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5.2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圣哲学校蔡雨欣一、看图列式,并用口诀计算:算式:(1)(2)(3)(4)口诀:二、根据“二六十二”这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三、我会算:3元 6元 5元(1)9元钱能买几双袜子?(双)(2)18元钱能买几副手套?(副)(3)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四、用下面的数字写出三个除法算式:(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6、20、18、5、12、4、2、6、35.2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看图列式,并用口诀计算:算式:(1)(2)(3)(4)口诀:二、根据“二六十二”这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三、我会算:3元 6元 5元(1)9元钱能买几双袜子?(双)(2)8元钱能买几副手套?(副)(3)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四、用下面的数字写出三个除法算式:(每个字只能用一次)6、20、18、5、12、4、2、6、3答案一、 1. 3×6=18 2. 6×3=18 3. 18÷3=6 4、18÷6=3二、 2×6=12 6×2=12 12÷2=6 12÷6=2三、 1. 9÷3=3 2. 18÷6=3 3. 略四、 20÷4=5 18÷6=3 12÷2=6【素材积累】不要叹人生苦短,若把人一生的足迹连接起来,也是一条长长的路;若把人一生的光阴装订起来,也是一本厚厚的书。
开拓一条怎样的路,装订一本怎样的书,这是一个人生命价值与内涵的体现。
有的人的足迹云烟一样消散无痕,有的人却是一本耐读的厚书,被历史的清风轻轻翻动着,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以深情的启迪与深刻的昭示。
《用2~6乘法口诀求商》教案教学三维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以及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体会乘法与除法运算意义的联系与区别,会应用乘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口算。
二()得八三()十二二()十二2×()=8 ()×3=12 2×()=102、从10里面连续减2,减去()次,正好全部减完。
3、引入新课:通过刚刚的练习,我们可以看出利用乘法口诀,真的能帮我们解决不少问题。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案例1。
老师:同学们,你们看这鱼缸里有三种鱼是不是?那么谁能告诉我,这三种鱼一共有多少条鱼呢?学生:三五一十五,即:3×5=15?老师:那把15条鱼放在鱼缸里,那每个鱼缸里放几条呢?老师:用三五一十五算哦。
学生:15÷3=5,5条。
(2)小组讨论:8÷2等于几呢?每位同学想想办法,小组讨论看哪一组办法多?(3)指名汇报,老师逐条讲解。
提问:在这么多的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
最简便?小结:在计算8÷2时,可以先看除数是2,就想2几得八,这样利用乘法口诀可以很快的求出商。
(4)指名说说用口诀求商的思路。
(5)想一想他们的商各是多少,你是怎样解答的?2、小结:这些除法算式在求商时,我们可以利用学过的乘法口诀,很快的解答出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1)让学生们一组一组的完成。
(2)观察一下,每一组中的乘法算式、除法算式、乘法口诀有什么联系?(3)小结:在求商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跟相应的乘法算式来算。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1)学生进行比赛,要求一组一组完成。
(2)提问:你们为什么能算得那么快?(3)揭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5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 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2-6的乘法口诀并掌握;2.利用乘法口诀求商;3.培养学生对口诀的记忆能力,提升计算速度。
二、教学重点1.掌握2-6的乘法口诀;2.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口诀的记忆能力;2.利用口诀求商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学生操练纸、铅笔、书写练习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所学习的乘法知识,例如:请同学们快速举出以下的积:1.3 × 2 = ?2.5 × 4 = ?3.6 × 2 = ?4.4 × 6 = ?5.……2. 学习口诀的记忆1.讲解口诀的表达方式,例如:我们可以将乘法口诀通过诵读的方式进行记忆,例如:2 2 42 3 62 4 82 5 102 6 122.引导学生根据规律记忆口诀,例如:因为每组乘法表中的第一个数字都是2,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记忆2 × 1 = 2 的方式来帮助记忆其他的乘法口诀。
3. 练习口诀1.引导学生朗读口诀,例如:请同学们朗读2 2 4,2 3 6,2 4 8,2 5 10和2 6 12。
2.让学生互相测试对方,例如:“2 5 10”,同学们看看这组口诀是不是正确的呢?4. 用口诀求商1.让学生先用长除法计算一下以下的题目:1.8 ÷ 2 = ?2.12 ÷ 3 = ?3.18 ÷ 6 = ?4.……2.引导学生用口诀求商,并进行对比验证答案的正确性。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习题,让学生巩固练习口诀和口诀求商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通过对课堂学习的观察和测试,可以评价学生对口诀记忆和用口诀求商的掌握情况。
同时,老师还要注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估。
小学数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和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1.理解乘法口诀与除法的关系。
2.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乘法口诀和除法算式。
2.小组活动材料,如卡片、算珠等。
3.学生作业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幅图片,上面有2~6的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口诀吗?谁能告诉我这些口诀有什么作用?二、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一道例题:24÷6=?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24÷6的商是多少吗?谁能用2~6的乘法口诀来解决这个问题?3.学生尝试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发现:24是4的6倍,所以24÷6的商是4。
4.教师再出示一道例题:18÷3=?5.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用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三、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12÷2=?15÷3=?20÷4=?24÷6=?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练习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解题过程和心得。
四、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一道拓展题:36÷4=?2.提问:同学们,这道题我们也可以用2~6的乘法口诀来求解,谁能试试看?3.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引导发现:36是9的4倍,所以36÷4的商是9。
4.教师再出示一道拓展题:40÷5=?5.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六、作业布置21÷3=?24÷2=?30÷5=?36÷6=?2.家长签字确认,第二天交给老师检查。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2~73页。
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计算、观察、讨论和归纳用口诀计算乘、除法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2~6的乘法口诀进行有关计算,初步体会乘、除法算式中各数间的关系。
3.体会乘法口诀在计算中的作用,提高学习兴趣。
学会简单的归纳和思考。
课前准备:口算卡片,例2的五星图,写有口诀的卡片,练一练4题数字卡片。
教学方案:以有趣的形式进行计算练习,重点了解学生求商时是怎样想的,师:这些算式后面有一些小星星,说出用哪句口诀,只要计算正确,小星星就能自动点燃。
生:20÷4=想:四(五)二十生:6÷2=想:二(三)得六3.观察思考,写出的三组算式和用的口诀,使学生了解用同句口诀计算两个除法算式。
师:观察上面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生:每组的两个除法算式用同一句乘法口诀来计算。
生:每组中的被除数都一样,除数和商正好交换位置,20÷5=420÷4=5口诀是(四)五二十。
4.鼓励学生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教师先出示口诀,学生根据口诀,说出两个除法算式及商。
师:通过上面的计算,我们知道了用同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个除法算式。
现在,老师说一句口诀,你能写出用这句口诀计算的两个除法算式吗?师:我说的口诀是:五六三十。
三、尝试应用1.出示五星图,让学生观察、交流,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师: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生1:我发现每行6颗,共4行一共有24颗星。
生2:竖列每列4棵,共6列。
等等。
2.提出根据这幅图,你能列出哪些算式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列式。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列出哪些算式,自己试着写出来。
3.交流学生写出的算式和计算的结果,在充分交流的同时,归纳得出四个算式都用同一句口诀,或一句口诀可以计算四个算式。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列出算式是什么,用哪句口诀计算?生:根据每行有6颗,一共有4行,可以列出两个乘法算式即:6×4=24 4×6=24用四六二十四这句口诀计算。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2-6的乘法口诀求商 5教学反思《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我根据新课标精神,设计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学会用2——6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以及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逐步深化的练习中,让学生感受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本节课的教学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低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上课初,我则创设小猴请妈妈帮他们分桃的情境,将学生自然的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同学们在根据故事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
2.问题来自于学生,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索式学习。
对于书上提出的问题,我这节课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罗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故事情境的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这样就变接受式学习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且为学生提供了积极思考、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数学学习活动的实现。
在新课阶段,学生探究出多种算法后,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种算法都进行了评价,使学生的想法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是学生体验到了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紧接着教师提问:这么多种办法你认为哪种方法能很快地解决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各自个性化的算法,让孩子们在倾听他人意见时,反思、完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算法的最优化,培养了学生的择优意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5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冀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教给学生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用法;2.能够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用法,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通过点数游戏加强学生们的数字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计算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点数游戏。
2. 新课讲解(1)引入教师用一个例子来解释什么是乘法口诀,如:2 × 3 = 6。
让学生们观察这个式子,发现有两个数,分别是2和3,它们相乘的结果是6。
可以说,这个式子就是2和3的乘法口诀。
(2)学习内容在学习乘法口诀之前,教师将口诀表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们逐个读出来,并给出一些例子,如:2 × 2 = 4,2 × 3 = 6,3 × 4 = 12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对乘法口诀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教学重点让学生们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如下:•对于2的倍数的数,直接用口诀得到商,如:4 ÷ 2 = 2,6 ÷ 2 = 3;•对于3的倍数的数,先用口诀得到商的范围,再通过试除法得到商的准确值,如:9 ÷ 3 = 3,12 ÷ 3 = 4;•对于4的倍数的数,先把被除数除以4,再把得到的商用口诀乘以4得到准确的商,如:16 ÷ 4 = 4,4 × 2 = 8;•对于5的倍数的数,可以先用乘法口诀得到最后一位是5,然后去掉这一位,再看前面的数是否是2的倍数,如果是,就用口诀得到商,否则先试除一次,再用口诀得到商,如:25 ÷ 5 = 5,15 ÷ 5 = 3;•对于6的倍数的数,先把被除数除以6,再把得到的商用口诀乘以6得到准确的商,如:18 ÷ 6 = 3,3 × 2 = 6。
用 2 - 6 的乘法口决求商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1. 能灵活运用 2 - 6 的乘法口决进行有关计算,理解一句口诀可以写出四个算式的道理。
2.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灵活运用 2 - 6 的乘法口决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设备:动画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同学们,教师这里有一些小星星,你们愿意点燃吗?以卡片形式分组出示(1)15÷3=☆ 15÷5=☆(2)18÷3=☆ 18÷6=☆(3)12÷2=☆ 12÷6=☆这些小星星都被你们点燃了,通过刚才的计算你们发现什么?和你小组的同学说说。
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板书:每组两个除法算式用同一句乘法口决。
谁能像老师这样列出两个算式用上一句口诀?老师能说出一句口诀,谁来和我合作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同学们真聪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这些星星都点亮了。
我们换个玩法好吗?同学们在课间喜欢玩一些什么游戏?并说一说是怎么玩的?学生汇报自己玩游戏的情景。
生1:我们12个人一起玩沙包,6个人一组。
生2:我们玩跳绳,4个人一组,分4个组。
师:昨天老师在操场也看到了一些同学做游戏,情景是这样的:出示动画或图片(4组做游戏的同学,每组6个人)看,他们玩的多快活呀!二、探究与体验1.看着同学们做游戏的情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听,相互评一评。
学生汇报:生1:一共有多少人?生2:平均分4组,每组几个人?生3:每组6个人,可以分几组?教师根据汇报板书三个问题。
你们真不简单,一幅图提了3个问题,我们先看第一个如何解决。
生4:4×6=24(人)生5:6×4=24(人)这2个算式都用的哪句口决?那2、3这两个问题怎样解决?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试试。
学生回答。
根据汇报板书24÷4=6(人)24÷6=4(组)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这么计算?生:因为24个人平均分成4组,所以要用除法计算。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求商方法的过程,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了解乘法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用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求商的方法,正确求商。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课件、奖励卡片教学过程一、课前口算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去数学王国学习新的知识,首先我们来进行课前口算,听清楚老师的3点要求,计算要(准确)声音要(洪亮)回答要(流利)。
你准备好了吗?二、复习旧知1、出示看图列式练习题1,谁来说一说这幅图的图意,你能列出相应的算式吗?10÷5=2,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2、谁来说一说这幅图的图意,我们一起来圈一圈,并列出相应的算式?12÷4=3,你怎样计算的?你能够运用乘法口诀来解决这道题,说明你对昨天学习的用乘法口诀表求商的知识,掌握的还不错,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用2至6的乘法口诀求商。
三、学习新知1、请同学们仔细看大屏幕,图中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在植树)谁能说说植树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2、德育渗透植树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防止沙尘暴,美化生活环境。
正是因为植树有这么多好处,所以在植树节这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到山坡上植树,瞧,同学们一个个干得多认真呀!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是怎样栽树的.3、每行栽4棵,可以栽6行,你能根据这两条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栽多少棵树?完整地把题读一遍。
问的是一共栽多少棵树,其实让我们求的是(6个4是多少),求6个4是多少,要用乘法来算。
4×6=24(板书)你是怎么知道4乘6等于24的?(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4、刚才我们用每行栽4棵,可以栽6行,求出了一共要栽24棵树,你能根据现在的数学信息来试着编一编除法应用题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汇报。
谁来说一说你编的除法应用题?(1)把24棵树栽成6行,平均每行栽多少棵?要求平均每行栽多少棵树,我们要想什么?(想:把24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所以要用除法计算(列式)24 ÷ 6 = 要想计算24除以6等于多少,我们想,几六二十四,四六二十四,所以把24棵树栽成6行,平均每行栽4棵, 24 ÷ 6 = 4.A:谁能完整说一说24÷6的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