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农业政策学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349.83 KB
- 文档页数:26
福建经济学校龙岩教学点涉农专业教案《农村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特点农村政策法规课程,是福建经济学校“乡镇管理”、“农村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等专业本科阶段一门必修的专业课。
开设本课程,旨在通过传授农业和农村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以便使学生更好把握和理解、执行党的农村政策和国家的涉农法律、法规。
本课程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1)综合性。
本课程既包括农村政策,也包括重要的农村法律法规。
在农业领域,政策和法律联系非常密切。
要准确认识涉农法律的主要制度,就必须理解相关的政策。
同时,由于农业立法的滞后性,农业政策和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综合理解政策和法律之间的关系。
(2)时代性。
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农业尤其如此。
我国现行的重要农村政策和涉农法律均体现了这一时代特点。
这一特点决定了,第一,农业和农村领域的立法进程较快,适应农村改革深化的要求,不断有新的农业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第二,农业和农村发展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需要国家不断制定新的政策用以指导农村经济活动。
为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基于我国农村改革的进程理解课程内容,同时需要主动学习新的政策和法律。
(3)实践性。
农业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和颁布,是基于我国当前农业和农村改革的现实需要,因此本课程学习过程中,既要理解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基本理论,更要与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践相结合,要能够根据学习的农业法律知识解决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
二、课程的学时本课程的课内学时为128学时。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和教学任务,全面了解本课程的体系与结构,明确本课程在整个“乡镇管理”、“农村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2、在认清本课程性质、特点和教学任务的条件下,正确处理好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三者的关系,理解并掌握农村基本经济和社会政策以及主要法律制度。
《农业政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让学生系统学习农业政策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体了解和掌握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政策,学会用政策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研究和解决农业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在内容上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导论;第二部分是政策学总论,主要介绍政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涉农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调整;第三部分为三农政策各论,主要介绍我国涉农的一些基本的、重要的、具体的政策。
二、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当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基本趋势。
2、理解政策的本质及内涵,农业政策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3、理解并掌握政策的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了解政策的评估方法和调整手段;4、掌握农业结构政策、农业土地政策、农村人力资源政策、农业科学技术政策、农产品流通政策、农业财政与金融政策、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农村社会发展政策等具体政策的有关内容。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政策与政策科学第二节农业政策的本质及内涵第三节政府、市场与农业政策第四节本书的框架第二章农业政策的经济原理与方法第一节农业政策与经济理论第二节农业政策的分析方法第三章农业政策的制定第二节农业政策目标第三节农业政策手段的选择与方案设计第四节农业政策方案的论证与决策第四章农业政策的执行过程第一节农业政策执行的背景分析第二节农业政策执行的含义与理论模型第三节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第四节农业政策的具体执行第五章农业政策的评估及调整第一节农业政策评估的原则、内容和指标体系第二节农业政策评估的方法与程序第三节农业政策的调整第六章农业结构政策第一节农业区域结构政策第二节农业部门结构政策第三节农业经营规模结构政策第七章农业组织政策第一节农业组织政策及其目标第二节中国农业组织政策的演变第三节农业组织政策的创新第四节农业组织创新的政策思路第八章农业土地政策第一节土地问题及农业土地政策目标第二节农业土地所有政策第四节土地赋税政策第九章农村劳动力政策第一节农村劳动力政策目标第二节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第三节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政策第十章农业科学技术政策第一节农业科学技术政策概述第二节农业科学技术体制政策第三节农业技术政策第十一章农产品市场与价格政策第一节市场与价格政策的内容第二节农产品国内价格政策第三节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第四节农产品市场结构政策第十二章农业资金政策第一节农业资金的作用与投入第二节农业资金政策的一般内容第三节中国的农业资金政策第十三章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第一节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背景第二节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第三节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第四节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保护政策第十四章中国农村社会发展政策第一节中国农村人口政策第二节中国农村教育政策第三节中国农村扶贫政策。
凯里学院教案2014~2015 学年第 2 学期课程名称:农业政策学开课院部:经济管理学院主讲教师:李燕娥授课班级: 12级农经一、二班授课学时: 32学时凯里学院教务处制课程名称农业政策学课程编号440104008授课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班级经管2012农经一、二班课程类型必修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公共基础课()选修课专业选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课程教学总学时数32 学分数 2学时课堂讲授学时数28 实践课学时数实验学时数课堂讨论学时数 4 使用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农业政策学》孔祥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主要教学参考书书名作者出版时间及出版社《农业政策学》《政策学》钟甫宁李兰英2013年,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中国农业出版社说明:本页用于一门课程实施方案的整体设计。
表中()选项请打“√”。
章节名称导论授课方式讲授授课时数 1 授课方法和手段以教师讲授的板书内容为主,并同时组织相应习题。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政策的概念、特点,以及政策科学的内容;掌握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对全书的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1.1政策与政策科学1.2 政策与农业发展1.3 本书的框架结构和特色教学重点难点什么是政策,政策科学的内容。
了解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教学过程设计1、用案例分析引入新课;2、讲授新课;3、重点让学生理解农业政策的基本内容,以及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4、课堂小结;5、布置思考题。
作业讨论辅导案例分析:我国农业政策的作用参考资料1. 钟甫宁主编:《农业政策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2. 李兰英主编:《政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课后小结章节名称第一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授课方式讲授授课时数 1 授课方法和手段以教师讲授的板书内容为主,并同时组织相应习题。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农业贡献的内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的含义;掌握农业的概念、特点;理解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2.1农业的贡献2.2农业的地位及其演变2.3城乡统筹与农业发展教学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是要掌握农业的概念、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1、用案例分析引入新课;2、讲授新课;3、重点让学生理解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与农业发展的关系;4、课堂小结;5、布置思考题。
作业讨论辅导教材的课后思考题参考资料1. 钟甫宁主编:《农业政策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2. 李兰英主编:《政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课后小结章节名称第二章农业政策分析框架授课方式讲授授课时数 1 授课方法和手段以教师讲授的板书内容为主,同时组织相应习题。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政策的概念、构成、特征、类型以及形成机制,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策干预的必要性、前提条件和局限性;了解农业政策的目标及其历史沿革、演变规律;了解政策分析方法的内涵和具体模型。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2.1政策体系与形成机制2.2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2.3 农业政策的内涵、类型和主要分析方法2.4中国农业政策的目标沿革、现状与发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策干预的必要性、前提条件和局限性。
难点:政策分析方法的内涵和具体模型。
教学过程设计1、复习上次课的内容引入新课;2、讲授新课;3、重点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策干预的必要性、前提条件和局限性;4、课堂小结;5、布置思考题。
作业讨论辅导课后思考题参考资料1. 钟甫宁主编:《农业政策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2. 李兰英主编:《政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课后小结章节名称第三章农业政策制定授课方式讲授授课时数 1 授课方法和手段以教师讲授的板书内容为主,同时组织相应习题。
教学目的及要求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公共政策制定的含义、理论依据和原则;了解公共政策的系统构成。
同时掌握农业政策问题的确认和农业政策议程,熟悉农业政策方案规划及合法化。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3.1 公共政策制定概述3.2 农业政策问题的确定3.3农业政策议程3.4 农业政策方案规划3.5 农业政策的合法化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农业政策问题的确认和农业政策议程。
难点:农业政策方案规划及合法化。
教学过程设计1、复习上次课的内容引入新课;2、讲授新课;3、重点掌握农业政策问题的确认和农业政策议程;4、课堂小结;5、布置思考题。
作业讨论辅导课后思考题参考资料1. 钟甫宁主编:《农业政策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2. 李兰英主编:《政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课后小结章节名称第四章农业政策执行授课方式讲授授课时数 1 授课方法和手段以教师讲授的板书内容为主,同时组织相应习题。
教学目的及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了解政策执行理论的演变和农业政策执行的常用的模型;认识农业政策执行的资源条件和影响因素;熟悉农业政策执行的具体过程;掌握农业政策执行的含义、特点和意义。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4.1 农业政策执行概述4.2农业政策执行的主要理论4.3农业政策执行的资源条件和影响因素4.4 农业政策执行的具体过程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政策执行理论的演变和农业政策执行的常用的模型;认识农业政策执行的资源条件和影响因素。
难点:熟悉农业政策执行的具体过程;掌握农业政策执行的含义、特点和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1、复习上次课的内容引入新课;2、讲授新课;3、重点掌握农业政策执行的含义、特点和意义;4、课堂小结;5、布置思考题。
作业讨论辅导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 钟甫宁主编:《农业政策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2. 李兰英主编:《政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课后小结章节名称第五章农业政策评估授课方式讲授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和手段以教师讲授的板书内容为主,同时组织相应习题。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学习这一章,学生应该掌握农业政策评估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工具;了解农业政策评估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农业政策评估的定义、内容、类型、功能、过程、原则、标准和程序;辨识政策评估与政策监控、控制和政策调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5.1农业政策评估概述5.2 农业政策评估的功能、原则和标准5.3农业政策评估的内容与方法5.4 农业政策评估的程序5.5 农业政策监控、控制和调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农业政策评估的定义、内容、类型、功能、过程、原则、标准和程序。
难点:辨识政策评估与政策监控、控制和政策调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设计1、复习上次课的内容引入新课;2、讲授新课;3、重点掌握农业政策评估的定义、内容、类型、功能、过程、原则、标准和程序;4、课堂小结;5、布置思考题。
作业讨论辅导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 钟甫宁主编:《农业政策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2. 李兰英主编:《政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课后小结章节名称第六章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授课方式讲授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和手段以教师讲授的板书内容为主,同时组织相应习题。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学习本章,让学生清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思路;了解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发展历程;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态势;熟悉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阶段挑战;掌握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内容。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6.1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发展历程6.2家庭承包经营的优势及成效6.3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缺陷与阶段挑战6.4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6.5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熟悉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阶段挑战;掌握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内容。
难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1、复习上次课的内容引入新课;2、讲授新课;3、重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阶段挑战;掌握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内容;4、课堂小结;5、布置思考题。
作业讨论辅导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 钟甫宁主编:《农业政策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2. 李兰英主编:《政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课后小结章节名称第七章农业法律体系授课方式讲授授课时数 1 授课方法和手段以教师讲授的板书内容为主,同时组织相应习题。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学习这一章,让学生了解发达国家农业法律体系构成框架;理解法律与政策的关系以及农业法律与农业政策的关系;掌握农业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掌握我国农业法律体系发展演进中的主要问题。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7.1 农业法律与农业政策概述7.2 农业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框架7.3 中国农业法律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农业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掌握我国农业法律体系发展演进中的主要问题。
难点:我国农业法律体系发展演进中的主要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1、复习上次课的内容引入新课;2、讲授新课;3、重点掌握农业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掌握我国农业法律体系发展演进中的主要问题;4、课堂小结;5、布置思考题。
作业讨论辅导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 钟甫宁主编:《农业政策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2. 李兰英主编:《政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课后小结章节名称第八章农业土地政策授课方式讲授授课时数 1 授课方法和手段以教师讲授的板书内容为主,同时组织相应习题。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学习本章,使学生了解农业土地和农业土地政策的概念;熟悉农业土地流转政策的变迁历史、流转概况;掌握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政策的变迁过程、政策效果和最近的变化;掌握耕地保护的政策体系和效果。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8.1 农业土地与农业土地政策8.2 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政策8.3农业土地流转政策8.4 耕地保护政策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政策的变迁过程、政策效果和最近的变化;掌握耕地保护的政策体系和效果。
难点: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政策的变迁过程、政策效果和最近的变化。
教学过程设计1、复习上次课的内容引入新课;2、讲授新课;3、重点掌握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政策的变迁过程、政策效果和最近的变化;掌握耕地保护的政策体系和效果;4、课堂小结;5、布置思考题。
作业讨论辅导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 钟甫宁主编:《农业政策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2. 李兰英主编:《政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课后小结章节名称第九章农业金融政策授课方式讲授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和手段以教师讲授的板书内容为主,同时组织相应习题。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学习本章,使学生学习农业金融政策的经验;认识农业金融政策的成效;了解农业金融政策的沿革;掌握农业金融的概念、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与主要研究方法。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9.1农业金融政策的概念、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9.2农业金融政策的沿革9.3农业金融政策的成效9.4 农业金融政策的经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农业金融的概念、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与主要研究方法;难点:农业金融的政策工具与主要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