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费用归集与分配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2
成本会计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引言成本会计是一门重要的会计学科,它主要关注企业的各项成本支出情况,并通过归集和分配这些费用来帮助企业合理控制成本和决策。
本文将重点介绍成本会计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相关内容。
成本会计要素成本会计要素是指构成成本的不可分割的成本要素。
在成本会计中,常见的成本会计要素包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等。
这些成本会计要素的归集和分配是成本会计核算的基础。
直接材料费用归集和分配直接材料费用是指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材料费用,它是成本会计中最基本的成本要素之一。
在归集阶段,直接材料费用需要通过材料购买、入库等环节进行记录和核算,确保直接材料费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分配阶段,直接材料费用需要按照产品的成本构成进行分配,以便计算产品的成本和维持成本会计的连续性。
直接人工费用归集和分配直接人工费用是指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人工费用,它是成本会计中另一个重要的成本要素。
在归集阶段,直接人工费用需要通过员工薪资的核算和记录进行归集,确保直接人工费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分配阶段,直接人工费用需要按照产品的工时或产量进行分配,以便计算产品的成本和维持成本会计的连续性。
制造费用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是指除直接材料费用和直接人工费用以外的其他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它包括间接材料费用、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间接费用等。
在归集阶段,制造费用需要通过对各项费用的核算和记录进行归集,确保制造费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分配阶段,制造费用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进行分配,以便计算产品的成本和维持成本会计的连续性。
成本费用的归集方法成本费用的归集是指将相关的费用进行记录和核算的过程。
在成本会计中,常见的成本费用归集方法包括实际成本法和预算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是指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归集和核算的方法。
它要求将各项费用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进行记录和核算,以确保成本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实际成本法的优点是直观、简单,能够反映实际的成本情况。
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方法一、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1 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1.材料费用分配率 = 材料实际总耗用量×材料单价÷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之和2.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 该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材料费用分配率1.2 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1.某产品材料定额成本 = 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2.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 = 各种产品实际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之和3.某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 材料费用料定额成本×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二、人工成本的归集与分配2.1 按实际生产工时分配1.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 = 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2.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 = 该种产品生产工时×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2.2 按单件定额工时分配1.某种产品耗用的定额工时 = 该种产品投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2.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 = 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3.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 = 该种产品定额工时×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3.1 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而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某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率 = 直接发生的费用总额÷该辅助生产车间待分配的劳务数量3.2 交互分配法第一次交互分配法是指将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只限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根据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进行交互分配费用,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略;第二次是将辅助生产分配前的费用,加上分入费用,减去分出费用,计算出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费用后,再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给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各受益单位。
第一阶段的交互分配:1.某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率 = 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产品总量2.某辅助生产车间分配去其他辅助辅助部门费用= 其他辅助生产车间耗用该辅助生产车间劳务量×该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率3.交互分配后该辅助部门费用 = 交互分配前该辅助部门费用+交互分配后转入该辅助部门费用 - 交互分配后转出该辅助部门费用第二阶段对外直接分配:1.交互分配后该辅助车间实际单位成本 = 交互分配后该辅助车间费用总额÷该辅助车间为辅助车间以外部门提供劳务总量2.其他部门应分配的费用 = 其他部门耗用该辅助车间的劳务数量×交互分配后该辅助车间实际单位成本3.3 计划成本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是都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辅助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采用简化计算方法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会计分录一、材料费用的归集1.1 原材料采购原材料采购时,应记录以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账户贷:应付账款或现金账户1.2 运输费用如果运输费用由供应商支付并在发票中列明,则应将其包括在原材料成本中。
如果运输费用由公司支付,则应记录以下会计分录:借:运输费用账户贷:银行存款或现金账户1.3 关税和进口税如果进口原材料需要支付关税和进口税,则应将其包括在原材料成本中。
应记录以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账户贷:应付关税或现金账户二、材料费用的分配2.1 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直接与产品生产相关的原材料成本。
它们被分配到制造成本中,并通过销售价格转移到销售收入和利润中。
2.2 间接材料成本间接材料成本是指与产品生产相关但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产品的原材料成本。
例如,清洁剂、润滑油等。
这些费用被分配到制造费用中。
2.3 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与产品生产相关的所有费用,包括直接和间接材料成本、直接和间接人工成本以及制造业务的所有其他费用。
制造费用被分配到制造成本中。
2.4 制造成本制造成本是指与产品生产相关的所有直接和间接费用。
它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制造成本被转移到库存中,并在产品销售时转移到销售收入和利润中。
三、结论以上是关于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会计分录,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企业来说,正确归集和分配材料费用对于准确计算产品成本、控制生产成本以及判断企业盈利情况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该合理规划材料采购、运输、关税等环节,并且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体系,以便更好地管理企业财务。
下列关于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说法正确的是( ) (本题
4分)
关于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以下是一些正确的说法:
1. 材料费用的归集是指确定材料费用的对象,即确定材料费用应当记入的账户。
2. 材料费用的分配是指将材料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到各个受益对象。
3. 直接用于生产产品的材料费用应直接计入生产成本。
4. 用于辅助生产但不专用于某一特定生产过程的材料费用,应先归集在辅助生产成本中,再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受益对象。
5. 用于基本生产车间、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等的材料费用,应先归集在制造费用中,然后按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各生产成本账户。
6. 材料费用的分配通常依据材料耗用情况、材料的种类、数量、金额等指标进行。
7. 在实际工作中,材料费用的分配通常采用定额法、系数法、工时法等方法进行。
综上所述,以上这些说法是关于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正确表述。
《精编》材料费的归集与分配方法
材料费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原材料、零部件等直接用于生产的成本。
由于材料费是制造成本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归集与分配,以便进行成本控制和利润分析等工作。
材料费的归集方法包括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1.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指企业按照实际采购成本来计算材料费用。
具体操作时,企业在每次采购原材料或零部件时,将其采购价和相关费用(如运输费、保险费等)计入相应材料费用科目下,并在月末对这些费用进行汇总,最终得出当月的材料费用总额。
实际成本法的优点在于计算简单,直观可靠。
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某些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采购成本较高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材料费用的计算结果,导致成本控制和利润分析不准确。
2.标准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指企业将材料费用直接分配到相应的产品或生产部门上。
具体操作时,企业对每个产品或生产部门都制定相应的材料费用预算,按照实际消耗的材料数量和单价进行材料费用的分配。
这样就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产品或生产部门所需要的材料费用,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成本控制和优化。
直接成本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产品或生产部门的材料费用情况,有利于成本控制和利润分析等工作。
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材料费用分配需要对每个产品或生产部门进行详细的核算,工作量较大。
综上所述,企业在进行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企业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以便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和利润分析等工作。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文档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一篇第二节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材料费用的组成材料费用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配件、燃料、动力、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的费用。
1. 原材料指作为主要劳动对象,经过加工以后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
如纺织行业耗用的棉纱,制鞋业耗用的皮革等。
2.辅助材料指在生产中有助于产品形成,或为创造正常劳动条件所耗用,或为劳动工具所消耗的各种辅助性材料。
如纺织行业的染料,化工行业的催化剂等,均是与原材料结合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又如为创造正常劳动条件耗用的日光灯、清洁用料以及为劳动工具所消耗的润滑油等。
3.外购半成品指为企业配套产品而耗用的外购件。
如空调耗用从外单位购入的压缩机,摩托车耗用从外单位购入的发动机等。
4.修理用备件配件指为修理本企业的机器设备、运输设备等所专用的零件、部件及配件。
其他修理用材料列入辅助材料。
5.燃料指用于生产燃烧发热的各种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如煤、汽油、天然气等6.动力动力是指生产经营耗用的电力、热力等。
7.包装物指生产经营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捅、箱、瓶、坛、袋等。
8.低值易耗品指生产经营中领用的各种价值低廉、容易损耗的各种物品。
如各种用具物品、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等。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原材料费用的归集分为直接归集和分配归集。
1.直接归集(Direct Accumulating)⑴含义材料费用的直接归集是指可根据材料的用途具体确定原材料费用归集于哪一总账户及哪一明细账户。
⑵直接归集的基本程序根据审核后的各种领料凭证,定期编制领料凭证汇总表或按具体用途分类汇总编制“原材料费用汇总表”,然后根据“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并登记有关账户。
企业的各种领料凭证包括领料单或限额领料单、领料登记表及退料单。
项目二归集与分配材料费用任务三结转发出材料成本制材料费用分配表,仅仅是将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材料费用分配到各部门和产品,为了及时反映材料发出和结存情况,便于计算产品成本,正确核算当期损益,还应将生产过程耗费的各种材料的成本从材料明细账及其总账,转入产品生产成本和部门费用明细账及其总账。
一、登记原材料明细账及其总账⑴平时,材料会计根据审核无误的领料凭证,将发出材料的数量、单价和实际成本逐笔登记各种材料明细账的贷方,具体做法详见本项目任务二。
实行帐卡合一的企业,这项工作授权材料保管员执行,但材料会计必须定期稽核。
⑵月末,主管会计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或科目汇总表),将本月发出材料的总成本登记在材料总账的贷方。
大中型企业材料种类繁多、收发频繁,为了归类反映材料收、发和结存情况,便于材料账的核对,通常在材料总账和明细账之间按照材料的类别设置二级分类账(常称之为子帐)。
原材料二级分类账日常核算一般由材料会计负责,记账的直接依据是记账凭证。
因此,月末结转发出材料时,材料会计还应根据记账凭证,将本月发出各类材料的总成本登记在所属二级分类账的贷方。
二、登记生产费用明细账和总账⑴成本会计根据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将各种产品(批别、步骤)或服务分摊的直接材料费用,登记在按照产品品种或服务设置的生产成明细账借方“直接材料”项目;将应由产品分摊的间接材料费用,登记在按照车间设置的制造费用明细账借方“物料消耗”项目;将其他部门分摊的材料费用,分别登记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明细账借方“物料消耗”或“办公费”等项目。
⑵主管会计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或科目汇总表),将本月各部门耗用材料的总成本区分材料用途,分别登记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总账的借方。
大中型企业为了反映生产车间费用发生情况,通常在生产成本总账和明细账之间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账户,该账户日常管理一般由成本会计负责,记账的直接依据数记账凭证。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材料费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出项目。
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合理地归集和分配材料费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经营效益。
因此,对于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材料费用归集制度。
企业应当建立起完善的材料费用归集制度,明确规定各个部门的材料费用的归集标准和程序。
只有建立了规范的制度,才能够确保材料费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其次,要加强对材料费用的监控和管理。
企业应当加强对材料费用的监控和管理,建立起科学的材料费用分析体系,及时发现和纠正各项材料费用的异常情况,确保材料费用的合理性和节约性。
另外,要合理分配材料费用。
在进行材料费用的分配时,企业应当根据各个部门的实际使用情况,合理地进行费用分配,避免出现费用分配不公平的情况,确保各个部门的利益平衡。
最后,要加强对材料费用的分析和评估。
企业应当加强对材料费用的分析和评估工作,及时了解各项材料费用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对于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加强对材料费用的监控和管理,合理分配材料费用,加强对材料费用的分析和评估,从而确保材料费用的合理性和节约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