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水与动物营养
- 格式:doc
- 大小:130.00 KB
- 文档页数:11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水产发展和研究概况 1、营养和营养物质的概念。
2、简述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3、简述水产动物营养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
4、简述水产饲料工业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水产动物营养消化生理 1、简述水产动物消化道组成及结构特点。
2、论述影响水生动物消化道酶活力的因素。
3、论述水生动物消化特点。
第三章水产动物营养和饲料的基本组成 1、试比较水产动物体和植物体的化学组成特点。
2、什么叫概略养分分析法?概略养分分析饲料和动植物体化学组成包括哪几大成分?分别怎样测定和计算? 3、试比较概略养分分析法粗纤维分析方案和Van Soest 粗纤维分析方案。
第四章水产动物代谢原理 1、论述影响水产动物代谢的因素。
2、状态系数和特异性生长率的概念及意义是什么? 3、论述影响水产动物生长的因素。
第五章鱼类蛋白质营养 1、简述蛋白质的组成、营养生理作用及在水产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特点。
2、论述影响水产动物蛋白质消化率的主要因素。
3、论述确定水产动物饲料蛋白质最适需要量的方法及影响水产动物蛋白质需要量的因素。
4、概念:氮平衡、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氨基酸互补、氨基酸拮抗、理想蛋白。
5、水产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有哪些?简述动物营养研究中确定必需氨基酸的常用方法及目前水产动物上必需氨基酸的确定方法。
6、简述研究氨基酸需要量的方法。
7、简述合成氨基酸在水产动物上的应用效果、影响应用效果的因素及提高利用效果的措施。
8、论述影响水产动物氨基酸消化率的因素。
9、简述水产动物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
第六章水产动物脂肪的营养 1、简述脂肪在水产动物中的生理作用及消化、吸收和代谢特点。
2、论述影响水产动物脂肪消化的主要因素。
3、什么叫必需脂肪酸?水产动物必需脂肪酸种类有哪些?必需脂肪酸缺乏对水产动物有什么影响? 4、什么叫氧化脂肪?简述氧化脂肪的毒害作用、对水产动物的危害及防止脂肪氧化的措施。
2022年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考试大纲(渔业发展)绪论水生动物与畜禽营养学特征的异同第一章水产动物营养学原理第一节蛋白质营养(一)蛋白质的组成凯氏(Kjedahl) 定氮法(二)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三)鱼、虾类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内因性氮、代谢性氮、蛋白质周转、蛋白质降解、鱼、虾类最佳生长的蛋白质需求量:确定鱼、虾类最佳生长的蛋白质需求量的方法,不同学者所得出的最佳生长的蛋白质需要量不尽相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四)鱼、虾类对氨基酸的需求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确定必需氨基酸常用方法、氨基酸平衡和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五)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定一、生物学评定法: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净蛋白质利用率,生物价二、化学评定法:蛋白价,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三、生物化学评定法第二节糖类营养一、糖类的概念二、糖类的种类、分布和生理功能淀粉糊化、淀粉老化三、粗纤维对水生动物的作用四、影响糖类利用的主要因素五、鱼类对糖的低利用力的可能原因第三节脂类营养一、脂类的组成、分类及性质鱼、虾类营养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与营养学有关的性质二、脂类的生理功能三、鱼、虾类对必需脂肪酸的需求必需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高不饱和脂肪酸、鱼、虾类所需必需脂肪酸种类、影响水产动物体脂肪组成因素、脂肪的消化吸收、淡水鱼与海水鱼EFA不同的原因四、鱼、虾类对类脂质的要求磷脂的作用、胆固醇五、脂肪的氧化酸败六、脂肪对蛋白质的节约作用第四节能量营养一、GE、DE、ME、NE、HI二、能量在水产动物体内的流向第五节维生素营养一、维生素的概念及分类维生素需要的特点、影响维生素添加量的因素二、脂溶性维生素的结构、性质与生理功能三、水溶性维生素的性质及生理功能四、维生素缺乏症五、影响维生素需要量的因素六、抗维生素第六节矿物质营养概念:必需矿物元素、常量矿物元素、微量矿物元素。
第一章化学组成水:游离水(自由水、初水):存在于细胞之间,结合不紧密,容易挥发。
结合水(吸附水、束缚水):与细胞内胶体物质紧密结合,难以挥发。
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CP%=N%×6.25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粗纤维(CF)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无氮浸出物(NFE)为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淀粉等可溶性多糖的总称NFE%=100%-(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消化方式: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微生物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方式: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胞饮作用单胃草食动物(猪)消化道特点◆切齿呈铲状,臼齿连续排列,顶端扁平,下颌左右移动范围大,咀嚼肌发达;◆嗅觉和味觉发达,唾液腺分泌淀粉酶和脂肪酶;◆胃分泌大量盐酸和酶,体积适中;◆小肠≈13-15倍体长,容积相对较大,吸收能力强;◆后肠具有一定的发酵能力;◆胃肠发育较均衡,整体消化吸收能力强。
反刍动物(牛)的消化特点◆唇和舌灵活,切齿发达;◆反刍行为;◆胃分化为四部分;◆肠道长;◆大肠中微生物发酵能力较强。
单胃草食动物(马)消化道特点◆切齿发达;◆胃壁薄,胃容积相对较小;◆小肠相对较短;◆盲肠和结肠发达,体积大,微生物活跃。
消化率是衡量饲料可消化性和动物消化力这两个方面的统一指标:消化率=(食入养分-粪中养分)/ 食入养分*100%第三章水的营养水的来源:饮水,即需水量,主要来源饲料水,变幅大,饲喂青绿饲料,可保证其来源。
代谢水,三大有机物在动物体内氧化分解或合成过程中所产生的水,能满足动物需水量的5%-10%,具有重要的生命意义。
水的流失:肾脏,以尿液形式随体内代谢废物一起排出皮肤,以汗液形式散发体内产生的过量的热呼吸,意蒸汽形式随CO2排出消化道,以粪的形式随未消化物质一起排出第四章蛋白质的营养必需氨基酸(EAA):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动物营养学》课程习题解答绪论1.名词解释:营养;动物营养;动物营养学2.问答题:(1)动物营养学的任务是什么?(2)简述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简述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1.名词解释:营养物质;概略养分分析分案;游离水(自由水、初水分);吸附水(结合水);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非蛋白氮;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可消化养分;消化率;表观消化率与真消化率;抗营养物质2.问答题:(1)饲料中概略养分的种类有哪些?(2)说明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基本功能。
(3)比较动植物体化学成分的特点及差别。
(4)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有哪些?比较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5)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有哪些?(6)影响消化率的因素与哪些?第二章水的营养1.名词解释:代谢水;总可溶固形物2.问答题:(1)水的性质有哪些?(2)水的营养生理作用有哪些?(3)说明水的来源和排泄途经。
(4)影响动物需水量的因素有哪些?(5)水缺乏将对动物造成哪些影响?(6)衡量水质的指标有哪些?第三章蛋白质营养1.名词解释:美拉德反应(棕色反应);瘤胃氮素循环;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与条件性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净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效率比;蛋白质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可消化氨基酸、可利用氨基酸与有效氨基酸;蛋白质降解率;理想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氨基酸互补;氨基酸拮抗;氨基酸中毒2.问答题:(1)组成蛋白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有哪些?(2)蛋白质的性质及分类。
(3)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4)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因素有哪些?(5)比较非反刍动物与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代谢的特点。
(6)说明反刍动物蛋白质评定新体系的特点。
(7)说明单胃动物理想蛋白质模式的特点。
(8)动植物体内NPN的种类。
(9)反刍动物利用尿素应注意的问题。
(10)瘤胃微生物在饲料蛋白质降解过程中的利弊。
动物饲养学分章试题一、理论教学部分绪言1. 动物饲养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 学习动物饲养学的目的是什么?3. 动物饲养学与哪些学科有密切联系?第一章食物链中饲料养分与动物体化学成分(一)名词解释1. 食物链;2.草食动物;3.肉食动物;4.自养生物;5.异养生物;6.常量元素;7.微量元素;8.必需元素;9.养分;10.饲喂基础;11.风干基础;12.绝干基础(二)问答题1. 动物的必需化学元素有哪些?2. 植物性饲料与动物体在化学元素、化学成分上有何异同?3. 饲料的养分分为哪几大类?各有何特点?4. 饲料养分有哪些一般性功能?5. 饲料养分的表示方法有哪些?各表示什么含义?6. 影响饲料养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三)计算题1. 现有一云南某地产的玉米其风干基础含粗蛋白质8.0%,水分14.0%,请计算其绝干基础的粗蛋白质含量。
2. 现有如下两种饲料:饲料名称干物质含量(%)粗蛋白质含量(%)芭蕉芋17.3 0.7白萝卜 6.4 0.6 试比较两种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谁更高。
第二章水与动物营养(一)名词解释1. 代谢水;2. 比热;3. 蒸发热(二)问答题1. 水在动物体内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其分布情况怎样?2. 水在动物体内主要有哪些生理功能?3. 动物体水的来源和去路各有哪些途径?4. 阐述骆驼和绵羊耐旱的机制。
5. 影响动物需水量的因素有哪些?6. 缺水对奶牛、产蛋鸡有何影响?为什么?生产中应采取何措施?7. 动物对饮用水有哪些要求?第三章养分的能量营养(一)名词解释1. 能值;2. 饲料总能;3. 消化能;4. 代谢能;5. 代谢粪能;6. 尿能;7. 内源尿氮;8 净能;9. 热增耗;10.氮平衡校正代谢能;11.能量转化效率;12.能量总效率;13.能量纯效率;14.饲料报酬;15.发酵热;1 6.营养代谢热;17. 日粮能量水平(二)问答题1. 动物的能量来源有哪些?2. 饲料能量是怎样在动物体内转化的?3. 三大有机物的平均能值是多少?它们在体外燃烧和在体内氧化有何区别?4. 表观消化能与真实消化能、表观代谢能与真实代谢能各表示什么含义?5. 不同生产目的有效能转化率顺序如何?6. 日粮能量缺乏或过高对动物有何影响?第四章蛋白质与动物营养(一)名词解释1. 粗蛋白质;2. 氨基酸;3. 非蛋白氮;4. 理想蛋白质;5. 必需氨基酸;6. 非必需氨基酸;7. 限制性氨基酸;8.氨基酸化学评分;9. 日粮氨基酸平衡;10.氨基酸失衡;11.氨基酸拮抗;12.蛋白质营养价值;13.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PBV;14.蛋白质净利用率(NPU); 15.蛋白质效率比(PER); 16.蛋白质相对值(RPV); 17.蛋白质化学比分(CS); 1 8.蛋白质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 1 9.氮素循环;20.过瘤胃蛋白质(RBPP);2 1. 蛋白质热损害(二)问答题1. 蛋白质主要有哪些生理功能?2. 单胃动物是如何消化吸收饲料蛋白质的?3. 猪和禽各需要哪些必需氨基酸?4. 如何确定动物的限制性氨基酸顺序?在动物饲养实践中如何平衡饲粮的氨基酸?5. 反刍动物是如何消化吸收饲料蛋白质的?6. 比较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在饲料蛋白质消化、吸收和利用上的异同。
水产动物健康和营养的研究水产动物的健康和营养一直备受关注,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对水产动物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水产养殖是一项重要的产业,其生产过程中,需要保持水产动物的健康和营养,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一、水产动物的健康状况对产业的影响水产动物生长和繁殖的环境条件非常重要,健康养殖的水产动物体内寄生虫卵呈低水平、细菌和病毒数量较低、饵料的消化吸收率高,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饵料的利用效率、并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保持水产动物的健康状况,并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二、水产动物营养的要素和影响因素水产养殖的营养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饵料的配方、饵料的形态等因素。
营养要素也包括蛋白质、热能、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水产养殖中,适当的饵料配方非常关键,需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和不同的品种选配合适的饵料,保持养殖的正常进程。
另外,粒径、形态等也会影响饵料对水产动物的营养吸收,其中,水生生物的耗能率很低,特别是青年鱼。
因此,对于青年鱼,需要选择适当的饲料粒径,并确保不会影响其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
三、水产动物健康营养的研究进展1. 健康状况的分析。
水产动物的健康状况是养殖中的重点,需要对水产动物的行为和生理指标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此判断其健康状况。
目前,通过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技术,可以用计算机对水中鱼类进行自动化精准识别和分类,避免了传统的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的问题。
2. 饵料的研究。
由于不同种类和生长阶段的水产动物对饵料要求不同,因此,在研究饵料时,需要考虑生长阶段、品种和环境等因素。
研究人员发现,多种饵料膳和组合对鲸鲤的生长效果最好,表明复合饵料的配方可以更好地满足水产动物多种营养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渔业生产需求。
3. 营养成分的研究。
水产动物营养的要素是水生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必需元素,对水生生物的健康成长和高效生产起着很大作用。
目前,研究已开展了微生物饵料和植物来源的蛋白质、糖类、脂肪酸等营养成分。
动物营养学章节知识点动物营养学章节知识点绪论1、营养、营养学、动物营养及动物营养学的概念。
2、简述动物营养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3、简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4、论述动物营养在提高动物生产效率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饲料、养分、ADF、NDF、CF、概略养分分析法的概念。
2、饲料概略养分分析包括几大成分?分别怎样测定和计算?3、简述营养物质的功能。
4、试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5、论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1、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有哪几种?动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有哪几种?2、什么是消化率?怎样计算?3、简述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怎样提高动物对养分的消化率?4、简述微生物消化在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中的作用。
第三章水的营养1、简述水的生理作用。
2、水的来源和流失分别包括哪几种方式?3、简述动物的需水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4、水的质量包括哪些指标?与动物的营养有何关系?第四章蛋白质的营养1、概念:EAA、LAA、氨基酸缺乏、氨基酸中毒、氨基酸拮抗、理想蛋白、RDP、UDP、可利用氨基酸、有效氨基酸、真可利用氨基酸等。
2、生长猪、禽的必需氨基酸包括哪几种?3、简述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异同。
4、简述如何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
5、阐述单胃动物的理想蛋白原理及其意义。
6、NPN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措施。
7、什么叫限制性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蛋白质营养中有何意义?猪、禽饲料最常见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各是什么?8、论述瘤胃内环境稳定的含义及营养生理意义。
9、简述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
10、简述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沉积的因素。
第五章碳水化合物的营养1、挥发性脂肪酸主要包括?2、碳水化合物在瘤胃降解的主要产物是什么?提高日粮粗纤维水平将提高什么的组成比例?3、比较猪和牛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异同。
4、简述纤维的营养生理作用。
第二章水与动物营养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动物体内水的含量与分布,掌握水的生理功能,动物体内水的代谢,动物需水量及其影响因素。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水的生理功能需水量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水的功能与用途一、体内水的含量与分布1. 动物体内水的含量前面已讲过,动物体内水的含量较恒定,约为60~70%,不象植物体那样变动范围较大。
但不同品种、性别、年龄和营养状况之间的动物之间也有较大差异。
表2—1 各种动物体脂及水分的含量(%)动物体内水分含量规律是:幼龄动物较成年动物高;廋的动物较肥胖动物高(因脂肪组织中水分含量较肌肉组织少);雌性动物较雄性高。
表2—2 不同年龄猪体内水分和脂肪含量的变异(%)由表2—2可以看出,新生动物的含水量最高;最初水分下降很快,随后逐渐降至成年动物水平。
如果以去脂体重为基础,各种不同动物的含水量是相对恒定的,为去脂体重的70~75%,平均为73%。
2. 动物体内水的分布动物体内的水是由细胞外水分和细胞内水分所组成。
如成年畜体内约有70%为细胞内水分,30%为细胞外水分。
细胞内液:水占65~75%体液中水的含量血浆:水占5%细胞外液细胞间液:水占20%水在动物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也不均匀,肌肉中大约占有总水的55%,皮中为10%,血液和骨骼中各占总水的6~7%,肝中相应为5%,剩余部分含在软组织中。
脂肪和骨类组织中含水量低,肌肉、肝和血液属中等,脑的灰质、淋巴、弹性组织等含水量很高(郝正里主编,《畜禽营养与标准化饲养》)。
二、水的生理功能1.参与生化反应动物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过程中的许多生化反应都必须有水的参与,如淀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水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加水反应等。
2.参与物质的输送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其粘度小,流动性好,所以有利于体内养分的输送、奶汁分泌以及代谢废物的排泄等。
3.参与体温调节水的比热值大,需要失去或获得较多的热量,才能使水温发生明显下降或上升,因此动物的体温不易因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明显改变(水的比热高于其他固体和液体的比热,如1g水从14.5℃上升到15.5℃需要4.184焦尔(即1Cal)的热,而玻璃仅0.5J/g·℃,铁比热0.46J/g·℃。
这一特性对动物调节体内热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水的蒸发热值也很大,动物体能够依靠出汗和经皮肤蒸发水分,达到放散过多热量的目的(1g水在37℃时完全蒸发,需吸收2260KJ的热量)。
4.参与维持组织器官形态水能与蛋白质结合成胶体,使组织器官呈现一定的形态、硬度和弹性。
(水与动物体蛋白质的活性基团或碳水化合物的活性基团以氢键形式相结合,形成胶体。
胶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使组织细胞具有一定的形态、硬度和弹性。
)另外,动物机体内与细胞和组织中蛋白质结合的水,不能自由移动,即使冷却到-40--30℃,也不会结冰,但在特定条件下,遇到强冷过程或解冻不慎,则有细胞破裂和动物死亡的危险。
5.参与润滑液的组成水是润滑液的主要成分,使骨关节和内脏组织器官保持润滑和活动自如。
三、水的其它用途水可作为水溶性营养物质的载体;可用于给动物服药、驱虫剂或疫苗等。
第二节动物体内水的代谢一、水的来源饮水动物体内水的来源饲料水外源水代谢水—内源水1.饮水饮水是动物体水的重要来源,是动物获得水的主要方式。
其量较其他两种来源多,且饮水量的多少是调节体内水平衡的重要环节,当由饲料来源的水和代谢水量增加或减少时,水需要总量将由饮水量来调节。
2.饲料水也是动物体水的重要来源,其量的多少与饲料的种类和采食量有关。
3.代谢水包括体内发生的聚合反应生成的水(如氨基酸缩合成肽时所释放的水)、组织分解水(动物处于能量负平衡时,由组织分解所产生的水。
对于冬眠动物较重要)和有机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所产生的水(1g碳水化合物——0.6ml水;1g脂肪——1.07ml水;1g蛋白质——0.41ml水。
蛋白质在体内氧化由于其代谢产物是尿酸或尿素,不能完全转化成水,故产生的水较少)。
代谢水的数量是有限的,通常只能满足动物需水量的5—10%(沙漠反刍动物为16—20%),但在缺水时对机体水的供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冬眠动物,代谢水即可满足机体的全部需要。
二、水的排除(去路)动物体水的排出主要由肾、肺、皮肤、消化道和乳腺来完成。
1.肾肾是调节水平衡的重要器官。
通常经肾随尿排出的水分可占动物体总排水量的50%左右。
动物排尿量受其种类、饮水量、活动量、饲料性质及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例如,哺乳动物蛋白质代谢的尾产物主要是尿素,其浓度高对体组织有害,必须有水稀释后排出体外。
而禽类蛋白质代谢的尾产物主要是尿酸,排除的尿含水量少,呈半固体状。
再如,饲料水和饮水进入机体越多,则由尿排出的水量也相应增多,反之则相对减少。
表2—3 不同动物的每日排尿量(L)2.肺由肺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水分,湿度较大,在散热上起着重要作用。
每天蒸发排出水分的多少,随空气干湿、基础代谢率高低、呼吸深浅快慢及汗腺发达与否而变化。
各种动物由蒸发所排出的水量见下表。
表2—4 各种动物由蒸发排出的水分占总排出量的比例(%)3.皮肤体内水分由皮肤排出的有两种,即无感觉水分和有感觉水分。
在适宜环境又不出汗的条件下,每天由皮肤消散的水分称为无感觉水分。
它和由肺呼出的水分一起被称为蒸发水分,但肺呼出的水分所占的比例较大,尤其是不出汗的动物。
如绵羊在代谢室内,无感觉水分的排出量占总排水量的45—55%。
感觉水分是在气候炎热或运动时,由皮肤汗腺分泌的汗水来调节体温。
这种汗液是低渗溶液,含有NaCl和少量的K离子。
多数家畜汗腺不发达,只有少数家畜如印度瘤牛和马属动物,可经皮肤排出水分。
马的汗液含水量约为94%。
4.消化道以粪的形式排出未被消化吸收的部分饲料和水分,其排出的水量与动物的种类、饲料的性质等因素有关。
例如,奶牛粪排水量较高,可达80%左右,常超过尿中的排水量。
5.乳腺(或产蛋活动)泌乳动物通过乳汁的分泌也是体内水分排出的重要途径。
例如,牛乳中平均含水量达87%。
另外,产蛋动物产蛋也排出大量水分(禽蛋含水量为70%)。
第三节动物对水的需要及其影响因素一、动物对水的需要动物为了补充体内水的损失,如高温季节因体调节体温而发汗散失的水分;因排出代谢废物或消化残渣而散失的水分;因产奶、产蛋而损失的水分等,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补充水分,使体内的水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在动物体水的三个来源中由于饲料水和代谢水的量难于测定,而且所占分额不太大,因此一般情况下将动物的饮水量粗略地视为动物对水的需要量。
表2—5 猪的水需要量(kg/日.头)表2—6雏鸡的饮水量。
(mL/只.天)(引自彭秀丽、邓干臻)表2—7 不同舍温下,7-20周龄育成期蛋鸡每100只每天的饮水量(单位:L)表2—8 产蛋期蛋鸡在不同产蛋率,不同气温下的饮水量(引自王生雨)二、影响动物对水需要量的因素影响因素较多,如动物的品种、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生产性能、采食量、饲料性质、水质、环境温度、水温等。
现从三个方面来加以叙述。
1.动物因素妊娠、泌乳动物较高,高产动物较低产动物高。
2.饲料因素通常随干物质采食量的升高而升高。
日量中矿物质、蛋白质、纤维含量高时需水量增加。
3.环境温度产奶牛在气温30℃以上时,需水量比10℃以下时高75%。
空气干燥时,需水量增加,相对湿度高时,饮水量则下降。
三、缺水的影响1.缺水的影响缺水对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都是有害的。
当动物体失去占体重1~2%的水时,开始有渴感。
如果失水量达到10%,则可引起代谢紊乱,如果超过20%,则会引起死亡。
缺水,最初表现为食欲减退、采食量下降;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渴感更为强烈,此时出现食欲废绝,消化机能迟缓直至完全丧失,机体免疫力下降。
缺水对动物的生产性能发挥产生重要影响。
幼龄动物生长发育缓慢,肥育动物增重速度降低,泌乳动物泌乳量下降;蛋禽产蛋量减少,蛋重减轻,蛋壳变薄。
动物轻度缺水其生产性能可以恢复,但严重缺水则生产性能以后无法再使其恢复。
2.不同动物对缺水的耐受力奶牛和蛋鸡对缺水的耐受力较差,骆驼最强,绵羊次之。
产蛋鸡只要断水一天,就会停产或换羽(强制换羽时采用)。
骆驼之所以最耐旱,是由于:a 驼峰中的脂肪在需要时可分解产生代谢水(16~20%);b 通过体温的日内变动减少水耗。
白天体温上升,暂时吸收热量,到晚上再将热量放散出来,因而能减少维持体温所消耗的水。
绵羊具有类似骆驼的变温机制,故较猪和牛耐旱。
四、合理供水有条件时应采用自动饮水的办法,使动物需要水时,能自动饮用到清洁的水。
在没有自动引水设备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饮水的次数基本上与饲喂的次数相同,做到先饲喂后饮水。
2、放牧的动物在出圈舍前,要给以充足的饮水。
3、饲喂易发酵饲料,如豆类、苜蓿时,应在饲喂1—2小时后饮水,以避免造成胀气。
4、使役家畜,尤其是重役后切忌马上饮冷水,应休息30分钟后慢慢饮水。
5、初生一周内的动物最好饮用12—15度的温水。
五、水的质量水的质量指标包括固形物、有毒有害元素含量及微生物指标等。
固形物应低于0.25%,不能检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数量较少。
盐类含量在1000PPm以下的水可为各类动物安全饮用。
硬水——含钙、镁30PPm(mg/L)软水——含钙、镁1PPm(mg/L)潜在有毒物质在水中的安全上限思考题:1、水在畜体内的含量受那些因素的影响?2、畜体内的水有那些主要的胜利功能和主要来源?3、影响家畜需水量的因素时那些?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