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巧 户外人像拍摄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688.00 KB
- 文档页数:8
【教程】拍摄环境人像的技巧讲解二零二零拍摄环境人像的技巧讲解2020 Happy New Year环境人像,顾名思义是“环境”+“人”的画面组合。
它是风光摄影与人像摄影的一个结合点。
在本身就非常美丽,足够令人惊叹的自然美景中加入“人”这个元素,能够给观者的视觉一个落脚点。
在合适的光线下,我们通过合理地构图、合理的规划画面元素、合理的曝光对画面进行润色,然后在合适的位置融入人物,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器材准备:外出拍摄环境人像我喜欢携带一支广角镜头,它能够最大限度的囊括环境画面,拍摄自然环境宏大的一面。
广角镜头搭配小光圈进行拍摄,清晰地展现自然环境全貌的同时,又保证了足够的景深。
这样就不容易出现,人物主题是实景,自然景观被虚化的情况。
能够很好的表达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下面这张片子拍摄于我们徐州市云龙湖,拍摄这张片子的时候,实际上拍摄空间并不大,如果这个时候选择标准镜头或者长焦拍摄的话,由于拍摄距离的限制,主题人物和树就会占满整个画面,非常的不和谐。
这个时候,广角镜头就派上了用场,完美的囊括了画面主题,同时制造了一种空旷、辽阔、静谧唯美的的感觉。
另外,在我们要进行慢门环境人像创作的时候,需要准备一个三脚架起稳定作用。
如果摄影师本人想要出境,将自身也拍入画面的话,同时还需要准备好无线遥控器。
当然如果距离很近的话,也可以使用相机内置的2s或者10s延时功能进行拍摄。
这张片子拍摄于杭州西湖,因为机位和预想的人物主体位置只有几步远,非常近,走过去完全来得及,所以我选择了相机的10s延时功能,架好三脚架,按下拍摄键,快步走到预定位置。
如果距离再远一些的话,就需要使用无线遥控器了。
环境人像也需要用到滤镜,比如我们拍摄海景人像的时候,可以使用低档位减光镜来控制快门速度,形成海面的拉丝效果,与人物形成动静对比;光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渐变镜来压暗天空,平衡光比。
这些会在后面进行详细讲解。
二、拍摄时间拍摄时间:自然光拍摄的话,最佳的拍摄时间是日出后的一个小时和日落前的一个小时。
人像摄影知识:如何打造出充满艺术气息的人像照片——让人眼前一亮人像摄影是最受欢迎的摄影类型之一,因为它可以创造出充满艺术气息的照片。
当你拍摄人像时,你所拍摄的不仅是某个人的形象,更是他们表现自己的方式和个性。
想要打造出充满艺术气息的人像照片,需要了解一些摄影知识和技巧。
1.确保有足够的光线光线是人像摄影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室内拍摄时,可以调整窗帘或打开室内灯光,增加光线的强度。
在户外拍摄时,可以利用自然光线,选择在早上或傍晚拍摄,这时的阳光柔和而暖色,更为适合人像拍摄。
2.调整焦点在拍摄人像时,要仔细选择焦点。
如果要强调人物的面部特征,可以选择使用大光圈进行拍摄,将背景模糊化,突出人物的特点。
如果想要拍摄整个人物,可以选择小光圈,让整个画面都清晰的呈现。
3.利用纯色背景选择纯色背景可以使人像更加突出。
可以使用白色、黑色或灰色背景,这些颜色不会干扰人物颜色的呈现。
如果使用镜头模糊,可以放置物品在背景上,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4.利用阴影阴影可以为照片添加层次感和深度,增加艺术感。
在户外拍摄时,可以利用树林或建筑的阴影,将人物放在阴影中,突出轮廓。
在室内拍摄时,可以利用灯光的明暗关系,增加阴影的效果。
5.拍摄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能够反映他们的个性和情感,是人像摄影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在拍摄时,要仔细观察人物的行为和习惯,捕捉他们的自然表情和动作,增强照片的感染力。
6.合理使用后期处理后期处理可以使照片更加生动和有趣。
可以使用Photoshop等软件,对画面进行调整和修饰。
如调整明暗、色调、对比度等,使画面更加柔和、生动和有趣。
但要注意,在处理过程中,不要过度修饰,保留人物的自然特征。
在拍摄过程中,需要不断尝试和实践各种技巧,建立自己的风格和风格。
通过这些技巧,你可以创造出充满艺术气息的人像照片,让人们瞬间眼前一亮。
摄影人像拍摄光影技巧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捕捉光线和影像来表达创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在人像摄影中,光影的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摄影人像拍摄中的光影技巧,帮助摄影师们在创作中更好地运用光影,提升作品的质量和吸引力。
一、自然光下的人像拍摄技巧1. 确定拍摄时间:在自然光线下拍摄人像,充分利用自然光的照明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黄昏和日出时分的柔和光线是非常适合人像摄影的时间段。
此时,太阳的角度较低,光线经过大气层的散射和折射,形成柔和的光影效果。
2. 利用反光板:当自然光线较为弱化时,可以使用反光板来增加光线的强度和方向。
通过调整反光板的角度和位置,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突出人像的轮廓和细节。
3. 寻找阴影:在明亮的阳光下,人像拍摄容易出现过暴和阴影过深的问题。
此时,寻找阴影区域可以避免过度曝光的情况发生。
树荫、建筑物等可以为人像提供柔和而均匀的光线环境,创造出具有层次感的光影效果。
二、人工光下的人像拍摄技巧1. 了解灯光的类型:在人工光下拍摄人像,掌握不同类型的灯光效果非常重要。
主要的灯光类型包括主灯、补光灯和背光。
主灯主要用于照亮主体人物,补光灯用于填充主灯的阴影部分,背光则用于创造出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层次感。
2. 使用柔化器:为了缓解人工光源照射人物时的刺眼和硬朗感,可以使用柔化器来使光线更加柔和。
柔化器可以是格栅或软盒等,可以有效地散射光线,创建温暖而自然的人像效果。
3. 调整光线的角度和强度:人像拍摄时,调整灯光的角度和强度可以影响整体的光影效果。
不同的灯光角度可以突出人物的特点和表情,而不同的光线强度则可以打造出明暗分明的画面效果。
三、后期处理中的光影技巧1. 调整曝光和对比度:在后期处理中,通过调整曝光和对比度可以进一步强调人像的光影效果。
适当地提高曝光可以使画面明亮,增加细节的呈现;适当提高对比度则可以加强画面的明暗对比,突出人物轮廓。
2. 柔化光影:在后期处理中,可以通过使用柔化工具来处理画面中的光影。
户外人像摄影闪光灯使用技巧1.了解闪光灯的基本知识:掌握闪光灯的工作原理、光线强度和颜色温度等基本知识。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闪光灯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2.调整闪光灯的强度:在户外拍摄人像时,由于光线的开放性和不稳定性,闪光灯的强度往往需要进行调整。
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闪光灯的功率来调整光线的强度,从而找到合适的光线效果。
3.使用反射板和柔光罩:在户外拍摄人像时,强烈的阳光往往会产生严重的阴影问题。
可以通过在闪光灯前加上反射板或柔光罩来改善光线效果,使光线更加柔和均匀,避免过曝和阴影的问题。
4.合理选择闪光灯的位置:在户外人像摄影中,闪光灯的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尝试将闪光灯放置在模特的正前方或稍微侧面,以便产生柔和的侧光效果。
避免将闪光灯直接对着模特,以免产生眩光。
5.使用闪光灯填充光:在阳光明亮的户外环境下,人像照片往往存在明暗不均的问题。
此时可以使用闪光灯来填充或强化光线,使人像更加明亮清晰,并且减少明暗差异。
6.多角度拍摄:户外摄影场景多变且光线复杂,可以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来捕捉不同的光线效果。
在不同角度下,闪光灯的作用也会有所不同,可以拍摄多组照片不同的闪光灯角度,通过比较选择最佳的效果。
7.调整白平衡:在使用闪光灯拍摄户外人像时,由于闪光灯的颜色温度与自然光的颜色温度不同,可能会导致照片的色温偏色。
可以通过调整相机的白平衡设置来解决这个问题,使照片的色彩更加准确和自然。
8.综合运用:以上技巧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运用。
可以根据拍摄环境的光线情况和人物特点进行灵活调整和尝试,以达到最佳的光线效果。
总之,户外人像摄影闪光灯的使用技巧是一个灵活多样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尝试和调整。
通过熟练掌握和运用闪光灯,可以提升户外人像照片的品质和效果,使拍摄作品更具创意和艺术性。
环境人像拍摄的六个技巧环境人像拍摄是一种将人物与背景融为一体的摄影技巧,能够展示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和氛围。
在环境人像拍摄中,摄影师需要注意以下六个技巧,以获得出色的作品。
1. 选择合适的背景选择合适的背景是环境人像拍摄的重要一步。
背景应该与人物形成对比或呼应,能够衬托人物的特点。
例如,在城市街头拍摄时,可以选择色彩鲜艳或者有趣特征的建筑物作为背景,以增强拍摄效果。
2. 控制景深景深是指照片中清晰的范围,影响着背景的模糊程度。
在环境人像拍摄中,可以通过调整光圈大小来控制景深。
较大光圈(小F值)能够使人物清晰而背景模糊,突出人物的主体性;而较小光圈(大F值)则可以使整个画面清晰,突出环境的细节。
3. 合理运用线条和对称通过合理运用线条和对称,能够增强照片的整体美感。
例如,在拍摄街道时,可以利用街道、建筑物等线条元素引导人物的视线,创造出独特的构图效果。
另外,对称构图也是常用的技巧,例如将人物放置在居中位置,前后景物呈现对称效果,能够给人一种平衡和稳定的感觉。
4. 引导人物动作环境人像拍摄中,摄影师可以通过引导人物做出一些动作来丰富照片的故事性和表现力。
例如,在街头拍摄时,可以让模特与周围环境互动,或是让他们走过马路、等候公交等,都能够增加照片的动感和真实感。
5. 创造氛围和故事环境人像拍摄不仅要注重人物的形象,还要创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故事。
通过合适的曝光、色彩和后期调整,可以给照片增添一种独特的情感和氛围。
例如,在夕阳下拍摄,可以给照片增添一种温暖和浪漫的氛围;在雨天拍摄,可以给照片增添一种忧郁和幽静的感觉。
6. 捕捉瞬间环境人像拍摄中,捕捉瞬间是非常关键的。
瞬间的抓拍能够使照片更加生动和有趣。
在拍摄过程中,摄影师需要注意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和眼神等,以捕捉到最精彩的瞬间。
这可能需要摄影师有一定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但只有捕捉到瞬间,照片才能更具吸引力。
总结起来,环境人像拍摄需要充分考虑背景、景深、线条和对称、动作、氛围和故事,以及捕捉瞬间这六个技巧。
环境人像拍摄的六个技巧环境人像拍摄具有一定的技巧,下面就是六个环境人像拍摄技巧:一、充分利用光线。
充分利用光线来尽可能地表达人物的生动性和情感,是拍摄出佳作的关键。
因此,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保证光线的正确性和质量。
对于自然光,需要恰当地把握太阳的位置,以及使用偏挡板来改变光线的强弱,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对于人造的灯光,应该考虑使用较小的光源,也可以使用闪光灯,使环境人像拍摄更加丰富。
二、选择合适的镜头。
选择合适的镜头是拍摄环境人像照片的关键,通常使用广角镜头或者长焦镜头来拍摄。
广角镜头可以放大背景的细节,让照片更加丰富,长焦镜头可以使你拍摄远距离的画面,也可以让你将有趣的背景夹杂在照片中。
三、考虑前景和背景。
除了考虑光线和选择合适的镜头之外,还要注意前景和背景的搭配。
为了突出主体,建议将背景的密度降低,这样就不会干扰主体。
如果可以,可以选择景观更加宁静的地方,可以突出主体的情绪和表情。
四、多拍几张。
即使环境条件有限,也不要忘记给自己留下几张照片的机会,这样就可以让你有机会在照片中捕捉不同的表情,从而可以拍出一张更加完美的照片。
五、接近拍摄。
接近拍摄可以从更精细的角度将人物拍摄出来,让照片更加高难度,也可以更好地展示人物的细节,充分表达他们的个性和情感。
六、增加活动。
增加活动时,可以更有效地将人物拍摄出来,通过不同形式的动作,可以穿越时间,让照片充满活力。
通过此方法可以拍出更有个性的照片,也能够展现出更多的情绪。
[风景中的人物摄影]风景人物摄影技巧风光人像拍摄技法(1)建议一、考察不同的风景特色,在拍摄之前确立比较明晰的主题,使人物造型及表现与风景气氛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将风光类型作个归纳,找出其一般规律,有助于我们在主题确立及技巧运用两个方面做到有的放矢、可以让我们根据该类风光的特点确立拍摄的主题,使人、景更好地相融,营造出唯美的意境;二、根据不同的风光特点,我们可以采用最合适的表现手法,让作品变得更“出彩”。
1.山川湖畔:这类场景大气磅礴,与女性的娇柔细致形成强烈的反差拍出来的照片能给人留下唯美、幽深的感觉。
2.草原平川:天苍苍,野茫茫,佳人融入其中,天、地、人合一,尤其能表现出风光人像自然、清新的特点。
3.特色景区:大片的花海、茅草等富有特色的景物,往往带有较强的季节性,适合拍摄有寓意的主题。
4.森林树木:静谧的林间充满神秘的感觉,让人遐思。
其间光比较大容易拍出富有趣味的照片。
这类景点适合拍摄安静、感伤的主题,营造绿野仙踪般飘逸的意境。
建议二、在大场景中拍摄,同样需要合理的补光,避免人物的脸部和服饰掩盖在阴影之中,并减淡强光在人物脸部形成的明显阴影。
这样才能在表现风景的同时,使人物获得更好的表现。
在风景区创作,优势与难度都是显而易见的。
好的一面:空气品质好光线通透且方向感强,拍出来的照片清澈明亮。
蓝天白云的机会多,不像在城市里,取景框里几乎不敢出现天空。
但是,凡事有好就有坏——光线强烈,拍摄人物便容易形成明显的阴影,加上数码相机动态范围较小,一不小心就死白一片或死黑一片,失去细节,因此最好选择在上午或下午稍微晚一点进行拍摄,避免过硬的光线。
在光线处理上,不同角度的光线会带来不同的效果。
顺光拍摄:画面明亮,色彩还原充分,容易拍出柔美的画面,缺点是人、景的立体感较差值得注意的是,顺光拍摄要避开过强的阳光,否则模特的眼睛会因为强光而无法睁开。
侧光拍摄:可以勾勒出人、景的线条,明暗对比强,能够展现较为丰富的层次,画面更具立体感,并有色调的明暗对比,照片变得很通透。
户外人像摄影闪光灯使用技巧户外人像摄影是一种常见的摄影主题,无论是拍摄个人照片、全家福还是情侣照片,闪光灯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下面是一些户外人像摄影闪光灯使用技巧。
首先,了解闪光灯的基本功能和设置。
闪光灯通常具有三个基本参数:闪光灯输出功率、电源模式和闪灯模式。
在拍摄户外人像时,输出功率可以用来控制闪光灯的亮度。
电源模式可以是手动还是自动,视情况而定。
闪灯模式可以是前帘同步或后帘同步,前帘同步会在快门打开时闪光,后帘同步会在快门关闭时闪光。
然后,选择适当的闪光灯位置和角度。
闪光灯的位置和角度可以对拍摄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将闪光灯放置在相机上方45度的位置可以产生柔和的光线效果,避免产生过于强烈的阴影。
如果想要在人物背后产生一种轮廓效果,可以将闪光灯放在人物后方。
接下来,调整闪光灯的输出功率和曝光补偿。
通过调整闪光灯的输出功率,可以控制闪光灯的亮度。
过高的输出功率可能会使人物过亮,而过低的输出功率可能会使人物过暗。
此外,还可以通过曝光补偿来调整整体曝光,确保人物和背景都有适当的曝光。
此外,注意闪光灯与自然光的协调。
拍摄户外人像时,闪光灯通常用来补光,但过度使用闪光灯可能会破坏自然光的效果。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可以使用透光伞或柔光罩等附件来软化闪光灯的光线。
最后,根据场景和主题进行创作。
户外人像摄影的魅力在于能够将人物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因此在拍摄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背景和构图。
可以利用光线来营造特殊的氛围,可以用远景来突出人物的小而美。
总结起来,户外人像摄影闪光灯的使用技巧包括了解闪光灯的基本功能和设置、选择合适的闪光灯位置和角度、调整输出功率和曝光补偿、协调闪光灯与自然光的使用以及根据场景和主题进行创作。
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够拍摄出出色的户外人像照片。
日出人像的拍摄技巧
一、时间和地点的选择
日出时分是拍摄人像的最佳时间,此时的光线柔和且色彩丰富。
为了捕捉日出时的美景,需要提前选择一个视野开阔、景色优美的拍摄地点。
同时,考虑到太阳的升起轨迹和拍摄主题,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拍摄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器材准备
1.相机:选择一款具有良好性能的相机,能够捕捉到日出时的色彩和细节。
2.镜头:使用大光圈的镜头,能够更好地虚化背景,突出人物。
3.三脚架:为了稳定相机,需要使用三脚架来固定相机。
4.遥控器:使用遥控器可以避免触摸相机屏幕时产生的指纹和手部阴影。
三、曝光控制
日出时,光线变化较快,需要进行曝光补偿。
一般来说,日出时的光线比较柔和,可以适当地增加曝光补偿,使照片更加明亮。
同时,为了避免过度曝光,可以使用点测光或者中央重点测光模式进行曝光控制。
四、光线的运用
日出时光线柔和且色彩丰富,利用侧光或者逆光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效果。
侧光可以营造出人物的立体感,逆光则可以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围。
此外,可以利用软光板或者反射板等工具来控制光线,使照
片更加自然。
五、构图技巧
在构图上,可以采用黄金分割法、对称法等构图技巧,使画面更加平衡、协调。
同时,注意避免画面过于杂乱,选择简洁的背景进行拍摄。
六、人像姿势和表情
在拍摄人像时,需要注意姿势和表情的协调。
可以选择一些自然、舒适的姿势进行拍摄,例如站立、坐下、躺下等。
表情方面,可以选择微笑、沉思等适合日出氛围的表情进行拍摄。
拍摄肖像照片的技巧与注意事项肖像照片是记录人物形象和表情的重要方式,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商业应用,拍摄出一张精美的肖像照片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介绍拍摄肖像照片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摄影爱好者拍出令人满意的肖像作品。
一、选择合适的光线光线是拍摄肖像照片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拍摄时,应尽量选择柔和、均匀的光线,避免强烈的直射日光或强烈的阴影,以免给人物脸部造成过多的阴影或反差。
在室内拍摄时,可以利用窗户或灯光来营造柔和的光线效果。
在户外拍摄时,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时分的阳光,避免中午阳光过强。
二、合理使用背景背景的选择和处理对肖像照片的表现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要选择简洁、干净的背景,避免过于复杂或杂乱的背景分散人物的注意力。
同时,应注意背景与被摄人物的色彩搭配和对比,创造出恰当的画面氛围和视觉效果。
三、调整适当的焦距和光圈在拍摄肖像照片时,可以根据拍摄目的和效果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焦距来表现被摄人物。
对于人像特写,可以使用较长焦距来突出面部细节;对于全身照或环境肖像,可以使用较短焦距来展现全貌。
同时,适当调整光圈大小,控制景深,使被摄人物清晰,背景虚化,突出主题。
四、引导自然表情拍摄肖像照片时,要尽量引导被摄人物展现自然的表情和情感。
可以通过与被摄人沟通交流,放松他们的情绪,创造轻松自然的拍摄氛围。
同时,要抓住被摄人物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真实表情,捕捉到瞬间的情感,以增加照片的感染力。
五、注意构图和角度构图和角度对于肖像照片的效果和表现力同样至关重要。
在构图上,可以运用对称、平衡、三分法等构图原则,创造出稳定和谐的画面结构。
在角度上,可以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如俯拍、仰拍、侧拍等,突出人物的特点和形象,增加照片的层次感。
六、注意细节和后期处理在拍摄肖像照片时,要注意把握好细节,如服装、发型、化妆等,确保整体形象的协调和美观。
此外,后期处理也是提升照片质量的重要环节。
可以运用一些基本的后期调整技巧,比如微调曝光、对比度、饱和度等,使照片达到更好的效果。
人像摄影技巧人像摄影,是个永恒的话题。
与其他种类的被摄体相比,人物照片往往引起观众更为强烈的共鸣。
人像佳作不仅仅只是向你展现被摄人物的外貌,它还应该是一部视觉传记,通过捕捉人物的特征,揭示人物独特的个性。
一、选择合适的景别景别是指摄影画面所包括的被摄范围。
对于人像摄影来说,选择是别意味着确定拍摄被摄者的特写、近景、半身还是全身。
当你拿起照相机准备拍摄人像的时候,首先要解决的便是这个问题。
初学摄影的朋友,在拍摄户外人像的时候,往往被周围的动人环境所迷惑,力图把环境背景多拍进画面一些,结果拍摄位臵一再退后,有的甚至从十几米的距离上用标准镜头去拍摄一张人像,洗出底片以后始发现周围环境充斥了画幅中很大的部位,被摄人物却只占了很小的面积——人被环境湮没了。
在人像摄影中应以表现被摄者的形象为主,环境背景只起陪衬作用。
假若人物形象为环境背景湮没,人物的相貌、姿态不能突出,便失去了人像摄影的特点。
人像摄影的景别,主要有以下几种:(1)特写人像的特写,指画面中只包括被摄者的头部(或者有眼睛在内的头部的大部分),以表现被摄者的面部特征为主要目的。
这时,由于被摄者的面部形象占据整个画面,给观众的视觉印象格外强烈,对拍摄角度的选择、光线的运用、神态的掌握、质感的表现等要求更为严格,摄影者尤应仔细研究有关摄影造型的一切艺术手段。
无论是35毫米照相机或120照相机,若用标准镜头拍摄特写是比较困难的,也是不正确的做法。
因为,标头拍特写必须离被摄体很近,在较近的距离拍摄人像时,鼻子到照相机的距离比额头、下巴、耳朵到照相机的距离近,在照片上鼻子显得大,容易歪曲被摄者的面部形象。
同时,如果被摄者稍微低头,额头会显得大,下巴显得短;稍微仰头,就会下巴显得长,额头显得小。
因此,最好是用中长焦距的镜头拍摄。
那样,照相机到被摄者的距离就可以稍远一些,避免透视变形。
(2)近景近景人像包括被援者头部和胸部的形象,它以表现人物的面部相貌为主,背景环境在画面中只占极少部分,仅作为人物的陪衬。
环境人像拍摄的六个技巧环境人像拍摄是一种将人物置于街头、自然风景或城市背景中进行拍摄的技术。
它可以为照片增添故事性和情感,使照片更加生动有趣。
以下是环境人像拍摄的六个重要技巧。
1. 选择合适的环境环境是环境人像拍摄的灵魂所在,所以选择合适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选择一个适合主题的环境能够更好地突出被摄主体,并给照片增添一种独特的氛围。
比如,选择一个具有浓厚艺术氛围的街头背景,或者一个美丽的自然风景作为拍摄的背景。
2. 注意光线和曝光光线是摄影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能够塑造画面的明暗、色彩和纹理。
在环境人像拍摄中,光线的选择和控制尤为重要。
如果是拍摄在户外,尽量选择柔和的自然光,可以在早晨或傍晚时分进行拍摄,避免中午阳光过强所带来的阴影。
此外,要注意正确的曝光,确保被摄主体有足够的曝光度,同时也要保留环境的细节。
3. 利用景深来突出被摄主体景深是指照片中焦点前后的模糊程度,通过控制景深可以使被摄主体更加突出。
在环境人像拍摄中,使用大光圈可以缩小景深,将背景模糊,从而使被摄主体更加显眼。
反之,使用小光圈可以增加景深,也就是使整个画面都能看清楚。
4. 控制构图和角度构图和角度的选择对环境人像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要注意构图的平衡和对称,将被摄主体放置在画面适当的位置,同时要留意背景元素的布局,避免干扰视线。
此外,要尝试不同的角度,可以选择低角度、鸟瞰角度或者侧面角度等,以增加照片的视觉冲击力。
5. 捕捉瞬间和表情环境人像拍摄不仅仅是为了记录被摄主体的外貌,更重要的是要捕捉到他们的瞬间和表情。
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动作、神情都能够表达出特定的情感和故事,所以要时刻保持警觉,并准备捕捉到那一瞬间的精彩瞬间。
6. 与被摄主体互动和交流与被摄主体的互动和交流是环境人像拍摄的关键。
通过与被摄主体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能够获得更多真实的表情和情感。
可以鼓励他们加入一些动作、表情或者与环境互动,以增加画面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总结一下,环境人像拍摄需要选择合适的环境、注意光线和曝光、控制景深、控制构图和角度、捕捉瞬间和表情,以及与被摄主体互动和交流。
怎么拍好运动人像?掌握这5个要点拍摄运动人像提高出片率的5个要点拍摄运动人像最考验的是摄影师的抓拍能力,除了需要性能较好的器材之外,还需要掌握几个必要的技巧。
下面就介绍拍摄运动人像的几个关键的技术点。
要点1:避免快门过慢如果要想拍摄运动中的人物,您需要将相机的拍摄模式设定为S,也就是俗称的“快门优先”模式。
1/250 秒:适合抓住一般速度的运动体,例如以中等速度跑动着的人、游泳运动员、自行车运动员等。
1/500 秒:适合抓住运动速度较快的动体,奔跑着的马、跳水运动员、快速骑驶着的自行车运动员、行驶着的轿车或跑动中的篮球运动员等。
1/1000秒:是抓住快速动体的最佳速度。
如赛车、摩托车、飞机、快艇、网球比赛等。
要点2:尽量使用中央对焦点尽管现在相机的自动对焦速度非常快,对焦点也非常多,但是对焦精度较高的点并不是非常的多,精度较高的对焦点都集中在中央。
中央对焦点都是双十字对焦点,或者十字对焦点,才能保证准确的合焦,特别注意拍摄运动物体不要使用一字对焦点。
所有相机的边缘对焦点都是一字对焦点,这种对焦点的对焦准确率非常差,在使用大光圈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用处。
所以使用中央对焦点才是王道!要点3:使用连拍时请使用连续对焦连拍是一种很常用的拍照方式,尤其是在抓拍时尤为的好用。
但是光使用连拍还不够,还需要改变对焦方式。
但新手玩家在连拍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只有第一张照片是清晰的,后面的几张照片都是模糊的。
这是由于相机在单次对焦模式下,只对第一张照片进行精确合焦,当被摄体移动后,焦点的位置并没有紧跟上去,这就造成了后面拍摄的几张照片因失焦而模糊不堪。
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将相机的对焦方式切换为伺服自动对焦(又叫连续自动对焦)即可。
在该模式下即使单次对焦完成,对焦系统也会持续的进行工作。
当被摄体移动时,自动对焦系统能够实时根据焦点的变化驱动镜头调节,从而使被摄物一直保持清晰状态。
要点4:使用高感光度前面讲到抓住高速运动的物体必须使用高速快门,那么为了保持高速快门势必要升高感光度,就算光照较好的白天依然建议保持感光度在400以上。
拍好夜间户外人像的技巧汇总一篇拍好夜间户外人像的技巧 1关于拍好夜间户外人像的技巧1. 零环境光的效果为了让您直观了解一下零环境光下的拍摄效果,我们先来看看这张典型的零环境光照片。
图中是夜间的公园树林,远离路灯,环境光几乎为零。
这对夫妇坚持要在这里拍摄浪漫的夜间户外照。
在使用闪光灯,ISO 调高到6400 的情况下,画面还是一片漆黑,几乎什么都看不见。
2. 平方反比律的灾难只使用闪光灯效果不佳?那靠近点,再加上反光板,应该可以了吧?试试看。
在离被摄者不到一米的地方架设反光板,近距离使用闪光灯拍摄,效果如下:人倒是能看见了,背景却变成了全黑,一点都不浪漫,完全失去了来公园拍摄的意义。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种状况被称为平方反比律。
具体到打光的问题上,简单来说就是,离光源越远的地方,分布的光越少。
所以离得近的这对夫妇比较亮,远处的背景非常暗。
不想要全黑背景,就得另想办法。
3. 照亮环境既然背景太黑,那就给背景打光吧。
在被摄者身后六米处放上灯,调高功率,效果如下:由于光源近了,这张照片的背景亮了不少。
虽说环境和人物还有一定的亮度差,但已基本符合要求了。
什么,效果还不够好,不够浪漫?别急,还有下一步。
4. 让光更“自然”人造光和月光,哪种给人的感觉更好?后者当然比前者好得多。
为了让照片氛围更佳,有必要把人造光伪装成自然的环境光。
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小技巧就能做到这一点。
我们先来看看还没经过处理的原始图片。
右边的光源很突兀,仔细看还能看见灯架;背景的月亮很小,与背景光的亮度矛盾;被摄主体不够突出。
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让主体突出,摄影师在画面外的左侧打出一道橙光,为这对夫妇增添暖色调,既温馨又凸显了主体。
如何解释这道橙色暖光?摄影师在画面中放入一盏煤油灯,对这道橙光做出了合理解释,让观众不会感到突兀。
一切都为了让画面中的光源更“自然”。
对右侧大灯的处理方案也遵循这个原则。
下图是经过后期处理之后的效果:调整了色调和对比度,突出被摄主体的.同时,把右侧的灯架完全隐藏在背景之中;把背景中的月亮彻底P 掉,并将右侧的大灯P 成月亮。
环境人像拍摄的六个技巧# 环境人像拍摄的六个技巧## 引言环境人像摄影是一种追求将被摄主体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
通过精湛的技巧,摄影师能够在独特的场景中捕捉出生动而生气勃勃的人物形象。
本文将介绍环境人像拍摄的六个关键技巧,帮助摄影爱好者更好地驾驭这一艺术领域。
## 1. 选择合适的场景成功的环境人像摄影始于对场景的选择。
一个引人入胜的背景能够为人物形象增色不少。
因此,在拍摄前,摄影师应该认真考虑场景的氛围和特点。
例如,城市街头、自然风光、古老建筑等都是吸引人的拍摄地点。
选择一个与被摄主体性格和故事情节相契合的场景,能够让照片更具深度和感情。
## 2. 利用光影效果光影是环境人像摄影中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
巧妙的光影效果可以为照片增添层次感,塑造出独特的氛围。
摄影师应该学会观察自然光线的方向和强度,以及利用阴影和高光来突出人物的轮廓。
黄昏和黎明时分的柔和光线往往是拍摄环境人像的最佳选择,因为这时的光线更加温暖柔和。
## 3. 注重构图技巧构图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技巧之一。
在环境人像摄影中,摄影师需要注意人物与背景的相互关系。
合理的构图能够使画面更加和谐,避免出现视觉混乱或主体不突出的情况。
可以尝试运用对角线构图、黄金分割等构图法则,使画面更富有动感和艺术感。
## 4. 注重人物表情和动作人物表情和动作是环境人像摄影中不可忽视的元素。
摄影师需要与被摄主体建立良好的沟通,引导其展现出自然而真实的表情和动作。
抓住人物的情感表达,让照片更具有故事性。
有时候,捕捉到一个微笑、一个眼神,能够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 5. 使用合适的镜头和焦距选择合适的镜头和焦距对于环境人像摄影至关重要。
广角镜头适合拍摄大场景,能够将人物与背景完美融合;而长焦镜头则可以突出人物,使其在画面中更为突出。
摄影师需要根据具体拍摄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镜头,以获得最佳效果。
## 6. 合理运用后期处理技巧在环境人像摄影中,后期处理是提升照片品质的关键一环。
人像摄影技巧与艺术表现大全人像摄影是摄影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通过捕捉人物形象和情感,展现出个体的独特魅力。
在现代社会中,人像摄影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艺术形式。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一些人像摄影的技巧和艺术表现方式。
一、选取合适的拍摄场景和背景拍摄人像照片时,选择合适的场景和背景对于表达主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选择户外自然环境、城市建筑背景和室内布景等不同的场景,来适应不同的主题和氛围。
同时,背景的选取要注意与人物形象相互呼应,突出主题。
二、合理运用光线光线是摄影作品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人像摄影中,合理运用光线可以打造独特的氛围和表现效果。
对于户外拍摄,可以利用早晨和傍晚的柔和阳光创造出温暖的氛围;对于室内拍摄,可以利用柔光灯或反射板来调节光线的强度和方向。
三、掌握合适的构图方式构图是人像摄影中重要的技巧之一。
可以运用头部、肩部和身体的姿态来构建画面的形状和平衡。
同时,还可以利用对角线、黄金分割法等构图原则,来增强照片的美感和表现力。
四、注重人物情感和表情人像摄影不仅仅是记录人的外貌,更重要的是捕捉到人的情感和表情。
在拍摄过程中,要引导被摄者放松自然,表达真实的情感。
可以通过与被摄者的交流,让他们逐渐放松自然,展现出真实的个性和情感。
五、运用合适的镜头和拍摄角度合适的镜头和拍摄角度也是人像摄影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镜头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和透视感,选择合适的镜头可以突出人物形象和细节。
同时,也要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如低角度、俯视角度等,来创造出不同的拍摄效果。
六、后期处理和修饰在拍摄结束后,可以通过后期处理和修饰,增强照片的艺术表现力。
可以调整照片的色彩、对比度和明暗度,来强调主题和氛围。
还可以进行局部修饰和滤镜效果的添加,来突出人物形象和特点。
七、艺术表现方式人像摄影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摄影师可以通过构思独特的主题和故事情节,来丰富照片的表达内涵。
可以运用布景、道具和服饰等元素,来增强照片的艺术感和个性表达。
户外人像拍摄技巧
有数码相机的朋友越来越多,相信大家都十分喜欢外出旅游,拍拍风景和户外人像照片。
但很多朋友尤其是初学者往往拍摄出来的照片效果都强差人意,为此而苦恼异常。
有的人说用传统相机拍出来明明没有问题,但数码出来的效果就是差,有的人会认为是自己的数码相机档次太低,甚至乎怀疑自己的数码相机是不是有问题。
其实以上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拍摄的方法不妥,不了解数码相机的性能和不懂得运用摄影技巧而造成的。
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何为好的户外人像照片,笔者认为有几点是必须具备的。
第一:准确真实的色彩还原。
当然某些时候用特殊的色调也可以创造出突出的照片,我们先以初学者为出发点讨论。
第二:准确的曝光。
这是摄影中最难掌握的因素之一,也是照片成败的关键。
第三:精确的构图。
有好的构图才能更好的表达人物主体。
第四:合理的景深。
景深对突出主体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五:丰富的人物表情。
这是我们最终想获得的结果,以上的几点就是为更好的衬托人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还需要清楚了解数码相机和传统相机一些重
要的区别。
数码相机是通过CCD或CMOS传感器的光电能转换成像,而传统相机是通过菲林的感光成像,传统菲林尤其是负片的曝光宽容度很大,过曝或欠曝2-3级都没问题,但CCD或CMOS传感器则不同,只要过曝一级,画面细节就损失严重。
另外传统菲林分灯光片和日光片,其实是色温不同,在数码相机里也有色温调节,就是白平衡功能。
有了以上的根据,我们现在开始看如何运用在真实的情况当中吧。
一. 白平衡
很多初学者都没注意到白平衡的重要性,过份的相信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功能, 白平衡对于照片的色彩还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针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色温必须设置合适的白平衡,一般数码相机都有自动白平衡、日光白平衡、阴天白平衡、钨丝灯白平衡、荧光灯白平衡调节,性能好些的机器还有手动白平
衡调节,户外时我们最好使用手动白平衡,如果没有,则可以因应天气的关系使用日光白平衡或阴天白平衡。
我们来看图1,是通过自动白平衡拍摄,结果色温偏高,人物面部和衣服颜色都偏蓝,色彩很冷。
图2是通过手动白平衡拍摄,结果色彩还原真实,肤色自然,色彩温和饱暖。
图3是在黄昏下使用阴天白平衡拍摄的,偏黄的暖暖色调更好的突出了黄昏的感觉,所以在不同的场合下灵活运用白平衡功能也是获得满意照片的方法之一。
图1:自动白平衡
图2:手动白平衡图3:阴天白平衡
二.曝光
现在一般数码相机都有机内测光,而测光方式多为多区测光和中央重点测光,这些测光方式只能应付一般的环境需要。
因此我们不能盲目相信自动测光功能,必须掌握光线的特点,灵活运用。
以下是一些最容易犯错的情况:
1.光线过于强烈。
在中午时分或夏季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强烈的光线,之前我们已提到数码相机CCD传感器的宽容度很低,稍微过曝,照片细节就会损失严重。
所以此时我们必须根据宁欠勿过的原则进行曝光,因为即使曝光不足,数码图片还可以在电脑里后期加工调整,如果过曝的照片则没有挽救余地了。
以下图片就是例子,两张图片都是使用自动测光,图4的背景曝光准确,人物面部却过暴严重,毫无细节;但图5却能准确的曝光,解决的办法可以通过曝光补偿调节,将数码相机的曝光补偿调节-1/3─-2/3EV则可。
又或者可以取正常的测光读数减一到半级进行拍摄也可以。
图4
图5
2.逆光
逆光就是光源位于人物主体的正后方,此时如果按正常的自动测光拍摄,得到的只能是剪影的效果,就如图6,背景和天空都很好的曝光,人物却陷入昏暗阴影中,没法体现细节。
图6
解决的办法有两种:第一,可以走近人物将相机靠近人物的面部半按快门,将测光读数锁定。
要记着不要松开快门哦,松开就不能锁定读数了。
然后再重新
进行构图拍摄就行了。
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人物过暗的问题,但背景就可能会出现曝光过度的情况了,如图7,人物坐的白色小码头完全过曝了。
此时我们可以采取第二种办法解决,使用闪光灯或反光板对人物进行补光,这样就能使整张照片的感光过渡自然了。
一般数码相机的内置闪光灯指数教低,最好可以使用外接闪光灯,如果没有则需要尽量靠近被摄者了。
图8是使用反光板对人物补光的,效果比图7更为理想。
所以不同的环境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如果背景不是太亮的话,第一种方法是比较方便快捷的,大家可以多加尝试。
图7
图8
逆光中还有侧逆光,就是光源在人物的左后方或右后方,同样可以通过以上的办法解决。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逆光很容易造成镜头的光晕,使照片出现难看的光斑,此时可以使用遮光罩或转换角度来避免。
3.顶光
顶光现象在中午时分最易出现,此时首先要注意以上提到的光线强烈问题,另外顶光会使人物面部出现难看的阴影,如图9,人物额头、鼻子都有难看的阴影。
图9
解决的办法有几种,第一使用闪光灯或反光板对面部进行补光。
在使用闪光灯时,如果直射闪光线可能教硬,可以用白纸加在闪光灯前,光线会柔和很多。
第二:使用较大的档板(反光板也可以)架在人物的头部上方遮挡,这是最有效的方法。
第三:避开顶光直射,选择较好的位置,因为第二种方法必须有助手帮忙,如果没有助手就不行了。
第四:利用顶光选取有利角度表现人物。
下图图10则是避开顶光直射拍摄的图片。
图11是利用顶光造成人物面部出现阴影,因为次MODEL面部较宽,阴影位正好对面型进行修饰。
这种方法其实更适合拍摄男MODEL,因为浓厚的阴影和硬朗的光线更能表现男子的深沉与气概。
图10
总之准确曝光是一张照片的成败关键,必须掌握灵活运用,而反光板和闪光灯是你的好帮手。
山水:人像拍摄可能是摄友拍摄的重要题材之一,但是能把人像拍好并不是那么容易。
本文作者有很好的户外人像拍摄经验,总结出本文与大家分享,希望对《数码》的摄友们有所帮助。
下期在构图、景深以及模特表情方面继续介绍拍摄户外人像的技巧,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