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分装成品称重管理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44.00 KB
- 文档页数:7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产品分装流程,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安全,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分装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分装设备管理、分装操作、质量控制、分装记录及档案管理等。
第三条本规定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合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执行;(二)安全第一原则:确保分装过程及产品安全,防止事故发生;(三)质量至上原则:保证分装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四)持续改进原则:不断优化分装流程,提高分装效率。
第二章原材料采购第四条原材料采购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执行,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第五条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
第六条采购部门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其产品质量稳定。
第七条原材料入库前,应由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第三章分装设备管理第八条分装设备应满足生产要求,确保分装过程顺利进行。
第九条分装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条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设备操作技能。
第十一条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分装过程安全、准确。
第十二条设备维修、保养及更换记录应详细记录,以便追溯。
第四章分装操作第十三条分装操作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保持操作环境整洁。
第十四条分装操作人员应按照分装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确保分装过程符合要求。
第十五条分装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分装操作人员应严格控制分装量,确保分装准确。
第十七条分装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交叉污染。
第五章质量控制第十八条质量检验部门应定期对分装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第十九条质量检验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进行检验。
第二十条质量检验部门应建立检验记录,详细记录检验结果。
第二十一条质量检验部门应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校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车间称重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车间称重管理工作,规范操作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车间内的各类称重工作,包括原料称重、成品称重等。
三、责任部门车间称重工作由生产部门负责,生产部门设立称重组,并由该部门指定的相关人员承担具体的称重工作。
四、称重设备1. 车间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称重设备,所有称重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确保称重结果的准确性。
2. 未经生产部门批准,不得私自更换、调整或维修称重设备。
3. 每次使用称重设备前,员工应进行自检和设备检查,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四、称重作业流程1. 员工在开始进行称重作业前,必须进行个人防护用品的穿戴,如手套、工作服等。
2. 员工应按照产品生产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称重设备,并按照称重记录表进行称重操作。
3. 称重过程中,员工应注意称重设备的稳定性,确保称重结果的准确性。
4. 称重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清理称重设备,保持设备清洁整洁。
五、称重管理1. 每次称重操作完成后,应将称重记录表交由现场主管进行审查签字确认。
称重记录表应如实记录称重设备编号、称重时间、称重物品名称、数量等信息。
2. 称重记录表应保存至少半年以上,以备日后查阅。
3. 若发现称重结果与实际出入较大,应及时上报生产部门,并停止使用该称重设备进行称重操作。
4. 生产部门应定期对称重作业进行抽查,并对称重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称重操作的准确性。
六、安全防护1. 在进行称重操作时,严禁进行其他无关操作,确保称重操作的专一性。
2. 在进行称重操作时,严禁烟火、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进入称重区域。
3. 称重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因挥发性气体造成的安全隐患。
4. 称重操作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称重设备的电源,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七、违规处罚1. 对于严重违反称重管理制度的员工,生产部门有权进行书面警告、停职甚至解聘的处罚。
2. 对于故意破坏称重设备或造成称重数据错误的情况,生产部门将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秤管理制度范文秤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秤管理,确保秤的正确计量,保障公平合理交易和产品质量安全,依法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在生产、经营和计量活动中使用的秤。
第三条基本原则1. 科学合理。
秤管理应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确保计量结果准确可靠。
2. 公开透明。
秤管理应对外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3. 法律依据。
秤管理应依法进行,依法履行管理职责。
4. 综合治理。
秤管理应与计量法规、质量管理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理体系。
第四条主管部门1. 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国家秤的管理监督工作。
2. 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本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秤管理监督工作。
第五条基本职责1. 秤生产者和经营者应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生产、经营符合计量准确性要求的秤,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2. 秤使用者应按照规定使用秤,并保证秤的计量结果符合准确性要求。
3.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秤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
第二章秤生产和经营管理第六条秤生产单位应具备相应的生产条件和技术能力,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生产符合计量准确性要求的秤。
第七条秤生产单位应确保所生产的秤具备以下基本要求:1. 资质齐全。
必须具备合法的企业法人资格和生产许可证。
2. 设备齐全。
必须具备完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
3. 技术过硬。
必须具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技术能力,能够生产高质量、高稳定性的秤。
4. 管理规范。
必须依法履行管理职责,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第八条秤经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经营条件和技术能力,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经营符合计量准确性要求的秤。
第九条秤经营单位应确保所经营的秤具备以下基本要求:1. 资质齐全。
必须具有合法的经营许可证。
2. 商品质量保证。
必须保证出售的秤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3. 服务规范。
必须提供合规、规范的售后服务。
生产称重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公司生产过程中称重环节的管理,规范称重操作,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涉及称重环节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仓储物流部门、质检部门等。
第三条称重管理应当遵循合理、准确、科学、可追溯的原则,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第四条公司称重管理工作应当依法合规,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操作。
第二章责任主体第五条公司生产部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称重环节进行管理,负责称重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证称重精度和准确性。
第六条仓储物流部门负责对产品称重过程中的称重记录进行管理和保存,确保称重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七条质检部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称重环节进行抽查和监督,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第八条公司管理部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称重管理制度进行审核和监督,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九条公司所有员工都要严格遵守本制度的相关规定,积极配合公司相关部门进行称重管理的工作。
第三章管理要求第十条公司生产过程中的称重设备应当有合格的计量器具证书,并按照要求进行定期检定和标定,保证称重精度。
第十一条公司应当制定称重操作规程,明确员工在称重过程中的操作流程和工艺要求,规范称重操作。
第十二条公司应当建立称重数据管理系统,对每次称重记录进行保存和备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第十三条公司应当配备专业的称重操作人员,对新员工进行培训,保证称重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第十四条公司应当建立称重设备使用和维护制度,定期对称重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五条公司生产部门应当定期对生产过程中的称重环节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称重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第十六条仓储物流部门应当对产品称重记录进行抽查,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十七条质检部门应当对产品称重数据进行抽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八条公司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称重管理制度进行审核和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称重规范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称重作业,确保称重数据准确可靠,维护企业利益和形象,保障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称重相关作业及人员。
三、责任主体1. 车间主任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
2. 称重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
3. 质量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称重操作。
四、管理要求1. 称重作业必须在专人指导下进行,严禁临时性操作。
2. 称量前应检查秤台平整度和秤重准确度。
3. 称重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证书。
4. 称重数据应及时记录记载,每日汇总并签字确认。
5. 称重信息应及时上传至系统,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
6. 称重结果应与实际物品一致,若有差异应立即停止作业并上报处理。
五、工作程序1. 称重前的准备a. 检查称重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准确度和稳定性。
b. 清理称重操作区域,确保无杂物干净整洁。
c. 检查待称重物品的数量和质量,确保与记录一致。
2. 称重操作a. 操作人员应佩戴相应的劳保用品,确保人身安全。
b. 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称重作业,确保操作过程安全顺畅。
c. 称量结束后,对称重结果进行核对和确认,确保准确无误。
3. 称重结果处理a. 称重结果应及时记录和汇总,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b. 如有异常数据,应及时上报质量部门,并停止相关操作。
c. 称重结果应在指定地点存档,并保留一定期限。
六、安全管理1. 称重作业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擅自变动或违规操作。
2. 秤台周围应设置警示标志,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3. 称重操作人员应注意人身安全,避免受伤或事故。
七、考核奖惩1. 对于称重操作人员,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考核,鼓励提高自身水平。
2. 称重操作人员若有违规行为或操作不当导致的损失,将按照公司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八、其他1. 对于特种作业许可证到期需重新进行培训和审核。
2. 公司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本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和修改。
以上为本公司称重规范管理制度,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务必严格按照执行,确保称重作业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称重规范管理制度内容一、概述为了规范称重过程,确保称重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保障产品质量和企业利益,制定本规范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称重环节的部门和人员。
二、责任部门1.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称重工作,保证产品质量。
2. 质量控制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称重过程,确保符合标准。
3. 物流部门:负责货物的称重和运输过程,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准确性。
三、称重设备管理1. 购置合格设备:公司必须购买经过检测合格的称重设备,确保准确性和稳定性。
2. 定期维护检测:称重设备需定期维护和检测,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3. 保证设备完好:对称重设备进行严格的保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完好和稳定性。
四、称重操作规范1. 操作流程标准化:明确称重操作流程,规范称重操作方式。
2. 人员培训:对从事称重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操作规范性。
3. 严格执行规定: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和标准进行称重操作,杜绝随意操作和失误。
4. 记录完整性:称重操作需做好记录,包括称重时间、数量、质量等信息,确保操作过程可追溯。
五、质量监督1. 日常检查:对称重过程进行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定期抽查:定期对称重过程进行抽查和监督,确保符合标准。
3. 质检报告:对称重过程进行质检报告,记录检查结果和处理情况。
六、违规处罚1. 一次警告:对于违反称重规范管理制度的人员,首次给予口头警告。
2. 二次警告:再次违规者给予书面警告。
3. 处罚:对于多次违规者,将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降职、奖金扣减等。
七、改进机制1. 持续改进:不断审查和改进称重规范管理制度,确保其有效性和实用性。
2. 借鉴经验:吸取其他公司的经验,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
3. 提高意识:加强员工的管理意识和质量意识,建立质量第一的理念。
八、总结称重规范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只有严格执行该制度,才能有效提高称重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确保产品质量和企业利益。
公司过磅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公司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等物资的称重过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准确无误,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物资的称重工作。
三、职责分工1. 生产部门负责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称重工作,并填写相应的称重记录;2. 仓库部门负责对成品的称重工作,并填写相应的称重记录;3. 质检部门负责对称重数据的核对和确认。
四、操作规程1. 原材料称重1.1 原材料进入公司仓库后,由仓库管理员进行验收,并记录原材料的种类、数量等信息;1.2 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将需要使用的原材料从仓库中取出,进行称重;1.3 称重前,应检查称重设备是否正常,确保称重准确;1.4 称重时应将原材料放置在称重台上,并确保称重数据与原材料信息匹配;1.5 称重后,填写称重记录,包括原材料名称、规格、重量等信息,并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1.6 称重记录应及时归档,便于查阅。
2. 半成品称重2.1 半成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称重操作,以便掌握半成品的生产状况;2.2 生产部门定期对半成品进行称重,并记录相关信息;2.3 称重记录应包括半成品名称、规格、重量、生产日期等信息,并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2.4 称重记录及时归档,便于查阅。
3. 成品称重3.1 成品生产完成后,由仓库管理员对成品进行称重,并填写称重记录;3.2 称重记录应包括成品名称、规格、重量、生产日期等信息,并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3.3 成品称重记录及时归档,便于查阅。
五、质量核查质检部门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称重数据进行核查,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如发现称重数据与实际物资不符,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并处理。
六、责任追究如因称重数据错误导致生产事故或质量问题,相关部门应负责追究责任,并作出相应处理。
七、附则1. 本管理制度于制定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修订,应经领导审批;2. 未尽事宜,由公司相关部门负责解释。
八、本管理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车间称重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车间生产过程中称重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保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车间各类称重设备的操作、管理和维护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称重设备包括:天平、 scales、计重器、吊秤、地磅等用于称量、计量和检测物料、产品重量的设备。
第四条车间称重操作应遵循准确、快速、节约、安全的原则。
二、操作管理第五条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称重知识和操作技能,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六条操作人员在进行称重操作前,应检查称重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有问题应及时报告车间主任。
第七条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称重,确保称重数据的准确性。
在称重过程中,不得随意调整称重设备的精度、重量等参数。
第八条称重数据应真实、完整、准确地记录在相应的记录表上,并签字确认。
记录表应保存至少一年。
第九条操作人员应定期对称重设备进行清洁、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条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称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质量管理第十一条车间主任应定期对称重设备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
第十二条发现称重设备存在问题或称重数据异常时,应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
第十三条车间主任应建立称重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采购、验收、使用、维护、校准、报废等环节的管理规定。
四、设备维护与保养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应定期对称重设备进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调整、校准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车间主任应定期对称重设备进行维修,确保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
第十六条当称重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联系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维修,确保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五、监督与考核第十七条车间主任应对操作人员的称重操作进行监督,确保操作规范、数据准确。
第十八条车间主任应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包括称重操作技能、设备维护保养知识等,对考核不合格者应进行培训和指导。
车间管理制度称重范文车间管理制度——称重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车间的称重工作,提高生产质量,制定本车间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车间及相关部门的称重工作。
第二条车间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制度的规定,开展称重工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合法。
同时车间应建立健全称重责任制和工作流程,切实提高称重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第三条称重工作应坚持科学、公正、公平的原则,保护称重工作的机密性和数据的可靠性。
第四条军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称重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管理、产品质量管理相衔接,形成相互支持的工作机制。
第二章称重设备的管理第五条车间应根据生产需要,配备适当的称重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称重设备的维护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应的培训,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知识。
第六条称重设备的准确性应定期检测,车间应建立相应的检测记录,并在设备使用前进行校准。
第七条称重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并经过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安全规范。
第八条称重设备的维修保养记录应详细完整,包括设备的故障情况、维修过程和维修结果等,应妥善保管并定期进行复查。
第九条车间应制定称重设备的使用规范,明确使用人员的职责和义务,禁止私自改动设备参数和设置。
第十条称重设备的存放和管理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和规范,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
第三章称重工作的流程第十一条车间应建立完善的称重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称重工作应在质量控制部门指导下进行。
第十二条称重工作的流程包括称重准备、称重操作、数据记录和称重结果的处理等环节。
涉及到的人员应按照职责要求,分工合作,确保称重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三条称重工作的数据记录应准确、完整,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记录应妥善保存,备查时间不少于两年。
第十四条称重结果应及时进行审核和处理,审批人员应对称重结果进行确认,并在验收合格后进行签字或盖章。
第十五条称重工作的记录和结果应定期进行复核和与产品质量相关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纠正。
成品称重管理规定
为稳定产品质量,杜绝不合格半成品流入下工序,通过称重加强生产过程控制,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结合公司胎实际情况,特制订如下规定:
一、重量标准的制定
半成品及成品重量标准由各生产厂提报,技术质量部负责修订下发。
规定下发后,生产厂必须严格执行。
对施工相同而重量标准存在异议的,各生产厂及时通知技术质量部,由技术质量部负责标定。
二、技术质量部称重:
1、技术质量部技术人员根据各自承包规格定期抽查各生产厂半成品尺寸及重量。
2、每周对一种规格(其中一种花纹)所有胶料半成品(胎面、胎侧、内衬层、三角胶、垫胶)进行称重,要求每种半成品尺寸、重量各测量、称重2组数据。
3、在称重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半成品要及时分析原因并反馈生产厂,协调生产厂及时整改,对重量、尺寸均不合格的半成品及时给予停用处理。
三、质量处称重:
质量处称重人员对各工厂成品胎重量进行抽查,每天统计称重合格率,对出现的重量不合格的外胎按《市场链索赔标准》对工厂进行索赔,并及时反馈生产厂,由生产厂负责分析原因并报质量处。
四、工厂称重:
1、压延技术员、质检员每周抽查2种规格半成品(包括胎面、胎侧、三角胶、垫胶、内衬层),每种半成品要求对尺寸、重量各测量2组数据。
2、成型(裁断)技术员、质检员每周抽查2台成型机(两种规格)所有部件半成品各1组数据。
3、在半成品称重过程中,如出现不合格现象,及时反馈上工序,对重量、尺寸均不合格的半成品必须给予现场停用处理。
相关责任人由生产厂内部通报处理。
五、考核
质量处负责每月对此项规定执行情况进行落实,不按规定执行的
考核责任人50元/次,弄虚作假的每次考核200元。
1.目的:
规范成品分装、发货过程控制,保证成品在包装称重过程及成品发货前复称处于受控状态,使成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范围:
适用成品分装过程称重及成品发货抽检等环节的控制管理。
3.职责:
3.1生产分装包装车间及成品组负责按规定流程、标准执行操作、管控,填写称重记录表;
3.2品控部负责各车间计量/称重器具的校正和监控操作过程的规范、标准。
4.工作流程
4.1包装车间称重流程及内容
4.2成品发货称重流程及内容
5.附件一——称重标准设置
6.附件二 ---- 称重记录表
包装车间称重记录表
记录编号:JL-分装-*** 电子秤编号:
车间组长:车间主管:
成品发货称重抽查记录表
记录编号:JL-分装-*** 电子秤编号:
组长:主管:7.附件三——电子秤操作步骤参见车间过塑张贴版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