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54
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1概况1.1规划背景1.1.1金山区行政体系的调整2004年初金山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完成了《金山城镇体系结构和产业布局规划》,将金山区域城镇体系结构划分为新城(含三个街道)——镇(含己撤并镇的原镇区)——农民居住点(含中心村和规划农民居住点)三个层次,并对金山区域内现有的城镇进行撤并。
原枫泾镇与原兴塔镇在此次规划后合并为新的枫泾镇,成为金山区九镇之一。
2004年10月《金山区区域规划纲要(2004-2020)》编制完成,并报批通过。
2005年初,新的枫泾镇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为更直接地指导城镇开发和建设活动,在此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枫泾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1.2枫泾地区进入快速建设时期枫泾镇是上海重点建设的中心城镇之一,近年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速度加快。
2003年,实现国内国民生产总值13.5亿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6.5%、73.2%、20.3%。
财政收入为2.90亿元,比上年增长45%。
工农业总产值59.1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6亿元,工业总产值57.5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服装机械制造业、纺织服装、印染业及汽车摩托车配套制造业等主导产品。
食品加工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建材业、化工化纤、卫生洁具等初具规模,枫泾镇的经济已跳跃式地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也迅速展开,但是镇区内的开发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协调和管理,因而急需编制全镇的控制性规划以指导当地的建设开发。
1.2区位条件和镇域概况1.2.1区位分析枫泾镇地处上海市西南隅,金山区西北角,为沪浙五县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嘉善区、平湖区)十乡(镇)交界之地。
距市中心(人民广场)80km,南距杭州湾35km,东距老县城朱泾镇14km,西距浙江省嘉兴市27km,北距青浦区城区30km,东北距松江区城区26km。
枫泾镇是上海的西大门,位于上海与浙江交界地区,是沪杭交通轴线上的重要节点,是金山区的重要产业区和旅游区。
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郊野单元(村庄)规划(2017-2035年)(报审稿)审核意见一、总体情况金山区廊下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相关规划指标基本符合上位规划和任务书下达的要求。
规划方案的合理性方面,方案用地布局较为合理,近期方案具有较好的可实施性,论证过程和规划方法较为科学。
规划文本方面,文本的完整性、逻辑性、图数一致性、数据逻辑性和书写格式符合导则要求。
规划图纸方面,图纸与规划数据库符合要求,建议根据成果规范修改完善部分图纸。
数据库和编审程序基本符合规划要求。
二、成果审查2.1规划指标审查主要审查内容为各项指标是否符合任务书及上位规划的要求,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
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表二-1 主要规划指标审查表(公顷)2.2规划方案合理性审查(1)用地布局合理性生活空间:村庄布局体系和宅基地保留、保护和撤并情况论证充分;安置方案较为科学合理,并落实公益性设施。
生产空间:经营性用地类型符合本单元的定位,发展产业符合上位规划并体现本单元特色。
生态空间:对于生态保护、文化保护、邻避防护类空间提出合理的引导策略;田、水、路、林等自然资源要素的布局合理,有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提升策略;基本农田的补划方案符合基本农田相关实施管理意见。
(2)近期方案可实施性近期安置方案、近期减量化方案、近期增减挂钩方案、近期重点建设项目切实可行。
(3)规划方法科学性现状调研情况:现状调研充分,对现状梳理和论证全面,现状数据可统计可分析。
规划衔接情况:符合上位规划尤其是区总规的要求。
诉求体现情况:相关公众参与充分、体现基层诉求。
意见落实情况:对评审意见的回复说明详实充分。
2.3规划文本审查与郊野单元(村庄)规划编制成果规范相比较,审查规划文本的内容是否完整且具有逻辑性,同时检查文字书写格式、语句标点、数据准确性等,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1)规划文本完整性和逻辑性表二-2 (拓展版)规划文本内容审查表(2)图数一致性表格中数据与文字描述中的数据基本一致。
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划文本目录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划文本 (1)目录 (1)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划文本 (1)第一章总则 (1)第1条 1第2条 1第3条 1第4条 1第5条规划依据 (1)第6条规划目标 (1)第7条规划原则 (1)第8条规划期限 (1)第9条规划区范围 (2)第二章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2)第10条战略任务 (2)第11条战略目标 (2)第12条战略措施 (2)第三章镇域发展规划 (2)第10条镇域人口规模 (2)第11条村镇体系结构 (2)第12条镇域空间发展模式 (3)第13条镇域空间发展战略 (3)第14条镇域土地使用分区 (3)第15条镇域建设用地规模 (3)第16条镇域产业布局规划 (3)第17条镇域社会事业规划 (4)第18条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4)第19条镇域市政设施规划 (5)第20条镇域防灾工程规划 (5)第21条镇域环境保护工程规划 (5)第三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5)第22条城镇性质 (5)第23条人口规模 (5)第24条用地规模 (5)第四章城镇用地布局结构 (6)第25条城镇用地布局结构 (6)第26条一心 (6)第27条四轴 (6)第28条四片 (6)第29条整体联动发展 (6)第五章城镇土地使用规划 (6)第30条城镇居住用地 (6)第31条行政中心用地 (6)第32条商业文化中心用地 (6)第33条教育设施用地 (7)第34条体育设施 (7)第35条医疗卫生设施用地 (7)第36条工业仓储用地 (7)第37条道路广场用地 (7)第38条绿地用地 (7)第39条河流水域用地 (7)第40条城镇建设发展备用地..................................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城镇交通规划.. (9)第41条道路性质等级与路况控制 (9)第42条停车场 (10)第43条公共加油站 (10)第44条公共交通系统 (10)第七章城镇绿化与景观规划 (11)第45条公共绿地 (11)第46条居住区绿地及专用绿地 (11)第47条老城区绿化 (11)第48条生态防护绿地 (11)第49条道路绿带 (11)第50条景观规划体系 (11)第51条景观节点 (11)第52条景观轴线 (11)第53条整体风貌 (12)第八章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12)第54条给水工程 (12)第55条排水体制 (12)第56条污水排水 (12)第57条雨水排水 (12)第58条供电工程 (13)第59条电信工程 (13)第60条邮政工程 (13)第61条有线电视 (13)第62条燃气工程 (13)第63条工业热力 (13)第64条管线综合 (13)第65条防洪排涝 (13)第66条抗震工程 (13)第67条消防工程 (13)第68条人防工程和生命线系统 (14)第69条环境卫生 (14)第70条环境保护目标 (14)第71条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4)第72条水污染防治措施 (14)第73条声环境质量控制措施 (14)第74条工业噪声污染防治 (15)第75条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 (15)第九章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15)第76条保护范围 (15)第77条保护目标与原则 (15)第78条保护分类 (15)第79条保护内容 (15)第80条保护基本要求和措施 (15)第十章近期建设规划 (15)第81条规划实施管理 (15)第82条建设分期 (15)第83条分期建设重点 (16)第84条近期主要建设项目 (16)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划图集 (18)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适应上海市郊区成为上海生产力布局调整重点带来的郊区城镇新一轮发展的形势,适应金山西部工业区及上海市“一城九镇”试点镇建设发展的要求,以金山区区域规划要为指导,从区域角度考虑整个地区的城镇空间发展关系和产业发展布局,特制定本规划。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金山区枫泾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1.20•【字号】沪府〔2021〕63号•【施行日期】2021.1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金山区枫泾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的批复沪府〔2021〕63号市规划资源局、金山区人民政府:沪规划资源总〔2021〕377号文收悉。
经研究,市政府同意《金山区枫泾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具体批复如下:一、枫泾镇是上海南部面向长三角的门户节点城镇,是枫泾—新浜—嘉善—新埭城镇圈的中心镇,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要立足地区实际,认真落实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枫泾镇成为金山区建设“两区一堡”的实践典范区。
二、枫泾镇要严格控制常住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和布局。
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设施规划建设。
要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历史风貌格局和自然人文环境,保护范围内一切建设活动必须符合规划要求,严格控制周边建筑的性质、高度、体量和色彩。
三、枫泾镇要按照空间协同要求,推动城镇空间、产业空间、生态空间和谐发展。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由“镇区—社区—村庄”组成的镇村体系,实现设施共享集聚。
以绿色、生态、宜居为主要目标,建设高品质的独立型小城市。
完善多层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加强镇域公共交通体系建设与慢行交通体系建设,优化综合交通系统。
请你们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加强规划的组织实施,实行全过程管理,加快推动规划落地,并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
上海市人民政府2021年11月20日。
上海金山区枫泾古镇简介
上海金山区枫泾古镇简介
枫泾古镇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浓郁文化气息的
古镇。
该古镇始建于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枫泾因其盛产枫树而得名,同时也是江南地区著名的水乡之一。
枫泾古镇保留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和文化遗产,如碉楼、围墙、石桥、祠堂等。
这些建筑物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智慧和工艺水平,也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江南水乡风情,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了建筑物外,枫泾还有许多美食和特色产品值得品尝。
其中最著名
的就是“枫泾小龙虾”,这种小龙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国内外
都享有盛誉。
此外还有“五香豆腐”、“臭豆腐”、“糯米糍”等传
统美食。
除了观光和品尝美食外,枫泾还有许多活动和节庆可以参加。
如每年
的“枫泾桃花节”、“荷花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
此外,还有传统的农民婚礼、水灯节等民俗活动,让游客更深入地了
解当地的文化。
总之,枫泾古镇是一座充满魅力和历史文化的古镇,值得一游。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品尝到传统美食、参加各种活动和节庆。
如果您来到上海旅游,不妨来这里看看,体验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金山新城总体规划修改(2010-2020)》《金山新城总体规划修改(2010-2020)》规划范围北至沈海高速,南至杭州湾北岸线,东至龙泉港,西至卫六路。
规划范围总用地约59 平方公里。
金山区域总面积607.6 平方公里,规划2020 年,全区人口规模约为120万人左右,其中城镇人口106 万,城市化水平约为88%左右。
金山区城镇体系结构可概括为“1158”,即:1 个新城、1 个特色城镇、5个新市镇、80 个左右中心村。
以新城为龙头为核心,以特色城镇为辅助,以新市镇为纽带,中心村为基础,促进城镇联动,建立体现“三个集中”的原则,并且与产业区相依托、与上海市域城镇体系相适应的级配清晰、布局均衡、职能分工明确的城镇体系。
1、金山新城金山新城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下辖金山卫镇、山阳镇的部分和石化街道,是为加速产业和人口集聚,发挥规模效应,推动郊区城市化进程,具有综合功能的中等规模城市。
规划金山新城区具有居住、工业、商贸、休闲等综合功能的城市。
规划至2020 年金山新城居住人口约40 万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约43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约107 平方米。
金山新城总体规划修改(2010-2020 年)文本82、枫泾特色镇枫泾特色镇由原枫泾、兴塔二镇合并,重点发展商贸、商业及现代服务业。
枫泾镇是为进一步提升金山区城镇建设水平和特点,促进城镇联动,具有综合功能的特色城镇。
规划至2020 年枫泾特色镇城镇人口约25 万人(其中包括大型居住社区导入人口约5 万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约15 平方公里。
3、新市镇金山区在进一步的区划调整后形成朱泾镇、亭林镇、吕巷镇、廊下镇、张堰镇,共5 个新市镇。
(1)朱泾镇由原朱泾、新农二镇合并,镇区设于朱泾,规划新农为居住社区。
以电子、轻工、服装为主导产业。
朱泾镇现状的教育、文化、商业、服务设施较完善,可发展为金山北部区域的服务中心。
规划至2020 年城镇人口为12 万人,城镇建设用地约8 平方公里,其中原朱泾镇城镇建设用地7 平方公里,新农社区城镇建设用地约1 平方公里。
2005-2020上海金山区枫泾镇总体规划说明书2005-2020上海金山区枫泾镇总体规划说明书目录1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划说明书1目录1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划说明书1第一章规划背景与总则11.1规划背景11.1.1 上海的新一轮发展21.1.2 金山区发展目标与规划的确立21.1.3 枫泾地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1.2规划依据21.3规划期限21.4规划区范围31.5规划内容4第二章发展环境和条件分析42.1发展基础42.1.1经济发展基础42.1.2交通区位优势42.1.3政策优势42.1.4文化和旅游资源42.2外部机遇与挑战42.2.1长三角地区快速发展城镇发展关系转型42.2.2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新的发展契机52.2.3上海推进郊区开发枫泾战略地位凸显52.2.4提升金山地区核心竞争力面临整体战略选择52.3资源与制约52.3.1城镇化空间扩张的潜在需求加大52.3.2城镇分散发展与资源整合的矛盾突出52.3.3城镇可持续发展面临压力52.3.4区域空间管理手段滞后6第三章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63.1发展目标63.1.1总体发展目标63.1.2经济发展目标73.1.3社会发展目标73.1.4城镇建设发展目标73.2 区域发展战略布局73.2.1功能定位73.2.2产业定位73.2.3镇域布局发展目标73.2.4战略措施<83.3产业选择9第四章镇域发展规划94.1 人口规模94.1.1人口发展规模114.1.2 人口分布114.2 空间规模114.2.1空间需求114.2.2空间容量124.3 空间结构模式选择124.3.1空间结构模式124.3.2空间生长模式选择124.3.3建设空间关系的组合124.4土地使用分区管理124.4.1重点建设地区124.4.2生态保护地区134.4.3弹性生长地区134.4.4环境调节地区134.5 镇域建设用地规模134.6产业布局134.6.1第一产业134.6.2第二产业144.6.3第三产业144.7社会事业144.7.1文化144.7.2教育144.7.3体育144.7.4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154.7.5人口154.7.6殡葬154.<8综合交通规划154.<8.1 综合交通现状154.<8.2 轨道交通154.<8.3公路164.<8.4汽车站164.<8.5铁路164.<8.6 航道164.9市政设施规划164.9.1给水工程规划174.9.2排水工程规划174.9.3供电工程规划1<84.9.4通信和邮政工程规划1<84.9.5燃气工程规划1<84.10防灾工程规划1<84.10.1 防洪排涝工程规划1<84.10.2 消防工程规划194.11环境保护工程规划194.11.1 水环境194.11.2 大气环境194.11.3 固体废弃物20第五章城镇规划目标与原则205.1规划目标205.1.1加强中心镇的集聚辐射功能205.1.2全面提升城镇的旅游文化功能205.1.3建设具有吸引力的居住环境205.1.4景观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城镇205.1.5塑造城镇新的经济增长点,激发城镇的活力205.2规划原则205.2.1区域性原则205.2.2协调原则205.2.3可持续发展原则205.2.4动态性原则205.2.5特色原则21第六章城镇性质与规模216.1城镇性质216.2城镇规模216.2.1人口规模216.2.2 用地规模22第七章城镇用地布局结构227.1一心227.2四轴227.3四片237.4整体联动发展24第八章城镇土地使用规划24<8.1城镇居住用地24<8.2公共设施用地25<8.2.1 行政中心25<8.2.2 商业文化中心25<8.2.3 教育设施25<8.2.4 体育设施26<8.2.5 医疗设施26<8.3工业仓储用地26<8.4道路广场用地26<8.5绿地用地27<8.6河流水域用地27<8.7城镇建设发展备用地2<8<8.<8城镇建设用地平衡31第九章城镇交通规划319.1 现状概述319.2 规划原则319.3道路系统规划319.4道路性质等级与路况控制329.5道路交通设施规划329.5.1停车场339.5.2公共加油站339.5.3公共交通系统34第十章城镇绿化与景观规划3410.1规划目标3410.2规划原则3410.3绿地系统规划3410.3.1公共绿地3410.3.2 居住区绿地及专用绿地3410.3.3 老城区绿化3410.3.4 生态防护绿地3510.3.5 道路绿带3510.4 景观系统规划3510.4.1 景观节点3510.4.2 景观轴线3510.4.3整体风貌36第十一章基础设施专项规划3611.1 给水工程规划3711.2 排水工程规划3711.2.1 现状概述3711.2.2 排水体制和规划原则3711.2.3 污水排水工程规划3711.2.4 雨水排水工程规划3<811.3 供电工程规划3911.4 通信和邮政工程规划3911.4.1 电信工程规划39?8? 容量预测3911.4.2 邮政工程规划3911.4.3 有线电视规划4011.5 燃气工程规划4011.5.1 现状概述4011.5.2 燃气规划战略和原则4011.5.3 液化石油气4011.5.4 天然气4111.6工业供热工程规划4111.7管线综合规划4111.<8防灾工程规划4111.<8.1 防洪排涝工程规划4111.<8.2 抗震工程规划4211.<8.3 消防工程规划4211.<8.4 人防工程和生命线系统规划4311.9 环境卫生工程规划4311.9.1 规划标准4311.9.2 垃圾处理规划4311.9.3 环卫机构和工作场所规划4311.9.4 道路清扫4311.10 环境保护规划4311.10.1 规划原则4311.10.2 规划目标4411.10.3 环境污染防治措施46第十二章历史文化保护规划4612.1 历史文化现状概述4612.2 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4612.3保护目标4612.4 保护原则4612.5保护分类4712.6历史环境保护4712.6.1历史建筑物的保护4712.6.2历史环境格局的保护4712.6.3环境发展控制引导4712.6.4动态保护4712.7文物古迹与文化保护4712.7.1文物古迹4<812.7.2地方文化传统4<812.<8 保护基本要求和措施49第十三章近期建设规划与实施策略4913.1规划实施管理4913.1.1分期建设与整体开发相协调4913.1.2注重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4913.1.3规划体制与管理体制创新4913.1.4土地管理制度创新4913.1.5 加强宣传,引导公众参与4913.2 建设分期4913.3 分期建设重点4913.3.1 近期5013.3.2 远期5013.4 近期主要建设项目5013.4.1 工业5013.4.2 居住5013.4.3 公共服务设施5013.4.4 绿地5013.4.5 道路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划说明书第一章规划背景与总则1.1规划背景枫泾镇,地处上海市西南隅,金山区西北,为沪浙五县区(金山、松江、青浦、嘉善、平湖)十乡(镇)交界之地。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上海市金山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2.28•【字号】沪府〔2019〕20号•【施行日期】2019.0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上海市金山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的批复沪府〔2019〕20号市规划资源局、金山区政府:沪规划资源总〔2019〕79号文收悉。
经研究,市政府同意《上海市金山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以下简称“金山区总体规划”),具体批复如下:一、金山区是上海南部滨海门户地区和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战略功能区。
金山区总体规划要立足金山区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以落实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为动力,以功能提升为出发点,以结构和布局优化调整为核心,注重两规融合,体现多规合一,注重城乡统筹,推进全域规划,注重陆海统筹,实施海洋战略,突出公共属性,指导实施建设,推动金山区建设成为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承载区、上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
二、要落实规划建设用地“负增长”的总体要求,严守人口规模、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城市安全底线,实现可持续发展。
严格管控常住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和布局。
到2035年,金山区常住人口调控目标不超过8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2万人左右。
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到2035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219.3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5.9万亩;到2020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不低于34.7万亩。
到2035年,生态空间面积不小于354.28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0.4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历史文化风貌区面积1.45平方公里,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关于成立金山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11.16•【字号】金府〔2015〕155号•【施行日期】2015.11.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关于成立金山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金府〔2015〕155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业区管委会,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单位:经区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金山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其组成人员名单如下:组长:胡卫国区长副组长:刘健副区长沈山州副区长吴杰副区长成员:(按姓氏笔画为序)于小粮区建设管理委主任王明法区经委主任王咏梅石化街道办事处主任王相田新金山工业投资发展公司总经理仇晓西金山海事局局长冯波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叶广贤廊下镇镇长孙雨兴区国资委主任孙莉军金山第二工业区发展公司总经理庄健新城区建设发展公司总经理朱建国区环保局局长吴斌区体育局局长吴丙章张堰镇镇长吴铭忠区绿化市容局局长张士杰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局长张友伟区交通委主任张亚军区农委主任李建伟吕巷镇镇长杨国贤区规划土地局局长沈国忠区科委主任邱运理区政府办公室主任陆引娟区文广影视局局长陈国忠区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奇忠公安金山分局政委庞旭峰金山卫镇镇长罗华品漕泾镇镇长金丽勤区民政局局长施文权朱泾镇镇长赵云枫泾镇镇长侯晓峰区联发办主任陶梅玉金山供电公司总经理顾宏伟区教育局局长顾志雄区民防办主任顾益峰邮政金山分公司总经理曹婕亭林镇镇长曹幼松区民宗办主任盛宗耀区财政局局长葛钧区统计局局长蒋涛区气象局局长蒋维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鲁桂根区卫生计生委主任蔡雷英区水务局局长黎连忠山阳镇镇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规划土地局),由杨国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今后,领导小组成员如有工作变动,除组长、副组长调整需行文外,其他成员均由该成员单位的有关负责人自然替补。
上海金山枫泾古镇介绍
枫泾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位于上海市金山区,距市中心约50公里。
这座古镇历史悠久,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枫泾古镇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建筑和古老的街巷,这里的水乡风貌和传统文化深受游客喜爱。
一走进枫泾古镇,就会被其独特的街巷布局所吸引。
古镇内的街道呈“井”字形,以一条主街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出许多小巷子。
这些小巷子两旁是明清时期的建筑,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古色古香。
漫步在古镇的街巷中,仿佛穿越到了古代,感受到了那种浓郁的历史氛围。
除了建筑,枫泾古镇的文化艺术也是非常有特色的。
这里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技艺非常精湛,如剪纸、刺绣、竹编等。
在古镇内有许多手工艺品店,游客可以在这里购买到正宗的枫泾手工艺品,作为纪念品或送礼佳品。
此外,枫泾古镇的美食也是非常有名的。
这里的特色小吃如枫泾豆腐、枫泾粽子、枫泾糕点等都非常美味。
在古镇内有许多小吃摊位和餐馆,游客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枫泾美食。
总之,枫泾古镇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艺术、美食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来到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江南水乡风光,还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
如果你想体验一下传统中国的魅力,枫泾古镇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好去处。
上海金山区枫泾古镇综合介绍【上海金山区枫泾古镇综合介绍】1. 概述枫泾古镇位于中国上海市金山区,地处海拔50多米的南部地区,距离市区约50公里。
作为金山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枫泾古镇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保留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古建筑,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探访。
2. 历史文化枫泾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
在明朝时期,枫泾古镇是一个重要的商贾集散地,以其繁荣的商业活动而闻名。
如今,古镇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和谐共存,展现了古镇特有的魅力。
3. 古镇风貌枫泾古镇的建筑风格主要以明清古建筑为主,保存完好。
古镇街道狭窄曲折,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店铺和传统民居,街道两侧的石板路上铺满了青石,漫步其间仿佛穿越时光。
古镇内还有许多古老的庙宇、祠堂和亭台楼阁,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4. 名胜古迹枫泾古镇拥有丰富的名胜古迹,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枫泾古城。
古城具有明朝城市风貌,周围有古老的城墙和钟楼,城内的文化广场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古镇还有著名的古庙——五龙庙,建于唐朝,是枫泾古镇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参观这些名胜古迹,可以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古镇的历史和文化。
5. 地方特色除了历史文化,枫泾古镇还以其独特的地方特色而闻名。
古镇周边的自然景观十分优美,有着绿树成荫的山川和清澈见底的水域。
这里还有丰富的农耕文化,农家乐和现代化的农业观光园区是游客们品尝当地美食和体验农耕生活的好去处。
6. 交通便利枫泾古镇位于上海市中心,交通便利。
游客可以选择乘坐地铁、公交车或出租车前往,也可以自驾车到达。
从市区到枫泾古镇的交通时间大约需要1小时左右。
7. 总结回顾枫泾古镇是一个既有古老历史又兼具现代魅力的旅游景点,它以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古镇的宁静与闲适,领略古老建筑的魅力,品尝当地的美食,并参与到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中。
无论是喜欢历史文化的游客,还是渴望感受大自然的旅行者,都能在枫泾古镇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
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划说明书目录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1)目录 (1)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1)第一章规划背景与总则 (1)1.1规划背景 (1)1.1.1 上海的新一轮发展 (1)1.1.2 金山区发展目标与规划的确立 (2)1.1.3 枫泾地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1.2规划依据 (2)1.3规划期限 (2)1.4规划区范围 (2)1.5规划内容 (3)第二章发展环境和条件分析 (4)2.1发展基础 (4)2.1.1经济发展基础 (4)2.1.2交通区位优势 (4)2.1.3政策优势 (4)2.1.4文化和旅游资源 (4)2.2外部机遇与挑战 (4)2.2.1长三角地区快速发展城镇发展关系转型 (4)2.2.2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4)2.2.3上海推进郊区开发枫泾战略地位凸显 (5)2.2.4提升金山地区核心竞争力面临整体战略选择 (5)2.3资源与制约 (5)2.3.1城镇化空间扩张的潜在需求加大 (5)2.3.2城镇分散发展与资源整合的矛盾突出 (5)2.3.3城镇可持续发展面临压力 (5)2.3.4区域空间管理手段滞后 (5)第三章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6)3.1发展目标 (6)3.1.1总体发展目标 (6)3.1.2经济发展目标 (6)3.1.3社会发展目标 (7)3.1.4城镇建设发展目标 (7)3.2 区域发展战略布局 (7)3.2.1功能定位 (7)3.2.2产业定位 (7)3.2.3镇域布局发展目标 (7)3.2.4战略措施 (7)3.3产业选择.................................................................... 8 第四章镇域发展规划 (9)4.1 人口规模 (9)4.1.1人口发展规模 (9)4.1.2 人口分布 (11)4.2 空间规模 (11)4.2.1空间需求 (11)4.2.2空间容量 (11)4.3 空间结构模式选择 (12)4.3.1空间结构模式 (12)4.3.2空间生长模式选择 (12)4.3.3建设空间关系的组合 (12)4.4土地使用分区管理 (12)4.4.1重点建设地区 (12)4.4.2生态保护地区 (12)4.4.3弹性生长地区 (12)4.4.4环境调节地区 (13)4.5 镇域建设用地规模 (13)4.6产业布局 (13)4.6.1第一产业 (13)4.6.2第二产业 (13)4.6.3第三产业 (13)4.7社会事业 (14)4.7.1文化 (14)4.7.2教育 (14)4.7.3体育 (14)4.7.4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 (14)4.7.5人口 (15)4.7.6殡葬 (15)4.8综合交通规划 (15)4.8.1 综合交通现状 (15)4.8.2 轨道交通 (15)4.8.3公路 (15)4.8.4汽车站 (16)4.8.5铁路 (16)4.8.6 航道 (16)4.9市政设施规划 (16)4.9.1给水工程规划 (16)4.9.2排水工程规划 (17)4.9.3供电工程规划 (17)4.9.4通信和邮政工程规划 (17)4.9.5燃气工程规划 (18)4.10防灾工程规划 (18)4.10.1 防洪排涝工程规划 (18)4.10.2 消防工程规划 (18)4.11环境保护工程规划 (18)4.11.1 水环境 (18)4.11.2 大气环境 (18)4.11.3 固体废弃物 (18)第五章城镇规划目标与原则 (19)5.1规划目标 (19)5.1.1加强中心镇的集聚辐射功能 (19)5.1.2全面提升城镇的旅游文化功能 (19)5.1.3建设具有吸引力的居住环境 (19)5.1.4景观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城镇 (19)5.1.5塑造城镇新的经济增长点,激发城镇的活力 (19)5.2规划原则 (19)5.2.1区域性原则 (19)5.2.2协调原则 (19)5.2.3可持续发展原则 (19)5.2.4动态性原则 (19)5.2.5特色原则 (19)第六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20)6.1城镇性质 (20)6.2城镇规模 (20)6.2.1人口规模 (20)6.2.2 用地规模 (20)第七章城镇用地布局结构 (21)7.1一心 (21)7.2四轴 (21)7.3四片 (21)7.4整体联动发展 (22)第八章城镇土地使用规划 (23)8.1城镇居住用地 (23)8.2公共设施用地 (23)8.2.1 行政中心 (24)8.2.2 商业文化中心 (24)8.2.3 教育设施 (24)8.2.4 体育设施 (24)8.2.5 医疗设施 (24)8.3工业仓储用地 (25)8.4道路广场用地 (25)8.5绿地用地 (25)8.6河流水域用地 (26)8.7城镇建设发展备用地 (26)8.8城镇建设用地平衡 (26)第九章城镇交通规划 (30)9.1 现状概述 (30)9.2 规划原则 (30)9.3道路系统规划 (30)9.4道路性质等级与路况控制 (30)9.5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31)9.5.1停车场 (31)9.5.2公共加油站 (32)9.5.3公共交通系统 (32)第十章城镇绿化与景观规划 (33)10.1规划目标 (33)10.2规划原则 (33)10.3绿地系统规划 (33)10.3.1公共绿地 (33)10.3.2 居住区绿地及专用绿地 (33)10.3.3 老城区绿化 (33)10.3.4 生态防护绿地 (33)10.3.5 道路绿带 (34)10.4 景观系统规划 (34)10.4.1 景观节点 (34)10.4.2 景观轴线 (34)10.4.3整体风貌 (34)第十一章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35)11.1 给水工程规划 (35)11.2 排水工程规划 (35)11.2.1 现状概述 (36)11.2.2 排水体制和规划原则 (36)11.2.3 污水排水工程规划 (36)11.2.4 雨水排水工程规划 (36)11.3 供电工程规划 (37)11.4 通信和邮政工程规划 (37)11.4.1 电信工程规划 (37)容量预测 (38)11.4.2 邮政工程规划 (38)11.4.3 有线电视规划 (38)11.5 燃气工程规划 (38)11.5.1 现状概述 (38)11.5.2 燃气规划战略和原则 (38)11.5.3 液化石油气 (39)11.5.4 天然气 (39)11.6工业供热工程规划 (39)11.7管线综合规划 (39)11.8防灾工程规划 (39)11.8.1 防洪排涝工程规划 (39)11.8.2 抗震工程规划 (40)11.8.3 消防工程规划 (40)11.8.4 人防工程和生命线系统规划 (41)11.9 环境卫生工程规划 (41)11.9.1 规划标准 (41)11.9.2 垃圾处理规划 (41)11.9.3 环卫机构和工作场所规划 (41)11.9.4 道路清扫 (42)11.10 环境保护规划 (42)11.10.1 规划原则 (42)11.10.2 规划目标 (42)11.10.3 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42)第十二章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44)12.1 历史文化现状概述 (44)12.2 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 (44)12.3保护目标 (44)12.4 保护原则 (44)12.5保护分类 (44)12.6历史环境保护 (45)12.6.1历史建筑物的保护 (45)12.6.2历史环境格局的保护 (45)12.6.3环境发展控制引导 (45)12.6.4动态保护 (45)12.7文物古迹与文化保护 (45)12.7.1文物古迹 (45)12.7.2地方文化传统 (46)12.8 保护基本要求和措施....................................................... 46 第十三章近期建设规划与实施策略.. (47)13.1规划实施管理 (47)13.1.1分期建设与整体开发相协调 (47)13.1.2注重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47)13.1.3规划体制与管理体制创新 (47)13.1.4土地管理制度创新 (47)13.1.5 加强宣传,引导公众参与 (47)13.2 建设分期 (47)13.3 分期建设重点 (47)13.3.1 近期 (47)13.3.2 远期 (48)13.4 近期主要建设项目 (48)13.4.1 工业 (48)13.4.2 居住 (48)13.4.3 公共服务设施 (48)13.4.4 绿地 (48)13.4.5 道路 (48)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划说明书第一章规划背景与总则1.1规划背景枫泾镇,地处上海市西南隅,金山区西北,为沪浙五县区(金山、松江、青浦、嘉善、平湖)十乡(镇)交界之地。
距市中心(人民广场)80公里。
南距杭州湾35公里,东距老县城朱泾镇14公里,西距浙江省嘉兴市27公里,北距青浦县城30公里,东北距松江县城26公里。
枫泾地区是上海的西大门,位于上海与浙江交界地区,是沪杭交通轴线上的重要节点,是金山区的重要产业区和旅游区。
1.1.1 上海的新一轮发展上海正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城市,人口与产业不断聚集,引领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进入一个区域性繁荣的时代。
上海郊区成为上海生产力布局调整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为郊区提供了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的重要机遇。
从产业上,形成了“实力”看郊区的发展理念,郊区成为上海城市产业发展的主要阵地。
新一轮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把上海建成“四个中心”,形成“四个体系”,发展为世界级城市的发展目标。
郊区构建与上海城市发展目标相适应的空间布局形态,对加快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建设至关重要。
根据上海市第五次规划工作会议和金山区第二次规划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管理、高质量建设”和“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要求,运用国际、国内先进规划理念,对枫泾镇组织编制总体规划,促进和带动城镇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1.1.2 金山区发展目标与规划的确立2004年初金山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完成了《金山城镇体系结构和产业布局规划》,将金山区域城镇体系结构划分为新城(含三个街道)-镇 (含己撤并镇的原镇区)-农民居住点(含中心村和规划农民居住点)三个层次,并对金山区域内现有的城镇进行撤并。
枫泾镇是金山区九个镇之一,同时,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的要求,对区域内现有工业用地进行归并,形成“1+2+3”的工业布局。
金山西部工业区属于其中之一,规划面积15.8平方公里。
金山西部工业区重点发展汽车制造、汽车配件、针织、纺织及服装机械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