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滨425区块优快钻井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利567区块定向井优快钻井技术利567区块油层埋藏垂深在2800-3200 m左右,该地区岩石压实程度低、造斜率低、地层各向异性差异大,对定向井施工提出了新的要求。
通过优化设计轨迹、基于滑动方式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优化、钻头优选、防托压技术、无线随钻MWD 仪器的应用,解决了井眼轨迹的测量及控制问题。
根据地层岩性特点调整钻井液性能,满足了流变性、携砂和润滑性要求。
通过利567区块定向钻井施工,总结了一套适合该地区定向井钻井技术。
标签:井眼轨迹控制;定向井;钻井技术利567丛式井组是胜利油田滨南采油厂在利津布置的一个丛式井组。
该井组都是采用五段制井身结构,钻井主要目的是开发利567块低渗透油藏,目的层在沙四上,完钻井深都在3200.00m左右。
为了提高钻井速度,通过优化工程设计,保证安全高效施工,平均机械钻速达到8.02m/h。
1 地质情况与钻井技术难点1.1地质情况。
利567块位于利津油田北部,构造位置处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西段二台阶,北为陈家庄凸起,西邻滨县凸起,南为利津洼陷。
含油面积4.5km2,石油地质储量267.8×104t。
目前区块有试油井5口,试采井5口,根据区块内老井的钻遇及试油、试采情况,证实了该地区沙四段储层、产能落实,具有较好的工业开发价值,根据砂体形态、构造特征及油藏类型确定在叠合有效厚度大于15m区部署新井,为提高储量控制程度,同时考虑最大主应力方向和物源方向,采用五点法井网布井。
1.2 钻井技术难点。
1)井身质量控制困难。
上部地层,软硬交错,容易井斜,变化趋势无规律,难以控制[1-3]。
采用五段制结构,靶圈设置较小,精度要求较高。
2)钻井提速难度大。
沙三下地层岩石致密,硬度大,夹有砾岩层,可钻性差。
对钻井液的粘度切力、流变性等参数要求较高。
摩阻增大,采用常规钻井技术,提速困难。
3)同台井组防碰点多、距离近。
采用“直-增-稳-降-稳”结构,正钻井在老井网中穿行,两井相碰的风险较大[4]。
胜利油田滨425区块优快钻井技术【摘要】滨425区块为胜利油田近年来开始开发的油藏,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东部利津洼陷带西坡,油藏埋深一般2800-3200米,上部地层松软,沙河街组地层容易出现掉块,沙四段上部存在地层倾角,易发生井斜,下部为大段油页岩,可钻性高,根据该地区的地层特性以及施工经验,总结了一套适合该区块的优快钻井技术,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松软地层;pdc钻头;机械钻速;井斜0.概况滨425区块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东部利津洼陷带西坡,该构造带是东营东部洼陷的中央构造带的边缘构造带,该地区的地层顺序是:平原组、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沙河街组(沙一段、沙二段、沙三段、沙四段)。
主要的生油层系是沙四段和沙三段。
油层厚度较薄,岩性主要为泥页岩。
该地区0-400米地表附近地层疏松成岩性差,极不稳定,很容易坍塌,400-2800米主要是泥岩、泥页岩及砂岩地层变化较快,地层软硬交错比较多,泥岩及泥页岩地层容易吸水膨胀、剥落,地层倾角变化不大,常常会有断层, 2800米至3200米该段地层主要是砂岩成岩性比较好,岩石比较结实,不易坍塌,地层倾角大,自然造斜率高。
1.滨425区块钻井技术难点1.1井壁稳定性差馆陶组及以上地层成岩性差,泥岩性较软且砂岩发育易水化膨胀,导致坍塌剥落;还易形成厚的泥饼造成缩径,造成起钻遇卡,下钻遇阻,导致井壁不稳定,在进入沙河街组以后均出现大量的掉块。
1.2下部井斜难控制影响井斜的主要因素有:地质结构和下部钻具结构。
其中地质结构中最主要的是地层倾角,该地区沙三段至沙四段上部地层倾角大,自然造斜率很高,极易发生井斜,井深轨迹很难控制,给直井和定向井施工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1.3 地层可钻性差,机械钻速低该地区除大倾角地层井段需轻压吊打,机械钻速低外,下部地层一般比较均匀,采用pdc钻头,因为pdc钻头是一种切削型钻头,切削齿具有自锐优点,破碎岩石时无牙轮钻头的压持作用,切削齿切削时的切削面积较大,在该地层是一种高效钻头,但是也具有受钻压影响的缺点。
永和区块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姜泽峰发布时间:2021-10-13T09:34:48.659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6期作者:姜泽峰[导读] 自2017年黄河钻井总公司钻井队伍伍进入山西中海沃邦区块施工以来,在该区块作业中,对于该区块的钻井技术措施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黄河钻井总公司山东东营 257000摘要:自2017年黄河钻井总公司钻井队伍伍进入山西中海沃邦区块施工以来,在该区块作业中,对于该区块的钻井技术措施,井下复杂情况处理有了较深的认识,也摸索出了的一些好的做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路,有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对地下层位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减少了二开、三开侧钻次数,现场施工快速高效,赢得了甲方和公司领导的一致认可,在此,对以往的施工经验作出大致的总结,恳请各位同行进行批评指正。
关键词:永和区块优快钻进一、永和区块施工难点1.一开黄土层井段,二开刘家沟底部,石千峰顶部地层易发生漏失。
2.该区块施工井为三维水平井,井身轨迹的控制较难,二开扭方位井段以及后续的定向井段托压严重,滑动钻进较多。
3.石盒子组地层和山西组地层含有大段的碳质泥岩和煤层,且表现为明显的脆性,容易发生垮塌,造成起下钻困难。
4.由于井身轨迹的原因,易造成下井壁的岩屑床的形成,给后期的起下钻乃至完井作业都带来极大的隐患。
二、针对性措施1.堵漏防漏表层漏失:发现井漏时,及时停止钻进,保持钻具静止,从井口方井处加入大颗粒堵漏材料,并随时伴随着灌入泥浆,直到液面不下降,方可恢复下步作业。
刘家沟与石千峰漏失:首要任务是保证漏层的封堵质量,经过三年的施工经验,已经形成了本队的思路,核心就是“尽早发现、及时停钻、调好配方、承压堵漏”,每一个步骤都息息相关,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共同保障堵漏作业的成功,漏层穿过之后,一般钻时也比较慢,这时可以起钻更换钻头。
具体做法如下:进入刘家沟中部,一般会先断断续续出现渗漏,最大漏速2方/小时。
刘家沟底和石千峰前会漏失增大,针对这一井段的渗漏一般采取适当地降低排量提高泥浆的粘度、切力降失水,加入土粉、高粘CMC,泥浆的粘度保持在65s左右,同时加入屏蔽、封堵防塌剂、沥青粉对渗漏地层进行封堵,效果十分明显。
定向井优快钻井关键技术与应用探究【摘要】本文主要探究定向井优快钻井关键技术与应用的相关内容。
在背景介绍了定向井钻井技术的发展现状,研究意义在于提高钻井效率和降低成本,目的在于探索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在分别介绍了定向井钻井技术和优快钻井技术,分析了定向井优快钻井的关键技术,并结合案例分析进行应用探究。
最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结论部分强调了定向井优快钻井关键技术的重要性,对技术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了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展望。
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全面探讨了定向井优快钻井技术的关键问题,对相关领域的技术应用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定向井、优快钻井、关键技术、应用探究、技术概述、案例分析、发展趋势、重要性、评价、不足、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定向井优快钻井关键技术与应用探究引言定向井钻井技术的出现,为油气资源勘探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通过合理设计井眼轨迹,可以充分利用地下储层,提高勘探开采效率,降低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优快钻井技术则进一步提高了钻井的效率和精度,使井眼设计更加精准和实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定向井优快钻井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探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油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文将从定向井钻井技术概述、优快钻井技术介绍、关键技术分析、应用案例分析和未来发展趋势展望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研究定向井优快钻井关键技术的意义在于提高油田勘探开发的效率与成本优势。
定向井可以实现在一个井眼中同时钻到多个目标层,减少钻井井数,节省钻井成本。
而优快钻井技术则可以提高钻速和作业效率,进一步降低勘探开发费用。
定向井和优快钻井的结合可以实现更高效的勘探开发作业,对于油气资源的有效开采至关重要。
研究定向井优快钻井关键技术还有助于降低钻井事故的风险,提高钻井安全性。
通过精准控制钻头的方向和进度,可以有效避免地层易塌等问题,减少井眼不稳定带来的安全隐患。
文章编号:1000 − 7393(2023)04 − 0404 − 06 DOI: 10.13639/j.odpt.202211028胜利油田页岩油丛式井提速提效钻井技术田启忠1,2 戴荣东2 王继强3 李成龙2 黄豪彩11.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2.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3.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安全环保质量管理部引用格式:田启忠,戴荣东,王继强,李成龙,黄豪彩. 胜利油田页岩油丛式井提速提效钻井技术[J ]. 石油钻采工艺,2023,45(4):404-409.摘要:胜利油田济阳坳陷页岩油储层属陆相断陷盆地,发育多套优质烃源岩,具有极大开发前景,但该类油藏钻井地质环境复杂,面临井壁稳定性差和钻头选型难度大等技术难题。
为此,进行了井组整体设计优化、井眼轨道优化及控制技术、钻具结构优化及钻具优选、提速配套技术与精细控压钻井技术研究,形成了页岩油丛式井提速提效钻井技术。
目前试验井组已完钻12口井,其中牛页XX 井钻井周期53 d ,试验井二开平均机械钻速达22.3 m/h ,比前期试验井提高47.3%;三开采用“NOV 钻头+旋转导向+导向马达+水力振荡器”钻具组合,机械钻速达13.04 m/h ;水平段中后期采用“抗高温动力钻具+双水力振荡器”钻具组合,油气层穿透率高。
结合实钻数据分析,提出了页岩油丛式井钻井提速提效建议和下步重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页岩油;丛式井;钻井;旋转导向;钻头;提速中图分类号:TE242 文献标识码: AAn efficient and fast shale oil cluster well drilling technology for Shengli OilfieldTIAN Qizhong 1,2, DAI Rongdong 2, WANG Jiqiang 3, LI Chenglong 2, HUANG Haocai 11. Ocean College , Zhejiang University , Zhoushan 316021, Zhejiang , China ;2.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mpany , Dongying 257000, Shandong , China ;3. HSE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mpany , Dongying 257000, Shandong , ChinaCitation: TIAN Qizhong, DAI Rongdong, WANG Jiqiang, LI Chenglong, HUANG Haocai. An efficient and fast shale oil cluster well drilling technology for Shengli Oilfield [J ]. Oil Drilling & Production Technology, 2023, 45(4): 404-409.Abstract: Shale oil reservoirs in the Jiyang Depression of Shengli Oilfield are developed in continental faulted basin, and correspond to multiple sets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implying a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However, these reservoirs are challenged by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for drilling, wellbore instability and difficult bit selection. Through researches on overall optimization of well group design, optimization and control of wellbore trajectory,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and selection of drilling tools, associated ROP enhancement technology, and precise managed pressure drilling (MPD), an efficient and fast shale oil cluster well drilling technology was developed. So far, 12 of the test wells have been drilled. For Well Niuye-XX, in the 53 d drilling period,the average rate of penetration (ROP) was 22.3 m/h in the second spud-in, 47.3%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early stage; the ROP reached 13.04 m/h in the third spud-in by using the assembly of NOV bit + rotary steering + steering motor + hydraulic oscillator; in the middle-late stage of drilling in horizontal section, the assembly of high temperature-resistant downhole motor + double hydraulic基金项目: 中石化科技攻关项目“复杂难钻地层高效钻头钻具研制及规模化应用”(编号:P23119)。
优快钻井技术介绍众所周知,提高钻井速度是加快油气勘探开发步伐的重要途径。
多年来,特别是重组分立以来,经过甲乙双方的积极投入和广大钻井工作者的努力,油田拥有了一系列加快钻井速度的技术,钻井速度也逐年提高,但与国外先进的钻井速度指标相比,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一、大港油田采用的优快钻井技术目前,油田用于优快钻井的成熟配套技术有:1、高压喷射钻井与优选钻井参数钻井●钻头:除钻砾石、安山岩、玄武岩等硬质岩性用HJ517或H517牙轮钻头外,其余地层如明化镇、馆陶中上部、不含砾的沙河街组、孔店组、中生界首选PDC钻头,也可选用HAT127牙轮钻头。
●喷嘴:牙轮钻头组装中长喷嘴或不等径普通双喷嘴或三喷嘴(大小嘴径比为1:0.68-0.72或1:0.68-0.72:0.68-0.72)。
●钻具组合:常规钟摆钻具(用于防斜和降斜):钻头+短钻铤1-2根或钻铤1-3根+稳定器+钻铤18-21根+加重钻杆+钻杆。
常规满眼钻具(用于稳斜和防斜):钻头+稳定器+短钻铤1根+稳定器+钻铤1根+稳定器+钻铤18-21根+加重钻杆+钻杆。
常规增斜钻具(用于增斜):钻头+稳定器+钻铤1-3根+稳定器+钻铤单根+稳定器+钻铤18-21根+加重钻杆+钻杆或钻头+稳定器+钻铤18-21根+加重钻杆+钻杆或钻头+稳定器+钻铤1-3根+稳定器+钻铤18-21根+加重钻杆+钻杆。
导向钻具(可用于定向、造斜、稳斜、降斜和纠偏):钻头+导向马达+无磁钻铤1根+MWD+稳定器+钻铤18-21根+加重钻杆+钻杆。
●钻压:对于牙轮钻头,除防斜吊打、定向、扭方位外,最大的安全钻压为每英吋20KN。
对于PDC钻头,钻压一般在40-80KN。
●转速:对于机械钻机,在上部地层采用Ⅱ档或Ⅲ档的转速,在中深部地层采用Ⅰ档或Ⅱ档转速。
对于电动钻机,采用适合牙轮钻头的95rpm。
使用PDC钻头时,可采用动力钻具+转盘的复合钻井方式或转盘不低于Ⅱ档的转速。
●泵压:牙轮钻头的泵压达到17Mpa以上,PDC钻头的泵压达到14Mpa以上。
优快钻井技术在渤南深探井中的应用摘要:渤南地区深井深部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岩性可钻性差,研磨性强,机械钻速慢,井下复杂情况和事故多,钻井周期长,钻井成本高,已经严重制约当前的勘探和开发工作。
如何有效提高深井钻井速度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们在开发深井高效能钻头的工作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还是由于我们防斜问题没有很好解决,致使钻井参数放不开、机械钻速低,由于我们装备、管线的压力等级的影响,还无法做到25兆帕以上的喷射钻井。
关键词:优快钻井渤南深探井钻井技术应用我们通过近几年实钻井资料分析,渤南地区深部地层钻井速度慢的原因主要是沙三以下地层机械钻速太慢,平均机械钻速只有1.5米/小时左右。
而且深层岩性交替变化大,坍塌掉块严重,井径变化大,易导致井下复杂,影响固井质量等。
因此,针对此地层的特点,开展提高渤南地区深层钻井速度技术研究,对缩短钻井周期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一、主要研究推广内容1.地层岩性分析,高效能钻头的选型、研发与应用1.1 渤南地区地层岩性的分析渤南油田构造主要为济阳坳陷的沾化凹陷,是在始新世时期来自南面陈家庄凸起的多期洪积扇和水下冲积扇而形成的纵向上相互叠置的大型砂砾岩体,砂砾岩扇体向南超复于古生界不整合之上,向北伸入渤南洼陷。
同时本区新生界古近系地层被数条北西向延伸的盆倾断层切割,形成断阶带,使断层上升盘沙四下砂体与下降盘沙三段烃源岩对接,有利于油气运移和聚集。
济阳坳陷复杂的地质环境给钻井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包括上部地层成岩性差易造成坍塌卡钻;沙三下部、沙四段地层岩石强度高、研磨性强、可钻性差;复杂多压力系统,东营组下地层侵角大,易井斜,严重制约该地区深井中深井钻井速度。
1.2高效pdc钻头的选型、研发2008-2011年,结合渤南地区深部地层钻井的实际情况,与中国石油大学和钻井工艺研究院共同合作,根据河口采油厂地质所提供的处理得测井资料,得出了岩石强度、研磨性、可钻性数据,指导pdc钻头的选型和研发。
胜利油田滨425区块优快钻井技术
【摘要】滨425区块为胜利油田近年来开始开发的油藏,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东部利津洼陷带西坡,油藏埋深一般2800-3200米,上部地层松软,沙河街组地层容易出现掉块,沙四段上部存在地层倾角,易发生井斜,下部为大段油页岩,可钻性高,根据该地区的地层特性以及施工经验,总结了一套适合该区块的优快钻井技术,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松软地层;PDC钻头;机械钻速;井斜
0.概况
滨425区块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东部利津洼陷带西坡,该构造带是东营东部洼陷的中央构造带的边缘构造带,该地区的地层顺序是:平原组、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沙河街组(沙一段、沙二段、沙三段、沙四段)。
主要的生油层系是沙四段和沙三段。
油层厚度较薄,岩性主要为泥页岩。
该地区0-400米地表附近地层疏松成岩性差,极不稳定,很容易坍塌,400-2800米主要是泥岩、泥页岩及砂岩地层变化较快,地层软硬交错比较多,泥岩及泥页岩地层容易吸水膨胀、剥落,地层倾角变化不大,常常会有断层,2800米至3200米该段地层主要是砂岩成岩性比较好,岩石比较结实,不易坍塌,地层倾角大,自然造斜率高。
1.滨425区块钻井技术难点
1.1井壁稳定性差
馆陶组及以上地层成岩性差,泥岩性较软且砂岩发育易水化膨胀,导致坍塌剥落;还易形成厚的泥饼造成缩径,造成起钻遇卡,下钻遇阻,导致井壁不稳定,在进入沙河街组以后均出现大量的掉块。
1.2下部井斜难控制
影响井斜的主要因素有:地质结构和下部钻具结构。
其中地质结构中最主要的是地层倾角,该地区沙三段至沙四段上部地层倾角大,自然造斜率很高,极易发生井斜,井深轨迹很难控制,给直井和定向井施工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1.3 地层可钻性差,机械钻速低
该地区除大倾角地层井段需轻压吊打,机械钻速低外,下部地层一般比较均匀,采用PDC钻头,因为PDC钻头是一种切削型钻头,切削齿具有自锐优点,破碎岩石时无牙轮钻头的压持作用,切削齿切削时的切削面积较大,在该地层是一种高效钻头,但是也具有受钻压影响的缺点。
下部地层机械钻速一般在7.97m/h 左右。
2.钻井技术措施
2.1 合理选择井身结构
针对该区块地层特点和技术难点,选择合理的井身结构是保证该区快钻井施工安全的前提条件。
根据钻机施工的情况,井身结构为:一开346.1mm3A钻头钻进大约250m,下入273.1mm的表层套管,封固平原组和明化镇组的上部地层;二开采用215.9mmPDC的钻头钻至井底,下入139.7mm的油层套管封固地层。
2.2 优选钻头
东营地区常用的钻头有牙轮钻头和PDC钻头,该地层上部地层均质,地层比较稳定、倾角小,沙三段以上采用PDC钻头钻进,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进入沙四段以后,地层变得坚硬,研磨性变强。
但是由于该地层为泥岩及油页岩,所以采用PDC的钻头组合是最理想的。
LH517G钻头钻进井段2634-2696米,机械钻速仅为3.11m/h。
而PDC-4F平均机械钻速可以达到9.78m/h,故采用保径性能好的PDC钻头和较高的转速是最理想的。
2.3 选择合理的钻具组合和钻进参数
一口井选择合理的钻具组合和钻进参数,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关系着一口井的施工,只有措施合理,才能优质快速,才能有高效益,反之,我们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钻井效益也就变差了。
2.3.1 上部地层施工的钻具组合和钻进参数
上部地层松软一般采用钟摆钻具组合即:PDC钻头+偏心接头+177.8mm钻铤×2根+214mm螺旋扶正器+177.8mm钻铤×4根+127mm钻杆或者PDC钻头+偏心接头+177.8mm钻铤×2根+214mm螺旋扶正器+177.8mm钻铤×6根+127mm 钻杆。
在该上部地区充分利用高压喷射钻井,利用钻井泵输出的高压射流来帮助钻头破碎岩石,利用清水在低粘度的和高压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其水力能量破碎岩石,上部地层成岩性比较差,岩石比较松软,在高压水力的作用下能轻易的破碎,同时采用了高转速低钻压来实现PDC钻头的高效破岩作用,以上技术措施在该地区取得了较高的机械钻速。
2.3.2直井施工工艺及井斜控制
2800米至3200米该段地层倾角大,自然造斜率高,在该段底层直井施工中采用的钻具组合为钟摆钻具组合即:PDC钻头+偏心接头+177.8mm钻铤×2根+214mm螺旋扶正器+177.8mm钻铤×6根+127mm钻杆。
采用30-50KN的钻压、180-220转/分的转速钻进,这样不仅取得了较高的机械钻速而且也有效的控制了井斜,充分采用了以快保满以满保直的原理保证了井身质量。
2.3.3定向井施工工艺及井斜控制
在该区块定向井施工中,因该地层主要是稳井斜,结合本地区的地层地质特点,为达到稳斜的目的,在斜井段施工中,我们采用的钻具组合为:215.9mmPDC+214mm螺旋扶正器+158.8mm短钻铤3m+214mm螺旋扶正器+158.8mm无磁钻铤×1根+214mm螺旋扶正器+158.8mm钻铤×1根+127mm钻杆。
使用无线随钻MWD实施随时监控,并且采用合理的钻压和转速钻进,在工作中,实行边复合边定向的方式进行,发现井斜趋势不合适的时候可以随时进行调整,这样不仅有效地控制了井斜,同时也在复合钻进的方式下取得了较高的机械钻速,而且保证了井身轨迹。
3.钻井液技术
3.1钻井液体系的优选
多年来,胜利油田在钻井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针对不同的地层和不同的井型,形成了不同的钻井液体系。
根据该区块的地层特点和长裸眼的施工特点,我们采用了聚合物防塌钻井液体系该钻井液的配方为:铵盐+干粉+防塌剂+沥青粉。
在2000米以上易发生井壁坍塌的层段加足防塌剂保持井壁稳定。
在沙河街组调节渐变性,抑制页岩、岩屑分散,确保井眼稳定。
定向前加入3~4%的液体或固体润滑剂,根据进尺不断补充,使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润滑防卡性能。
为防止上部泥岩盖层的剥蚀掉块,加入了抗高温高压的降失水剂和防塌材料,有效地维护了井壁稳定性,同时增加钻井液的粘度等,使钻井液保持较好的携砂能力。
3.2钻井液处理与维护
二开钻进过程中,加入0.3%~0.5%KPAM胶液,采用聚合物絮凝钻井液钻进至东营组,然后加入3%~4%无固相降失水剂,先降失水然后防塌防掉块,加入2%~3%磺化沥青粉和3%~4%超细碳酸钙ZD-5,加强固控设备使用和补充聚合物含量,降低固相含量,把降失水降到5mL以下。
并且利用复合屏蔽暂堵技术提高地层承压能力,降低油水表面张力,减少水锁的发生,保护油气层。
加入一定量的工业油,提高润滑性减少摩租,利用抗盐抗高温处理剂和硅氟处理剂对钻井液稳定性和流变性调整,通过以上钻井液措施我们保证了井下顺利安全施工。
3.3完井钻井液与工程措施
完钻后结合短起下钻,充分循环清除井壁细砂和虚泥饼,已施工的几口井电测一次成功率达到100%。
下套管通井时适当加入塑料小球,进一步提高钻井液润滑性保证下套管顺利。
固井前对全井钻井液进行降粘处理,使粘度在55S左右,固井时配好压塞液进行抗污染处理,以确保固井质量。
4.结论及建议
(1)滨425区块上部地层建议二开采用一只PDC钻头高转速、高泵压钻进至定向段,以保证上部井眼的井径扩大率为下部施工提供保障,此后继续使用PDC
钻头和动力钻具钻进。
(2)钻至倾角地层,注意控制井斜,建议采用钟摆钻具轻压吊打,防斜打直控制好井身轨迹。
(3)该区块的定向井在稳斜段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地层倾斜角和倾斜方向等因素,采用合理的钻具组合控制井斜方位,保证井身质量。
(4)该区块的井裸眼段长,且沙河街组易垮塌,上部泥岩盖层容易剥蚀掉块,应选用防塌好抗高温高压的钻井液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德智主编.钻井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5.
[2]姜子东主编.钻井泥浆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7.
[3]邱武主编.钻井工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4]王晓先主编.石油地质学基础.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5]蒋希文编著.钻井事故与复杂问题.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