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介绍7页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6
论安徽乡村旅游发展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丰厚的地缘条件。
从安徽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入手,提出:如果安徽乡村旅游能够充分向着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利用好自身的乡村旅游资源,做出特色,那么乡村旅游必将成为安徽省旅游界的一朵奇葩。
标签:安徽;乡村旅游;旅游资源0 前言“乡村旅游”(亦称“农业旅游”)英语为Agritourism,法语为Agritourisme,在东亚地区,传统将旅游称为观光的国家和地区则称之为“农业观光”。
所谓“乡村旅游”,即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
旅游者到乡村旅游是对大自然的追求,对融入自然并与之和谐共存的人文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追求。
他们把这种追求视为人类对自然的一种回归。
因而,许多国家亦将乡村旅游称为“绿色旅游”。
1 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状态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最喜欢的旅游方式是度假,他们称乡村旅游为“绿色度假”。
第一种是休闲观光式的度假方式。
他们住在农家,吃农民自产自制的新鲜食品,观赏农庄周围的自然风景,学习农家制作面包、奶酪、果酱、葡萄酒的手艺,通过感受农家生活增加对自己的认识。
第二种是参与各种农业劳动的度假方式,称为“务农旅游”。
在美国西部专门用于旅游的牧场上,旅游者放牧可以拿到牛仔通常的工资,以资助自己的旅游费用。
其它国家多是无报酬的劳动。
而在日本,无论成年人还是学生,参加劳动还要交费。
东欧的波兰,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紧密结合,他们的特点是参与接待的农户均是生态农业专业户,一切活动在特定的生态农业旅游区内进行。
到1996年底,波兰全国已有由450家生态农业专业户组成的总面积超过4000公顷的生态农业旅游区。
另一个是20世纪30年代就曾闻名于世的匈牙利乡村旅游。
它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游人在领略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中体味着几千年历史淀积下来的民族文化。
这样高质量的旅游开发对国际旅游市场的影响极大,使客流方向、流量自90年代初开始,由欧洲的西部向东部转移。
安徽省旅游业的现状以及建议安徽作为华东旅游带和长三角经济带的核心地带,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历史底蕴深厚,但是在旅游业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现状分析一、旅游资源丰富,但整体规模不大安徽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大量文化、自然、休闲等资源。
其中,黄山、徽州民居、徽派园林、皖南古村落、三国文化等是安徽省的重点旅游资源。
但是在整体规模方面,安徽旅游业规模相对较小,市场份额不足,与周边省份相比略显逊色。
二、旅游产品较为单一安徽省旅游产品主要以文化和自然为主,但缺乏创新和差异化。
安徽省的旅游产品主要是黄山、徽州、芜湖三大品牌,这些品牌在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但产品单一,不利于满足不同旅游需求的消费者。
三、旅游发展基础不够完善安徽省的公共设施、交通出行、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在旅游街区建设方面,特色街区不多,商业打造不够精品,很多旅游景点仍然缺乏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
建议一、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和差异化安徽省可以加强旅游产品的研发,深挖和打造更多的旅游品牌。
可以在黄山、徽州、芜湖等品牌之外,推出更多风格独特、文化内涵深厚的旅游品牌。
同时,可以开展多样化体验,比如推出探秘古城的节目,体验徽州美食、感受中医养生等等。
二、加强旅游营销和推广力度安徽省应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引领更多的旅游消费者前来旅游。
可以加强宣传运作,积极开展地方性文化博览会、旅游节等活动。
通过形象形态、价格定位、产品多样化等手段,逐步形成更具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体系。
三、提高旅游服务和旅游环境安徽省旅游服务和旅游环境需要持续提高。
可以加强旅游设施的建设,拓展旅游服务的领域,完善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环境质量,打造全天候开放的旅游环境。
综上所述,安徽省在旅游业发展中,应在产品品质、品牌建设、宣传推广、旅游服务和环境等方面全方位提升。
只有加强旅游综合实力的提升,才能更好地推动安徽省旅游业的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安徽省文旅厅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日前,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安徽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推动文旅发展“思路”转化为增收致富“出路”,绿水青山“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价值”,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效益。
《行动计划》明确,到2024年,全省乡村旅游业态产品更加丰富,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综合效益更加凸显,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产品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善、产业体系健全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力争全省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达45亿、年均增长15%以上,乡村旅游收入达3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农产品等购物消费达500亿元,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超2万家,带动就业150万人以上。
为了保证实施成效,《行动计划》提出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创新商业模式、细化目标任务、建立考评机制等7项保障措施。
安徽省旅游业的现状以及建议【摘要】安徽省旅游业在近年来快速发展,成为该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产业。
目前安徽省旅游业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旅游资源配置不合理、宣传力度不够、服务水平还需提升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加大对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宣传力度,提升服务水平。
政府应加强引导和监管,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每个人也应该为安徽省旅游业的发展尽一份力量,共同打造一个更加繁荣和美好的旅游环境。
只有这样,安徽省旅游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作出更多贡献。
【关键词】安徽省、旅游业、现状、问题、资源配置、宣传力度、服务水平、政府引导、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1. 引言1.1 安徽省旅游业的重要性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安徽省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提升当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省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旅游业已成为安徽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安徽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这不仅可以增加当地旅游收入,还可以提升安徽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推动当地的文化传承和旅游资源的保护。
安徽省旅游业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要实现安徽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安徽省旅游业迈上新的发展台阶。
1.2 安徽省旅游业的现状安徽省旅游业的现状可以说是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国内外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安徽省的旅游业也在逐渐崛起。
安徽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安徽省的旅游业主要集中在黄山、宏村、徽州古城、九华山等知名景点,各景区不断进行升级改造,提升了游客体验。
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作者:张扬王光宇方文红等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7年第18期摘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分的两个概念。
它们是农业新常态背景下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产业和消费业态。
安徽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具备优越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市场潜力、政策支持、经济环境和配套设施,业已形成五类主要的经营模式。
经营业绩可观,发展前景看好。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创意设计、基础设施、服务体验等方面的弊端,需要通过顶层设计、分类引导、强化管理和科技支撑等措施予以完善和标准化。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安徽省;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8-0104-05The Situation and Policy Suggestion of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Rural Tourism in Anhui ProvinceZhang Yang1 et al.(1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Research,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efei 230031,China)Abstract:There are both distinction and relations between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rural tourism,but they are all new operating model of promoting agriculture,increasing income of peasants and rural-ubran integration on the background of new normal of our economy.It has come into five type of management for taking advantage of some priority such as natural resource,location,potential of market,policy,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supporting facilities,which help to achieve an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and a bright future.However,there are also some weak of creativity,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which seek the improve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with depending on top-level design,guidance,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Key words:Leisure agriculture;Rural tourism;Anhui Province;Suggestion1 引言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支柱产业,在用地政策、扶持项目、发展类型、信贷支持等方面进行全面支持。
关于黄山市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院系: 外国语学院年级: 13 小组成员:摘要: 黄山市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 旅游品牌世界一流, 黄山发展旅游“天时”“地里”“人和”。
黄山市乡村旅游景点以黄山风景区为依托, 交通比较方便, 旅游资源优势与黄山风景区互补, 文化底蕴深厚, 发展乡村旅游优势明显。
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黄山市的乡村旅游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如: 景区类型比较单一, 参与性旅游项目少, 一些景点资源品位很高但是知名度却不高, 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
目的: 本次调研目的就是为了全面的了解黄山市乡村旅游的现状,包括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目前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接下来该如何科学地深入发展等。
搜集信息:为了全面真实的完成这次调研, 我们小组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信息。
一方面, 我们阅读相关文报资料, 浏览黄山市旅游发展的官网;另一方面, 我们发放问卷, 进行问卷调查, 主要对象是游客和市民。
向游客发放问卷需要我们到相关的旅游景点, 所以, 这同时我们还积极主动得找各个景点的导游交谈, 这为我们的调研也提供了一部分信息。
问卷内容和问卷调查具体情况见下表:8、你觉得目前黄山市乡村旅游出现的问题有哪些?()A.景点景型比较单一B、景点知名度并不高C.景点管理模式滞后D、景区服务质量不高您认为黄山市该怎样继续发展乡村旅游?请给出建议。
正文:一、黄山市乡村旅游背景的分析1.乡村旅游背景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 到2020年, 我国将成为世界国际旅游的第一大接待国, 年接待国际旅游者将超过1.3亿人次;从黄山旅游部门获悉, 2007年黄山市旅游累计接待海外游客1535.16万人次, 与上年相比增长23.70%。
其中, 接待入境游客68.55万人次, 增长25.73%;接待国内游客1466.61万人次, 增长23.61%。
那么, 中国旅游业中的乡村旅游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这是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中一个很现代化也很复杂的重要课题。
2016年29期总第836期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随着我国人均GDP 的增长和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旅游产业处在黄金的发展机遇时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正在不断的提高,旅游经济持续升温。
安徽省作为传统旅游大省,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既有以黄山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又有以徽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源远流长和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观,还有凤阳小岗村、花鼓戏等历史文化景观,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
但仍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阻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一、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现状1.旅游收入旅游收入作为衡量一个地区宏观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收益状况。
旅游收入可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两类。
安徽省2015年全年旅游总收入4120.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0.4%。
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2.6亿美元,增长23%;国内旅游收入3980.5亿元,增长20.3%。
由表1可看出旅游收入增长的同时,也可发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涨幅远不如国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占比下降,旅游国际化有待加强。
表1安徽省历年旅游收入数据来源于安徽省2015统计年鉴及安徽财经网2.旅游人数安徽省2015年入境旅游人数为444.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8%,其中外国人259.2万人次、增长11.3%,港澳台185.4万人次、增长7.7%。
国内游客4.4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7.2%。
接待入境游客、国内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3项指标分别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分列第9、10、11位次,较2010年分别提升了3个、2个和3个位次。
由表2可看出,入境旅游人数所占比例非常小,只占1%左右,境外旅游市场开拓潜力巨大。
表2安徽省历年旅游人数数据来源于安徽省2015统计年鉴3.旅游产业要素安徽省正在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逐步形成了“食、住、购、游、行、娱”六要素为一体的产业体系。
引言概述:安徽省金寨县位于中国东部地区,是一座自然风景优美、文化底蕴丰富的地方。
金寨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本文旨在通过对安徽某地(金寨县)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深入分析并解读该地旅游业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正文内容:1. 旅游资源概述1.1 自然景观:金寨县地处黄山脚下,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包括奇石、峡谷、瀑布等。
其中著名的有石城国家地质公园、九华山风景区等。
1.2 文化底蕴:金寨县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古村落、古建筑、传统节日等。
其中代表性的有三元石文化村、峰尖万佛寺等。
2. 旅游业发展现状2.1 旅游接待量:近年来,金寨县旅游业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每年接待的游客人数逐渐增加。
2.2 旅游收入:随着旅游接待量的增加,金寨县旅游总收入也在不断提升,成为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2.3 旅游设施建设:金寨县政府大力投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酒店、道路、旅游服务中心等,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便利性。
2.4 旅游产品创新:金寨县积极推动旅游产品创新,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如登山徒步、农耕体验、传统工艺制作等。
3. 旅游业面临的挑战3.1 交通条件:金寨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道路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制约了游客的到访。
3.2 旅游服务水平:由于旅游业发展相对较新,金寨县的旅游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游客对于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3.3 环境保护意识: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问题也逐渐显现。
需要加强对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保护好旅游资源。
4. 旅游业发展的机遇4.1 政策支持:金寨县作为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政策支持力度大。
4.2 周边配套设施:金寨县周边有诸多旅游资源,如黄山、九华山等,这些资源的存在促进了金寨县旅游的发展。
4.3 品牌塑造:金寨县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逐渐形成了一些知名的旅游品牌,如石城国家地质公园。
无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无为县位于中国安徽省宿州市,素有“文化古县、旅游名县”之称。
近年来,无为乡村旅游迅速发展,成为吸引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本文将对无为乡村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无为乡村旅游的现状可总结为四个方面。
第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无为县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如绿水青山、森林覆盖、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丰富的文化资源。
无为县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吸引了大量的文化爱好者和游客。
第三,便捷的交通条件。
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无为县的交通条件得到大幅提升,游客从周边城市前往乡村旅游更加方便快捷。
第四,有效的旅游服务体系。
无为县政府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加强了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管理,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
接着,我们来分析无为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可持续发展将成为重点。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无为县将着力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修复和资源保护,深化农村旅游产业与农业、乡村振兴的融合。
第二,精品特色将成为主打。
无为县将进一步挖掘和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例如农家乐、采摘园、乡村驿站等,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和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第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加速推进。
随着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无为县将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乡村旅游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打造智慧旅游,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旅游体验。
第四,目标市场将扩大到更广阔的范围。
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为乡村旅游将面向更广泛的国内外游客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总之,无为乡村旅游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文化资源、便捷的交通条件和有效的旅游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正迅速发展壮大。
未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精品特色、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目标市场的扩大,无为乡村旅游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安徽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的影响及发展一、引言安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对于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安徽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的影响及其发展情况。
二、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的影响1. 促进乡村经济结构调整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通过开辟乡村旅游资源,农村居民可以利用自身的土地、房屋等资源开展农家乐、民宿等经营活动,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进一步丰富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
2. 增加农民收入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其收入来源。
农村居民可以通过提供导游、农家乐、手工艺品制作等服务,获得额外的收入。
此外,乡村旅游还可以推动农村居民创业就业,提高其就业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加收入。
3. 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如道路、供电、供水等。
为了吸引游客,农村地区需要改善交通条件、提供良好的住宿和餐饮设施。
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4. 保护乡村文化和自然环境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保护乡村地区的文化和自然环境。
为了吸引游客,农村地区需要保护传统的建造、风俗习惯等文化遗产,同时也需要保护自然环境,避免过度开辟和污染。
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对乡村文化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传承。
三、安徽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1. 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安徽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如黄山、徽州古村落、徽派建造等。
这些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假,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 政府支持力度大安徽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支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政府加大了对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辟力度,同时也提供了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更多的农民参预乡村旅游业。
安徽旅游行业报告一、概述。
安徽是中国东部的一个省份,地处长江下游,素有“江淮明珠”之称。
安徽省地处长江下游,东临江苏,南接浙江,西邻江西,北靠河南,总面积13.97万平方公里。
安徽省是中国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二、旅游资源。
1. 自然景观。
安徽省地处长江下游,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山,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黄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日出、温泉风景而闻名于世。
此外,安徽还有九华山、天柱山、龙川风景区等著名的山水景观。
2. 历史文化遗迹。
安徽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省,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
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山、宏村、西递等古村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安徽还有敦煌石窟、庐山、九华山等历史文化名胜。
3. 民俗风情。
安徽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地的民俗风情各具特色。
例如,徽派建筑、徽菜、徽剧等都是安徽省的特色文化,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体验。
三、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 旅游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安徽省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安徽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据统计,2019年,安徽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
2. 旅游业结构不断优化。
安徽省旅游业结构不断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传统的山水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等产品仍然是主打产品,同时,农家乐、民宿、体验式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不断涌现。
3. 旅游业对外开放合作。
安徽省积极开展旅游业对外开放合作,加强与周边省市的旅游合作,拓展国际旅游市场。
同时,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四、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1. 旅游业转型升级。
未来,安徽省旅游业将加大对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力度,推动旅游业由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变。
加强旅游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旅游业核心竞争力。
2. 旅游业数字化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安徽省旅游业将加大对数字化发展的投入,推动旅游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水平。
乡村旅游振兴典型材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乡村旅游振兴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推动农村文化的传承和振兴。
在乡村旅游振兴的过程中,不乏一些成功的典型材料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乡村旅游振兴项目之一——乡村民宿乡村民宿是乡村旅游振兴的重要载体之一。
农村地区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乡村民宿将农民家庭的闲置房屋改造成为具有浓郁乡土风情的住宿场所,吸引了许多城市居民前往体验农家生活并感受乡村风情。
通过发展乡村民宿,一方面利用了农村的闲置资源,提高了农民家庭的收入,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乡村美食文化节是一种集餐饮、文化娱乐、旅游体验于一体的活动。
通过举办乡村美食文化节,可以挖掘当地的传统农家美食,推广乡村特色小吃,吸引游客前来品尝,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同时也增加了当地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乡村美食文化节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还让游客更加了解和喜爱农村的美食文化。
乡村生态游是近年来备受推崇的一种旅游形式,其主打卖点是绿色、环保和健康。
乡村生态游注重游客的身心健康,提倡融入自然、远离喧嚣的生活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通过乡村生态游,游客可以在悠闲的环境中感受农村的清新空气、丰富植被和多姿多彩的生态景观,放松身心,充实自我,体验农耕生活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乡村文化体验游是一种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旅游形式。
通过举办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品展示、文化节庆等活动,让游客亲身参与体验当地的文化底蕴和传统风情。
乡村文化体验游为游客提供了更有意义和丰富的旅游体验,同时也为当地文化的传承和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乡村旅游振兴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课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在振兴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保护乡村环境、搭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服务水平,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安徽旅游业发展情况汇报
安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近年来,安徽旅游业发展迅速,成绩斐然。
下面就安徽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安徽省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入,加快了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旅游扶持政策,大力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安徽加快了景区、旅游公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提高了旅游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其次,安徽省积极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丰富旅游产品。
安徽以传统文化和自然风光为基础,不断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如黄山、九华山、宏村等景区成为了国内外游客向往之地。
同时,安徽还注重挖掘乡村、民俗、美食等旅游资源,丰富了旅游产品线,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再次,安徽省加强了旅游宣传推广,提升了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安徽对外宣传推介旅游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的旅游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同时,安徽还加强了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提高了游客满意度,树立了良好的旅游形象。
最后,安徽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旺,促进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增加。
同时,旅游业也成为了安徽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安徽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未来,安徽将继续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不断丰富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建设美丽安徽作出更大的贡献。
安徽省黄山市乡村旅游研究1. 引言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模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追捧。
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黄山市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本文将对安徽省黄山市乡村旅游进行研究,分析其发展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以期为黄山市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2. 黄山市乡村旅游的现状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的黄山的所在地。
除了黄山,黄山市还拥有众多的风景名胜和独特的乡村资源,使其成为了一个备受游客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在乡村旅游方面,黄山市目前已经拥有了一些著名的乡村旅游景点,如宏村、西递古村等。
这些村庄秀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黄山市还致力于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投资和扶持力度,以进一步提升黄山市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然而,黄山市乡村旅游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其次,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划措施,导致一些村庄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混乱和无序的现象。
此外,一些村庄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也受到了破坏和破坏。
3. 黄山市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3.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许多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如道路交通、供电、供水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游客的出行和居住体验,同时也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3.2 管理和规划不到位缺乏统一的机构和规划措施,导致了一些村庄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混乱和无序的现象。
这不仅影响了游客的参观体验,也会对村庄的环境和文化遗产造成破坏。
3.3 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不力一些村庄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受到了破坏和破坏。
这不仅损害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造成了威胁。
4. 黄山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为了促进黄山市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4.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提升道路交通、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的质量和容量。
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安徽省地处中国东部,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近年来,安徽省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以下是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首先,安徽省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安徽省有许多著名的古迹和风景名胜,如黄山、九华山、庐山、亳州古城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游玩。
此外,安徽省还以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和民俗风情而闻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品尝当地美食和体验当地文化。
其次,安徽省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安徽省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
目前,安徽省的交通网络已经非常便捷,包括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方便游客前往各个景点。
此外,安徽省还建设了一大批高品质的酒店和旅游设施,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住宿条件,满足游客的需求。
再次,安徽省的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加。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安徽省的旅游收入逐年增加。
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交通等,为地区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
此外,安徽省还积极推动旅游业与农业、制造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最后,安徽省注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安徽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游客数量、注重生态保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等。
同时,安徽省还通过推广旅游创新产品和开展旅游宣传活动,提高了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现状良好。
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以及注重可持续发展,都为安徽省的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随着国内外游客对安徽省旅游的兴趣不断增加,相信安徽省的旅游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安徽省栏滨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安徽省栏滨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安徽省栏滨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商务服务业-其他商务服务业资质空产品服务空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 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安徽省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介绍安徽省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
安徽清初属江南省,康熙6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而正式建省,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
境内有皖山、皖水,即现今的黄山、天柱山和皖河,春秋时期(公元前722-前481年)曾被封为皖国,故安徽简称皖。
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全省总人口6740万人。
安徽省乡村旅游发展起步较早,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努力,全省乡村旅游发展步伐日益加快,但与四川、浙江、贵州等兄弟省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
我省是个农业大省,也是旅游资源大省,2008年元月份,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曾指出“要提高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省旅游业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部署,在国家旅游局、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指导下,统一认识,围绕中心,立足省情,服务大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旨,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的观念,以旅助农,借农强旅,把握机遇,乘势而上,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扎实开展乡村旅游工作,加快了乡村旅游发展步伐。
一是制定了乡村旅游创建计划。
2007年8月份,在全省旅游系统建设旅游产业大省电视电话会议上,省旅游局发出了建设县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动员令,就是要实施县域旅游发展工程“525”计划,即到2010年,全
省建成50个旅游县(市、区)、200个旅游乡镇、500个旅游村(星级农家乐),其中部分县(市、区)和乡(镇)村进入全国乡村旅游“百千万”行列,以旅游强县、优秀旅游乡镇和星级农家乐等多级创建活动为抓手,以创促建、以点带面,形成综合创建体系,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截止2009年底,全省先后授予35个县(市、区)为旅游经济强县或旅游经济强县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其中被国家旅游局批准的中国旅游经济强县1名。
命名最佳旅游乡镇49家,优秀旅游乡镇133家,旅游乡镇66家,优秀旅游乡镇总数达到248家。
农家乐示范点124家,评选出全省星级农家乐583家,其中五星级农家乐30家、四星级农家乐75家。
2010年3月份,我省有4个乡镇被国家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共同命名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
二是出台了乡村旅游创建政策。
发展乡村旅游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措施和有力抓手。
早在我省发展乡村旅游伊始,就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领导多次听取有关乡村旅游工作的汇报,提出要求。
06年初,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旅游乡镇活动,3月17日,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优秀旅游乡镇活动的意见》(皖政办〔2006〕19号),在全省启动安徽优秀旅游乡镇创建工作。
08年3月,制定出台了《安徽省乡村旅游实施意见》;4月份,召开了全省乡村旅游现场推进会,对全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把好脉”、“开好方”,决定充分运用“三农”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全面拓展农业的功能和领域,积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省大部份市县乡镇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也
相继出台了发展乡村旅游扶持政策和安排乡村旅游发展资金(如:我省的合肥、宣城、马鞍山、巢湖、阜阳、六安等市对创建优秀旅游乡镇和被评为四、五星级农家乐给予1至10万元政府财政扶持)。
近年来,省旅游局还先后与省农委、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体育局等部门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一批“农家乐”、“森林人家”、“水上人家”应运而生。
三是制定了乡村旅游创建标准。
以标准为抓手,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工作。
2004年10月,我局会同省发改委,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安徽省《创建旅游强县实施标准》,在我省开展旅游强县创建活动,奏响了“大旅游”与“大农业”相融合的序曲。
2006年初,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安徽省创建优秀旅游乡镇评定标准》,后又相继制定了《省“农家乐”评定标准》、《“农家乐”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
在农家乐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各市也开始着手规范农家乐旅游,合肥市、黄山市、池州市分别制定了《合肥农家乐旅游等级评定标准》、《农家乐(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池州市农家乐服务质量通用要求》。
标准化的建设,提升了旅游产品质量,规范了旅游经营行为、服务管理,保障了旅游者合法权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是推出了乡村旅游创建典型。
从90年代开始,我省就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旅游开发扶贫”工作,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涌现出一批“旅游扶贫”、“旅游富民”的典型。
如:位于黄山脚下的汤口镇农民依托黄山风景区,纷纷放下锄头从事旅游,开餐馆,跑客运,从昔日偏僻的穷山村,变为现今名闻遐迩的“旅游专业村”;颍上县八里河镇,坚持政府主导,围
绕改善农业生态条件,不断壮大产业链,以生态农业景区带动乡村旅游发展,走出了一条“农民动手办旅游,荒滩变明珠”的成功之路等;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东南“上风口”的包河区大圩乡,通过发展休闲乡村旅游,由一个“负债乡”变成了一个“富裕乡”,成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乡、都市农业的特色乡、农民人均收入过万元的富裕乡、“国家AAAA 级风景区”的旅游乡;肥西的三岗更是通过苗木花卉、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探索出了一条都市依托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好路子,蚌埠市怀远县禾泉农庄通过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创办出了一条特色化农产品销售产业链,农庄每年的产值近5000万元,成为我省皖北乡村旅游的一棵明珠。
对于这些“旅游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的突出典型,我们切实发挥好“典型推动、示范带动”的综合效应:一是对重点乡村旅游项目和乡村旅游点重点扶持,通过重点项目的支撑和带动,重点乡村旅游点的示范推动和促动作用,促进旅游资源整合与乡村旅游发展;二是总结经验,模式引导。
根据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市场需求,向全省进行推广与交流,并要求各市结合资源条件和人文实际,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分类指导,鼓励探索多种不同的旅游开发经营模式与管理模式。
五是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近年来,结合我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省旅游局先后编制制定了《2009-2012年安徽省乡村旅游行动计划》、编制《安徽省乡村旅游指南》,为了加快皖北旅游发展组织召开了皖北乡村旅游论坛,每年还组织省内旅游院校专家教授分多批次的到全省各地旅游乡镇、农家乐点就如何提升乡村旅游管理、服务、营销、宣传进行
点对点的培训指导,为我省乡村旅游健康、规范、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通过政府推动、农旅结合、村镇互动、农民参与,采取突出规划科学化、产品精品化、营销网络化、市场规范化、人才专业化经营模式,创新发展、狠抓落实, 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 不断壮大产业规模, 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乡村旅游逐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009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293.7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10.19亿元,乡村旅游吸纳就业83320人。
六是制约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虽然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省有所发展,社会经济效益有所增长,但总体来看,除极少数有长远规划外,大多数尚属于朦胧模仿自发开发,在发展思路、经营管理、保障机制等尚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发展思路亟待升华提高。
目前我省的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建设缺乏较完备的发展思路和具体的长中短期规划,总体上处于自发性自由性发展状态,旅游开发也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导致产品雷同,千人一面,缺乏自身特色。
同时,软硬设施不配套。
二是管理措施缺乏应有的力度。
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的经营管理属多个部门,导致各占山头,各自为营,政府主管部门缺乏应有的权威。
尤其那些景区景点边缘的“农家乐”、“休闲中心”,经营者基本上是由农户自己经营管理,缺乏政策引导和强力有效的管理措施。
三是服务项目经营定位文化含量不足。
目前我省现有的乡村旅游项目多停留在垂钓、餐饮和食宿的低层次服务上,而农业观光、体验教育、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旅游产品的开发相对滞后。
观光多、休闲多,而参与活动、体验活动少,在参与、体验活动中满足游客物质需求的多,
满足精神需求少,与我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农耕文明不相适应。
四是经营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乡村旅游的参与主流从业人员是当地的农村人员,以往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相应缺乏市场意识和现代经营理念,形成了农民素质与现代化旅游服务要求的断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乡村旅游业的兴盛和发展。
同时,农村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提供配套不够。
现存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投入不足,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
二是旅游服务项目开发创新不够,竞争力不强。
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大多仅将"乐"字放在吃上。
带有参与性质的活动内容和农村文化元素太少,体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极少纳入"乐"的内容。
三是基础设施简陋,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环保与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随着接待人数的增多,污水垃圾处理以及消防安全隐患增多。
部分农家乐大多临河、沟、渠,靠近公铁路,大多没有固定的安保人员,缺乏重点部位的提示性标牌,存在安全隐患。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
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3、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
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