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的应用解剖
- 格式:ppt
- 大小:10.65 MB
- 文档页数:22
手背动脉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高培福;庄冠一;窦寰宇;鞠晓华;张兆森【期刊名称】《潍坊医学院学报》【年(卷),期】1997(19)3【摘要】目的手指软组织损伤,使用手背动脉皮瓣进行治疗更趋简单且预后良好。
方法用43具成人上肢标本,35具红色乳胶灌注,8具铸塑模型,分层解剖。
结果第1掌背动脉主要起自桡动脉;第2掌背动脉由腕背动脉和掌深弓上穿支吻合形成;第3,4掌背动脉主要起自掌深弓上穿支,但有细的腕背动脉分支加入。
第2,3,4掌背动脉近侧吻合点和远侧吻合点外径大于0.6mm.自身定位掌背动脉近侧吻合点在手背中区;远侧吻合点在手背远端1/10区。
结论掌背动脉近、远侧吻合点及外径恒定,能利用近、远侧两个吻合点形成不同长度的皮瓣。
为临床不同范围、不同区域的损伤提供可变性皮瓣和手术操作要点。
【总页数】3页(P164-166)【关键词】掌背动脉;应用解剖;皮瓣;临床应用【作者】高培福;庄冠一;窦寰宇;鞠晓华;张兆森【作者单位】潍坊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潍坊市人民医院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8.2;R323.71【相关文献】1.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皮瓣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 [J], 李聪;宴永和;解春华2.以第一指掌侧总动脉为蒂的手背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J], 温广明;徐达传3.手背微型皮神经营养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观察及临床应用研究 [J], 魏在荣;王达利;王玉明;夏福全;张明君;孙广峰;苏申友4.尺动脉腕背支手背尺侧皮瓣的应用解剖 [J], 奏小云;徐达传;钟世镇5.手背静脉皮瓣修复指部皮肤缺损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 [J], 傅中国;姜保国;张殿英;徐海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实验日期: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实验报告人:[姓名]一、实验目的1. 了解手臂骨骼的组成及其结构。
2. 掌握手臂骨骼的解剖学位置和功能。
3.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材料1. 解剖骨骼标本: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尺骨。
2. 解剖工具:手术刀、剪刀、镊子、解剖针、解剖尺。
3. 实验指导书。
三、实验步骤1. 观察肩胛骨首先观察肩胛骨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其表面结构,包括肩胛冈、肩胛下窝、肩胛骨的四个角等。
然后观察肩胛骨与上臂骨(肱骨)的连接方式,了解肩关节的组成。
2. 观察锁骨观察锁骨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其表面的骨突,如肩峰、胸骨端、锁骨下端等。
同时观察锁骨与肩胛骨、肱骨的连接方式。
3. 观察肱骨观察肱骨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其表面结构,如肱骨近端、肱骨体、肱骨远端等。
观察肱骨与肩胛骨、肘骨(尺骨和桡骨)的连接方式。
4. 观察肘骨观察尺骨和桡骨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其表面结构,如尺骨的鹰嘴、桡骨的茎突等。
观察尺骨与肱骨的连接方式,包括肘关节的组成。
5. 观察前臂骨观察桡骨和尺骨的连接方式,了解前臂骨的旋转运动。
观察桡骨与手腕骨的连接方式,了解手腕关节的组成。
6. 观察手骨观察手腕骨、掌骨和指骨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其表面结构。
观察手腕骨与桡骨、尺骨的连接方式,了解手腕关节的组成。
四、实验结果1. 手臂骨骼由肩胛骨、锁骨、肱骨、肘骨(尺骨和桡骨)、手腕骨、掌骨和指骨组成。
2. 肩关节由肩胛骨、锁骨和肱骨组成,负责肩部的旋转和上举运动。
3. 肘关节由肱骨、尺骨和桡骨组成,负责前臂的屈伸运动。
4. 前臂骨的旋转运动由桡骨和尺骨的连接实现。
5. 手腕关节由手腕骨与桡骨、尺骨的连接组成,负责手腕的屈伸和旋转运动。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手臂骨骼的组成、结构、连接方式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解剖工具,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对解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法医解剖手部知识点总结手部解剖是法医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在刑事案件中,手部的损伤能够为法医提供大量的线索和证据。
这是因为手部是人的重要器官之一,其解剖结构复杂,功能众多,损伤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因此,法医学者需要深入了解手部的解剖知识,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司法鉴定工作。
本文将对手部的解剖知识进行总结,以供读者学习参考。
一、手部的结构手部结构包括骨骼、关节、肌肉、血管、神经等多个组成部分,下面将逐一进行介绍。
1. 骨骼结构手部由多个骨骼组成,主要包括掌骨、掌指骨、掌腕骨等。
其中,掌骨共有5块,分别对应着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
掌指骨共有14块,每个手指对应3根掌指骨,分别称为近端指骨、中间指骨和远端指骨。
此外,掌腕骨共有8块,它们与前臂的桡骨和尺骨形成关节,支撑着手部的运动。
2. 关节结构手部的关节主要包括指间关节、指掌关节和腕关节。
指间关节是指每个手指内部的关节,共有3个。
指掌关节是指每个手指与手掌之间的关节,也共有3个。
腕关节是指掌骨和掌腕骨的连接处,它支撑着手部的运动。
3. 肌肉结构手部的肌肉主要包括伸肌和屈肌。
伸肌主要分布在手背侧,用于伸展手指;屈肌主要分布在手掌侧,用于弯曲手指。
4. 血管和神经结构手部的血管和神经非常丰富,包括动脉、静脉和神经。
它们在手部的运动和感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手部的损伤判定手部是日常生活中易受伤的器官之一,其损伤类型多样,需要法医学者进行准确的判断。
下面将对手部的常见损伤进行介绍。
1. 指骨骨折手部的损伤中,指骨骨折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其特点是患部肿胀、疼痛、活动障碍等症状,需要通过X射线等检查手段进行确诊。
对于骨折的类型、位置、程度等进行评估后,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
2. 损伤伤口手部的损伤伤口多种多样,包括切割伤、撕裂伤、擦伤等。
法医学者通过对伤口的形状、深度、周围组织损伤情况等进行分析,可以判断伤口产生的方式和损伤程度。
3. 软组织损伤手部的软组织损伤包括皮肤、肌肉、血管、神经等。
一、实训背景在人体解剖学中,手掌作为人体最为精细复杂的部位之一,其解剖结构复杂且功能多样。
为了深入理解手掌的解剖学知识,提高解剖操作技能,我们开展了本次手掌解剖实训。
二、实训目的1. 理解手掌的解剖结构,包括骨、关节、肌肉、血管、神经等。
2. 掌握手掌解剖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3.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阶段:了解手掌的解剖结构,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准备好解剖工具和材料。
2. 解剖操作:- 皮肤和浅筋膜:观察手掌皮肤的颜色、厚度,注意手指掌面的纹理和指纹。
- 深筋膜:观察手掌深筋膜的结构,了解其与肌肉、血管、神经的关系。
- 肌肉:解剖手掌肌肉,包括小鱼际肌、大鱼际肌、掌长肌、掌短肌等,观察肌肉的起止点和作用。
- 血管和神经:解剖手掌血管和神经,包括桡动脉、尺动脉、正中神经、尺神经等,观察其走行路径和分布范围。
- 骨和关节:解剖手掌骨和关节,包括腕骨、掌骨、指骨等,观察其形态和功能。
3. 总结和讨论:对本次实训进行总结,讨论解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体会。
四、实训过程1. 准备阶段:我们提前了解了手掌的解剖结构,复习了相关理论知识,并准备好了解剖工具和材料。
2. 解剖操作:- 皮肤和浅筋膜:我们首先观察了手掌皮肤的颜色、厚度,注意到了手指掌面的纹理和指纹。
接着,我们解剖了浅筋膜,观察了其与肌肉、血管、神经的关系。
- 深筋膜:在解剖深筋膜时,我们注意到了其与肌肉、血管、神经的紧密联系,了解了手掌深筋膜的结构特点。
- 肌肉:解剖手掌肌肉时,我们观察了小鱼际肌、大鱼际肌、掌长肌、掌短肌等肌肉的起止点和作用,加深了对肌肉功能的理解。
- 血管和神经:解剖手掌血管和神经时,我们观察了桡动脉、尺动脉、正中神经、尺神经等血管和神经的走行路径和分布范围,了解了手掌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
- 骨和关节:解剖手掌骨和关节时,我们观察了腕骨、掌骨、指骨等骨和关节的形态和功能,加深了对手掌骨骼结构的认识。
腕管综合征应用解剖、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是对周围神经系统问题最初印象,腕管综合征是由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表现出一组症状和体征,是引起上肢神经受压最常见原因。
应用解剖腕管是由腕骨横弓的背侧缘、钩骨的钩突、豌豆骨内侧缘、舟骨结节和大多角骨嵴的侧缘共同构成底和两侧壁,屈肌支持带为掌面或顶的一个骨-纤维隧道。
屈肌支持带由3部分构成:近侧较薄是前臂深筋膜向下的延伸;覆于腕关节的腕横韧带 (主要);远侧部分为大、小鱼际间的筋膜。
腕管内有拇长屈肌腱,2-5 指的指深、浅屈肌腱和正中神经通过。
正中神经最表浅,直接处于腕横韧带下方。
拇长屈肌腱被桡侧滑膜囊包裹,其他肌腱为尺侧滑膜囊包裹,当腕关节掌屈时,正中神经受压,同时用力握拳,则受压更剧。
易患因素1、性别差异:中年女性多见,好发于30-60 岁的女性,男性常有职业病史。
2、生活习惯:生活中过度使用电脑、键盘,特别是手腕部位置,在腕管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3、职业因素:如木工、厨工等长期过度用力使用腕部,腕管内压力反复出现急剧变化过度屈腕时的腕管内压力为中立位的100倍;过度伸腕时为中立位的300倍。
这种压力变化也易引起慢性正中神经损伤。
4、患有肢端肥大症、黏液性水肿等内分泌病变的患者。
病因1、外力作用:外源性压迫因腕横韧带坚韧,来自腕表面的压迫少见。
2、管腔本身变小:腕部骨折、脱位、腕横韧带增厚等。
3、腕管内容物增多:腱鞘囊肿、神经鞘膜瘤、脂肪瘤、外伤后血肿机化等。
临床表现1、双腕发病率可高达 30% 以上,其中绝经期女性占双腕发病90%。
2、腕管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为正中神经感觉分布区的感觉异常,即病人首先感到桡侧三个手指端麻木或疼痛,持物无力,以中指为甚。
腕管综合征查体:拇、示、中指有感觉过敏或迟钝。
大鱼际肌萎缩,拇指对掌无力。
3、病人疼痛夜间或清晨症状最重,适当抖动手腕可以减轻。
有时疼痛可牵涉到前臂。
4、测试拇指外展强度:要求患者将手放在桌子上,手掌朝上,拇指外展(指向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