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天上的街市优质课精编
- 格式:ppt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29
优质课教案《天上的街市》课程名称:《天上的街市》优质课教案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描述文本中的主要线索和要点。
2.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 能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天上的街市的想象和构思。
教学重点:1. 理解并描述文本中的主要线索和要点。
2.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准备:1. 课文《天上的街市》的复印件。
2. 黑板、彩色笔、粘贴纸、绘画纸等。
3. 绘画工具(颜料、笔等)。
4. 讲台。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1. 由教师播放一段描述天上的街市的音频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段描述有趣吗?为什么?”3. 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
Step 2:阅读文本(15分钟)1. 将课文《天上的街市》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先自主阅读。
2. 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文本中的主要线索和要点,并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词汇和句子。
3. 在学生阅读完毕后,展开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Step 3:整理框架(10分钟)1. 将黑板上划分为主要线索和要点两栏。
2.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文本中的主要线索和要点写在黑板上的相应栏目中。
3.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总结,确保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准确。
Step 4:表达与创作(20分钟)1. 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用一两句话描述自己对天上的街市的理解和感受。
2. 将学生的描述集中在一张粘贴纸上,然后贴到黑板上。
3. 鼓励学生用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天上的街市的想象和构思。
4. 学生交流并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Step 5: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并提问学生:“你们学到了什么?在表达想法和写作方面有何进步?”2. 鼓励学生归纳和总结课程的收获,并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上绘制的天上的街市作品带回家,与父母或朋友分享。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课标摘录: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课标分解: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指引,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经历“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走进作品所描绘的意境,获取诗歌的意蕴,体味诗歌的情感。
一是要反复诵读,充分感受作品的韵律之美,增强语感,促进思维;二是充分调动想象,让诗歌中的文字活起来,引导学生进入“诗境",让学生的心灵和诗人的心灵相通相融。
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选自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
在这首诗中现代诗中,诗人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抒发了自己真实的情怀,语言有个性而含蓄,意象新鲜而真切鲜明。
当然,诗人可以帮助同学们初步踏入现代诗歌的殿堂。
诗歌最凝缩最深情最个性的就是诗人的语言,在教学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依据原始的字词体会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鉴赏的诗歌并能让学生喜欢诗歌甚至动手写上一点诗歌,这是最好的引导了。
本节课也试着做了这样的尝试,期待能带着学生沐浴一点诗歌的光芒。
学情分析:参与学习的班级学生思维活跃,较少拘束,平日思维具有较强的发散性。
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结合文本的阅读、理解以及写作实践,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在欣赏本首诗歌的时候,注意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先整体感知诗歌,再深入诗歌的脉络,体会诗人的情思是如何发展的。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诗歌,分清节奏,读准重音,读出情感;2.引导学生理清诗人的写作思路,体味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3.指导学生理解和应用联想与想象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诗歌是时空的另一种声音。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七年级语文(上册)主备教师:审核:第20课《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是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通过七上一二单元的朗诵学习,我们了解朗读美文首先需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音韵美;其次朗读还需要注意语气语调,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情感美;再次,朗读需要知人论世,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人的意旨,读出思想美。
第六单元的单元目标重点是联想和想象,故本课设计重点在引导学生读中去体会诗歌的美,去感受诗人的联想和想象。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基本对朗读有所了解,但读的技巧还没有熟练,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复习朗读方法,读出诗歌在音韵美和情感美。
素养目标语言构建与运用:了解积累词语的意义、方法,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手法,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音韵之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了解写作背景和品析词语,体会诗人追求光明、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音韵之美。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写作背景和品析词语,体会诗人追求光明、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
课前:自主预习、初读课文。
环节名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预习(2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准确朗读课文。
播放PPT上的导学卡内容。
在学生预习过程中点拨学生易错点及重难点。
学生在晚自修的时间根据以下导学卡的内容,并且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进行预习。
一、发现音韵之美1、学生先自由朗读,再齐读,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和内容,这一遍的目的是先读顺诗歌。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视频,学生在听范读时标注停顿节奏和重音,初步感受节奏和重音之美。
二、探究写法之美1、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人想象的世界,圈画出诗歌中想象和联想的内容,尝试想象,修改诗歌第二节。
2、学生齐读第一节,通过街灯和明星的相似之处,理解联想:由一个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另外一个事物。
天上的街市优秀教案天上的街市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上的街市优秀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上的街市优秀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作品内容的时代背景。
②了解诗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③提高诵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把学生带入意境,使读出音韵美——感受画面美——品味意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诵读指导。
三、教法学法:点拨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
五、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牛郎织女故事:天河很深,七夕相会。
新版牛郎织女故事:天河很浅,天天相会。
二、简介作者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省乐山县人,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
他的著作很多,文学方面有诗集《女神》、《星空》,话剧《屈原》等。
三、整体感知1、诵读指导:读准字音:⑴自由读;⑵个体读;⑶全班读。
读准节奏:三节拍;重音。
读出感情: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天上的街市优秀教案2教学目标:1、学习诵读诗歌2、分析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象3、理解诗中作者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感情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是诗人郭沫若1921年创作的一首现代格律诗。
诗人由现实中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灯,进而想象天上的街市,想象天上美丽的景色,想象天上街市里的珍奇,想象过着幸福生活的牛郎织女。
通过对天上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旧时代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0.《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并理解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的主题和意境。
2.学会分析和阐释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情趣。
4.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天上的街市》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现。
2.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学生对诗歌的个人理解和表达。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天上的街市》的诗歌内容或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对于其他诗歌或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为学生打开对诗歌的思维和想象力铺垫。
教师准备《天上的街市》的诗歌内容,并将其呈现给学生。
可以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诗歌的插图或将诗歌投影在屏幕上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选择读诗歌内容给学生听,或指导学生有序地阅读诗歌。
同时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插图,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对其他诗歌或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鼓励学生表达他们对诗歌的喜爱或不喜爱,以及理解诗歌时的体验和想法。
教师:大家看到这幅图片,请思考一下它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感觉?这个场景让你们想起了什么?学生A: 我觉得这幅画面有一种神秘的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梦境。
学生B: 对,我也有同样的感觉。
我联想到了以前读的一些诗歌,那些诗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非常好!那么你们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是什么呢?你们觉得诗歌中的"天上的街市"是什么意思?通过这样的导入,教师旨在激发学生对《天上的街市》的兴趣,并与之前的阅读经验和感受进行联系,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和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奠定基础。
第二步:阅读与理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天上的街市》的作者郭沫若,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主题。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鼓励学生自行品读并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深入探讨诗歌的内涵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