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技术规范
- 格式:pdf
- 大小:5.99 MB
- 文档页数:90
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光伏发电站是指利用光伏发电技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设备。
光伏发电站的施工规范是保证光伏发电站建设过程中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文件。
下面是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的内容,包括场地选址、设备选型、安装、接线、调试等方面。
一、场地选址1. 光伏发电站应选址在无阴影遮挡、阳光辐射充足的开阔场地,地势平坦,无浸润地带,远离易受干扰的地区。
2. 场地应具备良好的土壤承载能力和排水条件,并且具备便捷的电力和通信接入条件。
二、设备选型1. 光伏发电站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光伏模块、逆变器等设备,且设备应具备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2. 设备选型应充分考虑场地条件、负荷要求和经济性,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能够满足光伏发电站的长期运行需求。
三、安装1. 光伏模块的安装应牢固可靠,模块之间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着火、断裂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2. 逆变器的安装应符合生产厂家的要求,且应安装在通风良好、干燥无尘的地方,避免与其它设备和通风口的遮挡。
四、接线1. 光伏模块与逆变器之间的DC电缆和交流计量箱之间的AC电缆应使用质量可靠的电缆,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布线。
2. 电缆应选择符合电流和电压等参数要求的规格,且应使用绝缘性能良好、阻燃性能符合要求的电缆。
3. 切勿令电缆过度弯曲或悬缆,避免损坏绝缘以及增加线路电阻。
五、调试1. 光伏发电站的调试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参数准确。
2. 调试过程中应测量光伏模块的输出电压、电流和功率,逆变器的输入和输出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并进行记录和比对。
3. 调试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电流过大、短路等意外情况。
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对光伏发电站的建设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规范,确保了光伏发电站的质量和安全。
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和长期稳定发电。
同时,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1总则1.0.1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优化国家能源结构,建立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推广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规范光伏发电站设计行为,促进光伏发电站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并网光伏发电站和l00kWp及以上的独立光伏发电站。
1.0.3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应进行接入电网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1.0.4光伏发电站设计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光伏组件 PV module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阳电池组合装置。
又称太阳电池组件(solar cell module)2.1.2光伏组件串 photovoltaic modules string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将若干个光伏组件串联后,形成具有一定直流电输出的电路单元。
2.1.3光伏发电单元 photovoltaic(PV)power unit光伏发电站中,以一定数量的光伏组件串,通过直流汇流箱汇集,经逆变器逆变与隔离升压变压器升压成符合电网频率和电压要求的电源。
又称单元发电模块。
2.1.4光伏方阵 PV array将若干个光伏组件在机械和电气上按一定方式组装在一起并且有固定的支撑结构而构成的直流发电单元。
又称光伏阵列。
2.1.5 光伏发电系统 photovoltaic(PV)power generation system利用太阳电池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
2.1.6 光伏发电站 photovoltaic(PV)power station以光伏发电系统为主,包含各类建(构)筑物及检修、维护、生活等辅助设施在内的发电站。
2.1.7辐射式连接 radial connection各个光伏发电单元分别用断路器与发电站母线连接。
青海电网光伏电站自动有功/电压无功控制(AGC/AVC )子站技术规范2013年6月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3)5. 硬件配置 (3)6. 控制对象和通信接口 (4)6.1. 逆变器 (4)62 SVC/SVG装置 (5)6.3. 升压站监控系统 (6)64 调度主站 (7)7. 软件功能 (8)8. AGC控制策略 (8)9. AVC控制策略 (9)10. 安全闭锁 (10)10.1. 设备闭锁 (10)10.2. 全站闭锁 (10)11. 性能指标 (11)12. 附录 (12)12.1. 主站下发有功控制指令编码 (12)12.2. 主站下发电压控制命令编码 (12)1. 范围1.1本技术规范为接入青海电网的光伏电站实施自动有功/电压无功控制子站的相关技术规范,内容包括控制方式、设备配置、软件功能、接口方式等其它事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964-201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Q/GDW 617-2011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DL/T 634.5101 —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IEC60870-5-101:2002 IDT )DL/T 634.5104 —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 网络访问(IEC 60870-5-104:2000 IDT)DL 451 —91循环式远动规约SD 325 —89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DL 755 —200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光伏发电站升压站(简称:升压站)在光伏发电站内,将一批逆变器发出的电能汇集后升压送出的变电站。
光伏电站施工规范光伏电站施工规范是指在建设光伏电站过程中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光伏电站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下面是关于光伏电站施工规范的一些内容,共计1000字:一、工程准备1. 光伏电站施工前需进行详细的工程规划和设计,包括选址、地形地貌、土壤以及光照条件的评估。
2. 确保施工现场周围环境没有明火和易燃物,安全通道畅通,并设置警示标志。
二、土地准备1. 光伏电站用地应平整,无碎石、坡度不能大于5%,确保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安装和维护。
2. 施工现场周围应铺设硬质路面,并设置防尘措施。
三、电气安装1. 光伏电站的电气装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保证电站的安全运行。
2. 在光伏电站中,要严格按照线路布线图进行电缆敷设,电缆沟需与场地表面保持一定的距离。
3. 对于光伏电池组件的电气连接,应使用符合标准的电缆、连接器和接线盒。
4. 光伏电池组件固定的螺栓和连接件应采用不锈钢材料,以防腐蚀和氧化。
四、光伏组件安装1. 在安装光伏组件之前,应检查组件的质量和完整性。
2. 光伏组件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组件的倾角和朝向正确。
3. 光伏组件的安装应采用可靠的连接件,并经过适当的预紧力。
4. 光伏组件与支架、地基的连接需要经过可靠的固定。
五、逆变器和箱变安装1. 逆变器和箱变的安装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且逆变器的安装要保持通风和冷却。
2. 逆变器和箱变及其连接线路应符合电气安全标准,确保电能的高效输出。
六、电网连接1. 光伏电站的并网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确保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安全可靠。
2. 并网过程中,应与供电部门保持紧密沟通,确保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定要求。
3. 并网后,应进行检测和试运行,以确保光伏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发电效率。
七、工程验收1. 光伏电站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逐级验收,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的验收。
2. 验收内容包括工程质量、安全性、设计是否符合规定标准等。
八、环境保护1. 光伏电站施工过程中,应减少土地破坏和生态破坏。
光伏电站一般安全技术规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是文章引言的重要部分,主要是介绍光伏电站一般安全技术规程的背景和重要性。
光伏电站是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设施,其建设和运行不仅对环境和能源产生积极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因此,制定一套全面的安全技术规程对于保障光伏电站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光伏电站一般安全技术规程,从安全意识、安全设备与装置以及应急预案与演练等方面详细阐述光伏电站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通过全面的规程和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光伏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光伏电站一般安全技术规程的制定和执行不仅有助于提高光伏电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能为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光伏发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本文旨在强调安全技术规程的重要性,以期为光伏电站的安全管理提供指导和支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对整篇文章内容的概括性描述,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文章的组成和主要内容。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部分包括以下内容: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首先对光伏电站这一特定领域进行概述,介绍光伏电站的背景和重要性。
接着,我们会详细解释本文的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最后,我们会明确阐述本文的目的和意义,为后续内容的阐述做好铺垫。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重点介绍光伏电站的安全意识,包括对安全概念的理解和重视程度。
我们将讨论光伏电站中需要使用的安全设备与装置,以确保设施安全可靠。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应急预案与演练的重要性,以应对紧急情况和灾害事件。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强调安全技术规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们还会展望光伏电站安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对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和展望。
最后,我们会再次强调结论,确保读者对本文的主要观点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1.3 目的编写本规程的目的在于确保光伏电站的安全运行,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光伏电站标准化规范最新版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光伏电站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运营的标准化规范也日益受到重视。
以下是最新版的光伏电站标准化规范的主要内容:1. 项目规划与设计:- 光伏电站的选址应考虑日照条件、地形地貌、环境影响等因素。
- 设计应遵循国家和地方的建筑、电气等相关标准和规范。
2. 组件与设备选择:- 选用的光伏组件应符合国家或国际标准,保证效率和质量。
- 逆变器、支架、电缆等辅助设备也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规范。
3. 施工与安装:-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 光伏组件的安装应保证其固定稳定,避免因风力、雪载等自然因素造成的损害。
4. 系统测试与验收:- 完成安装后,应进行全面的系统测试,包括电气性能测试和安全性能测试。
- 验收标准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确保电站的性能和安全。
5. 运营管理:- 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包括日常巡检、维护保养、故障处理等。
- 应定期对光伏电站进行性能评估,确保电站长期稳定运行。
6. 环境与社会责任:- 光伏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应遵循环境保护的原则,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
7. 技术更新与创新:- 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
- 支持研发和应用智能监控系统,实现电站的智能化管理。
8. 安全与应急响应:- 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
-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9. 质量保证与认证:- 光伏电站及其组件应通过国家认可的质量认证,确保产品质量。
-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电站的建设和运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10. 政策与法规遵循:- 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关于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营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 及时了解和适应政策变化,确保电站的合规性。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光伏电站的标准化规范也会不断更新和完善。
1总则1.0.1为保证光伏发电站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光伏发电站建设的安全可靠,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地面及屋顶并网型光伏发电站,不适用于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工程。
1.0.3光伏发电站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并制订专项应急预案。
1.0.4光伏发电站工程的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光伏组件PV module指具有封装及内部联接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的输出、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阳电池组合装置。
又称为太阳电池组件。
2.0.2光伏组件串PV string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将若干个光伏组件串联后,形成具有一定直流输出电压的电路单元。
简称组件串或组串。
2.0.3光伏支架PV supporting bracket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摆放、安装、固定光伏组件而设计的专用支架。
简称支架。
2.0.4方阵(光伏方阵)array(PV array)由若干个太阳电池组件或太阳电池板在机械和电气上按一定方式组装在一起并且有固定的支撑结构而构成的直流发电单元。
又称为光伏方阵。
2.0.5汇流箱combiner-box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将若干个光伏组件串并联汇流后接人的装置。
2.0.6跟踪系统tracking system通过机械、电气、电子电路及程序的联合作用,调整光伏组件平面的空间角度,实现对人射太阳光跟踪,以提高光伏组件发电量的装置。
2.0.7逆变器inverter光伏发电站内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设备。
2.0.8光伏发电站PV power station利用太阳电池的光生伏打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
2.0.9并网光伏发电站grid-connected PV power station直接或间接接人公用电网运行的光伏发电站。
3基本规定3.0.1开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在工程开始施工之前,建设单位应取得相关的施工许可文件。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设计技术规范目录第1章总则 (2)1.1 总则 (2)第2章性能保证 (2)2.1 整体要求 (2)2.2 设备技术规范 (2)2.2.1一般规定 (2)2.2.2组件 (2)2.2.3逆变器 (4)2.2.4支架 (5)2.2.5桥架 (8)2.2.6开关柜 (8)2.2.7电缆 (9)2.2.8防雷接地 (12)2.2.9 光伏电站监控 (12)2.3 总体设计 (12)2.3.1设计范围 (13)2.3.2标准及规程 (13)2.3.3光伏阵列布置 (13)2.3.4电气设备布置原则 (14)2.3.5并网点布置原则 (14)2.3.6站区管线布置 (14)第3章结构技术规范 (14)3.1 范围 (14)3.2 标准、规范和抗震措施 (15)3.3 主要建构筑物 (15)3.3.1建筑主要设计原则 (15)第1章总则1.1 总则●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建筑安装、调试、试验及总承包项下的其他工作应满足国家现行规程、标准和规范。
●太阳能并网光伏电站总的要求是:安全可靠、系统智能、功能完整、发电效率高,建设期间不影响项目所在正常生活。
承包方提供的设计、设备以及施工,必须满足本技术规范书规定的技术要求。
●所有图纸及文件均采用国际单位,语言为中文。
第2章性能保证2.1 整体要求(1)全站光伏组件总容量预计为524.12kWp,可根据现场情况酌情调整整体装机容量。
(2)承包方设备系统须满足站址自然环境极限值,包含但不限于气温、抗风、冰雹、防火、风沙、干旱、防洪、植被。
(4)光伏电站系统总效率(PR)不低于80%。
(5)光伏阵列必须保证冬至日早上9点至下午15点组件无阴影遮挡;(7)直流侧和交流侧电缆规格不得低于设计规范要求;2.2 设备技术规范2.2.1一般规定(1)本技术规范中通用部分各条款如与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有冲突,以专用部分为准。
(2)所选取的设备供方或制造商应能提供权威机关颁发的ISO 9000系列的认证书或等同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3)所选取的设备供方供方或制造商应提供产品全部有效的型式试验报告。
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技术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光伏电站的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工作,保障光伏电站的稳定运行和发电质量,制定本技术规范。
第二条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所有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工作,包括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系统、电池组系统等。
第三条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应遵循科学、公正、准确、可靠的原则。
第四条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的目的是评估光伏电站的发电能力、光伏组件的质量和效能,为光伏电站的设计、改造、运维和管理提供依据。
第五条光伏电站的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光伏电站发电效率、光伏组件输出功率、电池组放电功率、逆变器效率、各组件的完好率和温度变化等。
第六条光伏电站的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第七条光伏电站的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应定期进行,至少每年一次,检测结果应进行记录和分析,以确保电站的运行质量。
第二章检测方法第八条光伏电站的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应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包括现场检测、实验室测试和数据分析等。
第九条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的步骤应包括:检查设备运行状况、检测电站的发电能力、检测光伏组件的质量和效能、分析数据并得出评估结果。
第十条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应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方法,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数据分析与评估第十一条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的数据应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评估。
第十二条光伏电站性能评估应包括电站的发电效率和逆变器效率等指标,以及光伏组件的质量和效能,对电站运行状况进行评估。
第十三条光伏电站性能评估结果应包括评价报告和评价意见,对电站的运行质量和发电能力进行评估和指导。
第四章质量评估与改进措施第十四条光伏电站的性能评估结果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质量改进措施,并跟踪改进效果。
第十五条光伏电站的性能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光伏电站管理部门,并建立相关的改进方案。
第十六条光伏电站改进措施应包括设备维护保养、设备升级改造等,以提高电站的发电能力和运行质量。
光伏电站AGCAVC子站技术规范方案
一、AGC/AVC子站技术规范
1.AGV和AVC的定义
AGC/AVC子站是一种联合的逆变器,其中AGC代表自动稳定,AVC代
表自动调节。
用于控制太阳能发电站中的电力传输系统,以提高电厂的性
能和智能化管理。
2.AGC/AVC的功能
AGC/AVC子站负责太阳能发电站中电力系统的平衡,提供阻尼、调压、调频、余力等功能,以提高太阳能发电站的效率和安全性。
AGC/AVC子站还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它可以对电力系统
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可能发生的参数异常,并自动调节电力系统的
参数以实现最优性能。
其次,AGC/AVC子站可以实现网络容量的灵活控制,并通过网络控制
系统来控制网络工作状态,优先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AGC/AVC子站技术要求
(1)AGC/AVC子站的组成
AGC/AVC子站由控制系统、变流器、调谐器和电源等部分组成。
控制
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变流器主要用于实现功率控制,调谐器主要负责实
现频率调节,电源主要负责系统正常运行。
(2)AGC/AVC子站的参数设定
AGC/AVC子站应根据不同的太阳能发电站系统进行参数的设定,如控制系统的调节速率、保护参数、网络容量要求等。
光伏电站施工规范(全文)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 GB *****-201*光伏电站施工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of PV Power Station(报批稿)201×-××-××发布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光伏电站施工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of PV Power StationGB 500**-2011主编部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实行日期:2011年*月*日中国****出版社2011 北京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0]43号)的要求,中环光伏系统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召开了多次专题研讨会,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光伏电站施工技术的实践经验,与国际先进的标准进行了比较和借鉴。
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讨论和研究,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9章和3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土建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和系统调试、消防工程、环保与水土保持、安全和职业健康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环光伏系统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为了提高规范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在使用中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欠妥之处,请寄送中环光伏系统有限公司(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珠江路1号珠江壹号大厦50~53层,邮政编码210008)。
有关光伏电站的标准和规程、规范《晶体硅光伏(PV)方阵I-V特性的现场测量》GB/T 18210-2000《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GB/T 18479-2001《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GB/T 18911-2002《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 19939-2005《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Z 19964-2005《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GB/T 20046-2006《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1部分:结构要求》GB/T 20047.1-2006《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GB/T 20513-2006《光伏系统功率调节器效率测量程序》GB/T 20514-2006《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GB/T 2297-1989《光伏器件第1部分: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GB/T 6495.1-1996《光伏器件第2部分:标准太阳电池的要求》GB/T 6495.2-1996《光伏器件第3部分:地面用光伏器件的测量原理及标准光谱辐照度数据》GB/T6495.3-1996《晶体硅光伏度器件的I-V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GB/T 6495.4-1996《光伏器件第5部分:用开路电压法确定光伏(PV)器件的等效电池温度(ECT)》GB/T6495.5-1997《光伏器件第7部分:光伏器件测量过程中引起的光谱失配误差的计算》GB/T6495.7-2006《光伏器件第8部分: 光伏器件光谱响应的测量》GB/T 6495.8-2002《光伏器件第9部分:太阳模拟器性能要求》GB/T 6495.9-2006《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GB/T 9535-1998《太阳光伏能源系统图用图形符号》SJ/T 10460-1993《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保护-导则》SJ/T 11127-1997《光伏器件第6部分:标准太阳电池组件的要求》SJ/T 11209-1999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1 GB/T 18210-2000 晶体硅光伏(PV)方阵I-V特性的现场测量2 GB/T 18479-2001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3 GB/T 18911-2002 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4 GB/T 19939-2005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5 GB/Z 19964-2005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6 GB/T 20046-2006 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7 GB/T 20047.1-2006 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1部分:结构要求8 GB/T 20513-2006 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9 GB/T 20514-2006 光伏系统功率调节器效率测量程序10 GB/T 2297-1989 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11 GB/T 6495.1-1996 光伏器件第1部分: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12 GB/T 6495.2-1996 光伏器件第2部分:标准太阳电池的要求13 GB/T 6495.3-1996 光伏器件第3部分:地面用光伏器件的测量原理及标准光谱辐照度数据14 GB/T 6495.4-1996 晶体硅光伏度器件的I-V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15 GB/T 6495.5-1997 光伏器件第5部分:用开路电压法确定光伏(PV)器件的等效电池温度(ECT)16 GB/T 6495.7-2006 光伏器件第7部分:光伏器件测量过程中引起的光谱失配误差的计算17 GB/T 6495.8-2002 光伏器件第8部分: 光伏器件光谱响应的测量18 GB/T 6495.9-2006 光伏器件第9部分:太阳模拟器性能要求19 GB/T 9535-1998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20 SJ/T 10460-1993 太阳光伏能源系统图用图形符号21 SJ/T 11127-1997 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保护-导则22 SJ/T 11209-1999 光伏器件第6部分:标准太阳电池组件的要求1.《35~110 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2.《3~110 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程》(GB50060-92)3.《火力发电站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96)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6.《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7.《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8.《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85-939.《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SDJ-8710.《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12325-199011.《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SD 325-198912.GB/T 20321.1-2006 离网型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用逆变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13.GB/T 20321.2-2006 离网型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用逆变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
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GB50794−20121总则1.0.1为保证光伏发电站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光伏发电站建设的安全可靠,制定本规范.1.0。
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地面及屋顶并网型光伏发电站,不适用于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工程。
1。
0。
3光伏发电站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并制订专项应急预案。
1。
0.4光伏发电站工程的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光伏组件PV module指具有封装及内部联接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的输出、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阳电池组合装置.又称为太阳电池组件。
2。
0.2光伏组件串PV string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将若干个光伏组件串联后,形成具有一定直流输出电压的电路单元。
简称组件串或组串.2。
0.3光伏支架PV supporting bracket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摆放、安装、固定光伏组件而设计的专用支架。
简称支架。
2.0。
4方阵(光伏方阵)array(PV array)由若干个太阳电池组件或太阳电池板在机械和电气上按一定方式组装在一起并且有固定的支撑结构而构成的直流发电单元。
又称为光伏方阵。
2.0.5汇流箱combiner—box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将若干个光伏组件串并联汇流后接人的装置。
2.0.6跟踪系统tracking system通过机械、电气、电子电路及程序的联合作用,调整光伏组件平面的空间角度,实现对人射太阳光跟踪,以提高光伏组件发电量的装置. 2。
0。
7逆变器inverter光伏发电站内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设备。
2。
0.8光伏发电站PV power station利用太阳电池的光生伏打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
2。
0。
9并网光伏发电站grid—connected PV power station直接或间接接人公用电网运行的光伏发电站。
3基本规定3。
0。
1开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在工程开始施工之前,建设单位应取得相关的施工许可文件.2施工现场应具备水通、电通、路通、电信通及场地平整的条件。
《光伏电站建设规范》GB 50794-20121一般原则1.0.1为保证光伏电站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光伏电站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地面和屋顶并网光伏电站,不适用于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项目。
1.0.3光伏电站建设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并制定专项应急预案。
1.0.4光伏电站工程的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个术语光伏组件是指封装并内部连接的太阳能电池组合装置,能独立提供DC输出,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装置。
也被称为太阳能电池模块。
光伏组件串光伏串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多个光伏模块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一定DC输出电压的电路单元。
简称成分串或组串。
光伏支架为光伏发电系统中放置、安装和固定光伏组件而设计的专用支架。
简称括号。
2.0.4方阵(光伏方阵(PV array)DC发电单元由多个太阳能电池模块或太阳能电池板组成,这些太阳能电池模块或太阳能电池板以一定的方式机械地和电气地组装在一起,并具有固定的支撑结构。
又称光伏方阵。
接线盒汇流箱一种用于在光伏发电系统中串联和并联连接几个光伏模块的装置。
追踪系统追踪系统通过机械、电气、电子电路和程序的共同作用,可以调节光伏组件所在平面的空间角度,实现对人发出的太阳光的跟踪,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量。
逆变器逆变器光伏电站中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设备。
光伏电站光伏电站利用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系统。
并网光伏电站或者直接或间接连接到由公共电网运行的光伏电站。
3基本条款3.0.1开工前应满足以下条件:1 .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取得相关施工许可文件。
2.施工现场应具备水、电、路、通讯和场地平整条件。
3 .施工单位资质、特种作业人员资质、施工机械、建筑材料、计量器具等。
须报监理单位或施工单位审查。
4开工所需的施工图应通过会审;应完成设计交底;施工组织设计和主要施工方案已经批准;应确定项目划分和质量评定标准。
光伏发电规范引言: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污染的严重,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为了确保光伏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安全稳定,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全面讨论光伏发电规范的相关内容,以确保光伏发电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规范1.1 建筑物设计与选址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应优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并充分考虑选址的可行性和光照条件。
建筑物的屋顶、墙面等部位应进行结构承载力评估和合理规划,以确保光伏组件的安装和固定不会危及建筑物安全。
1.2 光伏组件的选型和安装在选用光伏组件时,应注意其质量、品牌和性能等因素,确保其具有稳定的发电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光伏组件的安装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设计要求,确保其在风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能够牢固稳定。
1.3 逆变器和电气系统设计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其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
电气系统的设计应保证连接正常、耐久可靠,并满足相关电气安全要求,如漏电保护、避雷保护等。
1.4 电缆敷设和布线规范电缆敷设和布线应符合电气安全规范,避免电缆短路、插头插座烧坏等安全问题。
同时,应合理规划电缆的长度和截面,减少线路损耗和发电效率的影响。
二、光伏发电系统运维规范2.1 系统巡检和维护光伏发电系统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检查组件的损坏、污染和连接是否正常。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组件,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2 清洁和除尘太阳能组件表面积累的灰尘或污染物会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因此应定期对组件进行清洁和除尘。
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和工具,避免对组件表面造成损害。
2.3 数据监测和分析光伏发电系统的数据监测和分析对于发现故障、优化运行和提高发电效率至关重要。
应安装合适的监测设备,收集、存储和分析光伏系统的各项数据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4 安全意识培训和应急预案为了保证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相关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意识培训,了解光伏系统的危险源和应急处理方法。
光伏电站设计施工技术规范一、概述随着户用及小型光伏电站建设业务的发展,为了让户用及小型光伏电站项目在运作中能够做到合理规范、安全适用、经济合理、长期可靠、确保质量,特编写本标准,以供参考。
建设户用及小型光伏电站应根据建设地点的地理、气候特征及太阳能资源条件,以及建筑的布局、朝向、日照时间、间距、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等进行组件阵列的规划设计,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光伏系统不应降低建筑本身或相邻建筑的日照标准。
二、引用标准和规范GB50797-2012《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Z19964-2005《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19064-2003《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B/T 12325-2008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 12326-2008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5543-2008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15945-2008《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50016-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JGJ203-2010《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JGJ/T264-2012《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Q/GDW617-2011《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Q/GDW618-2011《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测试规程》CGC∕GF0012009《400V以下低压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SJ/TH127-1997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压保护一导则GB/T9535-1998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GB/T18210-2000晶体硅光伏(PV)方阵I-V特性的现场测量GB/T18479-2001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GB/T19064-2003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B/T61727-1995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以上标准若有新版,请按新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