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控技术系列12----线控制动系统分类
- 格式:pptx
- 大小:44.86 MB
- 文档页数:7
线控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线控制动系统是汽车制动系统的一种类型,它由主缸、助力器、制动阀、摩擦制动器和管路组成。
这种制动系统通过车辆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通过线性力将压力传递到车轮的制动器上,实现车辆的制动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线控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主缸:主缸是制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它通过踏板上施加的力来产生压力,并将压力传递到制动器上。
2.助力器:助力器在制动过程中起到增加制动压力的作用。
助力器一般通过真空或液压力来提供辅助力。
3.制动阀:制动阀用于控制制动系统中的压力分配。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驾驶条件和制动需求来调节制动压力的大小。
4.摩擦制动器:摩擦制动器是实现制动功能的装置,它由制动盘和制动片组成。
在制动过程中,制动片通过与制动盘的摩擦,将车轮的转动阻止,实现制动效果。
5.管路:管路用于传输制动液体。
它连接主缸、助力器、制动阀和摩擦制动器,将液压传递到制动器上。
1.当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时,施加的力传递到主缸上。
主缸内的活塞受力后向前移动,通过压缩制动液体产生压力。
2.制动液体的压力将通过管路传递到助力器中。
助力器增加制动压力,并将压力传递到制动阀上。
制动阀根据制动信号控制制动压力的大小。
3.制动阀将制动压力分配到各个制动器上,驱动制动器的活塞向外移动。
制动器的摩擦片通过与制动盘的摩擦力将车轮的转动阻止。
4.当驾驶员释放制动踏板时,制动系统中的压力释放。
制动器的释放机构使摩擦片离开制动盘,车轮恢复转动自由。
5.在整个制动过程中,系统中的制动液体起到了传递力和平衡压力的作用,确保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
总之,线控制动系统通过驾驶员的操作将力转化为压力,并通过液压传递到制动器上实现车辆的制动功能。
它具有制动力平衡性好、制动效果稳定、操作灵活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汽车中。
汽车线控制动系统行业分析报告汽车线控制动系统作为汽车控制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具备着不同于传统控制系统的优越性能。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汽车线控制动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其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定义汽车线控制动系统,是指以电子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为基础,通过传感器、执行器、控制装置等设备的组合,实现汽车加速、制动、转向、灯光等功能的控制和调节。
二、分类特点汽车线控制动系统根据其控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驱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照明系统、安全系统等多种类型。
其具有高精度、快速响应、实时性好、节能环保等特点,能够使车辆更加安全、稳定、舒适。
三、产业链汽车线控制动系统产业链,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通信模块、软件等前端技术,以及汽车制造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销售渠道、维修服务等后端产业。
其中,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是该产业链的核心部分。
四、发展历程汽车线控制动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传统机械操控时代,主要通过人为操作实现汽车的加速、制动、转向等功能。
第二阶段是电子控制时代,通过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实现汽车的控制和调节。
第三阶段是网络智能时代,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实现汽车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交互。
五、行业政策文件目前,国内主要的行业政策文件包括《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汽车产业技术创新2025》等文件。
这些文件都对汽车线控制动系统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方向。
六、经济环境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政策支持,汽车线控制动系统的市场需求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与此同时,科技进步和技术应用的成本不断下降,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七、社会环境当前社会对汽车行业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和节能环保化。
这也为汽车线控制动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八、技术环境汽车线控制动系统关键技术主要集中在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和通信模块等领域。
汽车线控制动系统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汽车线控制动系统是指车辆驾驶员通过控制器操纵器、控制器等电子元件,对车辆进行方向控制、制动控制等的动力控制系统。
通过线控技术,可以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功能。
二、分类特点按照应用范围,线控制动系统可以分为汽车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和普通汽车线控制动系统。
其中,汽车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包括智能驾驶、车联网等等车载高科技产品,而普通汽车线控制动系统则只局限于驾驶员对车辆进行基本控制。
三、产业链汽车线控制动系统的产业链包括:系统设计、硬件制造、软件开发、设备集成、系统测试等方面,其中设计和开发是产业链的核心。
四、发展历程随着智能化、自主化、电动化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线控制动系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期,汽车线控制动系统在电子技术的启发下逐渐形成,1995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率先实现了自动驾驶车辆的试验,到了21世纪初,汽车线控制动系统逐渐走向智能化,如自适应巡航系统、自动泊车系统等等。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包括《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主要鼓励创新科技,提升智能化和绿色化方面,促进我国汽车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六、经济环境汽车线控制动系统作为汽车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整个汽车产业密不可分。
汽车行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七、社会环境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车辆数量不断增加,交通状况也日趋复杂,汽车线控制动系统正是适应这种发展变化而应运而生的。
八、技术环境汽车线控制动系统是汽车电子技术的典型代表,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是智能化、自动化和网络化。
九、发展驱动因素1、政府政策的推动,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概念落到实处。
2、市场需求的改变,消费者对于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需求越来越高。
3、科技创新的加速,汽车电子方面的技术不断革新,为线控制动系统技术的更新换代提供动力。
丰田线控制动系统组成及作用丰田线控制动系统组成及作用_汽车底盘构造、原理与检修.下,汽车行驶与操纵系一、混合制动简介Prius混合动力汽车采纳线控制动系统,也称ECB(Electronic Control Brake,简写为ECB),是控制制动系统的缩写。
ECB系统能按照驾驶员踩制动踏板的程度和所施加的力产生的大小计算所需的制动力。
液压制动力和再生制动力的分配随车速及制动时光的变幻而转变,通过控制液压制动来实现,液压制动和再生制动的总制动力要与驾驶员所需的制动力全都。
假如因为系统故障导致再生制动失效,则制动系统会影响控制,结果驾驶员所需的所有制动力都由液压制动系统提供。
[完成任务]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线控制动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
(2)ECB是什么的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ECB和传统的制动系统的区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混合动力汽车ECB的功能在紧张制动或在易滑路面制动时,ECB系统中的ABS(防抱死制动系统)能防止车轮抱死。
EBD(电子)利用ABS功能实现前轮和后轮制动力的合理分配。
另外,转向制动时,它还能控制左右车轮的制动力,以保持车辆平稳行驶。
通过电动机的再生制动和液压的摩擦制动实现再生制动与液压制动的联合控制。
ECB中的VSC+(增加型车辆稳定系统)功能可以防止转向时前轮或后轮急速滑动产生的车辆侧滑,和EPS ECU(电动转向)一起举行联合控制,以便按照车辆的行驶条件提供转向助力。
ECB系统的制动助力有两个功能:一是紧张制动时,假如制动踏板力不足,可以增大制动力;二是需要强大制动力时增大制动力。
三、混合制动系统组成设计上可以取消传统的制动真空助力器,变为采纳VSC车辆稳定控制系统的油泵电动机供能,正常制动时,总泵的双腔串联主缸产生的液压不挺直作用在轮缸上,而是通过制动行程模拟器的帮助,由制动行程和制动传感器转换为液压信号来体现驾驶员的制动意图。
线控制动系统结构原理
线控制动系统是一种通过电信号控制汽车制动系统的装置。
它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制动踏板、感应器、控制单元、伺服机构和制动器。
制动踏板是驾驶员踩下去进行制动的部分,通过踩下踏板来产生制动的需求信号。
感应器是用来感知制动踏板行程的装置,它可以将踏板行程转化为电信号。
控制单元接收感应器的信号,并进行一系列的处理。
它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判断驾驶员对制动的需求,并根据需求制定相应的制动策略。
控制单元还与车辆的其他系统进行通信,确保线控制动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工作。
伺服机构是通过电信号来控制制动器的机构。
它接收控制单元的指令,并将信号转化为伺服力,驱动制动器产生相应的制动力。
制动器是用来实际产生制动力的装置。
它可以是液压制动器,电子制动器或其他类型的制动器。
它接收伺服机构产生的力,并将其转化为制动力,使车辆减速或停止。
整个线控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产生制动需求信号,感应器将踏板行程转化为电信号,控制单元接收信号并进行处理,伺服机构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产生相应的伺服力,驱动制动器产生制动力。
通过这种方式,线控制动系统可以实现对车辆制动的准确控制。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汽车控制的核心技术——线控技术解析
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控制有很多疑问。
比如转向,具体跟车辆的交互,是传入转向角度还是力度?刹车制动是由IPC 告诉硬件多少力度呢,还是智能到具体的制动百分比就可以?
要实现这些控制指令,首先与参考车辆的底盘组组件有很大的关系,要
了解与车辆底盘的各个组件交互,就要先了解这些控制组件。
线控执行简单地说,线控执行主要包括线控制动、转向和油门。
某
些高级车上,悬架也是可以线控的。
线控执行中制动是最难的部分。
1、线控油门
线控油门相当简单,且已经大量应用,也就是电子油门,凡具备定速巡
航的车辆都配备有电子油门。
电子油门通过用线束(导线)来代替拉索或
者拉杆,在节气门那边装一只微型电动机,用电动机来驱动节气门开度。
电子油门控制系统主要由油门踏板、踏板位移传感器、ECU(电控单元)、数据总线、伺服电动机和节气门执行机构组成。
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油门踏板内部,随时监测油门踏板的位置。
当监测到
油门踏板高度位置有变化,会瞬间将此信息送往ECU,ECU 对该信息和其它系统传来的数据信息进行运算处理,计算出一个控制信号,通过线路送
到伺服电动机继电器,伺服电动机驱动节气门执行机构,数据总线则是负
责系统ECU 与其它ECU 之间的通讯。
在自适应巡航中,则由ESP(ESC)中的ECU 来控制电机,进而控制进气门开合幅度,最终控制车速。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线控悬架、线控油门和线控换挡技术分类及发展趋势线控底盘主要有五大系统,分别为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换挡、线控油门、线控悬挂。
而转向和制动则是面向自动驾驶执行端方向最核心的产品,其中又以制动技术难度更高。
线控油门:当前线控油门或电子油门技术已经成熟。
针对传统燃油车,线控油门现在基本是标准配置,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中都是线控油门,基本不需要换挡,若有也会是线控。
电子油门控制系统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不是最初的电机控制节气门概念了,而逐渐发展成为根据油门踏板的位置,ECU来决定节气门的开合大小以及喷油量、喷油时间间隔。
线控换挡:线控换挡当前技术由传统的机械手动档位变化为手柄、拨杆、转盘、按钮等电子信号输出的方式。
线控换挡对燃油车自动变速器的控制方式不会改变,技术难度小,行业格局比较稳定,新进企业有一定机会,但需要与客户深度绑定,该技术对自动驾驶影响不大。
线控换挡技术发展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未来新能源汽车继续普及,将会是整车标配,有很多的资源可以借助,不会成为技术发展瓶颈线控空气悬架:当前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受限于成本目前绝大多数应用于高端车辆,与自动驾驶关系不大,行业格局稳定。
组成部件主要有:空气弹簧、储气罐、高度传感器、减震器、气泵、电控单元。
下面两图能够看到传统车辆的悬挂与空气悬挂的对比,可以看到相对传统悬架,空气悬架增多了汽车电子的控制系统。
线控转向系统:线控转向系统的发展与EPS一脉相承,其所用到的关键部件在EPS中一样有应用,其系统相对于EPS需要有冗余功能。
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取消方向盘与转向执行机构的机械连接,通过多个电机和控制器来增加系统的冗余度在方向盘与转向执行机构之间增加一个电磁离合器作为失效备份,来增加系统的冗余度。
线控转向技术需要在EPS技术上发展,因此此项技术的参与者绝大多数都是传统的Tier 1 EPS系统供应商。
EPS的核心部件:电机、电控、扭矩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基本都为各大主机厂内部供应,有很深厚的积累,新厂商切入此领域比较困难。
线控制动系统的分类
一、弹性控制系统
弹性控制系统(ECS)是一种容易安装、在电力系统中有广泛应用的电力电子设备,它可以提供比传统电力系统中控制装置更灵活的控制功能。
弹性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发电厂、动力系统及电力电子容量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是电力系统稳定控制和容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功率大、反应快、控制精确、维护方便等优点,能够对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二、模型预测控制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系统(MPC)是一种利用模型来控制复杂的动态系统的方法。
它将系统状态变量通过参数模型来描述,预测出未来的状态变量,并将优化算法应用到预测出的变量上,求出最优控制量。
模型预测控制系统通过实时预测和调整来实现动态的控制,它比弹性控制系统更加准确、有效。
它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及智能容量控制等方面,如电力系统的机组控制及容量控制,智能动力系统的智能控制,电力电子容量控制系统的容量控制等。
三、神经网络控制系统
神经网络控制系统(NNCS)是基于改进型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学习和控制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学习能力,在未知系统中建立稳定机制,解决随机性控制问题,实现较好的动态特性和主动调节能力。
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具有自适应手段、反应敏捷等特点,主要应用于发电厂、动力系统及电力电子容量系统等方面的智能化控制,能够实现电力系统稳定控制以及容量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