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放大电路的四种接法
- 格式:doc
- 大小:297.50 KB
- 文档页数:7
差分接法:差分放大电路(图3.8a.4)的输入信号是从集成运放的反相和同相输入端引入,如果反馈电阻RF等于输入端电阻R1 ,输出电压为同相输入电压减反相输入电压,这种电路也称作减法电路。
图3.8a.4 差分放大电路差分放大器如图所示,通过采用两个输入,该差分放大器产生的输出等于U1和U2之差乘以增益系数运算放大器的单电源供电方法梦兰大部分运算放大器要求双电源(正负电源)供电,只有少部分运算放大器可以在单电源供电状态下工作,如LM358(双运放)、LM324(四运放)、CA3140(单运放)等。
需要说明的是,单电源供电的运算放大器不仅可以在单电源条件下工作,也可在双电源供电状态下工作。
例如,LM324可以在、+5~+12V单电源供电状态下工作,也可以在+5~±12V双电源供电状态下工作。
在一些交流信号放大电路中,也可以采用电源偏置电路,将静态直流输出电压降为电源电压的一半,采用单电源工作,但输入和输出信号都需要加交流耦合电容,利用单电源供电的反相放大器如图1(a)所示,其运放输出波形如图1(b)所示。
该电路的增益Avf=-RF/R1。
R2=R3时,静态直流电压Vo(DC)=1/2Vcc。
耦合电容Cl和C2的值由所需的低频响应和电路的输入阻抗(对于C1)或负载(对于C2)来确定。
Cl及C2可由下式来确定:C1=1000/2πfoRl(μF);C2=1000/2πfoRL(μF),式中,fo是所要求最低输入频率。
若R1、RL单位用kΩ,fO用Hz,则求得的C1、C2单位为μF。
一般来说,R2=R3≈2RF。
图2是一种单电源加法运算放大器。
该电路输出电压Vo=一RF(V1/Rl十V2/R2十V3/R3),若R1=R2=R3=RF,则Vo=一(V1十V2十V3)。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单电源供电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它是个甲类放大器,在无信号输入时,损耗较大。
思考题(1)图3是一种增益为10、输入阻抗为10kΩ、低频响应近似为30Hz、驱动负载为1kΩ的单电源反相放大器电路。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差分放大电路四种接法中的,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的情况图1 为原始接线图 图2 为图1的直流通道直流通道中的Vcc ’和Rc ’是利用戴维宁定理进行变化得出的等效电源和电阻,表达式为 L L'R R R R R //R C C C Cc C C LV V '=+= 请问这2个表示式是如何让推导出来de?解:对于直流量来说,I B1=I B2,I C1=I C2,但是由于集电极电路不对称,因此两个管子的集电极电压不等。
等效电路就是变换前后电路外部特性不变,故有111C C C Q C C C Q C Q CCLV U V U U R R R '--=-'对上式右边通分,整理后得()1111111C C C Q C C C Q C Q L C C L C Q C C Q CCLC LLC C C Q L C C L C C Q L CC L C LL CV U V U U R V R U R U R R R R R R V U R V R R U R R R R R R R R '----=-='--++==+即11LC C C Q C C C Q L CC L CL CR V U V U R R R R R R R -'-+='+比较等式两边对应项,故有,C L L C C C C CL CL CR R R V V R R R R R ''==++。
第5章 差分放大电路内容提要:本章介绍差分放大电路,包括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方式、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计算和动态计算。
概述差分放大电路(简称差放)就其功能来讲,是放大两个输入信号之差。
由于它具有优良的抑制零点漂移的特性,因此成为集成运放的要紧组成单元。
在电子仪器和医用仪器中经常使用差分放大电路做信号转换电路,将双端输入信号转换为单端输出或将单端输入信号转换为双端输出。
5.1.1 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差分放大电路是一种对称结构的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是由两个特性相同的三极管VT 1、VT 2组成的对称电路,两部份之间通过射极公共电阻R e 耦合在一路。
在差分放大电路的电路图(图5-1-1)中。
R s1、R s2为VT 1、VT 2确信适合的静态工作点。
采纳双电源供电形式,可扩大线性放大范围。
差分放大电路的电路如图5-1-1所示。
+-i1u i2u图5-1-1 差分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是对称电路。
对称电路的含义是两个三极管VT 1、VT 2的特性一致,电路参数对应相等。
即βββ==21BE BE2BE1U U U == be be2be1r r r ==c c21c R R R ==s s21s R R R == 5.1.2 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方式差分放大电路一样有两个输入端: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如图5-1-1所示。
在输入端A 输入极性为正的信号u i1,输出信号u o 的极性与其相反,称该输入端A 为反相输入端。
在输入端B 输入极性为正的信号i2u ,而输出信号u o 的极性与其相同,称该输入端B 为同相输入端。
极性的判定以图中确信的正方向为准。
信号从三极管的两个基极加入称为双端输入;信号从三极管的一个基极对地加入称为单端输入。
差分放大电路一样有两个输出端:集电极C 1和集电极C 2。
从集电极C 1和集电极C 2之间输出信号称为双端输出,从一个集电极对地输出信号称为单端输出。
一文看懂差分放大电路的接法大全什么是差分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利用电路参数的对称性和负反馈作用,有效地稳定静态工作点,以放大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号为显著特征,广泛应用于直接耦合电路和测量电路的输入级。
但是差分放大电路结构复杂、分析繁琐,特别是其对差模输入和共模输入信号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难以理解,因而一直是模拟电子技术中的难点。
差分放大电路:按输入输出方式分:有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和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四种类型。
按共模负反馈的形式分:有典型电路和射极带恒流源的电路两种。
(a)射极偏置差放(b)电流源偏置差放差放有两个输入端子和两个输出端子,因此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均有双端和单端两种方式。
双端输入时,信号同时加到两输入端;单端输入时,信号加到一个输入端与地之间,另一个输入端接地。
双端输出时,信号取于两输出端之间;单端输出时,信号取于一个输出端到地之间。
因此,差分放大电路有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四种应用方式。
上面两个电路均为双端输入双端输出方式。
(a)电阻Re是T1和T2两管的公共射极电阻,或称射极耦合电阻,它实际上就是在工作点稳定电路中植入的射极电阻,只是此处将两个电阻的射极电阻合并成一个Re,所以经它的作用是稳定静态工作点,对零漂做进一步的抑制。
电阻Re常用等效内阻极大的恒流源I0来代替,以便更有效地提高抑制零漂的作用。
负电源-用来补偿射极电阻Re两端的直流压降,以避免采用电压过高的单一正电源+,并可扩大输出电压范围,使两基极的静态电位为零,基极电阻Rb通常为外接元件,也可不用,其作用是限制基极静态电流并提高输入电阻。
差分放大器工作状态上图a电路,是输入信号IN1=IN2的状态。
(1)因输入端的“虚断”特性,同相输入端为高阻态,其输入电压值仅仅取决于R1、R2分压值,为2V。
同相输入端的2V电压可以看作成为输入端比较基准电压;(2)因两输入端的“虚短”特性,可进而推知其反相输入端,即R3、R4串联分压电路,其b点=a点=2V。
全差分放大器单位增益接法全差分放大器(Unit-Gain Differential Amplifier)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用于放大微弱的差分信号。
它的特点是具有单位增益,即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电压增益为1。
本文将介绍全差分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设计要点。
一、工作原理全差分放大器由两个差分放大器组成,分别为正相放大器和负相放大器。
它们通过相同的输入信号源来产生差分信号,并通过负反馈来实现单位增益。
正相放大器将差分信号的一个输入端连接到信号源,另一个输入端连接到地,输出端连接到负相放大器的一个输入端。
负相放大器将差分信号的一个输入端连接到信号源,另一个输入端连接到正相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到负载。
通过这样的连接方式,正相放大器和负相放大器之间形成了反馈回路。
在工作时,输入信号经过正相放大器放大后,在反馈回路中形成一个反向信号,通过负相放大器放大后再反馈到正相放大器。
经过多次放大和反馈,最终实现了单位增益。
二、应用领域全差分放大器广泛应用于模拟信号处理和数据转换领域。
它在模拟信号处理中常用于放大传感器信号、滤波和增益控制等。
在数据转换中,全差分放大器常用于模数转换器(ADC)和数模转换器(DAC)中,用于放大和处理输入和输出信号。
三、设计要点1. 选择合适的放大器芯片:选择具有低噪声、高增益和高输入阻抗的差分放大器芯片,以满足设计要求。
2. 设置合适的偏置电流:通过合适地设置放大器的偏置电流,可以提高放大器的线性度和稳定性。
3. 选择合适的反馈电阻:反馈电阻的选择对全差分放大器的增益和带宽有重要影响。
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数值。
4. 保持良好的布局和屏蔽:在设计电路时,需要注意良好的布局和屏蔽,以减少电路中的干扰和噪声。
5. 考虑功耗和供电电压:在设计全差分放大器时,需要考虑功耗和供电电压的限制,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总结全差分放大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子电路,在模拟信号处理和数据转换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电路
电路如右图所示,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
由于电路参数不对称,影响了静态工作点和动态参数。
直流分析:
画出其直流通路如右下图所示,图中和是利用戴维宁定理进行变换得出的等效电源和电阻,其表达式分别为:
交流分析:
在差模信号作用时,负载电阻仅取得T1管集电极电位的变化量,所以与双端输出电路相比,其差模放大倍数的数值减小。
如右下图所示为差模信号的等效电路。
在差模信号作用时,由于T1管与T2管中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发射极相当于接地。
输出电压
一半。
如果输入差模信号极性不变,而输出信号取自T2管的集电极,则输出与输入同相。
当输入共模信号时,由于两边电路的输入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同。
与输出电压相关的
T1管一边电路对共模信号的等效电路如下
可见,单端输入电路与双端输入电路的区别在于:差模信号输入的同时,伴随着共模信号输入。
输出电压
静态工作点以及动态参数的分析完全与双端输入、双端输出相同。
3.单端输入、单端输出电路
如右图所示为单端输入、单端输出电路,该电路对静态工作点、差模增益、共模增益、输入
与输出电阻的分析与单端输出电路相同。
对输入信号的作用分析与单端输入电路相同。
改进型差分放大电路
在差分放大电路中,增大发射极电阻Re的阻值,可提高共模抑制比。
但集成电路中不易制作大阻值电阻;采用大电阻Re要采用高的稳压电源,不合适。
如设晶体管发射极静态电流为0.5mA,则Re中电流为1mA。
当Re为10kΩ时,电源VEE的值为10.7V。
在同样的静态工作电流下,若Re=100kΩ,VEE的值约为100V。
为了既能采用较低的电源电压,又能采用很大的等效电阻Re,可采用恒流源电路来取代Re。
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集电极电流几乎仅决定于基极电流而与管压降无关,当基极电流是一个不变的直流电流时,集电极电流就是一个恒定电流。
因此,利用工作点稳定电路来取代Re,就得如右上图所示电路。
恒流源电路在不高的电源电压下既为差分放大电路设置了合适的静态工作电流,又大大增强了共模负反馈作用,使电路具有更强的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
如右上图所示恒流源电路可用一恒流源取代。
在实际电路中,常用一阻值很小的电位器加在两只管子发射极之间,见下图中的Rw。
调零电位器Rw:调节电位器的滑动端位置便可使电路在uI1=uI2=0时,uO=0,Rw称为调零电位器。
为了获得高输入电阻的差分放大电路,可用场效应管取代晶体管,如右上图所示。
这种电路特别适于做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
通常情况下可以认为其输入电阻为无穷大。
其应用和晶体管差分放大电路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