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之信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25
公开课弟子规《信》在我们的生活中,“信”这个字有着无比重要的地位。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弟子规中的“信”,去探寻其中的深意。
弟子规中所讲的“信”,并非只是简单的诚实守信,它涵盖了我们为人处世的诸多方面。
首先,它教导我们说话要谨慎。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告诉我们,在开口说话之前,一定要先思考,所说的话是否真实、可信。
随意说谎或者夸大其词,都是不可取的。
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有时候为了一时的面子或者利益,就随口许下了无法兑现的承诺?比如,答应朋友帮忙做一件事情,结果到了时候却找各种借口推脱。
这样的行为,不仅伤害了朋友之间的感情,也让自己的信誉受损。
而真正懂得“信”的人,会在承诺之前慎重考虑自己的能力和时间,一旦答应了,就会全力以赴去做到。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这是在提醒我们,不要总是喋喋不休,说话要恰当、实在。
有时候,说得多并不一定好,关键是要说得有价值、有意义。
那些花言巧语、巧言令色的人,往往难以让人信任。
再来说说“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这就是告诉我们,要远离那些不文明、不道德的言语。
满口脏话、恶语伤人的人,只会让人避而远之。
我们应该用文明、友善的语言与人交流,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除了言语方面,“信”在行为上也有体现。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当我们没有亲眼看到事情的真相,或者没有确切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时,不要轻易发表言论,更不要随意传播。
在这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很多谣言就是因为人们的盲目传播而扩散开来,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这让我们明白,对于不合适或者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轻易答应。
如果轻易做出承诺,最后却无法实现,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而当我们犯了错误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要有勇气承认并改正错误。
如果试图掩盖错误,只会让错误变得更加严重。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关于“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