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要点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49 MB
- 文档页数:42
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和防护消毒供应室(CSSD)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部门,负责对医疗器械和供应品进行消毒、灭菌和贮存。
这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处理大量感染性物品,因此面临着职业暴露的风险。
本文将重点讨论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和防护措施。
一、职业暴露的危害在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护士面临着多种职业暴露的危害。
接触感染性物品和污染的器械会增加被感染的风险。
长期暴露于化学消毒剂和放射性灭菌设备也可能导致呼吸道、皮肤和眼睛等部位的损伤。
处理大量的医疗器械也容易导致创伤性损伤,如刺伤和割伤等。
二、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1. 个人防护装备护士在工作时应佩戴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护目镜、手套和防护服等。
口罩可以阻挡空气中的微粒物质,护目镜可以避免眼睛被化学物质溅到,手套和防护服可以减少皮肤直接接触感染源。
2. 操作规程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包括正确使用消毒剂、正确灭菌器具的操作方法和正确清洁工作区域的方法等。
也要定期进行操作规程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感染控制在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护士要时刻保持清洁和卫生,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区域、器械和设备等。
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4. 应急处置面对意外的职业暴露,消毒供应室护士要知道如何应对,包括紧急处理创伤性损伤和感染源暴露等。
相关的急救知识和应急处理措施也需要进行培训和指导。
5. 身体健康监测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要重点检查与职业暴露相关的健康问题,如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等部位的检查。
6. 心理健康支持由于长期接触感染性物品可能会给护士造成心理负担,因此医院应该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帮助护士处理压力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与防护消毒供应中心是负责全院各临床科室可重复使用的器械、物品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及敷料、布类的制作等工作。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是医院职业暴露的高危险群体。
因此,提高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积极做好职业防护,保证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1 职业危害因素1.1物理因素(1)粉尘:制作各种敷料、棉球以及手术衣、单的折叠、包装等,其棉絮纤维、粉尘吸入呼吸道,长年累月,可损伤呼吸系统功能,甚至形成矽肺。
(2)噪声:消毒供应中心集水处理设备、全自动清洗机、超声清洗机、烘干机及高、低温灭菌器,在工作时发岀很大的噪声,尖锐刺耳,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都有损害,尤其是听觉器官的损害。
(3)高温伤害。
(4)锐器刺伤。
(5)紫外线。
1.2化学因素(1)含氯消毒剂广泛应用于去污区桌面、地面等消毒,它具有腐蚀性、浑发性、刺激性,对人体的呼吸道、皮肤、眼睛均有损害。
(2)酶制剂、除锈剂、除垢剂,低温灭菌使用的甲醛、环氧乙烷,它们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腐蚀性和挥发性,使用时挥发在空气中,容易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1.3生物因素回收的器械、物品粘染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每天在回收、清点、清洗、处理这些器械、物品时,必须直接暴露在污染因素中,潜在被各种传染病感染的机会高于其他医务人员。
1.4心理性损害下收下送、灭菌装载搬运重物、长期站立操作等,容易造成肌肉、关节的损伤、下肢静脉曲张、腰部损伤等,由于消毒供应中心是服务临床无直接创收,长期以来待遇不如临床科室,而且工作繁琐、复杂劳动强度大,职业危害因素多,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易导致心态失衡。
2 防护措施2.1规范建设,合理布局科学选址、合理布局消毒供应中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防护职业危害的基础条件。
消毒供应中心应设在离手术室、产房比较近处,便于器械的回收和下送。
室内严格划分区域。
配备清洗及搬运设备,尽可能减少手工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工作人员的运动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