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礼仪之方桌座位的排列]中餐圆桌座位安排图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宴会餐桌座次安排正式宴会开始前的准备工作之一,就是要安排席位.西餐座次安排和中餐有很大不同. 情况不同,座次也有不同的,下面就中西餐餐桌座次安排作一番了解.中餐宴席座次安排细则中餐的席位排列,关系到来宾的身份和主人给予对方的礼遇,所以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1.桌次排列在中餐宴请活动中,往往采用圆桌布置菜肴、酒水。
排列圆桌的尊卑次序,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由两桌组成的小型宴请。
这种情况,又可以分为两桌横排和两桌竖排的形式。
当两桌横排时,桌次是以右为尊,以左为卑。
这里所说的右和左,是由面对正门的位置来确定的。
当两桌竖排时,桌次讲究以远为上,以近为下。
这里所讲的远近,是以距离正门的远近而言。
第二种情况,是由三桌或三桌以上的桌数所组成的宴请。
在安排多桌宴请的桌次时,除了要注意“面门定位”、“以右为尊”、“以远为上”等规则外,还应兼顾其他各桌距离主桌的远近。
通常,距离主桌越近,桌次越高;距离主桌越远、桌次越低.在安排桌次时,所用餐桌的大小、形状要基本一致。
除主桌可以略大外,其他餐桌都不要过大或过小.为了确保在宴请时赴宴者及时、准确地找到自己所在的桌次,可以在请柬上注明对方所在的桌次、在宴会厅入口悬挂宴会桌次排列示意图、安排引位员引导来宾按桌就坐,或者在每张餐桌上摆放桌次牌(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2.位次排列宴请时,每张餐桌上的具体位次也有主次尊卑的分别。
排列位次的基本方法有四条,它们往往会同时发挥作用.方法一,是主人大都应面对正门而坐,并在主桌就坐。
方法二,是举行多桌宴请时,每桌都要有一位主桌主人的代表在座。
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有时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
方法三,是各桌位次的尊卑,应根据距离该桌主人的远近而定,以近为上,以远为下。
方法四,是各桌距离该桌主人相同的位次,讲究以右为尊,即以该桌主人面向为准,右为尊,左为卑。
另外,每张餐桌上所安排的用餐人数应限在10人以内,最好是双数。
比如,六人、八人、十人。
人数如果过多,不仅不容易照顾,而且也可能坐不下。
中餐座次礼仪示意图1、吃中餐首先要注意筷子的使用。
中式餐饮的主要进餐工具是筷子,标准的握筷姿势。
过高或过低握筷,或者变换指法握筷都是不规范的。
在使用筷子夹菜时不要在菜肴上乱挥动,不要用筷子穿刺菜肴,不要将筷子含在口中,不要让菜汤滴下来,不要用筷子去搅菜,不要把筷子当牙签,不要用筷子指点别人。
需要使用汤匙时,应先将筷子放下。
2、其次要注意自己的吃相。
进餐要文雅,不要狼吞虎咽,每次进口的食物不可过大,应小块华夏酒报中国酒业风向标小口地吃。
在品尝已入口的食物与饮料时,要细嚼慢品,最好把嘴巴闭起来,以免发出声响。
喝汤时,不要使劲地嘬,如汤太热,可稍候或用汤勺,切勿用嘴去吹。
食物或饮料一经入口,除非是骨头、鱼刺、菜渣等,一般不宜再吐出来。
需要处理骨刺时,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掩嘴,用筷子取出放在自己的餐盘或备用盘里,勿置桌上。
口中有食物,勿张口说话,如别人问话,适值自己的口中有食物,要等食物咽下后再回话。
整个进餐过程中,要热情与同桌人员交谈,眼睛不要老盯着餐桌,显示出一副贪吃相。
3、最后要注意牙签的使用。
正式宴会中,不宜当众使用牙签,更不可用指甲剔牙缝中的食物,如果感觉有必要时,可以直接到洗手间去除掉。
在餐桌上必须用牙签时,最好用手捂住嘴轻轻剔,而边说话边剔牙或边走跑边剔牙都不雅观。
以右为尊:通常情况下,主人请客吃饭的时候,要按照“右高左低”的角度来安排大家的座位,一般视为右边为上座,左边为下座。
主人应该让客人坐在靠右边的位置,然后主人陪坐在左边,因为中国的餐厅上菜的时候往往是顺时针上菜,这样的话,一盘菜上来,按照顺时针的顺序,客人可以先一步尝到美味,然后主人再品菜。
以中间的座位为上座:在餐厅就餐的时候,如果同行的人比较少,大家都不知道怎样入座时,通常是以中间的座位为上座,然后两侧其他的人为下座。
例如和领导出去吃饭,这个时候可以主动请上司坐在中间的位置,然后你们几个下属坐在两边比较合适一些;或者是平常和家里的人出去吃饭,要让长辈坐在中间的位置,千万不能妄自尊大,抢先一步坐在上面,那样只会被旁边的人嘲笑。
宴会餐桌座次安排正式宴会开始前的准备工作之一,就是要安排席位.西餐座次安排和中餐有很大不同。
情况不同,座次也有不同的,下面就中西餐餐桌座次安排作一番了解.中餐宴席座次安排细则中餐的席位排列,关系到来宾的身份和主人给予对方的礼遇,所以是一项重要的内容.1.桌次排列在中餐宴请活动中,往往采用圆桌布置菜肴、酒水。
排列圆桌的尊卑次序,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由两桌组成的小型宴请。
这种情况,又可以分为两桌横排和两桌竖排的形式。
当两桌横排时,桌次是以右为尊,以左为卑.这里所说的右和左,是由面对正门的位置来确定的.当两桌竖排时,桌次讲究以远为上,以近为下。
这里所讲的远近,是以距离正门的远近而言。
第二种情况,是由三桌或三桌以上的桌数所组成的宴请.在安排多桌宴请的桌次时,除了要注意“面门定位”、“以右为尊”、“以远为上”等规则外,还应兼顾其他各桌距离主桌的远近。
通常,距离主桌越近,桌次越高;距离主桌越远、桌次越低.在安排桌次时,所用餐桌的大小、形状要基本一致.除主桌可以略大外,其他餐桌都不要过大或过小.为了确保在宴请时赴宴者及时、准确地找到自己所在的桌次,可以在请柬上注明对方所在的桌次、在宴会厅入口悬挂宴会桌次排列示意图、安排引位员引导来宾按桌就坐,或者在每张餐桌上摆放桌次牌(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2.位次排列宴请时,每张餐桌上的具体位次也有主次尊卑的分别。
排列位次的基本方法有四条,它们往往会同时发挥作用。
方法一,是主人大都应面对正门而坐,并在主桌就坐.方法二,是举行多桌宴请时,每桌都要有一位主桌主人的代表在座。
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有时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方法三,是各桌位次的尊卑,应根据距离该桌主人的远近而定,以近为上,以远为下。
方法四,是各桌距离该桌主人相同的位次,讲究以右为尊,即以该桌主人面向为准,右为尊,左为卑。
另外,每张餐桌上所安排的用餐人数应限在10人以内,最好是双数。
比如,六人、八人、十人。
人数如果过多,不仅不容易照顾,而且也可能坐不下.根据上面四个位次的排列方法,圆桌位次的具体排列以分为两种具体情况。
中国宴席餐桌上的座次是怎么排的一、宴会礼仪( 1)座位的礼仪一般的宴会,除自助餐、茶会及酒会外,主人一定安排客人的席次,不可以以随意坐的方式,惹起主客及其余客人的不满。
特别有外交使团的场合,大使及代表之间,前后有序,绝不相让。
兹就桌次的次序和每桌座位的尊卑,分述如次,以供读者参照。
( 2)桌次的次序一般家庭的宴会,饭厅置圆桌一台,自无桌次次序的划分,但假如宴会设在饭馆或礼堂,圆桌两桌,或两桌以上时,则一定定其大小。
其定位的原则,以背对饭厅或礼堂为正位,以右旁为大,左旁为小,如场所排有三桌,则以中间为大,右旁次之,左旁为小。
(3)席次的安排来宾邀妥后,一定安排客人的席次。
当前我国以中餐圆桌款宴,有中式及西式两种席次的安排。
两种方式不一,但基来源则同样。
一般而言,一定注意以下原则:1、以右为尊,前述桌席的安排,已述及尊右的原则,席次的安排、亦以右为尊,左为卑。
故如男女主人并座,则男左女右,以右为大。
如席设两桌,男女主人分开主持,则以右桌为大。
来宾席次的安排亦然,即以男女主人右边为大,左边为小。
2、职位或地位高者为尊,高者座上席,依职位高低,即官阶高低定位,不可以超越。
3、职位或地位同样,则一定依官职传统习惯定位。
4、恪守外交老例,依各国的老例,当一国政府的首长,如总统或总理款宴外宾时,则外交部长的排名在其余各部部长以前。
5、女士以夫为贵,其排名的次序,与其丈夫同样。
即在众多来宾中,男主宾排第一位,其夫人排第二位。
但如邀请对象是女宾,因她是某部长,而这位1 / 3先生官位不显,比如是某大企业的董事长,则一定排在全部部长以后,夫不见得与妻同贵。
6、与宴来宾有政府官员、社会集体领袖及社会贤能参加的场合,则依政府官员、社会集体领袖、社会贤能为序。
7、欧佳人士视宴会为交际最正确场合,故席位采分座之原则,即男女分座,排位时男女互为间隔。
夫妻、父女、母子、兄妹等一定分开。
若有外宾在坐,则华人与外宾杂坐。
8、恪守社会伦理,长幼有序,师生有别,在非正式的宴会场合,尤应烙遵。
看4张图,学会餐桌座次,通透!
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尊礼,重礼,我们作为中华子孙,应该继承这种优良传统,以下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国餐桌礼仪常识之一——坐次!
坐次
坐次
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
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酒席坐次图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酒席坐次图2
如果你是主人,你应该提前到达,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并为来宾引座。
如果你是被邀请者,那么就应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
拿银行系统举例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老板出席的话,你应该将老板引至主座,请客户最高级别的坐在主座左侧位置。
除非这次招待对象的领导级别非常高。
中餐座位礼仪知识中餐座位礼仪1宴请时,每张餐桌上的具体位次也有主次尊卑的分别。
排列位次的基本方法有四条,它们往往会同时发挥作用。
方法一,是主人大都应面对正门而坐,并在主桌就坐。
方法二,是举行多桌宴请时,每桌都要有一位主桌主人的代表在座。
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有时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
方法三,是各桌位次的尊卑,应根据距离该桌主人的远近而定,以近为上,以远为下。
方法四,是各桌距离该桌主人相同的位次,讲究以右为尊,即以该桌主人面向为准,右为尊,左为卑。
另外,每张餐桌上所安排的用餐人数应限在10人以内,最好是双数。
比如,六人、八人、十人。
人数如果过多,不仅不容易照顾,而且也可能坐不下。
根据上面四个位次的排列方法,圆桌位次的具体排列可以分为两种具体情况。
它们都是和主位有关。
第一种情况:每桌一个主位的排列方法。
特点是每桌只有一名主人,主宾在右首就坐,每桌只有一个谈话中心。
第二种情况:每桌两个主位的排列方法。
特点是主人夫妇在同一桌就坐,以男主人为第一主人,女主人为第二主人,主宾和主宾夫人分别在男女主人右侧就坐。
每桌从而客观上形成了两个谈话中心,如图9-5和如图9-6。
如果主宾身份高于主人,为表示尊重,也可以安排在主人位子上坐,而请主人坐在主宾的位子上。
为了便于来宾准确无误地在自己位次上就坐,除招待人员和主人要及时加以引导指示外,应在每位来宾所属座次正前方的桌面上,事先放置醒目的个人姓名座位卡。
举行涉外宴请时,座位卡应以中、英文两种文字书写。
中国的惯例是,中文在上,英文在下。
必要时,座位卡的两面都书写用餐者的姓名。
排列便餐的席位时,如果需要进行桌次的排列,可以参照宴请时桌次的排列进行。
位次的排列,可以遵循四个原则。
一是右高左低原则两人一同并排就坐,通常以右为上座,以左为下座。
这是因为中餐上菜时多以顺时针方向为上菜方向,居右坐的因此要比居左坐的优先受到照顾。
二是中座为尊原则三人一同就坐用餐,坐在中间的人在位次上高于两侧的人。
中餐座位礼仪知识中餐座位礼仪1(一)由多桌组成的宴请桌次排序在安排多桌宴请的桌次时,除了要注意“面门定位”、“以右为尊”、“以远为上”等规则外,还应兼顾其他各桌距离主桌的远近。
通常,距离主桌越近,桌次越高;距离主桌越远、桌次越低。
在安排桌次时,所用餐桌的大小、形状要基本一致。
除主桌可以略大外,其他餐桌都不要过大或过小。
为了确保在宴请时赴宴者及时、准确地找到自己所在桌次,可以在请柬上注明对方所在的.桌次、在宴会厅入口悬挂宴会桌次排列示意图、安排引位员引导来宾按桌就坐,或者在每张餐桌上摆放桌次牌(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二)单主人宴请时的位次排序在本排法中,以主人为主心,住房其余座位和客房人员各自按“以右为贵”原则一次按“之”字形飞线排列,同时要做到主客相间。
(三)男女主人共同宴请时的座次排序男女主人共同宴请时的排序是一种主副相对、以右为贵的排列。
男主人坐上席,女主人位于男主人的对面。
宾客通常随男女主人,按右高左低顺序依次对角飞线排列,同时要做到主客相间。
国际惯例是男主宾安排在女主人右侧,女主宾安排在男主人右侧。
(四)同性别双主人宴请时的座次排序第一、第二主人均为同性别人士或正式场合下宴请时用的方法,是一种主副相对、按“以右为贵”的原则依次按顺时针排列,同时要做到主客相间。
中餐座位礼仪21.左低右高:當两人一同并排就座时,通常以右为上座,以左为下座。
这是因为中餐上菜时多以顺时针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优先受到照顾。
2.中座为尊:三人一同就餐时,居中坐者在位次上要高于在其两侧就座之人。
3.面门为上:倘若用餐时,有人面對正门而坐,有人背對正门而坐,依照礼仪惯例则应以面對正门者为上坐,以背對正门者为下座。
4.观景为佳:在一些高档餐厅用餐时,在其室内外往往有优美的景致或高雅的演出,可供用餐者观赏,此时应以观赏角度最佳处为上座。
5.临墙为好:在某些中低档餐厅用餐时,为了防止过往侍者和食客的干扰,通常以靠墙之位为上座,靠过道之位为下座。
就一张餐台的具体座位来说,目前中餐通行的规范是:主人座于上方的正中,主宾在其右,副主宾居其左,其他与宴者依次按从右至左、从上向下排列,如图一示:
图一 1
2 3 1.第一主人 3.夫人或副主宾
7 8 2.主宾 4.第二主人
9 10 5、6.副主宾 7-10.陪同等
6 5
4
门
台湾等省区的流行模式则如图二、图三所示:
图二(单一主人)
1
2 3 1.主宾
4 5 2-11.宾客依次排列
12.主人
6 7
8 9
10 11
12
门
图三(男女主人)
1
3 2 1.主宾
5 4 2-10.宾客依次排列
7 6 11.男主人
9 8 12.女主人
11 10
12
门
宴席位次的设定,既属约定俗成,故其时空差异性较大,而依我国时下理念习尚,则首论职务尊卑,次叙年齿,后及性别(先女后男),以示重女观念)。
当然,这都是首席座位确定之后始循行的一般模式。
中餐宴会的席位如何排列到本人.让大家心中有数。
宴会席位安排常规与方式如下:①圆桌的排法.一般主人通常坐在面向餐厅主门,能纵观全局的位置.第二主人与主人相对而坐。
按照右为上的原则,主人的右侧为第一宾客.左侧为第二宾客,第二主人左右两侧亦同,分别安排第三、第四宾客。
其他随员或翻译则坐于其他的席位上。
②条形桌的排法,一般主人的右侧安排第一宾客.左侧安排第三宾客,而第二主人的右侧安排第二宾客,左侧安排第四宾客.如桌子一面是单数时,主人和第二主人可以相对而坐.双数时主人和第二主人交叉斜对而坐谈话更方便,其他则不变。
条形桌的桌面比较宽时,为方便交谈,可以采取圆桌的排列形式,主人两侧分别坐第一和第二宾客,第二主人两侧分别坐第三和第四宾客,其他亦同。
③同桌上其他人员的席位安排,依据礼宾次序.以离主人座位远近和上菜次序而定。
主宾双方交叉排列。
④如夫人出席.通常把女方排在一起,即主宾坐男主人名侧,其夫人坐女主人(第二主人)右侧。
如女主人不出席,则将夫人安排在男主人的左侧。
⑤两桌以上的宴会.其他各桌第一主人的位置可以与主桌主人相同,也可以以面对主桌的位置为主位。
桌次安排以离主桌位置远近而定.右高左低。
桌数较多时不但要摆席签,而且要摆桌次牌(请欧美客人的宴会不设13号桌)。
⑥礼宾次序是排席位的主要依据。
在排席位之前,要将出席宴会主、客双方人员的姓名,分别按礼宾次序开列出来,一般根据职务排列。
译员通常安排在主宾的右侧。
⑦安排席位时,除依据礼宾次序外,还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
例如:外交多边活动中,应注意客人之间的政治关系,关系紧张者,避免排在一起。
此外,可以将语言相同、工作性质相同、性别相同或身份大致相同的宾客安排在一起。
中餐礼仪注意事项1.桌次安排按照惯例,首先摆设主桌的位置,一般主桌应摆在最显眼的地方;其次,排列其他桌次,各桌次地位高低是以离主桌的远近和左右确定的。
桌次排列的规则大致有以下几种:(1)两桌的小型宴请,可以采取两桌横排或两桌坚排的形式。
[中餐礼仪之方桌座位的排列]中餐圆桌座位安排图
中餐中方桌座位的排列是整个中国饮食礼仪中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中餐礼仪之方桌座位的排列文章内容。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中餐礼仪之方桌座位的排列
1、中餐宴会的桌次排列决定餐桌高低次序的原则是:
主桌排定之后,其余桌次的高低以离主桌的远近而定,近者为高,远者为低;平行者以右桌为高,左桌为低。
在正式的宴会厅内安排桌次时,主要有以下几条规矩:以右为上:即各桌横向并列时,以面对宴会厅正门时为准,右侧的餐桌高于左桌的餐桌。
以远为上:即各桌纵向排列时,以距离宴会厅正门的远近为准,距其愈远,餐桌的桌次越高。
居中为上:即各桌围绕在一起时,居于正中内的那张餐桌应为主桌。
临台为上:即宴会厅内若有专用的讲台时,应当背靠讲台的餐桌为主桌。
若宴会厅内没有专用讲台,有时也可以背临主要画幅的那张餐桌为主台。
常见的排列方法参见图:图中圆圈里的序号就是桌次的高低序号。
2、中餐宴会的位次排列宴请时,每张餐桌上的具体位次也有主次尊卑的分别。
排列位次的基本方法有四条,它们往往会同时发挥作用。
方法一,主人在主桌面对正门之位就坐。
所谓“面门为主”:是指在每一张餐桌上,以面对宴会厅正门的正中那个座位为主位,通常应请主人在此就座。
若宴会厅无正门,则一般以面对主屏风的正中的那个座位为主位。
方法二,多桌宴请时,每桌都要有一位主人的代表在座。
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有时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
所谓“各桌同向”:指在举行大型宴会时,其他各桌的主陪之位,均应与主桌主位保持同一方向。
方法三,各桌位次的尊卑,以距离该桌主人的远近而定,以近为上,以远为下。
方法四,各桌距离该桌主人相同的位次,讲究以右为尊。
所谓“右高左低”:是指在每张餐桌上,除主位之外,其余座位位次的高低,应以面对宴会厅正门时为准,右侧的位次高于左侧的位次。
如果就某一侧的座位而言,距离主位越近,位次越高。
一般情况之下,可将主宾排在主人右手,而将主宾夫人排在其左手。
主人的夫人则往往被安排在主宾的右侧就座。
另外,每张餐桌上所安排的用餐人数应限在10人以内,最好是双数。
比如,六人、八人、十人。
人数如果过多,不仅不容易照顾,而且也可能坐不下。
根据上面四个位次的排列方法,圆桌位次的具体排列可以分为两种具体情况。
它们都是和主位有关。
第一种情况:每桌一个主位的排列方法。
特点是每桌只有一名主人,主宾在右手就坐,每桌只有一个谈话中心。
第二种情况:每桌两个主位的排列方法。
特点是主人夫妇在同一桌就坐,以男主人为第一主人,女主人为第二主人,主宾和主宾夫人分别在男女主人右侧就坐。
每桌从而客观上形成了两个谈话中心,如图。
如果主宾身份高于主人,为表示尊重,也可以安排在主人位子上坐,而请主人坐在主宾的位子上。
中餐礼仪之坐位的次序排列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
在这自古为礼仪之邦,讲究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中国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千百年的演进,终于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进餐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
饮食礼仪因宴席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
古代的饮食礼仪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
而现代饮食礼仪则简化为:主人,客人了。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
赴宴守时守约。
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然后入座:这个“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饮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
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
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
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右手边为3、5、7。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中餐礼仪之方桌座位的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