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教案幼儿园中班
- 格式:doc
- 大小:18.77 KB
- 文档页数:9
中班食品安全教案20篇中班食品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学习正确的食品保存方法。
3. 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食物的图片、洗手液、纸巾等。
2. PPT或白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想一下上次的课程内容,即食物和饮料有可能会让我们生病。
2. 通过问问题或展示图片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食品安全的定义。
二、学习食品保存方法(10分钟)1. 展示食物图片,问学生他们知道哪些食物可以保存,哪些食物需要冷藏。
2. 向学生介绍正确的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将开封后的食物放入密封袋中。
3. 提示学生合理安排食物的摆放位置,避免食物互相污染。
三、学习洗手方法(10分钟)1. 向学生展示洗手液和纸巾,并解释为什么洗手是保持食品安全的重要步骤。
2. 指导学生正确洗手的步骤:用清水湿润双手,加入适量洗手液,搓揉双手并注意清洗指甲,最后用纸巾擦干。
四、巩固(5分钟)1.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观察并找出一些食品不安全的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2. 分享改进意见,并强调再次重视食品安全。
五、结束(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家和学校中要注意食品安全。
中班食品安全教案(二)教学目标:1. 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2. 学习正确的食品处理方法。
3. 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1. 幼儿文具:纸和彩色笔。
2. PPT或白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张包装破损的食品图片,并问他们是否会继续食用。
2. 引导学生思考食品安全的概念,并解释为什么需要关注食品的卫生情况。
二、学习食品的基本知识(10分钟)1. 展示各类食品的图片,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食品。
2. 讲解学生常见的食品与不安全的食品样品,如发霉的食物、变质的食物等,让学生了解它们可能的危害。
三、学习食品的处理方法(10分钟)1. 简单介绍食品的加工和烹饪方法,如水煮、油炸等。
导语食品安全是幼儿园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通过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幼儿园中班食品安全教育教案范文三篇,希望对幼儿园食品安全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一、教案范文一课程名称:食品安全教育课时安排:2节课教学目标:•培养幼儿正确的食品安全观念;•了解常见食品的安全问题;•学会正确处理食品安全事故;•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节课:1.导入:与幼儿一起回忆他们平时吃的食物,引导幼儿思考食品的来源和制作过程,提出食品安全的问题。
2.培养正确的食品安全观念:–与幼儿一起观察食品包装上的安全标志,介绍和解释标志的含义;–引导幼儿认识烂掉、发霉、异味等食品异常现象的危害性,以及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3.了解常见食品的安全问题:–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辨别并了解常见食品如蔬果、肉类、奶制品等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幼儿思考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
第二节课:4.处理食品安全事故:–分发任务卡片,模拟食品安全事故情景,要求幼儿根据卡片提示进行正确的处理;–分组讨论、交流,并展示每组的处理结果。
5.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通过讨论,引导幼儿学会正确选择食品;–教育幼儿挑选适合自己的餐具,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总结:整理幼儿学习的内容,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
二、教案范文二课程名称:食品安全教育课时安排:3节课教学目标:•培养幼儿正确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习惯;•学会识别和预防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掌握正确的食品处理知识和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课:1.导入:与幼儿一起观察、描述和品尝新鲜蔬果,引发对食品的兴趣,并提出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
2.培养正确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习惯:–通过游戏和童谣,教育幼儿如何识别安全食品;–引导幼儿学会洗手,并教育他们在饭前饭后正确洗手的重要性。
3.学习和预防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教育幼儿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并提供一些建议;–通过图片和故事,介绍常见的食品问题如掺假、过期食品等,并引导幼儿分辨和预防这些食品安全问题。
1. 教案一:认识食品安全目标:通过认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幼儿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并能够正确地选择和食用食品。
活动一:引导幼儿认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1.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引导幼儿讨论,什么是食品安全?为什么食品安全很重要?3. 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食品安全。
活动二:学习如何正确选择和食用食品1.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如何正确选择和食用食品。
2.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选择健康的食品?如何正确食用食品?3. 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正确选择和食用食品的方法。
2. 教案二:认识食品中的危害物质目标:通过认识食品中的危害物质,提高幼儿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并能够正确地选择和食用食品。
活动一:引导幼儿认识食品中的危害物质1.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食品中的危害物质,如添加剂、农药、重金属等。
2. 引导幼儿讨论,这些危害物质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如何减少食品中的危害物质?3. 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食品中的危害物质。
活动二:学习如何正确选择和食用食品1.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如何正确选择和食用食品。
2.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选择健康的食品?如何正确食用食品?3. 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正确选择和食用食品的方法。
3. 教案三:认识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目标:通过认识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提高幼儿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并能够正确地选择和食用食品。
活动一:引导幼儿认识食品中的营养成分1.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2. 引导幼儿讨论,这些营养成分对身体有什么作用?如何正确摄取营养成分?3. 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活动二:学习如何正确选择和食用食品1.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如何正确选择和食用食品。
2.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选择健康的食品?如何正确食用食品?3. 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正确选择和食用食品的方法。
幼儿园中班食品安全教育教案幼儿园中班食品安全教育教案汇总7篇教育从一点点做起,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学会思考和感受,分享和友爱,这就是本次教育课程的初衷。
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食品安全教育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篇1】1.知道食品袋上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要食用新鲜的食品。
2.了解几种常见的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冷藏、冷冻、干燥、罐装等。
3.了解食品的保质期及它的作用,知道应该在保质期内食用食品,激发幼儿的食品卫生意识。
活动准备:数个食品外包(多品种),牛奶包装,教室里面的各种废旧物品活动过程:一、教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事物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谈话导入:老师今天的身体有点不舒服,我的肚子有点疼,你们知道怎么回事吗?(幼儿猜测)其实,我是吃坏了东西了,哎,昨天的时候,老师和好朋友出去玩,买了一些牛奶喝了,谁知道牛奶是过期的,所以,老师的肚子现在还疼呢。
吃了过期的东西会不舒服的,会生病的。
老师是怎么知道吃过的牛奶是过期的呢?你知道怎样才能让食物保持新鲜呢?有哪些常见的方法?二、教师组织幼儿观察大家事先收集的食品外包装。
引导幼儿讨论:你发现食品袋上有什么?包装上为什么要注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教师小结:在购买食品时要注意看清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样可以保证我们吃上新鲜、卫生的食物。
三、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食品保存方法的调查。
教师激发幼儿的调查兴趣。
四、观察感知哪些食品有保质期啊?看看我们的教室里面哪些东西有保质期啊?你在哪里找到保质期?师生小结:一般来说,饮料的保质期都在哪里?(瓶口上)盒子包装的保质期在哪里啊?(盒子底部)口袋食品的保质期在哪里啊?(口袋边上)原来他们的位置都不一样的啊(师:那保质期的时间是不是都是一样的呢?回家的时候你们看看再告诉我。
)五、总结:我们知道食品袋上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作用,所以我们买东西要认真看保质期和生产日期。
也了解几种常见的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冷藏、冷冻、干燥、罐装等。
中班食品安全教案(精选12篇)中班食品安全篇1活动目标1、认识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以及安全标志。
2、能仔细观察、分析哪些食品时安全的,哪些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3、在生活中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克制自我,少吃零食。
活动准备1、各种食品包装袋及瓶、罐。
2、霉变及变质的食品若干。
3、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注意过食品包装上的安全信息呢?在正规超市买的食品外包装上会有生产日期和安全标志,你们明白吗?2、活动展开:观看教学挂图。
(1)观看教学挂图,认识生产日期和安全标记。
①教师出示挂图上的生产日期及安全标志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辨认。
教师提问:图中的食品包装袋和牛奶瓶上有什么数字和图案?它们有什么用?②教师给出正确答案:这是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安全标记。
它们能够告诉我们所购买的食品是不是安全的,可不能够放心食用。
在保质期内的食品时安全的,过了保质期就坏掉了,吃了可能会生病。
有安全标志的食品是安全的,没有安全标志的食品最好不要购买。
和爸爸妈妈去买食品,能够提醒他们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安全标志。
如果你不会计算保质期到什么时候,能够问问身边的大人。
(2)观看教学挂图,学习分辨变质食品的正确方法。
①教师出示挂图上其他三幅图片。
教师提问:面包上方有什么,还能吃吗?开封后搁了一段时光的食品怎样才能明白有没有变质呢?牛奶、豆浆能在温室下放很久吗?②请幼儿回答,大家评论。
③教师小结:在吃食物之前,我们要确定食物是不是安全的,能够先用眼睛仔细地观察一下有没有霉点,是不是变色了,还能够用鼻子闻闻有没有奇怪的味道,比如酸味或者臭味。
如果颜色和味道改变,就说明这个食物坏掉了,不能吃了。
新鲜牛奶、豆浆在室温下不能放太久。
3、活动展开:实地观察分辨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①师:我那里有一些食品的包装以及各种食品,请小朋友来当食品检验员,检查一下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不安全。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食品安全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围绕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中的食品安全进行,教材选用《幼儿安全教育手册》中第五章“我们的食品安全”相关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食品安全标志、了解食品保质期、学会辨别安全食品、掌握食品安全基本常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2. 使幼儿学会识别食品安全标志,了解食品保质期,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识别食品安全标志,了解食品保质期。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食品安全标志卡片、食品模型、教学PPT等。
2. 学具:幼儿用书《我们的食品安全》、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一个过期的食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个食品为什么不能吃?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食品安全标志卡片,讲解各种标志的含义。
(2)教师用PPT展示不同保质期的食品,引导幼儿了解如何查看食品保质期。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食品模型,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辨别食品安全标志和保质期。
(2)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的辨别方法。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食品安全标志2. 食品保质期3. 辨别安全食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与家长一起查看家中的食品,辨别食品安全标志和保质期。
(2)画一幅关于食品安全的画,展示自己的食品安全意识。
2. 答案:(1)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确保幼儿能正确辨别食品安全标志和保质期。
(2)幼儿画作以展示食品安全为主题,鼓励幼儿发挥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家长反馈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教师针对反馈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
3.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超市,实地辨别食品安全,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识别食品安全标志,了解食品保质期。
幼儿中班食品安全教育精品教案(精选5篇章和详细内容:一、教学内容1. 《幼儿安全教育手册》第四章“食品安全”部分;2. 《幼儿生活指导》第三章“健康饮食”部分。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 培养幼儿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食品安全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展示、图片、视频等;2. 学具:幼儿安全教育手册、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食品安全事故案例,引发幼儿对食品安全的关注;2. 例题讲解:讲解食品安全知识,如食品选购、储存、加工等;3.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食品安全经验;4. 知识巩固:通过PPT、实物展示等形式,加深幼儿对食品安全知识的理解;5. 互动环节:开展食品安全知识问答,检验幼儿学习效果;6. 情感教育:通过讲解食品安全事故案例,培养幼儿关爱生命的情感;六、板书设计1. 食品安全知识要点;2. 食品安全事故案例;3. 幼儿食品安全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中的食品安全标志,并说明理由;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食品安全知识掌握方面的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参与食品安全教育活动,共同培养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互动环节;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在教学中,应运用生动的案例、形象的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食品安全知识。
2. 设计贴近幼儿生活的实例,使幼儿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景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互动环节1. 实践情景引入:选择具有警示性的食品安全事故案例,以故事形式呈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2024年幼儿园饮食安全教案中班(5篇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3. 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预防食物中毒。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重点:认识食品安全标识,学会正确洗手方法,了解食物中毒的症状及预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食品安全标识卡片、食物模型、洗手液、毛巾。
学具:彩笔、画纸、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食堂,了解食物来源,引导幼儿关注食品安全。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食品安全标识卡片,让幼儿认识并了解其含义。
(2)讲解食物中毒的症状及预防方法。
(3)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并让幼儿模仿练习。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请幼儿分组讨论,如何辨别食品安全。
(2)让幼儿互相检查洗手方法是否正确。
六、板书设计1. 食品安全标识绿色:安全、健康黄色:谨慎食用红色:禁止食用2. 食物中毒症状及预防中毒症状:恶心、呕吐、腹泻、头痛、乏力等。
预防方法:洗净双手、不吃变质食物、不买三无产品。
3. 正确洗手方法湿、搓、冲、捧、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并标注食品安全标识。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活动幼儿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主动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但在实践操作中,部分幼儿洗手方法仍有待改进。
2. 拓展延伸:开展“食品安全小卫士”活动,鼓励幼儿在家中也关注食品安全,与家长共同学习、进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
2. 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和教育意义。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幼儿的理解程度。
4.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幼儿的参与度。
5. 板书设计的清晰度和信息量。
6.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课后反思的深度。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在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上,教师需要特别关注食品安全标识的认识和正确洗手方法的掌握。
幼儿园中班《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4篇)幼儿园中班《食品安全教育》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三无食品”、过期食品、,知道吃了这些食品会危害身体健康。
2、能参考生产日期及安全标志选购安全健康的食品。
3、在生活中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1、活动。
2、食品若干、牛奶若干。
活动过程:一、了解三无食品。
1、(PPT第一页)你们看,这是谁?懒羊羊为什么在哭呢?(幼儿猜测原因)2、教师:原来懒羊羊身体很不舒服所以就哭了,这可怎么办才好呢?(送医院)教师小结:对了,如果觉得身体不舒服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这样会让我们的身体保持健康。
3、教师:懒羊羊也来到了医院,我们听听医生是怎么说的?4、教师:懒羊羊为什么身体会不舒服的呢?(幼儿根据录音回答)5、教师:原来懒羊羊是吃了三无食品身体才会不舒服,你们知道什么是三无食品吗?6、教师:我们听医生介绍一下,三无食品是哪三无呢?(播放录音)教师出示相应字卡介绍三无食品,并帮助幼儿了解其含义。
7、教师:生活中三无食品在什么地方比较多见呢?(讨论)8、教师播放路边小摊、小贩的视频,小结:三无食品一般在路边的小摊、小贩那比较常见,小朋友最好不要去路边摊上购买食品。
二、尝试选购安全的食品。
1、我们小朋友知道了选购食品的方法,懒羊羊还不知道呢!你们想不想把这个好方法告诉懒羊羊啊?2、教师:懒羊羊还在生病了,去看望病人的时候应该准备些什么呢?(礼物)教师小结:你们都是会关心别人的好宝贝。
3、教师:你们看,我们教室中就有很多的食品,请每个小朋友去挑选一份食品作为礼物送给懒羊羊,挑选食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安全标记和生产日期哦!选好了请把礼物带到座位上和好朋友说一说。
4、教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挑选的食品呢?5、互相检查验证挑选的结果,如果有错及时纠错。
幼儿园中班《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篇2绿色食物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三无食品”、过期食品、,明白吃了这些食品会危害身体健康。
中班食品安全教育教案40篇一、《认识食品安全》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食物的重要性,认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并初步了解食品卫生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食品的重要性2.食品安全的定义3.食品的来源4.食品卫生基本要求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提出本节课的主题,如:“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什么食物呢?为什么我们不能随便吃路边的食物呢?”2.引入: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具向学生展示各种食物,并帮助学生回答“食物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作用?”的问题。
3.探究:向学生介绍食品安全的定义,并让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食品安全?为什么食品安全对我们很重要?”4.延伸:引导学生了解食品的来源,如“我们的食物有哪些来源呢?”5.总结:请学生回答“我们应该如何保证食品的安全?”的问题,并帮助学生总结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
拓展活动1.观察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帮助学生了解为什么食品有保质期的概念。
2.观察学校食堂的安全措施,让学生意识到食品安全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
参考资料无二、《食物的保存与储存》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食物的保存与储存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简单的食物储存方法。
教学内容1.食物的保存与储存的重要性2.常见的食物储存方法3.如何正确保存食物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一些腐烂的食物,提问学生“为什么食物会腐烂?”2.引入: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保存和储存的重要性,提问学生“如果我们不正确保存食物,会有什么后果?”3.探究: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具向学生展示常见的食物储存方法,如冰箱、密封罐等,并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保存食物。
4.引导:请学生针对一些食物,分组讨论最佳的保存方法,然后向全班汇报。
5.总结:帮助学生总结食物的保存与储存的重要性,并提醒他们如何正确保存食物。
拓展活动1.小组比赛:让学生分组进行食物保存与储存的游戏,通过比赛检验学生对食物保存方法的掌握程度。
2.观察实践: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家长是如何保存食物的,并记录下来。
幼儿食品安全中班教案7篇幼儿食品安全中班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吃各种食物(果冻、鱼、热汤、水果等)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学会正确进食方法。
2、明白吃饭时不包饭和裹饭,细嚼慢咽才有利于健康,不要一边吃一边说话。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活动准备:挂图活动过程:一、教师透过与幼儿谈话,引出活动主题1、教师:小朋友,你们平时都爱吃什么东西呢?零食是我们小朋友爱吃的东西,你们都吃过哪些零食呢?引导幼儿回答。
2、教师:刚刚小朋友都说了很多自我爱吃的零食,那除了零食以外,我们还要吃饭菜,小朋友,你们吃过的饭菜又都有哪些呢?教师引导幼儿用心回答。
二、引导幼儿了解进食可能遇到的危险1、教师:小朋友,你们明白吗?饭菜可口,零食好吃,但是如果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不注意,也会很容易发生危险的哦!2、教师说一说因为饮食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
如:有些孩子因为吃果冻造成窒息,有些小朋友中午把饭含在嘴巴里面睡觉也造成窒息等等。
三、让幼儿自我发现由于进食不当所产生的危险1、教师:小朋友,此刻请你们说说你们在吃东西的时候就应要注意哪些事情呢?2、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自我在进餐时有哪些不正确的方式,就应要怎样样做,才能够避免危险的发生。
3、教师小结:吃饭时不能含饭在嘴巴里面,吃鱼的时候就应慢慢吃,防止被鱼刺卡到;汤太烫的话就应等一会儿再喝等等。
只要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慢慢吃,多加注意,就不会发生这些危险。
四、出示挂图,进一步了解进食时要注意的安全1、教师: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这幅图里面都有什么资料呢?图上方是怎样样提醒我们在进食的时候要注意的事情呢?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画,用自我的语言说一说。
3、教师小结:细细滑滑的食物要一小口一小口咬碎以后再咽下,我们在吃水果时要及时吐核,吃有刺的食物时要慢慢吃,过热的食物要等到稍凉以后再吃。
五、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并总结这天活动的资料,期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进食安全。
2024年幼儿中班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食品安全教材的第三章《食品的选择与储存》,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食品安全标志,了解食品保存方法,学习挑选新鲜食材,以及识别过期和变质食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挑选新鲜、安全食品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食品储存的正确方法,降低食物中毒的风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记住食品安全标志的含义。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挑选新鲜、安全食品的能力和正确的食品储存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展示(各类食品、食品安全标志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超市购物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食品的选择和购买。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食品安全标志的含义,以及如何识别新鲜、安全食品。
教师示范如何挑选新鲜水果、蔬菜、肉类等食材。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种食品,观察其包装上的食品安全标志,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自己挑选新鲜、安全的食品。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食品安全标志的含义2. 新鲜、安全食品的挑选方法3. 食品储存的正确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当一次小侦探,去超市寻找带有食品安全标志的食品,并记录下来。
拍摄一张家中冰箱的照片,分析并改进食品的储存方法。
2. 答案:学生记录的食品安全标志食品清单。
学生改进后的冰箱食品储存照片及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教师反思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带孩子去超市购物,共同关注食品安全。
课堂活动: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幼儿中班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精选5篇教案一:认识蔬菜一、教学内容1. 教材:幼儿园中班《生活常识》第二章节《认识蔬菜》二、教学目标1. 知道常见的蔬菜名称,学会正确地称呼它们。
2. 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增强对蔬菜的喜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幼儿对蔬菜的名称和特点的记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蔬菜图片、蔬菜模型、蔬菜卡片。
2. 学具:幼儿绘画用的彩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张农田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蔬菜。
2. 讲解示范:教师展示蔬菜模型,讲解蔬菜的名称和特点,让幼儿模仿。
3. 实践操作:幼儿用彩笔在纸张上绘制自己喜欢的蔬菜。
4.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蔬菜卡片,幼儿抢答说出蔬菜的名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蔬菜名称。
2. 设计原则: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自己在学校认识的蔬菜。
2. 答案:幼儿能够正确地称呼蔬菜,并简单介绍蔬菜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蔬菜的认识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幼儿对蔬菜的绘制不够准确。
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幼儿对蔬菜特点的讲解,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2.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可以组织幼儿去菜市场参观,让他们亲身体验购买蔬菜的过程,进一步了解蔬菜。
教案二:食品安全常识一、教学内容1. 教材:幼儿园中班《生活常识》第三章节《食品安全常识》二、教学目标1. 知道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学会判断食品是否安全。
2. 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对食品安全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幼儿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食品图片、食品模型、食品安全卡片。
2. 学具:幼儿绘画用的彩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张食品中毒的新闻图片,引导幼儿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2. 讲解示范:教师展示食品模型,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和判断方法,让幼儿模仿。
幼儿园中班食品安全优质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识别常见食品安全标识的能力,学会选购安全食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常见食品安全标识的认识、食品保存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实物展示(各类食品、安全标识)、PPT课件。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食品安全事故的新闻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2)展示常见食品安全标识,教幼儿认识并学会选购安全食品。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观察教具,识别食品安全标识。
(2)分组讨论,每组分享一个食品保存的方法。
4. 互动环节(5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幼儿抢答。
(2)让幼儿扮演“小小选购家”,在教具中挑选出安全食品。
六、板书设计1.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2. 常见食品安全标识绿色食品标识有机食品标识QS标识3. 食品保存方法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食品安全标识,并写出食品保存的注意事项。
2. 答案:(1)画出绿色食品标识、有机食品标识、QS标识等。
(2)食品保存注意事项:保持食品干燥、通风、避光。
生熟食品分开存放。
遵守食品保质期,及时食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互动、练习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食品安全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超市,实地了解食品安全标识的使用。
(2)开展家庭活动,让幼儿与家长共同探讨食品保存的方法,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互动环节;4. 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
幼儿中班食品安全教案8篇幼儿中班食品安全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基本的饮食卫生常识:餐前要用肥皂洗净双手,生食瓜果须洗净去皮,不叹食街头小吃。
2、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洗干净的苹果一只,水果刀一把。
洗净去皮苹果每人一小块,放在干净盘内。
活动过程:1、边讲故事边启发幼儿思考洋洋为什么肚子疼。
(1)有一天幼儿园放学了,妈妈来接洋洋回家。
路上,洋洋的肚子饿了,他吃了羊肉串。
(2)回到家洋洋又吃了苹果。
苹果是从哪里拿出来的?(菜兜里的)(3)吃了羊肉串和苹果以后,洋洋怎么啦?(难受、肚子疼)(4)洋洋去了医院,你们知道医生对洋洋说了什么?(教师可代替”医生”告诉幼儿:路边摊位上的小吃不干净,不能吃;没有洗、没有削皮的水果也不能吃。
)2、进一步启发幼儿讨论还有哪些类似的东西不能吃。
如,路边的糖葫芦、小水饺、无遮盖的点心等。
3、现场示范:瓜果洗净去皮。
4、请幼儿洗手、吃苹果。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干净的苹果,可小朋友们的销售干净不干净呢?谁能告诉老师吃东西前要先干什么?不乱吃东西》一、活动目标:1、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课件《进餐时》、《肚子为什么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鱼》;图片: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2、过期的食物。
3、腐烂变质的食物。
4、假冒、劣质的食物。
5、没洗干净的;每组一小筐(内有图片如:幼儿一边走一边喝水;吃饭时在说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铅笔放入口中等)三、活动过程:一、真实案例《卡在气管里的五角星》(用讲故事的形式即可!可以告诉幼儿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教师讲解: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5岁的龙龙突然咳嗽不停,而且有时喘不气来,晚上也睡不好觉。
爸爸妈妈赶快带他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做很多的检查才判断是得了重感冒,果住院治疗了一个周,病情有所好转,便回家了,可是回到家后,龙龙又咳嗽不停,整天晚上睡不着觉,躺不下,又坐不下,可难受了。
幼儿园中班食品安全教案3篇(1)教案:幼儿园中班食品安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认识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
3.学习正确的食品卫生习惯。
教学目标:1.学习食品存储和处理的基本原则。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促进幼儿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食品安全相关的图片、卡片或海报。
2.幼儿园食堂或课堂中的食品样本。
3.幼儿园食堂或课堂中的食品安全设施,如冰箱、储物柜等。
4.洗手液、纸巾、洗碗盆等卫生用品。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与幼儿分享关于食品安全的故事或经历,引发他们对食品安全的兴趣和思考。
2.展示食品安全相关的图片、卡片或海报,向幼儿介绍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并讨论为什么食品安全对我们的健康很重要。
主体活动:3.让幼儿观察并描述食堂或课堂中的食品样本,引导他们认识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如变质、过期、有异味等。
4.与幼儿一起制定并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强调饭前便后、接触食物前后要洗手,并鼓励幼儿主动洗手。
5.引导幼儿认识食物的来源和制作过程,告诉他们应该选择干净卫生的食材和食品。
6.让幼儿观察食品存储设施,如冰箱和储物柜,并解释食品存储的基本原则,如分区存放、生熟食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
7.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分工合作,清理和整理食品存储区域,加深对食品存储原则的理解和实践。
拓展活动:1.组织幼儿参观附近的超市或农贸市场,引导他们观察食品销售环境,并让他们辨认安全食品和不安全食品。
2.与家长合作,开展食品安全主题的亲子活动,如制作健康午餐、食品安全知识问答等。
3.通过绘本、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参与食品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评估方法:4.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行为表现,评估他们对食品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与幼儿进行简单的口头问答,测试他们对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6.收集和评估幼儿的手工制作、小组活动等作品,评价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幼儿园中班食品安全活动方案活动目标:1、知道识别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以及安全标志,并能区分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2、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幼儿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1、教学课件《吃健康的食品》2、图片若干(健康食品—蔬菜、水果、坚果;垃圾食品—油炸食品,罐头类食品,腌制食品,加工的肉类食品,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奶油制品,方便面,烧烤类食品,冷冻甜点,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物;过期食品—霉变及变质的食品)。
3、健康大冒险游戏棋盘若干。
教学重点:知道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难点:认识和区分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谈话导入课题:平时你最喜欢喜欢吃什么东西?幼儿自由回答……(教师点击课件一一出示食物的图片)2、引导幼儿小结:你们喜欢吃的东西真是各式各样,但是有的食品吃了是有益健康的,而有的食品吃了则是对我们的身体有害处的……二、区分各类食品1、师:食物的种类有很多,你们愿不愿意来给食物分分类呢?(点击课件:引导幼儿将食品分成两大类)(1)健康食品:水果类,牛奶,蔬菜类。
(吃了有助人体健康的食物)(2)垃圾食品:油炸食品,方便面,果冻,蛋糕,烧烤、甜点,饼干,可乐等(吃了对人体有害的食物)2、了解垃圾食品吃了以后对人体会有什么害处(1)请幼儿说说:平时自己都喜欢吃什么食品(2)点击课件请幼儿了解垃圾食品的制作过程,幼儿讨论,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小结:在我们喜欢吃的食品中有很多都是垃圾食品,垃圾食品吃了以后会对我们人体造成一定是伤害……所以,小朋友们要少吃或不吃这样的食物,才会健康成长。
(3)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垃圾食品?(油炸食品,罐头类食品,腌制食品,加工的肉类食品,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饼干类,奶油制品,方便面,烧烤类食品,话梅和蜜饯类食物)教师将幼儿说到的垃圾食品逐一用课件展示,帮助幼儿更多的了解更多的垃圾食品品种。
食品安全教案幼儿园中班食品安全教案幼儿园中班第一篇活动目标1、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活动准备1、真实案例《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课件《进餐时》、《肚子为什么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鱼》。
2、图片: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过期的食物,腐烂变质的食物,假冒、劣质的食物。
3、每组一小筐(内有图片如:幼儿一边走一边喝水;吃饭时在说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铅笔放入口中等)活动过程一、真实案例《卡在气管里的五角星》(用讲故事的形式即可!可以告诉幼儿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教师讲解:一天,5岁的龙龙突然咳嗽不停,而且有时喘不过气来,晚上也睡不好觉。
爸爸妈妈赶快带他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做很多的检查才判断是得了重感冒,他住院治疗了一个周,病情有所好转,便回家了,可是回到家后,龙龙又咳嗽不停,整天晚上睡不着觉,躺不下,又坐不下,可难受了。
爸爸妈妈担心死了。
着急的父母又搭车来到了离家很远的医院,最后经过一位有经验的老医生的检查,这位医生从他喉咙的侧面取出了一个大大的铁制的五角星。
医生说这个五角星卡在的地方,一般的检查很难发现,幸亏爸爸妈妈及时来到了这里,要不会有生命危险的。
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龙龙的病终于好了。
医生告诉龙龙说:“以后,一定不能把一些危险的东西放入口中。
”讲述完后提问:1、这个故事的名称叫什么?2、龙龙的身体好受吗?3、一开始,医生检查出五角星了吗?为什么?4、龙龙的爸爸、妈妈心里怎样?5、最后,医生从他气管里取出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6、医生对龙龙说了什么?7、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特别危险,不能放入口中?小结:当我在电视上看到这个真实的故事时,我的心里和龙龙的爸爸、妈妈一样着急,龙龙怎么能把那么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亏医生爷爷的高招技术救了龙龙。
希望所有的小朋友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千万不能随便往嘴里乱放东西。
二、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讨论:1、课件《进餐时》内容:幼儿在吃饭时,有的在说笑,有的在扔饭,有的嘴里含着饭在玩玩具,跑闹。
观看后讨论:小朋友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小结:人在吃饭时,饭宝宝都要经过气管,再到胃,如果吃饭时说话,疯闹,饭宝宝就会走错路,也就容易呛伤,严重者饭卡在气管里,会因为喘不上气来而死亡。
所以小朋友吃饭喝水时,一定要安静,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不能说笑,打闹。
2、课件《肚子为什么疼》内容:一天,妈妈从幼儿园接冬冬回家,冬冬非要妈妈买烤肠吃,妈妈只好给冬冬买了两根。
冬冬马上吃了。
冬冬回到家,看见篮子里盛着许多草莓,抓起来就吃,妈妈说:“冬冬,等洗干净了再吃。
”“我不怕脏”冬冬吃了很多。
夜里,不知为什么冬冬的肚子疼得不得了。
观看后讨论:小朋友,冬冬的肚子为什么会疼?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观看图片:(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2)过期的食物。
(3)腐烂变质的食物。
(4)假冒、劣质的食物。
(5)没洗干净的食物。
提问:这些东西你吃过吗?说一说,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吃?小结:大街上的烧烤的东西特别不卫生,而且吃了容易致癌。
吃水果之前一定要洗干净。
买食物一定要有质量安全标志,保制期内的食物。
一些腐烂变质,老鼠、苍蝇叮咬过的假冒、劣质的食物不能吃,否则会食物中毒的。
3、情景表演《好吃的鱼》内容:今天是星期天,明明的妈妈买来了一条大鲤鱼。
做了一道好吃的葱油鲤鱼。
明明闻着香香的味道忙地吃了起来,妈妈说:“明明,别着急,把鱼刺弄干净了在吃,但明明可着急了,突然,喉咙里卡住了鱼刺,明明难受得哭起来了。
妈妈一边安慰明明,一边带他到医院后,医生阿姨帮他把鱼刺取出来了。
提问:(1)明明应怎样吃鱼?(2)鱼刺卡在喉咙里该怎么办?小结:小朋友吃鱼时,一定要仔细把鱼刺弄干净再吃,一旦鱼刺卡住了,小朋友也不要哭,因为越哭,鱼刺就陷得越深,应赶快告诉妈妈或老师,带你到医院去治疗。
三、游戏判断对错1、上幼儿园时,没有幼儿园教案说课稿生病的小红非要妈妈帮她带药到幼儿园。
小结:不生病时,不能随便吃药,否则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而且爸爸、妈妈的药更不能吃,有可能造成中毒,后果非常严重。
2、邻居的小哥哥给了小妹妹一个很小的果冻吃。
小结:小朋友听过有很多小孩由于吃果冻而卡住喉咙里喘不气来而死亡的事情吗?果冻我们小朋友尽量不吃,即使要吃时,一定要用小勺弄碎了再吃。
特别是小的孩子一定不要吃小的果冻。
3、夏天来了,天气太热,我喝了饮料,又吃雪糕。
小结:夏天天气虽然很热,但也尽量少吃雪糕,因为雪糕太凉容易让胃宝宝难受的。
4、小朋友拿了一个玻璃球放在嘴里玩。
小结:玻璃球是危险物品,千万不要放在嘴里玩,容易出危险。
四、操作活动1、请幼儿把小筐里认为做得不正确的图片挑出来,并说一说为什么。
例如:小朋友一边走一喝水,容易呛到。
2、师巡回观察幼儿引导幼儿互相讨论。
活动延伸:1、把活动后的图片张贴在四周,幼儿随时观看。
2、每天严把幼儿入园这一关,认真做到一摸、二看、三查、四问。
不让幼儿带任何东西入园。
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当中。
3、午睡上床前,逐一检查每个幼儿手里,兜里是否有异物。
4、与家长配合,共同教育幼儿少吃冷饮,果冻,不往嘴里乱放东西。
5、一日生活中,教师一定要认真观察,随机教育。
每时每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6、随机教给幼儿解决突发事件的方法。
食品安全教案幼儿园中班第二篇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三无食品”、过期食品、,知道吃了这些食品会危害身体健康。
2.能参考生产日期及安全标志选购安全健康的食品。
3.在生活中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1.活动课件。
2.食品若干、牛奶若干。
活动过程:一、了解三无食品。
1.(PPT第一页)你们看,这是谁?懒羊羊为什么在哭呢?(幼儿猜测原因)2.教师:原来懒羊羊身体很不舒服所以就哭了,这可怎么办才好呢?(送医院)教师小结:对了,如果觉得身体不舒服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这样会让我们的身体保持健康。
3.教师:懒羊羊也来到了医院,我们听听医生是怎么说的?(播放医生的话,)4.教师:懒羊羊为什么身体会不舒服的呢?(幼儿根据录音回答)5.教师:原来懒羊羊是吃了三无食品身体才会不舒服,你们知道什么是三无食品吗?6.教师:我们听医生介绍一下,三无食品是哪三无呢?(播放录音)教师出示相应字卡介绍三无食品,并帮助幼儿了解其含义。
7.教师:生活中三无食品在什么地方比较多见呢?(讨论)8.教师播放路边小摊、小贩的视频,小结:三无食品一般在路边的小摊、小贩那比较常见,小朋友最好不要去路边摊上购买食品。
二、学习选购食品的方法及了解过期食品。
1.教师:我们在选购食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幼儿讨论)2.教师:老师带来了一段录像,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录像中的叔叔在选购食品时特别注意了什么?(播放录像)3.教师:叔叔在选购食品仔细观察了什么?(PPT展示)4.教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牛奶,请小朋友观察一下牛奶的包装找一找这三种标记。
(幼儿操作)5.教师:你们找到了吗?你们知道这些标记都表示什么意思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点击牛奶图片上的喇叭)6.教师结合牛奶介绍过期食品。
7.教师:原来选购食品还有这么多的方法呢!老师还把这些方法变成了儿歌,你们想听吗?(播放儿歌录音)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三、尝试选购安全的食品。
1.我们小朋友知道了选购食品的方法,懒羊羊还不知道呢!你们想不想把这个好方法告诉懒羊羊啊?2.教师:懒羊羊还在生病了,去看望病人的时候应该准备些什么呢?(礼物)教师小结:你们都是会关心别人的好宝贝。
3.教师:你们看,我们教室中就有很多的食品,请每个小朋友去挑选一份食品作为礼物送给懒羊羊,挑选食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安全标记和生产日期哦!选好了请把礼物带到座位上和好朋友说一说。
4.教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挑选的食品呢?(个别幼儿介绍)5.互相检查验证挑选的结果,如果有错及时纠错。
6.给懒羊羊送礼物,分享礼物。
(PPT懒羊羊家)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和家人一起去超市选购食品、继续了解有关食品的安全的小知识。
2.知识拓展:了解一些有机食品、绿色食品。
食品安全教案幼儿园中班第三篇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什么是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知道吃了这些食品会危害身体健康。
2、能力目标: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多种感官活动,让幼儿初步掌握辨别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的具体方法。
3、情感目标:增强幼儿对安全食品的自我意识,拒绝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知道这三类食品对身体的危害性。
难点:让幼儿掌握分辨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的具体方法。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在家长的配合下,让幼儿简单了解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
2、物质准备:课件、喜洋洋娃娃一个、垃圾食品、腐烂变质食品、"三无"食品若干包和其他安全食品若干包。
装食品的篮子若干个。
教法、学法:教法:情境导入法、提问法、直观教学法、游戏竞赛法等。
学法:观察分析法、讨论法、多种感官参与法。
活动过程:(一)应邀做客,激发兴趣活动一开始出现喜洋洋娃娃,并以接到小熊的应邀做客激发幼儿兴趣。
喜洋洋娃娃:小朋友们好,我是食品专家喜洋洋,我的本领可大了,今天我收到了小熊寄来的邀请函,它邀请我跟你们一起去他家做客呢,你们高兴吗?(二)观察讨论,分析讲解1、观看多媒体课件画面一,认识垃圾食品。
师:小熊为我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我们看看有什么?请幼儿观察并说说食品的名称。
接着播放喜洋洋为幼儿分析讲解有关垃圾食品知识的声频后让幼儿根据喜洋洋的讲解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食品是垃圾食品?2、观看多媒体课件画面二,引导幼儿观察食品外包装,认识"三无"食品。
教师分发一些食品给幼儿,在喜洋洋的提醒下让幼儿认真观察食品的外包装,并进行对比,再由喜洋洋引导幼儿观察卫生条件极差的食品生产小作坊后告诉幼儿在这种环境下生产出来的食品就是"三无"食品。
再由喜洋洋通过讲解进行小结,进而使幼儿明确什么是合格和"三无"食品。
3、观察课件画面三,认识腐烂变质食品。
小熊又拿出它最喜欢的水果、鸡蛋(其中有些开始腐烂变质)请客人吃。
喜洋洋再一次的提出问题:"这些食物有何不同?"幼儿进行观察后讨论,然后喜洋洋进行总结:像这种开始腐烂有异味颜色不鲜艳的食品就是腐烂变质食品,上面有大量有害细菌,不能食用。
(三)采购食品,游戏巩固创设超市货架情境。
食品架上混合放着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和一些安全食品,幼儿分成三个小组进行食品分类采购比赛,看哪一组采购的食品又多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