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源、光的传播说课稿

光源、光的传播说课稿

光源、光的传播说课稿
光源、光的传播说课稿

《光源光的传播》说课稿

道仁矶中学曾庆良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参加教学达标活动的授课题目是《光源、光的传播》。它是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光源、光的传播”一节是学生学习光学内容的第一节,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小学自然课中已经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本节课对光学的学习起到了一个总领的作用,它是学习几何光学的基础,又是学习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必备知识,使学生了解到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然后通过学习,对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节教学在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上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涉及的知识点,结合教学大纲和新课程的相关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知识与技能:

根据本课涉及的知识点,我将知识与技能目标定为:

(1)知道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并了解其应用。

(3)认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4)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由于学生接触物理课程的时间并不长,对课程要求的探究能力十分欠缺,所以我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定为: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

(2)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中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对客观事物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不过在观察过程中也会出现疏忽遗漏的情况,所以我将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定为: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介绍墨子在光学中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历史责任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与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现状,我将本课的重点难点定为

1、重点:探究实验:光总沿直线传播吗;

2、难点:光沿直线传播知识应用。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但是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在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上述学情特点,我选择了如下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观察法、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

(二)、学法: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分组实验、实验报告等

四、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为:

(一)、光源

1、光源的概念;

2、光源的分类;

3、区分光源和非光源。

(设计意图:课后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光源,体现生活与物理的关系)

(二)、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我们知道了光是由光源发出的,有谁知道光是沿什么样的路径从光源向远处传播的呢?

实践出真知,我们用实验来验证同学们的推断对不对。我设计了两组实验来验证:第一组:(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实验一:用激光手电做为光源射往空气。

很明显的看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实验二:用激光手电做为光源射入水槽,水槽盛满水。

很容易看出光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3、实验三:用激光手电做光源,向玻璃砖照射。

很直观的发现,光仍然是沿(直线)传播的。

第二组:(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光并不总是沿直线传播)

1.将激光束射到镜子上,看光束的传播有什么变化。

2.光由空气斜射向玻璃砖中,观察光束的传播路径。(特别注意光与玻璃的交界处)。

3.把一束激光射进不均匀的糖水,看光束的传播有什么变化?

由以上实验得到: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从而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两个条件:同一种介质、均匀介质。

(设计意图:演示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光怎样传播,启发学生分析光的传播形式、条件,小组做实验时有目的的指导学生,并结合多媒体,这样,就能让全部学生都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己动手能力,树立合作探究的意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介绍光线的知识

光是摸不着的,怎样在纸上把它描绘下来呢?比如说,我想画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该怎么画呢?谁到黑板上来画一下?

这些直线代表什么?表示太阳发出的光。

1、光线的概念;

2、光线的画法:①一条光线;②一束光线;③点光源发出的光线。

(设计意图:由于光线实际是不存在的,但为了直观表现出光线的方向,故引入光线的画法,体现建模思想,也为后面光的反射、折射等光路作图题作好铺垫。)(四)、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利用PPT解释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可以解释一些常见现象:

1、小孔成像;

2、影子的形成;

3、日食、月食的形成;

4、激光准直;

5、排队;

6、射击瞄准。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实际例子,更深刻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从而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不仅能了解生活中奇观,更能激发对先烈们发明的敬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五)、光的速度

1、回顾小学自然课上闪电和雷声谁先谁后?

2、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 =3X10 8 m/s 。

3、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①光在水中的速度是真空中的3/4;

②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是真空中的2/3。

4、介绍光年的概念: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是最大的长度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让学生区分光的传播速度和声音的传播速度,让学生明确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最大的)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这节课我的收获是什么?

2、我最感兴趣的地方是哪里?

3、我想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哪个?

(设计意图:通过1、2、3问题的形式,更进一步让学生去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具体内容,达到一个掌握、梳理知识的目的)

(七)、课堂练习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传播的,

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都是产生的现象。

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合km/s。

3、下列物体中是光源的是()

A、月亮

B、萤火虫

C、镜子

D、太阳照射下闪闪发亮的抛光金属

4、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来解释。

5、人沿着街道走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则他的影子长短变化是()

A、变长

B、先变长再变短

C、变短

D、先变短再变长

6、中考链接: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通常会观察到树阴下有圆形的光斑,它是()

A.树叶空隙的像B.太阳的像

C.太阳的影子D.树叶的像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练习1巩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通过练习2巩固记住光的速度,通过练习3巩固区分光源,通过练习4、5巩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的应用,通过练习,6巩固小孔成像知识)

(八)、作业布置

课本59页自我评价:1、2、3.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光源、光的传播

(一)、光源: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

(二)、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三)、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四)、光速

2013-10-2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