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三章-水热法
- 格式:ppt
- 大小:586.50 KB
- 文档页数:139
水热法的发展与应用水热法,也称为水热合成法,是一种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下进行化学反应的方法。
它以水作为溶剂和反应介质,利用水的特殊性质,在高温高压下加速反应速率,并改变反应产物的物相和晶体结构。
水热法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学合成、生物科学等领域,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
水热法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的地质学领域。
当时科学家们发现,在地壳深部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岩石和矿石会发生化学反应,并形成新的矿物。
为了模拟这种地质过程,并研究天然矿物的形成机制,科学家开始使用高温高压水环境进行实验。
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水热法逐渐成为一种独特而有效的实验方法,并在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水热法的应用在材料科学领域特别突出。
在水热条件下,许多材料的物相和晶体结构都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材料的性能和特性。
科学家们利用水热法可以制备出具有特殊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材料,例如金属氧化物纳米晶、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催化、传感、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水热法还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领域。
由于水热环境对于许多化学反应的加速作用,科学家们可以利用水热法实现一些传统合成方法无法实现的化学转化。
例如,许多有机化合物在水热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还原、烷基化等反应,从而合成出一些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
此外,水热法还可以用于催化剂的制备、有机废水的处理等实际应用。
除了材料科学和化学合成领域,水热法还在生物科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水热环境对于生物分子的溶解、水解和聚合等反应具有特殊影响,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水热法模拟和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此外,由于水热条件对于微生物的生存有一定的限制,水热法还可以用于探索极端环境下的生命起源和进化问题,并研究新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之,水热法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在材料科学、化学合成、生物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水热法将会在更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取得更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
什么叫做超临界水?超临界流体任何物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都会相应地呈现为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三种物相状态,即所谓的物质三态。
三态之间互相转化的温度和压力值叫做三相点。
除了三相点外,每种分子量不太大的稳定的物质都具有一个固定的临界点(Critical point)。
严密意义上,临界点由临界温度、临界压力、临界密度构成。
当把处于汽液平衡的物质升温升压时,热膨胀引起液体密度减少,而压力的升高又使汽相两相的相界面消失,成为一均相体系,这一点即为临界点。
当物质的温度、压力分别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时就处于超临界状态。
在超临界状态下,流体的物理性质处于气体和液体之间,既具有与气体相当的扩散系数和较低的粘度,又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对物质良好的溶解能力。
因此可以说,超临界流体是存在于气、液这两种流体状态以外的第三流体。
近几年,超临界流体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它具有许多诱人的特性。
例如,超临界流体分子的扩散系数比一般液体高10~100倍,有利于传质和热交换。
超临界流体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可压缩性,温度或压力较小的变化可引起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发生较大的变化。
大量的研究表明,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是决定其溶解能力的关键因素,改变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可以改变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
在超临界流体技术应用研究方面,首先要求选择适当的化学物质作为超临界流体。
它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化学性质稳定,对装置没有腐蚀性;②临界温度接近于室温或者接近于反应操作温度,太低和太高都不合适;③操作温度要低于被萃取物质的分解、变性温度;④临界压力要低,以便减少动力费,使成本尽可能降低;⑤要有较高的选择性,以便能够制得高纯度产品;⑥要有较高的溶解度,以便减少溶解循环量;⑦价格便宜,来源方便。
在环境保护中,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有水、二氧化碳、氨、乙烯、丙烷、丙烯等,由于水的化学性质稳定,且无毒、无臭、无色、无腐蚀性,因此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
(2)超临界水及其特征在通常条件下,水始终以蒸汽、液态水和冰这三种常见的状态之一存在,且是极性溶剂,可以溶解包括盐类在内的大多数电解质,对气体和大多数有机物则微溶或不溶,水的密度几乎不随压力而改变。
1.1试剂与zno纳米棒制备所用试剂醋酸锌(Zn( CH3C00)2 " 2H20),硝酸钵(Ce(N03)3.6玩。
),氢氧化钠(NaOH ),无水乙醇(C珑CH20H)均为分析纯.首先将醋酸锌和硝酸饰按一定的配比溶子无水乙醇中,再将溶解氢氧化钠的无水乙醇溶液倒人其中,混合搅拌10 min后倒人高压反应釜中,将密封好的高压反应釜放人反应炉中150℃条件下反应24 h后取出.晾至室温后,将生成的沉淀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离心清洗,置于反应炉中印℃干燥即可.实验中所用到的试剂均为分析纯,未经进一步提纯.实验用水为一次去离子水.样品制备是结合文献D }l的水热过程,将0.005 mol"L-‘的NaOH 乙醇溶液缓慢滴加到含有0.005 mol " L-‘的Zn (N03)= " 6H=O乙醇溶液中.将混合溶液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在130 0C卜反应12h,将反应产物经一次去离子水、乙醇等洗涤后,在130 0C卜干燥,即可获得纯Zn0纳米棒.为了得到ZnO:Co纳米棒,将一定量的Co (N03)=6H,0加入到Zn(N03)=" 6H=O乙醇溶液中分散均匀,其余制备过程与纯Zn0纳米棒制备过程相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且在使用时未作进一步提纯,实验用水为自制去离子水。
固定每次所配混合溶液的Zn2+浓度为0. 5 mol/L。
称取计算量的ZnCI:和SnC14 " SH20与去离子水配成n( Sn4+):n ( Zn2 +)=1: 100,2: 100的混合溶液,在溶解过程中,滴人几滴盐酸。
取10 mL配制的上述溶液于烧杯中,加人35 mL去离子水,在50℃恒温水浴和磁力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2 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