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国际关系课件 第三讲 国际行为体与国家主权29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3.34 MB
- 文档页数:29
1、国际关系行为体指能够独立地参与事务,并在其中发挥作用和影响的各种政治力量。
它包括以下四个特征:①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②具有自身特殊的利益;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④具有相对稳定的或固定的组织形式。
从类型上看,可划分为: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
2、国家行为体国际政治中的国家行为体即主权国家,它是构成当代国际社会的最基本的政治单位,是最有组织的政治经济实体,也是国际舞台上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行为体。
其基本特征如下:①具有固定的领土和一定数量的居民;②具有一定的政权组织机构;③具有至高无上的主权。
3、非国家行为体是指那些主权国家之外的,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职能作用的政治、经济实体,是国际关系不断发展的产物。
它可分为: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国际性政治运动三种基本类型。
其行为特点如下:①参与国际事务的间接性;②对外行为的跨国性;③职能作用的协调性。
4、政府间国际组织:是指若干主权国家为达到一定共同目标,以一定的协议或法律形式创立的国家间的组织,属于非国家行为体。
构成具备三要素:成员国之间有合作的政治意愿;组织之中要有一定的结构或形式;组织要有一定的运行机制。
按照区域角度划分,可以分为世界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按政治、社会角度划分,可分为军事、经济、技术性国际组织。
5、国际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是私人的国际群体或协会,它们追求跨国利益。
与政府间组织不同,非政府组织不是由政府发起的,它们是不定期的由来自不同民族的公民群体组织、资助和管理的。
特点: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不是那么直接,但它在特定的功能性问题领域促进了较大的跨国合作;在很多领域和政府间组织形成相互协商与合作的关系,有力推动跨国合作。
主要包括:国际性政党组织、国际性宗教组织、国际性政治活动、跨国公司和恐怖主义组织等。
6、国家利益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国家间关系所表现出来的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从内容的角度可将国家利益划分为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其中安全利益是核心利益,经济利益是基本利益)。
第三讲国际行为体和国家主权一、国家的本质1、国家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即是人类群体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也是群体生存需要的制度方式。
国家建立秩序对内防止无序的伤害,对外防止入侵。
公有制度也需要一个组织体系维护秩序。
社会秩序是人类社会性决定的,与财产所有权无关。
人需要群体生活,人群需要秩序,秩序需要等级,等级是以不平等为基础的。
2、国家对内作为统治工具是有阶级性的,但国家对外做为法律单位、政治单位/社会单位是没有阶级性的。
“阶级”这一概念只适用于极个别的国际关系现象,因为“阶级”是经济概念,而国家际关系的核心是权力,是政治关系而不是经济关系。
3、国家有形态变化,但消亡可能与人类消亡同时。
二、民族国家的形成1、民族的定义(Ernest Renan:一种由公民投票制度支持的道德精神。
韦伯:一个有文化责任的有尊严的社会团体,在面对其他团体时形成团结。
斯大林:共同经济生活、语言、领土、精神规范的人群)不是种族和血统而是历史继承。
国族、民族、少数2、民族国家源于1648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民族国家一般是多民族组成的)3、民族国家特点。
由四要素构成,人民、领土、政府、国际承认。
国际承认是民族国家生存的特点,没有合法的主权就成不了民族国家。
(主权存在说,与主权承认说,台湾与巴勒斯坦的区别)。
威斯特伐利亚只是确定主权平等不得侵犯,而不是以往的国家没有这种权力。
主权向国际社会的让渡是利益的选择,不是消失。
三、民族认同的形成1、民族认同的生理基础是人的群体认同基因,(这与狼和蜜蜂相同)2、民族认同的社会基础是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环境。
(民族认同是无需屈从的政治共同体认同,人们可以先有民族后有国家,也可先有国家后有民族民族,两者可互为基础)。
3、民族统一与民族自决相互矛盾(民族主义可以搞独立也可以搞统一)4、民族主义是人对本族的一种爱,是人生理和心理对社会的需要,是群体带给个人的归属感和自尊。
(“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区别如同“剩余价值”和“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