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修养彰显个人魅力教学设计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33.00 KB
- 文档页数:10
课前思考1、根据《大纲》的要求,《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换句话说,其任务也就是培养“人”的意识:包括公民意识、社会人意识、职业人意识。
2、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接受了相应的“公民”和“社会人”方面的教育。
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一方面我们要检阅学生在“公民”和“社会人”意识方面是否有缺失,是否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的目标;另一方面,配合学生的专业和将要从事的职业,要在教育的过程中融入“职业人”教育。
3、学生对“礼仪、修养”已经部分地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但是对于所学专业对自身礼仪和修养方面的要求还比较陌生。
因此,本次课程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作为切入点,结合他们现有的基础和能力,融入职业的要素,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
4、传统的说教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因此本课大胆尝试翻转课堂的方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奏来学习:一方面查缺补漏,另一方面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教学设计一、教学对象分析(一)授课班级:17房管(2)班。
(二)学生人数:42人。
(三)学生实际情况:1、专业情况:房地产营销与管理专业开办于1980年,是我校的特色专业,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
该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主要有:二手房中介顾问、一手房销售、物业管理等。
无论是哪个岗位,都需要学生进入职场后能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有较好的心态,面对较大的职场压力能较好的纾解;对本专业和行业有较明晰的认识和了解,面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能有针对性的提供较适宜的产品;最关键的是一定要提升个人的礼仪修养,这个行业的性质决定了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修养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否则将失去他的客户群体。
2、班级情况:该班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高,大多数同学表现出来的素质也较适合房管专业,比如:口才好,能说会道,喜欢表现自己,不怯场等。
智库理论智库时代 ·171·《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教学案例设计王婷婷(常德技师学院,湖南常德 415100)摘要:《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是中职德育课程的一个教学内容,看似简单,却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在充分备学生、备教材的基础上,立足社会发展现实,将使用已经大众化的班级微信群运用于教学,尝试用一体化教学方法为课堂带来改变,使学生能在“做中学、学中做”。
关键词:《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教学案例;设计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19)23-0171-002一、教学案例设置(一)教材分析本教学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单元《习礼仪,讲文明》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第二节。
礼仪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切入点,“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是第一课的一个教学重点。
本节课围绕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以及怎样养成良好的个人礼仪习惯等知识展开,旨在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提高礼仪修养,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了解到礼仪在求职过程中的重要性,但对于礼仪的具体要求、道德意义,以及养成礼仪习惯的意识、方法认识和实践不够。
(2)汽修22班学生全部是男生,由于原生家庭问题,他们中很多人,从小缺乏良好的礼仪熏陶,欠缺礼仪的养成性教育,甚至部分学生很早浸染了不良社会习气;但他们内心底也希望拥有儒雅的风度、良好的形象,做真正的汽修人。
(3)学生们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对于借助手机APP 进行课内课外学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有利于教师创设活动情境,展开教学。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明确个人礼仪重在养成。
(2)能力目标:能根据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能辨别合乎礼仪与不合乎礼仪的行为;(3)德育目标: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
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第二节礼仪修养彰显个人魅力※课堂导入:前节课咱们学习了如何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的第一个方式,那就是要正确熟悉自己,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同时要珍惜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希望同窗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做到这些,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做一个人见人爱的人。
提升咱们自身的人格魅力,咱们前节课所说的方式是不断地提升进展自己,可是咱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要无时无刻的同他人交往,要在交往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留给他人一个良好的印象,那么咱们还需要做到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礼仪修养,通过良好的个人礼仪来打造良好形象,提升人格魅力。
对于咱们中职学生来讲,养成个人礼仪的良好适应也是提升自身竞争能力,提高就业能力的需要,是时期进展、社会进展的要求。
因此,个人礼仪修养十分重要,咱们必需要学习,那么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如何提升自身礼仪修养。
一、个人礼仪打造良好第一印象一、个人礼仪的含义----个人礼仪是社会个体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是个人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个体规定(外在现象),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
(内在品质)2.良好的个人礼仪的大体要求:仪容仪表(仪容,一般是指人的外观、外貌。
其中的重点,则是指人的面貌。
)其一,是仪容要干净,要勤洗澡、勤洗脸,脖颈、手都应要干干净净,并常常注意去除眼角、口角及鼻孔的分泌物。
要换衣服,消除身体异味,有腋臭要搽药品或及早医治。
其二,是仪容应当整洁。
整洁,即整齐干净、清爽。
要使仪容整洁,重在重视锲而不舍,这一条,与自我形象的好坏关系极大。
其三,是仪容应当卫生。
讲究卫生,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嗽口,不能当着客人面嚼口香糖;指甲要常剪,头发按时理,不得不修边幅,体味熏人,这是每一个人都应当自觉做好的。
其四,是仪容应当简约。
仪容既要修饰,又忌讳独树一帜,"一举成名",精练、朴素最好。
其五,是仪容应当端庄。
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个人礼仪素养,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2.情感态度观念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 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追求高尚人格,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
3.运用自觉践行礼仪规范,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二、教学重点1、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2、个人文明礼仪的习惯养成问题三、教学方法讨论法,阅读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分组教学。
四、教学过程【创境激趣】提出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案例 1 曾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能够坐上总统的宝座,成为美国“第一公民”,与他的仪态表现分不开。
在1988年的总统选举中,布什的对手杜卡基斯,猛烈抨击布什是里根的影子,没有独立的政见。
而布什在选民中的形象也的确不佳,在民意测验中一度落后于杜十个百分点,不料两个月后,布什以光彩照人的形象扭转了劣势,反而领先十多个百分点。
原来布什有个毛病,他的演讲不太好,声音又尖又细,手势及手臂动作总显出死板,肢体动作不美。
后来布什接受了专家的指导,纠正了自己的动作,有效地改变了人们对他的评价。
案例 2 小金是某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毕业前夕,她参加了很多企业的招聘会,投递了自己的简历。
学习成绩很优异的她接到了很多面试通知,可是几乎都没有成功。
她大为不解,请学校的就业指导老师指点,老师很快发现了她的问题:说话声音小,底气不足,面容苍白,头发蓬乱。
案例3 教材第12页(两个镜头)。
引导学生思考:看了这几段材料,同学们有何认识?案例1中老布什在竞选中为什么能反败为胜?案例2、3带给我们什么启发呢?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教师点拨:这些材料表达了个人礼仪的重要性。
讲究个人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流露,是我们具有良好道德的表现。
尽管我们常说“人不可貌相”,但仪容仪表,个人形象等礼仪问题在人际交往和事业发展过程中还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国赛说课稿(优秀版)word资料《礼仪修养彰显个人魅力》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教学设计主题是:礼仪修养彰显个人魅力。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首先是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本节课围绕“礼仪”两个字展开,主题是:提升个人魅力,需要我们打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和践行个人礼仪规范。
本节课既是对上节课内容的延伸与拓展,同时又为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这样一句广告语说“成功之路从头开始”,而教学之路从认识学生开始,中专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但是对于事物往往缺乏一种理性的、全面的、系统的认识和判断,所以,基于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考虑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一个三维目标,也就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自觉践行个人礼仪规范,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本节课对教学目标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本节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采用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自己,自觉践行礼仪规范,因为这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而且与中专生的学习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本节课的难点是提高礼仪修养水准,让学生学会积极地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适宜学生的教法。
这些方法可概括为:启发式教学、诱导法、小组讨论法、探究法。
利用教学资源、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本节课信息化教学手段为网络、多媒体教室、博客、网络机房、照相机、ppt课件、微博。
为了顺利开展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做教学准备,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搜集相关礼仪的名言警句,并制作卡片,为课堂竞赛做准备,利用课余时间拍摄学生文明与不文明行为照片并制作成PPT课件进行展示。
无论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还是方法的制定,最终都是为教学过程服务的,那么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划分为六个环节,第一、就是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课堂的一开始,我让学生观看《面试视频》判断视频中这位同学成功被录取的可能性大吗?以此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唤醒学生的思维,为之后课堂教学的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在教授新课的环节,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视频中这位学生在个人礼仪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以此来理解礼仪的含义和基本要求,在这个部分的讲解中,我让学生观看礼仪培训视频,让学生跟着练习站姿、坐姿、仪容仪态等,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
课前思考1、根据《大纲》的要求,《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换句话说,其任务也就是培养“人"的意识:包括公民意识、社会人意识、职业人意识。
2、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接受了相应的“公民”和“社会人”方面的教育。
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一方面我们要检阅学生在“公民"和“社会人”意识方面是否有缺失,是否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的目标;另一方面,配合学生的专业和将要从事的职业,要在教育的过程中融入“职业人”教育。
3、学生对“礼仪、修养"已经部分地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但是对于所学专业对自身礼仪和修养方面的要求还比较陌生。
因此,本次课程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作为切入点,结合他们现有的基础和能力,融入职业的要素,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4、传统的说教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因此本课大胆尝试翻转课堂的方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奏来学习:一方面查缺补漏,另一方面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教学设计一、教学对象分析(一)授课班级:17房管(2)班。
(二)学生人数:42人。
(三)学生实际情况:1、专业情况:房地产营销与管理专业开办于1980年,是我校的特色专业,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
该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主要有:二手房中介顾问、一手房销售、物业管理等。
无论是哪个岗位,都需要学生进入职场后能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有较好的心态,面对较大的职场压力能较好的纾解;对本专业和行业有较明晰的认识和了解,面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能有针对性的提供较适宜的产品;最关键的是一定要提升个人的礼仪修养,这个行业的性质决定了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修养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否则将失去他的客户群体。
2、班级情况:该班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高,大多数同学表现出来的素质也较适合房管专业,比如:口才好,能说会道,喜欢表现自己,不怯场等.在课堂学习中,能积极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教案)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一、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道德意义,提高个人礼仪素养,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2.情感态度观念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对待他人,真诚礼貌;以讲礼节为荣,以不讲礼节为耻,追求高尚人格,维护文明形象。
3.运用自觉践行礼仪规范,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人。
2、 教学重点1、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2、个人文明礼仪的习惯养成问题三、教学方法讨论法、阅读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小组教学法。
4、 教学过程[创造环境,激发兴趣]提出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案例1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可以坐上总统宝座,成为美国的“第一公民”,这与他的举止是分不开的。
在1988年的总统选举中,布什的对手杜卡基斯猛烈批评布什是里根的影子,没有独立的政治见解。
布什在选民中的形象确实很差。
他曾在民调中落后杜邦10个百分点。
出人意料的是,两个月后,布什以辉煌的形象扭转了劣势,领先10多个百分点。
原来布什有个问题。
他的语言不太好,声音尖细,手势和手臂动作总是僵硬,身体动作也不优美。
后来,布什接受了专家的指导,纠正了自己的行为,有效地改变了人们对他的评价。
案例2小金是某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毕业前夕,她参加了很多企业的招聘会,投递了自己的简历。
学习成绩很优异的她接到了很多面试通知,可是几乎都没有成功。
她大为不解,请学校的就业指导老师指点,老师很快发现了她的问题:说话声音小,底气不足,面容苍白,头发蓬乱。
案例3教科书第12页(两张照片)。
引导学生思考:看了这几段材料,同学们有何认识?案例1中老布什在竞选中为什么能反败为胜?案例2、3带给我们什么启发呢?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点拨:这些材料表达了个人礼仪的重要性。
讲究个人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流露,是我们具有良好道德的表现。
尽管我们常说“人不可貌相”,但仪容仪表,个人形象等礼仪问题在人际交往和事业发展过程中还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课前思考1、根据《大纲》的要求,《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换句话说,其任务也就是培养“人”的意识:包括公民意识、社会人意识、职业人意识。
2、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接受了相应的“公民”和“社会人”方面的教育。
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一方面我们要检阅学生在“公民”和“社会人”意识方面是否有缺失,是否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的目标;另一方面,配合学生的专业和将要从事的职业,要在教育的过程中融入“职业人”教育。
3、学生对“礼仪、修养”已经部分地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但是对于所学专业对自身礼仪和修养方面的要求还比较陌生。
因此,本次课程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作为切入点,结合他们现有的基础和能力,融入职业的要素,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
4、传统的说教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因此本课大胆尝试翻转课堂的方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奏来学习:一方面查缺补漏,另一方面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教学设计一、教学对象分析(一)授课班级:17房管(2)班。
(二)学生人数:42人。
(三)学生实际情况:1、专业情况:房地产营销与管理专业开办于1980年,是我校的特色专业,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
该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主要有:二手房中介顾问、一手房销售、物业管理等。
无论是哪个岗位,都需要学生进入职场后能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有较好的心态,面对较大的职场压力能较好的纾解;对本专业和行业有较明晰的认识和了解,面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能有针对性的提供较适宜的产品;最关键的是一定要提升个人的礼仪修养,这个行业的性质决定了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修养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否则将失去他的客户群体。
2、班级情况:该班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高,大多数同学表现出来的素质也较适合房管专业,比如:口才好,能说会道,喜欢表现自己,不怯场等。
《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教学设计长阳职教中心喻玲艳课题: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明确个人礼仪、交往礼仪特别是校园礼仪的基本要求,正确理解礼仪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自学教材,明确礼仪的基本要求;通过分析、讨论、体验等方法,懂得礼仪的重要性,自觉践行礼仪规范,实现由知到行的目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追求高尚人格,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重点:自觉践行礼仪规范教学难点: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访谈法、激励教学法、讨论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呈现案例,导入新课(5分钟)多媒体展示案例《最好的简历表》一家有名的大公司要招聘一名办公室文员。
应聘当天,总经理走马观花地看着一个个或夹着厚厚的简历表,或怀抱一摞摞证书,或揣着公司上层领导介绍信的应聘者,每出去一人,他总朝人力资源部长摇头。
在他感到失望之时,一个貌不惊人但衣着整洁的男孩被人力资源部长传呼而来。
男孩两手空空。
只见他走到总经理的办公室门前,礼貌地敲了三下门,待里面传出“进来!”,他才轻轻推开门,立于门前,认真地蹭掉脚上的泥土,进去后随手关上门。
未待走近总经理的办公桌,男孩很自然地将地上的一本书拾起放到办公桌上。
总经理和男孩简单地交谈了几句,这时有人敲门说是找总经理,门一开,一位残疾老人蹒跚而入,男孩连忙起身搀扶老人,且让座于他。
男孩所做的一切毫无造作,呈现在别人面前的是善良、体贴。
他被录用了,总经理对着满脸诧异的部长微笑着说:“男孩的言行是他最优秀的简历表!”提出问题:案例中“最好的简历表”指的什么?该案例给了你什么启示?学生:略总结导入:大家都认识到了礼仪修养的重要性,那么,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我们做的怎样?我们应怎样做一个讲文明、有礼仪的人呢?接下来我们就带者这些问题走进今天的学习。
礼仪教育与个人修养主题班会教案主题:礼仪教育与个人修养主题班会教案【教案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提升学生对礼仪教育和个人修养的认识,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举止和文化修养,增强集体凝聚力和个人发展能力。
【教学内容】1. 什么是礼仪教育2. 礼仪教育的重要性3. 礼仪教育的基本规范4. 个人修养的培养方法5. 礼仪教育与个人修养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欢迎词和班会主题介绍2. 进行一个小调查:你们心中的礼仪是什么?二、理论介绍(15分钟)1. 什么是礼仪教育:对礼貌、规范行为、仪表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
2. 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形象。
3. 礼仪教育的基本规范:尊重他人、言行得体、衣着整洁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以生动的案例分享,让学生分析不同行为举止的礼仪和修养程度。
2.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总结出好的行为习惯和改进的方向。
四、个人修养的培养方法(15分钟)1. 调整学习态度:保持专注、诚实守信。
2. 培养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饮食、作息规律。
3. 培养兴趣爱好:开拓视野、丰富内涵。
4. 注重修养的细节: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微笑。
5. 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尊重他人、乐于助人。
五、主题讨论(20分钟)1. 小组讨论:如果你们是老师,你们会如何进行礼仪教育和个人修养的培养?2.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并进行全班交流。
六、总结(10分钟)1. 总结本次班会的内容和收获。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礼仪教育和个人修养。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生对礼仪教育和个人修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礼仪教育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增强了他们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和个人修养,我们还需要加强日常的教育引导和实践活动。
【闭幕语】通过本次班会,我们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认识到礼仪教育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不仅在学校,更要在生活中注重培养。
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国赛说课稿(优秀版)word资料《礼仪修养彰显个人魅力》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教学设计主题是:礼仪修养彰显个人魅力。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首先是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本节课围绕“礼仪”两个字展开,主题是:提升个人魅力,需要我们打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和践行个人礼仪规范。
本节课既是对上节课内容的延伸与拓展,同时又为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这样一句广告语说“成功之路从头开始”,而教学之路从认识学生开始,中专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但是对于事物往往缺乏一种理性的、全面的、系统的认识和判断,所以,基于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考虑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一个三维目标,也就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自觉践行个人礼仪规范,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本节课对教学目标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本节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采用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自己,自觉践行礼仪规范,因为这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而且与中专生的学习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本节课的难点是提高礼仪修养水准,让学生学会积极地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适宜学生的教法。
这些方法可概括为:启发式教学、诱导法、小组讨论法、探究法。
利用教学资源、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本节课信息化教学手段为网络、多媒体教室、博客、网络机房、照相机、ppt课件、微博。
为了顺利开展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做教学准备,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搜集相关礼仪的名言警句,并制作卡片,为课堂竞赛做准备,利用课余时间拍摄学生文明与不文明行为照片并制作成PPT课件进行展示。
无论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还是方法的制定,最终都是为教学过程服务的,那么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划分为六个环节,第一、就是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课堂的一开始,我让学生观看《面试视频》判断视频中这位同学成功被录取的可能性大吗?以此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唤醒学生的思维,为之后课堂教学的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在教授新课的环节,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视频中这位学生在个人礼仪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以此来理解礼仪的含义和基本要求,在这个部分的讲解中,我让学生观看礼仪培训视频,让学生跟着练习站姿、坐姿、仪容仪态等,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