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纤光栅光谱特性测试系统的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26.50 KB
- 文档页数:10
《便携式光纤光栅解调仪研究与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纤光栅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传感器和通信系统中。
而其中,解调仪作为光纤光栅的核心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传统的解调仪由于体积大、安装不便等缺点,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实际应用需求。
因此,便携式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究与设计成为当前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探讨便携式光纤光栅解调仪的原理、设计、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前景。
二、光纤光栅与解调仪概述光纤光栅是一种利用光纤的光敏性制成的光子器件,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稳定性等特点。
而解调仪则是用于检测光纤光栅的反射光谱,从而获取所需信息的设备。
传统的解调仪通常采用固定式设计,体积较大,安装不便,且成本较高。
因此,研究便携式光纤光栅解调仪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便携式光纤光栅解调仪的设计原理设计便携式光纤光栅解调仪需要考虑的核心原理主要包括光波的传播理论、光纤光栅传感原理以及信号处理技术等。
首先,通过分析光波在光纤中的传播特性,确定解调仪的光路设计;其次,利用光纤光栅的传感原理,将外界物理量转化为光信号的变化;最后,通过信号处理技术,提取出所需的信息。
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便携性、稳定性、抗干扰性以及成本等因素。
四、便携式光纤光栅解调仪的设计方案设计便携式光纤光栅解调仪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首先,应明确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如测量范围、精度、稳定性等。
其次,进行硬件设计,包括光源、光纤光栅、光电探测器等关键部件的选型和布局。
此外,还需要进行软件设计,包括信号处理算法、数据传输协议等。
在设计中,应注重系统的集成性和便携性,同时考虑抗干扰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因素。
五、实验与分析通过实验验证所设计的便携式光纤光栅解调仪的性能和可靠性。
首先,进行静态实验,测试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其次,进行动态实验,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各种情况,验证系统的实时性能和抗干扰能力;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共3篇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1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光学测量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对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原理、发展现状、应用场景以及工程应用研究进行探讨。
一、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原理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是一种基于光纤和光栅原理的测量技术。
它可以通过光纤上的一系列微小光学反射镜对光信号进行处理,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后,再加以分析。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主要包括光纤光栅模式(FBG)传感技术和长周期光纤光栅传感技术。
二、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光学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研究对象普遍化。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不仅用于研究物理量,还可用于研究化学量和生物量等领域。
研究对象的普遍化拓宽了应用范围,使其更加广泛。
2、研究手段趋于多样化。
目前,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光学测量领域不仅可以使用光方法进行研究,还可以使用激光、声波等多种手段进行研究。
通过多种方式的研究,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不同研究场合下的应用效果均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应用场景在光学测量领域中,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常常被应用于以下几个场景:1、温度测量。
通过在光纤上安装光纤光栅,可以测量两个光纤光栅之间的长度差,从而得到物体的温度。
2、应力测量。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光纤的弯曲程度,得到物体的应力情况。
3、矿用传感。
在地下煤矿中,可以通过利用FBG光纤传感技术来监测岩石的应力变化,预防矿山灾害的发生。
4、流体探测。
在航天器中,利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来监测流体的液位和流量,能够保证物质交流的正常运行。
四、工程应用研究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建筑工程中,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可以应用于结构物的安全监测和健康诊断。
在交通运输工程中,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可以应用于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安全监测和诊断。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输特性理论分析及其实验研究共3篇光纤布拉格光栅传输特性理论分析及其实验研究1光纤布拉格光栅传输特性理论分析及其实验研究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速、宽带、低衰减的光纤通信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在新型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布拉格光栅逐渐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光纤分布式传感技术。
本文将分析光纤布拉格光栅的传输特性,并通过实验验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光纤布拉格光栅是一种基于光纤中的光学衍射现象的光学器件。
在光纤中加入一定周期的光折射率折变结构,就能形成光纤布拉格光栅。
在光纤中传输的光波,经过布拉格光栅时,会出现衍射现象,产生反射、透射和反向散射,这些效应是产生传输特性的基础。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传输特性主要表现在其反射光频谱和传输带宽两个方面。
反射光频谱是指光波经过光纤布拉格光栅后,由栅中反射的光波在谱域的表现。
反射光频谱可以通过反射率、衰减率、相位等参数来描述。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反射带宽会随着栅体的折射率调制以及周期变化而发生变化。
而传输带宽则是指光波通过光纤布拉格光栅后的传输性能表现,其传输性能主要由栅体的反射率和传播损耗来决定。
传统的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激光干涉、可调光束、干涉光阴影和相位掩膜等方法。
一般情况下,涉及到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应用,需要随时监测栅体的传输特性。
为了准确地监测光纤布拉格光栅的传输特性,通常采用光谱光学方法来进行反射光频谱的测量。
根据光谱光学方法,可以直接测量出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反射率和反射带宽,同时还能进一步计算出光纤布拉格光栅的传输损耗和传输带宽。
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进行了一系列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实验研究。
实验采用了对光纤布拉格光栅进行反射光频谱的测量,并通过计算反射光频谱的反射率和反射带宽,得出光纤布拉格光栅的传输损耗和传输带宽。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理论分析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输特性是可靠的,能够为光纤布拉格光栅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
光纤光栅的应力和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1)一光纤光栅传感器理论基础 (1)1 光纤光栅应力测量 (1)2 光纤光栅温度测量 (2)3 光纤光栅压力测量 (3)二光纤光栅传感器增敏与封装 (4)1 光纤光栅的应力增敏 (4)2 光纤光栅的温度增敏 (5)3 光纤光栅的温度减敏 (5)4 嵌入式敏化与封装 (6)5 粘敷式敏化与封装 (7)三光纤光栅传感器交叉敏感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9)1 参考光纤光栅法 (10)2 双光栅矩阵运算法 (10)3 FBG与LPFG混合法 (11)4 不同包层直径熔接法 (12)5 啁啾光栅法 (12)光纤光栅的应力和温度传感特性研究一光纤光栅传感器理论基础1 光纤光栅应力测量由耦合模理论可知,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的中心反射波长为:2B eff n λ=Λ (1)式中:eff n 为导模的有效折射率,Λ为光栅的固有周期。
当波长满足布拉格条件式(1)时,入射光将被光纤光栅反射回去。
由公式(1)可知,光纤光栅的中心反射波长B λ随eff n 和Λ的改变而改变。
FBG 对于应力和温度都是很敏感的,应力通过弹光效应和光纤光栅周期Λ的变化来影响B λ,温度则是通过热光效应和热胀效应来影响B λ。
当光纤光栅仅受应力作用时,光纤光栅的折射率和周期发生变化,引起中心反射波长B λ移动,因此有:eff BB effn n λλ∆∆∆Λ=+Λ (2) 式中:eff n ∆为折射率的变化,∆Λ为光栅周期的变化。
光栅产生应力时的折射率变化:()21211112effeff e effn n P P P n μμεε∆=---=-⎡⎤⎣⎦ (3) 式中: ()21211112e eff P n P P μμ=--⎡⎤⎣⎦ (4) ε是轴向应力,μ是纤芯材料的泊松比,11P 、12P 是弹光系数,e P 是有效弹光系数。
假设光纤光栅是绝对均匀的,也就是说,光栅的周期相对变化率和光栅段的物理长度的相对变化率是一致的。
高性能WDM光纤通信系统设计及实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纤通信系统正成为通信领域的主要选择。
而高性能WDM光纤通信系统是一种高速、高带宽的通信系统,其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诸多优点。
因此,本文将探讨高性能WDM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一、WDM光纤通信系统简介WDM光纤通信系统是一种基于波分复用技术的通信系统,其主要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通过一根光纤进行传输,由此实现多路光信号同时进行传输。
而WDM技术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密集波分复用(DWDM)和波分复用(CWDM)。
DWDM技术相较于CWDM技术更加稳定,可以实现更高密度光波的传输,因此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高性能WDM光纤通信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一)光源技术高性能WDM光纤通信系统的光源技术是决定传输能力的重要技术之一。
在光源的选择方面,一般我们会选用激光器和LED光源。
而在高性能WDM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中,我们通常采用激光器作为光源,其具有发射光的单色性好、谱宽度小、波长可调范围大等优点。
(二)光纤技术光纤技术是光纤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对于高性能WDM光纤通信系统而言,光纤技术尤为重要。
我们常用的光纤有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种。
在高性能WDM光纤通信系统中,我们通常使用单模光纤,因为其传输距离远、损耗小、带宽大的特点。
(三)光电转换技术光电转换技术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或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的技术。
在高性能WDM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电转换技术是非常关键的一项技术。
而我们通常采用的光电器件包括:光电二极管、PIN光电二极管以及APD光电二极管等,其中APD光电二极管的灵敏度最高,但其价格也相对较高。
(四)WDM解复用技术在WDM系统中,解复用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其将多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分离开来,以便接收器能够对其进行处理。
而经典的WDM解复用技术包括两个部分,即光纤的束流分离器以及光栅解密器。
其中,光纤的束流分离器采用光束分离器将光束分离成多条光束,而光栅解密器则是通过光学的方式将多条光束重新组合成单条光束。
光纤光栅传感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和掌握光纤光栅的基本特性;2. 了解和掌握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3. 光纤光栅传感测量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二、实验原理光纤光栅是近年来问世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光纤芯内波导型光栅,它具有极为丰富的频谱特性,在光纤传感、光纤通信等高新技术领域已经展示出极为重要的应用。
特别是在用于光纤传感时,由于其传感机构(光栅)在光纤内部,且它属于波长编码类型,不同于普通光纤传感的强度型,因而具有其他技术无法与之相比的一系列优异特性,如防爆、抗电干扰、抗辐射、抗腐蚀、耐高温、寿命长、可防光强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体积小、重量轻、灵活方便,特别能在恶劣环境下使用。
光纤光栅传感器可集信息的传感与信息的传输于一体,它极易促成光纤系统的全光纤化、微型化、集成化以及网络化等等,因此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一经提出,便很快受到青睐,并作为一门新兴传感技术迅猛崛起。
1. 光纤光栅及其基本特性光纤光栅的基本结构如图1-1所示。
它是利用光纤材料的光折变效应,用紫外激光向光纤纤芯内由侧面写入,形成折射率周期变化的光栅结构,这种光栅称之为布喇格(Bragg )光纤光栅。
这种折射率周期变化的Bragg 光纤光栅满足下面相位匹配条件时,入射光将被反射:Λ=eff B n 2λ (1)式中B λ 为Bragg 波长(即光栅的反射波长),为光栅周期,eff n 为光纤材料的有效折射率。
如果光纤光栅的长度为L ,由耦合波方程可以计算出反射率R 为: 附图1-1 光纤光栅示意图布喇格光纤光栅 纤芯入射光反射光光纤包层()R A A sL s sL sLr i ==+002222222()sinh cosh (/)sinh *κκβ∆图1-2 显示了两条不同反射率的布喇格光纤光栅反射谱,附图1-3为实际的一个布喇格光纤光栅反射谱和透射谱。
其峰值反射率m R 为:⎥⎥⎦⎤⎢⎢⎣⎡Λ∆=eff m n nL R 2tanh 2π (2) 反射的半值全宽度(FWHM ),即反射谱的线宽值22⎪⎪⎭⎫ ⎝⎛∆+⎪⎭⎫ ⎝⎛Λ=∆eff B B n n L λλ (3) (1)式中,,eff n Λ是温度T 和轴向应变ε的函数,因此布喇格波长的相对变化量可以写成:/()(1)B a T Pe λλξε=++- (4)其中a 、ξ分别是光纤的热膨胀系数和热光系数,;Pe 是有效光弹系数,大约为0.22。
实验一光纤光栅光谱特性测试系统的设计一.实验目的和任务1.熟悉PC光谱仪的使用方法2.了解光环行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功能。
并测量光环行器的插入损耗、隔离度、方向性、回波损耗参数。
3.了解光纤光栅的光谱特性4.应用PC光谱仪、光环行器测量光纤光栅的光谱特性二.PC光谱仪PC光谱仪是用来测量光源或其它器件经光纤输出的光的波长和能量的关系图(即光谱特性)。
图1.1 PC光谱仪的软件界面本实验用的PC光谱仪的硬件是插入计算机ISA槽的ISA2000卡。
该卡有一个光输入孔。
测试波长范围为紫外-可见光-近红外。
PC光谱仪的软件界面如图1.1所示。
界面中,主要工具栏按扭介绍:1.数据光标左移按扭,每点击该按扭一次,数据光标左移一个像素的距离。
连续点击该按扭,可以找到波峰位置。
2.数据光标右移按扭,每点击该按扭一次,数据光标右移一个像素的距离。
连续点击该按扭,可以找到波峰位置。
3.开始/结束扫描波形按钮。
第一次点击该按扭,开始扫描,显示出扫描波形,并且能感觉波形在动。
再次点击该按扭,结束扫描,波形静止。
4.点击该按扭,增加波长显示范围,即水平方向缩小波形。
如果要在水平方向放大波形,操作方法为:左击波形的左侧,拖动鼠标到波形的右侧,释放鼠标,即可。
5.纵坐标自动调整按钮,如果波形出现削顶或者波形太低,左击该按钮,可以自动调整波形高度。
右击该按钮,取消自动调整纵坐标操作。
6.计算按钮,点击该按钮,显示波形的中心波长、峰值波长、半最大值全宽等参数。
使用该PC光谱仪测量光谱特性的步骤:1.将待测光输入到ISA2000卡的光输入孔内,运行程序“Spectra Wiz”, 即可进入软件运行窗口。
2.点击开始/结束扫描波形按钮,开始扫描波形,再点击一次该按钮,结束扫描波形。
3.点击横坐标调整按钮,显示波形到界面适当位置。
如果要在水平方向放大波形,就左击波形的左侧,拖动鼠标到波形的右侧,释放鼠标,即可。
4.点击纵坐标调整按钮,调整波形到适当高度。
5.点击计算按钮,显示相关参数数据。
三.光环行器(一)光环行器的工作原理光环行器是一种多端口输入输出的非互易器件,具有正向顺序导通而反向传输阻止的特性,可以完成正反向传输光的分离,在双向长途干线通信、密集波分复用器及光时域反射计(OTDR)中有广泛的应用。
制造光环行器的方法有几种,但所有的光环行器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比如3端口的光环行器,在端口1输入的光信号只有在端口2输出;在端口2输入的光信号只有在端口3输出,而在端口3输入的光信号只能在端口1输出。
但是在许多应用中,这最后一种状态是不必要的,因此,大多数商用环行器都被设计成“非理想”状态,即吸收从端口3输入的任何信号。
3端光环行器的原理图如图1.2所示:如图1.2(b)所示,光环行器主要由法拉第旋转器(Faraday Rotator)、λ/2波片和偏振分束器(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PBS)组成。
当包含两个正交偏振的输入光波由1端输入,被第一个偏振分束器分离成偏振方向平行和垂直的两束光,垂直偏振光经偏振分束器和反射镜两次反射,再经过法拉第旋转器,偏振方向旋转450,通过λ/2波片,再次旋转450,变为平行偏振光。
而垂直偏振光透过PBS后,经过偏振分束器和λ/2波片旋转900,变为平行偏振光,两束偏振光通过偏振分束器再合成为为一束光。
由于法拉第旋转器对光的旋转方向与入射光的入射方向无关,当反向传输时,即从2端输入时,由PBS从3端输出,而不能从1端输出,因此,当光线由2端输入时,只能从3端输出。
(二)光环行器插入损耗测量光环形器插入损耗就是指光信号经过光环形器后,输出光功率与输入光功率的比值(以dB为单位),如设端口i的输入光功率为P i(mW),端口j的输出光功率(a) 三端口光环形器(b) 三端口光环形器原理图图1.2 三端口光环形器(mW),则计算光光环形器端口i到端口j的插入损耗的公式为:为Pj()()()()()dBm P dBm P dB mW P mW P Insertloss j i j i j i -==-lg 10 i=1,2 j=2,3 (1-1)测量光环行器插入损耗的原理图如图1.3所示。
图中光隔离器的作用是减小接头及光环行器反射光对半导体激光器的影响。
图1.3 光环形器1至2端插入损耗测量原理图光环行器插入损耗测试的实验步骤:1. 按照图1.3,LD 光源经光隔离器连接到光功率计。
从光功率计中读出输入光功率P 1。
2. 然后在光隔离器和光功率器之间插入光环形器,即光从1端输入,然后用光功率计测量环形器2端的输出光功率P 2。
5. 由环形器插入损耗公式(1-1)可以计算得出光环形器1至2端插入损耗。
利用同样的原理,可以测试光环形器2至3端的插入损耗。
(三) 光环行器隔离度测试隔离度是光环形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征了光环形器对反向传输光的隔离能力。
在图1.3中,只是要将光环形器反向接入,即可测量隔离度。
例如1、2端反向接入既以光环形器2端为输入端,以1端为输出端,测量1端的光输出功率。
实验过程也与测插入损耗类似。
光环行器的隔离度定义为:()()dBm P dBm P Isolation i j j i -=- i=1,2 j=2,3 (1-2) 光环行器隔离度测试的实验步骤:1. LD 光源经光隔离器连接到光功率计。
从光功率计中读出输入光功率P 2。
2. 然后在光隔离器和光功率器之间反向插入光环形器,即光从2端输入,然后用光功率计测量环形器1端的输出光功率P 2,即输出功率。
3. 光环形器插入损耗公式(1-2)可以计算得出光环形器1至2端隔离度。
同样的原理,可以得到光环形器2至3端隔离度。
(四) 光环行器方向性测试方向性是光环形器另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它是衡量光环形器的定向传输特性的参数。
假设光环形器1端输入功率为P 1,3端输出功率为P 3。
则计算光环形器1至2端方向性计算公式为: ()dB P P y Directivit 3112lg 10= (1-3) 光环行器1至2端方向性实验原理图如图1.4所示。
图中2端末端加折射率匹配液是为了减小从1端到2端光功率的反射,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光环行器方向性测试的实验步骤:1. 将LD 光源输出端经过光隔离器连接到光功率计上,可以测得输入光功率P 1。
2. 然后将光环形器正向接入,以1端作为输入端,在2端涂上折射率匹配液,将光功率计接在环形器3端,测得输出光功率P 3。
3. 光环形器方向性计算公式(1-3),可以算出1至2端的方向性。
4. 同理可得2至3端的方向性。
(五) 光环行器回波损耗测试原理图1.4 光环形器1至2端方向性测量原理图回波损耗又称为后向反射损耗。
它是指光纤连接处,光环形器的后向反射光相 对输入光的比(以dB 为单位)。
光环形器的回波损耗测量原理图如图1.5所示。
如果设光环形器1端输入光功率为P 1,反射光功率为P r ,则计算光环形器1端回波损耗的公式为:c rLoss P P turnloss -=1lg 10Re (1-4) c Loss 为2⨯2光纤方向耦合器的插入损耗与分束损耗之和,即oss Splittingl Insertloss Loss c += (1-5)对3dB 光耦合器,分束损耗为3dB ,插入损耗大大小于分束损耗,所以c Loss 约等于3dB 。
光环行器回波损耗测试的实验步骤:1. 将LD 光源输出端连接到光隔离器正向输入端,然后将光隔离器正向输出端连接到光耦合器的输入端1,用光功率计测量光耦合器输出端1端的输出功率P 1,即光环形器的输入光功率。
2. 将光环形器连入,1端连接到光耦合器的输出端1,在光环形器2端连接器光纤端面上涂上折射率匹配液。
用光功率计测量光耦合器输入端2的输出光功率P R ,即光环形器1端反射光通过光耦合器的输出光功率。
因此P R 是经过光耦合器分成相等的两份后的输出光功率。
3. 由回波损耗的计算公式(1-4),可以得出光环形器1端的回波损耗。
光隔离器 光耦合器图1.5 光环形器1端回波损耗测量原理图 四.光纤光栅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通信的发展,数据传输量正在迅猛地增长,光纤通信技术受到广泛重视.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的采用,可以大大提高光纤通信的容量。
但是,如何方便地在光纤线路上实现高速数据的密集波分复用和全光解复用,以及如何实现光信号在光纤传输过程中的色散补偿,是人们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
不过,随着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出现,这两个难题的解决变得容易了。
1978年,加拿大的K.O.Hill等人,率先采用488nm蓝光和514.5nm的绿光,利用驻波干涉模式,实现光致折射率变化效应,成功地制成了光敏光纤布拉格(Bragg)光栅。
1989年,美国G.Meltz等人,又实现了用两束244nm相干紫外光进行全息曝光,从光纤侧面写入光敏光纤Bragg 光栅的技术。
至此,光纤光栅以它独特的滤波和色散特性,对光纤通信中的光发送、光放大、光纤色散补偿、光接收等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预示着光纤通信技术新阶段的到来,成为下一代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器件,被认为是继光纤放大器之后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由于光纤光栅在高速通信领域的重要使用价值和可以预期的在其它一些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目前已成为全世界的研究热点。
(一)光纤光栅的光学特性光纤光栅是一种参数周期性变化的波导,其纵向折射率的变化将引起不同光波模式之间的耦合,并且可以通过将一个光纤模式的功率部分或完全地转移到另一个光纤模式中去来改变入射光的频谱.在一根单模光纤中,纤芯中的入射基模既可被耦合到后向传输模也可被耦合到前向传输模中,这依赖于由光栅及不同传输常数决定的相位条件,即122πββ-=Λ(1-6) 式中,Λ是由模式1耦合到模式2所需的光栅周期,β1、β2分别为模式1和模式2的传输常数。
为了将一个前向传输模耦合到一个后向传输基模,需要满足()1201010122πβββββ=-=--=Λ(1-7) 式中,β01为单模光纤中传输模式的传输常数。
这种情况下所得到的光栅周期较小(<1μm),称为短周期光栅,也叫Bragg 光栅。
其基本特征表现为一个反射式光学滤波器,反射峰值波长称为Bragg 波长(λB ),满足2B eff n λ=Λ (1-8)这里n eff 为光纤的有效折射率。
根据需要,可以做成带宽从0.1nm 到几十nm 的反射式滤波器。
另一种情况,要将一个前向传输模耦合到一个反向包层模,此时β1与β2同号,因此Λ较大,这样所得到的光栅称为长周期光纤光栅(LPG),Λ一般为数百m μ。
LPG 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一个带阻滤波器,阻带宽度一般为十几到几十nm 。
(二)光纤Bragg 光栅的写入技术光纤Bragg 光栅是利用光纤纤芯物质的光敏特性,在诱导光的作用下,使光纤纤芯折射率发生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变化而形成的光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