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84.5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

混凝土吉各组成材料用量之比即为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就是根据原材料的性能和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通过计算和试配调整,确定出满足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用量。本节阐述水泥、水、细集料和粗集料四组分的组成设计。

1.混凝土配合比表示方法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表示方法,有下列两种:

1)单位用量表示法

以每1㎡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用量表示,例如:水泥:水:细集料:粗集料=330㎏:150㎏:706㎏:1264㎏。

2)相对用量表示法

以水泥的质量为1,并按“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灰比”的顺序排列表示,例如1:2.14:3.82;W/C=0.45.

2.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下列四项基本要求:

1)满足结构物设计强度的要求

不论混凝土路面或桥梁,在设计时都会对不同的结构部位提出不同的“设计强度”要求。为了保证结构物的可靠性,采用一个比设计强度高的“配制强度”,才能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

2)满足施工工作性的要求

按照结构物断面尺寸和形状、配筋的疏密以及施工方法和设备来确定工作性(坍落度或维勃稠度)。

3)满足环境耐久性的要求

根据结构物所处环境条件,如严寒地区的路面或桥梁、桥梁墩台在水位升降范围等,为保证结构的耐久性,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考虑允许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4)满足经济性的要求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水泥,合理地使用材料,以降低成本。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计算“初步配合比”

根据原始资料,按我国现行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计算初步配合比,即水泥:水:细集料:粗集料=m co:m wo:m so:m go。

2)提出“基准配合比”

根据初步配合比,采用施工实际材料,进行试拌,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调整材料用量,提出一个满足工作性要求的“基准配合比”,即m ca:m wa:m sa:m ga。

3)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以基准配合比为基础,增加和减少水灰比,拟定几组(通常为三组)适合工作性要求的配合比,通过制备试块、测定强度,确定既符合强度和工作性要求,又较经济的试验室配合比,即m cb:m wb:m sb:m gb。

4)换算“施工配合比”

根据工地现场材料的实际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即m c:m w:m s:m g。或1:m w/m c:m s/m c:m g/m c。

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以抗压强度为指标的计算方法) 1.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1)确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 cu ,o

为了使所配制的混凝土具有必要的强度保证率(即P=95%),要求混凝土配制强度必须大于其标准值。按式(1)确定:

σ645.1+=k cu o cu f f ,, (1)

式中:f cu ,o ——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MPa);

f cu ,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即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MPa); σ——由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水平确定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混凝土标准差(σ)值按式(2)计算:

1

1

22--=

∑=n n f

n

i f i

cu cu

μσ, (2)

其中:f cu ,i ——第i 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值(MPa);

μfcu ——n 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MPa); n ——统计周期内相同等级的试件级数,n ≥25组。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可根据近期同类混凝土强度资料求得,其试件组数不应少于25组。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和C25级,其强度标准计算值小于2.5MPa 时,计算配制强度时的标准差应取不小于2.5MPa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C30级,其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3.0 MPa 时,计算配制强度时的标准差应取不小于3.0MPa 。

若无历史统计资料时,强度标准差可根据要求的强度等级按表1规定取用。

标准差σ值 表1

2)计算水灰比(W/C)

(1)按混凝土要求强度等级计算水灰比和水泥实际强度,根据已确定的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 ,o ,由式(3)计算水灰比:(MPa)

⎪⎭

⎝⎛-=b W C f f ce a o cu αα, (3)

式中:f cu ,o ——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αa 、αb ——混凝土强度回归系数,根据使用的水泥和粗、细集料经过试验得出的灰水比

与混凝土强度关系式确定,若无上述试验统计资料时,可采用表2数值。

C/W ——混凝土所要求的灰水比; f ce ——水泥的实际强度值(MPa)。

a b 由式(3)得

ce

b a o cu ce a f f f C W

⋅⋅+⋅=ααα, (4) 在无法取得水泥实际强度时,采用的水泥强度按式(5)计算:

k ce c ce f f ,⋅=γ (5)

式中:f ce ——水泥强度等级的标准值

γc ——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该值按各地区实际统计资料确定,通常取

γc =1.00~1.13。

(2)按耐久性校核水灰比

按式(4)计算所得的水灰比,系数强度要求计算得到的结果。在确定采用的水灰经时,还应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耐久性要求的允许最大水灰比(参见表3)进行校核。如按强度计算的水灰比大于耐久性允许的最大水灰比,应采用允许的最大水灰比。

普通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表3

注:①摘自《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TJ55-2000);

②当用活性掺和料取代部分水泥时,表中的最大水灰比及最小水泥用量即为替代前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 ③配制C15及其以下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本表限制。

3)选定单位用水量(m wo )

(1)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集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可按表5、表6选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