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扎染》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11
小学美术赣美版二年级上册《小扎染》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一、组织教学:
常规检查,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
大家的工具准备好了吗?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二、情景导入:(3分钟)
(上课时教师展示扎染的时装表演视频) 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你们看的视频?里面的衣服漂亮吗?师:那么你们来观察一下:衣服上有什么样的花纹呢?想一想这些花纹是如何做在衣服上的呢?
师:对称的花纹,润染的花纹,想知道它是怎样做出来的吗?师:这种图案是用扎染的方法做出来的,那么什么是扎染呢?
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
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你们还熟悉哪些类似的产品?
师:也许同学们平时没有注意,其实扎染的运用很广泛,除了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还有很多。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教师展示课件。
赣美2011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小扎染》说课稿一、课程背景介绍《小扎染》是赣美2011版二年级美术上册中的一篇教材。
该教材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绘画技能和想象力,通过学习绘画技法和图像表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本说课将介绍《小扎染》这篇教材的背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 1. 理解《小扎染》的故事情节,培养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学习使用水墨笔进行简单的扎染绘画技法,感受绘画带来的乐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细致性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创造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合作创作一幅扎染作品。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小扎染》故事的讲解:通过阅读故事,学生了解扎染的由来和特点,培养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水墨扎染的基本介绍:介绍水墨扎染的技法和材料,引导学生了解水墨扎染的特点和操作方法。
3. 观察与描绘:通过观察教师示范的扎染作品,学生学会观察和描绘对象的特点和细节,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细致性。
4. 创作扎染作品:学生结合所学的扎染技法和思维,进行自主创作,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团队合作:学生分组进行扎染作品的合作创作,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6. 展示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欣赏,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讲述法:通过故事的讲解介绍扎染的由来和特点,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2.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展示水墨扎染技法和描绘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技巧。
3. 指导实践法:在学生自主创作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和辅助,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进行扎染作品的创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欣赏,激发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赣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7课小扎染》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7课小扎染》是赣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扎染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扎染的历史、扎染的基本技巧、扎染作品的欣赏等。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扎染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然而,他们对扎染这一传统艺术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和培养。
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但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扎染的历史,掌握扎染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扎染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扎染的基本技巧和制作过程。
2.教学难点:对扎染作品的欣赏和评价,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示范法、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示范操作等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扎染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介绍扎染的历史、基本技巧和制作过程,示范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扎染。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合作,进行扎染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5.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传统艺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主要包括扎染的历史、基本技巧和制作过程。
赣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7课小扎染》教案2一. 教材分析《第7课小扎染》是赣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扎染这种传统的手工艺术,学会简单的扎染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扎染的历史、扎染的基本技巧、扎染作品的欣赏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扎染的特点和魅力,提高审美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手工活动充满兴趣,他们喜欢尝试新事物,具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但学生对扎染这种传统艺术的认识较浅,需要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和培养。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手工技巧,如剪、折、粘等,这为学习扎染奠定了基础。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扎染的历史和特点,感受扎染的魅力。
2.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扎染技巧,提高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审美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扎染技巧,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扎染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扎染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扎染的历史、特点和基本技巧。
2.示范法:展示扎染作品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扎染作品。
4.欣赏评价法:学生欣赏和评价彼此的扎染作品,提高审美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扎染作品、扎染材料(如布、线等)、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2.学具:学生自带的废旧布料、线、剪刀、胶水等。
3.教学课件:扎染的历史、特点、制作过程等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扎染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扎染的魅力。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艺术吗?它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讲解扎染的历史、特点和基本技巧。
展示扎染作品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扎染的制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实践扎染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赣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7课小扎染》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7课小扎染》是赣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扎染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详细的制作步骤和作品示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扎染技艺。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对扎染可能有所接触,但不一定深入了解其制作过程和技巧。
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但在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方面,还需要通过教学进行培养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扎染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小扎染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扎染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小扎染作品。
2.教学难点:对扎染作品的审美评价,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交流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扎染作品,实物展示扎染过程,以及提供相应的材料和工具,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扎染作品,引导学生对扎染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讲解:讲解扎染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扎染的过程和要点。
3.示范:教师示范制作一幅小扎染作品,让学生跟随操作,掌握扎染的技巧。
4.实践:学生独立完成一幅小扎染作品,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6.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创新扎染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扎染的基本技巧、制作步骤和作品评价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作品、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