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台账
- 格式:xls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配电网台账数据质量信息化管理的研究摘要:通过分析原始的配电网台账收资模式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基础数据采集效率与质量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配电网;台账;质量;提升1 概况为实现“全省一张网”的目标,电网公司建立了全省统一的配电GIS 平台,按照要求将所辖的配电线路及其下属设备的图模、资产数据信息录入GIS 系统中。
但大量的配网设备异动由于数据维护不及时、填写不规范、不准确,导致GIS 系统的配网数据质量较差。
传统的台账建立模式是按照外业、内业的模式进行,现场人员负责在现场记录数据(如坐标、型号、参数、照片等),现场收资之后再进行内业数据整理、编辑后录入GIS 系统。
在这个过程当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对配网基础数据更新维护工作及配网基础数据质量影响较为突出。
效率低———供电所人员不仅要在现场进行坐标定位、设备台帐填录、现场照片拍摄,在现场采集完成后,还需要回到办公室对照现场记录的纸质文档数据、照片进行整理,最后才能录入GIS 系统内。
整个工作过程的数据重复整理、录入的工作量很大。
数据错漏———由于现场采集是以纸质文档记录为主要的记录载体。
在现场并没有规范各项数据的采集要求,后期整理时容易出现错漏的现象。
如果发生纸质文档的遗失,还需重新进行现场采集。
基础数据质量低———由于采用手工的方式,现场很多参数无法采集或者是不能高效率采集,导致信息化数据和现场数据不匹配,信息化数据远远滞后于现场数据。
工作量很难统计———由于采用纸质文档记录,不容易做到及时跟进工作进度,无法针对收资情况做深入分析与统计,无法提供改进现场收资工作的客观数据支撑。
2 优化思路随着平板电脑智能终端的普及,智能终端固有的优越性在很多行业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也为供电企业现场相关作业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和参考标准。
可以利用智能终端的地理定位技术、终端小型数据库技术、移动GIS、移动终端拍照及扫描等先进技术为现场数据收集提供技术支撑,确保现场数据采集的高效性、准确性,进而提高基础数据质量。
中医药信息化系统台账模板(最新版)目录一、中医药信息化系统概述二、中医药信息化系统台账模板的作用和意义三、中医药信息化系统台账模板的设计原则四、中医药信息化系统台账模板的主要内容五、中医药信息化系统台账模板的应用实例六、中医药信息化系统台账模板的发展前景正文一、中医药信息化系统概述中医药信息化系统是指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对中医药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以提高中医药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中医药信息化系统台账模板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医药信息化系统台账模板的作用和意义中医药信息化系统台账模板主要用于对中医药服务过程中的基本信息、诊断信息、用药信息等进行记录和管理,具有以下作用和意义:1.提高中医药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保证服务质量;2.促进中医药知识的传承和创新,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3.为中医药政策制定和监管提供数据支持,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4.方便中医药从业人员查阅和交流,提高工作效率。
三、中医药信息化系统台账模板的设计原则在设计中医药信息化系统台账模板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确保台账模板内容符合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体现中医药特色;2.实用性:满足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实际需求,易于操作和推广;3.系统性:与中医药信息化系统的其他模块相衔接,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4.灵活性: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的特点,提供多样化的模板选择。
四、中医药信息化系统台账模板的主要内容中医药信息化系统台账模板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基本信息;2.就诊信息:包括就诊日期、就诊科室、就诊医生等就诊过程信息;3.诊断信息:包括疾病名称、证候类型、诊断依据等诊断结果;4.用药信息:包括中药名称、剂量、用法、疗程等用药方案;5.其他信息:包括医嘱、随访记录、患者满意度等其他相关信息。
五、中医药信息化系统台账模板的应用实例以某中医院为例,采用中医药信息化系统台账模板后,实现了以下效果:1.提高了中医药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2.促进了中医药知识的传承和创新,提高了中医药学术水平;3.为中医药政策制定和监管提供了数据支持,推动了中医药事业发展。
随着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日益深入,信息化资产已经成为一家机构甚至一个行业的重要资产组成。
如何管好用好这笔资产,越来越与机构自身甚至行业整体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紧密相关。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提出改进传统的设备台账管理模式,将其作为一种运营维护信息化资产的简易方法,深入挖掘信息化投资的潜力。
1 什么是信息化资产狭义来看,信息化资产是指基于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硬件和软件系统。
从广义上说,它还包括存在于各类系统中的数据资源。
例如,硬件资产包括各类服务器,如WEB服务器、域服务器、防病毒服务器、备份服务器,还有各种交换机、存储设备、办公电脑及外设、路由器等。
软件资产包括操作系统、杀毒软件、中间件、网络管理软件、办公自动化软件等。
除这些基础性设施之外,还有各种应用系统,如对车辆进行全程实时跟踪的GPS、GIS系统,重点区域的视频监控系统,电子购物平台等等。
另外,存在于这些系统中的各类数据更是价值巨大的宝贵资源。
硬件资产具有实物形体,但它与其它固定资产相比较,有一些不同的特点。
硬件的折旧很快,约为五六年。
它升级换代的速度更快。
同类设备,同样的价位,今天市场上产品的性价比与购置当年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硬件资产汰旧更新方式通常为新型更新,即用技术上更先进、经济效益更高、寿命周期费用更经济的设备替代落后、低效或磨损严重而改造又不经济的老旧设备。
这是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实惠。
但是从投资与收益的角度看,硬件的价值补偿需要通过折旧的形式逐渐实现,所以人们不得不去审视、评估甚至考核硬件资产的利用率高低和转移价值大小。
软件资产具有无形资产的特征,它本身是可复制的,可升级的,人们获得的是它的使用权。
它具有收稿日期:2012-02-08作者简介: 时代(1971-),女,北京市人,工学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信息化资产运营维护的一种简易方法——台账管理时 代,魏 奇(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北京100812)摘 要: 探讨信息化资产运营维护的方法。
火灾预防中的信息化应用有哪些火灾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在火灾预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火灾预防中的信息化应用,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火灾风险。
一、火灾监测与预警系统1、智能传感器网络在火灾预防中,智能传感器网络是关键的组成部分。
这些传感器可以包括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它们被安装在建筑物的各个关键位置,实时监测环境中的变化。
当传感器检测到异常的烟雾浓度、温度升高或有害气体的存在时,会立即向中央控制系统发送警报信号。
2、视频监控与图像分析视频监控系统在火灾预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高清摄像头对建筑物内部和周边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可以自动识别火焰、烟雾等火灾迹象。
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以便相关人员能够迅速采取行动。
3、无线传输技术为了确保监测数据的及时传输,无线传输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Zigbee、蓝牙、WiFi 等技术可以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快速、稳定地传输到控制中心,使相关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火灾风险信息。
二、火灾风险评估与管理系统1、大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火灾历史数据、建筑物信息、人员流动情况等,可以对不同区域和建筑物的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找出火灾发生的规律和潜在的风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2、地理信息系统(GIS)GIS 技术可以将火灾风险评估结果与地理空间信息相结合,直观地展示火灾风险的分布情况。
相关部门可以根据 GIS 地图,合理规划消防设施的布局,优化救援路线,提高火灾应对的效率。
3、模型与算法借助数学模型和算法,如火灾蔓延模型、人员疏散模型等,可以模拟火灾发生时的情况,评估不同预防措施的效果。
这有助于在火灾发生前制定最佳的应急预案和预防策略。
三、消防设施管理系统1、设施信息化台账建立消防设施的信息化台账,包括灭火器、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设备的详细信息,如型号、安装位置、维护记录等。
幼儿园台账制度建设情况汇报一、引言幼儿园作为儿童教育的起步阶段,其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而台账制度作为管理的基础,对于幼儿园的运行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汇报幼儿园台账制度的建设情况,总结经验,提出改进建议,以推进幼儿园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二、幼儿园台账制度的建设情况1. 台账种类•学生信息台账:记录每位幼儿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
•教职工信息台账:包含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和任职情况。
•经费台账:详细记录幼儿园的经费收支情况,确保财务管理的透明化。
•教学活动台账:记录幼儿园的各类教学活动情况,以及幼儿的学习表现和评价。
2. 建设情况•完善性:各项台账齐全,信息准确完整。
•更新及时:信息定期更新,确保实时性和准确性。
•保密性:严格保护隐私信息,确保信息安全性。
3. 使用情况•教职工:能够方便地查询学生信息和经费情况,提高管理效率。
•家长:定期收到孩子学习和成长情况的通报,增强家校合作和沟通。
•管理层:利用台账数据进行决策分析,更好地指导教学和管理工作。
三、问题与挑战•信息不对称:部分教职工对台账使用不熟悉,导致信息录入不准确。
•台账系统不便捷:手工录入和管理台账耗时耗力,需要引入更智能化的管理系统。
•隐私信息泄露:存在信息保密性不足的风险,需要加强保护措施。
四、改进建议1.提升教职工培训:加强对教职工的培训,提升其对台账制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信息化台账管理系统,实现数据自动化录入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加强对敏感信息的保护,严格管理台账数据的访问权限。
五、结论有效的台账制度是幼儿园管理的基础,对幼儿园的发展和教育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本次汇报,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相信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幼儿园的台账制度将不断完善,为幼儿的成长和教育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工程施工台账信息化随着信息化科技的发展,工程施工台账信息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传统的手工填写纸质台账已经无法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信息化台账的出现可以更好地管理工程施工过程,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保障施工质量。
本文将探讨工程施工台账信息化的必要性、优势和实施方法。
一、工程施工台账信息化的必要性1. 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效率。
传统的手工填写纸质台账存在着信息不准确、重复填写、难以管理的问题,信息化台账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快速汇总和分析,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2. 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信息化台账可以减少纸质材料的使用、节约人力成本、减少错误处理和重复工作,从而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信息化台账可以实时监控施工进度和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施工质量,减少事故发生。
4. 便于信息共享和查找。
信息化台账可以实现数据的云端存储,方便施工管理人员随时随地查找和共享数据,提高工作效率。
二、工程施工台账信息化的优势1. 数据准确性。
信息化台账可以避免传统手工台账存在的填写错误和信息不准确的问题,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 实时监控。
信息化台账可以实时更新施工进度和质量数据,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掌握工程施工情况,及时制定调整措施。
3. 数据分析。
信息化台账可以实现对施工数据的智能分析,发现问题和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
4. 节约成本。
信息化台账可以减少纸质材料的使用和人力成本,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 便于管理。
信息化台账可以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方便施工管理人员查找和共享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三、工程施工台账信息化的实施方法1. 确定信息化需求。
在实施工程施工台账信息化之前,需要对施工管理需求进行分析,确定信息化的具体要求和功能模块。
2. 选择信息化系统。
根据信息化需求,选择适合的信息化系统,可以选择现成的施工管理软件或者定制开发,确保系统符合实际需求。
3. 培训管理人员。
信息化工程合同管理台账r一、合同基本信息- 合同编号:用于唯一标识每一份合同,便于查询和管理。
- 项目名称:明确合同所涉及的项目,便于与项目计划相对应。
- 甲方(委托方):记录甲方的全称和主要联系人信息。
- 乙方(承包方):记录乙方的全称和主要联系人信息。
- 签订日期:合同正式签订的日期,是合同生效的起点。
- 合同金额:明确合同总金额,包括可能的分期支付方式。
- 合同期限:合同规定的执行时间范围,包括起始日期和结束日期。
二、合同履行情况- 工作内容:详细列出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包括具体的服务或产品提供。
- 进度安排:根据合同约定,列出项目的主要里程碑和完成时间点。
- 质量要求:明确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和验收条件。
- 变更管理:记录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变更请求、审批及实施情况。
- 风险控制:记录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应对措施。
三、付款与结算- 预付款:根据合同约定,记录预付款的金额和支付时间。
- 进度款:根据项目进度,记录各阶段应付款项的金额和支付时间。
- 结算款:项目完成后,根据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进行最终结算。
- 发票管理:记录发票的开具、接收和认证情况。
四、合同争议解决- 争议记录:记录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争议事项。
- 解决方式:明确双方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
- 解决方案:记录争议解决的结果和执行情况。
五、合同归档- 合同原件:保管合同原件,确保其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 附件材料:包括技术文档、图纸、会议纪要等相关文件。
- 电子档案:建立电子版的合同管理台账,便于查询和备份。
引言概述:计算机办公设备是现代办公环境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其管理对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业务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维护计算机办公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信息安全,许多企业选择采用计算机办公设备管理登记台账。
本文就计算机办公设备管理登记台账的相关内容展开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台账的作用和意义1. 保障计算机办公设备的安全2.提高设备管理效率3.实现设备的可追溯性4.规范设备使用和库存管理5.为设备维修和更新提供数据支持二、建立台账的要求1.明确台账的管理责任人和权限2.确定登记的内容和格式3.选取适用的登记平台或软件4.建立健全的登记流程和操作规范5.加强台账的保密措施三、台账的内容及登记方式1.设备基本信息的登记a)设备型号和序列号b)设备购置日期和价值c)设备所在位置d)设备使用人员和归属部门等2.设备问题和维修记录的登记a)设备故障类型和处理过程b)维修记录和维护费用c)设备的维修周期和维修历史等3.设备领用和归还记录的登记a)设备领用人和领用日期b)设备归还日期和状态c)设备交接记录和物品清单等4.设备报废和变动记录的登记a)设备报废原因和报废日期b)设备变动的原因和变动日期c)设备变动内容和变动部门等5.设备盘点和巡检记录的登记a)设备盘点日期和盘点结果b)设备巡检内容和巡检周期c)设备巡检人员和巡检记录等四、台账的管理与维护1.定期的台账核对和更新2.加强对台账的审查和审核3.建立完善的异常处理机制4.开展培训与宣传工作5.定期的台账数据分析与报告五、台账的效益与前景展望1.提高计算机办公设备的使用效率2.降低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3.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4.为企业的设备更新和升级提供数据支持5.面向未来的台账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展望总结:计算机办公设备管理登记台账在现代企业中具备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可以帮助企业保障设备的安全、提高运维效率、规范管理流程,为设备维修和更新提供数据支持。
信息化应用及台账管理1 总体要求子分公司及项目部要重视信息化应用工作,加强组织和领导,专人负责管理、协调组织和督办,发挥各职能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梳理所有项目的使用情况和各功能模块的运用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计划和落实措施。
2 信息化应用管理项目部应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系统对机械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公司应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系统、中铁机械设备管理系统和股份公司设备电子商务采购平台进行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机械专业单位应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系统(针对承揽项目施工)和中铁机械设备管理系统对机械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
各级管理层级应落实专人负责,按工程相关管理系统推进进度,依照信息化系统权限,做好项目机械设备相关信息的录入与维护,做好项目信息化工作。
3 台账管理项目部应建立以下设备管理台账及报表,在推行中铁机械设备管理系统后,相关报表再行修订和发布。
3.1 机械设备台帐(1)大型机械和特种设备动态分布台账(月更新,季度上报公司)(2)项目自有固资设备台账(月盘点更新,季度盘点报公司)(3)项目自购设备台账(月盘点更新,季度上报公司)(4)项目分包队伍设备台帐(月盘点更新,季度上报公司)(5)项目施工用电统计台账(月更新,项目建台账)(6)安全检测器具统计表(月更新,季度上报公司)(7)设备履历薄:单台原值在20万元及以上的自有设备(含公务车辆)必须建立。
3.2核算与结算台帐(1)主要机械设备单机消耗统计分析表(月更新,季度上报公司,外租设备的同时随租赁费审批单上报)(2)项目设备油料消耗统计台帐(月更新,季度上报公司)(3)工程项目机械使用费盈亏情况表(月更新,季度上报公司)3.3 合同管理台帐(1)项目设备合同台帐(月更新,季度上报公司)3.4 管理制度与文件台帐(1)管理制度与文件台帐3.5 设备租赁费用台账(1)项目内租设备及费用台账(月更新,季度上报公司)(2)项目外租设备及费用台账(月更新,季度上报公3.6 涉及表格及台账(1)大型机械和特种设备动态分布台账大型机械及特种设备动态分布报表- 4 - / 14- 5 - / 14(2)项目自有固资设备台账填表人:设备管理人员:物机部长:项目分管领导:(3)项目自购设备台账填表人:设备管理人员:物机部长:项目分管领导:(4)项目分包队伍设备台帐填表人:设备管理人员:物机部长:项目分管领导:(5)项目施工用电统计台账填表人:设备管理人员:物机部长:项目分管领导:填表人:机械管理员:物机部长:项目分管领导:(7)项目设备合同台帐填表人:设备管理人员:物机部长:项目分管领导:(8)管理制度与文件台帐填表人:设备管理人员:物机部长:项目分管领导:填表人:设备管理人员:物机部长:项目分管领导:填表人:设备管理人员:物机部长:项目分管领导:。
资产台账巡查机制信息化流程英文回答:Asset Register Inspection Mechanism Informatization.In the modern era of digitalization, businesses and organizations are increasingly seeking ways to enhancetheir asset management processes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chnological solutions. One such area that has witnessed significant advancements is asset register inspection, which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nsuring the accuracy, integrity, and reliability of an organization's asset records.An asset register is a comprehensive inventory of all assets owned or controlled by an organization. It contains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each asset, including its description, location, condition, and value. Regular inspections of the asset register are essential to verify the physical existence of assets, ensure their propermaintenance and utilization, and identify any discrepancies or potential risks.Traditionally, asset register inspections have been conducted manually, involving time-consuming and labor-intensive processes. However, the adv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paved the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ated and streamlined inspection mechanisms that significantly enhance efficiency, accuracy, and data accessibility.Informationization of Asset Register Inspection.The informationization of asset register inspection involves leveraging various digital technologies to automate and enhance the inspection process. This includes the use of:Mobile devices: Inspectors can use smartphones or tablets to access the asset register and record inspection data in real-time. This eliminates the need for manual paperwork and allows for instant data synchronization.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s: RFID tags can be attached to assets to facilitate automated identification and tracking. Inspectors can use RFID readers to scan tags and retrieve asset information, reducing the likelihood of errors and omissions.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tracking devices can be used to pinpoint the location of assets, enabling inspectors to verify their physical presence and ensure that they are being used for authorized purposes.Cloud-based software: Cloud-based asset management software provides a centralized platform for storing and managing asset register inspection data. Inspectors can access the software remotely, update records in real-time, and generate reports and analysis.Benefits of Informationization.The informationization of asset register inspection offers several key benefits:Improved accuracy: Automated data collection and verification mechanisms minimize errors and ensure the accuracy of asset records.Increased efficiency: Digital tools streamline the inspection process, reducing inspection time and freeing up inspectors for other tasks.Enhanced visibility: Real-time data synchronization and cloud-based software provide stakeholders with up-to-date and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about asset status and condition.Reduced risk: Automated inspections and alerts help identify potential risks and compliance issues early on, enabling organizations to take proactive measures to mitigate them.Optimized utilization: Detailed inspection data provides insights into asset usage patterns, enabling organizations to optimize asset allocation and utilization.Requirements for Effective Informationization.To successfully implement an informationized asset register inspection mechanism, organizations should consider the following requirements:Clear definition of inspection scope: Establish clear guidelines on the frequency, scope,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asset register inspections.Robust data management: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data management strategy to ensure data integrity, security, and accessibility.Training and support: Provide adequate training and support to inspectors on the use of digital tools and inspection protocols.Regular system updates: Regularly update and maintain the informationized system to ensure optimal performance and address evolving needs.Conclusion.The informationization of asset register inspection is a transformative approach that empowers organizations to enhance the accuracy,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ir asset management practices. By leveraging digital technologies, organizations can streamline inspection processes, reduce risk, improve asset utilization, and gain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ir asset portfolios.中文回答:资产台账巡查机制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