呷哺、海底捞分析新冠疫情给国内线下餐饮业带来沉重打击,像呷哺呷哺(00520.HK)、海底捞(06862.HK)这类全国范围内的连锁餐饮店更是⾸当其冲。
2021年3⽉31⽇和3⽉23⽇,呷哺呷哺和海底捞各⾃公布了2020年业绩。
2021年5⽉21⽇,在公布全年业绩的两个⽉后,呷哺呷哺宣布更换⾏政总裁。
呷哺呷哺公告中的⾔辞可谓直⽩激烈。
公告中称,因呷哺呷哺旗下数个⼦品牌的表现未能达到董事会的预期,因此解雇现任⾏政总裁赵怡,并由贺光启继任该职位。
这份公告中所称的表现不佳的⼦品牌,正是呷哺呷哺近年来重点发展的中⾼端连锁⽕锅品牌湊湊。
疫情前,风云君发布过呷哺呷哺和海底捞的研报。
时隔两年,在经受疫情打击后,两家公司的现状⼜如何呢?⼀、呷哺呷哺近年⾸次收⼊下滑,全⾯落后海底捞2020年,呷哺呷哺的整体业绩明显逊⾊于海底捞。
呷哺呷哺的收⼊从2019年的60.3亿元减少⾄2020年的54.6亿元,收⼊跌幅为9.5%。
这是呷哺呷哺⾃2016年来,⾸次出现年收⼊负增长。
海底捞则继续保持收⼊的增长,2020年的收⼊为286.1亿元,同⽐增长7.8%。
盈利⽅⾯,两家公司都遭受到沉重打击。
2020年,呷哺呷哺的归母净利润为183.7万元,较2019年的2.9亿元下跌99.4%;海底捞的归母净利润为3.1亿元,较2019年的23.4亿元下跌86.8%。
2020年,呷哺呷哺和海底捞的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0.03%和1.1%。
呷哺呷哺旗下有两⼤品牌:主品牌“呷哺呷哺”(注:为区别于公司名称,品牌名称⽤双引号括起表⽰),定位为性价⽐⾼的台式⼩⽕锅;2017年推出的湊湊,定位为中⾼端⽕锅。
2020年,呷哺呷哺的收⼊中,有64.2%来⾃“呷哺呷哺”,30.1%来⾃湊湊。
2020年,“呷哺呷哺”和湊湊的⼈均消费分别为62.3元和126.6元。
从客单价来看,湊湊更接近于海底捞,后者2020年披露的⼈均消费为110.1元。
呷哺呷哺旗下两个品牌的⼈均消费呈现出相反的变动趋势。
呷哺呷哺与海底捞运营模式浅析在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中,“火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呷哺呷哺和海底捞由于其鲜明的特色和服务,成为众多品牌中的佼佼者,自成立之日起就一次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势头.但是审视呷哺呷哺和海底捞的成功,就会发现它们走的却是两条不同的发展轨迹,下文就将从运营管理的角度进行简要的分析.首先,让我们追本溯源,看看两家企业的发家史吧。
呷哺呷哺源自台湾,是国内首创、规模最大的吧台式涮锅连锁企业。
目前呷哺呷哺在全国拥有200多家分店,其中北京160余家,天津20余家,上海30余家,是京津沪地区最受欢迎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之一。
而海底捞,全称“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3月20日,是一家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融汇各地火锅特色于一体的大型直营连锁企业。
二十年来,公司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24个城市拥有91家直营餐厅.在国外,已有新加坡和美国洛杉矶各一家直营餐厅。
为了了解呷哺呷哺与海底捞两家公司的成功之道,我们小组进行了几个回合的讨论,从运营管理的角度,结合课堂所学的知识,我们也提前总结了一些条目出来。
但是为了更加深入的体会到其经营的哲学,就如龚教授提醒的,莫如自己去亲身体验一下。
于是在周末的一天中午,我们选择去了学校附近的呷哺呷哺店,选择呷哺呷哺而没有选择海底捞,就是因为呷哺呷哺以快餐式火锅著称,从我们的本次的抉择就可以看出,海底捞与呷哺呷哺的对象和群体是有区别的,就是我们要考虑时间,而且要经济.虽然说我们小组的三位成员都不是第一次在呷哺呷哺就餐,但这次是带着任务前往了,收获当然是比之前不可同日而语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真是能丰富我们的视角啊,只要我们用心,它会渗透到我们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选择呷哺呷哺毫不费劲,中关村商圈就有好几家,而且之前相邻不超过500米,多好的“合并"案例啊。
踏入呷哺呷哺的大门,我初步目测估计了一下,店面面积80平米左右,S 型布局的就餐桌能够容纳104 人同时就餐,人均不到1平米,而工作的服务员仅有4位,过程有条不紊,简洁周到.通过本次就餐体验,我们总结如下呷哺呷哺如下的优点:首先是呷哺呷哺采用标准化的运营模式,实现连锁经营,从原料采购、菜品的加工、品质管理及店面管理上均与标准化制度紧密结合,就如呷哺呷哺的创始人所言:“在中央厨房及标准化流程没有完备前坚决不开店”,标准化的程度与重要性对呷哺呷哺可见一斑;另外通过选择呷哺呷哺就餐地址以及整个就餐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呷哺呷哺大量的使用了“合并”的原理,将差异化延迟,以及将提前期合并等等,通过“合并"原理的导入,呷哺呷哺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后厨,各分店仅仅是库房的延伸;另外一个特点特别引起我们小组关注的就是,呷哺呷哺的就餐成本低,时间快捷,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得知其日翻台率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达到7左右,追求快速周转,而不过分的追求高利润率,典型的快餐式企业.有了呷哺呷哺体验的例子,综合我们的各自之前在海底捞的就餐经历,我们发现,海底捞在后台的标准化作业,物流体系一体化以及合并的战略的使用等,基本上与呷哺呷哺采用了异曲同工的经营思路,但是其特有的服务创新模式,使其在行业中独树一帜,拥有大量的拥趸。
摘要餐饮在人们日常中扮演的角色,在我国稳步增长的经济,日益提高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环境下,变得越来越重要。
服务消费市场中愈加重要的食品消费也正对经济发展发挥着推动作用。
本文结合海底捞控股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其中对企业的盈利模式作了简要说明,并提供了一定的建议。
继而在四方面的财务指标下,对发展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和营运能力进行分析。
本文主要采用理论数据分析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同时参考了国内外一些财务分析的理论,通过了解企业实际情况,找出企业经营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期盼能为同餐饮行业其它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餐饮服务业;盈利模式;财务评价;财务指标AbstractThe role of food and beverage in People's Daily liv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steadily growing economy and rising income levels for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Th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od consumption in the service consumption market is also playing a driving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haidilao holding co., LTD.The profit model of the enterprise is briefly explained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Then, under the financial indicators of the four aspects, it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ability, debt paying ability, profitability and operating ability.This article mainly USES the theory of data analysis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of combin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the reference of some financial analysis theory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by understanding enterprise actual situation, find out the real problem facing enterprises doing business as well a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look forward to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atering industry other enterprise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Key Words:Catering industry; Profit model; Financial evaluation; Financial indicators目录摘要 (1)Abstract (1)一、引言 (2)(一)研究背景 (2)(二)研究意义 (3)(三)研究方法 (3)二、海底捞公司介绍及发展现状 (3)(一)海底捞公司介绍 (3)(二)行业现状分析 (4)三、盈利模式分析 (5)(三)盈利模式的概念 (5)(四)海底捞的盈利模式分析总结 (5)四、海底捞盈利模式的创新借鉴与面临的挑战 (6)五、海底捞财务分析研究 (7)(一)盈利能力分析 (7)(二)营运能力分析 (8)(三)偿债能力分析 (9)(四)发展能力分析 (9)六、启示和研究的不足 (10)参考文献 (10)外文文献节选及翻译 (11)(一)外文文献节选 (11)(二)外文文献翻译 (12)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餐饮公司海底捞的盈利模式及其财务分析评价海底捞是一家中国餐饮公司,其盈利模式主要包括消费者的餐饮消费和其他附加服务收费。
下面对海底捞的盈利模式和财务分析进行评价。
海底捞的盈利模式首先依赖消费者的餐饮消费。
作为一家热门的火锅连锁品牌,海底捞以优质的服务和创新的火锅菜品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其特色的火锅配料、舒适的用餐环境以及服务员的一对一服务,使得消费者们乐于选择海底捞就餐。
海底捞通过设置不同消费标准的套餐,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提高了销售额。
其次,海底捞还通过销售附加服务来增加收入。
这些附加服务包括刷卡服务费、包间费用以及其它增值服务,如头等舱服务和生日派对等。
这些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同店销售额,增加了公司的利润。
此外,海底捞还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盈利。
例如,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设连锁店,通过加盟的方式来拓展商业版图。
海底捞还运营自己的酱料和火锅底料生产厂,通过向其他餐厅供应这些产品来获取进一步的收入。
从财务角度来看,我们对海底捞进行了财务分析评价。
首先,海底捞的营业收入持续增长,这表明其市场份额在增加,并且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其次,及时、精确的成本控制使得海底捞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提高利润率。
这一点在餐饮业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原材料的成本波动较大。
另外,海底捞采取了内部控制措施来防止浪费和损耗,也帮助公司节约了成本。
此外,海底捞的运营效率较高,通过推行自动化系统、优化供应链和降低库存水平,达到了提高库存周转率和降低资本占用的目标。
这有助于减少公司的营运资金需求,提高了财务表现。
然而,亦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餐饮行业的盈利能力受到影响。
其次,海底捞的扩张速度较快,这会给公司带来压力,因为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用于新店开设和市场营销。
这可能会加大公司的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海底捞以其独特的火锅文化和优质的服务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其盈利模式主要依靠消费者的餐饮消费和其他附加服务收费。
海底捞经营模式浅述海底捞的经营模式是海底捞在自己的产业链位置上,确认自己特定的经营范围,并采取各种手段以实现价值的各种要素及其关系的总称。
海底捞自成立起,仅是四川的一家普通小火锅店,所以她当时是单一的销售型经营模式。
经过几年的发展,海底捞已发展成为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其品牌意味着自身整体产业链的运作,总部通过股权并购,联合创立等多种手段建立了一张全面的涵盖几乎所有环节的火锅产业网链。
所以其经营模式也转变成了集中化多元经营模式,成为典型的“设计+生产+销售+信息服务”型态,混合了几乎所有经营模式要素。
设计阶段,海底捞决策机构通过规章制度等建设有力确保了其设计的质量,海底捞旗下的产业也积极提升设计力,如颐海(上海)食品有限公司最新的小龙虾调料、水煮鱼调料的设计,被付诸实施后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生产阶段,海底捞的主料、底料、蘸料、调味料都有特定的经营商具体负责。
销售阶段,海底捞打造线下实体销售和线上销售多种途径满足了2B端和2C端的消费需求。
信息服务阶段,北京微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承担培训工作;红火台餐饮云服务有限公司提供企业运营管理解决方案;北京蜀韵东方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连锁企业营建执行方案。
上述诸阶段,海底捞始终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控股、协议等手段保持统揽地位,自己在这些阶段都有值得全国同行业重视的公司。
如颐海公司已经是全国最大的中式复合调味料公司。
海底捞的经营模式具备了公司实现价值的三大方式:(一)成本领先。
几年来,海底捞凭借自己打造的整个产业链,以股权控制、协议的方式已经能稳定弱化成本。
通过自己的声誉能使租地价格以降低。
(二)差别化。
海底捞通过革新产品,创新服务,能及时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及时博取丰厚的利润。
如颐海公司的零售已经研发了48种底料、8种自热小火锅、16种中式复合调味料,还新研发了小龙虾调味料,通过满足不同的差别化人群赚取差别化利润。
(三)目标聚焦。
海底捞的产业链下端已经明显表现出向三、四线下沉的趋向,可见其已将目标锁定在广大的一般发展水平城市,有效地减少一、二线城市中与呷哺呷哺的竞争。
海底捞答案2022海底捞成立于1994年,20**年之前扩张节奏较慢,20**年至开始进入高速扩张期,推出外卖业务、提升内地门店密度、涉足海外开店。
旗下拥有363家餐厅,其中332家位于中国内地,31家位于港台及新加坡、日本、韩国等海外地区。
从门店的区域分布上来看,二线城市是海底捞的主要战场。
20**年上半年一线城市门店数量78家,收入18.0 亿元;二线城市门店数量153家,收入34.7亿元;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量85家,收入14.0亿元。
公司在 2017 年实现106.37亿人民币的销售收入,根据沙利文报告,公司是中国,乃至全球,中式餐饮市场中排名第一的企业。
迄今为止,旗下的“海底捞”品牌已经深入人心,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成为极致服务体验和就餐体验的代名词。
一、火锅行业概况火锅是餐饮服务市场第一大品类。
中式餐饮(包含正餐及快餐)在国内餐饮市场占据绝对主流,20**年市场份额 80.5%。
而中式餐饮的最大爆款正是火锅,在中式餐饮市场占据13.7%市场份额。
根据美团点评数据,全国共计有35万家火锅店,营业额达4362亿元,堪称当之无愧的国民爆款。
火锅亦是增速最快的餐饮品类。
2017-20**年,火锅市场规模将由4362亿元增长至707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 10.2%,明显高于其他中式餐饮增速8.9%。
据中国烹饪协会数据,火锅业态是唯一平均单店收入、平均坪效和净利润率保持正向增长的餐饮业态,在全国餐饮百强名单中火锅品类占据近 1/3。
火锅上游产业链主要是底料和食材,市场空间约为1250亿,增速在11%-15%之间,快于下游火锅店的10.2%,因此产业链上的公司也是不错的投资标的,特别是海底捞下属的颐海国际。
一线城市增长快,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0.6%,略高于非一线及农村地区10.1%。
但从市场规模看,非一线及农村地区占到中国火锅市场90%以上,随着当地收入提高、城镇化不断深入,这些地区的火锅市场拥有极大的增长空间。
呷哺呷哺深度经营分析报告
1. 呷哺呷哺的发展历程
呷哺呷哺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以涮串、烧烤和粉面为主打菜品的快餐品牌,总部设在重庆。
自成立以来,呷哺呷哺一直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美食和美好体验,并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多家门店,深受顾客的喜爱。
2. 呷哺呷哺的品牌定位
呷哺呷哺的品牌定位是中高端快餐,旨在为消费者提供质量稳定、服务优良的用餐体验。
其产品特点是口味独具、品质可靠、价格适中。
呷哺呷哺在经营过程中注重品牌形象和口碑建设,通过持续不断的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
3. 呷哺呷哺的经营模式
呷哺呷哺的经营模式主要分为直营店和加盟店两种。
其中,直营店由公司直接运营,加盟店则由加盟商承担运营。
为了保证经营质量和口碑,呷哺呷哺对加盟商选取有严格的要求,并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
4. 呷哺呷哺的竞争优势
(1) 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呷哺呷哺在快餐市场中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是其吸引顾客和留住顾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卓越的产品品质和独特的特色口味:呷哺呷哺注重产品品质和口味的创新和提升,一直以来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
(3) 全面的加盟支持和服务:呷哺呷哺提供全面的加盟支持和服务,包括选址、设计、装修、培训、物流等,为加盟商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5. 呷哺呷哺的发展前景
目前,中国快餐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呷哺呷哺将逐渐扩大规模,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顾客需求。
同时,呷哺呷哺还将继续探索新的市场领域,开拓新的业务渠道,创造更多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
海底捞运营模式及管理以海底捞运营模式及管理为题,我们来探讨一下这家备受瞩目的火锅连锁企业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一、海底捞的运营模式海底捞的运营模式可以总结为“用心服务+创新体验”。
首先,海底捞在服务方面非常用心。
无论是餐前等候区的娱乐设施,还是服务员的热情服务,都能给顾客带来愉悦的体验。
其次,海底捞注重创新体验。
他们推出了一系列互动娱乐项目,如涮羊肉时的舞台表演,还有免费的手工粉条和饺子制作课程等,让顾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获得乐趣和满足感。
二、海底捞的管理模式海底捞的管理模式以“人为本”为核心,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
首先,海底捞对员工进行全面的培训,包括产品知识、服务技巧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等。
其次,海底捞重视员工的个人发展。
他们提供多种晋升渠道和培训机会,让员工能够不断学习和成长。
此外,海底捞还注重员工的福利待遇,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和福利,吸引和留住了一批优秀的员工。
三、海底捞的供应链管理海底捞在供应链管理方面也十分重视。
他们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海底捞与各地的农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直接采购新鲜的农产品,保证了食材的新鲜和品质。
此外,海底捞还注重食材的安全和卫生,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的安全可靠。
四、海底捞的营销策略海底捞的营销策略以口碑营销和互联网营销为主。
首先,海底捞注重口碑营销。
他们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顾客的口碑推荐,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其次,海底捞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营销。
他们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开设了官方账号,通过发布活动信息、推送优惠券等方式吸引顾客。
此外,海底捞还与外卖平台合作,提供外卖服务,满足了顾客的多样化需求。
五、海底捞的创新能力海底捞在创新方面表现出色。
他们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口味,满足了不同顾客的需求。
此外,海底捞还注重技术创新,引入了智能设备和系统,提高了服务效率和顾客体验。
例如,顾客可以通过手机点餐、在线排队等方式,减少等待时间,提高用餐效率。
呷哺呷哺与海底捞运营模式浅析
在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中,“火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呷哺呷哺和海底捞由于其鲜明的特色和服务,成为众多品牌中的佼佼者,自成立之日起就一次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势头。
但是审视呷哺呷哺和海底捞的成功,就会发现它们走的却是两条不同的发展轨迹,下文就将从运营管理的角度进行简要的分析。
首先,让我们追本溯源,看看两家企业的发家史吧。
呷哺呷哺源自台湾,是国内首创、规模最大的吧台式涮锅连锁企业。
目前呷哺呷哺在全国拥有200多家分店,其中北京160余家,天津20余家,上海30余家,是京津沪地区最受欢迎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之一。
而海底捞,全称“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3月20日,是一家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融汇各地火锅特色于一体的大型直营连锁企业。
二十年来,公司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24个城市拥有91家直营餐厅。
在国外,已有新加坡和美国洛杉矶各一家直营餐厅。
为了了解呷哺呷哺与海底捞两家公司的成功之道,我们小组进行了几个回合的讨论,从运营管理的角度,结合课堂所学的知识,我们也提前总结了一些条目出来。
但是为了更加深入的体会到其经营的哲学,就如龚教授提醒的,莫如自己去亲身体验一下。
于是在周末的一天中午,我们选择去了学校附近的呷哺呷哺店,选择呷哺呷哺而没有选择海底捞,就是因为呷哺呷哺以快餐式火锅著称,从我们的本次的抉择就可以看出,海底捞与呷哺呷哺的对象和群体是有区别的,就是我们要考虑时间,而且要经济。
虽然说我们小组的三位成员都不是第一次在呷哺呷哺就餐,但这次是带着任务前往了,收获当然是比之前不可同日而语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真是能丰富我们的视角啊,只要我们用心,它会渗透到我们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选择呷哺呷哺毫不费劲,中关村商圈就有好几家,而且之前相邻不超过500米,多好的“合并”案例啊。
踏入呷哺呷哺的大门,我初步目测估计了一下,店面面积80平米左右,S 型布局的就餐桌能够容纳104 人同时就餐,人均不到1平米,而工作的服务员仅有4位,过程有条不紊,简洁周到。
通过本次就餐体验,我们总结如下呷哺呷哺如下的优点:首先是呷哺呷哺采用标准化的运营模式,实现连锁经营,从原料采购、菜品的加工、品质管理及店面管理上均与标准化制度紧密结合,就如呷哺呷哺的创始人所言:“在中央厨房及标准化流程没有完备前坚决不开店”,标准化的程度与重要性对呷哺呷哺可见一斑;另外通过选择呷哺呷哺就餐地址以及整个就餐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呷哺呷哺大量的使用了“合并”的原理,将差异化延迟,以及将提前期合并等等,通过“合并”原理的导入,呷哺呷哺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后厨,各分店仅仅是库房的延伸;另外一个特点特别引起我们小组关注的就是,呷哺呷哺的就餐成本低,时间快捷,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得知其日翻台率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达到7左右,追求快速周转,而不过分的追求高利润率,典型的快餐式企业。
有了呷哺呷哺体验的例子,综合我们的各自之前在海底捞的就餐经历,我们发现,海底捞在后台的标准化作业,物流体系一体化以及合并的战略的使用等,基本上与呷哺呷哺采用了异曲同工的经营思路,但是其特有的服务创新模式,使其在行业中独树一帜,拥有大量的拥趸。
但是海底捞的翻台率与同行业相比没有过多的亮点,和很多传统的中式餐饮企业持平。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就是,海底捞的利润率较高,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达到呷哺呷哺的4倍以上。
呷哺呷哺与海底捞的成功模式都有后台标准化的基础,同样应用了大量的“合并”策略,但是其店面的具体经营模式,因为其产品定位以及客户群定位的区别,
走了两条不同的发展路线,都值得同行以及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好好思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