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学(1-3)(大气系07)试题B卷

物理学(1-3)(大气系07)试题B卷

物理学(1-3)(大气系07)试题B卷
物理学(1-3)(大气系07)试题B卷

兰州大学2007 ~ 2008 学年第 1 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 B 卷)

课程名称:物理学任课教师:

学院:专业:年级:

姓名:校园卡号:

一.选择题(30分)

1.一质点沿x轴作直线运动,其v—t曲线如图1.1所示,如t=0时,

质点位于坐标原点,则t=4.5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

(A)0.

(B) 5m.

(C) 2m.

(D) -2m.

(E) -5m.

2.一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其运动方程为s=5+4t-t2 (SI), 则小球运动到最高点的时刻是

(A)t=4s.

(B) t=2s.

(C) t=8s.

(D) t=5s.

3.粒子B的质量是粒子A的质量的4倍,开始时粒子A的速度为(3i+4j), 粒子B的速度为(2i-7j),由于两者的相互作用, 粒子A的速度变为(7i-4j),此时粒子B的速度等于

(A)i-5j.

(B) 2i-7j.

(C) 0.

(D) 5i-3j.

4.对于一个物体系来说,在下列条件中,哪种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A)合外力为零.

(B)合外力不作功.

(C)外力和非保守内力都不作功.

(D) 外力和保守内力都不作功.

5.关于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取决于刚体的质量,与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无关.

(B) 取决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与轴的位置无关.

(C) 取决于刚体的质量,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

(D) 只取决于转轴的位置,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无关.

6.有一半径为R的水平圆转台,可绕通过其中心的竖直固定光滑轴转动, 转动惯量为J, 开始时转台以匀角速度ω 0转动,此时有一质量为m的人站住转台中心,随后人沿半径向外跑去,当人到达转台边缘时, 转台的角速度为

(A)Jω 0/(J+mR2) .

(B) Jω 0/[(J+m)R2].

(C) Jω 0/(

mR2) .

(D) ω 0.

7.一块方板,可以绕通过其一个水平边的光滑固定轴自由转动.最初板自由下垂.今有一小团粘土,

垂直板面撞击方板,并粘在板上.对粘土和方板系统,如果忽略空气阻力,在碰撞中守恒的量是

(A)动能.

(B) 绕木板转轴的角动量.

(C) 机械能.

(D) 动量.

8.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压强为p,温度为T,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k为玻耳兹曼常量,R为

摩尔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

(A)pV/m.

(B)pV/ (kT) .

(C)pV /(RT) .

(D) pV/(mT) .

9.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简谐振动时,弹性力在半个周期内所作的功为

(A) ka2 .

(B) k A2 / 2 .

(C) kA2 / 4 .

第1页

-

图1

第2页

(D) 0 .

10.频率为100Hz,传播速度为300m/s的平面简谐波,波线上两点振动的相位差为π/3,则此两点相

(A) 2m .

(A) 2.19m .

(B)0.5 m .

(D) 28.6 m .

二.填空题(30分)

1.在x轴上作变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已知其初速度为v0,初始位置为x0加速度为a=C t2 (其中C 为常量),则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 运动方程为x=.

2.如图2所示,两块并排的木块A和B,质量分别为m1和m2,静止地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子弹水平地穿过两木块,设子弹穿过两木块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

木块对子弹的阻力为恒力F,则子弹穿出后, 木块A的速度大小

为, 木块B的速度大小为.

3.一质点在二恒力的作用下, 位移为?r=3i+8j (SI), 在此过程中,动能

增量为24J, 已知其中一恒力F1=12i-3j (SI), 则另一恒力所作的功

为.

4.一个作定轴转动的轮子,对轴的转动惯量J = 2.0kg · m2,正以角速度ω0匀速转动,现对轮子加一恒定的力矩M =-7.0 m· N,经过时间t= 8.0s时轮子的角速度ω=-ω0,则ω0= .

5.若某种理想气体分子的方根速率2v=450m/s,气体压强为p=7×104Pa ,则该气体的密度为ρ= .

6.一质点沿x轴作简谐振动,振动范围的中心点为x轴的原点. 已知周期为T,振幅为A.

(1)若t=0时质点过x=0处且朝x轴正方向运动,则振动方程为x= .

(2)若t=0时质点处于x=A/2处且朝x轴负方向运动,则振动方程为x= .

7.相对于空气为静止的声源振动频率为νs ,接收器R以速率v R远离声源,设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u , 那么接收器收到的声波频率νR = .

三.计算题(40分)

1.一质点在x轴上作加速运动,开始x=x0,v=v0,求:

(1)设a=常数,求任意时间的速度和位置。

(2)设a=kt,其中k是任意常量,求任意时间的速度和位置。

2.一飞轮半径为0.2m、转速为150r·min-1,因受制动而均匀减速,经30 s 停止转动. 试求:(1)角加速度和在此时间内飞轮所转的圈数;(2)制动开始后t = 6 s 时飞轮的角速度。3.设想有一光子火箭,相对于地球以速率v=0.95c 直线飞行,若以火箭为参考系测得火箭长度为15 m ,问以地球为参考系,此火箭有多长?

4. 一瓶氢气和一瓶氧气温度相同.若氢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6.21×10-21J.试求: (1) 氧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和方均根速率; (2) 氧气的温度.

第3页

第4页2

大气物理学题库答案

大气物理学题库答案

1.氮气、氧气、氩气(或N2、O2、Ar)

2. 原始大气、次生大气、现代大气 3. 基尔霍夫定律、普朗克定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维恩定律。 4. 核化(或填异质核化)、凝结、碰并、连锁; 5. 水云、冰云、混合云; 6. 色; 7. 爱根核,大核,巨核; 8. 增加空气中的水汽、降温。 9. CO2、O3; 10. 瑞利散射, 米散射, 几何光学散射; 11. 宇宙射线 地壳αβγ射线作用 大气中放射性元素 12. 低气压、高气压、低压槽、高压脊、鞍型气压场 13. Kirchhoff (或基尔霍夫) 14. 紫外光、红外光 15. 辐射平衡、热量平衡, 潜热 、感热,太阳辐射,大气 。 16. 高压、低压 17. 冷却、增湿、冷却、增湿 18. 日地平均距离大气上界 19. 比湿 、 混合比 、 水汽密度 、 露点 、 相对湿度 。 20. 状态(变化)、 层结 。 21. 对流层 、平流层 、 中层、热层 、外层。 22. 绝热上升膨胀冷却 、辐射冷却、平流冷却 、 混合冷却 。(降温过程很多,写出其中四种即可) 23. 0>??z θ 、 0

2011级《大气物理学》期末试卷A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试卷 2012-2013学年第1 学期大气物理学课程试卷(A卷) 试卷共2页;考试时间120分钟;任课教师刁一伟;出卷时间2013年1月 系专业年级班 学号姓名得分 注意:1. 请勿将试卷拆开;2. 所有答案以写在答题册上为准; 3. 本页与所有答题页均请填写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 如果大气处于静力稳定状态下,那么: (A)大气的位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大(B)大气的垂直减温率大于干绝热减温率(C)大气的水汽压随高度增加而增大(D)大气的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 2. 饱和气块在绝热上升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 (A)位温保守(B)水汽压保守(C)假相当位温保守(D)温度保守 3. 造成某地气温下降的原因,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下降运动(B)冷锋过境(C)水汽蒸发(D)地面长波辐射 4. 下面哪一个不是露形成的有利条件? (A)晴朗的夜晚(B)微风(C)垂直运动大(D)水汽足够 5. 通常长波辐射与短波辐射的分界线为。 (A)0.1μm (B)1μm (C)4μm (D)10μm (E)40μm 6. 某地的气温垂直减温率为3℃/km,则表示大气: (A)很稳定(B)很不稳定(C)有利于积云发展(D)气温较高 7. 当夜间空气冷却至露点温度时,形成辐射雾。如果空气持续冷却,随后露点温度会有什么变化? (A)上升,因为空气变干燥(B)上升,因为空气变潮湿 (C)下降,因为空气变干燥(D)下降,因为空气变潮湿 8. 月晕出现时,下列叙述正确是: (A)天空有卷层云(B)头顶上的云层有雨滴掉下来

(C)云是由小水滴组成的(D)头顶上的天空有低云 9. 干绝热减温率和湿绝热减温率的主要差异为: (A)饱和空气总是不稳定(B)未饱和气块膨胀比饱和气块快 (C)湿空气的重量比干空气轻(D)饱和空气上升时会有潜热释放 10. 使未饱和气块达到饱和的方法为: (A)气块做上升运动(B)气块做下降运动 (C)气块做旋转运动(D)气块向外辐散 11.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下列何者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量最大? (A)平流层大气(B)对流层大气(C)云层(D)地面 12. 下列哪一项出现时,通常表示空气的相对湿度大? (A)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的差很大(B)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的差很小(C)空气中的混合比大(D)空气中的水汽压大 13.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时,天空仍是明亮的,这是由于:(A)吸收作用(B)大气逆辐射(C)反射作用(D)散射作用 14. 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二氧化碳(B)甲烷(C)氮气(D)一氧化二氮 15. 焚风是过程的典型例子: (A)干绝热(B)湿绝热(C)假绝热(D)非绝热 16. 当状态曲线位于层结曲线的右端,此时大气属于()。 (A)绝对稳定型大气(B)真潜在不稳定型大气 (C)假潜在不稳定型大(D)绝对不稳定型大气 17.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辐射形式是: (A)太阳短波辐射(B)地面长波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18. 地球大气平流层(Stratosphere)里,含量最大的气体成分是()。 (A)臭氧(O3) (B)氧气(O2) (C)氮气(N2) (D)二氧化碳(CO2)

大气物理学作业题

大气物理学 一、单选题 1 行星大气就是包裹着行星体的()和电离气体的总称 A、A、惰性气体 B、B、中性气体 C、C、电解气体 D、D、悬浮物 答案:B 2、通常把除()以外的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A、A、水汽 B、B、惰性气体 C、C、行星大气 D、D、气溶胶颗粒 答案:A 3、由于地球自转以及不同高度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程度的差异,使得大气在水平方向 _______,而在垂直方向上呈现明显的______。 A、A、带状分布,层状分布 B、B、比较均匀,带状分布 C、C、比较均匀,层状分布 D、D、带状分布,比较均匀 答案:C 4、大气中温度最高的气层是___。 A、A、对流层 B、B、平流层 C、C、中间层 D、D、热层 答案:D 5、反映黑体的积分辐出度和温度的关系的辐射定律是___。 A、A、基尔霍夫定律 B、B、普朗克定律 C、C、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D、D、维恩定律 答案:C 6、大雨滴对可见光的散射属于___。 A、A、瑞利散射 B、B、米散射 C、C、几何光学散射 D、D、大粒子散射 答案:C 7、当环境的减温率小于气块的减温率,则大气层结是___。 A、A、绝对不稳定 B、B、中性

C、C、绝对稳定 D、D、静止不稳定 答案:C 8、埃玛图中,层结曲线和状态曲线的相互配置,可分为三种类型,当状态曲线总在层结曲线的右边,可判断为___。 A、A、潜在不稳定型 B、B、绝对稳定型 C、C、绝对不稳定型 D、D、中性型 答案:C 9、()往往以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 A、A、海陆风 B、B、热成风 C、C、焚风 D、D、地转风 答案:C 10、指单位时间内相位的变率是___。 A、A、波数 B、B、角频率 C、C、相速度 D、D、群速度 答案:B 11、龙卷风属于___系统。 A、A、大尺度 B、B、中尺度 C、C、小尺度 D、D、微尺度 答案:D 12、大气长波属于___系统。 A、A、大尺度 B、B、中尺度 C、C、小尺度 D、D、微尺度 答案:A 13、湍流的基本特性不包括:( ) A、A、随机性 B、B、均一性 C、C、耗散性 D、D、非线性 答案:B 1、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气压系统被称为___。 A、A、高气压 B、B、低气压 C、C、低压槽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汇编 (2000~2010) 2010-7

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物理试卷 考生注意: 1.全卷共8页,24题,在120分钟内完成。 2.第21、22、23、24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5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1.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真空中红光波长比紫光波长短 (B)红光光子能量比紫光光子能量小 (C)红光和紫光相遇时能产生干涉现象 (D)红光照射某金属时有电子向外发射,紫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也有电子向外发射 2.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γ射线一般们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量强 (D)γ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3.一小球用轻绳悬挂在某固定点,现将轻绳水平拉直,然后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考虑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中() (A)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B)小球在竖直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C)到达最低位置时小球线速度最大(D)到达最低位置时绳中的拉力等于小球重力4.如图所示,两根平行放置的长直导线a和b载有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电流,a受到的磁

大气物理学复习 ()

大气物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第一章大气概述 1、干洁大气:通常把除水汽以外的纯净大气称为干结大气,也称干空气。 2、气溶胶:大气中悬浮着的各种固体和液体粒子。 3、气团: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的巨大空气块。 4、气团变性:当气团移到新的下垫面时,它的性质会逐渐发生变化,在新的物理过程中 获得新的性质。 5、锋:冷暖性质不同的两种气团相对运动时,在其交界面处出现一个气象要素(温度、 湿度、风向、风速等)发生剧烈改变的过渡带称为锋。 6、冷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 7、暖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8、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很少移动,有时冷气团占主导地位,有时暖气团 占主导地位,使锋面处于来回摆动状态。 9、锢囚锋:当三种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如暖气团、较冷气团、更冷气团)相遇时,可 以产生两个锋面,前面是暖锋,后面是冷锋,如果冷锋移动速度快,追上前方的暖锋,或两条冷锋迎面相遇,并逐渐合并起来,使地面完全被冷气团所占据,原来的暖气团被迫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这种由两条锋相遇合并所形成的锋称为锢囚锋。10、气温垂直递减率:在垂直方向上每变化100米,气温的变化值,并以温度随高度 的升高而降低为正值。 11、气温T: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12、混合比r:一定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质量和干空气质量之比。r=m v/m d 13、比湿q:一定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质量与湿空气质量之比。q=m v/(m v+m d) 14、水汽压e:大气中水汽的分压强称为水气压。 15、饱和水汽压e s:某一温度下,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时所具有的水汽压。 16、水汽密度(即绝对湿度)ρv:单位体积湿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

大气物理学主要知识点

主要知识点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绝热过程与位温 ?饱和水汽压、冰面饱和水汽压 ?饱和绝热与假绝热 ?抬升凝结高度、自由对流高度、浮力能量、对流凝结高度 ?均质核化、异质核化 ?曲率效应、溶质效应 ?临界过饱和度/临界半径 ?Kohler曲线、霾的形成 ?云滴碰并增长、末速度 ?冰云核化、贝吉隆Bergeron过程 ?气溶胶、凝结核、云凝结核 ?气溶胶分类、源、汇、寿命、分布 ?气溶胶吸湿参数 ?气溶胶对云和降水的影响 ?气溶胶直接效应、间接效应 ?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 ?大气吸收谱与大气窗区 ?云对地球辐射的影响 ?Chapman机制、催化损耗循环、南极臭氧损耗机制、北极何时出现臭氧洞 ?边界层、地表能量平衡、地表水平衡 ?静力稳定度、动力不稳定 ?边界层日变化 ?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效应 ?Rayleigh散射、米散射 ?对流层顶定义、对流层顶分布特征 ?热带对流层顶层 第二讲 大气科学研究手段 ?探测设备研制——研制少、技术落后、水平低 ?野外观测——试验少、国外仪器、手段单调(促进国外改进设备) ?遥感反演(卫星、飞机、地基、移动)——国外观测、反演理论与方法少、验证工作多?资料同化(同化方案、资料库)——国外模式、理论研究多、无国产品 ?诊断分析——国外资料、国外卫星资料、国外模式资料、工作众多(促进国外完善资料)?数值模拟(模式研制、运行者)——国外模式、研制改进少、运行者众多(促进国外完善模式) 关于探测的一些注意事项 1.视事未必是事实 2.精确测量未必就是测量精确 大气物理学范畴 ?大气物理学寻求从物理原理来解释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时间与空间尺度的现象。大气物理学可以广泛地认为包括所有大气现象。流体力学、热力学、电磁学 ?大气科学领域传统上把大气物理学与大尺度动力学(中尺度、天气尺度、行星尺度)

气象学大气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大气》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干洁大气( ) 2、下垫面( ) 3、气象要素( ) 4、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氩和()。 ( ) 5、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 ) 。(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6、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辐射。() 7、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夏天比冬天()。() 8、()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9、根据大气中()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10、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1、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12、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千米。() 13、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14、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15、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16、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大气试题库_有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答案要求,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 1.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D )。 A. 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 暖层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 平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 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2. 目前,我国排放大气污染物最多的是(B)。 A. 工业生产。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交通运输。 D. 生态环境破坏。 3. 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状呈(D)。 A. 平展型。 B. 波浪型(翻卷型)。 C. 漫烟型(熏蒸型)。 D. 爬升型(屋脊型)。 4. 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D )的成反比。 A.尘粒的密度。 B. 气体的密度。 C. 尘粒的粒径。 D. 气体的粘度。 5.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采用(A)净化时,耗用的能量为最小。 A. 重力除尘装置。 B. 惯性除尘装置。

C. 离心力除尘装置。 D. 洗涤式除尘装置。 6. 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D )。 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Ω·cm。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Ω·cm。 C. 烟气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D. 烟气含尘浓度太高。 7. 在以下关于德易希方程式的论述中,错误的是(B )。 A. 德易希方程式概括了分级除尘效率与集尘板面积、气体流量和粉尘驱进速度之间的 关系。 B.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也相同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 算式。 C.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不超过气流速度的10~20%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 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D. 德易希方程式说明100%的分级除尘效率是不可能的。 8.直接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含尘气流阻力的前提是(A )。 A.颗粒雷诺数Re p≤1,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B.1<Re p<500,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C.500<Re p<2×105,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D.颗粒雷诺数Re p≤1,颗粒直径小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9.在以下有关填料塔的论述中,错误的是(B)。 A. 产生“塔壁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塔径与填料尺寸的比值太小。 B. 填料塔是一种具有固定相界面的吸收设备。 C. 当烟气中含有悬浮颗粒物时,填料塔中的填料容易堵塞。 D. 填料塔运行时的空塔气速一定要小于液泛气速。 10. 在以下有关气体吸附穿透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C )。 A.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处理气体量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B.穿透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固定吸附床的操作条件。 C.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床层厚度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D.穿透曲线斜率的大小可以反映吸附过程速率的快慢。 11.在以下石灰或石灰石湿式洗涤法烟气脱硫的化学反应式中,(C)是对吸

大气物理学题目及答案(84题)

大气物理学题目及答案 (84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大气物理学(32+19+33=84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陆地下垫面的热量差额主要是指__________。(C) A:下垫面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B:下垫面上的蒸发与凝结 C:地面辐射差额 D:土壤的性质 2、对流层与平流层交界处,有一个厚约__________公里的过渡层,叫对流层顶。 (A) A.1-2 B.10 C.0.2-0.3 D.5 3、如果已知本站气压、海拔高度和气柱的__________,就可以用压高公式求算海平面气压。(C) A.相对湿度 B.气压垂直递减率 C.平均温度 D.垂直高度 4、大气的稳定度决定于该气团的层结,层结不稳定是__________。 (C) A.γ=γd B.γ<γd C.γ>γd D、γ=γd=0 5、常在T-lnP图上见到,自由对流高度以上的正不稳定能量面积大于其下面的负的不稳定能量面积,这种情况叫__________。(A) A.真潜不稳定型 B.假不稳定型 C.绝对不稳定型 D.绝对稳定型 6、在叙述云块上升过程中的降温时,有时讲绝热降温,有时讲膨胀降温,这两种说法__________。(C) A.完全一样 B.完全不一样 C.基本一样 D.基本不一样 7、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B)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8、目前一般把PH值小于__________的降水都称为酸雨。(B) A、4.0 B、5.6 C、6.5 D、7.0 9、测量空气湿度的最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B)

大气试题库_有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答案要求,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 1.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D )。 A. 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 暖层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 平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 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2. 目前,我国排放大气污染物最多的是( B)。 A. 工业生产。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交通运输。 D. 生态环境破坏。 3. 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状呈( D)。 A. 平展型。 B. 波浪型(翻卷型)。 C. 漫烟型(熏蒸型)。 D. 爬升型(屋脊型)。 4. 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D )的成反比。 A.尘粒的密度。 B. 气体的密度。 C. 尘粒的粒径。 D. 气体的粘度。 5.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采用( A)净化时,耗用的能量为最小。 A. 重力除尘装置。 B. 惯性除尘装置。 C. 离心力除尘装置。

D. 洗涤式除尘装置。 6. 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D )。 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cm。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cm。 C. 烟气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D. 烟气含尘浓度太高。 7. 在以下关于德易希方程式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B )。 A. 德易希方程式概括了分级除尘效率与集尘板面积、气体流量和粉尘驱进速度之间 的关系。 B.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也相同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 估算式。 C.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不超过气流速度的10~20%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 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D. 德易希方程式说明100%的分级除尘效率是不可能的。 8.直接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含尘气流阻力的前提是( A )。 A.颗粒雷诺数Re p≤1,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B.1<Re p<500,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C.500<Re p<2×105,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D.颗粒雷诺数Re p≤1,颗粒直径小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9.在以下有关填料塔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B)。 A. 产生“塔壁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塔径与填料尺寸的比值太小。 B. 填料塔是一种具有固定相界面的吸收设备。 C. 当烟气中含有悬浮颗粒物时,填料塔中的填料容易堵塞。 D. 填料塔运行时的空塔气速一定要小于液泛气速。 10. 在以下有关气体吸附穿透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C )。 A.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处理气体量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B.穿透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固定吸附床的操作条件。 C.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床层厚度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D.穿透曲线斜率的大小可以反映吸附过程速率的快慢。 11.在以下石灰或石灰石湿式洗涤法烟气脱硫的化学反应式中,( C)是对吸收过程不利 的反应。

大气物理学题目与标准答案.docx

大气物理学 (32+19+33=84 题 ) 一、单项选择题: 1、陆地下垫面的热量差额主要是指__________。(C) A:下垫面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B:下垫面上的蒸发与凝结 C:地面辐射差额D:土壤的性质 2、对流层与平流层交界处,有一个厚约 __________公里的过渡层,叫对流层顶。( A ) .10C 3、如果已知本站气压、海拔高度和气柱的__________,就可以用压高公式求算 海平面气压。 ( C ) A. 相对湿度 B.气压垂直递减率 C.平均温度 D.垂直高度 4、大气的稳定度决定于该气团的层结,层结不稳定是__________。 ( C ) A. γ =γ d B.γ <γ d C.γ>γd D、γ =γd=0 5、常在 T-lnP 图上见到,自由对流高度以上的正不稳定能量面积大于其下面的 负的不稳定能量面积 , 这种情况叫 __________。( A ) A. 真潜不稳定型 B.假不稳定型 C.绝对不稳定型 D.绝对稳定型 6、在叙述云块上升过程中的降温时,有时讲绝热降温,有时讲膨胀降温,这两 种说法 __________。( C ) A. 完全一样 B.完全不一样 C.基本一样 D.基本不一样 7、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 B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8、目前一般把PH值小于 __________的降水都称为酸雨。( B ) A、B、 C 、 D 、 9、测量空气湿度的最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 B ) A、干湿表法 B、称重法 C、疑结法 D、吸收法 10、一定体积内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和干空气质量的比值定义为__________。( B ) A、绝对湿度 B、混合比 C 、比湿D、相对湿度

20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物理学课程试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试卷 2019 ~ 2020学年第一学期大气物理学课程试卷( A卷) 本试卷共2页时间120 分钟出卷教师:大气物理学课程小组出卷时间:2019.12学院:任课教师:专业:年级: 学号:姓名:得分: 注意:1. 答案以写在答题册上为准; 2. 本页与答题册均需要填写班级、学号、姓名。 3. 答题完成后,务必上交试卷,严禁将试卷带出考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气压相等的情况下,暖湿空气密度要比干冷空气密度() A、大 B、小 C、一样 D、无法比较 2.在温度-对数压力图上,当状态曲线位于层结曲线右侧时,大气属于() A、绝对不稳定型大气 B、真潜在不稳定型大气 C、假潜在不稳定型大气 D、绝对稳定型大气 3.当入射光遇到粒径远小于其波长的分子时发生的散射是() A、几何光学散射 B、米散射 C、大颗粒散射 D、瑞利散射 4.下列哪些不是对流层的特点() A、大气温度随高度降低 B、大气的垂直混合作用强 C、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D、空气中尘埃很少,大气透明度高 5.大气窗是指吸收带之间的准透明区,红外辐射大气窗波段范围主要位于() A、8~12 μm B、1~10 μm C、12~18 μm D、0.4~0.7 μm 6.如果大气处于静力绝对稳定状态下,那么() A、大气的位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大 B、大气的垂直减温率大于干绝热减温率 C、大气的水汽压随高度增加而增大 D、大气的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 7.焚风是()过程的典型例子: A、干绝热 B、湿绝热 C、假绝热 D、非绝热

8. 地面与大气系统能量平衡过程中,地面支出的热量里,按能量值从大到小排 列,以下几种“热”的顺序是( )。 A 、 辐射能、潜热、感热 B 、 辐射能、感热、潜热 C 、 潜热、辐射能、感热 D 、 感热、潜热、辐射能 9. 逆温层指的是在近地面温度随高度( )的某层大气。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视具体情况而定 10. 有大气层的地球表面温度比没有大气层的地球表面温度高,原因是大气层 ( )。 A 、吸收太阳辐射 B 、反射太阳辐射 C 、对长波的散射 D 、吸收并放出红外辐射 11. 如果某行星和地球接收同样多的太阳辐射能,但该行星的行星反照率大于地 球,那么该行星的平衡温度将( )地球的平衡温度。 A 、高于 B 、低于 C 、等于 12. 如果一个黑体吸收的辐射能小于其放射的辐射能,那么该黑体的温度将( )。 A 、上升 B 、下降 C 、保持不变 13. 如果地球上面的云量减少,那么地气系统的反照率将( )。 A 、增加 B 、减小 C 、保持不变 14. 某气块等压降温时,下列湿度参量中随之增大的是 ( )。 A 、露点温度; B 、相对湿度; C 、混合比 15. 有关风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风向指风的来向 B 、风向总是从高气压指向低气压 C 、空间尺度越大的天气系统的垂直速度越大 D 、风向是指风的去向 16. 气压随高度递减率最大是在:(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层 D 、热层 17. 若欲测得本站气压,通常我们必须做( )订正。 A 、温度与时间 B 、温度与重力 C 、温度与高度 D 、观测员误差与温度 18. 饱和气块在绝热上升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温保守 B 、水汽压保守 C 、假相当位温保守 D 、温度保守 19. 垂直减温率 3.41/100C m γ>的气层一定是( )。

关于大气物理学题库答案修订稿

关于大气物理学题库答 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大气物理学题库答案一、选择题

二、 填空题 1. 氮气、氧气、氩气(或N 2、O 2、Ar ) 2. 原始大气、次生大气、现代大气 3. 基尔霍夫定律、普朗克定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维恩定律。 4. 核化(或填异质核化)、凝结、碰并、连锁; 5. 水云、冰云、混合云; 6. 色; 7. 爱根核,大核,巨核; 8. 增加空气中的水汽、降温。 9. CO2、O3; 10. 瑞利散射, 米散射, 几何光学散射; 11. 宇宙射线 地壳αβγ射线作用 大气中放射性元素 12. 低气压、高气压、低压槽、高压脊、鞍型气压场 13. Kirchhoff (或基尔霍夫) 14. 紫外光、红外光 15. 辐射平衡、热量平衡, 潜热 、感热,太阳辐射,大气 。 16. 高压、低压 17. 冷却、增湿、冷却、增湿

18. 日地平均距离大气上界 19. 比湿 、 混合比 、 水汽密度 、 露点 、 相对湿度 。 20. 状态(变化)、 层结 。 21. 对流层 、平流层 、 中层、热层 、外层。 22. 绝热上升膨胀冷却 、辐射冷却、平流冷却 、 混合冷却 。(降温过程很 多,写出其中四种即可) 23. 0>??z θ、 0

大气物理学题目及答案(84题)

大气物理学(32+19+33=84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陆地下垫面的热量差额主要是指。( C ) A:下垫面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B:下垫面上的蒸发与凝 结 C:地面辐射差额 D:土壤的性质 2、对流层与平流层交界处,有一个厚约公里的过渡层,叫对流 层顶。 ( A ) A.1-2 B.10 C.0.2-0.3 D.5 3、如果已知本站气压、海拔高度和气柱的,就可以用压高公式 求算海平面气压。( C ) A.相对湿度 B.气压垂直递减率 C.平均温度 D.垂直高度 4、大气的稳定度决定于该气团的层结,层结不稳定是。 ( C ) A.γ=γd B.γ<γd C.γ>γd D、 γ=γ0 5、常在图上见到,自由对流高度以上的正不稳定能量面积大于 其下面的负的不稳定能量面积,这种情况叫。( A ) A.真潜不稳定型 B.假不稳定型 C.绝对不稳定型 D.绝对稳定型 6、在叙述云块上升过程中的降温时,有时讲绝热降温,有时讲 膨胀降温,这两种说法。( C ) A.完全一样 B.完全不一样 C.基本一样 D.基 本不一样

7、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分布在:。( B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8、目前一般把值小于的降水都称为酸雨。( B ) A、4.0 B、5.6 C、6.5 D、7.0 9、测量空气湿度的最基本方法是。( B ) A、干湿表法 B、称重法 C、疑结法 D、吸收法 10、一定体积内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和干空气质量的比值定义为。( B ) A、绝对湿度 B、混合比 C、比湿 D、相对湿度 11、水汽与湿空气的质量比定义为。( C ) A、绝对湿度 B、混合比 C、比湿 D、相对湿度 12、大气的相对湿度一般不超过。( B ) A、100% B、101% C、102% D、105% 13、气溶胶按尺度大小分为三类,其中爱根核半径小于( B ) A、<0.01μm B、<0.1μm C、介于 0.01μm~0.1μm D、介于0.1μm ~1.0μm E、>1.01.0μm 14、观测表明,随着海拨高度的增加,气压值按指数减少,海拔

大气污染复习题与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120分) 1、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大类:气溶胶状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 2、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大气人为污染源主要有三方面:燃料燃烧、 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 3、环境空气质量分为三级;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一类区执行 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4、煤的元素分析常用的基准主要有水分、灰分、挥发分 和固定碳四种。 5、理论空气量是指单位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它由氮气、氧气的组成决定。 一般把超过理论空气量多供给的空气量称为空气过剩量,过剩空气系数是指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6、燃料完全燃烧所必需的条件有适量的空气、足够的温度、 、必要的燃烧时间、燃料与空气的充分混合。通常把温度、时间 和湍流度称为燃烧过程的“三T” 7、空燃比定义为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质量,它可以由燃烧方程式直接求得。 8 9、燃烧烟气分为干烟气、湿烟气;燃烧烟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三方面:燃料中

氢燃烧后的水蒸气、燃料中水、理论空气量带入。 10、实际烟气体积等于理论烟气体积、过剩烟气体积之和。 11、用显微镜法观测颗粒时,得到投影径、几何当量径、物理当量径三种粒径。 13、粉尘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粉尘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量、湿润性、荷电性和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等几种(任意说出四种)。 14 三项。 15、驰豫时间为颗粒-气体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参数,它的物理意义为:由于流体 阻力 使颗粒的速度减小到它的初速度1/e的时所需的时间。 16、目前常用的除尘器主要有机械除尘器、静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 湿式除尘器等四大类。惯性除尘器在除尘过程中除借助惯性力的作用外,还利用了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 17、机械式除尘器通常指利用质量力(重力、惯性力和离心力等)的作用使颗粒物 与气流分 离的装置,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等。 18、在旋风除尘器内,气流的运动非常复杂,为研究方便,通常将气体在除尘器 内的运动分解为 三个速度分量,即切向速度、径向速度、轴向速度。切向速度是决定气流速度大 小的主要速度分量。外涡旋的切向速度反比于旋转半径,内涡旋的切向速度正比

大气物理学题库

大气物理学题库(没答案) 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属于大气常定成分的是( A )。 A、水汽(H20)B 氧气(02)C、氯氟烃(CFCs) D、臭氧(03) 2. 用绝对温标表示的人体平均温度大约为( D )o A、-236 K B 0 K C 100 K D、310 K #由右图回答3-6题 3.图上字母标在对流层的是( E ); 4.图上字母标在平流层顶的是( C ); 5.图上字母标在平流层的是( D ); 6.图上字母标在热层的是( A )o 7.有A、B两气柱,A气柱的平均温度比B气柱的高,假设地面气压都一样,则在同 度z处,必有(A)o A、p A p B B、p A p B 8. 通常长波辐射与短波辐射的分界线为(B)o A、0.1m B、1m C、4 卩m 9. 如果地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则地面温度会比现在( A、暖一些 B、冷一些 10. 一日的最低温度通常出现在(A)o A、日出前后 B、子夜 C、下午 11. 晴朗的天空为蓝色的原因是(A)o A、波长较短的辐射能比波长较长的更容易被散射 B、波长较长的辐射能比波长较短的更容易被散射 C、不同波长的辐射能散射是一样的 D、除了蓝色以外,其它颜色的光被大气吸收了 12. 起始温度相同的一饱和气块和一干气块,均被抬升 C P A P B D、10 m B )o C 一样 D、傍晚 1公里后温度较高的是(A)o

A、饱和气块 B、干气块 C、温度仍相同

13. 地球大气平流层(Stratosphere)里,含量最大的气体成分是(C)。 A、臭氧(03) B、氧气(02) C、氮气(N2) D、二氧化碳(CQ) 14.在大气中垂直向上,哪一个气象要素是一直减小的?(B) A、温度 B、水汽 C、气压 D、风 15.造成南极平流层臭氧洞的物质是:(D) A、二氧化硫 B、甲烷 C、一氧化碳 D、氟氯碳化物 16.某气块等压降温时, 下列湿度参量中随之增大的是B o A.露点温度 B.相对湿度 C.混合比 17. 有关气块的叙述,正确的是D。 A.上升时,因膨胀而增温 B.上升时,因压缩而降温 C. 下降时,因膨胀而降温 D.下降时,因压缩而增温 18. 气压随高度递减率最大是在A。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层D、热层 19. 下列哪一项出现时,通常表示空气的相对湿度大(A) A.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的差很大 B.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的差很小 C.空气中的混合比大 D.空气中的水汽压大 20. 饱和气块在绝热上升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 A。 A.位温保守 B.水汽压保守 C.假相当位温保守 D.温度保守 由下列三图所示的干、湿绝热线和层结曲线回答8~9题: 21. 干气块抬升后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是图________ 。 22. 表示绝对不稳定的是图________ 。 23. 洁净大气中对红外辐射吸收能力从强到弱的正确顺序是A A.水汽、二氧化碳、臭氧 B.二氧化碳、臭氧、水汽 C.臭氧、水汽、二氧化碳 D.水汽、臭氧、二氧化碳 E. 二氧化碳、水汽、臭氧 24. 在B过程中,所有的凝结物全部从气块中降落。 A.干绝热 B.假绝热 C.可逆的湿绝热 D.可逆 25. 未饱和湿空气干绝热上升达到凝结高度以后,如果此饱和气块继续上升,则 气块的温度递减率将C干绝热递减率d。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判断 26. 逆温层指的是温度随高度A的某层大气。 A.降低 B.升高 C.不变 D.视具体情况而定 27. 路边孤立着一盏路灯,随着你离开越来越远,灯光渐暗,这可用A解释。 A.维恩位移定律 B.辐射平衡原理 C. 平方反比关系 D.斯蒂芬一玻尔兹曼定律 28. 具有初始温度为27C的干空气微团,绝热地从1000百帕上升到500百帕,它的终止温

大气动力学历年试题

大气动力学试题 大气动力学试题 (1) 2004年大气动力学 (1) 2005年大气动力学 (3) 2006年大气动力学1 (6) 2006年大气动力学2 (9) 2007年大气动力学1 (11) 2007年大气动力学2 (14) 2004年大气动力学 一、(2004)试问:若等(H ,η)线位于南、北两刚壁之间,下列各种情况可能或不可能有严格的线性地转运动?为什么? 1)等0H 线自动闭合; 2)等η线与等0H 线相交; 3)等η线与边界相交; 4)等η线伸向无穷远。 答:1)等0H 线自身闭合时,可能有严格的地转运动,由位涡守恒0)(=+H f dt d ?,定常线性条件下,简化为0)(0 =??H f V H ,即定常线性运动一定是沿等深线的运动,所以等0H 线自身闭合时,只要//H V 等0H 线,就可能有严格地转运动; 2)等η线与等0H 线相交时不可能有严格的线性地转运动,等η线与等0H 线相交即 0),())(0000≠????-????=??≠??x y H y x H H J x y x y H ηηηη,由(6.9)式可知t ??项不能为零,即运动不是定常的,所以此时不可能有严格线性地转运动; 3)等η线与边界相交时不可能有严格线性地转运动,假设此时有严格线性地转运动,则//H V 等η线//等0H 线,等η线上0≠H V ,在与边界相交处,这与条件法向速度为0相 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即等η线与边界相交时,不可能有严格线性地转运动 4)等η线伸向无穷远时,有可能有严格线性地转运动,定常线性运动?//H V 等η线 //等0H 线,所以等η线伸向无穷远时,只要有//H V 等η线//等0H 线,就有严格线性地转 运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期末复习题库

1. 大气气溶胶:含有分散、悬浮的固态和液态粒子的大气称为大气气溶胶。2.大气窗:大气中主要吸收气体对长波辐射的吸收有明显的选择性,在某些波段有强 的或较强的吸收带,二者这些吸收带之间有些很弱的准透明区,称为“大气窗”, 为8-12微米波段。地面发生的长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向太空。 3.位温:位于任意温压状态(P ,T )下的空气,干绝热移动到P=1000hpa 处具有的 温度称为位温。 4.梯度风:在水平面上沿曲线运动的空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科里奥利力和离心力 的平衡下的风称为梯度风。 5.以表示大气上界在日地平均距离d0时,与日光垂直平面上的太阳分光辐照度,此时的太阳积分辐照度 称为太阳常数。6.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单位为W.m -2。 7.由于云和气溶胶(特别是火山灰)对太阳辐射的强散射作用,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 辐射能减少,称为阳伞效应或反射效应。 8.焚风效应:潮湿的气流经过山脉时被强迫抬升,达到凝结高度后水汽就凝结而形成 云。气流继续上升后其温度将按假绝热减温率变化,凝结出的水分部分或甚至全部 降落。气流越过山顶以后,由于水分已全部降落或部分降落,将干绝热下沉或先湿 绝热下沉待剩余水分蒸发完后再干绝热下沉。因此,在山前山后的同一高度上,气 流的温度、湿度都不同,背风面出现了温度高、湿度小的干热风。 9.假相当位温:空气由原来的状态沿干绝热过程上升,到达抬升凝结高度LCL 后再沿 假绝热过程上升到水汽全部凝结脱离,再按干绝热过程下降到1000hPa 处所具有的温度。 10.大气透明窗:在地气辐射中的8~12um 波段,大气的吸收作用很弱,地面长波辐射 可以透过此窗口发送到宇宙空间。 11.光学厚度:沿辐射传输路径,单位截面上所有吸收和散射物质产生的总削弱。是无 因次量。'00l l ex ex k dl k dl δρ==??12.抬升凝结高度:未饱和湿空气块被外力强迫抬升时,因为上升速度快,可以认为是 绝热的。此时气块内的水汽压随着环境气压的减小而减小,与此对应,露点也降低。气块上升时的干绝热减温率远大于它的露点递减率,气块的温度和露点将逐渐接近,在某一高度达到饱和并发生凝结。这个湿空气块因绝热抬升而达到饱和的高度称为 抬升凝结高度。 13.维恩位移定律:1893年维恩从热力学理论推导出黑体辐射光谱极大值对应的波长 λmax 和温度的乘积为一常数。由此可知,若黑体温度越高,则λmax 愈小,故称维恩位移定律。 14.相对大气质量的准确定义,是指日光自θ角倾斜入射时与自天顶入射时的光学厚度 之比。 15.若要把漫射辐射当作平行辐射处理,应当将其光学厚度加大1.66倍。其原理是清 楚的,因为(δ0-δ)是这一层大气的垂直光学厚度,垂直方向辐射的光学路径最短,而其它方向的路径都要加长,其吸收当然也增加了。作为对各个方向的积分,其最 终效果是加大 1.66倍,因此也有人把β称为漫射因子。 16.散射效率因子是粒子的散射截面与粒子几何截面之比。 17.湿空气定压降温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Td 。 18.假绝热过程:如果在饱和气块上升过程中,凝结物一旦形成便全部从气块中降落, 在气块下沉时必然会沿着干绝热过程变化,无法再回到原来的状态。这是一个开放 λ,0S 0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