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著阅读15 分章专项练习(教师版)

名著阅读15 分章专项练习(教师版)

《经典常谈》名著阅读与练习

15分章专项练习

01【序言】

一、填空题

3、本书是朱自清先生完成于年的著作,80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分十三个章节,浅明而精辟地介绍了我国文化传统中的经典作品,包括《》、《周易》、《尚书》、《》、《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

4、《经典常谈》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书放在最前头。

5.《经典常谈》是___________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___________的著作。

6.《经典常谈》全书共______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___________、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

7.朱自清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术观念来撰写《经典常谈》的,例如讨论儒家经书时,破除“___________”的传说。

8.《经典常谈》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朱自清格外重视这本书的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9.《经典常谈》也可以看作一本精彩的学术散文集。这本书不“___________”,也不

___________,而是以流利畅达的语言娓娓道来。

【参考答案】1、佩弦扬州诗人

2、白话美文的模范背影写景美文荷塘月色

3、1942 说文解字诗经史记

4、经史子集小学

5.朱自清传统文化经典

6. 13 《说文解字》《周易》《史记》诸子百家

7. 现代的、科学的经书都是圣人所作

8. 普及性通俗性。

9. 板着脸说话平铺直叙

二、阅读理解题

《经典常谈》序(节选)

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本书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子,得懂“小学”,就是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分。我国旧日的教育,可以说整个儿是读经的教育。经典训练成为教育的唯一的项目,自然偏枯失调;况且从幼童时代就开始,学生食而不化,也徒然摧残了他们的精力和兴趣。新式教育施行以后,读经渐渐废止。民国以来虽然还有一两回中小学读经运动,可是都失败了,大家认为是开倒车。另一方面,教育部制定的初中国文课程标准里却有“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的话,高中的标准里更有“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的话。初、高中的国文教材,从经典选录的也不少。可见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经典训练不但没有废止,而且扩大了范围,不以经为限,又按着学生程度选材,可以免掉他们囫囵吞枣的弊病。这实在是一种进步。

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朱子似乎见到了这个,他注“四书”,一种作用就是使“四书”普及于一般人。他是成功的,他的“四书”注后来成了小学教科书。又如清初人选注的《史记菁华录》,价值和影响虽然远在“四书”注之下,可是也风行了几百年,帮助初学不少。但到了现在这时代,这些书都不适用了。我们知道清代“汉学家”对于经典的校勘和训诂贡献极大。我们理想中一般人的经典读本——有些该是全书,有些只该是选本、节本——应该尽可能的采取他们的结论:一面将本文分段,仔细的标点,并用白话文作简要的注释。每种读本还得有一篇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这需要见解、学力和经验,不是一个人一个时期所能成就的。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一些《学生国学丛书》,似乎就是这番用意,但离我们理想的标准还远着呢。理想的经典读本既然一时不容易出现,有些人便想着先从治标下手。顾颉刚先生用浅明的白话文译《尚书》,又用同样的文体写《汉代学术史略》,用意便在这里。这样办虽然不能教一般人直接亲近经典,却能启发他们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这部小书也只是向这方面努力的工作。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

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1.说说第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2.体会第一段文中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

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

3.“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你怎样理解“文化”的含义?

4.联系全文,概述学习经典的重要性。

5.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一部,分析它为什么是“经典”。(50字左右)

《诗经》《史记》《红楼梦》《百年孤独》

【参考答案】

1.总领全文,阐明论点。

2.层层逼近,更好地表达作者的观点。

3.适合时代的,适合学生的合适的内容。

4.答案示例:①可以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可以从《说文解字》中了解汉字的造字法和每个字的造字本义;②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现状,比如可以从《战国策》中了解战国时期盛行策士游说这一历史事实;③可以充实精神内涵,比如读《汉书》,我们可以通过其中古人的故事,感受古人的精神品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④可以提升个人修养,比如从懦家经典中我们可以汲取有关学习、做人等多方面的道理,提升自身修养。

5.示例:《红楼梦》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的时代特征。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

02《说文解字》第一

一、填空题

1.仓颉泄漏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_____________”。

2.仓颉造字的传说,____末期才有。

3. 《荀子·解蔽篇》说:“好书者众矣,___________,一也。”

4.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_________七章,赵高作了_________六章,胡母敬作了_________七章。

5.古代书写文字的方法,除“___”和“铸”外,还有“书”和“___”,因用的材料而异。

6.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_________造的。东汉___________编写的《__________》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

【参考答案】1、天雨粟,鬼夜哭

2、战国

3、而仓颉独传者

4.《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

5.契印

6.仓颉许慎《说文解字》

二、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说文解字》第一》完成下面题目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汉字的构造可以简括为“六书”,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一般认为是造字法。名号虽异,实质相同:汉字表意,以象形为基础。

(1)请在下面空格处写出与图片对应的象形字。

(2)请仿照示例,解释会意字“杳”的本义。

【示例】杲:从日,从木。日在木上,表示天已大亮。本义:明亮的样子。

杳: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水羊

(2)从“木”,从“日”,表示太阳落在树木下,天色已昏暗。本义:昏暗。

【解析】(1)本题考查辨析象形字。

根据示例所给的字,可以归纳,象形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最古老的字体。根据①的形状可知,这字的形状像流动的水,所以此字为“水”。②根据前面示例的牛字的图形,可以猜测,此字的最上面像“羊”的两个弯曲的羊角,故此字为“羊”。

(2)本题考查根据字形推知字义。

根据示例中的解释,“杲”,“日”在“木”上是天亮,可以猜测“日”在“木”下,应该就是天黑了,所以“杳”的本义,应该是昏暗的意思。根据示例填写即可。

2.综合性学习。

横竖撇捺,勾连交错间,记忆了历史,传承了文明。汉字,一个个奇妙的组合,展现了无穷的魅力与神奇的力量。

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行楷,汉字留住了历史的记忆,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程。汉字的构造和演化过程,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体现着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和对世界的感知方式。

识字,更思“知”字,我市某中学将开展以“探秘汉字”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你也来一试身手吧!

(1)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并根据图片字形推知其本义。

这个字的本义是:

(2)汉字之美,美在字形,更美在表意,我们可以根据汉字字源理解字意。请你辨“即”字,完成下面表格。

左边是一个盛食物的器皿,右边是一

个跪坐着的人,面向食物,本义是“就食”。

【答案】(1)书写:采。本义:上象手,下象树木及其果实。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意思是用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来。

(2)陶渊明桃花源记接近、靠近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演变的理解与掌握。汉字的演变过程如下:甲骨文→金文→小篆→

隶书→楷书,后又发展出了行书和草书。观察题目中给出的三种字体可知,上半部分是一个手,下半部分

是一个木。它表达的意思是用手在树上采摘果实或是叶子。这也是这个字的本义。所以这应是一个“采”字,然后规范书写到田字格中即可。

(2)本题考查汉字的理解和探究。根据积累可知,“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句意是: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可望而不可即”指可以望到但无法接近。形容看似

可以到达而实际上很难达到或不能接近。“即”意思是“接近、靠近”。

03《周易》第二

一、填空

1.讲五行的经典有《_____·洪范》,讲八卦的经典有《_____》。

2.八卦相传是______画的。

3.易有三个意思,简易,_____,不易。

4. “易”是“_____”的意思

5.在人家门头上,在小孩的帽饰上,我们常见到八卦那种东西。讲八卦的便是《________》这部书

【参考答案】1、尚书周易

2、伏羲氏

3、交易

4、简易

5、《周易》

04《尚书》第三

一、根据原文填空

1. 记事比较的是间接的,记言比较的是的。

2.今古文之争的实质即“”

3. “道”其实也是幌子,骨子里所争的还在禄位与声势,当时今古文派在这一点上是的。

4.张霸,东汉大臣。字,蜀郡成都(今成都)人。七岁能通读《春秋》,后拜樊鲦为师,博通五经。东汉和帝永元中任会稽太守,重用有真才实学之士,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使会稽地区大治,“百姓歌咏之”。

4.尧舜十六字心传,又名中华心法。内容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是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出自古文《尚书·大禹谟》。

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

5. 第一是清初的阎若璩,著《》;第二是惠栋,著《古文尚书考》,两书辨析详明,证据确凿,教伪孔体无完肤,真相毕露,但将作伪的罪名加在梅赜头上,还不免未达一间;第三是清中叶的丁晏,著《尚书余论》,才将真正的罪人王肃指出。千年公案,从此可以定论。

6.《尚书》是中国最古的_____的历史。

7.记事比较的是_____的,记言比较的是_____的。

8.《尚书》包括_____________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的相告的话。

9.第一是清初的阎若璩,著《___________》;第二是惠栋,著《古文尚书考》,两书辨析详明,证据确凿,教伪孔体无完肤,真相毕露,但将作伪的罪名加在梅赜头上,还不免未达一间;第三是清中叶的丁晏,著《尚书余论》,才将真正的罪人王肃指出。千年公案,从此可以定论。

10.《___________》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份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份是君臣相告的话。

【参考答案】1.直接

2.利禄之争

3.一致

4. 伯饶

5.古文尚书疏证

6、记言

7、间接直接

8、虞、夏、商、周

9、古文尚书疏证

10.《尚书》

05《诗经》第四

一、填空

1.歌谣可分徒歌和乐歌,____随口唱,____随乐器唱。

2.今《诗经》共________篇,其中六篇有目无诗,实存三百零五篇。

3.《诗序》有《大序》《小序》。《大序》托名____,《小序》约出自______。

4.最有权威的毛氏《诗传》和郑玄《____》差不多全是断章取义,甚至断句取义——断句取义是在一句两句里拉出一个两个字来发挥,比起断章取义,真是变本加厉了。

5.__本是唱诗给人听,但在《大序》里,也许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的意思。__、__都是《大序》所谓“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

【参考答案】1.徒歌乐歌

2.三百一十

3.子夏小毛公

4. 诗笺

5.赋比兴

二、阅读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诗的源头是歌谣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来唱;一唱三叹得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手就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适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徒歌新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感表达到家就成,用不着说多余的话。重叠可以说是原始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协调,是后来有了文字才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

(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有删改)

1.材料中,原始歌谣有哪些主要用途?

2.如何理解歌谣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

3.请结合材料,概括歌谣与最初的诗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1.①抒发情感(消愁解闷);②酬神作乐(庆祝节日);③唱和竞胜。

2.①歌谣最初是个人心情的诉说;②集众人聚唱,歌谣增多;③经众人修饰,歌谣成为定本。

3.①节奏要求不同:前者主要依靠重叠,后者主要依靠字数均齐、韵脚协调;②传播方式不同:前者依靠口口传唱,后者借助文字记录。

【解析】

1.筛选“一个人高兴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来唱”“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可见,主要是抒发情感、庆祝节日或彼此唱和竞胜。

2.从“一个人高兴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来唱”可见,一开始只是个人抒发情感;“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大家一起唱,歌谣增多;“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适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问。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众人修饰,最终形成歌谣的定本。

3.“重叠可以说是原始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协调,是后来有了文字才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可见,节奏不同,歌谣主要依靠“重叠”,诗歌需要“字数均齐、韵脚协调”;“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可见,传播方式不同,一个靠口口相传,一个靠文字记录。

06《三礼》第五

一、根据原文填空

1.儒家所称道的礼,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三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论之作,所述的礼制有实施的,也有理想的。

4.____有拿礼来包罗万象的野心,他们认礼为治乱的根本,这种思想可以叫做礼治主义。

5.按着____的分际,各守各的道理,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朋友互相敬爱,才算能做人;人人能做人,天下便治了。

6.乐有改善人心、移风易俗的功用,所以与____是相通的。

7.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三种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述之作。汉代所见的“记”很多,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和四十九篇《_______》。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_______》。

8.据近来的研究,这两部书实在是_______时代的产物。

【参考答案】1.政治制度宗教仪式社会风俗习惯

2.《仪礼》《礼古经》《周礼》

3.记

4. 儒家

5.尊卑

6.政治

7.仪礼礼古经周礼小戴记小戴记

8.战国

二、请你阅读《经典常谈》的前五章,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说文解字》是西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

B.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蓍草数目的奇偶来断定吉凶。

C.《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

D.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其中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

【参考答案】A【解析】许慎是东汉人。故选A项。

三、阅读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三礼》第五

许多人家的中堂里,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大牌位。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亲是祖先的意思,祖先是家族的本源。君是政教的本源。人情不能忘本,所以供奉着这些。荀子只称这些为礼的三本①;大概是到了后世才宗教化了的。荀子是儒家大师。儒家所称道的礼,包括政治制度、宗教仪式、社会风俗习惯等等。却都加以合理的说明。从那“三本说”,可以知道儒家有拿礼来包罗万象的野心,他们认为礼为治乱

的根本;这种思想可以叫做礼治主义。

怎样叫做礼治呢?儒家说初有人的时候,各人有各人的欲望,各人都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没有界限,没有分际,大家就争起来了。你争我争,社会就乱起来了。那时君师们看了这种情形,就渐渐给定出礼来,让大家按着贵贱的等级,长幼的次序,各人得着自己该得的一分儿吃的、喝的、穿的、住的,各人也做着自己该做一分儿工作。各等人有各等人的界限和分际;若是只顾自己,不管别人,任性儿贪多务得,偷懒图快活,这种人就得受严厉的制裁,有时候保不住性命。这种礼,教人节制,教人和平,建立起社会的秩序,可以说是政治制度。

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这个天是个能视能听的上帝,管生杀,管赏罚。在地上天的代表,便是天子,天子祭天,和子孙祭祖先一样。地生万物是个事实。人都靠着地里长的活着,地里长的不够了,便闹饥荒;地的力量自然也引起了信仰。天子诸侯祭社稷,祭山川,都是这个来由。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仰。直到我们的时代,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按儒家说,这些信仰都是“报本返始”②的意思。报本返始是庆幸生命的延续,追念本源,感恩怀德,勉力去报答的意思。但是这里面怕不单是怀德,还有畏威的成分。感谢和恐惧产生了种种祭典。儒家却只从感恩一面加以说明,看作礼的一部分。但这种礼教人恭敬,恭敬便是畏威的遗迹了。儒家的丧礼,最主要的如三年之丧,也建立在感恩的意味上;却因恩谊的亲疏,又宣出等等差别来。这种礼,大部分可以说是宗教仪式。

居丧一面是宗教仪式,一面是普遍人事。普通人事包括一切日常生活而言。日常生活都需要秩序和规矩。居丧以外,如婚姻、宴会等大事,也各有一套程度和规矩。不能随便马虎过去;这样是表示郑重,也便是表示敬意和诚心。至于对人,事君,事父母,待兄弟、姊妹,待子女,以及夫妇、朋友之间,也都自有一番道理。按着尊卑的分际,各守各的道理,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朋友互相敬爱,才算能做人;人人能做人,天下便治了。就是一个人饮食言动,也都该有个规矩,别叫旁人难过,更别侵犯着旁人,反正诸事都记得着自己的分儿。这些个规矩也是礼的一部分;有些固然含着宗教意味,但大部分可以说是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

王道不外乎人情,礼是王道的一部分。按儒家说的是通乎人情的③。既通乎人情,自然该诚而不伪了。但儒家所称道的礼,并不全是实际施行的。有许多只是他们的理想,这种就不一定能通乎人情了。就按那些实际施行的说,每一个制度,仪式或规矩,固然都有它的需要和意义。但是社会情形变了,人的生活跟着变;人的喜、怒、爱、恶,虽然还是喜、怒、爱、恶,可是对象变了。那些礼惰性却很大,并不跟着变。这就留下了许许多多遗形物,没有了需要,没有了意义;不近人情的伪礼,只会束缚人。《老子》里攻击礼,说“有了礼,忠信就差了”④;后世有些人攻击礼,说“礼不是为我们定的”⑤;近来大家攻击礼教,说“礼教是吃人的”。这都是指着那些个伪礼说的。

(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有删改)

1.第1段画线句有何作用?

2.“礼”最初是如何产生的?“礼”包括哪些内涵?

3.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当今“礼”的认识。

【参考答案】

1.由家里中堂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大牌位谈起,引出文章谈论的话题;联系生活场景,使读者对“礼”有所认识,为下文的论述做铺垫。

2.“礼”的产生最初是为了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利益,避免因为利益分配引起社会动乱。

“礼”包括:政治制度、宗教仪式、社会风俗习惯;对天地自然的信仰;生活仪式;人与人相处的规矩。

3.当今社会上也有很多通行的礼节,如,学生与老师见面要问好,客人离开要起身相送,吃饭时不在菜碗里东挑西拣等等。不论礼仪的节目如何变化,我们尊重他人的心意是不变的,此之谓“礼之本”。当今的“礼”应该摒弃落后陈腐的内容,我们可对礼仪进行甄别取舍。

07《春秋》三传第六

一、根据原文填空

1.“春秋”是古代________的通称。

2.《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______。

3.《春秋》三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本是儒家传授的经典,解说的人,自然也离不了儒家,在这一点上,三传是大同小异的。

5.迷信卜筮,所记祸福的预言,几乎无不应验;这却大大违背了____的精神,而和儒家的宗旨也不合了。

6.三传之中,公羊,榖梁两家全以________为主,左氏却以________为主。

7.《左传》相传为汉代鲁国________所作。

【参考答案】1.记事史书

2.编年体

3.《左传》《公羊传》《榖梁传》

4. 《春秋》

5.征实

6.解经叙事

7.左丘明

二、阅读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春秋》三传第六

“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所以记事的书用这个名字。各国有各国的春秋,但是后世不传了。传下的只有一部《鲁春秋》,《春秋》成了它的专名,便是《春秋经》了。传说这部《春秋》是孔子作的,至少是他编。鲁哀公十四年,鲁西有猎户打着一只从没有见过的独角怪兽,想着定是个不祥的东西,将它扔了。这个新闻传到孔子那里,他便去看,他一看,就说:“这是麟啊,为谁来的呢!干什么来的呢!唉唉!我的道不行了!”说着流下泪来,赶忙将袖子去擦,泪点却已滴到衣襟上。原来麟是个仁兽,是个祥瑞的东西:圣帝、明王在位,天下太平,它才会来,不然是不会来的。可是那时代那有圣帝、明王?天下正乱纷纷的,麟来的真不时候,所以让猎户打死;它算是倒了运了。

孔子这时已经年老,也常常觉着生的不是时候,不能行道;他为周朝伤心,也为自己伤心。看了这只死麟,一面同情它,一面也引起自己的无限感慨。他觉得生平说了许多教;当世的人君总不信他,可见空话不能打动人,他发愿修一部《春秋》,要让人从具体的事例里,得到善恶的教训,他相信这样得来的教训,比抽象的议论深切著明的多。他觉得修成了这部《春秋》,虽然不能行道,也算不白活一辈子。这便动起手来,九个月书就成功了。书起于鲁隐公,终于获麟;因获麟有感而作,所以叙到获麟绝笔,是纪念的意思。但是《左传》里所载的《春秋经》,获麟后还有,而且在记了“孔子卒”的哀公十六年后还有:据说那却是他的弟子们续修的了。

这个故事虽然够感伤的,但我们从种种方面知道,它却不是真的。《春秋》只是鲁国史官的旧文,孔子不曾掺进手去。《春秋》可是一部信史,里面所记的鲁国日食,有三十次和西方科学家所推算的相合,这决不是偶然的。不过书中残阙、零乱和后人增改的地方,都很不少。书起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止,共二百四十二年(西元前722--481);后世称这二百四十二年为春秋时代。书中纪事按年月日,这叫作编年。编年是在史学上是个大发明,这教历史系统化,并增加了它的确实性。《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书中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所以也是我们第一部通史。所记的齐桓公、晋文公的霸迹最多;后来说“尊王攘夷”是《春秋》大义,便是从这里着眼。

古代史官记事,有两种目的:一是征实,二是劝惩。像晋国董狐不怕权势,记“赵盾弑其君”①,齐国太史记“崔杼弑其君”②,虽杀身不悔,都为的是征实和惩恶,作后世的鉴戒。但是史文简略,劝惩的意思有时不容易看出来,因此便需要解说的人。《国语》记楚国申叔时论教太子的科目,有“春秋”一

项,说“春秋”有奖善,惩恶的作用,可以戒劝太子的心。孔子是第一个开门授徒,拿经典教给平民的人,《鲁春秋》也该是他的一种科目。关于劝惩的所在,他大约有许多口义传给弟子们。他死后,弟子们散在四方,就所能记忆的又教授开去。《左传》、《公羊传》、《榖梁传》,所谓《春秋》三传里,所引孔子解释和评论的话,大概就是检的这一些。

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征实与否,倒在其次。按三传的看法,《春秋》大义可以从两方面说: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义,从成败里见教训;这是一;夸扬霸业,推尊周室,亲爱中国,排斥夷狄,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理想,这是二。前者是人君的明鉴,后者是拔乱反正的程序。这都是王道。而敬天事鬼,也包括在王道里。《春秋》里记灾,表示天罚,记鬼,表示恩仇,也还是劝惩的意思。古代记事的书常夹杂着好多的迷信和理想,《春秋》也不免如此;三传的看法,大体上是对的。但在解释经文的时候,却往往一个字一个字的咬嚼,这一咬嚼,便不愿上下文穿凿傅会起来了。《公羊》、《榖梁》,尤其如此。

(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有删改)

1.文章开头两段文字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2.赏析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

但在解释经文的时候,却往往

..一个字一个字的咬嚼,这一咬嚼,便不愿上下文穿凿傅会起来了。

3.《春秋》的内容有哪些?《春秋》在当时有哪些作用?

【参考答案】

1.内容:介绍了《春秋》得名的由来;孔子编撰《春秋》的原因。

作用:使得读者对《春秋》得名和编撰原因有所了解;引出下文对《春秋》的进一步介绍;故事导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往往”是“通常”的意思,是指解释经文的时候,通常会一个字一个字的咬嚼,体现出止血的严谨,但是又不是所有的、毫无例外的咬嚼,“往往”体现了语言的严谨性。

3.内容:《春秋》大义可以从两方面说: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义,从成败里见教训;这是一;夸扬霸业,推尊周室,亲爱中国,排斥夷狄,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理想,这是二。

有两种目的:一是征实,二是劝惩。

08《四书》第七

一、根据原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起,定为“科举用书”。

2.唐“九经”:《易》、《书》、《诗》、____、___________。

3.宋“十三经”:《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_______、《孝经》、《尔雅》、_______。

4.《史记》载《中庸》作者为____。

5.他在“四书”上这样下工夫,一面固然为了诱导初学者,一面还有一个用意,便是排斥老、佛,建立____。

【参考答案】1.《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三礼》《春秋三转》

3.《论语》《孟子》

4. 子思

5.道统

二、阅读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学》《庸》《论》《孟》。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单行。

最初用力提倡“四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孔门的遗书,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坏会走错了路。"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处说:“《中庸》是孔i ]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

朱子说,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融贯了《论》《孟》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所以,朱耔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符合他提倡的本心的。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 -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有删改)

1.根据材料,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

2.二程和朱子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

3.请分析本文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

1.《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论语》《孟子》单行;二程强调《大学》《中庸》的作用;

朱子接受=程的见解,加以系统说明,贯串“四书”;书贾改变“四书"顺序,形成通行本。

2.二程认为,从《大学》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分明易晓,初学者从它入手环会走错路;朱子认为,《大学》提纲挈领,由此能领会《论语》《孟子》的精微分别,进而能领会《中庸》的心法。

3.研读“四书”,目的是提升人格修养,而非猎取名利;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在逻辑,循序渐进;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

09《战国策》第八

一、根据原文填空

1.战国七雄:__、__、__、__、__、__、__。

2.这时候的战争,杀伤是很多的。孟子说:“_______,杀人盈野;_______,杀人盈城。”可见那凶惨的情形。后人因此称这时代为_______。

3.七雄中的秦,从孝公用________以后,日渐强盛。

4.前一派叫“____”,是联合南北各国的意思;后一派叫“____”,是联合东西各国的意思——只有秦是西方的国家。合纵派的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是张仪,他们可以代表所有的战国游说之士。

5.晋国让韩、魏、赵三家分了,姓姜的____也让姓田的大夫占了。

6.《战国策》,是汉代____ 编定的。

【参考答案】1.韩赵魏楚燕齐秦

2.争地以战争城以战战国时代

3.商鞅变法

4. 合纵连横

5.齐国

6.刘向

10《史记》《汉书》第九

一、根据原文填空

1.《史记》首尾三千多年,《汉书》二百三十年。《史记》在____间才定名。

2.《史记》体例有五,________是编年的,____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____记典章制度沿革,________记侯国世代存亡,________类记各方人物。

3.《史记》文字趋向____,《汉书》趋向____。《史记》文直而事__,《汉书》文赡而事__。

4.《史记》《汉书》,可以说都是“____”的源头

5.汉人称为《太史公书》《_____》《太史公记》《太史记》。魏晋间才简称为《史记》,《史记》便

成了定名。

6.古史不是断片的杂记,便是顺案年月的纂录,自出机杼,创立规模,以驾驭去取各种史料,从《_____ 》始。

7. 、二人先后整理补充《史记》著六十五篇《后传》,详论《史记》得失,大体确当不移,为《》底本。

8.刘珍等所撰《》都是班固述诸功臣事迹的奏。

9.班超、班昭皆有功于《汉书》,其《》底本是刘歆的《》。《汉书》表、志由曹大家和马续补成,纪、传从昭帝至平帝有班彪《后传》作底本,高帝至武帝多用《史记》文字。

10.班、马优劣论起于王充《》。

【参考答案】1魏晋

2.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3.散体骈体核详

4. 正史

5.太史公

6.史记

7.班固班彪汉书

8.东观汉记

9.艺文志七略

10.论衡

11《诸子》第十

一、根据原文填空

1.诸子都出于职业的“___”。

2.第一个开门授徒发扬光大那非农、非工、非商、非官的“士”的阶级的,是____。

3.儒士多半是上层社会的____流民,儒家所拥护的制度,所讲、所行的道德,也是上层社会所讲、所行的。

4.墨家是有团体组织的,他们的首领叫作“巨子”;____大约就是第一任“巨子”。他们不但是____的专家,并且是制造战争器械的专家。

5.压根儿反对一切文化和制度的是____。

6.儒、墨、道各家有一个共通的态度,就是________;他们都假托古圣贤之言以自重。

7. 他一个人开了讲学和游说的风气,是“ ”阶级的老祖宗。

8.儒士多半是上层社会的流民,儒家所拥护的制度,所讲、所行的道德,也是上层社会所讲、所行的。

9.原业农工的下层失业流民,却多半成为。

【参考答案】1.士

2.孔子

3.失业

4. 墨子打仗

5.道家

6.托古立言

7.士

8.失业

9.武士

12《辞赋》第十一

一、根据原文填空

1.汉淮南王刘安作《离骚传》:“《____》好色而不淫,《____》怨诽而不乱,若《离骚》可谓兼之矣”。

2.屈原定体制,模拟着宋玉、景差,汉则东方塑、王褒、刘向、王逸等,即“楚辞”。____编为《楚辞》。王逸作注,并增加拟作《楚辞章句》。

3.汉人又称《离骚》为“_ _”。

4.班固《______》、张衡《______》、左思《______》近于后世的类书,是陆贾、荀卿两派的混合,是散文更进一步。

5.欧阳修《______》、苏轼《______》有韵而全篇散行,称为“文体”的赋。

6.屈原是我国历史里永被纪念的一个人。《楚辞》中《______》和《______》的各篇都是屈原放逐时所作。苟子的《______》最早称“赋”。《赋篇》总题分咏,安排客主,问答成篇,开后来赋家的风气。《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分赋为四类。东汉以来,班固作《______》,后张衡仿其作《______》,晋左思又仿作《______》。

7. 屈原是我国历史里永被纪念着的一个人。旧历______端午节,相传便是他的忌日。

8.《楚辞》中______和《九章》的各篇,都是他放逐时候所作。

9.《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分赋为。

【参考答案】1.国风小雅

2.刘向

3.赋

4. 两都赋二京赋三都赋

5.秋声赋赤壁赋

6.离骚九章赋篇两都赋二京赋三都赋

7.五月五日

8.《离骚》

9.四类

二、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以“联系《经典常谈》阅读古文经典”的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读楚辞】

1.文段中的“他”指的是。

2.试运用《经典常谈》中的相关内容谈谈《离骚》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深层含义。

【任务二:读唐诗】

(3(《江雪》的体裁是( (

A.五言绝句

B.五言律诗

C.五言古体诗

D.五言乐府

(4)《经典常谈》中认为“唐人绝句有两种作风:一是铺排,一是含蓄”,你认为《江雪》是铺排还是含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任务一:读楚辞】

1.屈原

2.这句诗的表层含义为:光阴如梭,美人的青春就像日益飘零的草木。屈原将楚怀王比作“美人”,担心的是楚怀王步入衰残的暮年他感叹岁月无情,来日无多,只希望能把握住短暂的人生,做出一番事业,表达了对楚怀王的忠诚和担忧。

【解析】根据文段中“他将怀王比作美人”进行分析,“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一句中的“美人”指的是楚怀王,屈原担心美人迟,其实就是担心楚怀王步人衰残的暮年,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希望自己能把握住短暂的人生,为楚怀王效忠。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任务二:读唐诗】

3.A

4.示例:《江雪》是铺排。诗人铺排了“鸟飞绝”“人踪灭”“蓑笠翁”三个印象,突出了“江雪”的幽静,又运用“千山”“万径”“绝”“灭”等词,显得更为幽静。

三、读书活动

为了提高阅读效率,老师推荐大家采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阅读《经典常谈》,请你据此完成下面表格。

名著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

名著阅读 ㈠(甲) 夏洛克一个但尼尔来做法官了!真的是但尼尔再世!聪明的青年法官啊,我真佩服你! 鲍西娅请你让我瞧一瞧那借约。 夏洛克在这儿,可尊敬的博士;请看吧。 鲍西娅夏洛克,他们愿意出三倍的钱还你呢。 夏洛克不行,不行,我已经对天发过誓啦,难道我可以让我的灵魂背上毁誓的罪名吗?不,把整个儿的威尼斯给我,我都不能答应。 鲍西娅好,那么就应该照约处罚;根据法律,这犹太人有权要求从这商人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来。还是慈悲一点,把三倍原数的钱拿去,让我撕了这张约吧。 夏洛克等他按照约中所载条款受罚以后,再撕不迟。您瞧上去像是一个很好的法官;您懂得法律,您讲的话也很有道理,不愧是法律界的中流砥柱,所以现在我就用法律的名义,请您立刻进行宣判,凭着我的灵魂起誓,谁也不能用他的口舌改变我的决心。我现在但等着执行原约。 安东尼奥我也诚心请求堂上从速宣判。 鲍西娅好,那么就是这样:你必须准备让他的刀子刺进你的胸膛。 夏洛克啊,尊严的法官!好一位优秀的青年! 鲍西娅因为这约上所订定的惩罚,对于法律条文的含义并无抵触。 夏洛克很对很对!啊,聪明正直的法官!想不到你瞧上去这样年轻,见识却这么老练! (乙) “不错,不过还远不止这些。”印第安〃乔边说边走到已经站了起来的医生面前。“五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到你父亲的厨房讨点吃的,你把我给赶了出来,你还说我到厨房去没什么好事;打那时起,我发誓:就是花上一百年的功夫,我也要摆平你。你父亲因我是盲流而将我关进牢房。你想我会善罢甘休吗?印第安人的血也不是白流的,现在你落到我手里,你得为此付出代价。” 说到这,他已经开始在医生面前挥舞着拳头来威胁他。医生突然猛击一拳,将这个恶棍打翻在地,波特扔掉刀,大声喊道:“嘿,你竟敢打我的朋友!”紧接着,他和医生扭打在一起。两个人拼命打起来,脚踩着地上的草,踢得泥土飞扬。印第安〃乔迅速地从地上爬起来,眼里燃烧着怒火,抓起波特扔在地上的那把刀,像猫似的,弯着腰悄悄地在两个打架的人周围转来转去,寻找着机会。突然医生猛地把对手摔开,抓起威廉斯坟上那块重重的墓碑,一下子把波特打倒在地。与此同时,这个杂种乘机把刀子一下子全捅进了医生的胸膛。医生晃了晃就倒下去,身体搭在波特身上。波特被弄得满身都是血。这时乌云遮住了这可怕的惨相,那两个吓坏了的孩子在黑暗中连忙跑掉了。 1.甲文选自《》,作者是; 乙文选自《》,作者是。(4分) 2.请结合原文说一说,夏洛克为什么执意要惩罚安东尼奥?印第安·乔为什么要杀死医生?(3分) 3.夏洛克与印第安·乔两人的性格有相同的地方,请简要分析。(3分)

名著阅读15 分章专项练习(教师版)

《经典常谈》名著阅读与练习 15分章专项练习 01【序言】 一、填空题 3、本书是朱自清先生完成于年的著作,80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分十三个章节,浅明而精辟地介绍了我国文化传统中的经典作品,包括《》、《周易》、《尚书》、《》、《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 4、《经典常谈》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书放在最前头。 5.《经典常谈》是___________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___________的著作。 6.《经典常谈》全书共______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___________、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 7.朱自清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术观念来撰写《经典常谈》的,例如讨论儒家经书时,破除“___________”的传说。 8.《经典常谈》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朱自清格外重视这本书的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9.《经典常谈》也可以看作一本精彩的学术散文集。这本书不“___________”,也不 ___________,而是以流利畅达的语言娓娓道来。 【参考答案】1、佩弦扬州诗人 2、白话美文的模范背影写景美文荷塘月色

3、1942 说文解字诗经史记 4、经史子集小学 5.朱自清传统文化经典 6. 13 《说文解字》《周易》《史记》诸子百家 7. 现代的、科学的经书都是圣人所作 8. 普及性通俗性。 9. 板着脸说话平铺直叙 二、阅读理解题 《经典常谈》序(节选) 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本书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子,得懂“小学”,就是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分。我国旧日的教育,可以说整个儿是读经的教育。经典训练成为教育的唯一的项目,自然偏枯失调;况且从幼童时代就开始,学生食而不化,也徒然摧残了他们的精力和兴趣。新式教育施行以后,读经渐渐废止。民国以来虽然还有一两回中小学读经运动,可是都失败了,大家认为是开倒车。另一方面,教育部制定的初中国文课程标准里却有“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的话,高中的标准里更有“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的话。初、高中的国文教材,从经典选录的也不少。可见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经典训练不但没有废止,而且扩大了范围,不以经为限,又按着学生程度选材,可以免掉他们囫囵吞枣的弊病。这实在是一种进步。 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朱子似乎见到了这个,他注“四书”,一种作用就是使“四书”普及于一般人。他是成功的,他的“四书”注后来成了小学教科书。又如清初人选注的《史记菁华录》,价值和影响虽然远在“四书”注之下,可是也风行了几百年,帮助初学不少。但到了现在这时代,这些书都不适用了。我们知道清代“汉学家”对于经典的校勘和训诂贡献极大。我们理想中一般人的经典读本——有些该是全书,有些只该是选本、节本——应该尽可能的采取他们的结论:一面将本文分段,仔细的标点,并用白话文作简要的注释。每种读本还得有一篇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这需要见解、学力和经验,不是一个人一个时期所能成就的。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一些《学生国学丛书》,似乎就是这番用意,但离我们理想的标准还远着呢。理想的经典读本既然一时不容易出现,有些人便想着先从治标下手。顾颉刚先生用浅明的白话文译《尚书》,又用同样的文体写《汉代学术史略》,用意便在这里。这样办虽然不能教一般人直接亲近经典,却能启发他们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这部小书也只是向这方面努力的工作。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名著阅读:关于《儒林外史》《围城》,《儒林外史》中考题 一、选择题 1.(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XXX所著的一部纪实性作品,曾译名为《西行漫记》。 B.XXX的《儒林外史》被XXX称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作品在讽刺丑恶的同时,也塑造了一些象征正面理想的人物,如王冕、XXX、匡超人、XXX等。 C.XXX在XXX家拉包月,主人不把仆人当人看。有一次在送走一位女客人之后。因太太的无礼,忍无可忍的XXX愤怒地辞掉了工作。 D.《昆虫记》中,XXX不仅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而且称它们为清道夫。 2.(2019·湖北孝感)选出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3分)A.法国作家XXX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

航探险。正是由于XXX无限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海底两万里》才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 B.《儒林外史》中作者XXX把XXX的故事作为全书的“楔子”,是以XXX为例,揭示功名利禄对念书人魂魄的毒害,表达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评。 C.当我们读到《艾青诗选》中“当XXX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何等新鲜”这样鲜活的诗句时,我们不仅惊叹其非凡的想象力,还从内心激起了对“XXX”和“希望”的巨大渴望。 D.XXX的《昆虫记》为我们展示了许多昆虫的另一面:勤劳的蚂蚁竟然是残暴的掠夺者;看似笨拙的圣甲虫,竟是个能工巧匠;看似恶毒的朗格多克蝎,却对自己的孩子关爱有加…… 3.(2019·山东滨州)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星照耀中国》曾译名为《西行漫记》,小说从多个方面展示了XXX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B.XXX的代表作《简·爱》讲述了贫苦孤女XXX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最终她与XXX分道扬镳。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名著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名著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 1.名著阅读。 (1)下面三幅图是名著《骆驼祥子》中的插图,请将对应的选项写在相应位置。 甲()乙()丙() A祥子成亲B雨中拉车C买羊肉包D大兵抢车 (2)有人说,虎妞可憎;有人说,虎妞可怜。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2.法国作家大仲马说:“人生的意义就蕴含在这两个词里——希望和等待。”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位,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A《骆驼祥子》——祥子B《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 3.走进名著。 (1)《海底两万里》是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另外两部分别是《》和《》。 (2)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北京城里一位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同情。 B.法国著名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海底两万里》,为我们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海、自由翱翔的梦想。 C.孙侦探威胁祥子,把祥子积攒的买车钱都敲诈走了,祥子第三次买车的希望成了泡影,祥子因此很痛苦。 D.土著巴布亚人企图向“我们”的潜艇发起进攻时,船长将电通到潜艇外面梯子栏杆上,土著人触电后吓得撤退了。 (3)你认为尼摩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4.名著阅读。 (1)下列有关名著《骆驼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祥子从一个善良淳朴、勤劳能干的大好青年最终变成吃喝嫖赌、无恶不作的行

尸走肉,这充分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B.祥子送曹先生去看电影,结果在茶馆门口碰到了饿晕在门口的老马,祥子赶紧给他买了几个肉包子。 C.二强子整天酗酒,他不仅打死了自己的老婆,还将自己的女儿小福子卖给了一个军官,后来小福子被军官抛弃,回来后只好靠出卖自己的身体来抚养两个弟弟。 D.虎妞从他父亲的车厂里给祥子买了一辆二手车,后来这辆车因为给虎妞下葬又卖掉了。 (2)阅读选自《骆驼祥子》一书中的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甲】“祥子,你不认识我了?”A笑着松了手。祥子咽了口气,不知说什么好。"你不记得当初你叫我们拉到西山去?我就是那个A.想起来了吗?”“啊!A”祥子想不起来。他被兵们拉到山上去的时候,顾不得看谁是排长,还是连长。 【乙】B又嘱咐祥子一遍:“汽车来到,我这给了钱。叫太太快收拾东西:别的都不要紧,就是千万带着小孩子的东西,和书房里那几张画!等太太收拾好,叫高妈打电话要辆车,上这来。这都明白了吗?等她们走后,你把大门锁好,搬到书房去睡,那里有电话。你会打电话? ①(甲]段文字中A人物是。样子的人生经历了“三起三落”,其中有“两落”都与他有关,请说出具体的内容。 ②[乙]段文字中B是祥子的一位老板,叫。他为什么慌慌张张地要带家人出逃? (3)在这本名著中与样子产生交集的老板还有三个,一位是专门租本给样子的“人和”车厂的老板__(人名) ,一位是祥子在他家拉包月,既要帮他家送客,还要挑水、打扫院子甚至带小孩却只拿到一毛钱酬劳的_(人名)还有一个是主动勾引祥子,然后让他染性病的(人名)。 5.名著导读 (1)披文入情,深度解读。 小说的结尾往往对整部作品起到勾连作用,耐人寻味,给人启迪。 《骆驼祥子》的结尾如是写道:“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请结合小说的内容,说说作者这样作结有何用意。 (2)《伟大的悲剧)中结尾写道:“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斯科特一行身上体现了团结协作、坚忍不

人教版七下名著阅读专项训练骆驼祥子(教师版)

人教版七下名著阅读专项训练骆驼祥子(教师版) 七下语文专项复习训练名著阅读《骆驼祥子》 1.祥子为什么把买车的日子定为自己的生日?请谈谈你的理解。(情节概述) ①日子好记; ②有纪念意义(提醒自己不要忘记); ③昭示着他新生活(新生命)的开始。 2.选文部分写的是祥子第一次丢车,造成这次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你得到哪些人 生启发?(体验看法)(情节概述) 造成这次悲剧的原因是战祸。祥子怀着侥幸心理冒险拉客去清华,结果连 人带车被乱兵提了去。 启发:贪小便宜往往会吃大亏,祥子贪图比平日更多的车钱,结果连人带 车都被兵抓了去。 3.作者善于用人物自己的言行举止流露其个性特点。从选段看,刘四爷、虎妞、 祥子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人物形象) 从祥子在人和车厂的表现和刘四爷、虎妞对他的态度可以看出祥子是个勤劳、 朴实、忠厚、善良的人。 从虎妞为数不多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她性格大胆泼辣,做事爽快利落。 从刘四爷为数不多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他残忍霸道、精明世故、阅历丰富。 4.这部小说围绕祥子“攒钱→买车→丢车→再攒钱→丢钱→再攒→再买车→再卖 车”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一个社会现实?(体验看法)

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劳动人民,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是不可 能的。 5.祥子在杨宅和曹宅有什么不同感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谈谈你的看法。(体 验看法) 祥子在杨宅觉得自己“猫狗不如”,没有被当成人看待;在曹宅觉得自己受到尊 重,像个人了。因为杨宅主人有明显的剥削思想,觉得仆人就应该低自己一等; 而曹宅主人认为祥子是与自己一样平等的人,所以待他很好。 6.结合选段分析祥子和孙侦探各自的性格特点。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人物形 象) 祥子在选段中表现得老实、软弱和无奈,从面对孙侦探的敲诈无可奈何地拿出 万分珍惜的钱可见; 孙侦探奸诈、狡猾、贪婪、残酷,从他为了敲诈祥子不惜套近乎、虚张声势和 软硬兼施等可见。 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社会地位低贱、没有生命安全保证的黑暗社会。 7.祥子战胜了刘四爷,这是指什么事?(情节概述) 指的是祥子在鼓楼前街拉着一位客人向京城跑,后来才发现这人原来是刘四爷, 他把刘四爷赶下了车,感到出了一口恶气。 8.你觉得虎妞是“下嫁”祥子吗?为什么?从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体验看法) 虎妞不是“下嫁”祥子,是祥子被迫和虎妞结婚,原因是在虎妞和祥子的婚姻中,祥子是被动的,祥子是受虎妞控制的。 启示:(示例)人生要自己去把握,否则不可能幸福。

中考名著《水浒传》(11--15回)练习

初三名著阅读小练(11-15回)(教师版)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1、林冲醉倒在雪地上,被众庄客绑起来送到庄上,辛亏遇到庄主小旋风(柴进),,对他的遭遇非常同情,写信介绍他到梁山泊。后来林冲在酒店遇到梁山泊的好汉(朱贵),这位梁山好汉带领林冲上山见到梁山首领(王伦)。 2、王伦想要杨志在梁山以牵制林冲,杨志的绰号是(青面兽),两人比武后,最终杨志去意已决,王伦等人只得送他下山。杨志落魄,便卖宝刀。因(牛二)的纠缠,气人无理取闹,杨志性起杀了这个无赖。后被送到北京(大名府)充军,获得大名府留守(梁中书)的赏识,封杨志为(管军提辖使)。 3、杨志与周谨比武,先比(枪),后比(箭),杨志获胜,后有急先锋(索超)不服,两人未分胜负。 4、阮氏三兄弟以(打鱼)为生,对官府不满,(吴用)说服阮氏三兄弟,他们在(晁家庄)设誓化纸,后来化斋的道士(公孙胜)也来了,这就是著名的“七星聚义”,七人指(晁盖、吴用、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公孙胜。)他们商议之后,决定(劫取生辰纲),其中(晁盖)是头头,(吴用)出谋划策。他们策划后,把最佳地点定在(黄泥冈)。扮作卖酒的是(刘唐),他的绰号是(赤发鬼)。 二、简答题。 晁盖、吴用等人是用什么计谋使“智取生辰纲”获得了成功,请简要说明经过。 三、阅读理解。 阅读《智取生辰纲》片段,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 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豪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呸!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1、文章从多个角度描写天气的热,有什么作用? 起到渲染气氛,描写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烘托人物,推动文章情节的发展。 2、文段中提到的挑酒的汉子是________,那七个客人是谁?至少写出三个。 3、制取生辰纲的“智”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章谈一谈。

教师版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北京市各区九年级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名著阅读

北京市各区2020届初三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 2020东城期末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5.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读书没有疑问的人,须要教他发现疑问,有了疑问的人,通过深入阅读寻求答案,再达到没有疑问的境界,这样才是有长进了。请结合《水浒传》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朱熹这句话的体会。(100字左右) 答: 15.【答案示例】初读《水浒传》时觉得鲁智深和李逵一样是鲁莽的人,后来想作者为什么要塑造两个--样的人物呢,细读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等情节后发现鲁智深勇而有谋、胆大心细的性格,和李逵的鲁莽是完全不-一样的,通过对于人物塑造的疑问到找到答案,让我对鲁智深这个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日后阅读名著中带有怀疑精神,从而理解的更为深刻。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知识点和名人名言的结合,难度中等,结合《水浒传》的具体内容进行体会,相比往年名著阅读题,题目有一-定创新,但学生作答范围依然十分广泛。学生首先需要理解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境界,从《水浒传》中任选一个主要人物或主要情节进行陈述即可。 2020西城期末 三、名著阅读(5分) 14.同为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等古典小说和《论语》等思想文化著作,在阅读方法上会有所不同。请从这两类古典名著中各选一部,简要举例介绍一下你在这方面的阅读经验。(100字左右) 答: 三、名著阅读(5分) 14.示例:我的经验是读古典小说可通过人物、情节把握主题,如读《水浒传》时,通过了解林冲由忍到反的经历,体会官逼民反的主题。读思想文化论著,则可采用诵读、归类、联系

龙集小学课外阅读专项练习《三国演义》(修订版)(教师版)

集小学课外阅读专项练习《三国演义》班级—姓名复习内容:尹寒 一、填空。 1、《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代作者罗贯中。这是我国第一部章问小说。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另外三部名著分别是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又叫《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 2、“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魏、蜀、吴,各自的首领是一曹操、刘备、_孙权。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双股铜的刘备,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和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o 4、《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一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o 5、《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ma,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三顾茅庐、空城计、挥泪斩马谡、七擒孟获、舌战群儒等。 6、《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 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 7、刘备身边的五虎上将都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8、书中人物几乎人人都有绰号,如“水镜先生”是司马徽,“卧龙”是一诸葛亮, “凤雏”是庞统,“小霸王”是孙策,“美髯公”是关羽,“常胜将军”是9、《三国演义》采用话本章回叙事的叙述手法,《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是:“遂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10、诸葛亮在“三气周瑜,夺取荆州”过程中,逼得周瑜咬牙切齿地说既生瑜何生11、写出五个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庐、探囊取物、三顾茅庐、不知所云。 12、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诸葛亮)借东风一一巧用天时(2)(刘备)借荆州一一有借无还(3)(徐庶)进曹营言不发(4)(周瑜)打(黄盖)一一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三个臭皮匠一一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13、巧授连环计”涉及庞统、曹操这两个人物,使用连环计是因为连环计是一计连环累敌,一计以火攻敌,两计扣用。而关键在于使其“自累”,在火攻时无法灵活应变,更无处遁逃。 14、《三国演义》中最后一个故事是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统,最后统一天下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训练(教师版)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专项训练 命题人:初三语文备课组 姓名:班级:评价: 1.【2021•江苏南京】名著阅读。(8分) “学者先要会疑。”图图读书时常常质疑,下面是他提的一个问题及提问原因。你也从初中语文教科书重点推荐的12部名著中选择一部,分享了你的质疑。 图图读的名著:《朝花夕拾》 他提出的问题:鲁迅先生对儿时所受的教育究竟持什么态度呢? 提问的原因:我发现,一方面小鲁迅颇不自由,他在特别想看五猖会时,被父亲勒令背书,很痛苦;另一方面他又蛮自由,可以在三味书屋趁老师不备偷跑进后园游乐,很开心。 你阅读的名著:《》 你提出的问题:① 提问的原因:② 参考答案: 示例:西游记 ①与天庭的神仙相比,孙悟空的武力值如何? ②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众神仙束手无策,但是取经遇到妖怪时,却要多次向天庭求助。 2.【2020•江苏南京】名著阅读。(8分) 佳肴弗食,不知其旨;好书不品,不知其妙。下面是米豆和小轩所写读后感的提纲,你也从初中语文教科书重点推荐的12部名著中选择一部,另选角度,写出你的读后感提纲。 【米豆的提纲】 《西游记》里猪八戒真逗。他被莲花洞的妖怪吊在梁上时,竟然要他们给自己备办斋饭,还历数了蘑菇、竹笋等食材。他虽是个想象中的形象,却和现实中不吃不欢的吃货差不多。 → 作者身边也许就有猪八戒这样的人吧?作者应该是从他们身上获得灵感的。 → 原来,高超的想象力既需要有天马行空的思维,也需要有对现实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体悟。 【小轩的提纲】 《水浒传》中李逵和宋江、戴宗在琵琶亭吃酒,李逵用大碗筛酒,戴宗说他:“兄弟好村!”接着,李逵见他二人不喜鱼汤中的鱼,便从他们碗中捞鱼吃。这个“村”字真妙,写尽了李逵的粗俗。 → 想来,作者喜欢观察和研究人的个性,也喜欢用最简洁的语言作精准的概括。 → 可见,刻画人物的语言的精准,来自对人物个性把握的精准。我想写好人物,就要好好把握人物的个性。

《西游记》名著阅读01(配套练习)-七年级语文名著导读专项讲练(教师版)

《西游记》名著阅读01 一、趣味拓展 《西游记》中有趣的冷知识 1.火眼金睛是被烟给熏坏了的红眼病。 原著描写悟空躲在八卦中的巽位,因此被烟给熏坏了眼睛,称为火眼金睛。但是他虽然能识得妖怪但是却看不出原形,所以每次遇到妖怪之后还要四处奔走打听妖怪的来历。而且悟空识别的方法就是看云,头顶有祥云就是仙,头顶有妖气便是妖怪。但是他也经常出错,比如牛魔王变成八戒骗走他芭蕉扇的时候就没有识破;太上老君的青牛悟空也看不出来。 2.沙僧之前吃了九个取经人,可能是玄奘的前九世。 沙僧被贬在流沙河处,受飞剑之苦,饿极了就抓过往行人吃掉。观音点化他之时,他说道他已经吃了九个取经人,其他人的骨头扔进河里就沉下去了,唯有这九个取经人的骨头不沉。而玄奘恰是金蝉子十世,而且在渡过流沙河之后,沙僧的那九个骷髅做成的项链便化成黑烟消失了。 3.孙悟空的变化有漏洞,变人只能变头脸,变不了身子。 孙悟空虽然有七十二般变化,但是变成飞禽鸟兽花瓶昆虫之类,可以把身子一同滚进去,但是变成人物的话,却只能变得头脸,变不了身子。一身的黄毛,两条红股,一根尾巴是藏不住的。因此在莲花洞悟空变作金角银角大王干娘九尾狐狸的时候,红股会一眼被八戒看穿;在狮驼岭变成小钻风的时候,会被三大王认出。 二、例题精讲 1.下面有关《西游记》常识、内容及理解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明代吴承恩著的《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B.《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善变。他成功地将四棵柳树变成了师徒四人冒名顶替,而在小说第六回将自己变成土地庙时,将尾巴变作一根旗杆,竖在土地庙后面,被真君识破。 C.在流沙河,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大战,孙悟空和哪吒从旁相助才制伏对手,卷帘大将皈依玉皇大帝,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 D.猪八戒是个深受人们喜爱的喜剧人物,能腾云驾雾,会多种变化,一路上帮助师傅师兄弟降妖伏魔;他憨厚淳朴,有着人的一些缺点,好色,好吃贪睡,爱占小便宜,喜欢拨弄是非。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5分)

《水浒传》名著阅读积累考题(教师版)

《水浒传》名著阅读积累考题(教师版) 1、《水浒传》的作者_______,朝代_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小说(施耐庵、元末明初、章回体长篇白话)2.下面的对联各是哪部章回小说的目录?请在括号里写出这部小说的名称。及时雨神行太保,黑旋风展浪里白条。《______________》《水浒传》 3、郑振铎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学研究》中曾以一条弧线表示《水浒传》的结构。这条弧线以____________为起点,步步上升,至梁山英雄排座次到达顶点,此后便逐渐下降,至 ____________降至终点。(误走妖魔、魂聚蓼儿。) 4.《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______。(晁盖) 5、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_____________,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了一件大事是______________。(吴用、智取生辰纲――花石纲) 6、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__________,他的绰号是__________。(史进、九纹龙) 7、《水浒传》中的‚智多星‛是指哪一个人物?(吴用) 8、《水浒传》中共有_______将,天罡是_____人,地煞星________人。(一百零八、三十六、七十二) 9、‚《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这是________(人名)对《水浒传》的评价。(毛泽东) 10、《水浒》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善盗的是鼓上蚤_______,善射的是小李广________,善行的是神行太保______________。(时迁、花荣、戴宗) 11、武松在血油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哪八个字_____________。(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12、宋江在浔阳楼上倚阑畅饮,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作了《西江月》,又写了四句诗,其中的后两句是‚他时若遂凌云志,____________________!‛(敢笑黄巢不丈夫)13、《水浒》中叙述了好汉_______‚大闹野猪林‛的故事。 (鲁智深,或‚鲁达‛。答‚鲁提辖‛也可) 14、请用简练的语言说出《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 15、根据《水浒传》1-40回的内容,完成下面题目。(答案字数不超过150字)。 杨志在汴梁买刀时不堪牛二的撩拨将他杀了,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鲁智深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用智逃脱。你怎么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 我赞美鲁智深的做法,他深深知道封建官府的黑暗与腐败,如果投案自首,等于自投罗网,绝没好下场。我也佩服杨志的为人,敢作敢当,不连累他人才称得起真正的英雄好汉。 16、清代著名理论家、批评家金圣叹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记》、《西厢记》及杜甫诗相提并论,合称为‚六才子书‛。例如:(《水浒传》、《庄子》、《离骚》) 17.《水浒》的结构很有特点,作者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第四十回回以前先讲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第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 18.《水浒传》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却同样义薄云天,请你举出两位能体现这种‚义气‛的英雄人物及其相应事例简单作答。 (1)鲁达。鲁达义救金氏父女,拳打镇关西。(2)武松。武松为替施恩夺回店铺,大闹快活林,醉打蒋门神。

(部编版)中考语文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读写练(教师版)

(部编版)中考语文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 复习标签 拼搏、梦想、挫折、坚持、毅力、斗争、正义 名著概况 此书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1866年,海上发现了一只疑似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塞尔受邀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他们与鱼叉手尼德·兰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他们发现这怪物并非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潜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水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和奇异景象。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三人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 在《海底两万里》中,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后在《神秘岛》中交代其为印度人),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他们依靠海洋中的各种动植物来生活。潜艇船长对俘虏也很优待,但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尼摩船长从此之后不允许他们离开。阿龙纳斯一行人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艇周游各大洋。在旅途中,阿龙纳斯一行人遇到了无数美景,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惊险奇遇。他们眼中的海底,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通过一系列奇怪的事情,阿龙纳斯终于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长仍与大陆保持联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最后,鹦鹉螺号在北大西洋里遇到一艘驱逐舰的炮轰,潜艇上除了三位俘虏外个个义愤填膺,用鹦鹉螺号的冲角把驱逐舰击沉。不久,他们在潜艇陷入大漩涡的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出了潜艇,被渔民救上岸。回国后,博物学家才将旅行中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作者概述 儒勒·凡尔纳(Jules Gabriel Verne,1828年2月8日~1905年3月24日),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

专题03 名著阅读(教师版含解析)-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分专题训练(山东专用)

专题03 名著阅读(解析版) 【滨州市二○二○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表格中是三位同学的读后感标题,请从下列名著中选择合适的书名,将标题补充完整。 《昆虫记》《朝花夕拾》《艾青诗选》《海底两万里》《西游记》《傅雷家书》 (2)在“读名著·知人物·赏情节”活动中,请你阅读下面片段,回答文后问题。 行者见他闭了门,却就弄个手段,拆开衣领,把定风丹噙在口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蟭蟟虫儿,从他门隙处钻进。只见[A]叫道:“渴了!渴了!快拿茶来!”近侍女童,即将香茶一壶,沙沙的满斟一碗,冲起茶沫漕漕。行者见了欢喜,嘤的一翅,飞在茶沫之下。那[A]渴极,接过茶,两三气都喝了。行者已到他肚腹之内,现原身厉声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A]大惊失色,叫:“小的们,关了前门否?”俱说:“关了。”他又说:“既关了门,孙行者如何在家里叫唤?”女童道:“在你身上叫哩。” 文段中A是________(人物),文段出自《西游记》中的________情节。 【答案】 (1)①傅雷家书②朝花夕拾③海底两万里 (2)罗刹女,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解析】 (1)①“见字如面”一般是书信的开头用语,“纸短情长”则是指简短的信纸无法写完深长的情意,形容情意深长。故这里选择《傅雷家书》,这是傅雷夫妻和儿子傅聪的通信。故第一部著作是《傅雷家书》。 ②“旧事重提”指过去的事情重新提起,《朝花夕拾》原名是《旧事重提》,是鲁迅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创作的散文,“韵味醇厚”符合这些文章的特点,故第二部名著是《朝花夕拾》。 ③结合“想象奇幻”“预见未来”可知,第三部名著是《海底两万里》,这部著作叙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和尼摩船长驾驶鹦鹉螺号在深海旅行的故事。小说中情节设置古怪离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充满神

01 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教师版)-备战2022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总结与专项训练

《朝花夕拾》 一、作者介绍 (一)基本情况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在绍兴有不少学校以豫才命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经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可以说他一个人影响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 家庭成员介绍: 周介孚:鲁迅祖父(1838-1904),号介孚,一号梅仙。翰林出身,曾外放江西金溪县任知县,后因科场案入狱,使得周家开始走向衰落。周介孚“自由读书的主张与实践”为鲁迅“在传统教育的封闭体系中打开了一个缺口”。 蒋氏:鲁迅继祖母(1842-1910),周介孚后妻,周伯宜继母,她逝世时鲁迅亲自为她办理丧事,她生性幽默,常给鲁迅讲民间故事,给他以民间文化的启迪,同时她隐忍的性格也给鲁迅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父亲周凤仪。他思想开明,是洋务运动的同情者。后为病魔所缠,他的病使鲁迅饱尝了生活的困顿艰辛。 母亲鲁瑞,她慈祥而刚毅,善良而果敢,思想比较开通,对鲁迅有极大影响。 二弟周作人,原名周遐寿,现代著名散文家。 三弟周建人,原名周松寿,生物学家。 四弟周椿寿,6岁时因发热发烧早逝。 (二)人生历程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

(部编版)中考语文名著导读:《简 爱》读写练(纯教师版,附例文)

(部编版)中考语文名著导读:《昆虫记》 《简·爱》 复习标签 自由、尊严、坚持、反抗、平等、挫折 名著概况 简·爱是个孤女,她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不久父母相继去世。幼小的简·爱寄养在舅父母家里。舅父里德先生去世后,简·爱过了10年倍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舅母把她视作眼中钉,并把她和自己的孩子隔离开来,从此,她与舅母的对抗更加公开和坚决了,简被送进了罗沃德孤儿院。 孤儿院教规严厉,生活艰苦,院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简·爱在孤儿院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由于恶劣的生活条件,孤儿院经常有孩子病死,她最好的朋友海伦患肺结核去世。海伦去世后也使孤儿院有了大的改善。简·爱在新的环境下接受了六年的教育,并在这所学校任教两年。由于谭波尔儿小姐的离开,简·爱厌倦了孤儿院里的生活,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桑菲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聘用了她。庄园的男主人罗切斯特经常在外旅行,她的学生是一个不到10岁的女孩阿黛勒·瓦朗,罗切斯特是她的保护人。 一天黄昏,简·爱外出散步,邂逅刚从国外归来的主人,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以后她发现她的主人是个性格忧郁、喜怒无常的人,对她的态度也是时好时坏。整幢房子沉郁空旷,有时还会听到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奇怪笑声。一天,简·爱在睡梦中被这种笑声惊醒,发现罗切斯特的房间着了火,简·爱叫醒他并帮助他扑灭了火。 罗切斯特回来后经常举行家宴。在一次家宴上向一位名叫英格拉姆的漂亮小姐大献殷勤,简·爱被召进客厅,却受到布兰奇母女的冷遇,她忍受屈辱,离开客厅。此时,她已经爱上了罗切斯特。其实罗切斯特也已爱上简·爱,他只是想试探简·爱对自己的爱情。当他向简·爱求婚时,她答应了他。 在婚礼前夜,简·爱在朦胧中看到一个面目可憎的女人,在镜前披戴她的婚纱。第二天,当婚礼在教堂悄然进行时,突然有人出证:罗切斯特先生15年前已经结婚。他的妻子原来就是那个被关在三楼密室里的疯女人。法律阻碍了他们的爱情,使两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简·爱离开了罗切斯特。在寻找新的生活出路的途中,简·爱风餐露宿,

最新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名著阅读、课外古诗词、文言文专项训练(教师版)

八下文学常识、名著阅读、古诗词、文言文 专项训练 一、文学常识 1.《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选自小说集《呐喊》。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2.《最后一次讲演》是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所做的讲演。闻一多,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红烛》《死水》《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3.马克,吐温,美国(国籍)作家、演说家,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4.《桃花源记》是东晋(朝代)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陶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田园诗人。 5.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朝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代表作有《黔之驴》《捕蛇者说》《永州八记》及绝句《江雪》等。 6.《马说》是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韩愈,字退之,唐代(朝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作品都收录在《昌黎先生集》里。 二、名著阅读 (一)《傅雷家书》 1.填空题。 (1)《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如何教育孩子。 (2)《傅雷家书》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 (3)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翻译的作品达34部,他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傅聪的。 (4)《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间的186封书信,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及名著阅读测试卷(教师版)

1 2019-2020学年度部编语文八下古诗文默写及名著阅读 测试卷(教师版) (满分:150分 时间:60分钟) 一、古诗文默写(17分) (一)直接型默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关雎>) 2.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 3.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子衿》) 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杜甫《石壕吏》) 5.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 6.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7.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二)理解型默写 8.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关雎》中描写青年男子对美貌少女表达倾慕之情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9.李白在《送友人》中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表现作者阔大胸襟又表现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句子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诗人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12.唐代诗人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写禅院幽静的句子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4.《小石潭记》中运用形象的比喻,表现溪水蜿蜒曲折、时隐时现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5.《核舟记》中赞叹雕刻者技艺高超,发表议论的句子是:嘻,技亦灵怪矣载! 16.《北冥有鱼》中描写神奇的大鹏凭借大风一步步飞起来的句子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7.《虽有嘉肴》中,说明学与教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三)迁移型默写 18.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9.《大道之行也》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相同的句子是: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0.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1.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二、《傅雷家书》(65分) (一)填空题(16分) 1、《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 )。 2、《傅雷家书》曾荣获“( )”。 3、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 )家、文艺评论家。 他翻译的作品达34部,他从20 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 4、《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 )的。 5、《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 )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七千多字。 6、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 )--著名钢琴大师;( )--英语特级教师。 7、《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 )年至( )年六月。 8.在1954.3.24上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 )第一( )第一( )第一。 9、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 ) ,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 )。 10、作为父母,傅雷夫妇不只重视对子女的( )、( )、( )和( )方面的教育,同样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起居、饮食、冷暖、开支 、等日常生活以及婚姻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枝末节。 11、( )教授是傅聪留学波兰时的钢琴老师,是著名的学者,钢琴教育家。 12、.《傅雷家书》在12月的家信中,傅雷说“毛选”中的( )及( )可多看看,因为这两篇文章可以帮助傅聪深切了解马列主义及辩证法,加强理解和分析能力。 13、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 )。 14、傅雷告诫儿子,过多的音乐能麻痹人的感觉,使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自己的艺术,长此以往,大有成为( ),甚至奏琴的机器的危险。 15、傅雷告诉儿子,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时更有勇气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是( )。 16、今日之下,你已经过掉了这一道骄傲自满的关,但我始终是中国儒家的门徒,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 ) 如履薄冰的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 17、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 ),希望你从今以后,一辈子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待。 18、不要再已经觉得疲倦的时候再force 自己。多留一份( ),在长里看还是占便宜的。 19、关于感情问题,无论如何要( ),以前途为重,以健康为重。 20、年轻人往往( )自己。 21、傅雷教导儿子待人要( )、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 ),获大奖不( )。 填空题答案: 1、如何教育孩子 2、 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 3、翻译 4、傅聪 5、186 6、傅聪;傅敏 7、 1954、1966 8、学问 艺术 真理 9、 人 、钢琴家 10、思想、道德、情操、传统文化修养 11、杰维茨基 12、《矛盾论》、《实践论》 13、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14、钢琴匠 15、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 16、如临深渊博 17、没有事实表现 18、元气 19、克制 20、高估 21、谦虚 气馁 骄傲 (二)选择题(9分) 1.傅雷是一个( )的父亲。 A 、严厉尽责 B 、慈祥仁厚 C 、和蔼可亲 2.《傅雷家书》凝聚着对( )的爱 A 、祖国、儿子 B 、父母 C 、妻子 3.傅雷对儿子的指导,都像( )一样提出建议和意见 A 、良师益友 B 、老师 C 、好朋友 4.这两封家书,是针对儿子( )时而写的 A 、长大成人、留学海外 B 、学习不顺利 C 、心情不好 5.可以概括第一封信的主题词是( ) A 、开心 B 、努力 C 、坚强 6.可以概括第二封信的主题词是( ) A 、开心 B 、努力 C 、坚强、 D 、胜不骄 败不馁 7.傅雷希望儿子成为( )的人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