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饮食与风俗文化
- 格式:ppt
- 大小:7.55 MB
- 文档页数:47
潮汕人中秋节的饮食文化潮汕人中秋节吃什么一、意溪朥饼意溪是潮州东隅的一个古镇,清代便有“潮东雄镇”的美称。
意溪朥饼尤以范合盛大朥饼闻名。
范合盛是清末意溪镇一家饼铺字号,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现今范合盛大朥饼的掌门人范朝进,60多岁,为范合盛第三代传人,继承了祖上制作朥饼的好手艺。
意溪大朥饼最突出的特点是皮均匀,馅精细滑润,入口香甜清爽,且凉喉适口。
正是意溪大朥饼这些突出的优点,使其闻名粤东及东南亚一带。
意溪大朥饼之所以有以上突出的风味特色,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用料讲究。
主要原料猪油,一定要用潮州本地猪的猪朥来炸油,因为这样的猪油味道才极为芳香。
二是制作精细,意溪大朥饼整个制作过程,都是以传统手工操作而成,工序十分繁杂,但每道工序都十分考究、精细。
过去在潮州地区,有“意溪朥饼豆馅藏过年”的传说,便是指意溪朥饼的豆馅制成之后,必须装入陶坛中,埋藏于泥土中数月,才挖出制作成饼。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意溪大朥饼才有清爽凉喉的特点。
二、苏南朥饼澄海苏南朥饼已确一百多年的历史。
清同治光绪年间,莲阳(即苏南)乡有一家叫“坚裕”号的糕点店,在当地已小有名气。
主要生产朥饼、软糕等传统产品。
到了第三代传人,已是清光绪年间,其店主人略有文化,爱动脑筋,喜欢创新。
他想出了许多提高产品质量的点子和秘方,如决定大朥饼是否好吃的关键是饼皮和饼馅,饼皮要脆,饼馅要甜而不腻,凉且无渣。
他从酿酒工艺中得到启示。
好酒是需要窑藏的,窑藏弥久,其酒弥香。
他认为饼馅也是这个道理,初磨制出来的`馅火气大,磨得再细也有颗粒,入口不凉爽,糖加得太多反而浓腻,糖太少了则淡而无味。
他决定借鉴酿酒的窑藏方法,于是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每年冬至前后都要将池塘车干捕鱼的机会,命工人先将大水缸放进车干了的池塘里,将磨制好的饼馅放进大水缸,然后密封、等到池塘重新放水,塘就成了他的天然冷库,饼馅可以在较低温的环境下存放。
这样在密封和低温下不容易变质。
坚裕号的饼馅最少要存放一年以上,就是要等到第二年池塘再度车干后才取出来加工制成大朥饼。
家乡方言与民俗文化家乡方言与民俗文化11中文B 林豪鹏11550302003笔者的家乡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玉湖镇坪上村,根据村中族谱记载,本村是从梅州市丰顺县的金瓯寨迁于此,它位于广东揭阳市东部,东接潮州市潮安县,南临普宁市及揭阳市区,西连揭西县,北与梅州市丰顺县接壤,是连接粤东潮汕地区与粤东客家地区的重要通道之一。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村名能够熟练地使用客家方言及潮汕方言,但客家方言为本村的通用语言。
虽然村子从原来的“客家方言地区”搬迁至“潮汕方言地区”,但本村村名仍以“客家人”的身份自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客家人”的身份,并传承和创新了客家文化。
受篇幅所限,加之客家方言之复杂繁多,本文无法面面俱到。
因此,下面笔者就从“粄”的丰富性和“粄”字所透露出来的民俗风情两个方面,试图就客家方言的一个“粄”字来透视客家的民俗风情。
一、客家方言“粄”的丰富性客家话的“粄”单用时为各类糕点的统称,不限于大米制作的糕点。
在这个统称词下有诸多的特称词,据统计,客家地区经过不同的加工手法制作出来的各种“粄”类总计有200款之多。
以梅州市丰顺县为例,就有糯米制、粳米制、杂粮制的各种粄类几十种,这些“粄’名称各异,命名理据丰富多彩。
可以以原材料为名(这是最多的一类),如:糯米粄、粘米粄、麦粄(农家自种的小麦磨成粉制)、面灰粄(面粉制)、薯粉粄(淀粉制)、芋头粄、树子番薯粄(木薯粉制)、艾粄(加艾草制成)、签叶粄(加签麻叶制成)、仙人粄(淀粉加仙人草根制成)、芋卵头粄(粳米粉掺芋头丝蒸制成)、芋丝粄(糯米粉加葱花或萝卜丝、芋头丝等做成扁圆形,油炸而成)等,旧时饥荒时节还有糠粄;可以以制作形状为名,如:耳公粄(形状像耳朵)、舌嘛粄(形状像舌头)、疙瘩粄(面粉加水搅匀后用汤匙舀进水已经烧开的炒菜锅中煮,熟后一片一片像疙瘩状,);可以以颜色为名,如红桃粄、黄粄;可以以加入的辅料为名,如:糖粄(用红糖蒸制的糯米糕)、酒粄子(无馅小汤圆,煮时放进酌量糯米酒);可以以制作方式或动作为名,如:酿粄(粄皮里包馅儿)、煎粄子(用加热的糖浆水拌糯米粉,做成圆形或椭圆形,用油炸,方言说“煎”)、搞粄子(粳米制的圆形糕点,因制作时搞成圆团,故名)、搞粄(“搞”为干烧);可以以制作工具为名,如:印粄(用印模印,既是工具也是动作)等等。
潮汕地区的风俗潮汕地区,位于中国南部,以其独特的文化风情而闻名。
潮汕地区的风俗习惯深受历史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传统风情。
以下将介绍潮汕地区独有的风俗习惯。
潮汕人热情好客潮汕人以热情好客著称,不论是家庭还是商务场合,都习惯于热情款待客人。
来访客人一到,主人会热情地招呼客人进屋,并端上茶水和小吃款待客人。
这种待客之道体现了潮汕人的亲切和友好,也是对客人的尊重和重视。
潮汕地区的节庆习俗潮汕地区有许多传统的节庆活动,如新春、清明、端午、中秋等,每逢节庆,当地人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比如,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挂灯笼、燃放鞭炮,希望新一年能够平平安安、幸福美满。
潮汕人的饮食文化潮汕地区的饮食文化也非常独特。
潮汕菜以地道、鲜美、清淡著称,代表性菜肴有文昌鸡、潮汕牛肉火锅、客家蒸鱼等,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此外,潮汕人还有特别的饮食习惯,如潮汕人喜欢喝早茶,喜欢品尝各式海鲜烹饪,反映了潮汕人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潮汕地区的传统手工艺潮汕地区也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如潮汕牛车、潮绣、潮州木雕等,这些手工艺品精致、细腻,传承着潮汕地区的文化传统。
而潮汕的陶瓷制作、刺绣、漆器加工、竹编等手工艺也各具特色,体现了潮汕人勤勉聪明、工匠精神。
潮汕地区的传统习俗潮汕地区有许多传统的习俗,如婚嫁习俗、祭祀习俗等。
在潮汕地区举办婚礼时,都会举行一系列传统的仪式,如过堂、拜堂、交杯酒等,这些传统习俗凝聚了家族感情,传承着家族文化。
此外,在潮汕地区,祭祀也是重要的习俗之一,人们在传统节日或祭祀活动中,会供奉祖先、神灵,祈求生活顺利、家庭幸福。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体现了潮汕人民的审美情趣,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总的来说,潮汕地区的风俗习惯多样丰富,体现了潮汕人民的独特文化气质和传统精神。
这些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使得潮汕地区成为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地方。
揭阳揭东民俗风情文化的调研报告【摘要】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
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
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
一.先从揭阳揭东所处的位置和历史简单了解。
揭阳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东邻汕头、潮州,西接汕尾,南濒南海,北靠梅州,地势自西向东倾斜,低山高丘与谷地平原交错相间分布不均,西北部和西南部多为丘陵、山地,中部、南部和东南部都是广阔肥沃的榕江冲积平原和滨海沉积平原,揭阳母亲河榕江是广东粤东地区第二大河流,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揭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诸史记载有2200余年,得名于古五岭之一的揭阳岭,春秋战国时属百越地。
秦始皇平越后,于33年(前214年)设立揭阳戍守区,隶属南海郡。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建制揭阳县,管辖现潮汕、兴梅和闽南的龙溪、漳浦等地方。
东晋成帝咸和六年(331年)揭阳析为海阳、潮阳、海宁、绥安4县。
以后几经复废,至宋绍兴10年(1140年),又设立揭阳县。
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十几万福建的莆田人移民到现在的潮州汕头一带,明代揭阳属潮州府。
清代揭阳属惠潮嘉道潮州府。
新中国成立后,揭阳县先后隶属潮汕专区、粤东行政区、汕头专区、汕头市。
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揭阳撤县建市(地级)。
现辖榕城区、揭东区、惠来县、揭西县、(代管)普宁市。
二.调查过程:从13年7月16号开始到7月25为止,有准备的实地考察走访并记录的地方有5个。
由于个人能力、调查工作量有难度以及时间的因素等多种因素,最终调查结果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但在活动计划时已经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虽然没达到既定目标,但调查的数量在客观上还是能够反映实际问题的,因为民俗文化这类东西在当地的每个人身上都潜移默化了多年,只要有提个开头就能听到前辈们的对该民俗的回忆了。
广东揭阳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情况一、潮剧潮剧是揭阳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揭阳人民的精神食粮。
潮剧以其独特的表演方式和丰富的戏剧内容,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潮剧的传承自古以来就是揭阳人民的责任和使命。
揭阳的潮剧表演团体数量众多,剧种丰富多样,演员众多。
潮剧团体在潭江、揭阳、普宁等地经常举办各种潮剧演出活动,使潮剧保持着较高的活力和传承。
此外,揭阳的一些潮剧团体还积极探索潮剧的创新发展之路,通过潮剧改编、新戏创作等形式,使潮剧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使更多的人能够喜爱和关注潮剧,让潮剧传承至今。
二、客家文化揭阳是客家民系聚居地,客家文化作为揭阳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得到揭阳人民的重视和传承。
客家文化包括了客家方言、客家饮食、客家建筑、客家乡土戏等多个方面,这些都是揭阳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揭阳,有许多客家村落,这些村落保存着大量的客家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
近年来,揭阳政府在文化保护和振兴方面加大了力度,通过对客家村落的保护和修缮工作,使这些村落得以保存并向外界展示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揭阳的一些学校、社区也积极开展了客家文化的宣传和传承工作,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客家文化,让客家文化得以传承至今。
三、建筑艺术揭阳的建筑艺术也是揭阳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如揭阳古城墙、榕江古村等,这些古建筑保存完好,融合了潮汕和客家两大文化的特点,展现了揭阳优秀的传统建筑艺术。
在保护和传承方面,揭阳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在积极行动,通过对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使这些古建筑能够保存下来并得以继续展示揭阳的传统建筑艺术。
此外,揭阳的一些文化机构也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宣传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揭阳的传统建筑艺术,传承至今。
四、民间艺术揭阳的民间艺术也是揭阳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潮州木偶戏、海螺花鼓等。
这些民间艺术形式是揭阳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揭阳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传承方面,揭阳政府和相关机构积极开展了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对民间艺术团体的资金支持、演出活动等形式,使这些民间艺术得以传承至今。
揭阳结婚风俗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揭阳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其结婚风俗流程也是具有独特特色的。
xx喜趣民俗(1)晒新娘过去,在曲溪镇圩埔村正月十七、十八日,乡里举行游神赛会,晚上在村里的大灰埕上演潮剧。
就在戏台的前方,约定俗成地站着一排村里今年结婚的新娘。
她们大都由婆婆领着,大概从晚上七时半出来,一直站到晚上十点多。
新娘们静静地站着,任凭人们看、评、品。
大家看看谁家新娘漂亮、评评谁家新娘贤惠、品品谁家新娘高雅。
新娘们一起出来晒一晒,这是那些还没结婚的小伙子最留恋、最起哄的场合。
这样,那边的戏台上锣鼓喧天,这边小伙子的起哄声也一浪高过一浪。
整个村子真是热闹非凡,真是较为喜趣的民俗。
后来,不知何因这个民俗取消了。
(2)贴对联贴对联,是我国一项重要民俗,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更是少不了的事,一般是在大门上贴一副对联。
但在揭东县地都镇乌美、枫美村一带,人们的贴对联的习俗有些与众不同。
他们一般在结婚、生男孩这些喜事的时候,都习惯买一副对联贴在家族祠堂的大门上。
特别是在春节,自家大门贴对联是不用说的,人们还要在每个窗户贴对联(大多只贴横批);更重要的是要买一副对联贴在家族祠堂的大门上。
这样,祠堂的门面就有许多副对联,这样红彤彤的一大片,自是喜气盈门了。
有喜事就到祠堂贴对联,有一种向族人报喜、展喜的心理;又有向祖先报喜的意愿,因为祠堂大多是祭祀祖先的地方。
这种方式,在现实和心理上都皆大欢喜,是较为独特有趣的民俗。
5.xx篾织篾织,是揭阳特有的一门民间艺术。
起源于20世纪初,兴盛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揭阳民间艺人将“薄苦竹”抽成柔如丝,薄如纸的小篾条,然后以灵巧之手织成各种工艺品,如花篮、竹扇、箩筐等各种造型独特的工艺品,再在上面织上人物、花卉、书法、图案等,可谓巧夺天工。
20世纪初,揭阳月城松山一位叫林仲仁的艺人,首创篾织工艺。
林自幼聪颖过人,诗词书法有很深的造诣。
在此基础上,又潜心钻研篾织工艺,他所织的人物故事,形象逼真,楷书篆字,端庄秀丽。
1936年,林仲仁创作的一幅作品为一大学生带往南京参加比赛,获第二名。
揭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拥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是揭西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更是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体验的重要旅游资源。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揭西有哪些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吧!一、龙舟节龙舟节是揭西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五日,揭西各个乡镇都会举办盛大的龙舟比赛,吸引着众多观众前来观赏。
比赛中,龙舟手们身着彩衣、手持龙舟桨,沿着河道飞速划行,场面十分壮观。
还有各种传统的民俗表演、美食展销等活动,让人们在欣赏龙舟比赛的更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花灯节花灯节是揭西另一个备受瞩目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揭西各个乡镇都会张灯结彩,举办各种花灯展览、游园会等活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揭西县城的花灯展览。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别致的花灯,如龙凤灯、花鼓灯、彩球灯等,还可以品尝到各种传统美食,感受到浓郁的年味。
三、木偶戏木偶戏是揭西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揭西,每逢重大节日或庆典,都会有木偶戏表演。
木偶戏的表演形式独特,演员们手持木偶,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将故事情节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木偶戏还融入了音乐、舞蹈等元素,让观众在欣赏表演的更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民俗婚礼民俗婚礼是揭西的传统习俗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
在揭西,民俗婚礼有着严格的仪式和流程,如迎亲、过门、拜堂、敬茶等。
还有各种传统的婚俗习惯,如新娘要穿着红色的嫁衣、新郎要挑战门槛等。
在民俗婚礼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也能更好地了解到揭西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揭西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是揭西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更是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体验的重要旅游资源。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揭西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些活动也为揭西的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揭西文化旅游的重要品牌。
揭阳民风礼俗│“鸡蛋”的特殊用场过去,揭阳人在社交和人际交往中,鸡蛋是最常用的礼物。
送红喜蛋。
迎亲时,须送红喜蛋给女方,用生鸡蛋,染红壳,最少十二枚。
对此,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三国时,“刘备招亲”是东吴都督周瑜用的计谋。
周瑜想用假招亲、真扣留的计策,拿刘备当人质,要他交还荆州。
不料,这计策早就被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识破。
诸葛亮设下“锦囊妙计”,其中有一条就是“红喜蛋计”。
原来,诸葛亮让刘备去东吴时,带上大量染红的鸡蛋,一到东吴,不论宫廷内外,大小官吏和将士,逢人便分,无一遗漏。
并说,这是皇室礼仪,十分隆重。
于是,被分到红喜蛋的人都因此感到光荣,没分到的,还纷纷到刘备住的宾馆去讨。
刘备更是来者不拒,一般来客让手下人分,头面人物还亲自动手分,大造招亲舆论。
东吴本来没这种风俗习惯,都觉得新鲜,便一传十,十传百,弄得家家户户都知道东吴公主孙尚香与皇叔刘备即将成亲了。
结果,假戏真做,刘备得了个好夫人。
自此,娶亲送红鸡蛋就成为中州的一种礼仪。
后来,由于屡遭兵燹,一些中州先民,辗转迁到潮州,这一礼仪也就传承下来。
给孩子送鸡蛋,也是揭阳人的一种礼节。
小孩第一次随大人到亲戚朋友家作客,主人要送二枚红喜蛋,表示平安吉祥,往后就不拘了。
小孩七八岁,第一天入学读书时,父母要在书包里,放上二枚红喜蛋,叫“开书喜蛋”,有鸡蛋吃,小孩自然高高兴兴上学校。
节日祭拜“公婆母”,要用红喜蛋。
有的小孩多,就要多枚蛋,拜毕让小孩分着吃。
孩子生日,父母要煮二枚鸡蛋,染成红喜蛋,让小孩吃,祝贺其生日快乐,希望孩子吉利、如意、健康成长。
喜事送生鸡蛋。
每逢定亲、结婚、添丁、寿诞等喜事,亲邻戚友,都要送鲜鸡蛋,而且必须偶数,最少二枚,但通常是四枚、八枚、十二枚。
要在每个蛋壳上黏棱形小红纸,也可将蛋摆好后,在上面叠个大红双喜字。
如较亲密的,还要再加一大块新鲜猪肉。
办喜事的主人收礼物,蛋要收双数,不能全收。
这样,客人来时圆满,回去也圆满。
吃甜丸鸡蛋汤。
广东揭阳的春节风俗广东揭阳的春节风俗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为政必先究风俗"、"观风俗,知得失"是历代君主恪守的祖训。
最高统治者不仅要亲自过问风俗民情,还要委派官吏考察民风民俗。
广东揭阳的春节风俗,我们来看看。
家乡的春节风俗习惯用“红团印”一打印、衬“奎叶”(学名“蓑荷”),仙游民间便俗定正月初五日,吴宅人吴廷珠(兴化府监军)在抗倭中战死,乡里人为纪念他,定正月初五为悼为日,所以吴宅人有正月初五不“做大岁”的风俗。
莆仙地区正月初四和初五日“做大岁”的风俗一直沿袭迄今,时间拖得太长。
于是,不能太大或太小!N,家庭主妇要巧为分工,家家户户堂上点花烛,号“传座酒”。
这原是长安旧俗,莆俗改称“春酒”,举火燃烧,各户进行接神祀,待柴火烧透,众用长钳争夹未烬之柴速返家中,倒是不忘苦日子的朴素民风。
做“红团”时。
同是莆田市的仙游县岁时风俗,螃蟹要10脚全。
过年时,叠红橘果如塔状,加入适量的开水和“食物红”一起揉匀成粉红色的团皮,搓成圆长条,再以手摘成等量的一块块的团皮块。
“红团”的馅大都是甜的,也有咸的。
直至戚继光兵到,沿有“为菩萨乞草”的习俗:由儿童捧神像,作为探望亲友伤亡的不祥日子。
春节春节,是习俗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
莆仙一带把正月的初一至初五日称为“五日岁”初一早晨,开门放鞭炮,各家拜神明祖先,祀以线面、“寿”,捞起沥干,用手工舂成米的粉末(俗叫“米祭”),一筛再筛,莆田民间约定将农历二月初四“做岁”,由经办人化为施舍给穷人,也是发善心积德的日子。
凡种种原因向神许愿的金钱、食品。
辞岁“除夕”前一天,俗称“小除”,所谓“迎年”,是上年年底有“送年”之例的回应。
初四日,在继续“迎年”中。
大家一方面掩埋亲友的尸体,另一方面收拾破碎家园。
逢小月叫“廿九暝”,如债务未清者,也不能讨债。
做年糕十二月二十六日起,户户做豆腐,买年货,尤以做年糕最为繁忙。
莆仙过年还准备其他年货,如做豆腐,把家里能搬动的东西、“喜”等字样,四周还刻有花鸟图案,连结“番薯起”是以“番薯”为主料,先把鲜“番薯”削皮、洗净,长辈要给儿童分压岁钱,一般通宵不睡。
潮汕十大著名美食潮汕地区是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地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地方。
潮汕美食以其鲜美、营养和独特口味而闻名于世。
下面是潮汕地区的十大著名美食。
一、潮汕牛肉火锅潮汕牛肉火锅是潮汕地区非常有名的一道美食,它以其鲜美的味道、营养丰富的食材和特有的烹饪方式而广受欢迎。
潮汕牛肉火锅的特色在于火锅底料的独特配方,以及新鲜的牛肉片和蔬菜配料。
潮汕牛肉火锅的汤底选用了多种天然调料和食材熬制而成,味道鲜美,非常适合大众品尝。
二、潮汕蒸牛肉潮汕蒸牛肉是潮汕地区非常有名的一道美食,它以新鲜的牛肉和特有的烹饪方式而广受欢迎。
潮汕蒸牛肉的特色在于选用了新鲜的牛肉,加上天然调料蒸制而成,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
潮汕蒸牛肉是一道非常适合品尝的美食。
三、潮汕鲜虾云吞面潮汕鲜虾云吞面是潮汕地区非常有名的一道美食,它以精选的新鲜虾仁、精细的云吞皮和美味的汤底而著名。
潮汕鲜虾云吞面的云吞皮很薄,但却能够保持云吞的形状,而且吃起来非常有弹性。
潮汕鲜虾云吞面的汤底选用了多种天然食材和调料,味道鲜美,非常适合品尝。
四、潮汕砂锅粥潮汕砂锅粥是潮汕地区非常有名的一道美食,它以精选的米饭、新鲜的海鲜、猪肉和蔬菜为主要材料,加上特制的调料和独特的烹饪方式而著名。
潮汕砂锅粥的特色在于材料齐全,口感浓郁,味道丰富。
潮汕砂锅粥还有许多口味,如海鲜砂锅粥、瘦肉砂锅粥、煎蛋砂锅粥等,都非常受欢迎。
五、潮汕鱼丸潮汕鱼丸是潮汕地区非常有名的一道美食,它以鱼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特制的调料和独特的烹饪方式而著名。
潮汕鱼丸的特点在于鱼肉质地细腻,口感爽滑,味道鲜美。
潮汕鱼丸的做法非常讲究,需要选用新鲜的鱼肉,并采用独特的制作工艺,制成的鱼丸汤味道鲜美,十分可口。
六、潮汕蛏子潮汕蛏子是潮汕地区非常有名的一道海鲜美食,它以鲜美的蛏子肉和特有的烹饪方式而著名。
潮汕蛏子的特色在于选用新鲜的蛏子,加上特制的调料和独特的烹饪方式,口感爽脆,味道鲜美。
浅谈潮汕沿海地区饮食文化特点
潮汕沿海地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拥有独特的饮食文化特点。
主要特点如下:
1. 海鲜丰富:潮汕地区毗邻大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因此海鲜在当地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
潮汕菜以海鲜为主要原料,如虾、蟹、贝类、鱼类等,制作成各种精美的菜肴,口感鲜美。
2. 烧腊技艺高超:潮汕地区以烧腊闻名,烧腊是以猪肉和鸭肉为主要原料,经过特殊的腌制和烹饪技艺,使得烧腊肉质鲜嫩多汁,肉香四溢。
烧腊包括烧鸭、烧猪、烧腩等多种品类,是潮汕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红糟文化:潮汕地区还有独特的红糟文化。
红糟是通过将米、麦和麴菌发酵制作而成的,可以用来腌制肉类、蔬菜等食材,赋予其独特的香味和风味。
红糟腌制的菜肴有独特的酒香味,在潮汕地区非常受欢迎。
4. 特色小吃丰富:潮汕地区的小吃种类丰富多样。
潮州粿粉、潮州糕点、汕头糕粥等都是独具特色的小吃。
潮州粿粉以糯米制作,配上鲜美的肉饼、海鲜或豆腐等,口感软糯鲜美。
潮州糕点则以糯米和花生为主要原料,有香甜的味道。
汕头糕粥则是糕粥和海鲜的结合,有独特的口感和味道。
潮汕沿海地区的饮食文化特点丰富多样,以海鲜为主要原料,
烧腊技艺高超,红糟文化独特,小吃丰富多样。
这些特点都使得潮汕饮食文化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广东揭阳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情况广东省揭阳市地处粤东腹地,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文学、民俗等多个领域。
这些传统文化承载着揭阳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是揭阳市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文将就揭阳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情况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更好地弘扬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让其永远在这片土地上绽放。
一、音乐传统揭阳市的音乐传统源远流长,包括潮州音乐、客家音乐、汉乐等多种形式。
其中,以潮州音乐最为著名,其代表性曲艺形式有潮剧、潮州音乐等,这些都是揭阳市的宝贵文化遗产。
近年来,揭阳市政府高度重视潮州音乐的传承和弘扬工作,通过举办音乐节、音乐比赛等活动,积极推动潮州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舞蹈传统揭阳市的舞蹈传统也十分丰富多彩,包括传统民间舞蹈、广场舞、舞蹈剧等多种形式。
其中,传统民间舞蹈如狮舞、龙舞等是揭阳市民喜爱的舞蹈形式,这些舞蹈融入了揭阳市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民间传统,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
为了传承和弘扬揭阳市的舞蹈传统,市政府加大了对民间舞蹈团体的扶持力度,举办舞蹈比赛、演出等活动,使得揭阳市的舞蹈艺术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戏剧传统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揭阳市的戏剧传统也相当厚重。
这里盛行的有粤剧、潮剧、客家戏等多种传统戏剧形式,这些戏剧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
近年来,揭阳市政府加大了对戏剧传统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多次举办戏剧演出、比赛等活动,鼓励年轻人积极参与戏剧表演,使得揭阳市的戏剧传统焕发出新的活力。
四、文学传统揭阳市的文学传统源远流长,有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家。
其中,以潮州文化最为著名,其代表性作品有《儒林外史》、《鸿渐》等,这些作品不仅对揭阳市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整个粤东地区的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了传承和弘扬揭阳市的文学传统,市政府积极推动文学作品的出版和宣传工作,鼓励年轻人积极参与文学创作,使得揭阳市的文学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食在揭阳揭阳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东邻汕头、潮州,西接汕尾,南濒南海,北靠梅州。
特产众多:坪上炒茶、大洋炒茶、侣云寺连理秋枫、奎地乌叶荔枝、邹堂青皮梨、华清竹笋、埔田笋粿、狮头油甘、潮州柑、竹蔗、高埔育梅、惠来菠萝、橄榄、永华茗茶、潮州工夫茶、揭阳乒乓粿、揭阳酱油、新亨菜脯、新亨糖葱、咸菜、炮台南糖、棉湖瓜丁、河婆细粄、坪上青梅、五经富姜糖、线面、油炸豆干、豆酱、榕湖牌味精、红心胳皮蕉、珍珠糯米团、红焖猪脚、靖海鲍鱼……但是,今天写的,是揭阳美食。
--------------导读热爱家乡揭阳,更加热爱的是乡味。
《食在揭阳》记录下许多揭阳小吃,揭阳美味。
揭阳人与想到广东揭阳品尝美食的朋友,请转走它。
记住常到我空间走走,我会实时更新。
原文名:《杨西南带你吃遍揭阳》。
我不敢说这篇文章就是揭阳最全的吃货攻略。
但是,这个文章起码也有揭阳美食的十分之一吧。
由于笔者主要生活区在揭阳揭东,所以有所局限。
惠来的海鲜,我吃过不少,但是,本吃货记不下名字与地点。
普宁饭店也有许多特色,但是,岁月无情,忘记太多。
还有揭西,客家美食更加是绝妙无比,可惜没能更好收集。
本文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记下来的,大部分是特色潮汕小吃,只是部分,请见谅。
一些外来的如沙县小吃,川菜麻辣……都能够在揭阳生根发芽,融入社会,我就不作记录了,以确保保持多一点的乡土特色。
一、地标性,人物性好吃的东东:吃一个东西,认一个地。
当吃到一个东西,可以想到一个地方,当吃一个东西可以想到某个人,想到一个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当地人民带来美味的小吃店,十分让人怀念的味道与乡情。
1、“埔田笋果”:在揭东进去埔田的路上,有多家野味店,他们一野多吃。
笋果,小吃送你的。
自已带酒还收开瓶费。
2、“炮台老美猫肉”:原来有个小鱼塘,后来,扩大经营没了小鱼塘,也就没有了在池塘上面吃饭的特色了。
3、“矿山牛肉果”:揭东曲溪矿山“阿老”只做早上,常常因为要排队而站满了人。
4、“城西阿少牛肉果”:揭东公安局斜对面,只做早上,最特色是有牛舌,关系好的给你多点,哈哈,每天做1000碗,只做早上。
⼴东省揭阳市⼗⼤美⾷排⾏榜
10、砂锅粥
当夜⾊降临,揭阳街头的粥档就上场了,番薯粥、海鲜粥、⽩粥等各式各样,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潮汕砂锅粥!选⽤最⽣猛的⾷材,⼝感清冽,鲜味⼗⾜,⼀⼝下去顿觉胃中暖和,困乏顿消!
9、⽣蚝仔
揭阳近海,所谓靠海吃海,所以在揭阳的⾷谱⾥,海味就成了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揭阳有“⽆海鲜不成宴席”之说!
8、翻砂芋头
揭阳⼈做翻砂芋头绝对是⼀绝,不加⼀滴⽔,所以烹饪上更加讲究技巧,只有经验⽼道的师傅才能做出甜⽽不腻,松软可⼝的翻砂芋头。
7、潮汕“粿”品
如果你⽣在揭阳,⼀辈⼦就和“粿”这个字分不开了!毫不夸张的说,潮汕粿品的种类,多到令⼈发
指的地步!粿汁、粿条、咸⽔粿、鲎粿、各种菜粿、糯⽶粿、乒乓粿……
揭阳⼈做春卷,会加很多海鲜,配上丰富的蔬菜,外酥⾥嫩,鲜味⼗⾜!
5、猪脚圈
猪脚圈可不是真的猪脚,⽽是⽤包菜、萝⼘、花⽣等⾷材,勾芡上⾯粉,放到油锅中炸出来的圆形的煎饼⼀类的东西。
4、卤味
揭阳⼈喜欢卤的东西,特别是鸭、鹅⼀类的禽类和猪脚猪⾁等。
⼤多数时候是作为喝粥的配菜。
3、粽球
潮汕的粽球于1998年被认定为“中华名⼩吃”,⼴受潮⼈喜爱。
其中以⽼妈宫粽球现在还依旧保留着“只此⼀家,别⽆分店”的状态!所以要品尝的吃货只能认准这⼀家了!
2、⼿打⽜⾁丸
⽜⾁丸想必是潮汕美⾷⾛出去的最好代表之⼀!好的⽜⾁丸都是⼈⼯⼿捶出来的,弹性很⾜,据说能弹上三楼,⼀⼝咬下去有⼀层层崩开的感觉。
1、功夫茶
就算是战⽃⼒超强的吃货,胃容量相⽐也是有限的吧?所以在你觉得战⽃⼒不⾜的时候,别忘了品尝⼀下潮汕千年流传的功夫茶!
⼤家最喜欢哪⼀个呢?欢迎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