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附答案讲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68.00 KB
- 文档页数:5
1.《诗两首》导学案教师寄语: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艾青“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点: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学习难点: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导学过程检查预习一、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填空1.艾青(1910~1996),原名,浙江金华人。
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
作品有等。
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等。
【蒋海澄《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
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2.余光中(1929~)当代诗人和。
湖南衡阳人。
现居。
主要作品有《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诗评家。
台湾。
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二、理解探究1. 一首优秀的诗歌,往往会集中抒发人类的某种美好情感,表达某种观点,《我爱这土地》抒发了;《乡愁》咏叹了。
【.诗人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深沉的热爱;游子对故乡无穷的眷恋。
】2.《我爱这土地》升华主题的句子是哪几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有人说,《乡愁》两次写到对母亲的思念,显得有些重复,使全诗不简洁,所以第三节可以删去,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不可以删去,因为两次写到对母亲的思念。
是为了突出作者对大陆的依恋就如同孩子对母亲的依恋,而母亲的逝去是无法挽回的,就如海峡的隔阂他个人难以改变。
】课堂研讨三、合作释疑1.《我爱这土地》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明确:诗人选用“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之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
1《窃读记》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生字词,感知文章内容。
2.能够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学习重点感知文章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①结合导学案,关注学习目标,注意学习重点和难点.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可在书上批注(不少于3处),并独立完成“预习作业"题。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
②针对预习训练和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注意教师的点拨。
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出错的地方要用红笔及时纠错。
1。
填写拼音或汉字。
众目睽睽..( )尴.()尬煞.( )有介事踉踉..( )跄跄 jī cháng()辘辘( )qīng pén()大雨 diàn( )起脚尖支chēng( )2。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①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难堪尴尬难受), (涨羞映)红了脸.②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想法念头) (逼迫催)使我再度停下来.③有时我(挨靠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妹或者女儿.④我慌忙把眼睛(放搁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
二、交流展示问题1:“窃”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⑴偷;⑵暗中、偷偷地做一件事;⑶谦辞,古人用来谦虚地指自己的建议.在本文标题《窃读记》中,“窃”的含义是什么?题目《窃读记》如何理解?问题2:林海音童年时代有过不止一次偷偷去书店读书的经历。
快速默读全文的1——14自然段,找一找林海音到底慢慢积累了哪些行之有效的“窃读"技巧和方法呢?试着概括一下。
假装询问价钱—→()—→( )-→以雨天避雨为借口问题3:结合文本,说说作者林海音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教师点拨】三、引导探究探究1:“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作者快乐的是什么?惧怕的又是什么?从课文中找一找相关的句子,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下册第一单元生活咏叹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了解作者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2.了解本文修辞的特点,理解诗歌中众多意象的含义。
3.感悟诗人的爱国之情,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报国之志。
一、导入新课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面貌可谓焕然一新:被人称赞的新中国四大发明,为人赞叹的大国外交,具有活力的中国自主创新。
如果让我们用一个形象来形容今天的中国,朝气蓬勃的青年或美丽动人的姑娘都甚为恰当。
然而,在改革之初,面对她的伤痕累累,面向全新的希望,她在人们心中会是怎样的形象呢?今天,让我们走进舒婷的诗歌中感受一下。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作者简介: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
祖籍福建泉州,后一直生活在厦门。
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
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德国、法国、美国、荷兰、日本等多个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之一。
写作背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年头。
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目标导学二:赏析意象,把握诗歌情感1.反复朗读诗歌。
2.第一节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含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意象:“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
“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两个意象,象征祖国的贫穷落后和长期停滞的生产力;“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几个意象,进一步概括了祖国的饥馑、闭塞和百废待兴的状况。
总之,第一节主要写祖国母亲贫穷落后的历史和种种沉重的负累。
作者以诸多落后以及沉重的意象表达了自己深沉、悲痛的感情。
3.第二节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它的作用是什么?作者的情感有何变化?明确:第二节通过直抒胸臆来描写祖国的过去,表明祖国的“贫困”“悲哀”,这也是对第一节中诸意象的诠释,长期潜伏蜗行于黑暗的隧道里固然是贫困,而船的纤绳深深勒进肩脖则是悲哀。
新编语文(人教版九下)导学案:1-4课+各课答案一、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填空1. 蒋海澄《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
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2. 诗评家。
台湾。
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二、理解探究1.诗人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深沉的热爱;游子对故乡无穷的眷恋。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不可以删去,因为两次写到对母亲的思念。
是为了突出作者对大陆的依恋就如同孩子对母亲的依恋,而母亲的逝去是无法挽回的,就如海峡的隔阂他个人难以改变。
三、合作释疑1. 明确:诗人选用“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之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
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
2.明确:上述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3.明确: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4.明确:诗人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具体可感的对象上。
这种技法.通常称之为“移情”,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5.明确:“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教师寄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成功的结果来源于点滴的过程。
【学习目标】1.学习诗歌,关注诗歌的文体特征,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对其内涵和艺术表现力进行赏析。
3.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得到精神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点】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感受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诗歌创作的背景;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节奏,感受诗歌韵律,感知诗歌内容。
【学习过程】一、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背景,完成以下练习:1.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女诗人,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
主要著作有诗集《》(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新诗集奖)《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
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多个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之一。
2.戴望舒,原名戴梦欧,现代著名诗人。
出版第一本诗集中《》一诗传诵一时,因此有“”的美誉。
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
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
3.卞之琳,是“”的代表诗人。
与何其芳、李广田被合称为“”。
4.高尔基,(国)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由散文诗《鹰之歌》《海燕》,1906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
1913年后完成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
二、朗读诗歌,掌握课后“读读写写”中的生字词,并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干瘪.( ) 驳.船( ) 蜗.行( )胚.芽( ) 迷惘.( ) 隧.洞( ) 绯.红( ) 淤.滩( ) 纤.绳( )胆怯.( ) 翡.翠( ) 蜿.( )蜒深渊.( ) 号.( )叫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韵律节奏。
九语下第一单元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韵律、节奏、重音。
2.能联系背景,把握救读课文的诗歌主旨,理解情感。
3,把握诗中意象,品味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哲思。
教学重难点重点:总结诗歌意象,品味语言,体味哲思。
难点:总结各篇特色写法。
课型:复习课课时:一课时教具:教材,多媒体教法:自学指导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重视朗读,突出重音、停连。
在鉴赏诗歌方面,朗读既是感知诗歌的前提,也是检验理解水平的试金石。
朗读时,同学们要注意停连和重音,突出意象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试一试2老师一起读,预备-(朗读示范)二、联系背景,把握主旨,理解情感。
学习诗歌,还要注意联系时代背景,体会诗歌主旨和情感。
比如一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人以“我”向祖国倾诉的独特形式,以深沉悲痛的心情、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了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在此背景下,粗国和人民依然没有因“贫困”而丧失希望。
历史转折期的出现,新生的祖国正待腾飞, “我”发出献身祖国的热望,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2.海燕《海燕》创作于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
作者创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晕,为无产阶级唱出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学习了本单元内容之后,同学们已经能够在反复朗读、感受诗歌韵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了。
现在我们对各篇诗歌的意象、感情和写法进行一个梳理。
三、突破重难点:把握意象,品味语言,体味哲思。
(一)把握意象,体会内涵情感哲思。
1,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作者舒婷用“水车”、“矿灯”“稻穗\“驳船”形象地说明了祖国过去的落后衰败;选用“花朵”这一意象表达美好生活的祈愿幻灭的悲怆、痛苦和绝望;这两节都赞扬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诗歌(第三节)用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象征结束历史浩劫的崭新现实,预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美好明天。
《我爱这土地》导学案班级:姓名:日期:【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习重点】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学习难点】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1、那人——初识作者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
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
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
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
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
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诗的题目是《我爱这土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
“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
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2、那时——了解背景本诗写于1938年11月,其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时代的“吹号者”,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大声地读、尽情地读吧一般来说,能鲜明的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和重音。
4、给下面加线字注音。
嘶哑()喉咙()吹刮()5、预习感知:(1)、揣摩诗意,概括两节诗的内容(2)、边读边思;a、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b、诗中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对象分别是什么?核心是什么?探究一:这只鸟歌唱至死,“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对此应如何理解,与学过的古诗词中那些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探究二:诗中出现的“土地”、“河流”、“风”、“黎明”象征了什么?“土地”象征:“河流”、“风”象征:“黎明”象征:“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象征:探究三:全诗中哪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土地”的热爱之情?第二节诗与第一节诗是什么关系?谈谈你的理解。
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内容,激发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
2.理解诗歌中鲜明而又独具特色的意象。
3.体会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情感。
学习过程一、知识积累,夯实基础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的作者是我国当代女诗人。
她是的代表诗人之一。
这首诗以第人称写成,诗中抒情主人公代表着。
2.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干瘪.( ) 驳.船( ) 蜗.行( )胚.芽( ) 迷惘.( ) 隧.洞( )绯.红( ) 淤.滩( ) 纤.绳( )喷薄.( )3.请将“老水车、驳船、矿灯、稻穗、路基”这几个形象、填入下列空缺处。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是失修的;/是淤滩上的/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二、感知内容,提升能力阅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的第一节和第三节,回答下列问题。
4.简要概括这两节诗的内容。
5.两节诗分别选用了哪些具体的意象进行对比?6.两节诗的最后一行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作用?三、拓展提升,学以致用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7.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炫.( )耀痴.( )情慰藉.( )霹.( )雳流岚.( ) 虹霓.( )8.诗中的橡树、木棉各自代表了什么?9.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参考答案一、知识积累,夯实基础1.舒婷朦胧诗派一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承担起重任的一代人2.biěbówōpēi wǎng suìfēi yūqiàn bó3.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二、感知内容,提升能力4.第一节诗用写实的手法,回忆祖国贫穷、落后的历史;第三节诗主要写祖国现在,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开始了新生。
1.《诗两首》学案答案一、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填空1. 蒋海澄《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
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2. 诗评家。
台湾。
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二、理解探究1.诗人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深沉的热爱;游子对故乡无穷的眷恋。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不可以删去,因为两次写到对母亲的思念。
是为了突出作者对大陆的依恋就如同孩子对母亲的依恋,而母亲的逝去是无法挽回的,就如海峡的隔阂他个人难以改变。
三、合作释疑1. 明确:诗人选用“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之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
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
2.明确:上述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3.明确: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4.明确:诗人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具体可感的对象上。
这种技法.通常称之为“移情”,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5.明确:“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共100页附答案)目录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2梅岭三章3短诗五首4海燕第二单元人物画廊5孔乙己6变色龙7溜索8蒲柳人家(节选)第三单元家国之思9鱼我所欲也10唐雎不辱使命11送东阳马生序12词四首第四单元读书鉴赏13短文两篇14山水画的意境15无言之美16驱遣我们的想象《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2.理解本诗运用反复手法在创意境及抒情上的作用3.理解诗人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学习难点】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学习方法】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知识链接】作者简介: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
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舒婷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之一。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
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初读诗歌】1. 初读诗歌,读准加点字音﹙A级﹚干瘪( ) 驳船( ) 蜗行( ) 胚芽( ) 迷惘( ) 隧洞( )绯红( ) 淤滩( ) 纤绳( )2.词语解释﹙A级﹚疲惫:簇新:绯红:喷薄:迷惘:整体感知,思考以下问题:﹙B级﹚1.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3.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4. 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仔细赏读,理解品味作品:1.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B级﹚.2. 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C级﹚3.舒婷的诗往往在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达真挚的心声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 ﹙C级﹚【学习反思】﹙B级﹚如何诵读这首诗?五【作业布置】﹙C级﹚赏析舒婷的《思念》,完成题目思念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颗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1.诗的第一节选用、、和四个意象,分别抒写出、、和等情思2.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比喻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缠绵、真切,请分析下面比喻句各比喻什么①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②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3.鉴赏第三节在全诗中的作用【拓展阅读】《双桅杆》舒婷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双桅船》赏析:《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本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在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和人们能直感的形象来替代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简言之,就是用具象来表达抽象诗题“双桅船”,就是一种象征全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或者说,诗人觉得,我就像一只双桅船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另外,诗中的“岸”、“风”、“风暴”、“灯”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边在一起意象的运用,是本诗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所谓意象,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致来表现诗人的主观心态它与传统诗歌中的“意境”不同意境一般是触景生情并借景抒情,从而达到景中含情的艺术目的而在朦胧诗中,诗人多以主观情绪和人的各种心态为表现对象,从主观情绪出发,想象并构造成某种具体的画面与景致,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以达到艺术表达的效果诗人在《双桅船》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一种感情历程而落在语言上,却是“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并把这些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动态过程的画面而在画面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作者的真情实感全诗意象清新,组合自然,使诗人内在, 强烈的情绪得以自如的表达另外,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情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诗的最后四名:“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被人们当作警句加以广泛流传和引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参考答案一、1.注音: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āng) 隧洞(suì)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2.词语解释:疲惫:非常疲乏簇新:极新(多指服装)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绯红:鲜红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二、1.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2. 答: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又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3. 第三诗节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象征着祖国的希望4.笿:第四诗节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四、仔细赏读,理解品味作品:1. 答: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2. 答: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中折射的必然“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他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3. 答: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诗人写的虽是贫穷和苦难,情感中却始终流动着对祖国的挚爱、依恋和赞颂例如:“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老水车”这个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存力同样,下文的“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几行,写的是中国人民屡受挫折却从不泯灭希望以上种种,都是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赞扬六、参考答案:1.挂图代数琴桨橹茫然苦恼惆怅焦灼2.①时间缓慢②距离遥远3.第三节是全诗的诗眼,点出所有的痛苦、惆怅、焦灼和期待全部发自内心.是源自心灵深处的“思念”文章《梅岭三章》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感受诗歌韵律,理解诗歌内容。
一、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给加粗的字注音。
干瘪( ) 勒进( )淤滩( ) 簇新( )2.第一节连用三个“我是”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朗读第一节,为什么一、二两句句式长,三、四两句句式短,而第五句却包括三个短句?4.第一节把我比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祖国正承受着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说一、二节是写祖国苦难的过去,那么第三节则写祖国的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这些词可以预示祖国的美好前程。
6.“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应怎样理解?这句诗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连同后面的诗句,突出了我与祖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联系。
7、诗人在诗歌的第一节中把“我”物化成什么?其中“破旧”“疲惫”“蜗行”等词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8、“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句话有什么含义?9、诗歌中说“我”是“古莲的胚芽”“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特点?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10、这首诗通篇采用了“我是……”这种句式结构,请你简要分析一下采用这种句式的好处。
【参考答案】7、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破旧”、“疲惫”、“蜗行”等词语,表达出了作者对过去数百年来饱经沧桑的祖国的感伤和焦灼之情。
8、这句话表现了人民在深重的痛苦与悲哀中长久的等待,“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象征着中国人民长久而执着的希望。
9、这些事物都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祖国在经历苦难之后又重新苏醒,又充满生机而感到欢欣和鼓舞的心情。
10、一方面,这种结构强化了诗人与祖国之间的情感联系,把“我”和“祖国”化为一个同一体;另一方面,这是一种“物我交流”的手法,更容易让读者从诗行中感受到诗人炽热的赤子之情。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寒假停课不停学)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同学们,我们为中国古典诗歌而自豪,因为它凝练、隽永,是多少岁月沉淀的精华。
但这还不是中国诗歌宝库的全部,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精彩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
当然,我们走进诗歌的园地,还可以采撷到世界诗歌园地的芳华。
欣赏现当代诗歌,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情的感染。
学习目标:1.学习诗歌,关注诗歌的文体特征,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对其内涵和艺术表现力进行赏析。
3.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得到精神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学习难点: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感受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学习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学习任务:通读单元课文,了解诗歌的相关知识,初步感知内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学习过程:一、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
1.这个单元一共四篇课文,其中是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一组现代诗,它的格律是和谐的,意境是清新的。
语言修辞则是文言和白话相融合,是以旧诗形式抒写的成功范例,这首诗写于革命斗争中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
1936年冬天,陈毅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他带着伤病伏在密密的草丛中20多天。
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袋里,即,这是陈毅同志当时写的“绝命诗”。
是一首深情的之歌,这首诗写于我们伟大的祖国刚刚结束“十年浩劫”的历史时期,诗中选取了生活中极具特征的,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倾吐了的强烈愿望,表达了那个时代青年的共同心声。
高尔基的是首著名的,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辉煌。
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
科目:九年级语文(下)学案课题:第一单元时间:年月日主备人:授课人:课型:复习课1、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理解词义。
【重点】2、了解重要的作家及作品。
【重点】3、学会概括诗歌主题。
【难点】一、【字音字形】荇藻蓬蒿蝼蚁干瘪绯红笑涡虔信瞰望潺潺黝黑晨曦镶嵌嘶哑锦幛憔悴纤绳淤滩深邃我的积累:二、【文学常识】1、《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1 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火把》《向太阳》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2、《乡愁》的作者是,台湾诗人与散文家,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散文集《左手的缪思》等。
3、《我用残损的手掌》的作者是,生于浙江杭州,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因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被称为“雨巷诗人”。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
4、《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是,原名龚佩瑜。
当代诗人,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致橡树》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
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等。
本单元所选诗歌获1 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
5、(1)外国诗《祖国》的作者是,是继普希金之后国又一位伟大诗人,被别林斯基誉为“民族诗人”。
14岁写诗,1837年他因为普希金之死而写的《诗人之死》一诗名震诗坛。
(2)外国诗《黑人谈河流》的作者在美国文坛,尤其是黑人文学方面,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写过小说、戏剧、散文、传记等各种文体的作品,还把西班牙文和法文的诗歌翻译成英文,甚至编辑过其他黑人作家的文选,但他主要以诗歌著称,被誉为“哈莱姆的桂冠诗人”。
★辨析现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精彩再现】“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问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自主解答】【技法点拨】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等。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能辨别这些修辞手法,并能分析它们的艺术效果。
1.比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表达更加生动感人的作用。
2.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3.夸张: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4.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本体。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5.对偶:从形式看,使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使意义集中含蓄。
★体会现代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精彩再现】《我用残损的手掌》【问题】这首诗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自主解答】【技法点拨】体会现代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要三看。
1.看题目。
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仔细体会题目的含义,因为题目有时就是解答问题的钥匙。
2.看作者。
“知人论世”是诗歌鉴赏中要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说作者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刮风(gua) 邮票(you) 海峡(xia) 干瘪((bie)B、窄窄(zhai) 蓬蒿(hao) 隧洞( SUI) 淤滩(yu)C、簇新(cu) 颤抖(chan) 黝黑(you) 迷惘(wang)D、慰藉(jie) 喷薄(bo) 虔信(qian) 深邃(Sui)2、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荇藻(Xin) 白桦(hua) 蘸着(zhan) 簇新(cu)B、掠过(lue) 蜗行(WO) 淤滩(yu) 驳船(bo)C、胚芽(pei) 虔信(qian) 深邃(SUI) 纤绳(qian)D、黝黑(you) 瞰望(kan) 彻骨(che)绯红(fei)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悲愤黎旺腐烂憔悴 B、汹涌灰烬锦幛摸索C.撕哑荇藻蜗行胚芽 D、驱逐镶嵌晨曦瞰望4、下列各项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嘶哑蓬蒿憔悴干瘪 B.灰烬锦嶂疲惫慰籍C.晨曦镶嵌笑涡富饶 D.驱逐蝼蚁喉咙坟墓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恭敬而信任)的宁静。
B.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安慰)的幻梦。
C.惦念(惦记、怀念)着自己夜间的宿地。
D.它那草原上凄清(形容人的心里感到凄凉、清冷)冷漠的沉静。
6、下面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深邃(Sui) 邮票(you) 海峡(xia) 斑斓(luan)B.淤泥(yu) 虔信(qian) 蓬蒿(gao) 干瘪( bi )C.簇新(cu) 瞰望(kan)镶嵌(xiang) 黝黑(you)D.汹涌(xiong) 晨曦( xi) 疲惫(bei)颤抖(zhan)7、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真谛烦燥通霄达旦一代天骄B.隐密陨落眼花瞭乱大庭广众C.箫瑟藩篱来势汹汹因地治宜D.瓦砾沉湎相形见绌一泻千里8、下列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愁》借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些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实物化了。
B.我用残损的手掌》运用虚拟和想象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被入侵的痛苦以及对人民战胜侵略者的坚定信心。
C.《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运用第一人称,便于“我”向祖国倾诉D.《祖国》通过对极有特点的俄罗斯自然风光和充满生活乐趣的农家生活场景及风俗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俄罗斯的爱。
9、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禁止设立不符合户口登记规定的任何前置条件。
B. 一边是铁路市场化大幕逐步开启,另一边是火车上低价盒饭“躲猫猫”,这样的市场化是不全面、不彻底的。
C.一些科学家称,全球变暖正在扰乱冰川期的自然交替,下次严寒期很有可能推迟至10万年以后。
D.四方对话是推动阿富汗和平进程的一个很好的开端。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题目。
(4分)①大堰河甘甜的乳汁滋润.( )了艾青的童年,故乡秀美的泉水蕴育了诗人的才情。
诗人在《少年行》中深情地对乡亲们说:“双尖山保佑我们平安无恙/等我也老了/我再回来和你们在一起。
”他在《献给乡村的诗》中说:“我的诗献给生长我的小小的乡村——/bēi( )微的,没有人注意的小小的乡村/它像中国大地上的千百万的乡村/它存在于我的心里,像母亲存在于儿子的心里。
”②“太阳”发出了“黎明的通知”。
艾青“用嘶哑的喉咙”为黑暗中的祖国呼唤“火把”,“常含泪水”把赞美诗呈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他的诗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诗坛巨匠之一。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分)(2)第①段第一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1分)(3)第②段中画线句有语病,请改正。
(1分)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A.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无用;总之觉得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安分守己....的人。
B.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肆无忌...惮.地掠夺我国的财富和资源,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
.C.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最爱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D.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反腐不仅要惩治于后,更应预防于先;不仅需达到“不敢腐”“不能腐”的效果,更需激发“不想腐”“不愿腐”的自觉。
B.中央电视台5月1日推出的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起到了鼓舞士气的宣传作用,传递出中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劳动情怀。
C.NBA总决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球迷们都在纷纷竞猜骑士队和勇士队谁能夺得总冠军?D.当下新媒体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了众多的引人注目的明星——歌星、舞星、体坛明星、政坛风云人物……4.名句积累。
(6分)(1)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铁骑绕龙城。
(杨炯《从军行》)(2)永结无情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月下独酌》)(3)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4)古人写诗善用修辞。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夸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比喻。
(5)潜心读书有四种境界。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静下心来,耐住寂寞,此第一境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第二境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登临顶峰,高屋建瓴,此第三境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此第四境也。
(6)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碰到困难与挫折,这时我们可以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激励自己。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________;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________;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________。
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叱咤时代的风云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B.叱咤时代的风云挣脱千年的羁绊唤醒黎明的沉默C.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叱咤时代的风云D.唤醒黎明的沉默叱咤时代的风云挣脱千年的羁绊6.为宣传“世界环境日”,班级召开“建绿色家园,享美好自然”主题班会,设置了对对联环节。
请根据所给上联,结合右边的图片,对出下联。
(3分)上联:青山外早莺争树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7.根据所提供的情境,按要求表达。
(4分)你所在的学校要举行以“吸取国学精华,传承中华文化”为主题的经典诗词朗诵比赛。
(1)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2分)(2)在这次比赛中,你们班的小红同学由于紧张没有发挥好,感到很难过。
比赛结束后,你将如何劝说?(2分)1.(1)rùn卑(2)“蕴”改为“孕”(3)他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诗坛巨匠之一。
(或:他的诗在世界诗坛具有广泛的影响。
) 2.D 3.C(解析:C项中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