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
- 格式:pdf
- 大小:98.52 KB
- 文档页数:2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采用合适的理念与策略,使学生尽可能地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和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下面将从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详细介绍有效教学的要点。
一、教学理念1.全面发展:强调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并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2.学生中心:强调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倡导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活动。
3.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4.探究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发现,构建知识结构,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情境教学:强调将学习与现实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2.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学习方式等因素,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激励教学:通过奖励、表扬、鼓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趣味性。
5.多元评价:通过综合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评价和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总之,有效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跟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运用合适的教学理念和策略,在教学中注重全面发展、学生中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情境教学等要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一、著作部分1、(美)加里·鲍里其:《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丁舒:“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南京师大学报》,2007.?3、葛炯:“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组织与问题建构",《现代教学》,2006.11。
?4、.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
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5、李进材.有效教学——理论与策略[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6、.林培英.课堂决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
[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M].易东平译。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8。
、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9、徐建成.课堂教学新视野[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肖成全.有效教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尹祖琴。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教师成长篇[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袁金华.课堂教学论[M]。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13、余文森,吴刚平,刘良华。
解读教与学的意义[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4、杨桂青。
英美精彩课堂[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5.、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6、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7、《钱梦龙与导读艺术》,北师大出版社,2009。
18、史洁荣、刘小禾:《讲解技能提问技能》,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9、汪新华:“关于优化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
?二、期刊文献资料(部分)1、关文信.影响有效教学的主要变量及其特征[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7:1—3?2、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J]。
树立有效教学理念,探索有效教学策略崔允沸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我们经常能听到教师抱怨说:“现在的学生真是笨啊,有些问题我都讲了不知道多少遍了,可他们还是弄不明白。
”的确,有很多时候,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痛苦,但总感觉收效甚微。
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教学有效吗?我们的教学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进而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有效教学的科学内涵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关于教育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对“科学”和“效率”的追求,“科学管理原理”在各个领域的渗透,引发人们特别关注教学的效率。
有效教学的理念就此应运而生了。
具体说有两层含义:一是有效教学的本质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开展教学活动,不断满足广大学生的情感需求、认知需求和升学需求;二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思想是追求教学效益。
在教学的质和量上,更注重质;在教学速度和效益上,更注重效益;“有效”和“教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有效是目的,教学是手段。
二、有效教学的准备策略新课改的理念要求我们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从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安排。
1.统筹规划,心中有局兵法云“上兵伐谋”,是说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于谋划。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决定着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进程,应该有全局意识,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例如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检测等。
2.备好学生,心中有人备课时若忽略了学习者的因素,往往就会出现“对牛弹琴”的情况。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学”,就无所谓“教”。
学是教的前提,教是学的需要,以学生为本,就应该关注学生。
体现在教学设计上,就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及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确定合理的教学期望。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教育教学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关键。
新课程的实施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改革,也是未来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程。
新的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道德素养和实践能力。
因此,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也需要根据新课程的特点进行改变和调整。
一、教学设计的新理念新课程的实施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以探究性、合作性和综合性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
因此,教学设计理念也应该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基础,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注重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
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学设计需要围绕学生的需求和能力进行展开,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形式。
让学生在互动、探究、合作、实践的过程中产生有效的学习体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新任务和新要求,培养具备自主、批判和创新思维的新一代人才。
2.多元化教学策略。
新课程要求学校和教师要注重教学形式的多元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需求。
教学策略需要根据不同的课程目标和学习情境,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课堂讲授、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信息技术应用等。
例如,富有探究性质和探究精神的“问题教学”、“案例教学”、和“综合性实践活动”等教学策略在新课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多重的学习情境下获得能力的提升。
3.着力培养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新课程倡导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设计过程中,着力解决日常教学中存在的“知识为王”的问题,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因此,教学设计的实施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等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科学和数学时,老师可以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在解决问题中有效促进创新能力。
二、教学设计的新策略新课程下教学设计需要根据教育教学的变革和当前社会情况来调整和改进,对现有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和升级。
“有效教学”理念及其实施策略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前,课堂教学不甚如人意——教师缺乏教的兴趣,学生缺乏学的兴趣,这样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也学的很累。
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
所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有效教学,希望可以通过有效教学的实施,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有效教学理念实施策略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自从教育产生以来,追求教学的有效性便是教育教学始终如一的价值取向,而有效教学的真正兴盛则是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之后才真正产生。
之后在二十世纪末才传入我国,我国的教育工作者才逐步的了解了有效教学。
然而有效教学迅速发展,从西方到东方,逐渐并且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教育教学命题。
对于有效教学,也产生了一些丰硕的成果。
1有效教学理念1.1有效教学的涵义自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表明,有效教学不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而且是一个多角度多方面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育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范式变化而不断扩展和变化。
所以对于有效教学的确定涵义,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
综合国内外的教育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于有效教学的界定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认为教学有效性就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追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一种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认为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教学的效益;一种是从学生的角度,认为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的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还有就是从结构化的角度来看,有效教学就是要把有效教学从“理想”层次转化为“思维”的层次,在转化为一种有效的“状态”。
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以一种科学、系统和实践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使学生能够获得有效的学习成果。
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管理等方面探讨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首先,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
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明确的内容和清晰的描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制定不同层次和程度的教学目标,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需求。
其次,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传统的教师角色是灌输式的,教师主导教学活动,学生被动接受。
而在有效教学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作用。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有效教学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注重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问题解决、案例分析等教学形式的运用。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课堂管理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建立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培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管理等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合理与有效的统筹安排,才能够实现有效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获得有效的学习成果。
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一、有效教学的解读有效学习与有效教学关于有效性的一个隐喻:穿越玉米地。
第一,谁穿得快(速度)。
第二,谁掰的玉米多(收益)。
第三,谁身上的伤口少(安全)。
这就是企业平常所说的速度、收益和安全。
成熟的企业家都知道速度、收益和安全必需要全面考虑,必需要整体考虑。
速度、收益、安全也是有效教学必需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看做学习时间(长度)——投入;收益可看做学习结果(收获)——产出;安全可看做学习体验(苦乐)——体验。
可以说,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
(一)有效学习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前提性指标)。
学习结果:发生的转变、取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核心性指标)。
学习体验:所伴随或生发的心理感受(内隐性指标)。
从更高的更广漠的视野来分析这三个指标:⑴学习速度(学习时间);⑵确立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意识!⑶课程学习时间一门课程:课时+课外全数课程:全数学习时间=学校课程的学习+个人自由的学习学生生活时间=学习时间+非学习时间现存的问题:无穷膨胀课程学习时间,不仅挤占了学生的个人学习时间,还挤占了生活乃至生存(用饭、睡觉)的时间。
学习一旦变成对人的身心健康、对人性的摧残,如此也就失去了谈论有效性的前提(人道主义前提)。
有效学习是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三者的统一。
(二)有效教学有效的教的表现:教增进学(教长学)1. 提高学习效率(时间)(速度)—(教:让学生学得快、多)2. 增进学习结果(质量)(深度)—(教:让学生学得深、透)3. 提升学习体验(兴趣)(温度)—(教:让学生爱学、乐学)二、有效教学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化难为易增进学习结果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化易为难提升学习体验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激发情趣(一)提高学习效率的方式和策略〈一〉方式:直接和接受的方式(马克思的名言)学生学习进程(熟悉活动)的封锁性、直接性、指导性和预设性。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我认为有效教学中的“效”字不仅局限在课堂中的体现,还应体现在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中、课后的反思中及长期的关注中。
只有这四方面都做到了有效,才能算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实行有效率教学,教师必须重实效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就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准确的.把握教学的量和度。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教师要做到“六认真”:1、复习深入细致。
平时深入细致研究教材,多方参看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细致认知教材,精确把握住容易重点。
在制订教学目的时,非常特别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案撰写深入细致,并不断概括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针对中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
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秉持出席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吸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求教并经常在一起探讨教学问题。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层次性,特别注意他们在科学知识水平、重新认识能力等方面存有的客观差异,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以“人人会学”为宗旨。
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予教学活动。
在教学中认同孩子的相同爱好,相同的生活体会和相同的表现形式,并使他们构成自己相同的风格,不计较一律。
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他们的自学兴趣及自学积极性。
使他们的天性和个性以求民主自由身心健康的充分发挥。
第7卷第1期2008年3月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 HEJ I ANG UN I VERS I TY OF TECHNOLOGY (SOC I AL SC I E NCE ) Vol .7No .1Ma rch 2008文章编号:1006243032(2008)0120052205有效教学理念下的成人教育教学策略探究陈晶晶(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杭州310024)摘要:有效教学理论是一种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效益的现代西方教学理论。
本文从成人教育教学的视角,对有效教学理论的价值取向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实施有效教学的若干策略,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智力发展。
关键词:有效教学;成人教育;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724.4 文献标识码:A 一、有效教学理论的价值取向“有效教学”(ef fective teaching )的提出起源于20世纪中叶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它是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强化效能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通俗地说,它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1]。
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根据这种教学理论,成人教育的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也不是看学生考试成绩高低,或者有没有获得文凭,而是指学生是否在原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得到了真正的成长。
如果教学不能贴近成教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适应成教学生的学习特点、不能促进成教学生的内在发展,即使学生获取了文凭,提高了资历,也是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
这种教学理论是对传统教学理论的挑战,使教学重心和关注点从教师如何教、教得怎样向学生如何学、学得怎样的转移,这对成人教育"教"与"学"的理念转变与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