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抗冻试验检测记录表
- 格式:xls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1
混凝土抗冻性标准检测方法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领域中重要的建材之一,它承载着建筑物的重量和荷载,因此混凝土的抗冻性是建筑物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混凝土抗冻性的好坏不仅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对混凝土抗冻性进行检测和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二、混凝土抗冻性的定义混凝土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能否保持原有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而不发生显著的冻融损害。
三、混凝土抗冻性标准混凝土抗冻性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抗冻性等级和抗冻性检测方法。
1. 抗冻性等级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混凝土抗冻性等级分为F50、F100、F150、F200、F250五个等级。
其中,F50等级适用于温暖地区低温少于-5℃的场合,F100等级适用于冷地区低温-5℃~ -15℃的场合,F150等级适用于寒冷地区低温-15℃~ -25℃的场合,F200等级适用于更寒冷的地区低温-25℃~ -35℃的场合,F250等级适用于极寒地区低温低于-35℃的场合。
2. 抗冻性检测方法混凝土抗冻性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冻融试验法冻融试验法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抗冻性检测方法。
该方法是将混凝土试样放入低温环境中进行冻融循环,观察试样的表面变化和破坏情况,以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2)热稳定性试验法热稳定性试验法是一种通过热稳定性来评估混凝土抗冻性的方法。
该方法是将混凝土试样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进行冻融循环,通过测量试样的质量变化、抗压强度、干缩率等指标来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3)碳化-冻融循环试验法碳化-冻融循环试验法是一种通过模拟混凝土在碳化环境下进行冻融循环来评估混凝土抗冻性的方法。
该方法是将混凝土试样暴露在二氧化碳环境中,使其发生碳化,然后进行冻融循环,通过测量试样的质量变化、抗压强度、干缩率等指标来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4)氯离子渗透试验法氯离子渗透试验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深度来评估混凝土抗冻性的方法。
试验编号:~砌 块 等 级规格型号(mm)强 度 级 别检 测 方 法设备 / 仪器标准要求标准要求长度L宽度B破坏荷载P 1强度值fcc平均值干前质量M 干后质量M0含水率WS 长度L 宽度B 高度H 平均值(kN)(MPa)(MPa)(g)(g)%(kg/m³)1-11-11-21-21-31-32-12-12-22-22-32-33-13-13-23-23-33-3单组最小值结论 审核:序号序号复核:试验:结论结论抗压强度(MPa)平均值抗压试件含水率WS (%)WS=M-M0/M0×100干密度检测结果(kg/m³)γ0=M0/V×10标准要求烘干质量M 0体积(V)密度(mm)(mm)(g)(kg/m³)异 常 情 况试件处理方式抗压强度fcc(MPa)抗压试件含水率WS(%)干密度γ0(kg/m³)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检测原始记录试验日期:样 品 状 态环 境 温 度密 度 等 级样 品 数 量第 1 页,共 2 页试验编号:~123456789备注 审核:复核:试验:抗冻性导热系数W/(m·K)质量损失率%厚度(m)热面温度℃冷面温度℃计量面积m 2发热功率W质量损失率Mm(%)受压面积A1(mm²)强度平均值(MPa)荷载P1(N)抗压强度fcc (MPa)公式:技术指标序号1修正系数实测值结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检验原始记录试验日期:技术指标序号结论冻前质量M0(g)冻后质量Ms(g)第 2 页,共 2 页。
混凝土抗冻性能检测标准规格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为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抗冻性能是保证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能够承受外力作用的重要指标。
为确保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对混凝土抗冻性能进行检测和评估。
本文将基于国内外相关标准,提供一份混凝土抗冻性能检测标准规格。
二、适用范围本规格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检测。
三、检测设备1. 混凝土抗冻试验机2. 低温箱3. 加热装置4. 温度计5. 湿度计四、试验样品1. 试验混凝土应按照设计要求采用相应的材料配制而成。
2. 试验样品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规格,并经过标准养护。
3. 试验样品数量应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选择。
五、试验方法1. 试验温度试验温度应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设置,常用的试验温度包括-10℃、-15℃、-20℃等。
2. 试验过程(1)试验前准备将试验样品从标准养护条件下取出,进行表面清洁和标记。
确定试验温度后,将样品放入低温箱内,等待样品温度达到试验温度后开始试验。
(2)试验过程将试验样品置于混凝土抗冻试验机上,施加相应的载荷,记录样品的最大载荷和破坏形态。
(3)试验结束试验结束后,将试验样品从试验机上取下,进行表面清洁和标记。
3. 试验结果(1)试验结果应包括样品的最大载荷、破坏形态等指标。
(2)试验结果应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统计和分析。
六、试验要求1. 试验应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
2. 试验过程中应注意试验设备的校准和维护。
3. 试验样品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七、数据处理试验结果应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平均值、标准差、极差等指标。
八、报告要求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试验样品的标识和来源。
2. 试验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参数。
3.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4. 结论和建议。
九、质量控制1. 试验前应对试验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
2. 试验过程中应注意试验样品的标识和养护。
3. 试验结果应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统计和分析。
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记录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材料,其在寒冷环境下的耐久性至关重要。
冻融循环是导致混凝土结构性能劣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进行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对于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一次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的详细记录。
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测定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以及外观损伤情况,从而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为工程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试验设备1、冻融循环试验机:能够自动控制温度在规定范围内循环变化,并具备精确的温度监测和控制功能。
2、电子天平:精度为 01g,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质量。
3、超声波检测仪: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
三、试验材料1、水泥:采用_____牌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_____。
2、骨料:细骨料为河砂,细度模数为_____;粗骨料为碎石,最大粒径为_____mm。
3、外加剂:使用_____牌高效减水剂,掺量为_____%。
4、水: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
四、混凝土配合比本次试验所用混凝土的配合比如下:水泥:砂:石:水:外加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试件制备1、按照上述配合比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搅拌均匀后浇筑成型。
2、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400mm 的棱柱体,每组3 个试件。
3、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 20±2℃,相对湿度 95%以上)养护 28 天。
六、试验步骤1、试件养护至规定龄期后,取出擦干表面水分,用电子天平称取每个试件的初始质量,精确至 01g,并记录。
2、将试件放入冻融循环试验机中,试件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以保证试验过程中温度均匀分布。
3、设定冻融循环制度:冻融循环温度范围为-18℃至 5℃,一次冻融循环时间为 2 4 小时,其中冻结时间不少于 4 小时,融化时间不少于 2 小时。
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检测标准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检测标准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
然而,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变化,混凝土所受到的冻融循环作用可能导致其性能下降,进而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对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进行检测和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
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检测是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测试来确定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性能表现。
这些测试通常基于一些国际或国家标准,这些标准规定了测试的方法、条件和评估指标,以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主要的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检测标准如下:1. 抗冻性能检测标准:最常用的标准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ASTM C666/C666M-03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中的性能评估方法。
根据这个标准,混凝土试件暴露在特定的冻结和解冻循环中,通过检测弹性性能、抗压强度损失等指标,来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2. 抗融性能检测标准:国家标准GB/T 50082-2009《混凝土抗融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规定了混凝土在特定温度条件下的性能评估方法。
根据该标准,混凝土试件经过一定时间的加热和冷却后,通过检测体积损失、弹性模量变化等指标,来评估混凝土的抗融性能。
3. 抗冻性能指标标准:GB/T 50081-2002《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规定了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指标。
主要包括弹性模量、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抗压弹性模量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直接反映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下的性能表现。
通过以上标准的检测和评估,可以为混凝土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抗冻融性能的好坏对混凝土结构的寿命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确保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符合标准要求至关重要。
在评估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水胶比和气孔率:水胶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和胶凝材料的质量比例,气孔率是指混凝土中的气孔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
适当控制水胶比和气孔率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
2. 使用添加剂:添加剂可以改变混凝土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
混凝土的抗冻性标准检测方法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但在寒冷的气候下,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
因此,混凝土的抗冻性是一个重要的指标,需要进行标准化的检测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的抗冻性标准检测方法,以便建筑行业从业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项技术。
二、混凝土抗冻性的定义和标准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混凝土可能会出现裂缝、损伤和退化,这对建筑物的结构和安全性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混凝土的抗冻性是建筑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混凝土的抗冻性由许多因素所决定,包括混凝土的成分、配合比、制备方法、环境条件等。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行业标准对于混凝土的抗冻性有严格的要求。
例如,我国的《混凝土强度与耐久性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2009)中规定了混凝土的抗冻性要求,包括抗冻等级、抗冻性能指标等。
三、混凝土抗冻性的检测方法混凝土的抗冻性检测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 冻融试验法冻融试验法是混凝土抗冻性检测的基本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将混凝土试样放入冰箱中进行冻结,然后在室温下进行解冻,观察试样的变化情况,如裂缝、破坏等。
该方法可以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并且可以确定混凝土的抗冻等级。
2. 抗压强度试验法抗压强度试验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混凝土抗冻性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混凝土试样放入冰箱中进行冻结,然后在室温下进行解冻,测量试样的抗压强度。
该方法可以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并且可以与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混凝土的抗冻等级。
3. 压缩弹性模量试验法压缩弹性模量试验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混凝土抗冻性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混凝土试样放入冰箱中进行冻结,然后在室温下进行解冻,并测量试样的压缩弹性模量。
该方法可以评估混凝土的弹性性能和抗冻性能,并且可以确定混凝土的抗冻等级。
四、混凝土抗冻性检测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混凝土抗冻性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混凝土试样的制备应符合行业标准要求,包括试样尺寸、制备方法、养护条件等。
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检测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而抗冻融性能是评价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检测标准,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检测的相关知识。
二、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检测标准介绍1. 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定义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是指混凝土在冻融循环环境下的抗冻融性能能力,通俗地说,就是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能否保持其强度和耐久性。
2. 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检测标准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以下标准对混凝土抗冻融性能进行检测:(1) GB/T 50082-2009《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混凝土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其中,包括了冻融循环试验、冻融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冻融盐膜试验等内容。
(2) ASTM C666-03《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Resistance of Concrete to Rapid Freezing and Thawing》该标准是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制定的,用于评估混凝土在快速冻结和解冻条件下的抗冻融性能。
该标准分为两种试验方法,一种为标准试验,一种为改进试验。
(3) ISO 7031:2004《Building construction - Determination of frost resistance of 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该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适用于评估蒸压加气混凝土在冻融条件下的抗冻融性能。
该标准要求进行冻融试验和冻融盐膜试验。
三、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检测方法1. 冻融循环试验冻融循环试验是评估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主要方法之一。
在这种试验中,将混凝土样品置于温度在-18℃和23℃之间交替变化的环境中,进行多次循环,以评估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
2. 冻融试验冻融试验是评估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另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在混凝土样品中注入水,然后在低温环境下将其冻结,然后进行解冻。
水泥胶砂抗冻性试验方法水泥胶砂抗冻性试验是按GB/T17671方法平行成型两组40mm×40mm×160mm水泥胶砂试体,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确定龄期后,通过检测冻融循环前后试体的强度损失率、质量损失率以及相对动弹性模量,以表征水泥抗冻性能。
此方法适用于水冻水融条件下通用硅酸盐水泥抗冻性能的检测。
水泥胶砂质量配比按GB/T17671的规定,每锅胶砂成型3条试体,平行成型2组,每组6条。
其中,掺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一般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成型水灰比为0.50,且胶砂流动度应不小于180mm;当流动度小于180mm时应按GB175中有关规定进行相应调整。
水泥试体养护按GB/T17671有关规定进行,养护龄期为28d。
高掺量混合材(≥50%)水泥,经协商,养护龄期可至90d,且应在检测报告中予以注明。
一、试验仪器设备水泥胶砂搅拌机、振实台、振动台、试模、天平、压力试验机、温度传感器、快速冻融循环试验机、试体盒、共振法动弹性模量测定仪。
二、抗冻性能检测1、冻融前应先制作基准试体。
即按要求制备相同规格的水泥胶砂试体,并将温度传感器埋于试体中心处。
基准试体抗冻本领高于待测冻融试体,且25次冻融后试体无明显损坏。
基准试体冻融介质宜为饮用水。
2、试体按要求养护至规定龄期后,取一组试体按GB/T17671有关要求检测冻融前水泥胶砂强度(eo);另一组试体进行冻融试验。
3、冻融试验开始前先擦去待测试体表面水分,并精准称量试体质量(mo)精准明确至一位小数。
同时,按GB/T50082方法的有关规定检测试体横向基频振动频率初始值(fo),并记录试体外观情况。
4、将水泥胶砂试体放入试体盒中,注人饮用水并没过试体顶面3mm~5mm。
然后,将其放入冻融试验机试体架中进行冻融试验。
每次冻融循环应在2h~4h内完成,且溶化和冻结时间均应不低于1h,冻结和溶化时试体中心温度分别掌控在—18℃±2℃和5℃±2℃。
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检测标准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中的材料。
在寒冷的地区,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非常重要,因为在冬季,混凝土可能会遭受严重的冻结和融化,从而导致结构失效。
因此,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检测标准对于确保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二、检测原理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检测主要基于以下原理:在低温下,混凝土中的水会膨胀,从而导致混凝土的破裂和损坏。
因此,检测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需要测量混凝土在低温下的强度和变形等参数。
三、检测项目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检测主要包括以下项目:1. 抗压强度在低温下测量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确定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强度变化。
2. 破坏形态观察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破坏形态,以确定混凝土的脆性和韧性。
3. 残余强度在冻融循环结束后,测量混凝土的残余强度,以评估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长期性能。
4. 水吸收率测量混凝土在低温下的水吸收率,以评估混凝土的渗透性和孔隙结构。
5. 线膨胀系数测量混凝土在低温下的线膨胀系数,以评估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性能。
四、检测方法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检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冻融循环试验将混凝土试件放入低温环境中进行冻融循环试验,观察试件的变形和破坏形态,测量试件的强度和残余强度等参数。
2. 抗冻融试验将混凝土试件放入低温环境中进行抗冻融试验,测量试件的抗压强度和残余强度等参数。
3. 水吸收试验将混凝土试件放入水中浸泡,测量试件的水吸收率。
4. 膨胀试验将混凝土试件放入低温环境中测量试件的线膨胀系数。
五、检测标准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检测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1. 检测方法:应明确检测方法的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 检测仪器:应明确所需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 检测参数:应明确需要测量的参数和标准值,以便对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进行评估。
4. 报告要求:应明确检测报告所需的内容和格式,以便评估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
浅议建工实验室原始记录的规范管理“干工作必须有程序,有程序必须执行,执行过的工作必须有记录”,这三句话是质技监认函[2000]046号文《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和CNACL201-2001《实验室认可准则》的总的要求,没有一项工作是不需要记录的。
检验原始记录是出具检验报告的依据,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总结的原始资料,检验原始记录的管理在所有记录管理中又显得尤为重要。
1 发现的问题原始记录必须做到真正原始,应当及时、准确、完整、客观,原始记录一要能反映现场状态的的全部信息,二要能够再现,具备重现性。
总结这几年实验室评审经验,原始记录方面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1)记录更改不规范。
在前些年实验室行业资质审查中,发现一些实验室原始记录的更改五花八门,有涂改的,有刀片刮的,有纸片贴的,还有剪刀剪的,等等。
这些都是不规范的记录更改方式。
记录更改执行杠改加盖章的原则:即在改动数据上划一横杠,然后在横杠上方填写更改数据,并加盖本人印章。
(2)记录信息量太少,表格设计过于简单,不能真正体现原始。
记得对某单位进行实验室认可时,现场做钢筋拉伸试验,钢筋原始标距记为80mm,断后标距记为26.5mm,现场问试验员26.5mm是怎么来的,回答说:尺上显示的是106.5mm,在脑子里减去80mm,就得出26.5mm。
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原始记录必须真正原始,原始记录记录的是从仪器、仪表上直接读取的数值,不经过任何加工。
现场试验员之所以如此记录,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原始记录表格设计有缺陷,没有把所有应该记录的检测项目参数都设计成表格。
(3)数值修约不符合标准要求。
在实验室评审中,容易出现错误的数值修约归纳如下:普通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精确至5mm。
做外加剂检测时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精确至1mm。
混凝土、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值精确至0.1MPa。
砂浆流动性(稠度)精确至1mm。
水泥强度值全都精确至0.1MPa。
混凝土抗冻性能检测方法混凝土抗冻性是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混凝土在低温下不受冻融循环的影响而能保持其原有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
因此,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检测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和工程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抗冻性能检测的方法。
一、检测原理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检测原理是利用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发生的体积变化来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在冻融循环过程中,混凝土中的水分会在冰与水之间转化,导致混凝土体积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混凝土的龟裂、剥落和损坏。
因此,通过对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进行观测,可以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二、检测设备混凝土抗冻性能检测设备主要包括抗冻试验机、温度控制系统、温度计、电子天平等。
1. 抗冻试验机抗冻试验机是用于模拟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试验设备。
抗冻试验机主要由电动机、减速器、传动机构、油压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要求,抗冻试验机的规格和性能也会有所不同。
2. 温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是用于控制试验室内的温度。
温度控制系统一般由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加热器等组成。
在混凝土抗冻性能检测中,温度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控制试验室内的温度,使其保持在恒定的低温状态。
3. 温度计温度计是用于测量混凝土试样的温度。
温度计一般采用数码温度计或热电偶温度计等。
在混凝土抗冻性能检测中,温度计的作用是测量混凝土试样的温度,从而判断试验是否符合要求。
4. 电子天平电子天平是用于测量混凝土试样质量的设备。
电子天平一般采用数字显示器、高精度称重传感器等。
在混凝土抗冻性能检测中,电子天平的作用是测量混凝土试样的质量,从而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三、检测步骤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检测主要包括试样制备、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试验过程、试验后的数据处理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抗冻性能检测的步骤。
1. 试样制备试样的制备是混凝土抗冻性能检测的重要环节。
试样的制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混凝土试样应采用标准养护条件,并在试验前进行干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