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肖复兴_gms
- 格式:ppt
- 大小:635.50 KB
- 文档页数:7
2023年肖复兴《母亲》散文阅读附答案整理肖复兴《母亲》散文阅读附答案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你知道写散文的精髓是什么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肖复兴《母亲》散文阅读附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①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
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
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
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
“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①望着这生疏的娘俩儿,我首先想起了那很多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担心的眼光偷偷地看她和她的女儿。
①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
学校开,我愣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
”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
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经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
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道:“你别碰我的妈妈。
”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议“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①孩子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
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儿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
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立即昏了过去。
等我醒来,发觉自己已经躺在医院里了。
大夫告知我:“多亏了你妈呀!她始终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呀……”①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就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脸。
肖复兴散文:母亲母亲肖复兴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8岁,弟弟才3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
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
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
“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就是不让她摸。
望着这个陌生的娘俩儿,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看她和她的女儿。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硬愣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
”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
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地向她大声喊着,“你别碰我的妈妈”。
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儿往上涌,“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地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
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曲,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这一年,爸爸有病去世了。
妈妈她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妈妈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养我和弟弟上学。
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
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桔黄色的火里是妈妈跳跃的心脏,只要妈在,那小屋便充满温暖,充满了爱。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肖复兴母亲读后感_高尔基《母亲》读后感世上有一本永远写不完书——就是母亲。
读过肖复兴的散文应该知道这句话是出自母亲这篇散文,下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肖复兴母亲读后感 _高尔基《母亲》这本书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肖复兴母亲读后感【一】钢筋水泥改变了城市,淡漠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淡漠了儿女与母亲的感情,但母亲对儿女的爱确是亘古不变的,即使在钢筋水泥包围里,母爱依旧是宽容的,无私的。
源源不断的无微不至与温声细雨谱写成一本充满温情的书,一本永远都写不完的书!想起肖复兴的《母亲》,心头微微一纠,所有的情节再次浮现于脑海。
正当风华正茂的母亲早早去世,只留下爷几。
生母的逝世,肖复兴陷入极度悲伤中。
那一年,父亲带回了一位陌生的女人,她就是肖复兴的后母。
面对这一后来居上的母亲,他心存反感,在以后的日子里,从不喊她妈妈,对她做出了一些令人心寒的事。
学校开家长会,他硬是把她堵在门口外,对同学说:“她不是我妈”。
甚至把生母生前的照片翻出来该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母示威正。
日子在这冻僵的氛围度过着,而却是这位与肖复兴毫无血缘关系的女人与他度过了三十七个春花雪月。
执拗而冷漠的态度无法削弱她的一大堆关怀和体贴,她还是依旧在肖复兴面前挥霍着这份爱子之情,最终这一丝丝的细微偷偷摸摸地吞嚼着他得五脏六肺,以至于他蓦然觉得无地自容与感动不已,重拾失去令人崇敬的母爱。
话说,孩子就是一个不省油的灯,父母的心操不完。
那天,肖复兴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水泥上,立刻晕了过去。
是她背着他穿过一条条小胡同,走了很长的路,把他送到医院。
来回的路很长,爱的路也很长,但我想真正体悟到这种大爱的路才是最漫长的,有时候需要一生,或许,一生都走不完。
啊,多好的母亲!我们的身边都有这么一位母亲,她们把自己仅有的那一颗心分成三部分,一边装着在外夜以继日地工作的父亲,牵挂父亲的身体健康;一边装着家庭,每天起早摸黑,把家里的活儿都揽在自己身上,把家打理的井井有序;而另一边装的则是我们,担心我们在学校是否守纪律,是否与同学和谐相处,是否认真听课。
肖复兴的《母亲》读后感读完肖复兴老师的《母亲》,心里头那个滋味,就像是喝了一杯老酒,又暖又辣,直往心窝子里钻。
这本书,就像是一封家书,字里行间透着浓浓的亲情,让人一读就停不下来。
肖老师笔下的母亲,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就像咱们身边那些妈妈一样,每天围着锅台转,操心着家里的大事小情。
但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母亲,却用她的坚韧和温柔,给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
读着读着,我就想起了俺娘,那时候家里穷,但娘从来没让我们兄妹几个饿着冻着,总是变着法儿给我们做好吃的,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
书里有个情节,说的是母亲为了给孩子买一本字典,愣是省吃俭用好几个月。
这事儿,搁现在听起来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在那个年代,字典可是个稀罕物,能有一本,简直就是宝贝。
看到这里,我鼻子一酸,想起了小时候,娘为了供我上学,也是拼了命地干活,啥苦活累活都干,就为了多挣俩钱儿。
那时候不懂事儿,还老嫌娘啰嗦,现在想想,真是恨不得抽自己两巴掌。
肖老师写母亲对孩子的爱,那叫一个细腻。
他笔下的母亲,总是默默地付出,不求回报。
就像有一次,我生病发烧,娘守在我床边,一夜没合眼,不停地给我换毛巾,喂药。
那时候小,只觉得娘真好,现在想想,那哪是好啊,那是用生命在爱啊!肖老师的母亲也是这样,她用自己的行动,教会了孩子们什么是无私的爱,什么是责任。
书里还有个让我印象特深的地方,就是母亲对孩子的教育。
她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懂得的道理可不少。
她常对孩子们说:“人活着,要有骨气,不能被人看不起。
”这句话,我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娘也常跟我说:“儿啊,咱家穷,但志不能短,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有出息。
”这些话,就像种子一样,在我心里生根发芽,激励着我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肖老师的《母亲》,不仅让我看到了母爱的伟大,更让我懂得了珍惜。
想想现在,咱们生活条件好了,但跟娘在一起的时间却少了。
每次回家,娘总是笑得合不拢嘴,做一大桌子好吃的,生怕我吃不够。
而我呢,总是匆匆来匆匆去,很少陪娘好好说说话。
肖复《母》①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弟弟才三多一点儿,我朝爸爸哭着着要。
爸爸完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
他回来的候,我回来了她,后面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
爸爸指着她,我和弟弟:“快,叫 ! ”弟弟吓得在我身后,我着小嘴,任爸爸怎么,就是不吭声。
“不叫就不叫吧!”她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我着脖子开,就是不她摸。
②望着陌生的娘儿,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的凄凉小:“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心,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地看她和她的女儿。
③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
学校开家会,我是把她堵在口,同学:“ 不是我。
”有一天,我把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
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
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道:“你碰我的。
”好几次夜里,我听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是:“不碍事儿,挂着吧 ! ” 一次,我她生了一种不出的好感,但我是不愿叫她。
④孩子没有一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
我大院有平坦、敞的水泥空,那是我孩子的园,我没事儿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跑。
一天上午,我被一突如其来的自行撞倒,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立刻昏了去。
等我醒来,自己已躺在医院里了。
大夫告我:“多了你呀 ! 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症,大了可得好好孝呀⋯⋯”⑤她站在一不,看我醒来,就伏下身摸摸我的后勺,又摸摸我的。
我不知怎么搞的,我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⑥“ 疼”她立刻地我。
⑦我,眼泪却止不住。
⑧“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⑨回家的候,天早已全黑了。
从医院到家的路很,要穿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
我知道才她就是背着我,跑了么的路往医院赶的。
⑩以后的多天里,她不管爸爸是居,是一个埋怨自己“都我,没看好孩子 ! 千万落下病根呀⋯⋯”,好像一切不在那硬梆梆的水泥地,不在我太皮,而全在于她。
一直到我活乱跳一点儿也没事了,她才舒了一口气。
肖复兴《母亲》①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
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
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
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
“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②望着这陌生的娘俩儿,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地看她和她的女儿。
③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
学校开家长会,我愣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
”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
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
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道:“你别碰我的妈妈。
”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④孩子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
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儿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
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立刻昏了过去。
等我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医院里了。
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呀……”⑤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就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脸。
我不知怎么搞的,我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⑥“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⑦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⑧“不疼就好,没事就好!”⑨回家的时候,天早已经全黑了。
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
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肖复兴《我的母亲》原文及翻译肖复兴《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是一位勤劳的农民妇女。
她有着一头黑发,眼睛是深深的,看起来散发着母性的温暖。
她的跟前,总是充满勤劳的汗水。
她四处尽心调查,耐心劳作,教导我如何看待一切,从而使我学习知识。
她把我像一只小鸟一样,把我们一家人紧紧地团聚在一起。
每到晚上,他都会坐在椅子上,想我们早先死去的父亲,一边哽咽,一边叹气,一边担心我们的未来,她也把家中的事情做的一丝不苟。
凭借傻乎乎的勤劳,她希望我们未来考取好大学,出人头地,永远免于寒冷、饥荒的侵害,过上幸福的生活。
临到收割的季节,母亲便换上一身旧布衣,怒放的汗水在她的头发上结成一圈,把她的身体打扮得隆重起来,母亲拿起禾钉,像只小强一样狠抓水稻、大豆、谷子,操作十分准确,但是仍然很不轻松,她每天都会辛苦地把每一只禾钉都插入土壤中,整洁地铺满农田,抗击恶劣环境中的险恶。
尽管通过把母亲有限的资金节约到最大,她还是从不王抑我们的欲望,而是给我们充满支持和关怀,帮助我们扩大视野,开阔视野。
现在,我已经出来考取了一个干净的白衣,既表示对母亲的尊重,又表示对社会的承担。
虽然我无法回报母亲的善待,但我常常想起母亲温暖的笑容,心里满溢着感激之情。
翻译:我的母亲是一位勤勉的农村妇女,一头深烟熏炭般的黑发,一双深沉而温柔的眼睛。
她肩上挑着各种责任,四周散发着母爱的温暖。
她勤奋而尽责,把我尽心教育,使我学习知识;她给我们全家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想起相依为命的早已故去的父亲,哽咽潸然;她用着天真烂漫的勤劳,希望我们能考出好大学,在社会上有所作为,不再受到寒冷和饥荒的侵扰,过上幸福的生活。
到了收割季节,她会穿上破旧的布衣,满头汗水,茁壮地把每一根禾棒插入土壤,辛勤着为家庭打拼,抵抗恶劣的环境,即使挤出最后一丝财力,也不削减我们的渴望,反而支持我们,帮助我们扩大视野。
如今,我也穿上了一身“干净的白衣”,既体现对母亲的尊敬,又体现对社会的责任。
虽然无法表达对母亲所有帮助和关爱的感激,但我总会默默地想起母亲温柔的笑容,心里充满感激之情。
肖复兴范文:《母亲》肖复兴是当代知名作家,获得过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他写的很多散文生活气息浓厚,短小精致,常选作中考、高考的文学作品阅读题(如广东省2018年语文中考就选了他的《笔下犹能有花开》进行命题),又极适合做初中生的写作范例。
有人盛赞他的散文风格是“著墨无声,墨沉烟起。
清澈透晰,文心雕玉,用真诚塑造人世最纯美的感情,用真心表达人与人之间最浓郁的爱。
纵横交错,情事交融,流水潺潺般的文字表达,入心入情。
”这评价很高,又恰如其分。
他还写过很多书手把手教学生如何写作文,感兴趣的可以自己网搜,书容易买到。
今天介绍网上流传的他的《母亲》。
原文超900字,我做了缩改,方便初中生学习。
母亲作者:肖复兴缩改:邹老师那一年,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
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
他办完丧事从老家带回了她,后面还跟着个不大的姑娘。
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吓得躲我身后,我噘着小嘴,就是不吭声。
“不叫就不叫吧!”她伸手要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
以后的日子我也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硬把她堵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
有一天,我还把亲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家里最显眼的地方,向她示威。
她非但不生气,还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
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大喊“你别碰我妈!”好几次夜里我都听见爸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她总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好感,但还是没有叫她妈妈。
孩子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
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摔在一块水泥地上,晕了过去。
醒来时已躺在医院,大夫说多亏了你妈,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
长大可得好好孝顺她……没过几年,是三年自然灾害。
为省出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去了内蒙。
那天很冷,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把家里唯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
她一把扯下来说:“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