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第十二章方案55页PPT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55
一,选题目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我国的水能资源居世界之首,约80%分布在西部,主要是西南地区。
这些地区河谷陡峻,地形地质条件适宜于修建淹没少、调节性能好的高坝大库,尤其是高拱坝。
我国也是一个多地震国家,高地震烈度区也正大多集中在西部地区。
因此,很多高拱坝都位于设计峰值加速度达0. 2一0.35的强震区,其中如大渡河上的大岗山拱坝,坝高210m,设计地震峰值加速度高达0.5575。
在很多高拱坝工程的设计中,地震作用常成为控制工况。
高拱坝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为工程界和社会公众所深切关注。
目前我国的水能资源开发程度还很低。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l世纪以来,我国的水电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开发阶段。
在水能蕴藏量占全国70%以上而地震频发的大西南地区,多座300m级高拱坝正在或将要投入建设。
因此确保拱坝在高地震地区的安全成为摆在科技与工程人员面前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2008 年5 月12 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 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震级最强、造成的灾害损失最大、抗震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给震区特别是震中附近广大范围内造成重大灾害。
此次地震对震区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也很大,尽管未出现地震致使大坝溃决的情况,但有些工程还是受到严重破坏,甚至面临溃坝风险,给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进一步开展水利工程抗震相关领域的研究,预防和减轻水利工程因地震引发的严重次生灾害仍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汶川大地震再次表明,我国作为一个多地震国家,特别是当前水利工程建设重点所在的西部地区,更是高地震烈度区,发生强震的可能性和频度较大。
确保水工建筑物的抗震安全,防止严重地震灾害,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一个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水工建筑物的抗震安全为国家和社会所高度关注,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依据现代工程抗震的最新发展大方向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1)设计地震动的确定。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第十二章水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假设干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第十二章水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假设干问题1.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因为水工结构截面尺寸很大,按承载力计算所需的纵向钢筋配筋率常常会小于最小配筋率,所以合理确定最小配筋率是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
和【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SL/T 191—96)(简称“水工96标准〞)一样,现行标准一方面对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采用了固定的最小配筋率,另一方面对承受垂直荷载为主、卧置在地基上厚度大于2.5m的厚板,以及厚度大于2.5m的厚墩墙采用了随内力设计值与承载力比值变化的最小配筋率。
但现行标准适当提高了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最小配筋率,取值更为合理,与国际主流标准的差距也有所缩小;对厚板与厚墩墙直接给出纵向钢筋最小截面面积的计算表达式,使计算更为简单明了。
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了解现行标准最小配筋率确实定原那么,并在设计中正确掌握。
2.温度作用下混凝土抗裂验算及温度配筋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抗裂验算是水工混凝土大坝坝体结构设计和施工设计中的一个专门性问题,内容众多,问题复杂,在专业课程中还会有详细的讲述。
本节内容仅限于对现行【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中有关条文的简明介绍,内容包括混凝土的热学性能指标、浇筑温度、水化热绝热温升、块体温度场、热传导根本方程式、板块的温度分布概念、块体温度应力的变化、温度应力的松弛等。
本节教材字数虽不多,但内容却极为丰富。
对本节内容不要求全面掌握,只要求能够看懂教材,了解根本概念。
但对一些关键性的概念和问题那么应该有清晰的了解,例如表层温度裂缝与深层根底裂缝的区分,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的措施,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 c随时间变化对温度应力的影响,混凝土徐变对温度应力的松弛作用,温度钢筋不能提高结构的抗裂性只能起到限制裂缝宽度的作用等,在一些概念上不要搞混弄错。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3.非杆件体系结构的配筋设计水工结构的型体十分复杂,常常不能用结构力学的方法求得截面的内力(M、N、V等),因此无法按教材第3章~第7章的极限内力理论计算配筋用量,也无法用第8章介绍的裂缝宽度公式来验算裂缝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