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工作者基础知识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3.65 MB
- 文档页数:36
党务基础业务知识专题辅导报告同志们:受党委组织部委托,在这期培训班上由我与大家共同学习一下党务基础业务知识。
主要学习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党组织设置;二是发展党员工作;三是党员档案管理工作:一、关于党组织设置党的十九大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
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一)党的组织体系: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我们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将全体党员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党的组织自上而下分为三个层次:党的中央组织、党的地方组织和党的基层组织。
1.党的中央组织,是指党的中央一级的组织,是党的首脑机关,领导全党的工作。
具体包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书记处。
2.党的地方组织,是指按照国家行政区域设置的各级党的组织,是党的地方领导机关。
包括: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以及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派出的代表机关。
3.党的基层组织,是指党在社会基层单位(包括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成立的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按照建制分为基层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三类,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作为领导机构。
当然,基层委员会还可以批准设立同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党员人数较少(一般少于7人)的党支部可以不设支部委员会,设书记1名,必要时增设副书记1名。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单位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二)党的基层组织的构成基层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三类基层党组织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层级隶属来体现,基层党委下设总支,总支下设支部。
党务工作基础知识加强党务工作是落实党的建设任务的重要保证。
党务工作有哪些要点?党务工作者各自职责都是什么?1、党务工作、党的工作、党的建设三者关系2、党务工作与党的工作、党的建设是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个范畴。
3、联系:三者都是党所从事的事业,都是以无产阶级政党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4、区别:三者并不是平行的等同关系,而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按照形式逻辑的概念种属关系,党的工作是三者中外延最大的种概念,它是指党所从事的全部活动,除包括党的建设和党务工作以外,还包括党的领导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军事工作、经济工作、文化工作以及处理与外国政党关系的外事工作等。
党的建设是党的工作的属概念,又是党务工作的种概念,它是指党为保持自己的性质而从事的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活动,不仅包括党务工作,还包括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
党务工作是被包含于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之中的一个属概念,其外延要小于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
确切地讲,党务工作是围绕党的建设而进行的一系列具体的党内管理活动。
一、党务工作的基本原则1.党性原则2.实事求是原则3.党要管党原则4.规范性原则5.公开性原则6.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原则7.服务原则8.精干高效原则9.检查督促原则二、党务工作包含哪些1.发展党员工作工作总要求: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
2.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党员教育基本方式:定期上党课、坚持民主评议党员、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围绕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开展各种活动、开展集中教育活动。
党员管理基本任务:引导党员严格履行义务、组织党员参加党的活动、严格党员组织关系和党籍管理、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3.干部考察工作干部考察内容:自然情况、主要经历、特长、政治表现、思想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工作实绩、主要优缺点等。
4.干部监督工作工作制度:党内重要情况通报制度、党内重要情况报告制度、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信访处理制度、巡视工作制度、领导干部谈话和诫勉制度、函询、询问和咨询制度、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
1、党内纪律处分——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2、对违纪党组织的处理:一是改组,二是解散。
3、2、党内组织处理——限期改正、除名(退党除名、劝退和劝退不退除名、自行脱党除名),延长预备期、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4、三个代表的基本内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6、党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7、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8、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0、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一般为一年11、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12、党内最高的纪律处分是开除党籍。
13、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协商、管理国家事务的合作方式主要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4、党章规定什么样的人面向党旗宣誓:预备党员15、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16、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素是: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7、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18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在现阶段的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9、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20、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是党的组织制度的核心内容。
21、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交党费,或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活动,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党务基本知识1、什么是入党申请人?答: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向基层党支部正式提出加入党组织的申请人,均称为入党申请人。
2、基层党支部收到申请人的入党申请书后,多长时间内要同入党申请人谈话,同时安排几名正式党员为培养联系人?答:基层党支部收到申请人的入党申请书后,要在一周内同入党申请人谈话,并安排一名正式党员为培养联系人,对其进行培养和教育。
3、培养联系人对入党申请人培养联系多长时间后向党支部递交是否进一步培养的书面建议。
答:培养联系人对入党申请人培养联系半年后应及时向党支部递交是否进一步培养的(能否确定为积极分子)的书面建议。
4、入党积极分子被确定之后,支委会应指派几名正式党员为培养联系人?答:指派两名正式党员为培养联系人。
5、哪一级党组织要组织积极分子参加几天几个课时的短期集中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那些?答:基层党(工)委应及时组织积极分子参加5至7天(不少于40个学时)短期集中培训。
培训的内容主要是《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方面知识。
6、积极分子在经过党组织至少多少时间的培养教育后,培养联系人才向所在党组织递交是否进一步考察的意见。
答:积极分子在经过党组织至少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后,培养联系人才能向所在党组织递交是否进一步考察的意见。
7、发展党员包括那几个阶段?答:发展党员阶段包括五个阶段,分别是申请入党阶段、积极分子阶段、发展对象阶段、吸收为预备党员阶段、正式党员阶段。
8、什么是发展对象?答:经过党组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讨论同意,对其中基本具备党员条件、准备近期发展的入党积极分子称之为发展对象。
9、发展对象阶段支委会必须要做的工作是什么?答:当入党积极分子被列为发展对象以后,党组织应及时进行政治审查,没有经过政治审查的,不能发展入党。
29 6 道党务上作基础知识问答,资料翔实,工作必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什么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答: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2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什么?答:发展。
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答:以人为本。
4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提出了``两个没有变”是什么?答:一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悄没有变,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5、什么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中心内容?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什么?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7、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答: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而、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8、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待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9、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是什么?答: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长治久安固根基、人民群众得实惠1 0 、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答: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始终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栠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利益,坚待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