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分期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2.37 MB
- 文档页数:60
医院压疮分期及诊疗护理规范1、定义: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组织损害,如溃烂和坏死。
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压力,故目前倾向于将压疮改称为“压力性溃疡或压力性伤口”。
2、压疮的分期及护理第一期:淤血红润期。
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短时间内不见消退。
(1)给予营养支持。
(2)保持床单元平整干燥,避免摩擦、潮湿、排泄物的刺激,给予皮肤保护。
(3)避免局部皮肤持续受压,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可采取勤翻身、放置气垫床等护理措施,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向患者及家属做好护理安全健康宣教工作。
第二期:炎性浸润期。
受压部位呈紫红色,皮下硬结,皮肤因水肿变薄,可出现水疱,极易破溃。
(1)给予营养支持。
(2)保持床单元平整干燥,避免摩擦、潮湿、排泄物的刺激,给予皮肤保护。
(3)避免局部皮肤持续受压,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可采取勤翻身、放置气垫床等护理措施,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向患者及家属做好护理安全健康宣教工作。
(5)创面处理:对未破小水泡要减少摩擦,防止破裂感染,让其自行吸收;大水泡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不剪去表皮),涂以皮肤消毒剂,用无菌敷料包扎。
第三期:浅度溃疡期。
表皮水泡逐渐扩大、破溃,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
(1)给予营养支持。
(2)保持床单元平整干燥,避免摩擦、潮湿、排泄物的刺激,给予皮肤保护。
(3)避免局部皮肤持续受压,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可采取勤翻身、放置气垫床等护理措施,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向患者及家属做好护理安全健康宣教工作。
(5)局部处理原则是解除压迫,清洁创面,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用湿敷料,保持伤口湿润,周围皮肤要保持干燥。
第四期:坏死溃疡期。
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脓性分泌物多,坏死组织发黑,可深达骨质,易引起全身感染。
(1)给予营养支持。
(2)保持床单元平整干燥,避免摩擦、潮湿、排泄物的刺激,给予皮肤保护。
压疮的分期及护理措施引言压疮是指因连续的不适宜的压力作用于皮肤和其下组织而引起的损伤。
压疮分期是根据损伤严重程度来进行分类的,不同的分期需要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压疮的分期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压疮分期分期标准压疮的分期通常使用国际压疮研究联盟(Inter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以下简称IPUAP)的标准。
IPUAP将压疮分为四个不同的分期,分别是:1.分期I:表皮完整,但可能有疼痛、瘙痒、红斑,不能迅速恢复(通常会持续时间较长)。
2.分期II:皮肤层存在浅表损伤,如破皮或溃疡。
通常表现为浅表溃疡、糜烂或水泡。
3.分期III:损伤扩展至皮肤和其下组织,可能会导致坏死和坏死组织形成。
4.分期IV:损伤深达肌肉和骨骼,可能会有骨折。
护理措施根据不同的分期,压疮的护理措施也会有所不同。
1.分期I:分期I的压疮通常是皮肤表面的浅层损伤,护理重点在于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感染。
护理措施包括:–清洁伤口:使用温和的无刺激性清洁剂进行伤口清洁,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清洁剂。
–使用敷料:选择透气性好且能够保持湿润环境的敷料进行伤口覆盖。
–使用护肤品:对干燥的皮肤进行保湿,使用医生建议的护肤品。
–留意感染:定期观察伤口,如有感染迹象(如红肿、脓液等),及时就医。
2.分期II:分期II的压疮可能伤及浅表组织,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同样重要。
护理措施包括:–清洁伤口:使用无刺激性清洁剂进行伤口清洁,避免用力擦拭。
–使用敷料:选择能够吸收渗出物的敷料进行伤口覆盖,减少皮肤摩擦。
–观察伤口:定期观察伤口,如有新出现的溃疡、糜烂或感染迹象,及时就医。
–营养补给: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摄入。
3.分期III:分期III的压疮较为严重,护理措施更复杂。
除了上述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的护理措施外,还需要:–褥疮减压:减轻伤口受压情况,如使用特殊床垫或垫子,改善患者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