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计价方法及计价依据
- 格式:doc
- 大小:343.00 KB
- 文档页数:4
建设工程计价方法和依据一、工程计价方法(一)工程计价原理、依据、程序1.工程计价的基本原理就在于项目的分解与组合。
分部分项工程费=Σ(基本构造单元工程量×相应单价)基本构造单元工程量通过定额项目或清单项目确定。
工程造价的计价分为工程计量和工程计价两个环节。
工程计量工作包括工程项目的划分和工程量的计算。
工程计价包括单价的确定和总价的计算。
2.工程计价标准和依据3.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程序综合单价包括人工费、材料和工程设备费、施工机具使用费和企业管理费、利润,以及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
风险费用隐含于已标价的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中,用于化解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费用。
工程量清单计价活动涵盖施工招标、合同管理以及竣工交付全过程,主要包括: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确定合同价,进行工程计量与价款支付、合同价款的调整、工程结算和工程计价纠纷处理等活动。
(二)工程定额体系划分标准分类定额反映的生产要素劳动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消耗定额【补】劳、机:时间定额、产量定额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按照专业划分建筑工程定额安装工程定额按主编单位和全国统行业统地区统企业定额补充定额基础二、工程量清单计价与计量规范■分类:◆招标工程量清单—招标文件◆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投标文件■编制:◆招标人或具有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人或招标代理人■作用: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准确性和完整性由招标人负责■编制单位:单位(项)工程(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适用范围和作用1.必须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1)全部使用国有资金(含国家融资)投资(2)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工程建设项目(国有资金占偷袭总额的50%以上,虽不足50%但国有投资者实质上拥有控股权)国有资金:财政、政府性、国有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或控制权国家融资:债券、借款或担保的筹资、政策性贷款、国家授权、特许(二)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必须载明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和工程量。
建设工程工程量计价规范的法律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计价规范是建设工程工程量计价的依据,它对于确保工程量计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介绍建设工程工程量计价规范的法律依据。
一、国家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法》是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基础法律,其中规定了建筑工程的管理、建设和监督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建设工程工程量计价具有重要法律意义。
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工程量计算和计价,并确保计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法》是我国招标投标行为的基本法规,对于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环节的工程量计价有明确规定。
根据《招标投标法》,工程承包人在投标过程中应当按照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计价规范编制报价,确保报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3. 《国家计量法》《国家计量法》是我国计量领域的基础法律,对于建设工程工程量计量和计价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根据《国家计量法》,建设工程中的计量要符合计量单位和准确度的规定,确保工程量计价的精确性。
二、行业规范和标准1. 建设工程工程量计价规范《建设工程工程量计价规范》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实践制定的,规定了建设工程各种工程量的计算方法、计价依据和计价要求等内容。
该规范是建设工程工程量计价的基本依据,确保了工程量计价的统一性和公正性。
2. 《建筑工程计价规范》《建筑工程计价规范》是对建筑工程工程量计价的具体规定和要求,详细说明了各种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和计价依据。
根据该规范,建筑工程工程量计价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并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计价。
3. 《土木工程工程量计价规范》《土木工程工程量计价规范》是土木工程领域的计价规范,制定了土木工程各种工程量的计价方法和计价依据。
该规范对于土木工程的工程量计价提供了指导和规范,确保了计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三、司法解释和判例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建设工程工程量计价的司法解释和相关判例,对于工程量计算和计价的争议提供了明确的法律解释和裁判依据。
建设⼯程计价⽅法及依据
⼯程计价的基本程序:
1、⼯程概预算编制的基本程序
单位⼯程概预算造价=单位⼯程直接费+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
单项⼯程概预算造价=总的单位⼯程概预算造价+设备、⼯器具购置费
全部⼯程概预算造价=总的单项⼯程概预算造价+预备费+⼯程建设其它费+建设期利息+流动资⾦
2、⼯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程序
⼯程量清单计价的过程分两个阶段,即⼯程量清单的编制和⼯程量清单的应⽤。
⼯程量清单的编制过程如下:
按照⼯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在各相应专业⼯程时计算规范规定的⼯程量清单项⽬设置和⼯程量计算规则基础上,针对具体⼯程的施⼯图纸和施⼯组织设计计算出各个清单项⽬的⼯程量,根据规定的⽅法计算出综合单价,并汇总各清单合价得出⼯程总价。
⼯程量清单的应⽤如下:
⼯程量清单计价是涵盖了施⼯招标、合同管理、以及竣⼯交付全过程,主要包括:编制招标⼯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确定合同价、进⾏⼯程计量与价款⽀付、合同价款的调整、⼯程结算和⼯程计价纠纷处理等活动。
那么哪些项⽬必须使⽤⼯程量清单计价呢?
使⽤国有资⾦投资的建设⼯程发承包,必须使⽤⼯程量清单计价;⾮国有资⾦投资的建设⼯程,宜采⽤⼯程量清单计价。
⼯程量清单计价的作⽤:
1、提供⼀个平等的竞争条件
2、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的需求
3、有得于提升⼯程计价的效率,能真正实现快速报价
4、有利于⼯程款的拨付和⼯程造价的最终结算
5、有利于业主对投资的控制。
建设工程施工计价依据是指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工程造价计算和工程款支付的基础和准则。
它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建设工程施工计价的依据。
一、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是建设工程施工计价的重要依据。
它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格式,将工程项目的各项工程量进行详细列示,并为每项工程量设定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工程量计算规则。
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为施工企业提供了报价的依据,也为招标人提供了评标的依据。
在我国,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主要包括《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等。
二、预算定额和费用定额预算定额和费用定额是建设工程施工计价的基础。
预算定额是指对工程项目中的各项工程量,按照一定的施工方法和工艺,规定其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的消耗量。
费用定额是指完成工程项目所需的各种费用,包括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等。
预算定额和费用定额为施工企业提供了计算工程造价的依据,也为招标人提供了确定招标控制价的依据。
三、市场价格信息市场价格信息是建设工程施工计价的重要参考。
它包括人工价格、材料价格、施工机械台班价格等。
市场价格信息反映了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趋势,对于施工企业报价和招标人确定中标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施工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价格信息,合理调整报价,以提高竞争力。
招标人也应根据市场价格信息合理确定中标价,防止低价竞争和哄抬价格现象。
四、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是建设工程施工计价的外部环境。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对建设工程施工计价进行宏观调控,保障工程造价的合理性。
例如,政府可以对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等价格进行调控,防止价格异常波动,影响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
施工企业和招标人应遵守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合理计算工程造价。
五、合同约定合同约定是建设工程施工计价的重要依据。
合同约定了工程项目的范围、质量、进度、价款支付等内容,是施工企业和招标人履行合同义务、维护合法权益的基础。
建设工程造价计价方法与依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建设工程的管理和造价计价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
建设工程造价计价是指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要求,经过合理的计算和估算,确定工程所需的各项费用,并进行预算控制和成本控制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与建设工程造价计价相关的方法与依据。
一、建设工程造价计价方法1.单价法:单价法是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按照设计单位提供的单价计算工程所需费用的方法。
单价法通常适用于工程量较大、工程内容比较固定的工程项目,如建筑工程。
它通过计算单项工程的工程量和费用单价,再按照工程量表计算出各项费用,最后汇总得出总造价。
2.综合单价法:综合单价法是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综合考虑施工方法、劳动生产率、市场价格等因素,计算工程所需费用的方法。
综合单价法通常适用于工程量比较小、工程内容较为复杂的工程项目,如市政工程。
它通过计算各项工程的综合单价,再按照工程量表计算出各项费用,最后汇总得出总造价。
3.总价法:总价法是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按照总包商提供的总价计算工程所需费用的方法。
总价法通常适用于工程量较大、工程内容比较复杂的工程项目,如线路工程。
它通过计算总包商提供的总价,再按照各项费用比例计算出各项费用,最后得出总造价。
4.成本估算法:成本估算法是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按照施工单位提供的成本估算表计算工程所需费用的方法。
成本估算法通常适用于工程量较小、工程内容比较简单的工程项目,如装修工程。
它通过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成本估算表,计算出各项费用,最后得出总造价。
二、建设工程造价计价依据1.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是建设工程造价计价的最基本依据。
工程量清单是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详细列出工程项目所需的各项工程量和工程内容的清单。
在计算造价时,需要对工程量清单进行仔细核对和计算,以确保准确无误地计算出各项费用。
2.施工单位报价:施工单位提供的报价是建设工程造价计价的重要依据。
建设工程合同计价方式及适用条件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建设工程合同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建设工程合同的计价方式主要有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三种。
本文将对这三种计价方式及其适用条件进行详细介绍。
一、总价合同总价合同是指支付承包方的款项在合同中是一个规定的金额,即总价。
总价合同的主要特征是价格根据确定的由承包方实施的全部任务,按承包方在投标报价中提出的总价确定;其次,实施的工程性质和工程量应在事先明确商定。
总价合同又可分为固定总价合同和可调值总价合同两种形式。
固定总价合同的价格计算是以图纸及规定、规范为基础,承发包双方就施工项目协商一个固定的总价,由承包方一笔包死,不能变化。
采用这种合同,合同总价只有在设计和工程范围有所变更的情况下才能随之做相应的变更,除此之外,合同总价是不能变动的。
因此,作为合同价格计算依据的工程量清单内的项目内容和工程量必须十分准确,否则就可能给一方或双方带来损失。
可调值总价合同则是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由于通货膨胀、政策调整等因素导致材料价格、人工工资等发生变化,合同总价可以按照合同约定的调价方法进行调整。
固定总价合同的适用条件一般为:工程投标时的设计深度已达到施工图设计的深度;规模较小,技术不太复杂的中小型工程或承包工作内容较为简单的工程部位;工程合同期较短(一般为一年以内)。
可调总价合同适用于工程合同期较长(1年以上)的工程。
二、单价合同单价合同是指以工程量清单内列出的各项工程量为基础,按照合同约定的单价支付工程款。
单价合同大多用于工期长、技术复杂、实施过程中发生过各种不可预见因素较多的大型土建工程,以及业主为了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初步设计完成后就进行施工招标的工程。
单价合同分为估算工程量单价合同和纯单价合同两种形式。
估算工程量单价合同是指工程量清单内所列工程量为估计工程量,而非准确工程量;纯单价合同则不依赖于工程量清单,承包方只需报出各项工程的单价,工程量的计算和确认在施工过程中进行。
第二章 建设工程计价方法及计价依据
Ⅰ、考纲要求
1. 工程计价方法及计价依据的分类;
2. 工程量清单计量及计价规范;
3. 建筑安装工程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量的编制;
4. 建筑安装工程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单价的确定;
5. 工程计价定额的编制;
6. 工程造价信息。
Ⅱ、主要内容
第一节 工程计价方法
一、工程计价基本原理
工程计价的基本方法包括利用函数关系对拟建项目的造价进行类比匡算,以及采用分部组合计价法。
当采用分部组合计价方法时,工程计价的基本原理就在于项目的分解与组合,可以用公式表达如下:
[]=⨯∑分部分项工程费
基本构造单元工程量(定额项目或清单项目)相应单价(或措施项目费)
工程造价的计价可分为工程计量和工程计价两个环节。
(1)工程计量工作包括工程项目的划分和工程量计算。
(2)工程计价包括工程单价的确定和总价的计算。
注:※ 工程单价又分为工料单价与综合单价,综合单价又可分为全费用综合单价(完全综合单价)和清单综合单价(非完全综合单价)。
二、工程计价标准和依据
工程计价标准和依据主要包括计价活动的相关规章规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工程量计算规范、工程定额和相关造价信息。
从目前我国现状来看,工程定额主要用于在项目建设前期各阶段对于建设投资的预测和估计,在工程建设交易阶段,工程定额通常只能作为建设产品价格形成的辅助依据。
工程量清单计价依据主要
适用于合同价格形成以及后续的合同价款管理阶段。
三、工程计价基本程序
1. 工程概预算编制的基本程序
如果用工料单价法进行概预算编制,则应按概算定额或预算定额规定的定额子目,逐项计算工程量,套用概预算定额单价(或单位估价表)确定直接费,然后按规定的取费标准确定间接费(包括企业管理费、规费),再计算利润和税金,经汇总后即为工程概、预算价值。
2.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程序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图2-1)和工程量清单应用(图2-2)两个阶段。
图2-1 工程量清单编制程序
图2-2 工程量清单应用程序
综合单价是指完成一个规定清单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和工程设备费、施工机具使用费和企业管理费、利润以及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
风险费用是隐含于已标价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中,用于化解发承包双方在工程合同中约定内容和范围内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费用。
工程量清单计价活动涵盖施工招标、合同管理以及竣工交付全过程,主要包括: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确定合同价,进行工程计量与价款支付、合同价款的调整、工程结算和工程计价纠纷处理等活动。
四、工程定额体系
工程定额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规定计量单位的合格建筑安装工程所消耗的人工、材料、施工机具台班、工期天数及相关费率等的数量标准。
1. 工程定额的分类
(1)按定额反映的生产要素消耗内容分类。
可以把工程建设定额划分为劳动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机具消耗定额三种。
1)劳动消耗定额。
简称劳动定额(也称为人工定额),是指完成规定计量单位合格的建筑安装产品所消耗的人工工日的数量标准。
劳动定额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时间定额,但同时也表现为产量定额。
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互为倒数。
2)材料消耗定额。
简称材料定额。
完成规定计量单位合格的建筑安装产品所消耗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燃料以及水、电等动力资源的数量标准。
3)机具消耗定额。
由机械消耗定额与仪器仪表消耗定额组成。
机械消耗定额是指完成规定计量单位合格的建筑安装产品所消耗的施工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
机械消耗定额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机械时间定额,同时也以产量定额表现。
施工仪器仪表消耗定额的表现形式与机械消耗定额类似。
(2)按定额的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
可以把工程建设定额分为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等五种。
这些定额之间的关系如表2-1所示。
表2-1 各种定额间关系比较
定额水
平均先进平均平均平均平均平
定额性
生产性定额计价性定额
质
(3)按照专业划分。
定额可以分为建筑工程定额和安装工程定额。
2. 工程定额的制定与修订
工程定额的制定与修订包括制定、全面修订、局部修订、补充等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1)对新型工程以及建筑产业现代化、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等工程建设新要求,应及时制定新定额。
(2)对相关技术规程和技术规范已全面更新且不能满足工程计价需要的定额,发布实施已满五年的定额,应全面修订。
(3)对相关技术规程和技术规范发生局部调整且不能满足工程计价需要的定额,部分子目已不适应工程计价需要的定额,应及时局部修订。
(4)对定额发布后工程建设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情况,应根据工程建设需求及时编制补充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